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大明帝國,前行道路上的指路明燈

董賜和賀知恩早就候着呢。

皇家商行這幾年大肆擴張,是各個行業的領頭羊,但對商業也只是淺嘗輒止,起好帶頭作用而已,並沒有得到太多紅利。

一番稟報後,朱祁鈺微微凝眉:“才賺了1.7億兩?”

皇家商行建立近五年,皇帝的點子都由皇家商行牽頭,商貿繁榮的大半原因,是皇家商行在帶動。

結果,董賜竟說賬面上只有這點銀子。

“皇爺容稟。”

董賜磕頭:“皇家商行按照您說的,分爲衣食住用行五門十三行,大明各個行業,商行都有投資。”

“若將雜七雜八的投資,以及專利營收全都算上,全部資產超過五億。”

“其實,咱們各個行業的紅利都沒吃到。”

說到這裡,董賜臉上有着些許遺憾:“以前的不說了,就說這暖氣片行業,咱們剛建了廠,成本還沒賺回來呢,您轉頭就賞給了貴州戰場上的有功之士。”

“這些年,您將工廠當做戰功,賞給滿朝文武。”

“如果這些東西,都放在商行裡,由宮中壟斷經營,一年就能賺幾個億。”

確實是。

朱祁鈺對文武的賞賜,多是工廠。

一是給文武找一個穩定來錢的路子,捆綁朝中文武在他的戰車上;二是很多產業,沒有權貴插手是做不起來的。

就說那蜂窩煤,京中最大的廠子,背後就是于謙。

山西礦場老闆可不好對付,哪怕是皇帝他們都是糊弄則糊弄,可於謙出面,就讓蜂窩煤在京師暢銷。

目前北方蜂窩煤廠高達上千家,背後都是滿朝權貴。

以前是暗地裡經商,如今是明面經商了,因爲是皇帝賜的,正常交稅即可,皇帝並不限制民間經商。

至於引發大規模貪腐,以前以後都照樣貪,何不把貪放在明面上,起碼以後抄家的時候,能知道他們有多少家產。

“皇爺,下次您賞賜的時候,能不能和奴婢商量商量?”

董賜苦着臉:“很多廠子潛力巨大,那玻璃廠、肥皂廠、牙刷廠、暖氣片廠,都是百姓家用的,您隨便就賞出去了。”

“還有那手壓井,那東西成本就在50塊,您半賣半送,廠子都是賠錢的。”

看着董賜的冤種樣,朱祁鈺笑了:“你把這些價值都羅列出來,交給馮孝,朕以後賞賜的時候,按照這個來賞。”

“皇爺聖明。”

皇家商行正在接收兩淮的鹽礦和鹽場,清點之後就會拍賣掉。

“董賜,你也不能只看利益,要看政治。”

“那些廠子多大價值,朝野上下都知道。”

“朕賞賜下去,也暗含深意。”

朱祁鈺這麼折騰都沒被害死。

就是這些廠子在發力,換上新君登基,看看廠子收不收回去。

那是下金蛋的廠子,換哪個皇帝捨得賞出來?

“奴婢見識淺薄,請皇爺見諒。”董賜明白,但手壓井廠,憑什麼送給那些賤民啊。

您這麼送,以後怎麼賣了?

主要爲了防範旱災,只能半賣半送,加快打井速度。

“賬上的錢,放在哪了?”朱祁鈺問。

“自然存銀行了。”

“沒放印子錢?”朱祁鈺問他。

董賜嚇了一跳,趕緊說沒有。

“放銀行太虧了。”

朱祁鈺沉吟:“想想辦法,都投資出去,多多賺錢。”

“皇爺,能不能投修路上去。”董賜陪笑,瀝青路可是一本萬利的買賣,現在是虧本,以後準賺錢。

“那是宮中獨資的,不許任何人插手。”朱祁鈺打算全部由宮中出資,以後收益,也都進入內帑。

“皇爺,皇家商行也是您的呀,以後也是宮中的進項。”

朱祁鈺卻搖搖頭:“現在是各行業還未形成雛形,以後各行各業形成雛形後,朕就打算把皇家商行解散,拍賣出去。”

“那皇爺豈不太虧了?”董賜急了。

“宮中仗着道路和專利就夠了,太多錢反而沒用。”朱祁鈺認爲道路必須掌握在手,這是皇權深入地方的基石。

而專利,現在看不出來能賺多少錢,以後就是個大金蛋。

更深層次的是,宮中掌握專利,就能控制天下商人的根本,讓商人乖乖爲宮中服務。

若皇帝有太多錢,反而代代昏君,大明沒錢皇帝也照樣傳,有錢了難道還能丟了江山不成?

“皇家商行的錢,要投資少見效快,回報週期短的行業。”

朱祁鈺本想讓他們去投資發明,但轉瞬又覺得不行:“因爲國朝四處都需要用錢啊,說不定什麼時候就要急需用錢。”

“皇家商行,也得讓監察司查賬。”

“董賜,若裡面有人把朕的錢搬回家去,你該知道怎麼做吧!”

董賜起誓發願說沒人敢動皇帝的錢。

又聽他稟報各行各業的穩步發展,朱祁鈺微微頷首。

這董賜,看不上磚窯這等沒技術含量的工作,反而願意投資水泥廠,鐵筋廠等建造型行業。

這就是眼光。

比只知道蓋房子玩泡沫的強一萬倍。

“水泥還不夠堅固,要繼續研發。”朱祁鈺也看過陳泰不斷改進的水泥,質量還是差,造價特別高。

修水利的時候,才捨得用。

彙報了一個多時辰。

朱祁鈺很滿意皇家商行交出的這份成績單。

“董賜啊,這麼大的皇家商行被伱打理得井井有條,你是真的有能力。”

“再在皇家商行裡幹幾年,就去司禮監。”

朱祁鈺開始畫餅:“張永不成器,你精通文墨,又在皇家商行中立下大功,去司禮監掌印,完全夠格了。”

董賜身體微微發抖,司禮監的掌印太監,那可是太監中的天花板了。

他纔多大歲數呀,又不是陛下的貼身太監出身,能做到這一步,難之又難。

“奴婢願爲皇爺肝腦塗地。”董賜哽咽。

賀知恩在一旁充滿嫉妒。

“賀知恩,你好好跟董賜學着,他離開皇家商行,就由你挑起來這個擔子。”

賀知恩趕緊謝恩。

“寶船建好了八艘,朕打算派個人出海,打通商貿,你們皇家商行挑些人出來,再挑出東西來,跟着船隊去,給朕賺錢去。”

賀知恩小聲問:“皇爺,是去西班牙嗎?”

