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朱祁鎮:該死的老東西,這回完蛋了

“都起來吧!”

朱祁鈺平復心情:“傳旨,吉安府費家,首惡凌遲,幫兇斬立決,其餘人等貶爲軍戶,流放熱河。”

“吉安府所有姓費的,都不許留在江西,在熱河勞動改造三年,無關此案人等,可做平民。”

“令曹泰率玄戈軍出京,協鎮江西!”

皇帝決心挖文官的根子。

文官除了盤根錯節的聯繫外,就是無比強大的財力。

財力來源,一是鹽,二是海上貿易。

朝臣明明想阻止。

但皇帝要調範廣和於康回京,就說明決心已下。

“廉州府、雷州府清理出來的土人,全部移入海安所,朕要修建一條從徐聞去瓊州府的陸路,讓瓊州府不在是孤島,孤懸海外。”

朱祁鈺話音方落。

就遭到朝臣的強烈反對。

尤其是掌管戶部的耿九疇:“陛下,跨海修路,所耗甚巨啊。”

“瓊州府貧困,也無稱王稱霸的根基。”

“修建一條跨海的路,有何用處呢?”

朱祁鈺不止要修通徐聞連通瓊州府的路;

還要修去澎湖、寶州府的路;

還要修榮成去朝鮮的路;

還要修從旅順到登州府的路。

讓孤島不再孤懸在外。

有能力的話,用西北的沙子和黃土把渤海填平,填出一個省份出來。

把徐聞到瓊州府、榮成到朝鮮、朝鮮到倭國,全都填出一條通道出來。

“陛下,耿尚書所言甚是。”

“瓊州府距離大陸很近,海安所行船兩個時辰即可到達海口。”

“沒必要花費甚巨,修建一條陸路啊。”

“陛下,過於浪費呀。”

胡濙反對。

閣部重臣全都反對。

于謙道:“陛下是否擔心瓊州府會脫離大明掌控?”

“其實陛下完全無須擔心。”

“瓊州府雖是土人盤踞,但向來歸附中原,而且本地窮困至極,毫無稱王稱霸的可能性。”

“我朝耗費甚巨修建一條陸路,不如用這筆錢,攻伐安南!”

于謙只能轉移皇帝視線。

填海造陸,造價是極高極高的。

關鍵是不划算啊。

大明是農業國,填海就是爲了種地,一年田土能出產多少糧食?

有這些錢,不如攻打一個國家,侵吞安南領土,那多划算啊。

羣臣側目,怎麼看于謙,都像是趙高!

忽悠皇帝,指鹿爲馬的那個趙高!

領土打那麼大,能守住嗎?

就算景泰帝能,後世之君呢?

能不能別折騰了!

把實控土地控制好了,做安安分分的一代明君不香嗎?

非要斷了文官的根子?

等武官當朝,看大明還姓不姓朱!

“邢國公認爲幾年可打安南?”果然,于謙的話,成功吊起皇帝的興趣。

“微臣覺得,十年內可打!”

于謙可不敢說得太近了,擔心北方沒整飭完畢,皇帝就貿然再南征,那是學楊廣,亡國之兆。

“二十年可完全漢化,並將交趾重新迎回懷抱!”

于謙說出三十年規劃。

朱祁鈺卻搖了搖頭:“二十年太久了,朕怕看不到交趾重回大明懷抱。”

“交趾,自祖龍始,便是我華夏領土!”

“安南乃竊國小人,侵吞我漢人疆土!”

“太宗收回交趾,但交趾人都被安南同化了!”

“早已不復我漢人之風!”

“我大明以國士待之,他們卻以小人之心報以大明!”

“使得交趾脫離中樞。”

“乾脆,留地不留人。”

“朕不要安南人,從漢地移民過去便是。”

“十五年!”

“朕要十年內,佔領安南,五年內,清空安南!”

朱祁鈺定下國策。

一聽皇帝沒着急立刻南征,朝臣算鬆了口氣。

至於清空安南人,終究非德行,不宜做啊。

但此刻沒人勸。

畢竟等皇帝征伐安南的時候,已經是十年後,讓以後的朝臣頭疼去吧。

下了朝。

朱祁鈺目光一閃:“宋誠還在講武堂裡學習嗎?”

“回皇爺,是的。”馮孝立刻道。

“詔宋誠入宮。”

宋誠是宋傑的長子,魁頎雋爽,善騎射,有勇略,乃是天生將種。

這是邊將的評價。

雖有吹捧之嫌,但宋誠確實長得帥,又真的有才能。

在講武堂裡,月考次次第一,遙遙領先。

講武堂設在太液池上,宋誠來得特別快,他一身短衣,身上全是臭汗。

“微臣不修儀表,求陛下恕罪!”宋誠磕頭。

“無妨!”

宋誠有五綹長髯,面龐俊朗,身材魁頎。

“朕每日也練得一身臭汗,男人若一味陰柔,算不得大丈夫!”

朱祁鈺笑道:“近來在講武堂,學得如何?”

“回陛下,所學匪淺。”

朱祁鈺和他話家常。

按輩分來算,朱祁鈺算是宋誠的姑父。

他納了宋瑛的二女宋淑清做選侍。

而且,他宋家本就和皇帝連着姻親呢,關係近着呢。

“朕要組建府軍,整合府軍四衛,你來做總兵!”

朱祁鈺說回正題:“即日起,府軍負責宮中宿衛,朕將安全交給你了,你能做得到嗎?”

宋誠沒想到,他接替老爹,又當起了侍衛頭子。

但這也說明,他是皇帝心腹。

“回稟陛下,微臣必不負陛下所望!”

