第472章:夷三族

狄玉森目前遇到最棘手的問題,就是對軍中勳貴的審查。

人言微輕嗎,無人待見。

現在有了藍玉出手,自然情況就大有不同。

在得到藍玉的支持下,於第二天,狄玉森就開始全面展開詢問,開始逐一排查,尋找有用的線索。

這個辦法是有些蠢笨,但也是最爲有效的辦法了,在線索全斷的情況下,只能是如此。

藍玉爲了撇清自己跟殺害衛所都指揮使,還有行刺陛下的關係,便也乾脆就跟着狄玉森一起辦桉。

他知道太孫殿下還有陛下肯定是相信自己的,但就是架不住謠言啊。

那謠言有鼻子有眼的,說的好像連自己都有三分相信,這要是被不斷的說,即便是陛下不信,可拿自己當了替罪羔羊,那可就憋屈了。

某處軍中勳貴的府衙前,狄玉森前去敲門,門後的僕從出來見到是狄玉森,不耐煩的說道:“我家老爺不在家,出門去了,你日後再來吧。”

狄玉森無奈,只能是看向身後的藍玉,藍玉便就向前一步問道:“果真不在?”

僕從轉頭看去,哪裡會不認識涼國公呢,原本挺直的腰板一下子躬了起來,恭敬的說道:“在,在,老爺在家呢,請涼國公入府就茶。”

涼國公親自出面,這大明的文武勳貴,哪個敢不給顏面。

須知先前吏部尚書詹徽被打的事情,現在還歷歷在目呢,逆了涼國公的意思,少不得一番毒打。

再說了,就這家勳貴,曾經都是跟隨過藍玉北伐過的。

像是這樣的事情,在京師各個府衙開始上演,狄玉森自然也是詢問起來變得極爲容易。

便就是在這個時候,一道諭旨秘密下達。

傳到了江南某地。

是朱元章親自下的諭旨,夷侯子堅三族。

雖說朱元章殺人比較多,但是誅九族這樣的刑罰,其實還是比較少見的,夷三族纔是常見的手段。

不管是大明還是之前的朝代,夷三族這樣的事情,都屬於機密中的機密,很少會細先下判決再殺人。

人都不是傻子,當知道自己要被株連的時候,會去乖乖送死?

自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官府在執行夷三族誅連的時候,一般是先秘密調派人手,先把所有人給圍起來,然後根據戶籍實行抓捕。

在實行抓捕的過程中,若是有不配合的,當場就給格殺了,反正左右都是死。

江南某地,侯家村。

以姓氏命名的村莊在大明各地都是一個非常常見的現象。

侯子堅出身的侯家村,亦是如此。

這裡生活着的,也都是侯家族人,像是這樣的村莊,大明從律法都管不到,族裡的規矩纔是最大的。

而這天黃昏,侯家村的村民們忙碌了一天,便就回到家中。

吃個晚飯後,等天黑就是睡覺的時候了。

沒有得知到絲毫的消息,黃昏剛至,整個侯家村就被三千多衛所的軍士給圍困了起來。

嚇得所有的村民個個躲回自己家中,唯有族長,族老,還有一些村中的青壯站了出來。

這件事當然要族長出面,年邁的族老在族人的攙扶下,顫顫巍巍的走了出來,對着帶隊的武關官問道:“這位官爺,不知是什麼事情,給帶了這麼多人來。”

“咱們這窮鄉僻壤的,也沒什麼錢財糧食,若是官爺不嫌棄,老兒怎麼也得搜尋一點出來孝敬官爺。”

爲首的武官冷笑道:“誰稀罕你的錢財。”

說完,朗聲道:“陛下密旨,侯家侯子堅,密謀他人行刺,犯謀逆大罪,夷三族以儆效尤。”

族長聽完,整個人的骨頭好似都被抽走似的,軟趴趴的就要倒下,還好有旁邊那族人扶着。

不過這番話,讓所有聽到的侯家族人,頓時膽寒,顫顫巍巍。

爲首的武官道:“戶籍我帶來了,或許族長可以把你這邊的族譜對比一下,省得抓錯了,”

族長聞言,嘴脣哆嗦了半晌,依舊是沒有說出什麼話來。

他是想着辯解來着,可是千戶侯子堅,這村裡頭誰不認識啊,往年過年回來,都是置辦了大堆的貨物,風風光光的,沒想到今天...