“咱們沒有去西班牙的海圖,只是去印度。”

“陳嘉猷上疏說,印度有幾十個小國。”

“正好,咱們派人一一出使,主要是買糧食,買他們的書籍。”

一聽這話,董賜頓時沒興趣了。

大明和印度貿易也有兩年了,對印度也有了見解,那地方糧食確實多,但經濟很差的,沒什麼是大明需要的,賺他們的也是小錢。

朱祁鈺都看出他沮喪之色,氣得踹他一腳:“等朕把東南夷擺平,就讓人去歐羅巴貿易,到時候你再多帶商品去。”

“嘿嘿,還是皇爺有辦法。”董賜捱了一腳,卻甘之如飴。

“滾吧。”

朱祁鈺沒好氣道,他剛出去,又叫回來:“去朕的內帑裡,挑幾樣沒見過的東西,帶回去玩玩。”

“奴婢謝主隆恩!”二人磕頭,美滋滋而去。

軍器局、兵仗局的主事,都依次進來,稟報機密要事。

朱祁鈺笑了起來:“等來年開春,就去上熱河狩獵,到時候朕就用你們的裝備。”

“朕打算在陝西開一個軍械廠,明年開春就籌備起來。”

“再在寶州府開一個小型軍械廠,越快越好。”

“燃燒彈要大量製造,給水師送過去。”

燃燒彈是用汽油製作出來的。

朱祁鈺對他們生產的軍備很滿意,讓馮孝取幾塊懷錶,賞給他們。

懷錶是閔節仿製的,用的是瓷蓋,更加精緻,只是誤差有點大。

進獻上來一百塊,朱祁鈺酌情賞賜給朝臣。

他們剛走,就快到飯食了。

徐珵進來叩拜行禮。

他收到皇帝的聖旨,讓他回京述職,所以他比皇帝早幾天抵達京師。

皇帝給他家賜了大宅子,在京中一套,通州一套,天津一套,他雖是太監,卻可以回家居住,這是額外恩許。

朱祁鈺看着這個似敵非友的傢伙,臉上露出笑意:“徐珵啊,大明新作物推廣種植,百姓能吃飽肚子,你居功至偉!”

徐珵連稱不敢,然後彙報天下耕地數字,畝產情況。

朱祁鈺微微凝眉:“玉米的畝產不高呀。”

“皇爺,作物要一點點適應,再進行人工雜交,一點點提升畝產的,急不來的。”徐珵給解釋。

吉林正在開墾,種子都準備好了。

“占城稻你覺得怎麼樣?”朱祁鈺問。

暹羅王進貢過稻種,爾後大明佔領了安南、占城、柬埔寨,從當地取走了大量稻種,拿回來雜交培植。

又讓諸國進獻了稻種,全都在培植之中。

“回皇爺,暹羅獻上的占城稻,畝產很低,奴婢以爲是暹羅王哄騙天朝。”

徐珵適應稱呼了:“而我國帶回來的稻種,皆是高產稻種。”

“奴婢帶着農科院三萬人,經過不斷研發,已經培育出新的稻種,奴婢想稱之爲大明稻。”

“此稻種,畝產翻倍,而且口感更好。”

“只是不是特別耐寒,無法在吉林、黑龍江兩地栽種,遼寧倒是可以。”

“農科院上下正在研發耐寒的稻種,用不了多久就會有效果的。”

糧食問題,是卡脖子的問題啊。

必須解決。

朱祁鈺笑容不斷。

農科院,本來是一個學宮,在皇帝大規模投入下,又賜了些官身,自然學習這方面的學子也變多了。

又在各地建設了分院,人數高達三萬人。

而精通農學的教授,也出現近百位,如今在各地農學宮裡傳道受業,並培植作物。

“稻種要改良,小麥、大麥等其他作物也得改良,不能丟下。”

朱祁鈺問:“大豆能在吉林種植嗎?”

“正要向皇爺賀喜,農科院最新研製出來的大豆,已經在吉林治所哈爾濱栽種成功,但現在是冬季,是在屋子裡種植的,奴婢還不能確定,在田地裡種植能否適應。”

徐珵認真道:“但這是一項巨大進步,奴婢以爲,吉林種滿水稻、大豆的時間不遠了。”

朱祁鈺非常重視東北大糧倉的開發。

後世有東北平原和三江平原,三江平原還缺了一大塊呢,若加上外東北,那就是一塊巨大的糧倉。

如今都在大明統治範圍內,耕種面積要翻三倍。

等化學發展起來,東北六省,能養活十億人口,甚至更多。

徐珵逐一彙報研發成果。

土豆、地瓜已經在遼寧推廣開了,明年就會在吉林廣泛種植。

倒是花生,如今還在收集種子階段。

最喜人的是辣椒,已經飛入尋常百姓家了,尤其在西南,已經離不開辣椒了。

柿子、蘋果、圓蔥也在民間隨處可見了,但價格還是很貴的。

“徐珵,你的功勞,足夠列入文廟!”

朱祁鈺認真道:“朕還聽說,你給治水司修繕河道,提出了很多建設性見解。”

“東北的河流治理、灌溉工程,朕打算都交給你!”

徐珵激動得嘴角翕動,主要是能入文廟。

他是太監啊。

和皇帝還有深仇大恨,如今卻能以太監之身入文廟,能不激動嗎?

“朕會讓全國各地,爲你樹碑立傳,讓天下農人,永遠不忘記你的功勞。”

“等你東北治水成功後,朕讓人在江河沿岸,爲你立廟。”

這就是朱祁鈺收買人心的地方。

徐珵不停磕頭謝恩。

“你的兒子徐世良朕會重用,這都是你的遺澤。”

朱祁鈺施恩後,又問:“肥料發展得如何?”

