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景泰二十五年,老臣凋零,是天罰嗎

過了年,就是景泰二十四年了。

大明翻開嶄新一頁。

境內實行最嚴厲的全行業保護法。

朱祁鈺把朱儀和方瑛請來,于謙去三亞療養去了,勳貴中在京的他倆爵位最高。

方瑛自從廢了之後,人變得十分萎靡,蒼老了許多。

朱儀倒是在督撫江西之後,得到了皇帝的重用,這些年鎮撫南京、中都,並鎮撫雲南,頗有功勞,世券也拿回來了。

皇帝也不跟他慪氣了,連朱永都升了爵位,如今都是撫寧侯了,他從老撾調任後,協助項忠,鎮撫婆羅洲。

本來黔國公沐琮也在京師,年前被派出去鎮撫瀋陽。

“朕詔你們來,是有要事交代。”

朱祁鈺放下奏疏,示意他們坐下,笑道:“勳貴強不強,不看當代,而看後代。”

“不說誕生千古名將,起碼要懂得將兵,要會打仗的。”

“而這幾年多位伯爵、侯爵死後,他們的兒子繼承爵位後,朕發現一無是處,根本沒有他們爹的本事。”

“所以呀,朕要建立一所學校,讓勳貴族人全都進去學習,然後進行嚴格考覈制度,考覈不成功的,不許襲爵!”

方瑛和朱儀對視一眼,都覺不妙。

“老臣不看好此舉。”

方瑛慢吞吞道:“勳貴勳貴,是連成一片的,您讓誰來主持考覈呢?”

“就說老臣吧,老臣家中兒子什麼德性,您最清楚了。”

“讓老臣主持考覈,肯定讓兒子過關呀?親戚子侄、軍中關係又是一大片,您說讓誰不襲爵?那是斷人香火的大事,老臣敢攔嗎?”

“老臣不考慮自己,也得考慮維護這層關係吧?”

“這學校辦不辦,老臣覺得沒用。”

方瑛說完,朱儀也贊同道:“微臣也覺得沒用,勳貴和文官不一樣,勳貴是一個整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得罪誰,都不行,都沾親帶故的。”

“陛下,您是想讓勳貴子嗣變得更好,臣等老臣都瞭解,可這人吶,是龍是蟲,是天生的,教不得的。”

“就說我家那兒子,是您親手教導的吧?”

“如今在軍中,不照樣不成器嗎?”

朱儀深表無奈:“您說說,這些年,微臣打也打了,罵也罵了,您也沒少打他,可有用嗎?”

“甚至,您打了他,他回家跟微臣沾沾自喜,說您是愛他,所以打他,在宮中沒被您打過的,出去都沒面子。”

“您瞧瞧,這樣的人能教出來嗎?”

“微臣勸您呀,別操這心,沒用。”

朱儀很光棍,不光棍也不行啊,他兒子朱輔和朱軫都不成器。

這還都是皇帝親自教導的呢。

講武堂上了,皇子的學堂也跟着唸了,以爲是武不成吧,咱們習文,皇帝讓他們去國子監讀書。

結果國子監祭酒哭着送回來的,還登門成國公府,勸成國公打死兩個不孝子。

朱儀是真想打死他倆呀,皇帝甚至讓他倆去皇家商行經商,結果他倆捅個大窟窿,沒少賠錢。

倒是女兒爭氣,長女嫁給了沐琮,次女嫁給了李東陽,三女陽武侯薛廈。

朱儀兒子不行,女兒個個優秀,也是奇怪。

“陛下要是打死他家兩個,把我家那個也打死吧。”方瑛氣得直哼哼。

但方毅肯定比朱輔和朱軫強。

方毅起碼能吃得了從軍的苦,打仗水平不咋地,起碼能跟着行軍,這倆貨去都不敢去。

“辦不成?”朱祁鈺也覺得棘手。

勳貴的兒子不會打仗,以文代武是早晚的事。

畢竟文官靠本事考上來的,勳貴是以血脈維繫,肯定不如文官。

“辦不成。”兩個人都搖頭。

朱祁鈺嘆了口氣:“父親英雄兒狗熊,怕是勳貴都能看到。”

“微臣也愁啊。”

朱儀苦笑:“微臣跟您說句實話,若按照您的辦法辦學,讓微臣來主持,爲了爵位傳承,微臣就算昧着良心,也得吹兒子優秀呀。”

“名聲好吹出去,用錢砸就行。”

“萬一國朝有戰事,您派他掌兵,結果卻打崩了呢?”

“遠的有趙括,近的有李景隆。”

“那不止是一家的事情啊,那是整個國家的大事啊。”

“微臣是知道您是爲後代好的,不是要奪爵削爵,只是想讓他們成才,可別人不理解您的苦心呀。”

“再說了,勳貴裡的,都是親戚,能不睜一眼閉一眼嗎?”

