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調五千人讓大孫練練手

朱元璋的眼神中,帶着一些疑問,甚至還有少許的懷疑。

似乎是有些拿不定主意,給藍玉一種,對於大孫真實身份不確定感覺的。

每一個帝王,都是頂尖的演員,哪怕不是,當久了也是。

更何況是朱元璋這般的人物,說是天生的演員都不爲過,這是開國皇帝的基本素養。

從一介貧民混到開國皇帝,朱元璋的演技是毋容置疑的。

要得到諸多將領的追隨,效忠,曾經的朱元璋,什麼情況沒有遇到過。

然而面對陛下的試探,藍玉卻是有些着急了。

“陛下,臣聽說了關於孝陵的事情,確實,當初臣也是看着長孫殿下入葬的。。”

“但這芸芸世界,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臣在西域那邊,就聽說過活佛轉世的說法。”

“長孫殿下復生的事情,看上起似乎有些荒誕不羈,但假死這樣的情況,臣也是見到過的。”

“這必是長孫殿下吉人自有天助,方纔得此一線生機, 臣自看到長孫殿下的第一眼, 心中悸動,如同看到太子殿下一般。”

“甚至,甚至是看到了皇后娘娘的影子。”

藍玉思索間,快速的說道。

他必須要維護朱英的身份, 在藍玉看到, 就現在的朱英對於自己來說,是最合適的。

昨日他和姐姐藍氏有聊起過關於朱英身份的問題。

姐姐藍氏認得很清楚, 這絕對是真正的長孫殿下。

剛纔藍玉所說和馬皇后長得相像, 便就是從姐姐藍氏那裡得知的。

大明建國前,自己和姐夫常遇春在外打仗的時候, 姐姐藍氏,包括一些其他名將重臣的夫人, 都是跟隨着馬皇后一起的。

作爲朱雄英的外婆, 在朱雄英小時候, 藍氏就沒少跟馬皇后說,孫兒和她非常相像。

朱元璋聽到這話, 面色淡然不變, 不過眼神中還是有淡淡的思念浮現。

那是關於大妹子的。

無論多久, 無論什麼時候,但凡想起大妹子, 朱元璋都會如此。

本來想要繼續試探藍玉的心思,隨着提到大妹子, 也變淡起來。

“咱也是清楚的,不然咱怎會把火藥司都交給大孫呢,咱看到大孫第一眼,就知道自己不會弄錯。”

“你是大孫的舅爺, 現在大孫失了憶, 什麼事情都不記得了,你得多多幫襯着, 莫要讓咱失望。”

朱元璋微微嘆息一聲,而後對着藍玉囑咐說道。

“臣遵旨。”

聽到這話,藍玉眼神中閃過喜色,這說明陛下是真正的認可的朱英的存在。

“對了, 你從巴蜀過來, 這一路上可是有什麼見聞。”朱元璋隨後問道。

聽到問起這事,藍玉沉吟片刻,皺眉說道:“今年的災荒感覺又增多了,流民遍地, 若不是陛下的以工代賑,怕是餓死的人還要更多。”

“有些暴民甚至衝擊官府,強搶官糧,目前均被鎮壓下來,暫且難以形成大患。”

在軍政一體的現在,藍玉不僅僅要指揮打仗,治理地方也是需要,屯田,賑災,甚至於審理一些負責地區的刑案等等都要進行。

朱元璋聞言不語,若非是餓極了,百姓何以衝擊官府。

以工代賑,是從鄉紳的袋子裡掏出糧食,一共拯救災民。

可是有些地方,災情過於嚴重,地主家都沒有餘糧,也照樣得跟着逃荒,再好的策略,也沒法憑空變出糧食來。

這些災民,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很容易就會演變成暴民,而後加入到起義的隊伍中去。