“孽障,孽障啊....”

族長有氣無力的罵着。

爲首的武官見此,單手一揮道:“按名單抓人,私自藏匿同罪。”

隨着這聲命令的下達,除了守住村口的幾人,其他軍士不斷涌了進去,幾乎是見人就抓,根本沒有什麼名單可言。

尤其是青壯,那是見一個就抓一個。

夷三族後,這侯家村,還有什麼活路嗎。

族長絕望的看着這一切,盡是一些哭鬧聲,還有對侯子堅破口大罵的聲音。

侯子堅作爲千戶,妻兒早就接走了,那邊目前已然是滿門抄斬,侯家村這邊,也就是牽連的。

半個時辰過去,越來越多的人被抓捕,這個時候的族長,拿着一個黑色的包裹,是方纔他讓族人去拿的。

“官爺,這裡是村裡頭的一點兒孝敬,此番勞煩官爺們了,便就請官爺們喝茶。”

“老頭兒方纔看了看,這已經抓上的,都是侯子堅的親捲了,其他的,也都不再了。”

聽到族長的話,爲首的衛所軍官接過包裹,沉甸甸的,打開一角,裡面盡是些寶鈔銀兩,還有部分的金銀首飾。

對此武官比較滿意,便就開口道:“行了,這名單上的人,基本上都抓起了,弟兄們可以回去了。”

隨後又對族老說道:“明日午時三刻來送行吧。”

族長跪倒在地,高聲道:“謝官爺恩典。”

武官看了看被抓的人,大約有兩百多,也就達到交差的標準了。

別看誅連很是嚇人,其實落實到地方後,除了直系親屬外,多數都是能夠逃過一劫的。

而且如果沒在的,跑了的,一般都不會說去追究。

但是自個得改名換姓。

這也不可能說會有驗明正身之類的,在沒有照片的年代,戶籍就是一切,消了戶籍,就相當於死了,只要人數能夠對上就行。

這也是爲什麼在很多歷史朝代上,本來被誅族的人,還會出現後代復仇。

能夠提前得到消息,逃走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不過逃走的人多了,官府這邊也不好交代,便就會下海捕文書。

只要差不多,就差不多吧。

京師這邊,關於侯子堅的一切,很快就調動了出來。

其實被處死的,不僅僅是侯子堅。

包括侯子堅所在的千戶所,盡皆被滅了。

這裡纔是大頭。

因爲除掉衛所的軍士,軍戶們也沒能有活着的,那些隨同行刺的,自然多數都是千戶所的人。

肯定有許多提前跑路的,但這已經不重要了。

朱英聽着老爺子下諭旨,可誅連這樣的刑罰,在當今是不可能說取消,尤其是涉及到皇室。

斬草除根,是一個關鍵。

心不狠,當不了皇帝。

侯子堅的事情,可以說是一個小事,只要暴露出來,在如今的大明,都算不得什麼。

還是要揪出幕後的人才行。

很快就有秘密的調查人員接到密令,開始暗中查探。

能夠有些用處的,目前還只能是錦衣衛這邊。

毫無疑問,蔣瓛的壓力是最大的。

畢竟他現在是錦衣衛的頭頭。

這一次,關於遇刺的消息,朱英也並沒有說瞞着,直接就在京師邸報上刊登了出來。

一時間朝野上下,風雲變幻。

這麼大的事情,當京師的百姓知曉後,頓時就形成了很大的輿論風波。

當然這個風波,主要是聲討刺客。

“咱們好不容易纔趕上好時候,過上點好日子,這是哪個挨千刀的王八蛋,竟然要幹出行刺陛下這樣的事情,簡直罪該萬死。”

