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工人公會的成立

狄玉森自然對劉仁祥所說的話不是全部相信。

而劉仁祥自己,當然也沒有說什麼真話。

二十二年過去了,跟胡相有關係的都死了,自己還活着,誰又能來指認自己呢。

有一個事情,現在除了劉仁祥之外沒人知道。

他祖籍杭州,當年因爲戰爭所迫,家毀人亡,徒留他一人在世,且當時不過十來歲的年紀。

本來他餓死的他,正好碰到胡惟庸,便就賞了口飯吃,做點雜活。

後來舅親那邊聯繫上了,便就離開了胡惟庸這裡。

對於胡惟庸來說,不過是順手爲之,但對於劉仁祥來說,卻是活命之恩。

當年胡惟庸見他還識字,便就給了本書,讓他以後好生學習,報效國家。

自此他發誓,一定要努力。

天道酬勤,星光不負趕路人。

無論是童試還是鄉試,他都是位列前三甲。

只是時運不濟,那一年的會試,被朱元章給取消了。

在京師,他也確實去了胡惟庸的府邸,但卻不是去求官,而是求學。

自然不存在什麼被轟出府邸的事情,而是胡相告訴他,讓他繼續努力讀書,未來不久,定會再度重開科舉。

而當時的胡惟庸,因爲處理的事情太多,所以就不可能收什麼學生之類的。

本身胡惟庸雖有幾分才學,但畢竟小時候沒有經過系統的學習,當老師這樣的事情沒有什麼必要。

直到,胡惟庸被賜死。

‘老師他不是謀逆。’

看着狄玉森離開的背影,劉仁祥的眼神變得冰冷。

微微張開手掌,可以看到掌心的老繭。

他可不是什麼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自小就學過武藝,在二十二年前,胡相被賜死後,更是一番苦練。

宅院裡只有他一人住,只是因爲這個宅院不過是他的掩護罷了。

‘朱元章,這次沒能殺死你,等着吧,總會有機會的。’

‘不過既然都開始懷疑到我這裡了,看來最近要消停一下了。’

‘君子報仇,三十年不晚。’

劉仁祥的心中也有些無奈,想要行刺,是多麼大的難度,他根本不可能和其他人合謀。

尤其是民間,他曾經私下打探過,發現那些所謂的江湖殺手,對於朱元章的好評如潮。

再者說了,花錢找刺客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什麼樣的價錢,可以讓人去刺殺大明皇帝。

這不是一兩人可以搞定的。

侯子堅是他的棋子,利用侯子堅對江夏侯的忠心去行刺朱元章。

‘可惜,那個廢物,怎麼這麼沒用,這麼多人過去,都沒有殺死他,連傷都沒傷到。’

‘廢物,全是廢物,晉商的殺手,還說是什麼死士。’

想到這裡,劉仁祥就氣都牙癢癢。

侯子堅是一波,晉商那邊更是一波。

這些年來,劉仁祥暗中聯絡所有對大明不滿的人,並沒有什麼效果。

江南地區賦稅是高,可達官貴人家底子厚,活得舒坦,膽子也小。

還是因爲去年的謠言桉,太孫殿下對於晉商的捕殺,讓他找到了機會。

可惜,最終是作了無用功。

‘朱元章,我不急,我才四十,你已有六十六,等你死了,大明傳承換代之際,便就是我的機會。’

‘君子報仇,十..三十年不遲,我看你還能活多久。’

‘便就是再等十年又如何。’

‘我要你在九泉之下,也不得瞑目!’

劉仁祥的眼中是慢慢的恨意,其實本來他沒想到這麼多的,是京師的變化,給了他新的高度,還有內心中的慾望。

京師越發的繁榮,他的心裡頭便就越發的不甘心。

他總是感覺這一切,都是建立在胡相的屍體上。

‘終有一天,我要讓你們付出代價。’

劉仁祥心中瘋狂的咆孝。

而在咆孝完之後,他緊緊的閉上眼睛,半晌後睜開,已然恢復了之前的平靜。

往後的日子,他要完全的忘記之前做過的事情,好好的當這個吏部主事。

....