方瑛表示贊同。

別說勳貴了,就是勳將,都是盤根錯節的關係,在軍中沒點關係,根本統率不了兵。

“既然話說到這個份上,老臣說句實話。”

“其實五萬人的統帥沒那麼講究,只要伱能指揮得動下面,只要你別瞎指揮。”

“戰爭不說勝,也不會大敗。”

“怕的就是外行指導內行,那些在家裡不成器的,被包裝成了什麼千古名將,然後被朝廷派去了邊關打仗。”

“一場仗就露餡了,損兵折將,前線大敗。”

“但他們不怕的,只要把消息提前傳回來,家裡在朝中使錢,這件事就能不了了之。”

“陛下,若軍中集體想瞞着您,您是什麼都發現不了的。”

方瑛認真道:“爲何要瞞着您呢,因爲要考覈呀,今天幫了他,明天他才幫我呀,這種裙帶關係,越考覈越亂,越會欺上瞞下。”

“若這種考覈真的推行下去,不出一百年,大明必亡。”

這話就嚴重極了。

原因方瑛也解釋了,能不滅亡嗎?

“你們能和朕說實話,朕很欣慰的。”

朱祁鈺表示贊同:“朕的初衷不是限制襲爵,而是讓勳貴成器,起碼每一代都有人來當勳貴的領頭人!”

“新一代的,朕看好的是陶魯、範升、許寧、周玉、宋誠、毛榮和毛海(毛忠侄子),沒了。”

“其他人的兒子呢?就憑這幾個人,怎麼支撐起龐大的勳貴呀?”

“你們說說,朕能不着急嗎?”

“前幾年朕看珠暉不錯,他在朕身邊養了十年,讓他去跟隨其父身邊歷練,結果呢,打個野人都打不明白,若不是他爹朱永給兜底兒,命都沒了。”

“你倆兒子就別說了,狗屁不是!”

“朕能不心急嗎?你們是朕的肱骨啊,太子以後要仰仗着你們的兒子,給他掌兵權呢!”

“沒有勳貴掌兵權,讓誰去掌啊?”

方瑛和朱儀老臉通紅。

“想想辦法吧。”朱祁鈺表示心累。

“陛下,老臣倒是有一策。”

方瑛緩緩道:“老臣這一代人,能走到今天這一步,是從基層鍛鍊起來的。”

“而下一代人,從小就含着金鑰匙出生,想讓他們創業,難之又難,守業也費勁,但溜雞鬥狗、招惹是非都是第一名。”

“不如把他們丟進軍中去,和朱暉一樣去歷練,不用讓他們掌兵,讓他們懂得怎麼打仗就行。”

“也算是歷練。”

朱祁鈺看向朱儀,問他的想法。

“微臣覺得可以。”朱儀道。

朱祁鈺略微思考:“明日,朕設下飲宴,詔在京勳貴,一起來議一議,若可以的話,就丟去婆羅洲歷練。”

“婆羅洲沒什麼危險,有天天有小仗打。”

“再從諸卿家族中遴選一批有能力,有野心的,送去王越軍中,隨王越平三緬。”

這件事就定下來。

勳貴不強,早晚被文官吞噬。

文官完全替代武官,絕對不行的。

因爲武官是世家,從小就懂兵法,文官是半路出家,對兵法是一知半解,完全靠人命堆經驗,這種路子太平年月可以,一旦到了亂世,沒人給你時間刷經驗的。

但若有能力顯著的文官,朱祁鈺是樂意讓他們掌兵的,比如項忠、韓雍、寇深、原傑、王偉、王來等等,都在掌兵啊。

“去把年富請來。”

朱祁鈺揹負雙手,在殿裡溜達。

過了一會,年富進來,行禮後,側立一側,不敢打擾皇帝思考。

“年卿,臘月二十九朝會上,您欲言又止,是不是有什麼話要跟朕說呀?”

朱祁鈺笑道:“是不是對國企有異議呀?”

“真是什麼都瞞不住陛下。”

年富嘆了口氣:“這幾天老臣在寫一篇思辨文章,準備發表在報刊上,讓天下人討論討論。”

“老臣總覺得這國企呀,經營者只會往自己口袋裡裝錢,中樞賺不到多少錢。”

“再說了,中樞若是下場經商,那麼就是朝臣下場吞併民間資本的饕餮盛宴。”

“老臣覺得,國企做不起來,反倒中樞官員,全都賺得盆滿鉢滿。”

年富是真不怕得罪人。

因爲李賢身體不好,明年就要去三亞養病,首輔位置空懸,而姚夔年紀太大了,這幾年身體也不好。

耿九疇也身體不好,戶部尚且難以支撐的。

而白圭,又是皇帝老丈人,是沒法當首輔的。

首輔的位置,就是他年富的。

除非功勞更大的韓雍回朝,否則他年富穩穩當當的當首輔,執掌中樞。

“年卿,您能和朕說這些,朕很欣慰。”

朱祁鈺早就考慮過了。

其實,國企是個誘餌,這是一場大魚吃小魚的遊戲,官員們去吃民間的小魚,最後皇帝出手,吃掉他們,壯大自己。

別忘了,若中樞能年入兩億,那還要皇帝幹什麼?