“若是讓我知道是誰幹的,我必定要上門將其抓起來送給官府。”

“嘿,說得好聽,可是爲了懸賞吧,這邸報上可是說了,若是能給出有用的線索,賞寶鈔百貫,若是能有兇手的消息,賞寶鈔千貫。”

“若是能直接抓到幕後真兇,賞寶鈔萬貫,我滴個乖乖誒,這要是抓到兇手,豈不是直接就發財了。”

“可別想了,這要是能有什麼線索報上去就行,不過我可得跟大傢伙說啊,莫要胡亂去報,若是證實是假消息,可是要挨那殺威幫的。”

議論紛紛的,終究還是關於邸報上的賞金。

朱英之所以要把老爺子遇刺的消息刊登在邸報上,也是爲了給這幕後之人壓力。

算是個小離間計吧。

說不準就有人眼紅這賞金,給官府提供消息了呢。

在利益的驅使下,還真就說不準。

不過一連十多天,也沒有什麼任何的發現。

狄玉森那邊依舊在不斷的排查,不過藍玉已經沒有跟着了。

他實在不理解,狄玉森一文人,哪裡有這般好的耐性,每天干着同樣的事情,早出晚歸,天天苦思冥想,卻沒有半分收穫。

在跟了三天的時間後,涼國公幫助狄玉森查桉的消息,也在整個京師勳貴裡傳了開來,索性藍玉就懶得去了,派了自己的親衛隨同。

朱允炆自從上次見識過大兄還有皇爺爺的籌謀的風采後,對於讀書的心思,就更加濃厚了。

現在的朱允炆,已經不再只讀儒家的經典,包括其他的一些教義,還有典籍,都會開始讀書。

這也是朱英教他的,作爲未來的藩王,不要被一家之言所束縛。

從來沒有說哪個更好用,最爲關鍵的還是在於法度,即是律法。

律法嚴明,才能百姓安定,反之則只有混亂。

朱允熥和朱明月,心裡頭就比較發虛了。

因爲皇爺爺遇刺的時候,他們竟然還在逛街,是差不多天黑的時候,纔有錦衣衛過來告訴他們皇爺爺和大兄,朱允炆都被行刺了。

車駕也早就已經回了宮中。

原本兩小以爲會受罰,卻沒想到大兄不僅沒有責罰呵斥,反而是問兩人玩得開心不開心。

這讓兩小心裡頭十分感動,亦是帶着愧疚。

“別傻,他們想要行刺的,無非就是爺爺和我,你們難得出去一次,好好玩就行了,我跟皇爺爺也沒受傷,無多大關係。”

“不要想太多,沒事的。”

在朱英的再三安慰下,兩小才從這愧疚之中走了出來。

倒也是沒說錯,這件事跟兩小確實沒多大關係,但是跟葉月清關係就大了。

即便是挺着大肚子,葉月清還是請求朱英,讓自己再行去把控羣英商會的情報。

“不行,這也太累了,還是好好養胎纔是關鍵。”

朱英自然第一反應就是拒絕,不過葉月清明顯犟上了,軟磨硬泡的想要參與。

對於情報的篩選這塊,葉月清還是比較在行的。

朱英經受不住,最後只能同意每天讓葉月清抽出一個時辰來負責情報的篩選。

而在不斷的查看情報卷宗後,葉月清很快就提出一個想法。

“侯子堅自稱是爲了江夏侯報仇,但爲什麼偏偏是在這個時候,我看着幕後的真兇,可能跟江夏侯雖然認識,但必然不會很熟。”

“我有一種感覺,先前殿下說的沒錯,這幕後的真兇,應該還是跟胡惟庸有關係,我覺得應該把重點放在胡惟庸這邊。”

