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欺君之罪的下場!林朱鬥法,敲打方

第156章 欺君之罪的下場!林朱鬥法,敲打方瑛!

張昌迷茫地搖搖頭。

“雖然你們晉商做了這麼大的貢獻。”

“但朕還沒有詔見爾等的意思。”

“偏偏這個張廣,讓朕不得不詔見爾等啊。”

“你們都應該感謝這個張廣。”

朱祁鈺說得很無厘頭。

誰都沒聽明白。

晉商諸脈都有點懵,他們都不認識這個張廣啊,他跟陛下詔見有什麼關係?

提起家財,諸脈就想哭。

千年家資啊,被東廠抄得乾乾淨淨,也有人反抗,但反抗的人都被送去地下了。

硬氣的都死了。

活着的,都是慫比。

本來輝煌的晉商諸脈,未來會成爲左右朝堂的巨大財閥,最後只得到一張好人卡,就被皇帝打發了。

“張廣,你不知道。”

朱祁鈺笑眯眯問:“但遞運所的軍資,伱們總該知道吧?”

張昌臉色一變。

本以爲,那種事抓不到馬腳的,可怎麼還是露了?

“陛下,草民只是庶脈,主宗已經煙消雲散,主宗所做之事,草民並不知道。”張昌小聲回稟。

“你倒是會一推乾淨。”

朱祁鈺嘴角翹起:“安心,朕今天詔爾等來,不是問罪的。”

張昌摸了摸額頭的冷汗。

您不殺人,嚇唬我幹嘛,這個汗流得呀。

“那你跟朕說實話,軍資都賣給誰了?”

咣噹!

張昌渾身一軟,撲倒在地上,您還是不肯放過我們啊!

“陛下,我平陽張氏,絕對不會做有愧祖宗的事情!”張昌發誓。

倘若我張氏是胡人的話,這誓就當我沒發。

“別這麼緊張,朕就隨口一說。”

朱祁鈺笑了起來:“朕詔你們來,是賜生意給你們。”

諸脈冷汗涔涔。

皇帝能有什麼好心思?

“水馬驛站暴雷,整條線都要清理掉。”

“之前水馬驛站被朝堂壟斷。”

“如今,朕打算放開給商賈。”

朱祁鈺這話,若放在朝堂上,準被朝臣制止。

但西華門前,沒有朝臣,也沒帶着起居郎,想說什麼就說什麼。

反正想反悔也容易。

“陛下,您說的放開,是全部放開?包含遞運所?”張昌嗅到了巨大的商機。

“想什麼呢?若遞運所交給你經營,你會不會把大明的軍資,運去漠北啊?”

朱祁鈺冷笑。

他最討厭商賈的地方,就是極致的貪婪!

心裡沒有君父,沒有家國!只有利益!

“草民不敢癡心妄想,草民有罪!”張昌嘭嘭磕頭。

感覺您好像在針對我。

別誤會,朕針對的是在座的所有人!

“朕打算將水馬驛站商用化。”

“平民、商人,也可走水馬驛站,合作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支付承運東西的費用;第二種則是承包路段。”

“所謂承包路段,就是買下該路段的馬匹和船支,當然了,朝堂和商人分離,你們買的是商用路段。”

“這路呀,可是生金的好地方。”

“之前朝堂沒有細分,對水馬驛站管理粗糙、鬆散,更不允許令商賈染指,朕打算變一變了。”

“這水馬驛站旁邊,朕打算設一個食貨肆。”

“食貨肆裡經營吃食、客棧、雜貨等,應有盡有,簡單說,就是一個小型市集。”

“每一個水馬驛站旁邊,都要設一個食貨肆,這個食貨肆,朕打算承包出去,你們有能力、有想法的,可以考慮承包下來。”

“還有就是急遞鋪,朕打算拆分急遞鋪,官方走官方急遞鋪,民用走民用急遞鋪。”

“你們常年在外面做生意,給家中寫信、寄物,甚至轉運商品,都可以通過民用急遞鋪。”

朱祁鈺的意思,是將水馬驛站建成小型集市,急遞鋪改成快遞。

讓水馬驛站盈利。

只有有利可圖,朝堂纔會上心。

“陛下,草民有個問題。”陳贇小聲問。

“你叫什麼名字?”

“草民潞州陳贇(雲)。”

朱祁鈺讓人記下來:“說!”

“如今雖天下承平,但有利可圖的地方,草民擔心會引得賊人惦記,所以這水馬驛站是否駐兵?”陳贇哆哆嗦嗦。

“匪盜之事,你無須擔心。”

“等朕下達聖旨後,會派兵剿匪。”

“駐兵是一定的,朕會在驛站周圍建城,防範宵小。”

從宣鎮線爛了,朱祁鈺一直在想。

爲什麼水馬驛站會爛了呢?

歸根結底是不盈利,人心思變,不能成爲驛遞人員仰仗爲生活的東西,驛兵不珍惜,朝堂不重視,久而久之肯定會爛的。

乾脆,轉爲半商用。

哪怕有一天,商人會吞併掉國有資產,起碼還能用,不至於運糧運軍資都成問題。

一聽建城,商賈們鬆了口氣。

這年頭走路是非常不安全的,流匪多如牛毛,打劫更是家常便飯。

“朕先把這個消息告訴你們,你們有沒有興趣,經營幾家食貨肆啊?”朱祁鈺笑盈盈地看着他們。

商賈一聽,白給的當然要了。

“陛下,草民等樂意!”商賈們磕頭謝恩。

朱祁鈺沒想到這麼痛快,看來東廠抄得不夠多啊,晉商是真有錢啊。

那天下商賈的錢,是不是能把大明買下來呢?

讓朕垂涎三尺啊。

“一家食貨肆,一年承包價在一萬到十萬兩銀子之間。”

“谷有之,你派宮中計相算出個條陳來。”

“交給商賈們,讓他們交錢,然後出個商契,記得要給戶部繳納商稅。”

朱祁鈺的意思是這錢要入內帑的。

一聽交錢,商賈們都懵了。

不是要補償我們嗎?

怎麼還要錢呢?

這下他們明白了,皇帝詔他們來,就是想繼續掠奪他們的家資!

有您這樣的皇帝嗎?

將國民視之如韭菜!