“奴婢……”

朱祁鈺擺擺手:“以後你可自稱臣,對朕可稱呼陛下,不必稱奴婢。”

“謝、謝聖上大恩!”徐珵淚崩了。

他是文官啊,被割了也是文官啊,從骨子裡瞧不起太監的,卻成爲了太監,這是他心中最大的痛。

激動之後,說回正事。

說到肥料,徐珵詳細說了肥料的來源、構成,還發現了肥料的主要元素,雖然沒說出氮什麼的,大體是這個意思。

這是個超級大才啊,他就不該當官,就該去搞科研。

這是大明的袁隆平啊。

“你讀一讀西夷的化學書籍,再去民間招一批鑽研化學的人才,看看能不能對肥料產生效用。”

朱祁鈺對徐珵十分滿意:“朕不封賞你,但讓你兒子入軍機處,擔任行走。”

“皇、陛下,這不符合規矩的。”

徐珵想讓兒子走科舉正途,這樣才能位居首輔。

“明年賜恩科,讓徐世良去考。”

朱祁鈺道:“徐世良在朕身邊幾年,朕對他有了解。”

“說句你不愛聽的,他沒有你這身本事。”

“但是個老實人,當個知府綽綽有餘,想當一省督撫,怕是沒有那個才能。”

徐珵欽佩皇帝看人的眼光,他六女一子,徐世良是獨苗,從小就被寵壞了。

“既然你對他寄予厚望。”

“明年恩科會試之後,他若落榜,你就把他帶在身邊,無論是農學還是治水之學,你傾囊相授,看他能學幾成本事。”

“實在學不成,就去新佔之地當個知府吧,歷練幾年,也能入中樞爲官。”

朱祁鈺算是操碎了心。

徐珵謝恩,又稟報了一些事,就到了晚宴的時候,他也要入宴的。

飲宴辦得很大很隆重。

菜色都是尚食局精心準備的,對每位官大人詳細瞭解口味後,量身定製的,又有意味。

席間,有各路戲班子唱戲念詞,狂歡不止。

景泰十一年,十一月十九。

大朝會。

朱祁鈺端坐門洞裡,滿朝文武列於兩側,今日天公作美,暖陽從天邊爬出來,照耀得光芒瀅瀅。

“諸卿,朕離京兩年多,真的想你們了!”

朱祁鈺端坐其上:“看着你們一個個生龍活虎,身體健碩,朕就放心了。”

“當今不說是盛世,但也是太平年月,這功勞不止是朕的,也是諸卿共同的功勞。”

“朕得諸卿輔佐,幸甚,大明幸甚!”

朱祁鈺緩緩道:“今日是大朝會,朕就不和諸卿敘家常了,先說正事,然後朕再挨個見見。”

“衆所周知,朕去江南,主要做三件事,一是清理不聽話的士紳;二是開海;三是鹽政。”

“如今功成歸來。”

“江南隱戶高達千萬,總人口達到恐怖的3200萬人。”

“朕移走了1500萬,將有一技之長的人,留在江南,發光發熱,又強令各家析產,給庶脈分房分地。”

“這是老生常談了。”

“朕說起此事,是想跟諸卿聊聊,戶籍的問題。”

“以前大明是傳統農業社會,對戶籍管控力度大,不允許人隨意流通。”

“但隨着商貿發達,路引制度反而成爲制約商貿的桎梏。”

“朕在想,是否取消路引?”

朱祁鈺道:“取消路引之議,是雲南督撫王文提出來的,諸卿怎麼看?”

頓時引起一片熱議。

簡單合議之後,李賢出班:“啓稟陛下,先不說是否取消路引,微臣假設,取消路引之後,該如何抓捕罪犯?該如何控制人口流動?”

朱祁鈺沉吟:“李卿是擔心,邊疆省份的移民迴流?”

“沒錯,取消路引之後,這些剛被移民走的百姓,必然想方設法的回來。”

朱祁鈺立刻想到了身份證。

“諸卿,一個城市的商業想發達起來,就要不設限制,像路引、城門查驗等手續,會降低商業的流動性。”

朱祁鈺在人羣中找丘濬:“丘濬,你的經濟論裡是這樣說的吧?”

“陛下,大明仍是以農爲本,不能過度商業化。”陳文出班反對。

“朕覺得你這話不準確,應該是農工商並重。”

朱祁鈺道:“老太傅根據鹽的消耗量,統計出來人口,算上嬰幼兒,大明人口可能在1.5億左右。”

這話一出,頓時引起一片譁然。

“這還是沒完全釋奴呢,如果完全釋奴,人口可能會在1.6億左右。”

“陳卿,你說說,這麼多人口,全綁在土地上,現實嗎?”

朱祁鈺問。

陳文去看耿九疇,耿九疇微微頷首,低聲道:“戶部統計的人口,比陛下說的還多。”

怎麼這麼多人啊!

陳文有點發抖:“陛下,哪來這麼多人啊!”

朱祁鈺面露苦澀:“朕也不知道啊,朕出京之時,以爲隱戶也就三千萬,總人口八千萬而已。”

“現在翻倍了。”

“你想想,若1.6億吃不飽肚子,起來造反,大明能剩下什麼?”

這個問題非常嚴重!

陳文和胡濙小聲商議,胡濙分析人口暴增,是賦稅減免造成的,還有就是皇帝重醫,民間醫藥發展,新生兒存活率增長。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奪了土人地盤,土人變成了漢人,北方遊牧諸族變成了漢人,還有朝鮮,這些人就超過了千萬,他們的新生兒加在一起,就得有兩千萬。

“陛下,經商只是富了一人,不如發展工匠。”陳文提議。

朱祁鈺臉上露出笑容,自古以來華夏把工貶到最低的社會地位,這就是工業革命不可能誕生的核心原因之一。

“工匠多了,也沒有活兒呀,還是養不活這麼多人口。”

馬文升道:“不如把人都移走。”

“你移得越多,生得越多,百姓擔心斷子絕孫,一定會多多生孩子的。”陳文道。

這就是個死結。

朱祁鈺擺擺手:“工匠的地位,必須要提升。”

“不止工匠,以前下九流的從業人員,地位都要提升。”

“只要能養活百姓,讓百姓吃口飽飯的行業,都是好行業,中樞都要支持,不準歧視。”

“尤其是工匠。”

“諸卿看到鐘樓了吧?這就是機械的功勞,而朕認爲,機械會佔據未來的主流。”

“各行各業,都會因爲機械,而不停更新換代,推動整個社會,進入一個新時代。”

工業革命的根本,是原始積累。

大明這種移民方式,根本無法完成原始積累,還得想辦法賺取原始積累。

朝臣第一次不反對工匠。

因爲人口太多了,不妥善安置,就要出大亂子的。

誰也想不通,大明的人口哪來的呢?

“說回商業。”

“陳文剛纔說,商業只富了一人,無法讓更多人受益。”

朱祁鈺道:“朕這幾年一直在想,工廠是商業吧,僱傭了多少工人呢?這些人是不是受益了呢?”

“而陳文說,受益一人,也對,因爲工廠主他是賺大頭的。”

“這裡面就涉及了一個社會公平的問題。”

“丘濬的經濟論裡有分配和公平的討論,但不如楊守陳的公平論更深刻,劉健還寫了一篇分配疏,寫得都好。”

“朕都讀了,很深刻,非常好。”

“既然涉及到分配、公平的問題,朕就設了大明第七部,就是財部。”

“既然發展商業,就必須要討論社會分配問題。”

“從農業社會進入商品社會,最大的問題就是分配,以前是自給自足,現在是工廠批量生產,賣給百姓,沖垮了小農經濟。”

“而利潤,則被工廠主賺走了。”

“那就需要二次分配,這個二次分配,應該由中樞來分配,這是劉健論述的分配疏。”

“對收入高的人,進行收重稅,實現公平。”

“而這個重稅,不能用來揮霍,要用來進行基礎建設,和社會福利。”

“什麼叫社會福利的,一個是撫養孤老,一個是讓天下百姓共同蒙福廕,比如教育、醫療。”

“當然了,朕說這些還是很遠很遠,未來的事情呢,近二十年不會到這一步。”

朱祁鈺話鋒一轉:“財部設立的本質,就是收稅!”