即便大明如今威懾天下,但在大明疆域內,起義的隊伍也不在少數。

單單大明建國的二十五年間,起義的次數便就有上百次之多。

朱元璋也是起義的一員,藉助起義的力量建立了大明,不僅將蒙元徹底擊潰,革除了元末弊政,讓大部分地區安定起來,也緩解了不少緊張的社會矛盾。

然而朱元璋得天下,也不是說把目前整個大明疆域都打了一遍,部分未曾經過起義掃蕩的地區,地主豪強與廣大百姓的尖銳矛盾,並未因爲大明建國而得到緩解。

反而由於戰亂對經濟的破壞,地方官吏的胡作非爲,橫徵暴斂從而導致更加激化,百姓的負擔也並未減輕。

在這種情況下,各地無法生存的貧苦農民,不斷舉行起義,這些起義遍佈大江南北,發生在如今大明廣東,廣西,福建,江西,湖廣,四川,陝西,山東,浙江等十多個省份。

尋常起義的規模並不算大,少則數十數百,多的一般也只有幾千上萬。

也有過幾次比較大的,達到了數萬人,乃至十萬人以上。

可謂是此起彼伏,連綿不絕。

尤其是江西,湖廣兩個地區,在元末紛戰的時候,一直是徐壽輝,陳友諒割據額的管轄地區,因此這裡受到白蓮教的影響特別深。

哪怕是現在,這裡白蓮教的起義也是隔三差五來一次。

便是在今年,藍玉帶兵出征罕東的時候,還在徽州剿滅了一次起義。

現在很多大明的武將勳貴,將領的履歷上,甚至包括皇子在內,都是在某某地方練兵。

這個練兵,可不是說帶兵操練,而是四處鎮壓起義,然後例行屯田。

在大明京師裡的武將不多,基本上有點能力的都在全國各地跑。

朱元璋稍作沉吟。

錦衣衛不可能通查天下,單靠地方官員的奏疏,也有偏離之處。

每個武將回京述職,朱元璋都會叫到皇宮來聊一下,爲的就是了解一些真實發生的情況。

約莫半個時辰後,藍玉所瞭解的情況,基本上都講述完畢了。

“今日天色也將晚了,還沒吃晚膳吧,便留在宮裡,和咱一塊吃了。”朱元璋說道。

“臣謝過陛下。”藍玉回道。

對於陛下留自己一起晚膳,藍玉心中極爲開心,同時也放下心來,這說明陛下對他,依舊是信任有加。

御廚準備晚膳這功夫,朱元璋讓蔣瓛拿來一份朱英的情報,笑着對藍玉說道:

“你對咱大孫的一些情況,還不甚瞭解,這上面是大孫在野十年的一些微不足道的小成就,你且看看。”

朱元璋語氣中,帶着幾分凡爾賽說道。

藍玉雙手接過,對於朱英,他目前只是初步溝通,其他完全不清楚。

朱元璋好整以暇的翻閱情報,待看到藍玉出現震撼之色時,不由心情愉快,浮現出自得之色。

便是望子成龍,他爲自己的孫兒,取得如此成績,感到極爲驕傲。

在某種程度上,大孫和自己,也沒有太多差的。

在大孫這個年紀,他入皇覺寺當了不到兩個月的和尚,就到處化緣乞食去了。

而大孫十歲就死了養父,和野狗搶食活下來,和自己的遭遇多麼相似。

十來歲靠着自己的手段,硬生生造就瞭如此深厚的勢力,簡直是不可思議。

“太讓人難以置信了,長孫殿下是真正的天生貴胄,活佛轉世,這些如若不是陛下交於臣,臣絕計不敢相信。”

纔看完,藍玉情不自禁的大聲讚歎。

這些情報上關於朱英的記載,簡直就是一段傳奇,一個十歲小孩創造出來的傳奇。

這天下間,當真有生而知之者乎!

回想起自己十歲小時候,藍玉感覺根本無法比擬,便是自己那兩個兒子,從小就帶在身邊培養。

比起朱英來,真可謂是天壤之別。

“臣初見長孫殿下,便感覺書生氣很重,加之殿下的身形,又有些消瘦,臣還以爲殿下是個讀書人。”

“昨夜晚膳,臣邀長孫殿下於常府中,與家姐同聚,就膳過後,殿下提議活動一番,在常府演武場內,殿下氣定神閒,開一百五十斤硬弓,一箭貫穿靶心。”

“臣這才明白,殿下之勇武,尤勝於臣。”