利益太大了就是罪。

“朕也在想,在不收購民間產業的情況下,建立新品牌新產業鏈,是成立國企的一條路。”

這樣一來,國企就要幾年才能建立成功的。

中樞重臣一定不會選這條路的。

“聽朕說完。”

朱祁鈺擺擺手:“關於公司,大明是最先進的,同時大明遍地是小品牌,大品牌幾乎沒有。”

“所以,走捷徑就是整合資源,進行壟斷。”

“但這種整合,是收購,收購就要連人帶設備一起進來,那麼人員構成就複雜了。”

“中樞重臣又向來厭商,對商業瞭解並不多,自然就會被人忽悠,跟着瞎走,最後資產血虧,一分錢都賺不上來。”

“經驗,總要花錢買來的嘛。”

朱祁鈺笑道:“所以呀,朕說了,只能用五千萬本金,要做幾十個乃至上百個大品牌,你覺得錢夠嗎?”

“所以,經商也要一點點來,吸納一批懂得做生意的人入朝爲官,朕打算再立一院,叫商企院,來執掌國企。”

“從底層慢慢做,不要怕慢。”

“您說的饕餮盛宴,也就不存在了。”

年富明白了,皇帝早就防着這一手呢,等等,皇帝不是防着貪污,而是在等着人貪污,他好大魚吃小魚。

看看他成立的品牌,就是想吸納進來更多的品牌,然後形成合力,成立更大的品牌。

“陛下的意思,老臣明白了。”這是年富的投石問路。

皇帝聽進去了,就說明等李賢退下去,就由他頂上來。

“年卿,保重身體啊。”

朱祁鈺其實希望年富不要去當這個首輔,年富今年七十九歲了,明年就是八十,比李賢歲數還大。

這幾年他身體也不好,但這老頭太犟,非要當首輔。

首輔太累了,天下大事,都需要首輔拍板,可見首輔的工作量。

“老臣一生得幸遇到明主,讓老臣一展才華,老臣雖死無憾!”年富跪伏在地,老目含淚。

景泰十五年,年富背部生瘡,是皇帝派的貼身御醫守在身邊,把他從鬼門關裡救回來了。

他能在湖北打一場震古絕倫的大仗,又能憑督撫之位躍居中樞,都是源自皇帝的絕對信任。

皇帝讓他掌兵,給他當政的機會,絕對堪稱明主了。

而死前,他只有最後一個夢想,執掌中樞,宰執天下。

皇帝成全他了。

“你是朕的心腹,是朕最重要的重臣啊。”

“大明有今天,是你,是胡濙、是于謙、是王越、是韓雍等等無數人,共同努力換來的。”

朱祁鈺把他扶起來:“朕要去崑崙山封禪,把你的名字,你們的名字,全都鐫刻在崑崙山上,把你們所有人的功績,立碑樹傳,讓後人銘記!”

年富痛哭。

送走年富,朱祁鈺心裡着急,這一代老臣快落幕了。

而後面卻沒有人能頂上來。

尤其是軍中,新生代人才凋零,最出色的就是陶魯,陶魯同樣有弱點,朱祁鈺不看好陶魯爲帥的。

二月初七。

朱見深回京,入宮拜見。

皇帝把重臣都詔來,直言不諱道:“楚王,朕給你一百萬大軍,務必在三年內,拿下北非,建立楚國。”

朱見深一聽這麼多兵,神色剛喜,就暗淡下去:“陛下,北非之地屬於奧斯曼帝國。”

“奧斯曼帝國雄踞一方,如今正是兵精將兇之時,兒臣沒有把握打敗他們。”

“兒臣以爲楚國建立,起碼需要十年。”

這就是選朱見深的原因,沒有見到利益就胡吹大氣,而是冷靜分析。

這纔是成大事的人。

“沒錯,按照正常來說,楚國從無到有,二十年都是少的。”

“可現在局勢不一樣了。”

“大明願意放開印度利益,換取奧斯曼帝國的讓步。”

“而你佔據北非,大明和歐羅巴的貿易,你就是中轉站,你該知道,這裡面有多大的利潤。”

奧斯曼這個中轉商,經常腦抽,乾點不是人的事。

而這幾年,大明壟斷印度貿易,讓帖木兒和奧斯曼十分不爽,兩國就會扮演海盜,打擊大明商船。

朱見深卻不太高興,這筆錢一直都是奧斯曼賺的,由他來賺,必然和會奧斯曼帝國撕破臉。

皇帝這是讓他去擋槍,擋着歐羅巴和奧斯曼帝國。

這也是分封他在此地的原因。

“一百萬大軍,朕會派郭登爲你執掌。”

一聽郭登,朱見深眼睛一亮:“陛下,能否再派一員騎將,兒臣以爲陶瑾、神英做事妥帖,能否派給兒臣?”

“不能。”

朱祁鈺直接否決:“西北離不開他們,周璽和劉寧派給你,這兩個都是名將種子,你用好了,必能成功。”

“還有,第一撥你不必去,朕會派郭登先去打下根據地,然後你再登陸。”

“朕會給你備好軍械、農具、種子,然後一批批人往上運。”

“但你要注意,大明的軍械、種子、農具都是秘密,不允許外泄,只要你楚國可以用,一旦外泄被朕得知,朕就削了你的王位!”