“行刺,謀逆,挑撥衛所軍官跟朝廷的關係,妾身認爲,此人可能不一定是武人,是文人的可能性也非常大,或者說比較熟悉武人的文人。”

“也可以是在武人中比較喜歡讀書的人。”

葉月清的這個想法一提出來,立即就得到了朱英的贊同。

現在的桉件的方向,在侯子堅暴露後,很快就把視線全部轉移到跟江夏侯關係好的人身上去。

因爲江夏侯是淮西人的關係,所以淮西勳貴集團的這些人,也就成了一個重點。

但是就目前的情況,別說線索了,連懷疑的對象都很難確定。

葉月清這話算是一言驚醒夢中人了。

誰說安排如此縝密的,就一定是武人。

即便是武人,也必然是擅長計謀的武人。

在京師的文武官員雖然多,但這麼一篩選下來,範圍一下子就變得很小了,再加上跟胡惟庸有關係的,找起來自然要方便許多。

這個消息,朱英也在第一時間派人告訴了狄玉森還有蔣瓛。

第112章:謀逆第175章:爺孫辯論第445章:對朱高熾的看重第四十六章:友好的朱棡第575章:把北元王朝發展成傭兵帝國第755章 火車頭問世第175章:爺孫辯論第305章 :文人的嘴,騙人的鬼第九十三章:領先世界兩百年的大明火器(求訂閱,月票)第八十三章:你不是你爹親生的吧第829章 瓜分天竺第167章:有被震懾到的藍玉(求月票)第三十五章:朱雄英的弟弟妹妹第六十一章:倭寇第十章:姚廣孝的安排第224章:羣英商會的特殊服務第532章:注意細節的朱英第384章:正陽大道第665章:刺殺大明皇帝,太孫第182章:大明第一所軍事化學堂第619章:擴大漢文化圈子第一步第459章:衛所調動第525章:朱英的大手筆第228章:咱大孫,瘦了呀!第416章:實業興國第八十五章:傷痕累累第263章:這年頭,還有人敢造反?第544章:打破關稅壁壘的辦法第662章:叛亂四起的安南第九十六章:見面(求訂閱求月票)第788章 大明第一守將.第303章 :兄友弟恭第800章 滿門抄斬第659章:平叛只需要座標第591章:圍剿安南,強勢的大明水師第539章:改名長安第675章:佔王的請求,蒸汽時代第574章:太孫殿下這是瘋了嗎?第225章:開國戰第545章:朱元璋垂簾聽政第204章:先秦遺蹟,軌道馬車第178章:只能處死第348章:朱棣的醒悟第835章 新兵案爆發第147章:取締八股文第二十一章:爺孫倆的第一次見面第183章:朱允炆的坦白局第487章:朱棣回京第347章:煤炭第四章:眼力第607章:咱可就你這麼一個老兄弟了第688章:鎮壓暴亂,直接開火第339章:嚴查京師牙行第136章:對於姚廣孝的處置第502章:一觸即發的大戰第119章:我大哥怎麼可能還活着第799章 進軍真臘第697章:這不是撞槍口上麼第157章:藍玉回京(新年快樂,求月票。)第278章 :越發強大的朱英第663章:朱元璋的手段第616章:吳哥王朝第五十一章:給咱生個重孫子第263章:這年頭,還有人敢造反?第187章:朱英演武,被震撼到的老爺子第698章:來自朱英的反擊第717章:真臘危,求助大明第160章:外婆菜的味道第513章:給咱多生幾個娃第557章:刺殺幕後的陰謀第122章:孝陵衛殉葬第429章:三分知縣第579章:開始割韭菜的朱英第六十章:朱元璋的敏銳第461章:朱英的應對第363章:除夕夜第280章 :藍玉的優點第710章:內卷的黃觀第426章 :巡查之初第390章:驛站民用第510章:冊封世子第三十一章:日月同輝第711章:姚廣孝回京,七年變化第257章:給大孫賜座第563章:逐漸開始亂起來的倭國第544章:打破關稅壁壘的辦法第400章 :咱的好大孫,好大孫!第784章 掃蕩草原建歸化城第九十九章:黃子澄的苦澀(求訂閱求月票)第134章:心悸的姚廣孝第469章:刺殺!!!第638章:洪武大典第303章 :兄友弟恭第537章:咱這是老了嗎第338章:待到來年春開時(月底求月票)第351章:安南大王的臣服第334章:帝王心態第660章:南巡第106章:朱英出手第331章:被懷疑到的朱允炆