宋誠是將種,他在講武堂裡竭力表現,就是想和於康、李瑾一樣,出兵打仗。

奈何兜兜轉轉,還是當上了侍衛頭子。

“朕知道,讓伱這個將種,來當朕的侍衛,有些委屈你了。”

“但事急從權。”

“等下次有戰事,朕必派你出戰。”

朱祁鈺安撫宋誠。

“微臣謝陛下天恩。”宋誠磕頭。

“你可讓宋俊來幫你。”

朱祁鈺調範廣和於康回來,前者要執掌京營,後者執掌九門提督府。

朱祁鈺又宣陳韶、沈淮入宮。

又令新寧伯譚佑、新昌伯唐定、富昌伯房通達、應城伯孫繼先、武城伯孟俊、永康侯徐安等人入禁衛。

“傳旨,調馬昂暫任工部尚書,刑部員外郎杜銘奪情啓用,暫任工部左侍郎;調紹興知府彭誼回京,暫任工部左侍郎。”

工部不能一直空着。

馬昂是陳循的人,本人是非常有才能的。

坐了幾個月冷板凳,也該啓用了。

杜銘以善斷邢獄聞名,因爲母親去世,在家中守喪,所以被奪情啓用。

彭誼就更厲害了,能治水能掌兵還能治國,但因爲朝中沒人,被屢屢彈劾,所以得不到重用。

朱祁鈺本想啓用彭時。

想想還是算了,讓彭時幫襯着石璞吧。

“調山東副使塗謙暫任工部右侍郎。”

朱祁鈺也不跟人商量,直接道:“內閣補入劉廣衡、薛希璉。”

“傳旨吧!”

這個時候,陳韶和沈淮先到的。

“沈淮,金吾軍掌控得如何了?”朱祁鈺問。

“回陛下,金吾軍皆心向陛下!”經過這麼多挫折,沈淮學老實了,也變得心細起來。

“養馬軍掌控得如何?”朱祁鈺又問陳韶。

李瑾給他打了一個非常好的基礎。

“陛下,養馬軍盡在掌握!”

朱祁鈺頷首:“朕已經調範廣和於康回京了,讓宋誠組建府軍,再加上金吾軍、羽林軍,三軍輪流值守宮中!”

陳韶一愣:“陛下,可是出了什麼事了嗎?”

“不瞞你們。”

“江西查到了大案子,朝堂上下皆勸朕息事寧人。”

“朕想看看,這天下是朕的,還是那些地主老財的!”

朱祁鈺目光閃爍:“所以,這宮中的安全至關重要。”

說白了,就是較勁。

陳韶匍匐在地:“微臣在一天,必保宮中無虞!”

“宋偉離京後,養馬軍無人可執掌,你可有人選舉薦?”朱祁鈺問。

陳韶匍匐在地:“陛下不如從宮中派太監掌軍。”

“不行,壞了規矩,太監可監軍,卻不可掌軍。”朱祁鈺也在防着太監,不能重蹈中唐覆轍。

太監只能用來監軍,不能直接掌軍。

朱祁鈺一直在構建三角架構。

勳臣掌軍,文臣參贊軍事,太監監軍,廠衛協查,軍紀司糾察軍紀。

達到一個平衡。

不管軍隊走多遠,依舊掌握在宮裡。

這纔是長治久安之策。

所以,他一邊打壓文官,又在提拔文官;

提拔勳臣,又在打壓勳臣;

重用太監,卻又不給太監絕對權柄。

都是爲了平衡。

“陛下,不如啓用毛佺。”陳韶討了個巧。

毛佺是毛忠的長子。

朱祁鈺納了毛忠之女,毛佺就是皇帝的大舅哥,是親戚了。

而且毛佺敢戰,指揮能力一般,算是有勇無謀。

目前他也在講武堂裡學習。

毛忠征戰塞外,帶着侄子毛海。

不是毛忠偏心,而是毛海比毛佺厲害。

“可毛佺只是百戶,如何當得了總兵?怕是難以服衆啊。”

朱祁鈺覺得毛佺可用。

陳韶笑道:“陛下可調安遠侯(柳溥)爲總兵,毛佺做副總兵,而安遠侯依舊在講武堂中執教。”

朱祁鈺笑了起來:“就依你所說,讓柳溥做總兵,調毛佺、毛儆和毛鎧掌控侍衛軍。”

毛儆是毛忠的次子,毛鎧則是毛佺的長子,毛忠的長孫。

“陛下聖明!”

朱祁鈺沒發現,陳韶也是有腦子的。

“陳韶,你有時間也去講武堂任教,教教那些毛頭小子。”

朱祁鈺笑道:“朕讓你兩個侄女遠遠看了眼李鄌和沈蘭,貴妃說她們還滿意,挑個良辰吉日,把婚事就定下吧。”

“微臣謝陛下天恩!”

陳韶和沈淮跪地謝恩。

看得出來,皇帝比較重視女兒家的心思。

至於李鄌和沈立敬願不願意,敢不願意?大嘴巴抽你倆!天降好媳婦,美死你倆了。

而聖旨發到廣東。

歐信都懵了,貶爲庶人,理所應當。

但皇帝給他的密旨,卻只有兩個字,勉之。

硃筆御批,勉之。

“簡在帝心,這是簡在帝心啊!”和維羨慕嫉妒恨啊。

“和兄,陛下的意思是?”歐信有點摸不準。

雖被問罪。

卻還戴罪領軍,說明皇帝幫歐信擋住一切災禍,可謂簡在帝心。

歐信將密信置於案上,恭恭敬敬行大禮:“臣歐信,必不負聖望!”

只要繼續領兵,功勞還不手到擒來?

和維知道,這是自己嫉妒不來的,歐信靠的是真本事。

“歐兄,陛下怕是還有一層深意。”和維要抱緊歐信的大腿。

“快說!”