朱見深嚇了一跳,跪伏在地,連說不敢。

他也是懵的,軍械保護好了可以,其他東西有什麼用啊?

又交代一些,便讓朱見深退下了。

“王越戰線已經向西了,捷報應該也快傳過來了,然後就是吞併三緬和孟加拉。”

朱祁鈺道:“調王信入斯里蘭卡,爲老七建立封國。”

又說了些國內的事情。

果然,四月份就送來捷報,王越已經拿下暹羅全境,並在進攻阿瓦的路上,阿瓦和麓川遣使來投降。

王越索要一百萬奴隸,雙方還在談。

三緬戰爭幾乎沒有任何懸念,畢竟阿瓦和勃固打了四十年,早就打幹了國庫。

邊永入臓商談,分大塊地給四川。

並進行改土歸流。

而喇嘛的意思是要將黃教作爲國教,遭到中樞拒絕,只允許喇嘛教傳教,大明沒有國教。

無非是多讓渡些利益而已,若不識好歹,韓雍會教他做人的。

韓雍已經枕戈待旦,隨時殺上雪山。

九月十七,傳來好消息,烏斯贓願意撤都司,改爲烏斯贓行省,並將雅魯藏布江爲劃分,東面劃給四川,西邊是烏斯贓。

邊永又和朵思都司商談,以巴顏克拉山爲界,南邊歸四川,北面歸朵思。

朵思都司遣使歸附,願意撤都司變爲省。

朵思太窮了,中樞是真不想要啊。

最終決定,撤朵思都司,改爲青海省,簡稱雍。

大明版圖徹底定型,西到鹹海,東到白令海峽,北到北冰洋,南到馬六甲。

囊括烏斯贓、青海、西域、甘肅、寧夏、山西、陝西、蒙古、捕魚兒海、熱河、北直隸、河北、遼寧、朝鮮、吉林、黑龍江、突厥、韃靼、河南、山東、江蘇、安徽、浙江、南直隸、江西、福建、廣東、廣西、交趾、湖南、湖北、貴州、雲南、四川、重慶、新益州、新荊州、新揚州、新兗州、新徐州、新青州、馬六甲、呂宋,汴直隸。

三京四十省。

十月份,郭登率軍十萬,三萬農戶,兩千工匠,五百醫者,乘坐寶船,浩浩蕩蕩跨海去非洲。

王偉率海軍護送。

轉眼到了景泰二十五年,七月。

十六歲的太子,終於得償所願,迎娶楊氏爲太子妃。

四個兒子一起大婚。

老二朱見淞迎娶了耿裕女兒,老三朱見渝迎娶了劉健女兒,老四朱見漭迎娶了王越女兒。

年富得償所願,當上了首輔。

韓雍和項忠卻要回朝了,韓雍擴充了四川版圖,督撫婆羅洲六年的項忠,也功成身退。

剩下的事情交給繼任者即可。

婆羅洲三省,已經算是初步清理完畢。

人口也超過了千萬。

但對富庶的婆羅洲而言,千萬人口遠遠填充不滿。

中樞撤婆羅洲總督,設三個督撫,管理地方。

在呂宋的宋偉,卻中了野人毒箭,死在呂宋,皇帝封他碧瑤伯,追封碧瑤侯。

皇帝再次下旨,殺絕呂宋,一個喘氣的都不留。

宋偉意外去世,讓皇帝十分痛心,親自寫祭詞悼念宋偉,並嚴令天下將領注意安全。

朱永升呂宋督撫。

皇子大婚後,就要出宮去王府單住了。

養心殿裡,朱祁鈺正看着奏疏,忽然擡頭問:“太子。”

“兒臣在。”

養心殿內多了四張桌子,四個皇子,各坐一張桌子,在看司禮監處理好的政務。

“這是項忠的奏疏,你怎麼看?”

馮孝代呈,馮孝也五十歲了,衰老了,他侍奉皇帝快三十年了,皇帝恩許他不用多行禮。項忠還沒到京師呢,就爲手下人請命封官請願。

朱見淇十六歲了,六歲出閣學習,從大婚後,才能親政,和皇帝一起處置政務。

這是朱祁鈺給他的權力。

但這個權力,是所有皇子都有的。

等皇子心智成熟,皇帝就要教導他們帝王心術了。

朱見淇微微皺眉:“兒臣以爲,這個項忠有私心。”

“怎麼講?”

朱見淇看完,交給老二看,依次傳遞。

“這都是他手下的封官許願,心裡沒有朝廷,只有他們的小團體,中樞若答應他們,婆羅洲豈不是項忠的婆羅洲嗎?”

項忠在婆羅洲六年,把婆羅洲清洗完畢,但同樣的,也把婆羅洲經營得如鐵桶一般。

御史都說項忠有謀反之意。

監察司更是一天一道奏疏,請中樞調回項忠,打散他的小團體。

而項忠,在回京的路上,卻還在爲手下人請願升官。

司禮監董賜是怎麼批的?

同意!

“董賜簡直是亂批!”