“谷有之,你這就打發人去算,就在這西華門前簽字畫押,交了錢直接運入宮中去。”

蚊子腿也是肉啊。

朱祁鈺雖然富,但全國花錢的地方太多了。

明年要徵漠北,後年要徵安南、麓川,都要花錢的。

“你們是第一個知道消息的,好地段你們先挑,挑剩下的,朕再讓京中其他商賈挑。”

“挑好了就交錢,朕就派人去建食貨肆,爭取一個月後開門營業。”

“錢不夠的,用糧食和布匹折價。”

“朕肯定給你們個公道的折中價。”

朱祁鈺心情不錯。

全國水馬驛站,要是都開一家食貨肆,再把急遞鋪兌出去,一年就賺不少。

可是。

商賈們卻跪着不動。

都低着頭。

朱祁鈺咋呼半天,才發現,這些商賈不接茬啊。

皇帝又尷尬了。

登時,臉色陰沉下來:“怎麼?覺得朕在坑你們?”

“陛下,草民等沒有家資啊!”商賈們嚎啕大哭。

朱祁鈺目光如鷹凖般,看向了那個聲音最高的人,指着他道:“你叫石珍吧?”

“出自汾陽石氏?”

“汾陽石氏總共貢獻給朝堂,17萬兩銀子!兩個煤礦!”

“可你石珍,早年就搬到彰德府去了。”

“你可知欺君之罪,該怎麼罰?”

朱祁鈺慢慢站起來。

商賈們終於看到了朱祁鈺的臉龐,陰沉似水。

他提着劍,大步走了過來。

“滾過來!”

朱祁鈺用劍指着他:“你是河南商賈,能跪在這裡,是看在汾陽石氏的份上!”

“可你跟汾陽石氏,有關係嗎?”

“沒有!汾陽石氏的貢獻,和你更是半個銅板的關係都沒有!”

“還有,你說你家中無財!”

“好!”

“朕這就派人去抄,朕也不欺負你,就設線一萬兩,若是你家財低於一萬兩,朕不但不罰你,還送你一座食貨肆!期限十年!”

“可是,若你家的家財,高於一萬兩!”

“朕就將你全家凌遲!”

“敢不敢!”

朱祁鈺把劍搭在石珍的臉上。

石珍瑟瑟發抖,整個人都傻了。

心裡萬分後悔,就不該抓尖賣乖。

他確實覺得食貨肆能賺錢,但他想壓低成本,再加上皇帝坐在門洞子裡,應該看不清誰是誰,所以在人羣中間瞎攪和。

卻不知,皇帝眼神好、記性更好。

對他們每個人,都如數家珍。

所以,他倒黴了。

汾陽石氏是做顏料生意的,他家搬去了彰德府,壟斷了彰德府的顏料生意,你說有沒有錢?

就算皇帝設十萬兩的線,他家也是超過的!

“朕問你,敢不敢!”朱祁鈺壓着劍鋒。

“陛下饒命、陛下饒命啊!”石珍感到脖子上有點疼,有血珠從脖子上滴落。

“回答朕的問題!”朱祁鈺目光凌厲。

四周禁衛收縮,紛紛拔刀出鞘,防備有人暴起傷害到皇帝。

“草民知錯……啊!”

石珍脖子上劇痛,皇帝的劍鋒下壓,鮮血外溢。

“草民家裡有錢,有錢!”石珍被嚇傻了。

“那就是欺君之罪嘍?”

朱祁鈺下壓劍鋒,石珍吃痛。

但兩個太監按住石珍,令他不許動彈。

咔嚓!

刀鋒壓進去,鮮血迸濺。

朱祁鈺拎着一顆腦袋,高高舉起。

“這就是欺君之罪的下場!”

朱祁鈺垂下劍鋒,鮮血滴落。

“還有誰?騙朕說家裡沒有錢的!站出來!”朱祁鈺厲吼。

西華門前,靜悄悄一片。

所有人都在顫抖。

驚恐萬分。

能跪在這裡的,都是偏支,就算貢獻國朝些錢財,那也是有些家底的。

“去,把石珍全家,殺了!”

朱祁鈺滿臉兇厲之氣,把天子劍搭在張昌的身上。

張昌嚇得屁滾尿流。

但是,皇帝只是用他的衣服擦劍上的血。

張昌身體不停地顫抖。

“當朕是泥胎木塑?”

“是你們隨便哄騙的傻子?”

“呸!”

朱祁鈺吐了口痰,噴在陳贇的臉上。

“就你們這幫廢物,還敢騙朕?”

“朕在朝堂上殺人的時候,你們還在家裡玩蛋呢!”

“朕給你們面子,美其名曰說是貢獻國朝,其實你們做了什麼,心裡沒點數嗎?”

“張昌!”

“你口口聲聲說不認識的張廣,其實是張廣銷贓軍資的賣國賊!”

“他從遞運所弄出來的軍資,全都賣去了漠北!”

“你們在座的每個人,每家都不乾淨!”

“朕若查,你們全都夠誅九族的了!”

“朕讓你們還活着!”

“已經是法外開恩了!”

西華門前,只剩下驚恐的喘氣兒聲。

要說商人敢刺王殺駕,根本沒這個膽子,天下商賈被強遷入京,家人都可都在京中呢。

而且,皇帝手裡持劍,身邊又有太監隨侍,邊上則全是持刀在手的禁衛。

誰敢造次?

朱祁鈺語氣稍緩:“朕詔見爾等,是給你們機會。”

“別不識相。”

“谷有之,價格翻一倍,讓他們收下來。”

“明年的價格,朕要看到你們的表現,表現不好,再翻一倍,再不好,直接誅族!”

“大明不養廢人,更不養不忠心的狗!”

“你們,只有爲朝堂效力,纔有活下去的希望!”

朱祁鈺厲喝:“等他們挑完,詔在京所有商賈來挑。”

“哼,敬酒不吃吃罰酒賤物!”

“朕不殺人,以爲朕是軟弱天子呢!”