歐信遠在廣東,根本無法揣測皇帝的心思。

而且,他是武官。

不擅長揣測聖上心思。

“信宜知縣,如此不濟事,怕是整個廣東官場,都如此頹廢。”

“陛下必是有心整飭廣東官場。”

“而你敢打敢殺,所以陛下有心用你,整飭官場。”

和維大膽揣測。

歐信大吃一驚:“怎麼可能?我是武官,如何能整飭得了官場?那不亂套了嗎?”

“可朝中敢說真話的,又有幾個人呢?”和維反問。

皇帝用的不是他的身份。

而是敢說真話的勁頭。

若有一天,天下間連一個敢說真話的人都沒有了,何其可悲。

歐信目光一閃,這是另一條封爵的路啊。

他是武官,只要有皇帝撐腰,他纔不怕得罪文官呢!

“和兄,你說兄弟該如何上書陛下?”歐信又問。

“不上書,不說,只做。”

和維分析道:“既是密旨,陛下必然也不想公之於衆。”

歐信頷首。

目光狠辣:“調頭,去肇慶府!”

老子去廣州轉一轉!

而在這時。

十幾艘戰艦,穿過零丁洋,炮擊香山。

劉震海正在廣海衛造船。

得知消息,已經是炮擊第三天了。

這支艦隊炮擊香山後,橫衝直入,衝入虎頭關,在虎頭關才遇到大明戰船的攔截。

一番炮戰後,大明戰船被擊沉二十幾艘。

敵方纔損失一艘。

劉震海聞聽消息立刻震怒,率領二十幾艘新式戰船楊帆回程。

新式戰船,結合佛郎機戰船和大明戰船,集合優點,創造出來。

目前在廣海造船廠,有幾百艘這樣的戰船正在建造中。

朱永率領五千人,駐紮在造船廠,負責防守。

趕到零丁洋。

確認這股敵人戰船是佛郎機戰船。

登時瞭然,報仇來了!

這支艦隊無法突破虎頭關的火炮,就炮擊福永、西鄉、屯門等地,並沒有登陸。

“撞!撞沉!”

劉震海在坐船上指揮。

大明的海戰戰術非常簡單,大船勝小船,大銃勝小銃,多船勝寡船,多銃勝寡銃。

就是用大船,直接撞擊對手,將對方船隻撞沉;

如果沒有大船,就需要形成數量優勢,包圍對手,儘量利用火器進攻。

這種戰術其實就是江戰,用於海戰,也僅限於近海海戰。

劉震海手下的新式戰船比佛郎機戰船堅固,數量也多,全部散開,形成半圓狀,直接衝撞過去。

轟!

對面戰船發來重炮,剛好擊中劉震海的坐船。

“不要慌,撞!”

劉震海臨危不亂,打出旗語,讓所有戰船聯動。

佛郎機戰船不斷髮炮。

嘭!

近四十艘戰船撞到一起,場面壯觀。

大明海軍提刀帶銃,打起了接舷戰。

銃聲和炮聲接連不斷。

劉震海看到一艘又一艘戰船沉沒,鮮血染紅了海水。

“半步不許退!”

劉震海厲吼:“這是廣東海軍成軍第一戰!許勝不許敗!戰勝後,全軍皆賞一兩銀子!”

“戰死了不可怕,朝廷會管你們的妻兒子女!”

“你們的兒子,會襲你們的職位!”

“這是陛下的恩德!”

“任何人不許退半步!”

“殺啊!”

劉震海嘶吼。

明軍半步不退,殺上佛郎機人的戰船。

因爲明軍兵員多、戰船多,幾艘佛郎機戰船見勢不妙,已經逃之夭夭了。

戰鬥進入尾聲。

劉震海面露肉痛之色。

帶來27艘戰船,被擊沉12艘,7艘破損不堪,3艘中度破損,五千海軍,損失了2200餘人。

而敵方,只有16艘戰艦,逃走5艘,總兵額不超過三百人。

卻把明軍打得落花流水。

岸上的損失,更是難以估計。

被炮火擊傷的百姓就近萬人,焚燬的房屋上千間,官兵戰死者過百,損失慘重。

“提督大人,不如驅趕廣州一切夷人!不許夷人停靠!”市舶司太監喬遠鬆小聲建議。

“這佛郎機人如此強大,若再閉關鎖國,下一次就炮擊京師了!”

“咱們能承擔得起責任?”

劉震海叱罵道:“以後不許胡說,更不許有這樣的心思!”

“皇爺的心在四海,這種窩囊至極的話,不許多說!”

“喬遠鬆,本督問你,但這支艦隊,如何突破沿海火炮的?”

按理說,就算有夷船突破防線,也應該燃起狼煙,報告廣州,給廣州一個準備。

這次完全打了明軍一個措手不及。

要不是虎頭關的官軍勇猛,悍不畏死,不知道廣州會被打成什麼樣子呢!

“回大人,珠海衛並未傳來消息。”喬遠鬆回答。

“去,把珠海衛所指揮使叫來!”

劉震海令船支入港。

他則乘坐去市舶司,同時給京師寫密奏。

朱祁鈺收到劉震海奏報。

“大明海軍羸弱至此?珠海衛連敵方船支入港,都不知道!留之何用?”

“傳旨,褫奪珠海衛指揮使之職,全家移去吉林塞邊!”

“珠海衛上下,貶爲庶人,不許當官!”

朱祁鈺目光凌厲:“傳旨劉震海,令其在零丁洋入海口處的小島上,修建炮臺,再有敵兵入境,他這個提督太監就別當了,回宮裡送恭桶吧!”

“五千海軍,打成這個熊樣子!”

“再傳旨,滿朝野給朕找,看誰能打水戰,去廣東當總兵去!”

“翁信幹什麼吃的?罰俸三年,閉門思過一個月!”

朱祁鈺大發雷霆的時候。

閣部重臣全都被詔來覲見。

“你們都看看,這就是我大明海軍打得仗!把永樂皇帝的臉都丟光了!”朱祁鈺把密奏丟過來。

于謙撿起來,看到打了勝仗,但看到戰損和戰果,不由得頭大:“斬殺120人,俘獲21個人,我軍戰損2200人,上萬人受災?”