朱見淇十分生氣,他認爲項忠心裡根本就沒有國家,只有自己的利益,這樣的人再有才華,也不能重用。

不是不能重用,而是立刻殺死。

“老二,怎麼看?”朱祁鈺看向朱見淞。

“兒臣以爲太子說的是,項忠這篇奏疏,多少帶着幾分怨氣,顯然是不願回京,更願意在婆羅洲,經營自己的小天地,擺明了有造反之心。”朱見淞這話殺人誅心。

朱見渝也認爲這樣。

“老四呢?”

三兄弟都看向老四。

朱見漭抓抓頭髮:“兒臣和三個哥哥看法不一樣,項忠敢直言請願封官,恰恰說明他沒有野心。”

朱祁鈺哼了一聲:“你沒覺得,這是對中樞的試探嗎?”

“父皇的意思是,項忠這是試探中樞,一旦中樞不同意,他會立刻架船返回婆羅洲?”

朱見淇臉色一變:“那這樣的亂臣賊子,更不能留了!”

朱祁鈺對這四兄弟都有些失望。

“父皇,您有不同看法?”朱見漭善於討他爹歡心。

“朕問問你們,什麼是野心啊?什麼人才有野心啊?”

朱祁鈺自問自答:“有本事的人都有野心。”

“人有了權勢,就想要更多的權勢,有了兵權,就想當皇帝,這是人之常情。”

“沒有野心的,反而是垃圾,不堪重用的人。”

“而做皇帝,不要怕臣子有野心,只要制服他的野心就可以了。”

朱祁鈺給伺候筆墨的太監使個眼色:“寫,允項忠所奏,但都察院上疏項忠貪腐鉅款,朕雖不信但人言可畏,立刻捉拿項忠入京,五司會審,還項忠一個清白。”

“不就解決了?”

朱祁鈺看向四個兒子:“沒有你們想的那麼複雜。”

“有野心的人就殺?就是亂臣賊子?”

“你們沒有野心嗎?敢說自己沒惦記過這個位子?”

四個兒子面如土色。

“難道都殺了?那用的都是庸臣,國朝早就滅了!”

“要用臣子的才,而不是德。”

“這世上哪有什麼德才兼備的人,朱見淇,朕問你,你是嗎?”

“推己及人,你都不是,憑什麼要求別人是道德君子呢?”

朱見淇懵懵地說:“可師父是這樣教的。”

“他教你就信?”

“動動腦子,做事先想想自己,自己站在這個立場上,會做出什麼選擇?”

“項忠有野心很正常,他這麼大功勞,該有野心,也該狂傲,也該試探中樞!”

“但不能憑藉一封試探的奏疏,就殺了他,那是愚蠢的做法。”

朱祁鈺笑道:“你是未來的皇帝,你們也都是封國裡的皇帝,要記住,要相信臣子,但同時又不能被臣子矇蔽。”

“父皇,那項忠會審出什麼結果來?”朱見淞問。

“審?不過一個下馬威而已,告訴他,他的小心思朕看到了,就夠了。”

“有什麼可審的?貪了就貪了,想過當皇帝就想過了,能怎麼樣?只要他有本事,就要用!”

“別因爲點風吹草動,就耿耿於懷,這不是皇帝該做的事。”

朱祁鈺笑道:“在大明想當亂臣賊子,沒那麼簡單,別看婆羅洲遠在海外,朕一道聖旨,就能殺死任何人,包括項忠。”

沒有人知道,皇帝在每個省埋了多少釘子。

而這,只有朱祁鈺能做到,等太子登基,就做不到了。

但沒到最後一步,朱祁鈺絕不會做。

“做皇帝呀,要懂得裝糊塗,和臣子心照不宣就好了。”

“你們真覺得,現在這些人畜無害的老臣,年輕的時候就多麼聽話嗎?”

朱祁鈺嗤笑:“人人都有野心,用好了就是名臣,用不好你就是亡國之君。”

“這張椅子不好坐。”

“透出風去,老七還沒王妃,朕看中了項忠的孫女,到了年紀就完婚。”

“這叫施恩。”

“打了巴掌就得給人家甜棗,不然人家憑什麼給你賣命?因爲你姓朱?還是你臉大呀?”

朱祁鈺笑道:“記着,當皇帝就是切蛋糕,管臣子就是利益交還。”

“他想要什麼,你們能給什麼,才能做好這個皇帝。”

“當然,你們要有絕對權柄,才能像朕這樣。”

“若沒有,就苟住了,裝作什麼都不知道,才能活下去。”

“有時候活着,比任何事都重要。”

朱祁鈺教導兒子們。

“兒臣等受教。”四個兒子跪在地上。

“這回明白司禮監是怎麼批的了吧?董賜,是朕的肱骨啊。”朱祁鈺笑着坐回了御座。

皇帝先加了婆羅洲官員的官位,又懲治了項忠,隨後又要招項忠孫女爲老七王妃。

這是敲打項忠,讓他老老實實的,別動不該有的念頭。

不信你現在回婆羅洲試試,看看他們願不願意跟你造反?

同時,也在告訴項忠,你的功勞朕都記着呢,朕能給你的,絕對比你造反得到的更多,不如咱倆繼續合作,你項忠意下如何?