“朕之前就在奏疏和諸卿說過。”“未來十年後,朕不打算收農業稅了,用商稅補貼農業稅。”

“當時諸卿還覺得朕異想天開。”

“但今年的戶部收入,說明了朕的想法是正確的,用商稅,取代農業稅,是勢在必行的。”

“收稅的標準是不一樣的,賺得越多,收得越多,敢隱瞞資產、轉移資產、逃避稅收的,一概將產業收歸公有,本人誅殺,全家流放。”

“李秉,你來說說。”

朱祁鈺點名。

第一任財部尚書李秉出班,行禮後道:“回稟陛下,財部新設,目前重心,正在整頓天下青樓。”

“微臣已經制定了稅務表,對各項稅收都進行了詳細劃分,請陛下閱覽。”

說着呈上來。

朱祁鈺隨便一掃,什麼攤稅、門頭稅、課稅林林總總,高達上千種,全是收稅的點。

大明本就這樣收稅的,只是條目沒這麼多,李秉的財部給增加了很多。

好在沒有空氣稅,西夷還有空氣稅呢,這點還算良心。

李秉繼續稟報:“臣上任後,在天下各地建立稅務所……”

他說的很詳細,把財部的整體框架建立起來了。

朱祁鈺粗略看一眼,遞給馮孝,馮孝呈給百官去看。

“小商小販的稅,可以按照收入水平來收,這個水平是滑動的……”

話沒說完,李秉卻道:“陛下,地方稅務所,一定會鑽政策空子,若您不定下死標準,地方必然被搞得沸反盈天。”

“李卿說的對呀,那就設低稅,沒必要爲難小商小販,要從大商人手中榨取錢財。”

朱祁鈺看不上幾毛錢。

“這件事,讓閣部議一議,然後拍板決定,不必請示朕了。”

稅率表稍微調一調,也就定下來了。

“工匠的稅,朕覺得可先免十年,十年後,再行收取。”朱祁鈺是想把羊養肥,然後再宰。

這倒是沒問題了。

“那麼路引的問題,也要一起討論,看看是不是該取消路引,大力發展商業,支持百姓流動。”

朱祁鈺覺得這件事一時半會討論不出來,也不着急實行。

“商戶執照問題,必須辦好。”

“戶部、財部,執照必須辦,任何人,只要從商,就必須辦執照,沒有執照從商的,一概抓捕流放!”

“地方辦執照的,不許設限制,任何人都給辦,收取工本費即可,不許亂收費。”

“辦了執照,就要納稅,就是正規經商,朝廷要予以保護。”

朱祁鈺認真道:“還有,中樞定下來的政策,地方若不執行,或者亂執行,執行不到位的,一概重罰!”

“今年京察,給朕清查,這樣的官員,嚴重的殺頭!三族流放!不大不小的本人殺頭,家族流放!輕的本人流放,家族剝奪功名,不許再考!”

“任何包庇的人,一概本人誅殺,舉族流放,充入奴籍,婦人充入軍寄營!”

“朕再叮囑一遍,誰敢給朕陰奉陽違,就別怪朕要動刀子了。”

百官全部跪伏在地,高聲說不敢。

“朕要的是能臣,不是庸臣、貪臣、爛臣,沒用的人,統統給朕清出去,該殺的殺,該流放的流放!”

“記住了,朕不養閒人,不養廢人!”

“今年京察,讓西廠參與,西廠不予決策,也不許亂說話,只負責監督,全國上下都要監督!”

誰也沒想到,皇帝忽然就發怒了。

宋偉是江蘇,殺得官員人頭滾滾,李秉整頓青樓,也殺得天下吏員人頭滾滾。

這就是皇帝發怒的根源,地方一查,有的連景泰十年的政策還沒落實呢,再不查,就出問題了。

李賢想說話,但撞上皇帝森然的眸子,悻悻閉嘴。

“今年京察結束後,就要大改地方吏治!”

“朕給你們透個風,地方要大變了。”

“所以今年京察,非常重要。”

“明年開始,六年一次京察,改爲三年一次,吏員也納入京察範圍,甚至皁吏、鋪兵等等,凡是吃公家糧的,都要納入考察範圍內。”

“朕再重複一遍,朕不養閒人、廢人、爛人,沒用的人全都給朕清出去,全都殺了!”

朱祁鈺表情兇厲:“每年京察都雷聲大雨點小,查出什麼了?年年糊弄朕!”

“朕很不滿意。”

“今年開始,京察由閣部六寺,共同協作,出人考察,隨機進行抽查。”

“朕會給你們一個限額,今年就給朕抓出五千個蛀蟲來!”

“大明這麼大,說地方沒蛀蟲,糊弄鬼呢!”

“你們自己信嗎?”

朝臣渾身顫抖。

誰也沒想到,說得好好的,皇帝忽然就發怒了。

很顯然,嶽正等人的事情,皇帝心裡還沒過去呢,你們可以貪,但得是皇帝允許情況下貪,你們私自拿那就是罪。

最尷尬的是,嶽正和項文曜,到現在還沒回來。

估計回不來了。

朱祁鈺表情兇厲:“吏員,給朕查出來兩萬個人!死人也算,只要他貪了,就給朕揪出來!從墳墓裡挖出來,鞭屍!”

“活着的,一經查實,脫光了遊街!然後剝皮揎草!”

“家人統統徙邊,婦人一律改嫁,去邊疆墾荒去!”