其實戰果還算不錯的。

畢竟年年倭寇犯邊,海邊百姓全都遭殃,這次怎麼說還打勝了呢。

往常是倭寇在岸上燒殺擄掠,明軍都不敢管。

沒逃跑,那都是勇士了。這個太監劉震海有點東西。

“這是在零丁洋裡打得仗啊,要不是虎頭關官兵奮勇,佛郎機戰艦就炮轟廣州了!”

“下一次是不是炮擊京城呢?”

“啊?”

朱祁鈺怒不可遏:“你們說說,讓朕的臉往哪擱?”

“還天朝上國呢!”

“朕看是地朝狗屎!”

“這仗打得這麼難看,朕都不好意思拿到朝堂上去說,朕都不敢開太廟告訴列祖列宗,太宗皇帝知道,非得抽朕的臉!”

朝臣有點明白了。

其實這仗打得真不錯,虎頭關官軍奮勇爭先,劉震海海戰打得可圈可點,雖然損失比較大,卻是勝仗。

本來應該表彰劉震海纔對呀。

皇帝卻罵劉震海罵得狗血噴頭。

這在釋放一個信號,等着倭寇入侵,江浙沿海地區,誰打了敗仗,恐怕全都要處斬!

皇帝要藉機收攏南直隸、閩浙衛所的心啊。

而且,皇帝還要藉機擴大海軍兵權。

“臣等萬死,求陛下息怒!”朝臣叩拜。

“朕息不了怒!”

“朕長這麼大,就沒吃過這麼大的虧!”

“被瓦剌、韃靼欺負,朕也就忍了!”

“那佛郎機國,彈丸之地,又跨過萬里海洋,攻打我國,我國卻全無辦法。”

“這口氣朕咽不下!”

朱祁鈺飆演技,真的是影帝。

倭寇欺負你們大明幾百年了,你說個屁了!

哪年倭寇不洗劫海邊百姓,你聽了嗎?

衛所就在邊上看着,看着倭寇燒殺擄掠,哪年朝堂不是掩蓋下去?

“陛下是否想擴大海軍?”胡濙只能給皇帝遞臺階。

“難道還不該擴嗎?”朱祁鈺反問。

“老臣認爲應該擴。”胡濙能說什麼?皇帝搜刮完了江西,錢肯定不缺。

這錢要是花不出去,皇帝指不定要鬧成啥樣呢?

“不止要擴,還要大擴!”

王竑高聲道:“老臣以爲,應該將廣東軍全部改爲海軍。”

這話朕愛聽。

“但是陛下,有海軍就得有戰船啊,沒有足夠的戰船,徵召再多海軍,也沒用用處呀。”王竑話鋒一轉。

“王卿的意思是,多多督建造船廠嗎?”朱祁鈺裝作沒聽懂。

老臣是這個意思嗎?

這是反話,陛下聽不懂嗎?

“陛下,就算興建幾千艘戰船,也需要裝備大量的火器……”王竑又道。

“無妨,軍器局日夜生產,多少都生產得出來。”朱祁鈺鐵了心發展海軍。

王竑語塞:“陛下,今天富庶,過幾年朝中還能這般富庶嗎?”

“韭菜多的是,割不完的。”

朱祁鈺懶得兜圈子:“海軍要大建,戰船要大建,火炮要多造。”

“佛郎機人打到家門口來了,朕沒有當縮頭烏龜的習慣!”

“來而不往非禮也!”

“朕也要派遣船隊,滅了佛郎機之國!”

“諸卿意下如何?”

羣臣傻眼。

您莫非是慈禧大帝?

轉瞬,大家又明白了,這無非是藉口罷了。

佛郎機距離大明不知幾萬裡,哪怕是鄭和時的寶船,也很難航行那麼遠,憑什麼去打人家?

無非是個藉口,大肆發展海軍而已。

您直說得了,繞這麼大圈子逗誰呢?

“傳旨,廣東軍改爲廣東海軍,實額五萬人,俱是海軍。”

“朕要求每個海軍,能打海戰,悍不畏死,奮勇爭先,不許後退一步!”

“海軍給多發一份軍餉,每個月多發二十個銅板!”

這話剛說完,就引起朝臣的反對。

軍餉花這麼多,如今朝堂負擔得起,以後如何負擔?

朱祁鈺懶得理他們,繼續道:

“廣東、廣西督建造船廠,大肆建造新式海船,朕給廣東三年時間,給朕建造上萬艘海船!”

“三年後,朕要看看,佛郎機可還敢在大明近海挑釁?”

“十年後,朕要十萬艘戰船,爲朕征伐佛郎機!”

“朕要踏其國,滅其民,捉其君!”

“押解到京師,跪伏在朕的面前!”

朝臣臉色一變。

這是劍指佛郎機?

還是劍指海商啊!

上萬艘戰船,規模比鄭和船隊還要大,這絕對不是針對佛郎機,而是海商!

而皇帝嘴上說三年。

但以他的急切性子,一定會在全國各地督造海船。

比如山東、遼寧,肯定都有大規模海船在秘密建造中。

等江西撫平後,江西是否也會建造呢?

而且。

皇帝不停將南方木料往北方運,裡面會有多少可建造海船的木料呢?

誰也不知道!