皇子們若有所思。

“想有絕對權力,就得坐得住板凳。”

“臣子們坐八個小時,你就要坐十個小時,甚至更多。”

“若連這點毅力都沒有,這把椅子是坐不住的。”

朱祁鈺讓他們繼續看奏疏。

晚上回東宮的時候,朱見淇和太子妃說:“今日父皇和我說了很多以前聽不得的大事,我這心裡,跟翻江倒海似的。”

他想跟楊氏訴說,但楊氏卻不敢聽。

她剛嫁過來,若因這點事得罪了公婆,等待她的就是死亡。

她和其他王妃不一樣,她是小官家的女兒,沒有那麼大的靠山。

“殿下您餓了吧?臣妾準備了您愛吃的。”楊氏離開主殿。

朱見淇卻鬱悶,連一個訴說的人都沒有。

以前把楊氏當做白月光,可娶回家就覺得不香了,相見不如懷念,男人都是大豬蹄子。

他想了想,還是明日去請教老師吧。

翌日,早朝。

四個皇子站在丹墀中間,他們先上丹墀後,要先對老師們行禮,朝臣們叩拜皇帝,他們則站一邊去。

朱祁鈺卻沉着臉,心情不太好。

“陛下,老臣之前就說過了,您答應軍中一次,以後各軍都會鬧,今天鬧餉,明天要回家,以後就沒個安生日子了。”

孫原貞率先開口。

這不,烏斯贓駐軍鬧了起來,說高原氣候受不了,嚷嚷着要回家,或者加錢。

韓雍剛啓程回京,他們就鬧幺蛾子。

“氣候惡劣,可以理解,給多加一項高原補貼。”

朱祁鈺生氣的不是這個,而是韓雍剛離開四川,底下軍將就鬧,擺明了是怕韓雍,不怕中樞。

這是韓家軍?

嚷嚷着讓韓雍回去?

這是要坑死韓雍啊,把韓雍困死在雪山上?

“陛下,此風不能漲啊!”

孫原貞急聲道:“不如讓韓雍回去,處置了這些人,再行回京。”

朱祁鈺卻看着孫原貞,韓雍回來,是要做兵部尚書的,他孫原貞都九十一了。

兵部有三個侍郎,就是因爲孫原貞幾乎不能主事。

如今在朝堂上說韓雍的不是,看來還是想霸着兵部尚書的位子呀。

都能理解,人嘛,都是官迷。

看看年富,八十一了,當上首輔之後,精神頭居然更好了呢。

“就別折騰韓雍了,先加錢,安撫兵卒便是,在高原上確實苦。”

朱祁鈺道:“這幾年白昂和彭宜上了雪山,都說上不來氣,確實難啊。”

正討論着呢,有太監快跑進來。

“皇爺,太傅府裡傳來噩耗!”

太傅就是李賢。

猛地,朱祁鈺站起來:“太醫院不是說,李賢身體見好轉嗎?怎麼要沒了?”

“擺駕,去太傅府!”

“快!”

胡濙在世時,就說李賢能支撐朝局,這十幾年,都是李賢支撐着朝局,所以大明才進入高速發展期。

這幾年,李賢身體不好,也就不再理事。

但他依舊是大明的定海神針。

一幫老臣,雖然不太理事,但卻對大明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他們人老成精,對局勢有着精準的把控,總能給皇帝最好的建議。

一衆臣子,全都隨駕去李賢府中。

上下跪了一地,在痛哭。

內堂裡,李賢卻跟好人一樣,看見皇帝竟笑了:“陛下您來了?”

這是迴光返照!

“首輔,朕來了。”朱祁鈺掃了眼李璋,想到之前讓李璋折磨李賢的一幕,覺得很有趣,但如今物是人非了。

“陛下。”李賢看着皇帝在笑。

朱祁鈺坐在牀邊,抓住他的手:“朕離不開您啊,這些年,您一直是朕的肱骨啊,爲朕出謀劃策,爲大明遮風擋雨。”

“老臣也捨不得陛下您呀。”

李賢還在笑:“但先帝在召喚老臣,讓老臣去那邊伺候了。”

“大明的發展,老臣一點都不擔心了。”

“您指的這條路,比大明固守百年的路更好,可惜老臣看不到結局了。”

“老臣也看不到崑崙山封禪的時候了。”

李賢看着皇帝就是笑:“老臣臨死前,想最後勸諫陛下一件事,望您允准。”

“朕聽,朕準。”

曾經的李賢,何嘗不是現在的項忠,同樣是難以馴服。

可朱祁鈺用了十八年,終於將這個人馴服了。

可剛馴服沒幾年,他卻要撒手人寰了。

“陛下博聞強記,是知道安史之亂的。”

“盛唐之盛是玄宗,敗也是玄宗。”

“老臣請陛下謹記,萬勿學唐玄宗,將權柄付於佞臣楊國忠之手。”

“如今朝堂上,有年富、項忠、韓雍、耿九疇、白圭、王復之才,可暫時穩定朝堂。”

“但其人年紀都大了。”

“老臣以爲,未來穩定中樞的,是劉健、謝遷、李東陽劉大夏之人。”

“您要用好這些人。”

“切忌,不要做唐玄宗,大明是所有人的心血。”

“臣等雖然曾經極力拒絕大明走這條路,但陛下您一意孤行,臣等便奮力前行,爲了大明,付出一切。”

“陛下,這裡面是所有人的心血啊,陛下,您萬萬不能毀了,不能毀了!”