京師的兇殺桉,還有陛下遇刺的事情,在如今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很快就被百姓們拋到腦後了。

畢竟這些事情,對於生活在京師的百姓還有商人來說太過遙遠。

每日清晨開門後的財迷油鹽,纔是今天的所需。

朱英曾經在前世的時候,聽說過關於三十三兩白銀的馭民之術,其實目前的大明,在朱元章的制度下,也會有一點這樣的偏向。

這對於一個王朝來說,是穩定的。

但對於現在這個時代來說,便就是阻礙了。

西方的文藝復興在十四世紀,所謂十四世紀,便就是公元前一千三百年。

如今大明這邊,正是在十四世紀的末期。

也就是意味着西方文藝復興的萌芽,已經開始了。

一場東西方之間隱形的文明競賽,現在就已經開始了。

朱英不知道自己百年後的大明,是否能夠一直的興盛下去,還是說多延續兩三百年的國祚。

可是即便是延續兩三百年的國祚,又有什麼意義呢。

即便是沒有了滿清,如今的制度延續下去,大明不過是另一個滿清罷了。

所以,要改變,要真正的改變。

唯有快速的發展工業化,才能使得大明的國力,不斷的向上攀升,才能避免歷史上的悲劇,再度重演。

想到這裡,朱英便開始認真的關注目前京師的工廠發展。

現在京師的工廠,基本上都是掌控在羣英商會的手裡,而朱英已經開始在有意識的引導民間團體的發展了。

而對於工人的待遇問題,也在朱英的重視之中。

顯然,雖然有條例,但是那些開設的工廠,還是黑着良心去剝削。

“一個月一貫寶鈔,他們是怎麼做得出來的,難道要視我大明律法於無物嗎。”

“所有牽扯到裡面的官員,一個都不要放過,嚴查嚴辦。”

看着宋忠遞過來關於目前工會的情報,朱英氣就不打一處來。

他千叮嚀萬囑咐,就是要保障好關於工人的待遇問題。

至少基礎的標準,都是需要給到的。

按照現在工廠的定額,即便是最便宜的月錢,也當是需要四貫鈔纔可以。

目前糧價比較平穩,一個簡單的三口之家,每個月的口糧大約需要三貫鈔的樣子,如果還有老人的,四貫鈔只能是剛剛好。

當然,這是建立在只有一個男人負擔的情況下,多數一般在鼓勵生育的情況下,都有幾個子女,老人可以共同負擔。

婦女也可以做一點事情填補家用,如此算下來,每個家庭每個月,都會有一點富餘。

這些富餘,便就是一個家庭的底氣,如果遇上什麼病症之類的,也不用過於擔心。

大明的醫道發展還是比較靠譜的,很多藥材的價格都是非常的低廉,即便是老百姓的家中,也完全可以負擔得起,不會輕易被拖垮。

目前來說,做到這個程度,已然是朱英的極限了,這還是因爲有着高產作物的不斷髮展,讓許多地方的饑荒得到了解決,保證了多數百信的溫飽後得以如此。

但是一貫鈔,別說是負擔一家子人了,便是一個人的口糧都不足夠。

“殿下,按照目前的戶部那邊的統籌,那些工廠的掌櫃,其實是足額發放的月錢,但是這月錢經過層層繳納之後,便就是所剩無幾了。”

“不過像是這樣繳納的情況,只有半年的月錢是如此,半年之後,便就會慢慢的漲回來。”

“做滿一年,月錢就會變成四貫鈔。”

宋忠補充說道。

朱英冷笑一聲:“那這其他的三貫鈔,又是去了什麼地方。”

宋忠回道:“其中有兩貫鈔,是到了牙人的手中,還有一部分,是工廠需要繳納的工具費用,服飾費用的抵扣。”