整個西華門前,靜悄悄一片。

所有人瑟瑟發抖,有膽子小的,早就屁滾尿流了,

甚至,連皇帝什麼時候走的,他們都不知道,都被嚇傻了。

當消息傳到前朝,直接就炸了。

胡濙、張鳳等重臣蹚水入宮。

“老太傅,您這是什麼表情呀?”朱祁鈺正在處置奏章,卻看見胡濙虎着臉跪在門口。

“快請起,給幾位準備薑茶,去去寒氣。”

朱祁鈺心情不錯。

剛纔計相來報,晉商共賣了二十多家食貨肆,十幾家急遞鋪,收了不少銀子。

“老太傅,今年買糧食的錢有了!”朱祁鈺粗略算了一下,大概總共能賣七八十萬兩銀子。

而且,水馬驛站也能跟着盈利。

“陛下用戰略之地,換取錢財,可真是愛民如子呀。”胡濙不陰不陽道。

他跪着不肯起來,一副賭氣的樣子。

朱祁鈺看向張鳳、耿九疇、白圭等人,也都氣哼哼地跪着。

“都起來,聽朕慢慢說。”朱祁鈺親自去扶胡濙。

胡濙卻避開他的手,冷冰冰道:“老臣還是跪着吧,怕言辭惹怒了陛下,被陛下誅了九族。”

“老太傅,朕豈是那種暴君?”

朱祁鈺很無奈,這老頭還得哄着。

“陛下不是暴君,是昏君,是貪財之君!”

胡濙罵開了:“水馬驛站,乃是戰略要地,太祖皇帝還是吳王時,便傾注所有建設水馬驛站。”

“原因是水馬驛站能快速傳遞信息,料敵於先。”

“若說大明京師是心臟,那麼水馬驛站,就是連結心臟和身體的血脈。”

“陛下卻把血脈給賣掉了!如何連結身體?”

“那些商賈都是什麼嘴臉?陛下不清楚嗎?爲了錢,連祖宗都不要了的東西,您指望他們心在大明?”

“陛下您信不信,現在瓦剌人越過長城,那些商賈爲了保住生意,會立刻跪下,然後領着瓦剌人兵圍京師!”

“陛下,您知不知道問題的嚴重性啊!”

胡濙氣瘋了。

水馬驛站暴雷,沒問題,該殺的殺該抓的抓,就算虧本,也要支撐下去。

絕對不能放開給商賈!

那是取死之道!

“陛下,老太傅言之有理……”耿九疇也很不爽。

“你就別添堵了!”

朱祁鈺瞪了他一眼:“你們先起來,聽朕細說,朕豈會沒有考慮呢?都起來,都起來,喝口薑茶,暖和暖和,聽朕細說。”

他不分由說地把胡濙攙扶起來。

胡濙又不敢甩開他的手,反正沉悶地站着。

賜座也不坐。

他不坐,別人也不敢坐。

朱祁鈺面露無奈:“老太傅,朕是這樣考慮的。”

“水馬驛站爛了的原因,是不盈利。”

“舅舅不疼姥姥不愛。”

“朝堂只用來傳遞奏章、官員流動、轉運軍資等,是資源的巨大浪費。”

“而這驛站,可是個下蛋的金雞啊。”

“利用的好,朝堂每年都能收入百萬兩銀子。”

“老太傅,您仔細想想,若真是打仗,這驛站能指望得上嗎?”

“朕有生之年,一定讓大明境內,無仗可打。”

“至於憑現在的韃靼、瓦剌,怎麼可能翻越長城呢?朕還沒糊塗呢,所以老太傅無須擔心未來。”

“您想想,朝堂受制於什麼?”

“錢呀!糧食呀!”

“若是有足夠的錢糧,大明怕誰?朕能從京師,平推到捕魚兒海,能從甘肅平推到撒馬爾罕,能從雲南平推到海洋的盡頭!”

“可這驛站,經營得好,一年最少收入百萬兩銀子。”

“而且,沿途的百姓,都會富裕起來,朝堂能收更多的稅賦。”

“您想想,與其擔憂那些未來,不如把錢先賺到手。”

“等出了問題,中樞再進行解決便是。”

“總不能遇到問題就逃避吧,老太傅您說,朕說的對不對?”

這番話倒是打動了胡濙。

但是,最讓胡濙生氣的是,皇帝越過閣部,私自做決定,還把決定說出去了!

這很危險啊。

皇帝的皇權是膨脹,但還膨脹在格子裡,可以控制的。

一旦皇帝隨心所欲,皇權不受控制,那就是又一個太祖、太宗,誰人可制?

“陛下,不能因爲錢,丟了戰略要地呀。”胡濙還在堅持。

朱祁鈺笑了:“既然是戰略要地,朕正好多設些兵丁,讓兵丁戍守,這樣一來守住要地,又能賺錢,何樂不爲?”

胡濙看出來了,皇帝鐵了心要錢了。

朱祁鈺心累,朝臣不理解,商賈不樂意,搞得他不裡外不是人。

商賈那怨懟的眼神,不啻於皇帝從他們口袋裡面搶錢。

朱祁鈺嘆了口氣:“都坐下。”

“老太傅,朕問您。”

“您早些年行走天下,住的都是驛站,說說您的感想。”

胡濙一愣,他已經很多年不出京了。

那還是永樂朝的事。

如今仔細向來,唯一的感受是:冷漠,難吃。

“老臣沒亮出官身時,驛丁對老臣極爲冷漠,冷言冷語,飯菜極爲難吃;等老臣亮出官身後,遇到的就全是巴結之徒。”

胡濙說完,還點了點頭,表情有點唏噓。

“耿九疇、白圭,你們都是從地方來的,沿途住的是水馬驛站,你們印象如何?”朱祁鈺問他們。

“和老太傅一樣,遇到的全是巴結之徒,飯菜談不上好吃,但絕對不難吃。”耿九疇道。

一旁的石璞冷笑:“你要是拿出七品官的官身,再看看,那羣勢利之徒,給過往官員吃的飯菜,那叫一個狗都不吃。”

石璞行禮:“這些年,老臣南征北討,走了很多地方,住了很多驛站。”

“老臣唯一的感覺,就是勢利。”

“有一次老臣病了,驛丁竟要挾老臣的扈從,花大價錢才能去買藥,老臣差點病死在驛站之中。”

石璞面露冷色:“等老臣康復後,直接把驛丞給殺了,老臣猶然記得那驛丁惶惶不可終日的模樣,真是又可氣又可恨。”

白圭竟然點點頭:“微臣也有同感。”

“諸卿,看吧,這就是官方的驛站。”

“朕還聽說,有些家大業大的官員,根本就不住那水馬驛站,而是趕去縣城住客店。”

“爲什麼?”