朝臣誰敢勸啊,皇帝生氣了,誰敢說不,說不你就是袒護貪官污吏。

尤其皇帝現在的皇權,膨脹到了可怕的地步。

沒看正在領兵打仗的嶽正四人,皇帝說派人抽鞭子就抽鞭子嗎,這是何等恐怖的皇權啊。

最重要的是,皇帝站在道德制高點上呢。

“你們,誰敢袒護地方,千萬別怪朕要下刀子了。”

“一世英名,別在陰溝裡翻船。”

“朕可提前給你們放風了,誰要是再犯,朕到時候就把你們九族凌遲。”

大冬天的,朝臣全都被冷汗浸透了。

朱祁鈺沉默半晌,氣氛沉悶至極,才幽幽開口:“都起來。”

“京察,是朕說的第二件大事,必須給朕做好了,做滿意了。”

“第三件,是涉關你們捨身利益的好事。”

“景泰十三年起,諸卿的俸祿翻倍。”

“俸祿確實不多,但朕都給你們賜過廠子,用心經營,是傳家的寶貝。”

“但這俸祿該漲得漲,這是你們該得的。”

“以後只發銀錢,不發米糧等物,你們領了錢,想買什麼就買什麼。”

“朕打算再設一個養廉銀,家中有困難的官吏,可向中樞申請發放養廉銀,覈實後予以發放,初期朕打算放一萬塊錢在裡面。”

朝臣一聽,這是好事啊。

見皇帝語氣輕快起來,朝臣膽子也大了。

“陛下,雖說是高薪養廉,但朝廷剛剛富裕,就給官員漲薪,臣擔心銀錢不夠用。”馬昂巴結皇帝。

“馬卿有心了,百姓生活都過好了,官員自然得過得更好。”

朱祁鈺道:“再製定一個漲薪制度來,幾年俸祿一調,只要不碰上災年、特殊情況,就該發的發,皇帝不差餓病。”

“朕再叮囑一句,以後經商也算合情合理。”

“各家的廠子,都是賺錢的根源,都好好經營,給地方打個樣,讓天下百姓也看看。”

這話立刻引起朝臣的反對,認爲官員經商,會導致朝政混亂云云。

“反對經商四千年了,哪個官員沒經商啊?”

朱祁鈺嗤笑,別說你們了,後世翻一千年,誰沒經商啊?社會頂層,也掌握着商業頂層,哪個老百姓能幹點大買賣?小買賣都幹不了,說那些假的有什麼用啊。

這話讓朝臣汗顏,滿口仁義道德也就崩塌了。

“以後就別說那些假大空的了,朕不是傻子,都看在眼裡的。”

朱祁鈺直言不諱:“朱家得了富貴,你們自然也得跟着吃飽喝足啊,不然怎麼爲朕效力呀?這是人之常情,都能理解。”

“皇帝不差餓兵。”

“朕這個皇帝,就喜歡真實,賜給你們的就安穩的收着,好好經營便是。”

什麼平等啊,公平啊,都是騙傻子的,誰信誰是大冤種。

朱祁鈺道:“以後大家也別哭窮了,該穿的穿,該花的花,只要是朕賜的,就無罪。”

“但不是朕賜的,自己掂量掂量吧。”

朝臣又叩拜,心中惴惴。

“第四件事呢,就要說回開海了。”

“景泰朝能開海,諸卿居功至偉,僅憑朕一己之力,是無法開海的,朕心知肚明。”

“諸卿的功勞,朕都記着呢。”

朱祁鈺道:“開海之後,就要涉及到最重要的關稅了,今年財政收入,大多來自關稅。”

“但這關稅怎麼回事,諸卿該知道吧?”

“都是朕從內帑掏出來的,商人才交幾個錢?”

“所以明年呀,要鼓勵商人下海經商,去做外貿,和外國進行貿易。”

這話立刻引起李賢的白眼:“陛下,南洋諸國,都和大明交惡,而西夷諸國倒是能貿易,又被樑珤給屠了,佔了人家的殖民地,如今大明僅剩的貿易對象就是倭國,倭國還沒錢,只能出人。”

朱祁鈺也尷尬了:“以後會好的。”

“明年就朕派船隊出使印度,打通和印度的商貿,這樣就能越過東南夷,去和印度貿易了。”

朝臣翻白眼,您是惦記印度的土地吧。

印度的土地是真富饒啊,大明的糧荒,就靠印度糧食扛過來的,但陳嘉猷上疏說,印度餓殍遍地,因爲印度也大旱,糧食都賣給大明瞭。

但印度人的耕作方式,只能和周朝比一比了,大明起碼領先他三千年。

朝臣也眼饞,就是太遠了。

“朕開海是爲了賺錢的,諸卿得想想,怎麼從海上賺錢。”

朝臣全都翻白眼,您把外部都快打爛了,誰肯和大明貿易啊,還賺個屁啊。

除了捕撈海洋生物,還能幹啥?您告訴我們!

朱祁鈺打個哈哈,也知道理虧,話鋒一轉道:“第五件事,就是鹽政了。”

“大明的鹽價,肉眼可見的下調,真是好事啊。”

“和鹽政相關的,就是漕運。”

“從景泰十二年初,就用江海並用的方式走漕運,雖然有點沉船損失,但成本確實在下降。”

“而在運河上討生活的人,也得到了妥善安置。”

在運河上討生活的人,估計有三百萬人。

一些被徵召入伍,一些則被移走了,剩下的則是海運和漕運分開安置,雖有亂子,還在可控範圍內。

是葉盛主持此事,如今還沒回來呢。

朱祁鈺臉上終於露出了笑容:“以後,漕運會逐漸取消,全部使用海運。”

“等北方開墾出來,海運估計也用不上了。”

若皇帝不去南京,不大殺四方,不把江南士紳移走,根本不可能犁清漕運的。

漕運上關係着很多人的錢袋子,而那些人都去交趾了。

所以漕運才能改海運,改得這麼順暢。

“這部分支出,就大大減少了。”

“再就是瀝青馳道,水馬驛站,這些都發展得不錯,朕很滿意。”

“至於第六件事,朕想在百越、南洋建立兩座都城。”

朝臣頓時議論紛紜,建都可不是簡單的事。

皇帝在南京裁撤了南都的班底,到現在還沒恢復呢,如果建都,就要出現四套班底呢?

“一處選擇暹羅境內,一處選擇在婆羅洲。”

這是朱祁鈺深思熟慮的事情,既然大明有兩京了,何不再建兩京,變成四京。

“南京的官吏班底,朕都取消了,以後也不設置了。”

“其他兩京,也不設官吏班底,只設行宮。”

很顯然,皇帝是看上了大城和渤泥王都。

南京班底取消,這讓朝臣想說道說道。

但李賢使個眼色,今天不是討論這件事的時候,等明日早朝再行討論。

“陛下,這建都之事,絕非小事,臣覺得還須詳細討論,再下定論。”胡濙開口。

“依老太傅之意。”

朱祁鈺答應下來:“那就說說第七件事,從即日起,大明改名爲大明帝國。”

“不再是大明朝,也不是大明國,而是大明帝國!”