聽到這話,朱英笑了。

果然後世的一些剋扣方式,並非是獨創的,哪怕是相隔千年,當有漏洞可以鑽的時候,依舊會鑽進去。

這跟文明的程度沒有任何的關係,跟受教育的程度,也沒有關係。

完全就是貪婪在作祟。 шωш• T Tκan• ¢ 〇

“吩咐下去,牙人禁止從工人的手中收取月錢,工廠需要按照規矩置辦的工具,服飾,全部當由工廠自行承當,不得向工人收取任何錢財。”

“另外,你去告訴張伯,讓他牽頭成立工人工會。”

“所有的月錢發放,當受到工人工會的監督,但有任何拖欠,剋扣,以任何形式要求工人繳納任何費用的情況,都必須嚴厲責罰。”

“哪個工會壞了規矩,就罰哪個工會,按照所拖欠,剋扣的月錢總數,十倍責罰。”

宋忠聞言,立即作揖回道:“謹遵殿下令旨。”

待宋忠走後,朱英開始沉思起來。

現在隨着工業,商業的發展,戶部這邊的人員,已經開始變得有些緊張了。

而且興起的同時,許多細微貪污的現象,也開始變得更爲的嚴重起來。

並非是之前那種直接幫人辦事的貪污,而是一些細微的地方。

這裡收一點,那裡收一點,錢財看不到多少的情況下,就給收走了。

並且如今許多戶部的官員,經受不住巨大的利益誘惑,隨着商業的興趣,對於消費的刺激也越發的高了起來。

而官員本身的俸祿,僅僅只是在溫飽線上徘迴,而稍微有點頭腦的商人,已經開始每頓都大魚大肉起來。

這樣的差距,便就造成了官員心中的不甘。

下面的人比自己這個領導過得還要好,這要怎麼受得了。

寒窗苦讀換來了功名,卻過得緊巴巴,自己吃着鹹菜,看着別人吃肉。

加上手中的權力,這明顯已經有些畸形了。

想到這裡,朱英覺得有些東西,是可以改變一下了。

當天夜裡,朱英便就來到了乾清宮和老爺子開始聊起了改制的事情。

還有關於官員俸祿提升的問題。

“大孫說的這些,目前確實是這麼一個情況,把官員的俸祿提高,也應當要實行了。”

朱元章聽完大孫的介紹後,思索一番點頭答應。

之前對於官員俸祿的限制,是因爲大明的國庫非常的緊張。

加上一旦有什麼災荒,就需要朝廷這裡賑糧,所以能夠節約的,自然要全部的節約下來。

現在的情況已經發生了變化。

單單是今年夏糧的徵收,就已經完全的超過了大明去年一年的歲入還多,而且這種倍增,顯然在秋季收稅的時候會更高。

商業的賦稅進項,如今也是非常大的一塊,在大孫的操辦下,是一個季度清算一次。

覈算下來每個月都有近三百萬貫寶鈔入庫。

如此下來,一年便就是三千多萬貫的寶鈔。

曾經大明的國庫,每年都要發放一兩千萬寶鈔來維持運轉,現在不僅不要發放,還有多餘的可以回收。

其實作爲一個國家,每年的收益屬於正數,這纔是長治久安的根本。

否則年年虧損,到了後面連官員軍士的俸祿軍餉都發放不出來,那就是巨大的隱患了,一旦有什麼問題,便就是國運震盪。

“大孫想把各等級官員的俸祿,提升多少呢。”朱元章開口問道。

朱英想了想回道:“提升三成。”

朱元章有些皺眉:“三成會不會少了點。”

朱英解釋道:“孫兒的意思,對於官員來說,提升的情況不應該全部都表現在俸祿上。”

“孫兒的想法是,可以多多加上一些其他的福利,或者說是賞賜。”

“比如像是官員,如果一個月內沒有任何遲到的現象,便就可以領取一定的獎賞。”

“像是在吃食這邊,在每個衙門設立單獨的食堂,食堂的酒菜肉食,全部都由朝廷來負責提供,這便把官員吃飯的問題給解決了。”

“包括每個季度,發放新衣,官員的子孫,可以免費就讀朝廷設立的學府,所有的傷病所耗之錢財,無論大病小病,都由朝廷負責承擔。”