“是他們有錢燒的嗎?冒着朝堂責備的風險,也不肯住驛站?”

“因爲,那驛站根本不是人住的。”

朱祁鈺嘆了口氣:“究其原因,是人性。”

“其一:驛站是朝堂的,驛丞是官,他們想的是如何巴結上級,而不是如何服務驛站。”

“其二:驛丁是伕役,沒有錢拿,只能靠剋扣勒索纔有賺頭。”

“其三:制度僵化,朝堂上下只往上看,看着朕,卻不往下看一眼,看看那些在底層,想往上爬的官,朝堂沒人看的,最終導致水馬驛站越來越爛。”

“朕不是追究誰的罪責。”

“而是說,到了該改革的時候了。”

“想改革,靠朕從中樞一道聖旨是沒用的,只能在魚羣裡放幾條泥鰍,魚羣自然就捲起來了。”

“這些商賈,就是泥鰍。”

“朕知道,這些商賈心裡沒有家國,貪心無限大,未來會不斷侵蝕朝堂的利益。”

“這也是人性,想用商賈,就得忍受商賈的弊端。”

“諸卿。”

“水馬驛站,必須要改革了。”

“朕也確實是貪圖錢財,如今想做的事情太多了,朕不能總殺雞取卵呀,總要想出點賺錢的法子,細水長流啊。”

朱祁鈺語重心長道。

“可陛下總該跟朝臣商量商量呀,倘若事不可爲,損失的可是陛下的顏面呀。”胡濙對這一點非常不滿。

朱祁鈺卻很懂胡濙的心思。

文官有文官的利益,他總要顧及一番的。

“老太傅教訓的是,朕下次不會了。”朱祁鈺主動認錯。

“老臣不敢受陛下認錯。”

胡濙趕緊跪在地上。

皇帝心思詭譎,現在認錯,轉頭就找你麻煩,還是要防範。

“陛下,既然改革驛站,那這收益是歸戶部呢?還是怎麼分?”胡濙立刻把心思放在錢上。

朱祁鈺眼前一黑,這老頭夠陰險的呀,咱們說的事,您怎麼想着分錢呢?您不是士大夫,重義輕財嘛?

“老太傅,您先起來。”

“朕覺得驛站上面要有部門,管着天下驛站,至於如何分賬……”

“明天朝堂再議吧,利益最大化即可。”

朱祁鈺親手扶起胡濙,沒硬說把利益收入內帑。

明天再商議,看看朝臣能給他什麼好處。

利益交換嘛,不寒磣。

“諸卿。”

“你們蹚水而來,足見你們心裡是有大明的,朕心甚慰。”

朱祁鈺環視重臣:“朕不是一個聽不去意見的皇帝,兼聽則明偏信則暗,道理朕懂,朕也能做到。”

“諸卿,朕所做的一切,都是希望大明強盛起來。”

“朕的心在漠北,在安南,在天下!”

“你們,應該攜扶着朕,進文廟、進武廟,名垂青史!”

朱祁鈺鬥志昂揚。

大步走到幹清宮地圖前:“下朝後,朕令人查了安南歸檔。”

“這裡,確實是非常富庶之地。”

“就這一地的糧食,足以供養幾個省百姓用度!”

胡濙是狂翻白眼。

朝堂上您可把我忽悠瘸了!

導致老臣丟了醜。

確實有您說的地方,但那是安南國的王都,河內!

人家那裡能不富裕嗎?

定都之地呀。

“陛下,您指的是河內。”胡濙發現幹清宮的地圖和勤政殿的不一樣,原來這是永樂朝的地圖。

他不禁唏噓,此地前些年還屬於大明呢。

不過當時大明疆域實在太大,也不缺糧食也不缺錢,自然也沒在意過這地方能畝產多少。

“你們知道爲何雲貴窮困嗎?”

“因爲肥沃的土壤,都被江河沖刷到了下游,而在這裡就是一片紅色的平原,全是雲貴的精華!”

“朕看了都垂涎三尺啊。”

朱祁鈺指着紅河平原地區。

這年代的地圖不標註平原,只有粗略的地名和河流。

但既然是雲貴的精華,就該歸大明所有呀,這是天理呀。

耿九疇聽明白點,卻還是似懂非懂,問道:“陛下是何意?”

“咱們派人去買糧食,順道去打探,看看這地方是不是產糧之地?”

“若是的話,明年就收回來!”

“若不是的話,接着打探,哪裡是產糧之地,咱們的兵鋒就指向哪,不留給那些蠻族了,朕的東西,自然要收回來了!”

朱祁鈺拐個彎。

直接用武力征服安南,怕是又是重蹈太宗事。

等他沒了,這些地方就會丟掉。

所以,專挑精華之地收。

那精華之地總要和國內連上吧,其他地方也就順勢收入囊中了。

但這小伎倆,胡濙一眼看穿。

“陛下,您一會要徵麓川,一會要打東籲,現在又劍指安南,您到底要先打哪?”胡濙可不在乎這幾個小國。

大明的心腹大患,永遠是北方。

“挑富庶的先打,朕就要錢糧。”朱祁鈺笑道。

可看您的表情,怎麼像是個強盜呢?

天朝上國的大皇帝,怎麼變成這樣了?

胡濙卻點頭:“挑精華之地收回,確實可以,比永樂朝一股腦的收回漢人疆土更合理。”

“有了失去安南的經驗,這次咱們也能順利歸化安南了。”

在胡濙心中,土人也是好的,該歸化的就歸化。

受儒家思想影響的士人,都是這般想的,想教化萬民,而不是奴役萬民。

可是,朱祁鈺呵了一聲:“老太傅,您說朕征服安南,是煊赫武功嗎?”

胡濙一愣,搖了搖頭:“自然不是。”

“是用安南之地,養大明百姓。”

“可照您說的,咱們可就要背上安南人的大包袱了。”

“圖什麼呢?”

“咱自己人都過不上好日子,憑什麼給他們好日子?”

朱祁鈺冷笑:“朕要地,不要人。”

“從內地遷百姓過去。”

“當然了,也可以留下一部分人,用來修建道路、興修水利,都要用奴隸的嘛。”

“所以他們幸運了,等做完這些,還活着的,就會變成大明百姓了。”

嘶!