朝臣立刻想到了羅馬帝國,這是學西夷改的名字,無可厚非。

“臣等沒有意見。”

朱祁鈺又道:“全國刊印的書籍,報紙,皆要標註大明帝國四個字。”

“書籍第一頁,必須是大明地圖,地圖以宮中爲準。”

“大明龍旗所在,即是明土,一寸也不可丟失。”

朝臣沒有意見。

“說到書籍啊,朕打算建立版權制度。”

“所謂版權制度,就是防範抄襲、無用無意義的書籍、甚至反對大明統治的書籍,擾亂市場,不可刊印。”

“禮部下設版權局,由版權局對天下出版社,進行註冊在案,然後由出版社自己設立審覈制度,只要不違反出版法的,就可刊印天下。”

“刑部,出臺一部出版法,詳細規定,什麼能出版,什麼不能出版。”

“包括報社,都得要建立審覈制度。”

這一點朝臣很支持,畢竟文字是雅事,那些抄襲、垃圾書擾亂市場,讓文字變得惡臭不堪,多讓人噁心啊。

朱祁鈺其實是想要版權。

但現在還沒到時候,只要宮中拿住天下書籍的版權,那麼後世之君,就能躺在版權上揮霍了。

“陛下,西夷的書怎麼算?”胡濙隱隱猜到皇帝的想法。

朱祁鈺倏地笑了:“老太傅肯定和朕想一起去了。”

李賢也想到了,狂翻白眼,陛下啊您可帶個好頭吧。

“華夏曆史源遠流長啊,先賢多呀,那著作肯定也多呀。”

“換上咱們的老祖宗名字,沒問題吧?”

“誰敢來大明打官司,朕就派兵滅了他們。”

“諸卿覺得咋樣?”

朱祁鈺笑問。

您這是赤果果的剽竊,是搶掠!

把不是自己的東西,翻譯過來,變成自己的,然後派人去扯皮,就說這東西是華夏傳下來的,一點臉都不要了。

但我們好喜歡喲!

“陛下聖明!”

餘子俊小聲道:“陛下最好把他們的文字給燒了,這樣就再也查不出來源頭是哪來的了。”

朱祁鈺一拍大腿:“餘子俊,這個出版局的重擔,你就先擔負起來,把天下各國翻譯過來的書籍,統統冠上祖宗的名字,你來辦。”

餘子俊是又無奈又好笑:“臣遵旨。”

“所有書籍,沒有在大明出版局報備刊印的,一概不許承認,只有在大明報備的,纔是合法書籍!”

朝臣狂翻白眼,您這是鼓勵民間去抄人家的書啊。

您的心眼有點歪啊。

也沒人覺得皇帝說的不對,天朝沒聽過的東西,其他國家通過了也不管用啊,因爲我們是天朝上國啊。

“翻譯,不能馬虎,詞不達意的地方,要反覆覈對,不能着急,原本也要保存起來,不許損壞。”

朱祁鈺話鋒一轉:“既然說到了西夷的東西,那就得說說奴隸了。”

“凡是在籍的奴隸,不能讓他們掌握知識。”

“除非立下功勞的,允許脫籍,否則不許掌握知識,不許生育,不許從軍。”

“而征服區的百姓,全部梳辮子,自稱奴才,見人就打釺下跪,把胡人那一套,用到他們身上,必須要好好的奴役他們,讓他們打心眼裡認爲自己就是奴隸。”

想一想,以後奴隸都扎着狗尾巴,見着人就跪下打釺,奴才遵旨,好不好玩?

三代之後,保證這些人打心眼裡認爲自己是奴隸了,這種烙印,是永遠抹不掉的。

李賢略微思考:“那就讓他們穿胡服,做一個真正的奴才。”

這話讓朝臣鬨笑。

“閣部議定後,就開始執行,所有佔領區的奴隸,都按照這個標準治理。”

“這樣,一眼就能分辨誰是漢人,誰是奴隸了。”

朱祁鈺笑道:“第八件事,就是新作物的種植啊,朕前天和徐珵討論了此事。”

“他是有大功的。”

“朕得知,玉米、土豆、紅薯,已經在天下大規模種植,已經入了百姓的口了。”

“辣椒、柿子、洋蔥、蘋果等物,也進入百姓家了。”

“像花生等新作物,還在培植之中。”

“交趾已經種上了橄欖樹,諸卿應該吃過橄欖油吧?味道可還行?”

“樑珤上疏,渤泥的棕櫚樹,能出棕櫚油,他的意思是,讓天下普及,進獻上來一批。”

“油,是重中之重。”

“百姓肚子裡沒油,所以吃得多。”

“要讓百姓肚子裡有油,才能吃得飽,餓得晚。”

朱祁鈺是真操碎了心。

“說到吃,就得表彰年富在湖北做的了,今年一年,湖北養殖了二十萬頭豬,湖北也有旱情,但百姓受災是最小的。”

“因爲這些豬,豬油給百姓提供油脂,豬肉呢,賣出來賺錢。”

“這個辦法好啊。”

“閣部督促下去,地方要按照這個標準做,多多搞養殖,地方官員把心思用在地方建設上,別眼睛總往上看。”

“只往上看的,一輩子都別想上來,上來的都是在地方做得好的,其他人沒門。”

“吃,就得穿。”

“棉花遠遠不夠用。”

朱祁鈺看向耿九疇:“耿卿,之前你給朕上的奏疏吧?棉花缺口太大。”

“印度遍地是棉花,但收購太虧了,棉花佔船艙面積太大,裝一船也沒多少,不如用來買糧食。”

耿九疇苦笑:“陛下,想大面積種植棉花,也沒地可種啊。”

朱祁鈺語氣輕鬆:“所以朕在開墾東北啊,若把東北糧倉開墾出來,就有地方種植棉花了。”

“還有紡織業。”

“發展進入瓶頸了,布匹的質量越來越差,百姓不太願意購買。”

“中樞要督促紡織業改良,改良織布機,改良紡織方法,改良布料的質量。”

“衣食住行,樣樣重要。”

“這瀝青馳道的鋪設,朕是非常滿意的。”

“明年繼續鋪,大面積的鋪設。”

“治水司也要繼續治水,黃河要治,長江也要治,東北、西北、西南的水都要治理,天下的水都要治。”

朱祁鈺微微沉默,又道:“衣食住行,哪裡少得了酒呢!”