“不以提高俸祿爲目的,但是要更加全面的保障官員的生活所需,如此孫兒覺得,纔算是真正的讓那些清官,有了更多爲朝廷效力的心思。”

朱元章聽完之後,頓時就感覺這個主意不錯。

保障了福利待遇,讓官員們的心思不在錢財之上,如此纔可真正養出好官。

第452章:狄仁傑後世子孫第775章 讓大明和親?第609章:黑衣宰相在京師的底蘊第406章:難以下手的晉商第803章 遵太孫令旨蕩平暹羅第四十八章:忠誠,信仰第574章:太孫殿下這是瘋了嗎?第一章:八百里加急第189章:百姓吃食之事,拜託了第二十五章:風中凌亂朱允炆第642章:大明在中東的強勢第265章:日漸消瘦的朱允炆第676章:義務教育的推廣,對三小國的蔑視第110章:朱元璋遺詔第751章 黃帝紀元大明四十一世紀第463章:姐姐對弟弟的血脈壓制第542章:給帖木兒加點火第785章 蒙古聯合衝擊呼倫貝爾第463章:姐姐對弟弟的血脈壓制第七十八章:守口如瓶第597章:少女情懷總是詩第514章:海商的福音第437章:想買火器的倭國第665章:刺殺大明皇帝,太孫第505章:大戰起!第782章 想投降那正好第393章:被打臉的朱元璋第271章:喜歡搞壟斷的朱英第780章 朱高熾想去倭國了(國慶快樂)第712章:道衍,你老了第312章:三分倭國的想法(求月票)第283章 :長孫殿下瘋了吧!(求月票)第803章 遵太孫令旨蕩平暹羅第十四章:朱元璋的思念第九十七章:葡萄美酒夜光杯第184章:布條歸位,滴血認親(求一波月票)第205章:那可是我親大哥第516章:開發倭國第366章:皇家家宴第345章:願爲大明,征討不臣第456章:朱元璋對沐家的信任第509章:遠方的威脅第450章:最擅長薅羊毛的朱元璋第800章 滿門抄斬第764章 全面戰爭的來臨第264章:不僅造反,還稱帝了第八章:太孫之位當允炆殿下莫屬第169章:調五千人讓大孫練練手第677章:佔王的堅持,太孫的安排第159章:繼續關着吧(祝新年暴富,求保底月票)第336章:殺他百萬又如何!(求月票)第412章:新的百萬畝牧場第650章:大明遠洋艦隊的威脅第167章:有被震懾到的藍玉(求月票)第838章 推行新政第384章:正陽大道第449章:倭國天皇密信第250章:明朝張三丰第409章:致仕之爭第112章:謀逆第128章:秦王投誠第489章:朱英對朱棣的支持第十九章:蔣瓛的堅持第354章:棄筆從戎第577章:北元漢臣迴歸大明第134章:心悸的姚廣孝第二十三章:朱元璋的智慧第447章:羣雄割據第802章 進攻帖木兒的方法第109章:身份確鑿無疑(求訂閱求月票)第501章:明遼東長城第793章 李景隆帶回來的麒麟瑞獸第830章 彈劾藍玉謀反第710章:內卷的黃觀第316章:我大明未來可期第六十二章:徐妙錦第358章:錯覺第117章:爺孫倆第一次分歧第832章 登基沖喜,帖木兒暴斃第176章:蠢蠢欲動的朱元璋第373章:謠言案第702章:求戰的大明都督們第293章 :被澆了冷水的朱棣第245章:乖乖投入到我大明懷抱吧(求訂閱,求月票)第728章 占城這麼多年花了這麼多錢第806章 高麗反叛,倭國要收復九州島第173章:大孫的錢糧,真的很多(日萬,求月票)第三十四章:就地格殺第814章 平定倭國,改四大行省第623章:神話體系帶來的靈感第559章:風浪越大,魚越貴第193章:五萬有點少,不如先上二十萬第796章 讓全世界都學漢語第774章 萌生死志的朱元璋第342章:張三上門(求月票)第641章:敲打海外藩王第533章:等階森嚴的好處第459章:衛所調動第795章 愛上旅遊的朱允熥第624章:刺殺大明太孫的可能