幹清宮閣部重臣都張大了嘴巴。

白圭失聲道:“陛下,您是天下人的君父,豈能拋棄自己的子民?”

石璞、耿九疇也傻了。

戰爭殺人可以,但虐民那就是無道昏君。

何況安南和大明一衣帶水,曾經又短暫內附大明,可以說都是自己人啊,怎麼能一口氣滅掉呢?

朱祁鈺整樂了:“諸卿,大明百姓拿朕當君父,可安南百姓拿朕當君父嗎?”

“當然……了!”白圭自己說的,自己都不信。

若拿皇帝當君父,前些年爲何造反不斷?

“朕的仁慈,僅限於對大明百姓。”

“非大明百姓,非華夏苗裔,在朕眼裡,都不是人。”

“他們只是令大明百姓走向富裕、幸福路上的工具罷了。”

“只是讓大明強大起來的工具而已!”

“諸卿,爾等的思想要及時改變呀,時代已經變了,你們要跟緊時代才行啊。”

閣部重臣腦袋都懵懵的。

聖賢書裡不是這樣教導的呀。

“若那樣做的話,陛下恐怕要揹負千古罵名啊。”白圭有些驚恐。

“爲了大明,些許罵名,朕背了。”

朱祁鈺輕笑:“諸卿,大元征伐天下,告訴我們,天下之廣袤;”

“鄭和下西洋,看到各式各樣的人,方知朕這大明如井底之蛙,根本就不是所謂的天朝上國。”

“老太傅,不要反駁,您見過天朝上國,被漠北諸族打得連連敗退嗎?”

“您見過天朝上國,連幾株讓老百姓吃飽的農作物都找不到嗎?”

“以前的美夢,該結束了。”

“這個時代,是奮起的時代,是勃發的時代!”

“太祖時,光復兩京十三省,爲大明夯實基礎。”

“太宗時,囊括天地,打下不朽江山。”

“到了朕這裡,朕不止要做漢武帝,不止要光復蒙元疆域,更要讓大明,成爲真正的天朝上國!”

朱祁鈺語氣激昂:“所以,朕想過了,五年,五年內整飭內部,積累國力。”

“五年之後,龍出天下,北擊漠北,囊括北疆;”

“南打東籲、安南、麓川,把疆域推到海洋的盡頭;”

“往西,重開西域,兵至撒馬爾罕,曾經大元不是在撒馬爾罕開一場那達慕大會嗎?朕也要去開一場,華夏的那達慕大會!”

“往東,囊括朝鮮、倭國,向東面的海洋探索。”

“諸卿,你們是這個時代最有能力的人。”

“是這個時代的精華!”

“朕不允許你們在歷史上默默無聞。”

“二十年後,朕也要建凌煙閣,讓爾等的名字,出現在凌煙閣之上,讓後世子孫看一看,景泰朝個個是悍臣名將!”

“朕也要讓你們的子孫,共享富貴,與國同休!”

朱祁鈺在告訴閣部重臣。

千萬不要讓朕死了,朕死了,你們的富貴就成了過眼雲煙。

後世之君,不會給你們施展才華的舞臺的。

“臣等願鼎力相助陛下。”閣部重臣匍匐在地。

朱祁鈺龍顏大悅:“起來,朕和你們說些掏心窩子的話,心裡舒坦多了。”

“好了,坐朕的御輦出宮。”

耿九疇、白圭等沒享受過此等恩寵,眼睛亮晶晶的。

胡濙想拒絕。

“老太傅。”

“如今京中汛災嚴重,爾等要在閣部忙碌,還要管束災情,本就時間不夠用。”

“又因爲水馬驛站的事入宮,不知道耽擱多少事呢。”

“所以特殊時候,用特殊辦法。”

“別跟朕爭了,快出宮吧。”

朱祁鈺難得大方一次。

打發走胡濙等人,他活動活動身體,看了眼外面,天氣陰沉,怕是還會下雨啊。

他嘆了口氣,接着處置政務。

“林聰和朱英上的奏章,寫的怎麼不一樣?”

朱祁鈺皺眉:“叫樑芳過來。”

林聰說濟南府犁清完畢,查獲……云云。

朱英的奏章卻說,濟南府犁清困難,牽連極重,清查不下去,還請背嵬軍駐紮在濟南府。

這時,樑芳氣喘吁吁進來:“奴婢祝皇爺福壽安康!”

“這兩份奏章怎麼回事?”朱祁鈺讓人遞給他看。

樑芳看了一眼,趕緊跪下:“奴婢也搞不清楚,兩份奏章說的截然相反,所以奴婢不敢批覆,送到您這裡來了。”

“你怎麼看?”朱祁鈺目光閃爍。

樑芳是知道,皇帝對山東寄予厚望的。

但先派去林聰做督撫,又給朱英權宜之權,導致兩人在山東主次不分。

本來要調走林聰的,奈何被戰事牽絆住了。

“奴婢以爲,這是林督撫和朱督撫拿濟南鬥法。”

樑芳可不在乎這兩位封疆大吏,他是皇爺的人,心思永遠在皇爺這裡。

這是他權力的來源。

朱祁鈺嘴角翹起:“說下去。”

“奴婢以爲,孔氏離開山東後,剩下的都是土雞瓦狗,難不倒兩位督撫大人。”

“但兩位大人卻各執一詞,以濟南府做靶子。”

“其實是想揣測天心,請您調走另一個人。”

樑芳說話極爲大膽。

卻和朱祁鈺想的,不謀而合。

這兩個傢伙,打得就是這個主意。

山東被清洗兩次,沒有令人頭疼的勢力了,所以犁清並不困難。

而且,他們上奏章的時機,是于謙離開山東境內的第一時間,之前于謙在山東時,他們互相還能配合默契呢。

于謙剛走,就狗咬狗了。

只是太過明顯。

這也是給皇帝看的,我們並沒有因爲鬥法,而荒廢了正事,只是上奏章給中樞暗示,調走一人。

看來朕還得謝謝他們。

“照你看,該怎麼批?”朱祁鈺又問樑芳。

樑芳大氣不敢喘一下,皇帝在考校他。

之前的回答通過了,這應該是最後一個問題。

若通過的話,他就一步登天,平步青雲了。

“奴婢以爲,當各打五十大板,此風不可氾濫。”樑芳又說進皇帝心坎兒裡了。

“批吧。”

朱祁鈺把御筆給他。

樑芳跪在地上,雙手高捧,然後刷刷寫下幾個大字,呈交給皇帝看。

上面寫着:林聰再犁濟南府一遍,朱英去犁青州府。

“你可真會折磨人。”

朱祁鈺笑了起來:“司禮監秉筆太監空懸,你來做吧。”

“奴婢謝皇爺天恩!”樑芳不停磕頭。

“過幾天,再下一道聖旨,令林聰督撫河南。”朱祁鈺只是各打五十大板,還得用他們辦事,過猶不及。

“皇爺,用不用和內閣商量?”樑芳小聲問。

看看,這才叫情商。

幫着皇帝查缺補漏,纔是好秘書。

剛纔朱祁鈺答應胡濙什麼了?