“西夷進獻的啤酒,朕覺得不錯。”

“寇深在西北大規模種植葡萄園,釀葡萄酒,這個好,不浪費糧食,又能喝酒。”

“鼓勵民間大規模喝葡萄酒,少喝白酒,度過旱情就好了。”

糧食酒是好東西,但糧食短缺的時候,儘量少喝。

朱祁鈺又道:“朕在江南的時候,就督促各地多建社學,社學是從永樂朝就開始建設,一直穩步增設,如今大明進入快車道,那麼社學的建設,也要快速增加。”

“內帑和朝廷,共同出一筆錢,完全放在教育司,用作教育用。”

“朝廷雖然缺人,但地方的童試、鄉試不能放寬標準,朕要的是人才,不是廢物。”

“李賢,你和于謙共同推進建設的武學,做的不錯。”

“武學是軍將的根基,務必要建好。”

朱祁鈺在官員中尋找方瑛:“交國公,站那麼遠幹什麼?過來。”

方瑛渾身一哆嗦,趕緊過來,跪在地上。

“胖了?吃肉吃多了?”

朱祁鈺盯着他,語氣不善。

方瑛回京之後,實在太張狂,讓文官恨得牙癢癢。

果然,御史站出來彈劾方瑛。

“聽沒聽到,御史都懷疑你謀反!”

朱祁鈺看着他就生氣,從御座上站起來:“方瑛,摸摸自己的良心,朕什麼時候懷疑你了?”

“需要你用自污來讓朕安心?”

“還是你方瑛本就是個飯桶,打勝仗完全靠誤打誤撞?”

“你別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于謙能力比不比你強,朕懷疑過他嗎?”

“臣有罪,臣知罪!”方瑛不停磕頭。

“今日大朝會,朕給你留點面子,別有下一次!”

朱祁鈺恨他不爭氣:“朕給你個將功贖罪的機會,武學第一次考入學考試,你去南方主持。”