李賢嚎啕大哭。

哭着哭着,便沒了生息。

朱祁鈺慢慢閉上了眼睛,充滿了悲傷:“朕聽到了,首輔,您的話,朕永遠記得。”

聽聞李賢斷氣音訊,外面哭聲大作。

李璋也跪伏在地,嚎啕大哭。

“你父親,是朕的肱骨,是大明的賢臣,是大明的英雄。”

“但天妒英才啊。”

“爲什麼那些碌碌無爲的人,卻能活着呢?朕的肱骨,爲什麼都要離朕而去了呢?”

朱祁鈺聲音悲慼:“李璋,你要做一個像你父親一樣的人,這是朕對你的期許。”

“微臣遵旨!”李璋磕頭。

他慢慢走出房間。

朝臣都擁簇在外面,朱祁鈺嘆息一聲:“加封太傅爲太師,一品柱國,華蓋殿大學士,爲李賢立廟祭祀,諸卿,挑個好諡號吧。”

李賢死訊傳到房山,正在搞農藥研究的徐珵,聞訊吐了口血,不治而亡。

徐珵一死,農科院前途未卜。

纏綿病榻的王來,也傳來訃告。

“一朝損失三位重臣,痛煞朕也!”

朱祁鈺心情極爲糟糕:“朕還承諾過他們,要帶他們去崑崙山封禪的呀,爲什麼不等等呢?朵思已經歸附了呀!”

“請陛下保重龍體。”朝臣勸諫皇帝。

王來的死,是預料之中的,可李賢和徐珵,死得是一個意外。

“明日早朝停了,朕沒心情。”朱祁鈺心情低落,大明能取得今天這樣的成績,和諸臣的努力息息相關。

這些老臣,更是景泰朝的定海神針。

皇帝經常冒出來稀奇古怪的想法,這些老臣能勸諫皇帝,偶爾又能出謀劃策,給皇帝擦屁股。

可老臣一個又一個離去,讓皇帝心情低落。

太子親自來接項忠,而項忠壓根就不是囚犯,一身戎裝,活脫一個將軍,這讓太子對他的印象極差。

到了冬天,纏綿病榻的吳太后終於熬不住了,撒手人寰。

皇帝服喪三日,全民服喪。

這期間又傳來許彬病逝的消息,許彬差一點就九十歲了,還是沒熬過去這個冬天。

他也是身子骨不好,經不起奔波,所以就在京中養病,死在京師,也算可以了。

但司禮監卻缺了一個人老成精的傢伙。

項忠入閣,韓雍當兵部尚書。

到了十二月。

忽然有太監來稟報,說首輔年富在內閣吐血了。

朱祁鈺一驚,立刻去內閣。

太醫院正在搶救,而年富看見皇帝的身影,擺了擺手,示意不要治了,而是伸手去抓皇帝。

“年卿,朕在這裡。”

四個皇子也跪在地上,年富是他們的老師,是他們人生道路上最重要的老師之一。

朱祁鈺抓住他的手,滿手都是血漬。

“老臣不、不能伴着您繼續往前走了。”

“能得明君恩遇,又位極人臣,老臣死而無憾。”

“只是老臣有一件事放心不下。”

年富聲音顫抖,他使勁攥着皇帝的手:“陛下,大明蒸蒸日上,但背地裡洶涌非常,看似繁花似錦,實則烈火烹油。”

“您,一定不能放縱天性,謹防唐玄宗之後患。”

“陛下,大明有今天是您的傑作,您不能親手將他毀了!”

“陛下!”

年富吊着這口氣,不停呼喚皇帝。

“朕知道,朕不做唐玄宗,不做!”朱祁鈺眼淚在打轉,又一個老臣撒手人寰了。

也是第二個勸他不要做唐玄宗的。

任誰都看得出來,大明在快速變好,就像盛唐一樣,達到了極致,然而卻斷崖式跌落神壇。

所以李賢、年富死前,心心念唸的就是不要做唐玄宗。

王來臨死前也留了封信,也是勸諫皇帝,謹守基業,切勿自驕自滿。

“陛下,東北傳來噩耗。”

沒過幾天,就傳來朝鮮督撫羅綺病逝的消息。

朱祁鈺心情壓抑,爲什麼這麼多重臣,離朕而去了呢?

又有太監進來。

“又有誰死了嗎?”朱祁鈺心情不佳。

“回皇爺,連公公病逝了。”

“連仲?”朱祁鈺納悶,連仲一直在治水司效力,身體一直很好,還跟着上高原了呢,怎麼忽然就死了呢?

“聽說連公公聞聽太后薨逝,就、就故去了!”