藍玉毫不吝嗇對於朱英的誇讚,這話也是他本身所想。

朱元璋點點頭,對於大孫的個人武力,雖然沒有明確的見識過,但只是看身上那些傷疤,便就清楚。

像大孫這般滿身傷痕的,皇宮中還有一人,便是朱元璋經常喊‘郭四’的郭英。

在大明皇宮裡,錦衣衛只是一部分,共同鎮守的還有其他的十一衛,直接由朱元璋統領,不歸五軍都督府。

飽含錦衣衛在內的十二衛,便是帝王親軍。

而郭英,就是這十二衛宮廷禁軍的統領。

不過在洪武十五年,改置錦衣衛,下設鎮撫司後,基本上算是脫離了十二衛行列,由朱元璋另行負責。

郭英從跟隨朱元璋開始,打了二十多年,身歷大小百餘戰,傷痕遍體,這才負責鎮守皇宮。

便是在原歷史上,朱元璋忌殺功臣,郭英能平安度過恐怖的洪武晚年,可見恩寵。

“咱大孫對於軍事,咱能感覺到是很有興趣,咱這幾日也在一直想着,什麼時候給大孫安排些兵練練。”

“恰好你這個舅爺回來了,便由你帶着咱大孫,去軍營裡瞧瞧,另外拿着咱的諭旨,在你中軍都督府裡,調些人馬給咱大孫練練手。”

“也不必太多了,咱怕大孫不太習慣,便就調個五千人,讓大孫先行熟悉一番。”