方瑛眼睛一亮,皇帝果然是疼他的。

這是擴大勢力範圍的好機會。

李賢眸光暗淡,這明明是于謙的功勞,結果於謙領兵出征了,便宜方瑛了。

“北方誰來主持呢,諸卿覺得誰合適?”朱祁鈺回到御座上,問朝中文武。

第125章 閹了,留在宮中當狗!(均訂加更)第156章 欺君之罪的下場!林朱鬥法,敲打方第113章 搶!邊將可開關搶掠漠北!束腳陋習第228章 雙帝會,仁道霸道之爭,請漠北王執第453章 至暗時刻:張太皇太后之謎(六)第237章 人不能對好,狗不能餵飽!喋血除夕第296章 把人掛在炮彈上,轟出去!第175章 壯哉于謙!大明邊境北推萬里!第443章 給王守仁上上強度,新時代朱祁鈺 朱第137章 她還要幫着漠北王造反嗎?第351章 畫王八和外交論,武力征服到外交斡第300章 皇帝的深意,軍糧調包案!第430章 老朱家,沒一個好東西第40章 朱祁鎮究竟是不是皇太后親子?(三千第94章 撒歡兒地搶,放肆地殺!快讓老子在血第187章 神兵天降,土司被殺怕了!鎮國軍也第344章 建立信用社會體系,信用大明,朱祁第373章 故宮博物館,收集別人的文物,讓別第178章 接受投誠,俘虜全部斬首,築成京觀第338章 兩年,東南聯軍覆滅,平暹之戰第28章 賜姓彘,革除玉牒!賜他瓦罐雞!(三第284章 中樞震怒,朕要把南直隸上下全部殺第285章 朝鮮事,風波惡:靖難皇帝,朝世祖第210章 用金餅砸死人,是什麼體驗?第23章 朕是傀儡皇帝!來,朕把皇位讓給你!新書《大明泰昌:朕就是千古聖君》求支持第124章 她比我奶奶就小六歲!你們端起飯碗第363章 皇子封國,朕教皇子們用皇權,朱見第198章 西廠出更,寸草不生!造訪張家,把第314章 使團抵達印度,不重文化的印度第275章 請歷史人傑入武廟(可跳訂,純武廟第433章 景泰六十八年,禪讓,歷史造假第407章 廢太子,穩定朝局,緩解危機第321章 招降倭寇,攻打柬埔寨第49章 給皇太后送去!第231章 你個皇帝的心思壞得很,一句話都不第288章 朝鮮建省,經濟論第109章 火燒宣府!萬民之罪,加於我身!天第381章 文抄公,演義小說的盛世第272章 請天子劍殺官!請胡家主動認罪,莫第410章 崇國淮國代國隨國鄂國篇:非洲風雲第29章 摳了眼珠子!陛下乃千古仁君!第443章 給王守仁上上強度,新時代朱祁鈺 朱第40章 朱祁鎮究竟是不是皇太后親子?(三千第106章 陛下待朝臣,如慈父般溫暖!第28章 賜姓彘,革除玉牒!賜他瓦罐雞!(三第262章 楊府尹,收一收你的屎尿屁,味兒太第32章 于謙,該不該殺?(求收藏!求追讀!第229章 既然漠北王無顏見先帝,就葬去倭國第316章 屠龍者終成惡龍,狠狠鞭笞王誠!第362章 不利於團結的話不要說第319章 去地府問問,閻王爺的規矩能不能改第372章 朕是老了,不是提不動刀了第450章 黃昏之前:孫太后紅匣子的秘密(三第258章 天降三龍,殺哪個?留哪個?皇太后第267章 安南政變,二次奪門:別,別殺朕,第77章 飛翔的感覺!死了多可惜,朕就願意看第322章 二十天平柬,連鎖反應第317章 陳瘋子,老天不公,老子代老天幫你第296章 把人掛在炮彈上,轟出去!第415章 魚和熊掌想兼得的老皇帝第121章 請衍聖公移居四平之城!請耿寺卿喝第440章 傳國玉璽現世,但它是真是假朕說了第430章 老朱家,沒一個好東西第343章 大明速度,收回巴爾喀什湖第139章 欽天監,今天不下雨,朕就下你的血第444章 命運啊,朕想給世界上上強度第434章 世界歷史的起源,大明,根就在大明第205章 不遵聖旨的後果,就是殺無赦!築京第40章 朱祁鎮究竟是不是皇太后親子?(三千第39章 三根人蔘下肚,該吐真言了(求收藏)第35章 你要清名,朕給你!(求收藏!)第64章 殺殺殺!血濺陳循一臉!一邊說話一邊第231章 你個皇帝的心思壞得很,一句話都不第300章 皇帝的深意,軍糧調包案!第354章 史上最嚴出口禁令,出許進不許出!第353章 政策放寬容易,收緊難第427章 人造塔里木湖,大明第一富,浙江第465章 北方加高工程竣工第477章 戰後復甦:影視繁榮(十)第304章 先屠安南,再求老撾一指之地,劍指第36章 封爵換兵權,朕要斬破這牢籠!(求收第141章 啪!廢物!你朱祁鎮就是個廢物!第342章 大明最嚴女子保護法,爲大明女權保第444章 命運啊,朕想給世界上上強度第328章 諸國聯軍侵明,把朕當軟柿子了嗎?第461章 大戰起,成化二十一年,朱見漭崩(第124章 她比我奶奶就小六歲!你們端起飯碗第388章 老皇帝的家底兒第117章 於太保,朕說過,朕給你擔着!第209章 皇太后,乖,當狗才會有富貴!第91章 先拿隆福寺開刀,管你和尚 道士,殺第230章 景泰帝跳大神,太宗皇帝降雷劫,劈第199章 湯太妃摔個四仰八叉!太妃讓朕難堪第411章 鍾國英國衛國楚國篇第185章 挖士紳的根子,坐看土司攻伐,大明第346章 陳嘉猷回國,燈塔廣州,女子當家第103章 捧殺,助陛下成爲太祖皇帝!第461章 大戰起,成化二十一年,朱見漭崩(第349章 帝制和資本,矛盾體和歡喜冤家
第125章 閹了,留在宮中當狗!(均訂加更)第156章 欺君之罪的下場!林朱鬥法,敲打方第113章 搶!邊將可開關搶掠漠北!束腳陋習第228章 雙帝會,仁道霸道之爭,請漠北王執第453章 至暗時刻:張太皇太后之謎(六)第237章 人不能對好,狗不能餵飽!喋血除夕第296章 把人掛在炮彈上,轟出去!第175章 壯哉于謙!大明邊境北推萬里!第443章 給王守仁上上強度,新時代朱祁鈺 朱第137章 她還要幫着漠北王造反嗎?第351章 畫王八和外交論,武力征服到外交斡第300章 皇帝的深意,軍糧調包案!第430章 老朱家,沒一個好東西第40章 朱祁鎮究竟是不是皇太后親子?(三千第94章 撒歡兒地搶,放肆地殺!快讓老子在血第187章 神兵天降,土司被殺怕了!鎮國軍也第344章 建立信用社會體系,信用大明,朱祁第373章 故宮博物館,收集別人的文物,讓別第178章 接受投誠,俘虜全部斬首,築成京觀第338章 兩年,東南聯軍覆滅,平暹之戰第28章 賜姓彘,革除玉牒!賜他瓦罐雞!(三第284章 中樞震怒,朕要把南直隸上下全部殺第285章 朝鮮事,風波惡:靖難皇帝,朝世祖第210章 用金餅砸死人,是什麼體驗?第23章 朕是傀儡皇帝!來,朕把皇位讓給你!新書《大明泰昌:朕就是千古聖君》求支持第124章 她比我奶奶就小六歲!你們端起飯碗第363章 皇子封國,朕教皇子們用皇權,朱見第198章 西廠出更,寸草不生!造訪張家,把第314章 使團抵達印度,不重文化的印度第275章 請歷史人傑入武廟(可跳訂,純武廟第433章 景泰六十八年,禪讓,歷史造假第407章 廢太子,穩定朝局,緩解危機第321章 招降倭寇,攻打柬埔寨第49章 給皇太后送去!第231章 你個皇帝的心思壞得很,一句話都不第288章 朝鮮建省,經濟論第109章 火燒宣府!萬民之罪,加於我身!天第381章 文抄公,演義小說的盛世第272章 請天子劍殺官!請胡家主動認罪,莫第410章 崇國淮國代國隨國鄂國篇:非洲風雲第29章 摳了眼珠子!陛下乃千古仁君!第443章 給王守仁上上強度,新時代朱祁鈺 朱第40章 朱祁鎮究竟是不是皇太后親子?(三千第106章 陛下待朝臣,如慈父般溫暖!第28章 賜姓彘,革除玉牒!賜他瓦罐雞!(三第262章 楊府尹,收一收你的屎尿屁,味兒太第32章 于謙,該不該殺?(求收藏!求追讀!第229章 既然漠北王無顏見先帝,就葬去倭國第316章 屠龍者終成惡龍,狠狠鞭笞王誠!第362章 不利於團結的話不要說第319章 去地府問問,閻王爺的規矩能不能改第372章 朕是老了,不是提不動刀了第450章 黃昏之前:孫太后紅匣子的秘密(三第258章 天降三龍,殺哪個?留哪個?皇太后第267章 安南政變,二次奪門:別,別殺朕,第77章 飛翔的感覺!死了多可惜,朕就願意看第322章 二十天平柬,連鎖反應第317章 陳瘋子,老天不公,老子代老天幫你第296章 把人掛在炮彈上,轟出去!第415章 魚和熊掌想兼得的老皇帝第121章 請衍聖公移居四平之城!請耿寺卿喝第440章 傳國玉璽現世,但它是真是假朕說了第430章 老朱家,沒一個好東西第343章 大明速度,收回巴爾喀什湖第139章 欽天監,今天不下雨,朕就下你的血第444章 命運啊,朕想給世界上上強度第434章 世界歷史的起源,大明,根就在大明第205章 不遵聖旨的後果,就是殺無赦!築京第40章 朱祁鎮究竟是不是皇太后親子?(三千第39章 三根人蔘下肚,該吐真言了(求收藏)第35章 你要清名,朕給你!(求收藏!)第64章 殺殺殺!血濺陳循一臉!一邊說話一邊第231章 你個皇帝的心思壞得很,一句話都不第300章 皇帝的深意,軍糧調包案!第354章 史上最嚴出口禁令,出許進不許出!第353章 政策放寬容易,收緊難第427章 人造塔里木湖,大明第一富,浙江第465章 北方加高工程竣工第477章 戰後復甦:影視繁榮(十)第304章 先屠安南,再求老撾一指之地,劍指第36章 封爵換兵權,朕要斬破這牢籠!(求收第141章 啪!廢物!你朱祁鎮就是個廢物!第342章 大明最嚴女子保護法,爲大明女權保第444章 命運啊,朕想給世界上上強度第328章 諸國聯軍侵明,把朕當軟柿子了嗎?第461章 大戰起,成化二十一年,朱見漭崩(第124章 她比我奶奶就小六歲!你們端起飯碗第388章 老皇帝的家底兒第117章 於太保,朕說過,朕給你擔着!第209章 皇太后,乖,當狗才會有富貴!第91章 先拿隆福寺開刀,管你和尚 道士,殺第230章 景泰帝跳大神,太宗皇帝降雷劫,劈第199章 湯太妃摔個四仰八叉!太妃讓朕難堪第411章 鍾國英國衛國楚國篇第185章 挖士紳的根子,坐看土司攻伐,大明第346章 陳嘉猷回國,燈塔廣州,女子當家第103章 捧殺,助陛下成爲太祖皇帝!第461章 大戰起,成化二十一年,朱見漭崩(第349章 帝制和資本,矛盾體和歡喜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