事事都要和閣部商量,如果又越過閣部,私自下旨,會使得朝臣離心的。

這點小事,商量就商量吧,別讓朝臣寒心。

皇帝出爾反爾也不是好事。

“你提醒得對,先和閣部商量,內閣下奏章,司禮監再批覆,再讓內閣下旨,規矩不能亂。”

朱祁鈺對樑芳十分滿意。

接着批閱奏章,快到晚飯時候。

谷有之小聲稟報:“皇爺,南和伯在宮外候着,請求拜見。”

“方瑛?”

朱祁鈺擡起頭:“快到飯點了吧?令尚食局傳膳,方瑛留下來用膳。”

很快,方瑛從殿外進來。

語氣哽咽。

有些委屈。

被皇帝忽然閒置,丟了所有權位,如今卻又要出京拼搏一番,才能得回原來自己的東西。

更憋屈的是,皇帝有意讓他接英國公的班,奈何他自己不爭氣。

“委屈了?”朱祁鈺擡起頭。

方瑛嚇得一哆嗦:“微臣不敢,微臣只是要離京了,心裡有些唏噓。”

“又不是不回來了。”

朱祁鈺放下御筆,站起來:“起來吧,陪朕用膳。”

方瑛發現了,皇帝和以前大不一樣了。

奪門發生不久,皇帝戰戰兢兢,當他入京時,皇帝拉着他的手,泫然欲泣。

現在呢,皇帝把天下攥在手心裡,他,也從皇帝的最大依仗,變成了皇帝手中的玩物。

曾經皇帝求着把公主嫁給方瑛兒子。

如今,方家的權勢都要仰仗皇帝的施捨。

方瑛心裡唏噓,多少有些彆扭、難過、複雜。

“微臣謝陛下恩典!”方瑛恭恭敬敬磕頭。

朱祁鈺最重規矩。

他從不認爲,廢了跪禮,人就能站起來。

有的人,是不跪了,但心還跪着。

而且,向他下跪,他纔是至高無上的皇帝,若廢了跪禮,以後誰還會崇敬皇帝,視皇帝如君父?

皇位傳承的微妙,在跪禮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百姓心中,認爲老朱家是天潢貴胄,因爲所有人見着老朱家的人都要跪下,這是皇權駕馭天下的根源。

廢了,皇帝估計也快到頭了。

朱祁鈺坐下,衝着方瑛招手:“你也坐在這裡,陪朕吃。”

“朕本來想讓你佈菜的。”

“但你應該不會,朕就不讓你出洋相了。”

“乾脆,咱們這對親家,就好好的坐下來,吃頓飯。”

朱祁鈺沒動筷子。

方瑛自然也不敢動,雖然坐着,卻垂着頭,像個受氣媳婦。

“因爲個小妾,朕貶斥了你,心裡不舒服吧?”朱祁鈺直言不諱。

方瑛要跪下請罪。

“坐着,朕說了,咱倆說說體己話。”

“方瑛,朕寵你,給你權力,你該把心思放在正事上,而不是找些婦人開銀趴,亂了輪理綱常。”

“那是爵爺應該做的事嗎?”

“你是高高在上的南和伯,是朕的寵臣,但你想過沒有,那些巴結你的人,是什麼心思呢?”

“是藉着你的名頭,在外面幹壞事,敗壞的是你家的家風!你南和伯的名聲!”

“等有一天,他們捅了婁子,你是該庇護呢?還是報給朕呢?”

“你不必說話。”

“以你的性格,一定會包庇起來,因爲你是南和伯,你要面子!”

“你的那些乾兒子,個個都庇護起來,他們會做多少傷天害理的事?你想過沒有?”

“藍玉當年是怎麼死的?”

“你忘了嗎?”

“方瑛,你捫心自問,你的能力、功勞,有藍玉大嗎?”

“可藍玉還是死了!”

“等那一天,朕是殺你呢?還是殺你九族呢?”

猛然,朱祁鈺眸中厲光閃爍。

噗通!

wωω ●ттκan ●¢O

方瑛嚇得跪在地上,不停磕頭:“微臣知錯,微臣知錯。”

朱祁鈺不理他,幽幽道:

“這人吶,要謹言慎行。”

“要有優良的家風,讓自己的兒子成才。”

“富貴才能傳承下去。”

“方涵是要尚公主的,以後要做朕的女婿的。”

“朕可不希望,朕的女婿是如薛桓、李銘那樣的廢物,朕真怕有一天,實在忍不住,殺了他!”

“到時候,朕該怎麼向你交代?怎麼向固安交代?”

“方瑛,你想過沒有?”

朱祁鈺沒讓他起來,語氣愈發冰冷:“方瑛,前些年,你覺得朝中是個大漩渦,怕攙和進皇權裡,所以躲到外面去。”

“現在,朝堂穩定了,你也得了朕的寵幸,屹立中樞了。”

“所以就飄了?”

“這是人之常情,朕能理解,誰都年輕過,都有天降餡餅時的狂喜時刻。”

“朕當年初登大寶,也這般放肆過。”

“所以呀,你現在犯了錯,是好事。”

“省着某一天,被抄家滅族了,可就沒地方哭了。”

朱祁鈺語氣緩解:“方瑛,朕可沒嚇唬你呀。”

“朕現在正在做的,就是讓滿堂朝臣,變成滿堂悍臣,滿堂名臣。”

“到時候,他們的眼睛可不揉沙子呀。”

“方瑛,你是想當那功臣名將,入武廟享世代供奉呢?”