如今南北生意頻繁,做什麼的都賺錢。

導致湖北成爲南轉北運的中轉站,武昌府和襄陽府商業變得極爲發達。

尤其是雲貴兩廣的木料,日以繼夜的運輸。

這裡面有多少能造船的,根本算不出來。

但是。

有心人卻可以通過艌料,計算出來。

何爲艌料?填補船殼木板空隙的技術稱爲艌縫,專用的填充材料叫艌料。

艌料技術,早在隋朝就十分成熟。

發展到明朝,最簡單的就用桐油和石灰調製而成。

也有加入麻絲的,還有加入貝殼粉的,五花八門。

艌料用來保證船的水密性,還可密封船殼上的釘孔和其他的細小空洞、縫隙,可以防止鐵釘鏽蝕。

核心就是桐油。

沿海地區不產桐油。

一般都用雲貴湘鄂出產的桐油。

現在都用雲貴的桐油,從土人手中買,這也是雲貴土司的專屬收入來源。

所以,通過桐油的銷量,就能計算出皇帝究竟造了多少艘船。

造船必須裝備火器。

也可通過軍器局使用的硝石數量,來推算出皇帝要造多少火炮。

也能通過運送火炮的車馬來計算。

“陛下,錢從何出?”王竑只能問。

“從江西出,朕出。”

朱祁鈺本想在南直隸也要用松江造船廠,但江南士紳是海商的主要構成,不能把造船廠放在他們的眼皮子底下。

他在想,能否把造船廠放在洞庭湖,或鄱陽湖裡?

怕是也不行。

海船太大,遇到長江枯水期,沒法運送入海。

還得斟酌。

“爾等多多舉薦善水戰的將領,爲朕執掌海軍!”

說完這事。

薛希璉美滋滋稟報:“陛下,微臣家中的玉米,已經結出了果實。”

提起三寶,朱祁鈺臉上笑了起來:“宮中的也都成熟了,三寶都結出了果實。”

“但朕沒捨得吃。”

“留着明年當做種子用。”

“說到佛郎機,你們說這佛郎機人,是不是遍地都是玉米三寶呢?”

朱祁鈺問了一句,皇帝家的扁擔都是金的吧?

“陛下,不然佛郎機如此小國,哪來的如此強大實力呢?”

胡濙善於推理:“老臣認爲,這三寶產量應該是極高的,佛郎機人沒有國朝一省之地,卻擁有如此強悍的武力,必然是三寶高產。”

重臣全都表示同意。

“陛下,我朝能否走通陸地絲綢之路,派遣使者去佛郎機?”葉盛忽然道。

海上絲綢之路,因爲海盜襲擾,肯定走不通了。

“難,國朝已經太久沒有去西域了,也不知道西域如今是何情況?”

“今年我朝倒是派遣使者,駐守哈密和吐魯番。”

“信報來看,吐魯番對西域情況也知曉不多。”

胡濙苦笑:“我們很難再走通海上絲綢之路了。”

說到哈密和吐魯番這對難兄難弟。

朱祁鈺倏地笑起來:“寇深給朕上了本奏章,竟想脅迫哈密,讓出西海。”

“哦?”

提及西邊情況,養心殿裡氣氛輕鬆。

胡濙撫須而笑:“這個寇文淵是想迫不及待立功啊,瓦剌西走之後,哈密和吐魯番徹底失去了保護傘。”

“上一任哈密王死於宣鎮,其弟卜列革繼承王位。”

“但其實權柄,仍操於其母弩溫答失裡手裡。”

“陛下,不如我朝將哈密王屍身完璧歸趙,讓哈密國爲國朝修建城池。”

“西北快要入冬了。”

“甘肅又荒涼,什麼都缺。”

“讓他們快速佔領西海,怕是極難的。”

“不如咱們借用哈密國力。”

“讓哈密王,給咱們修繕城池,沿着整個西海修繕城池。”

“西海附近若有異族不恭順,寇文淵派兵絞殺便是。”

ωωω● TTKΛN● ¢o

“這樣一來,咱們不耗國力修繕西海城池,又能耗光哈密元氣,讓哈密爲我大明做嫁衣!”

胡濙娓娓道來。

“老太傅此計甚高。”

“那哈密新王天天上奏章,請求朕冊封。”

“朕遲遲不許。”

“正好,咱們藉機消耗哈密國力。”

朱祁鈺笑道:“就按照老太傅說的辦!”

“修建城池的材料,還是我大明出,只要哈密出人力和糧食即可。”

“陛下聖明!”朝臣笑了起來。

“陛下,您說這玉米三寶,能在烏斯贓種植嗎?”于謙忽然問。

他沒問朵思。

西北要是能種,朵思應該沒問題。

“邢國公是何意?”朱祁鈺也不知道啊。

“若烏斯贓能種三寶,那麼烏斯贓可就不敢變成宣慰司了!”于謙看得最通透。

想徹底控制草原,光靠武力是不夠的。

必須要借用喇嘛教。

“若遼寧能種,烏斯贓應該也能種吧。”胡濙還真沒去過烏斯贓。

朝臣都沒去過。

于謙喃喃自語:“就憑三寶,烏斯贓就能徹底變成大明領土!”

“邢國公爲何如此說?”朱祁鈺訝異。

“陛下,烏斯贓地廣人稀,又是高山林立,人口不豐。”

“您令四川各個安撫司上高原練兵,不就是想實控此地嗎?”

“倘若三寶能在高原上播種,烏斯贓就永遠脫離不了大明。”

于謙的意思是,一手糧食,一手強軍。

烏斯贓除了地緣優勢外,其他的沒什麼好處。

但若朱祁鈺想控制身毒,那麼就必須掌控烏斯贓。

“朕對三寶已經迫不及待了。”

而在漠北王府。

周能跪在朱祁鎮面前,哭個沒完。

他整張臉通紅通紅的。

被朱祁鎮打的。

“不許哭!”

朱祁鎮氣不打一處來。

那個廢人實在能折磨他。

讓他的老丈人,輪番哭求他,那個該死的太監許感,在殿門口充當觀衆。

看他的笑話!

然後去宮中稟報,告訴那個廢人,讓那個廢人笑話朕!讓天下人笑話朕!讓史書笑話朕!