第112章:謀逆第175章:爺孫辯論第445章:對朱高熾的看重第四十六章:友好的朱棡第575章:把北元王朝發展成傭兵帝國第755章 火車頭問世第175章:爺孫辯論第305章 :文人的嘴,騙人的鬼第九十三章:領先世界兩百年的大明火器(求訂閱,月票)第八十三章:你不是你爹親生的吧第829章 瓜分天竺第167章:有被震懾到的藍玉(求月票)第三十五章:朱雄英的弟弟妹妹第六十一章:倭寇第十章:姚廣孝的安排第224章:羣英商會的特殊服務第532章:注意細節的朱英第384章:正陽大道第665章:刺殺大明皇帝,太孫第182章:大明第一所軍事化學堂第619章:擴大漢文化圈子第一步第459章:衛所調動第525章:朱英的大手筆第228章:咱大孫,瘦了呀!第416章:實業興國第八十五章:傷痕累累第263章:這年頭,還有人敢造反?第544章:打破關稅壁壘的辦法第662章:叛亂四起的安南第九十六章:見面(求訂閱求月票)第788章 大明第一守將.第303章 :兄友弟恭第800章 滿門抄斬第659章:平叛只需要座標第591章:圍剿安南,強勢的大明水師第539章:改名長安第675章:佔王的請求,蒸汽時代第574章:太孫殿下這是瘋了嗎?第225章:開國戰第545章:朱元璋垂簾聽政第204章:先秦遺蹟,軌道馬車第178章:只能處死第348章:朱棣的醒悟第835章 新兵案爆發第147章:取締八股文第二十一章:爺孫倆的第一次見面第183章:朱允炆的坦白局第487章:朱棣回京第347章:煤炭第四章:眼力第607章:咱可就你這麼一個老兄弟了第688章:鎮壓暴亂,直接開火第339章:嚴查京師牙行第136章:對於姚廣孝的處置第502章:一觸即發的大戰第119章:我大哥怎麼可能還活着第799章 進軍真臘第697章:這不是撞槍口上麼第157章:藍玉回京(新年快樂,求月票。)第278章 :越發強大的朱英第663章:朱元璋的手段第616章:吳哥王朝第五十一章:給咱生個重孫子第263章:這年頭,還有人敢造反?第187章:朱英演武,被震撼到的老爺子第698章:來自朱英的反擊第717章:真臘危,求助大明第160章:外婆菜的味道第513章:給咱多生幾個娃第557章:刺殺幕後的陰謀第122章:孝陵衛殉葬第429章:三分知縣第579章:開始割韭菜的朱英第六十章:朱元璋的敏銳第461章:朱英的應對第363章:除夕夜第280章 :藍玉的優點第710章:內卷的黃觀第426章 :巡查之初第390章:驛站民用第510章:冊封世子第三十一章:日月同輝第711章:姚廣孝回京,七年變化第257章:給大孫賜座第563章:逐漸開始亂起來的倭國第544章:打破關稅壁壘的辦法第400章 :咱的好大孫,好大孫!第784章 掃蕩草原建歸化城第九十九章:黃子澄的苦澀(求訂閱求月票)第134章:心悸的姚廣孝第469章:刺殺!!!第638章:洪武大典第303章 :兄友弟恭第537章:咱這是老了嗎第338章:待到來年春開時(月底求月票)第351章:安南大王的臣服第334章:帝王心態第660章:南巡第106章:朱英出手第331章:被懷疑到的朱允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