“還是想享受一時,當個當朝名將就算了。”

“你自己斟酌吧。”

朱祁鈺拿起筷子:“好了,朕的話言盡於此,坐下來吃飯。”

可方瑛能吃得進去嗎?

被皇帝連珠炮似的嚇唬,再放肆下去,就被抄家滅族了,還當什麼當朝名將?

朝堂中名將之資的勳臣不少,根本不缺他一個。

所以,皇帝既是敲打他,也是警告他。

別嘚瑟。

還清啦!求訂閱!等作者下次加更,爲投月票、打賞的大佬們再加更,等下個月!感謝大佬們訂閱!

(本章完)

第241章 喲喲,這罵朕的怎麼都是熟人呢?(第330章 瘋狗式打法,平播之戰,把各宣慰司第91章 先拿隆福寺開刀,管你和尚 道士,殺第33章 朕殺不死朱祁鎮,還戳不死你?(求收第166章 看于謙將計就計,送韃靼軍上西天!第55章 太上皇沸騰的胃!(吃飯勿看)第104章 掀起你的蓋頭來!紡織 刊刻皆可設廠第17章 朱祁鎮,看招(吃飯勿看,求追讀!)第461章 大戰起,成化二十一年,朱見漭崩(第49章 給皇太后送去!第23章 朕是傀儡皇帝!來,朕把皇位讓給你!第153章 三年犁清地方,方能重拳出擊!(均第453章 至暗時刻:張太皇太后之謎(六)第176章 朕沒兒子,就要帶着大明去死!士紳第267章 安南政變,二次奪門:別,別殺朕,第477章 戰後復甦:影視繁榮(十)第370章 屎一樣的波面,奧斯曼發狂,歐羅巴第426章 鳳麟省滄海省聚窟省呂宋省篇:人口第86章 楊信戰敗,瓦剌洶洶!迫不及待,收攏第149章 殺瘋了,趙王和朱祁鎮越看越像!第260章 用佛道儒解釋四龍臨朝,欲收回解釋第307章 明中六大奇案,漢宗案第129章 太上皇降格漠北王,南宮的眼淚!第283章 烈火焚空,暴擊倭寇!官啊官,心裡第381章 文抄公,演義小說的盛世第91章 先拿隆福寺開刀,管你和尚 道士,殺第399章 吳國鄭國周國篇:兩千年曆史的文明第88章 流民如虎,僧道是馬蜂窩,惡人還需惡第309章 明中六大奇案,妖書案(15萬)第187章 神兵天降,土司被殺怕了!鎮國軍也第189章 朱祁鈺發瘋,血洗京師!第134章 撿起來,呈上來,朕拿金印砸死你!第412章 收復倭國,大明最後一塊拼圖集齊,第49章 給皇太后送去!第257章第265章 狡詐VS狡詐,看誰技高一籌!第335章 迴鑾,日新月異的大明!中學爲本,第408章 虞國郤國息國沈國篇:刺殺吳王,藩第251章 腿絆兒加砍刀腳,撂倒應天府尹!新書《大明泰昌:朕就是千古聖君》求支持第49章 給皇太后送去!第207章 明軍雄起,截斷禿巴思部!放大皇帝第76章 預料之中,行刺鑾駕!開殺吧,皇帝!第315章 首輔之爭,案中案,桂怡離奇死因第297章 敲骨吸髓,朝鮮第一彈!大炮打蚊子第195章 親王爵不輕授,殺人不過頭點地!(第468章 大戰再起:大明絕唱,張居正之後,第30章 不必審了,夷三族!第420章 大理南詔瀾滄篇:窮省 亂象 肅清第245章 來,伺候本官出恭!尹輝,快請坐,第352章 截流印度河,灌溉西域,千古第一大第279章 殺穿士族,倭寇犯邊!會說漢話者爲第148章 求求陛下了,快削藩吧別 別抽了,疼第408章 虞國郤國息國沈國篇:刺殺吳王,藩第292章 景泰九年大總結,君臣無時不在鬥(第76章 預料之中,行刺鑾駕!開殺吧,皇帝!第232章 敲打理學宗師,發揚理學!創造聖人第96章 皇太后,朕賜你一匹驢!奴婢謝陛下隆第395章 谷國徐國鄫國篇:龍生九子第448章 盤點景泰朝,文臣武將排名(下)第164章第239章 元宵節,殺人夜(中秋快樂!)第43章 於少傅,天下可無朕,不可無君!(求第378章 明風不倒,明祚不滅,祭祀 節日 傳第260章 用佛道儒解釋四龍臨朝,欲收回解釋第215章 遇伏,誰敢殺我歐信?第321章 招降倭寇,攻打柬埔寨第1章 奪門前夜第176章 朕沒兒子,就要帶着大明去死!士紳第478章 終章:奉法者弱,則國弱(大結局上第119章 支棱起來,勵志做竇憲的于謙!先殺第133章 朕賞你的,你得接着,朕不給你,你第401章 燕國大順國越國襄國豫國:金融和戰第14章 請皇太后站到高處,朕要和叛軍談判(第290章 二十四天滅一國,火焰山上遇阻第36章 封爵換兵權,朕要斬破這牢籠!(求收第314章 使團抵達印度,不重文化的印度第143章 坐在周王身上,掄鞭子抽天下諸王!第176章 朕沒兒子,就要帶着大明去死!士紳第270章 黃鱔,像條尾巴一樣!(吃飯勿看)第433章 景泰六十八年,禪讓,歷史造假第284章 中樞震怒,朕要把南直隸上下全部殺第58章 清算開始!先剁手指頭!再挖錦衣衛叛第338章 兩年,東南聯軍覆滅,平暹之戰第455章 至暗時刻:朱祁鎮死亡真相(八)第459章 大戰起,用戰爭解決政治難題(一)第161章 動動你們的豬腦子吧,再不動就壞死第158章 天降騎兵,畏威而不懷德!紅薯 土豆第330章 瘋狗式打法,平播之戰,把各宣慰司第93章 京畿大清洗!數三聲,殺一人,殺出個第6章 拖出去,杖斃!第384章 炮轟倫敦,發明大爆發,書寫革命,第380章 景泰風雲和洪武王朝,神化皇帝,聖第249章 屎溺裡的糞球戰爭,封禪崑崙!(吃第360章 文化根源大挪移,世界的都是大明的第375章 第一次波蘭戰爭,第一次奧斯曼戰爭第396章 改革本質,大明能統治世界的真實原第446章 大明黃昏將至:于謙的遺言(二)第21章 這不行那不行,這皇帝當的有甚意思!第253章 含山公主:太祖皇帝會不會掀開棺材