周能帶着兩個兒子,周壽和周彧。

哽咽着哭泣。

“能不能別哭了!不要哭了!”

朱祁鎮發瘋似的大吼大叫:“本王的話不管用嗎?你仗着外孫是太子,就不把本王的話放在心上了嗎?”

“微臣不敢,微臣不敢!”周能趕緊收了眼淚。

但又小心翼翼看了眼站在門口的許感。

眼淚又出來了!

嘭!

朱祁鎮發瘋似的一腳踹在周能心口,周能應聲即倒,他也不敢慘叫,也不敢讓兒子扶起來。

就小聲啜泣。

朱祁鎮又踹,連踹了幾腳,只覺得氣血上涌。

嗚嗚嗚!

“別哭了,別哭了!”

朱祁鎮覺得渾身燥熱,怒火翻涌。

竟覺得喉頭有一股甜意。

整整十三天了!

他十幾個老丈人,天天到他耳朵邊來哭訴,哭得他頭大!

那個該死的太監,就在門口看熱鬧。

本王的腦瓜子都快氣炸了!

“滾,都滾!”

朱祁鎮忍不了了。

只要睜開眼睛,就有人在哭。

他心裡也難過!

他是皇帝啊!

現在卻當了囚犯,當了八年了!

你們的委屈大,還是本王的大?

朱祁鎮怒氣衝衝出了大殿,結果看見所有妃嬪和孩子,跪在門口。

本來心頭一軟。

但又聽見了隱隱的啜泣聲,瞬間怒火填滿整個胸腔:“誰也不許哭!誰敢哭出聲,本王就殺了誰!”

啪嚓!

一把刀被丟在了地上。

朱祁鎮慢慢看向許感。

許感則跪在地上,低着頭在笑。

“你當本王不敢殺你?”朱祁鎮知道,這一切都是這個該死的太監搞出來的。

許感卻擡起頭:“請漠北王處死奴婢!”

“你!”

朱祁鎮氣得跳腳。

能殺嗎?

他敢殺許感,那個廢人就會折磨死他!

用太監的命,換自己的命,實在不值得。

周能從殿裡爬出來:“漠北王心裡有氣,要殺就殺微臣吧!”

他的稱呼還沒轉變過來。

自稱微臣時,只能對皇帝。

“你真當本王不敢殺你?”

朱祁鎮發現,周能還在哭。

周壽和周彧也在哭。

周夫人也在哭。

兒子朱見澤也在哭!

“好啊,你們可真是一家人啊!血脈相連啊!”

朱祁鎮暴跳如雷:“都不聽本王的話,是不是?”

鏗鏘!

他直接拔出了刀。

兇光四射地看着周能。

“王爺,您要殺就殺了臣妾吧!”周夫人趕緊爬過來。

“滾!”

朱祁鎮一腳把她踹開。

把刀架在周能的脖子上:“你真當本王不敢殺你?”

周能想求饒。

眼光卻瞄向了許感。

許感眼觀鼻鼻觀心,事不關己。

“王爺饒……”

周能求饒的話,戛然而止。

因爲許感森冷的眸光看過來。

周能登時一怔,把到嘴邊的話,硬生生吞了回去。

“你!”

朱祁鎮感受到了強烈的不尊重!

周能害怕許感,卻不怕他。

怕一個太監,不怕親王!

這就是在故意激怒朱祁鎮。

“那你就去死吧!”

朱祁鎮刀刃高高舉起,順勢要劈下來。

“請漠北王刀下留人!”許感陰惻惻的聲音響起。

朱祁鎮順勢要劈。

許感反而不說話了,只是怪笑地看着他。

啪嚓!

腰刀丟在地上,朱祁鎮憤憤走進寢殿,胸腔快要氣炸了,那又如何?他還得忍着!

周能如蒙大赦,竟嚇得失禁了。

“謝、謝大人救命之恩!”周能朝着許感拱手。

許感則衝他笑了,給他個口型:繼續。

“嗚嗚嗚!”

周能嚎啕大哭。

怕朱祁鎮聽不清,他爬進了寢殿,在寢殿門口哭個沒完沒了。

“本王不聽,本王不聽!”

朱祁鎮反覆告訴自己,聽不到聽不到。

可是。

那哭聲如影隨形,哭得他閉不上眼睛。

倏地,他嘴角勾起一抹惡毒的笑容。

他翻身起來。

拿起茶碗,走出寢殿,抓了一把土,放進茶碗裡,端進來,遞給周能:“本王賜給你的,吃掉。”

“啊?”周能一看碗裡的土就懵了。

他還是哭。

“本王讓你吃掉!”朱祁鎮目光森寒。

他還是哭!

朱祁鎮卻一把抓住他的頭髮,把碗口按在他的嘴上:“本王讓你吃掉!聾了!”

他使勁按周能的嘴。

周能的臉上,印上一個碗沿印,青紫青紫的。

漠北王其他夫人,全都意味深長地看着周夫人。

周夫人看着親爹被摧殘,抱着兒子無能地啜泣。

雖說嫁夫隨夫。

但在宮中,也需要外戚支撐啊。

漠北王奪門,他爹也沒少出力,可現在得到什麼了?

得到了無窮無盡的羞辱!

“吃!吃!本王讓你吃!”朱祁鎮使勁往他嘴裡灌。

周能忽然不掙扎了。

像是窒息了。

在朱祁鎮發癲的時候,周能身體已經開始打擺子,眼看就不行了。

“王爺饒命啊!”

周壽和周彧也不敢阻止。

關鍵他爹,好像真的不行了。

朱祁鎮也感覺到了,臉上露出解恨的表情,該死的老東西,這回完蛋了吧!