第452章:狄仁傑後世子孫第775章 讓大明和親?第609章:黑衣宰相在京師的底蘊第406章:難以下手的晉商第803章 遵太孫令旨蕩平暹羅第四十八章:忠誠,信仰第574章:太孫殿下這是瘋了嗎?第一章:八百里加急第189章:百姓吃食之事,拜託了第二十五章:風中凌亂朱允炆第642章:大明在中東的強勢第265章:日漸消瘦的朱允炆第676章:義務教育的推廣,對三小國的蔑視第110章:朱元璋遺詔第751章 黃帝紀元大明四十一世紀第463章:姐姐對弟弟的血脈壓制第542章:給帖木兒加點火第785章 蒙古聯合衝擊呼倫貝爾第463章:姐姐對弟弟的血脈壓制第七十八章:守口如瓶第597章:少女情懷總是詩第514章:海商的福音第437章:想買火器的倭國第665章:刺殺大明皇帝,太孫第505章:大戰起!第782章 想投降那正好第393章:被打臉的朱元璋第271章:喜歡搞壟斷的朱英第780章 朱高熾想去倭國了(國慶快樂)第712章:道衍,你老了第312章:三分倭國的想法(求月票)第283章 :長孫殿下瘋了吧!(求月票)第803章 遵太孫令旨蕩平暹羅第十四章:朱元璋的思念第九十七章:葡萄美酒夜光杯第184章:布條歸位,滴血認親(求一波月票)第205章:那可是我親大哥第516章:開發倭國第366章:皇家家宴第345章:願爲大明,征討不臣第456章:朱元璋對沐家的信任第509章:遠方的威脅第450章:最擅長薅羊毛的朱元璋第800章 滿門抄斬第764章 全面戰爭的來臨第264章:不僅造反,還稱帝了第八章:太孫之位當允炆殿下莫屬第169章:調五千人讓大孫練練手第677章:佔王的堅持,太孫的安排第159章:繼續關着吧(祝新年暴富,求保底月票)第336章:殺他百萬又如何!(求月票)第412章:新的百萬畝牧場第650章:大明遠洋艦隊的威脅第167章:有被震懾到的藍玉(求月票)第838章 推行新政第384章:正陽大道第449章:倭國天皇密信第250章:明朝張三丰第409章:致仕之爭第112章:謀逆第128章:秦王投誠第489章:朱英對朱棣的支持第十九章:蔣瓛的堅持第354章:棄筆從戎第577章:北元漢臣迴歸大明第134章:心悸的姚廣孝第二十三章:朱元璋的智慧第447章:羣雄割據第802章 進攻帖木兒的方法第109章:身份確鑿無疑(求訂閱求月票)第501章:明遼東長城第793章 李景隆帶回來的麒麟瑞獸第830章 彈劾藍玉謀反第710章:內卷的黃觀第316章:我大明未來可期第六十二章:徐妙錦第358章:錯覺第117章:爺孫倆第一次分歧第832章 登基沖喜,帖木兒暴斃第176章:蠢蠢欲動的朱元璋第373章:謠言案第702章:求戰的大明都督們第293章 :被澆了冷水的朱棣第245章:乖乖投入到我大明懷抱吧(求訂閱,求月票)第728章 占城這麼多年花了這麼多錢第806章 高麗反叛,倭國要收復九州島第173章:大孫的錢糧,真的很多(日萬,求月票)第三十四章:就地格殺第814章 平定倭國,改四大行省第623章:神話體系帶來的靈感第559章:風浪越大,魚越貴第193章:五萬有點少,不如先上二十萬第796章 讓全世界都學漢語第774章 萌生死志的朱元璋第342章:張三上門(求月票)第641章:敲打海外藩王第533章:等階森嚴的好處第459章:衛所調動第795章 愛上旅遊的朱允熥第624章:刺殺大明太孫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