第241章 喲喲,這罵朕的怎麼都是熟人呢?(第330章 瘋狗式打法,平播之戰,把各宣慰司第91章 先拿隆福寺開刀,管你和尚 道士,殺第33章 朕殺不死朱祁鎮,還戳不死你?(求收第166章 看于謙將計就計,送韃靼軍上西天!第55章 太上皇沸騰的胃!(吃飯勿看)第104章 掀起你的蓋頭來!紡織 刊刻皆可設廠第17章 朱祁鎮,看招(吃飯勿看,求追讀!)第461章 大戰起,成化二十一年,朱見漭崩(第49章 給皇太后送去!第23章 朕是傀儡皇帝!來,朕把皇位讓給你!第153章 三年犁清地方,方能重拳出擊!(均第453章 至暗時刻:張太皇太后之謎(六)第176章 朕沒兒子,就要帶着大明去死!士紳第267章 安南政變,二次奪門:別,別殺朕,第477章 戰後復甦:影視繁榮(十)第370章 屎一樣的波面,奧斯曼發狂,歐羅巴第426章 鳳麟省滄海省聚窟省呂宋省篇:人口第86章 楊信戰敗,瓦剌洶洶!迫不及待,收攏第149章 殺瘋了,趙王和朱祁鎮越看越像!第260章 用佛道儒解釋四龍臨朝,欲收回解釋第307章 明中六大奇案,漢宗案第129章 太上皇降格漠北王,南宮的眼淚!第283章 烈火焚空,暴擊倭寇!官啊官,心裡第381章 文抄公,演義小說的盛世第91章 先拿隆福寺開刀,管你和尚 道士,殺第399章 吳國鄭國周國篇:兩千年曆史的文明第88章 流民如虎,僧道是馬蜂窩,惡人還需惡第309章 明中六大奇案,妖書案(15萬)第187章 神兵天降,土司被殺怕了!鎮國軍也第189章 朱祁鈺發瘋,血洗京師!第134章 撿起來,呈上來,朕拿金印砸死你!第412章 收復倭國,大明最後一塊拼圖集齊,第49章 給皇太后送去!第257章第265章 狡詐VS狡詐,看誰技高一籌!第335章 迴鑾,日新月異的大明!中學爲本,第408章 虞國郤國息國沈國篇:刺殺吳王,藩第251章 腿絆兒加砍刀腳,撂倒應天府尹!新書《大明泰昌:朕就是千古聖君》求支持第49章 給皇太后送去!第207章 明軍雄起,截斷禿巴思部!放大皇帝第76章 預料之中,行刺鑾駕!開殺吧,皇帝!第315章 首輔之爭,案中案,桂怡離奇死因第297章 敲骨吸髓,朝鮮第一彈!大炮打蚊子第195章 親王爵不輕授,殺人不過頭點地!(第468章 大戰再起:大明絕唱,張居正之後,第30章 不必審了,夷三族!第420章 大理南詔瀾滄篇:窮省 亂象 肅清第245章 來,伺候本官出恭!尹輝,快請坐,第352章 截流印度河,灌溉西域,千古第一大第279章 殺穿士族,倭寇犯邊!會說漢話者爲第148章 求求陛下了,快削藩吧別 別抽了,疼第408章 虞國郤國息國沈國篇:刺殺吳王,藩第292章 景泰九年大總結,君臣無時不在鬥(第76章 預料之中,行刺鑾駕!開殺吧,皇帝!第232章 敲打理學宗師,發揚理學!創造聖人第96章 皇太后,朕賜你一匹驢!奴婢謝陛下隆第395章 谷國徐國鄫國篇:龍生九子第448章 盤點景泰朝,文臣武將排名(下)第164章第239章 元宵節,殺人夜(中秋快樂!)第43章 於少傅,天下可無朕,不可無君!(求第378章 明風不倒,明祚不滅,祭祀 節日 傳第260章 用佛道儒解釋四龍臨朝,欲收回解釋第215章 遇伏,誰敢殺我歐信?第321章 招降倭寇,攻打柬埔寨第1章 奪門前夜第176章 朕沒兒子,就要帶着大明去死!士紳第478章 終章:奉法者弱,則國弱(大結局上第119章 支棱起來,勵志做竇憲的于謙!先殺第133章 朕賞你的,你得接着,朕不給你,你第401章 燕國大順國越國襄國豫國:金融和戰第14章 請皇太后站到高處,朕要和叛軍談判(第290章 二十四天滅一國,火焰山上遇阻第36章 封爵換兵權,朕要斬破這牢籠!(求收第314章 使團抵達印度,不重文化的印度第143章 坐在周王身上,掄鞭子抽天下諸王!第176章 朕沒兒子,就要帶着大明去死!士紳第270章 黃鱔,像條尾巴一樣!(吃飯勿看)第433章 景泰六十八年,禪讓,歷史造假第284章 中樞震怒,朕要把南直隸上下全部殺第58章 清算開始!先剁手指頭!再挖錦衣衛叛第338章 兩年,東南聯軍覆滅,平暹之戰第455章 至暗時刻:朱祁鎮死亡真相(八)第459章 大戰起,用戰爭解決政治難題(一)第161章 動動你們的豬腦子吧,再不動就壞死第158章 天降騎兵,畏威而不懷德!紅薯 土豆第330章 瘋狗式打法,平播之戰,把各宣慰司第93章 京畿大清洗!數三聲,殺一人,殺出個第6章 拖出去,杖斃!第384章 炮轟倫敦,發明大爆發,書寫革命,第380章 景泰風雲和洪武王朝,神化皇帝,聖第249章 屎溺裡的糞球戰爭,封禪崑崙!(吃第360章 文化根源大挪移,世界的都是大明的第375章 第一次波蘭戰爭,第一次奧斯曼戰爭第396章 改革本質,大明能統治世界的真實原第446章 大明黃昏將至:于謙的遺言(二)第21章 這不行那不行,這皇帝當的有甚意思!第253章 含山公主:太祖皇帝會不會掀開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