第207章 明軍雄起,截斷禿巴思部!放大皇帝第28章 賜姓彘,革除玉牒!賜他瓦罐雞!(三第372章 朕是老了,不是提不動刀了第276章 文武廟 聖廟 帝王廟(可跳訂,是名第229章 既然漠北王無顏見先帝,就葬去倭國第65章 咔嚓!朕只是試試刀,駙馬勿驚!挨一第222章 刑不上大夫,哪來的狗屁規定!被屏蔽了第122章 寧願讓天下百姓餓死,也要給你家造第131章 皇帝的話,得反着聽!第21章 這不行那不行,這皇帝當的有甚意思!第86章 楊信戰敗,瓦剌洶洶!迫不及待,收攏第64章 殺殺殺!血濺陳循一臉!一邊說話一邊第260章 用佛道儒解釋四龍臨朝,欲收回解釋第480章 終章:未來,無限絢爛(大結局下)第393章 隋國篇:揮動翅膀的樞紐國第97章 拿回皇權的第一把火!朕發財了!第418章 道法之爭,老皇帝圖窮匕見,殺不殺第34章 朕賜你天子劍,可敢殺他?(三千字求第428章 老皇帝隱藏得最深的一面:終極僞裝第284章 中樞震怒,朕要把南直隸上下全部殺第82章 那東西留着沒用了,切了就切了,送去第446章 大明黃昏將至:于謙的遺言(二)第260章 用佛道儒解釋四龍臨朝,欲收回解釋第233章 黎鐉京師見聞錄,朕就是蔑視安南了第382章 文娛大聯動,辦傳統文化樂園第103章 捧殺,助陛下成爲太祖皇帝!第469章 大戰終:大明撈個寂寞(四)第46章 朕都替英國公蒙羞!第399章 吳國鄭國周國篇:兩千年曆史的文明第320章 必須將漢化推行下去,瘦馬案餘波第335章 迴鑾,日新月異的大明!中學爲本,第70章 收走永壽宮炊具,給皇太后加點肉!驚第78章 陳循!你去幫幫太子!太子和首輔互噴第300章 皇帝的深意,軍糧調包案!第38章 撩開紗巾讓朕瞧瞧(三千字求收藏!)第401章 燕國大順國越國襄國豫國:金融和戰第273章 釋奴令,漢兒不爲奴!第376章 崑崙封禪,打假歐洲,思想碰撞,民第428章 老皇帝隱藏得最深的一面:終極僞裝第446章 大明黃昏將至:于謙的遺言(二)第282章 槽你孃的,你們兩個是徐達的串種吧第170章 你喜歡磕頭,就一直磕,磕到你清醒第287章 朝鮮版奪門之變,獻朝鮮于陛下!第76章 預料之中,行刺鑾駕!開殺吧,皇帝!第151章 大明皇帝,很難活過四十歲!第100章 敲山震虎,打擊勾欄瓦舍!你實在沒第311章 陳友死,陳友案終結,緊箍咒再生效第268章 景泰九年的大明,把安南王變成傻子第225章 真假銀案,引蛇出洞!皇帝薅羊毛!第55章 太上皇沸騰的胃!(吃飯勿看)第443章 給王守仁上上強度,新時代朱祁鈺 朱第155章 大旱之後大雨,泡爛的京師!第312章 我明人豈能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種地?第162章 貴妃,跪好了!第296章 把人掛在炮彈上,轟出去!第303章 鯨吞安南之戰第286章 王越南下,星夜破城!銀行的誕生第156章 欺君之罪的下場!林朱鬥法,敲打方第328章 諸國聯軍侵明,把朕當軟柿子了嗎?第204章 主打的就是一個人情世故!看我陶魯第326章 朱祁鎮,爽死了!第227章 吃這麼多,都把自己吃吐了,還在吃第274章 重建武廟 文廟,新建帝王廟!論祖制第48章 查!查查這些混子是怎麼混進太醫院的第453章 至暗時刻:張太皇太后之謎(六)第164章第110章 叫朕天朝大皇帝!你的頭,不配朕收第381章 文抄公,演義小說的盛世第305章 抵達南京,快刀斬亂麻,引蛇出洞第303章 鯨吞安南之戰第158章 天降騎兵,畏威而不懷德!紅薯 土豆第35章 你要清名,朕給你!(求收藏!)第109章 火燒宣府!萬民之罪,加於我身!天第117章 於太保,朕說過,朕給你擔着!第189章 朱祁鈺發瘋,血洗京師!第324章 景泰十二年,新增一省第371章 房價 鐵路和保險,皇帝成了瞎子聾子第375章 第一次波蘭戰爭,第一次奧斯曼戰爭第88章 流民如虎,僧道是馬蜂窩,惡人還需惡第106章 陛下待朝臣,如慈父般溫暖!第278章 王竑第二劍,劍斬士紳!(135萬大章第239章 元宵節,殺人夜(中秋快樂!)第378章 明風不倒,明祚不滅,祭祀 節日 傳第220章 用毛衣控制漠北還不夠,胡濙要用李第272章 請天子劍殺官!請胡家主動認罪,莫第368章 中華江開通,鐵路開建,保守的大楚第42章 陛下乃純孝之君(求收藏!)第365章 馬翁和談,感動大明傑出人物,過度第331章 用刀劈出工業革命之路,強勢開海,第255章 兒到用時方恨少!第35章 你要清名,朕給你!(求收藏!)第275章 請歷史人傑入武廟(可跳訂,純武廟第192章 抽絲剝繭,京師地下的秘密!上刑,第334章 大明劊子手,奴才參見侯爺第178章 接受投誠,俘虜全部斬首,築成京觀第374章 西歐風雲,滅葡之戰,牽羊禮永不過第434章 世界歷史的起源,大明,根就在大明第183章 把他的腦袋劈開,看看裡面是否全是第349章 帝制和資本,矛盾體和歡喜冤家