第669章:劉勝下線第686章:朱英的傳奇神話故事第671章:大開殺戒第662章:叛亂四起的安南第250章:明朝張三丰第七十一章:神宮監的老太監第三十四章:就地格殺第731章 岌岌可危的倭國天皇第637章:大明掌控了世界的輿論權第395章:朱元璋對衛所制度的鬆動第537章:咱這是老了嗎第323章:安定京師治安的決心第708章:被學霸統治的恐怖,國之棟樑第268章:對藍玉的安排第三十七章:對策第830章 彈劾藍玉謀反第827章 你們這是在給咱守靈不成?第526章:安南必須用漢字第228章:咱大孫,瘦了呀!第537章:咱這是老了嗎第414章:大明九劍第794章 朱高熾打朱棣的小報告第781章 御駕親征第273章:大閱兵的豐厚獎賞第808章 倭國給高麗送糧食第423章:開海第二十三章:朱元璋的智慧第134章:心悸的姚廣孝第489章:朱英對朱棣的支持第219章:虞王殿下第140章:長孫殿下不簡單(求訂閱求月票)第753章 連太孫妃子的主意你都敢打第707章:史上最強學霸第九章:朱棣不安第790章 平定草原.第430章:朱棣的歡喜第596章:天涯海角,萬里追兇!第422章 :朱元璋的轉變第196章:大孫下手輕一點第107章:虞王陵墓(求訂閱求月票)第464章: 爲難的狄玉森第705章:瘋狂的懸賞第222章:想和朱允炆交朋友第290章 :幕後之人的真實目的(求訂閱求月第589章:攪動西域第826章 想探路的那就去吧第436章:等待神風的倭國第731章 岌岌可危的倭國天皇第三十三章:朱高熾的小心思第713章:出征吐蕃,針對帖木兒的對策第751章 黃帝紀元大明四十一世紀第586章:一碰即碎的安南第778章 諸王回京(中秋快樂)第420章:軍事學院,開學典禮。第223章:好傢伙,算我沒看錯你第462章;京師血案第680章:大明全面改革之初第495章:爺孫倆朝堂上的配合第578章:朱允炆就藩海外第786章 被蒙古大軍圍困的秦王第102章:朱英的心思(求訂閱求月票)第400章 :咱的好大孫,好大孫!第709章:你已經是成熟的黃觀了第302章 :朱棣下西洋第九十六章:見面(求訂閱求月票)第581章:安南反了!第二十七章:姚廣孝的安排第273章:大閱兵的豐厚獎賞第543章:恐怖的威望第450章:最擅長薅羊毛的朱元璋第542章:給帖木兒加點火第726章 大明官員體系變法第794章 朱高熾打朱棣的小報告第287章 :朱元璋的同鄉造反第736章 吃獨食的晉王朱棡第714章:這該死的儀式感第513章:給咱多生幾個娃第483章:洪武二十六年,九月十八!!!第260章:嶄新的大明第392章:老爺子搞偷襲啊第183章:朱允炆的坦白局第159章:繼續關着吧(祝新年暴富,求保底月票)第441章:完勝第223章:好傢伙,算我沒看錯你第554章:接管占城王宮第七十五章:朝聞道,夕死可矣第428章:朱元璋的改革第764章 全面戰爭的來臨第227章:人間清醒的呂氏第六十八章:劉和見朱英第278章 :越發強大的朱英第498章:制裁草原第697章:這不是撞槍口上麼第812章 見面就跑的李成桂第512章:未來的大明長公主第627章:髒活累活,總得是有人幹才行第358章:錯覺第219章:虞王殿下第113章:咱帶你們去見大孫第436章:等待神風的倭國
第669章:劉勝下線第686章:朱英的傳奇神話故事第671章:大開殺戒第662章:叛亂四起的安南第250章:明朝張三丰第七十一章:神宮監的老太監第三十四章:就地格殺第731章 岌岌可危的倭國天皇第637章:大明掌控了世界的輿論權第395章:朱元璋對衛所制度的鬆動第537章:咱這是老了嗎第323章:安定京師治安的決心第708章:被學霸統治的恐怖,國之棟樑第268章:對藍玉的安排第三十七章:對策第830章 彈劾藍玉謀反第827章 你們這是在給咱守靈不成?第526章:安南必須用漢字第228章:咱大孫,瘦了呀!第537章:咱這是老了嗎第414章:大明九劍第794章 朱高熾打朱棣的小報告第781章 御駕親征第273章:大閱兵的豐厚獎賞第808章 倭國給高麗送糧食第423章:開海第二十三章:朱元璋的智慧第134章:心悸的姚廣孝第489章:朱英對朱棣的支持第219章:虞王殿下第140章:長孫殿下不簡單(求訂閱求月票)第753章 連太孫妃子的主意你都敢打第707章:史上最強學霸第九章:朱棣不安第790章 平定草原.第430章:朱棣的歡喜第596章:天涯海角,萬里追兇!第422章 :朱元璋的轉變第196章:大孫下手輕一點第107章:虞王陵墓(求訂閱求月票)第464章: 爲難的狄玉森第705章:瘋狂的懸賞第222章:想和朱允炆交朋友第290章 :幕後之人的真實目的(求訂閱求月第589章:攪動西域第826章 想探路的那就去吧第436章:等待神風的倭國第731章 岌岌可危的倭國天皇第三十三章:朱高熾的小心思第713章:出征吐蕃,針對帖木兒的對策第751章 黃帝紀元大明四十一世紀第586章:一碰即碎的安南第778章 諸王回京(中秋快樂)第420章:軍事學院,開學典禮。第223章:好傢伙,算我沒看錯你第462章;京師血案第680章:大明全面改革之初第495章:爺孫倆朝堂上的配合第578章:朱允炆就藩海外第786章 被蒙古大軍圍困的秦王第102章:朱英的心思(求訂閱求月票)第400章 :咱的好大孫,好大孫!第709章:你已經是成熟的黃觀了第302章 :朱棣下西洋第九十六章:見面(求訂閱求月票)第581章:安南反了!第二十七章:姚廣孝的安排第273章:大閱兵的豐厚獎賞第543章:恐怖的威望第450章:最擅長薅羊毛的朱元璋第542章:給帖木兒加點火第726章 大明官員體系變法第794章 朱高熾打朱棣的小報告第287章 :朱元璋的同鄉造反第736章 吃獨食的晉王朱棡第714章:這該死的儀式感第513章:給咱多生幾個娃第483章:洪武二十六年,九月十八!!!第260章:嶄新的大明第392章:老爺子搞偷襲啊第183章:朱允炆的坦白局第159章:繼續關着吧(祝新年暴富,求保底月票)第441章:完勝第223章:好傢伙,算我沒看錯你第554章:接管占城王宮第七十五章:朝聞道,夕死可矣第428章:朱元璋的改革第764章 全面戰爭的來臨第227章:人間清醒的呂氏第六十八章:劉和見朱英第278章 :越發強大的朱英第498章:制裁草原第697章:這不是撞槍口上麼第812章 見面就跑的李成桂第512章:未來的大明長公主第627章:髒活累活,總得是有人幹才行第358章:錯覺第219章:虞王殿下第113章:咱帶你們去見大孫第436章:等待神風的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