第207章 明軍雄起,截斷禿巴思部!放大皇帝第28章 賜姓彘,革除玉牒!賜他瓦罐雞!(三第372章 朕是老了,不是提不動刀了第276章 文武廟 聖廟 帝王廟(可跳訂,是名第229章 既然漠北王無顏見先帝,就葬去倭國第65章 咔嚓!朕只是試試刀,駙馬勿驚!挨一第222章 刑不上大夫,哪來的狗屁規定!被屏蔽了第122章 寧願讓天下百姓餓死,也要給你家造第131章 皇帝的話,得反着聽!第21章 這不行那不行,這皇帝當的有甚意思!第86章 楊信戰敗,瓦剌洶洶!迫不及待,收攏第64章 殺殺殺!血濺陳循一臉!一邊說話一邊第260章 用佛道儒解釋四龍臨朝,欲收回解釋第480章 終章:未來,無限絢爛(大結局下)第393章 隋國篇:揮動翅膀的樞紐國第97章 拿回皇權的第一把火!朕發財了!第418章 道法之爭,老皇帝圖窮匕見,殺不殺第34章 朕賜你天子劍,可敢殺他?(三千字求第428章 老皇帝隱藏得最深的一面:終極僞裝第284章 中樞震怒,朕要把南直隸上下全部殺第82章 那東西留着沒用了,切了就切了,送去第446章 大明黃昏將至:于謙的遺言(二)第260章 用佛道儒解釋四龍臨朝,欲收回解釋第233章 黎鐉京師見聞錄,朕就是蔑視安南了第382章 文娛大聯動,辦傳統文化樂園第103章 捧殺,助陛下成爲太祖皇帝!第469章 大戰終:大明撈個寂寞(四)第46章 朕都替英國公蒙羞!第399章 吳國鄭國周國篇:兩千年曆史的文明第320章 必須將漢化推行下去,瘦馬案餘波第335章 迴鑾,日新月異的大明!中學爲本,第70章 收走永壽宮炊具,給皇太后加點肉!驚第78章 陳循!你去幫幫太子!太子和首輔互噴第300章 皇帝的深意,軍糧調包案!第38章 撩開紗巾讓朕瞧瞧(三千字求收藏!)第401章 燕國大順國越國襄國豫國:金融和戰第273章 釋奴令,漢兒不爲奴!第376章 崑崙封禪,打假歐洲,思想碰撞,民第428章 老皇帝隱藏得最深的一面:終極僞裝第446章 大明黃昏將至:于謙的遺言(二)第282章 槽你孃的,你們兩個是徐達的串種吧第170章 你喜歡磕頭,就一直磕,磕到你清醒第287章 朝鮮版奪門之變,獻朝鮮于陛下!第76章 預料之中,行刺鑾駕!開殺吧,皇帝!第151章 大明皇帝,很難活過四十歲!第100章 敲山震虎,打擊勾欄瓦舍!你實在沒第311章 陳友死,陳友案終結,緊箍咒再生效第268章 景泰九年的大明,把安南王變成傻子第225章 真假銀案,引蛇出洞!皇帝薅羊毛!第55章 太上皇沸騰的胃!(吃飯勿看)第443章 給王守仁上上強度,新時代朱祁鈺 朱第155章 大旱之後大雨,泡爛的京師!第312章 我明人豈能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種地?第162章 貴妃,跪好了!第296章 把人掛在炮彈上,轟出去!第303章 鯨吞安南之戰第286章 王越南下,星夜破城!銀行的誕生第156章 欺君之罪的下場!林朱鬥法,敲打方第328章 諸國聯軍侵明,把朕當軟柿子了嗎?第204章 主打的就是一個人情世故!看我陶魯第326章 朱祁鎮,爽死了!第227章 吃這麼多,都把自己吃吐了,還在吃第274章 重建武廟 文廟,新建帝王廟!論祖制第48章 查!查查這些混子是怎麼混進太醫院的第453章 至暗時刻:張太皇太后之謎(六)第164章第110章 叫朕天朝大皇帝!你的頭,不配朕收第381章 文抄公,演義小說的盛世第305章 抵達南京,快刀斬亂麻,引蛇出洞第303章 鯨吞安南之戰第158章 天降騎兵,畏威而不懷德!紅薯 土豆第35章 你要清名,朕給你!(求收藏!)第109章 火燒宣府!萬民之罪,加於我身!天第117章 於太保,朕說過,朕給你擔着!第189章 朱祁鈺發瘋,血洗京師!第324章 景泰十二年,新增一省第371章 房價 鐵路和保險,皇帝成了瞎子聾子第375章 第一次波蘭戰爭,第一次奧斯曼戰爭第88章 流民如虎,僧道是馬蜂窩,惡人還需惡第106章 陛下待朝臣,如慈父般溫暖!第278章 王竑第二劍,劍斬士紳!(135萬大章第239章 元宵節,殺人夜(中秋快樂!)第378章 明風不倒,明祚不滅,祭祀 節日 傳第220章 用毛衣控制漠北還不夠,胡濙要用李第272章 請天子劍殺官!請胡家主動認罪,莫第368章 中華江開通,鐵路開建,保守的大楚第42章 陛下乃純孝之君(求收藏!)第365章 馬翁和談,感動大明傑出人物,過度第331章 用刀劈出工業革命之路,強勢開海,第255章 兒到用時方恨少!第35章 你要清名,朕給你!(求收藏!)第275章 請歷史人傑入武廟(可跳訂,純武廟第192章 抽絲剝繭,京師地下的秘密!上刑,第334章 大明劊子手,奴才參見侯爺第178章 接受投誠,俘虜全部斬首,築成京觀第374章 西歐風雲,滅葡之戰,牽羊禮永不過第434章 世界歷史的起源,大明,根就在大明第183章 把他的腦袋劈開,看看裡面是否全是第349章 帝制和資本,矛盾體和歡喜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