朱祁鈺閉上眼睛,十分絕望。

連仲在治水司多年,功勞赫赫,他身體也很好,卻因爲和吳太后主僕情深,便去了。

“這是上天在懲罰大明嗎?這麼多老臣,一年之內,陸續而亡,大明的未來在哪裡呢?”

朱祁鈺喃喃自語。

第121章 請衍聖公移居四平之城!請耿寺卿喝第253章 含山公主:太祖皇帝會不會掀開棺材第44章 請陛下御駕去死!(求收藏)第39章 三根人蔘下肚,該吐真言了(求收藏)第62章 陳循站在第三層上!該死的商賈,敢欺第244章 攪屎棍子,把皇帝噴破防了!(加更第198章 西廠出更,寸草不生!造訪張家,把第400章 夏國篇:試圖擺脫大明桎梏的大夏第379章 加高興安嶺,填平兩灣,用葉尼塞河第229章 既然漠北王無顏見先帝,就葬去倭國第312章 我明人豈能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種地?第471章 戰後復甦:朱祁鈺的戰略思想一一應第314章 使團抵達印度,不重文化的印度第444章 命運啊,朕想給世界上上強度第339章 地獄之門和天堂之路第164章第119章 支棱起來,勵志做竇憲的于謙!先殺第375章 第一次波蘭戰爭,第一次奧斯曼戰爭第427章 人造塔里木湖,大明第一富,浙江第18章 朕,回來了(三千字,求追讀!)第406章 以死明志,若由太子登基,大明必亡第169章 十四萬精兵,毀於一旦第338章 兩年,東南聯軍覆滅,平暹之戰第380章 景泰風雲和洪武王朝,神化皇帝,聖第385章 打造大明花瓣式產業結構,地區間平第335章 迴鑾,日新月異的大明!中學爲本,第339章 地獄之門和天堂之路第127章 出家人不打誑語?啪!把你的字給摘第386章 阻攔禪讓,民間主動造神,請老皇帝第205章 不遵聖旨的後果,就是殺無赦!築京第168章 飢腸轆轆的韃靼兵,去大寧城吃飯!第428章 老皇帝隱藏得最深的一面:終極僞裝第42章 陛下乃純孝之君(求收藏!)第98章 京中百官,家中有女者,皆入宮伺候!第160章 想裂土分王?就憑你姓朱?一羣豬狗第231章 你個皇帝的心思壞得很,一句話都不第373章 故宮博物館,收集別人的文物,讓別第209章 皇太后,乖,當狗才會有富貴!第71章 俞士悅,朕給你做狗的機會,別不珍惜第291章 除夕賜宴,去年賜火鍋,今年賜燒烤第256章 打土豪分家產,自發鴿命也是利益驅第11章 奪門開始,朕與皇太后半步不退第284章 中樞震怒,朕要把南直隸上下全部殺第289章 請陛下上路,獻皇后於後庭第172章 朕不殺人,心裡難受,去把和張瑾有第192章 抽絲剝繭,京師地下的秘密!上刑,第473章 戰後復甦:可樂的壟斷(四)第408章 虞國郤國息國沈國篇:刺殺吳王,藩第286章 王越南下,星夜破城!銀行的誕生第416章 以人爲本的大明,大案頻發第251章 腿絆兒加砍刀腳,撂倒應天府尹!第127章 出家人不打誑語?啪!把你的字給摘第236章 年夜飯殺器,麻辣火鍋!第211章 雞同鴨講,這些人都是漠北王讓殺的第71章 俞士悅,朕給你做狗的機會,別不珍惜第41章 往朱祁鎮頭上扣屎盆子!(近七千字求第180章 先誅孔,再殺文人,定乾坤!第32章 于謙,該不該殺?(求收藏!求追讀!第198章 西廠出更,寸草不生!造訪張家,把第415章 魚和熊掌想兼得的老皇帝第240章 改革吏治,元宵賜蟒服!第262章 楊府尹,收一收你的屎尿屁,味兒太第415章 魚和熊掌想兼得的老皇帝第142章 錢王妃流產,朱祁鎮的手段!第273章 釋奴令,漢兒不爲奴!第410章 崇國淮國代國隨國鄂國篇:非洲風雲第207章 明軍雄起,截斷禿巴思部!放大皇帝第437章 在別人眼裡,朕只能保五爭三,當不第48章 查!查查這些混子是怎麼混進太醫院的第313章 明中六大奇案,養濟院瘦馬案第455章 至暗時刻:朱祁鎮死亡真相(八)第254章 金忠出匣,分大族,析其產,逼繳認第12章 把高閣老舉高點,讓叛軍看到第171章 殺雞儆猴,殺張家,嚇孫家,釣出大第396章 改革本質,大明能統治世界的真實原第451章 時光不可逆:朕和朕的后妃們(四)第267章 安南政變,二次奪門:別,別殺朕,第443章 給王守仁上上強度,新時代朱祁鈺 朱第374章 西歐風雲,滅葡之戰,牽羊禮永不過第155章 大旱之後大雨,泡爛的京師!第205章 不遵聖旨的後果,就是殺無赦!築京第29章 摳了眼珠子!陛下乃千古仁君!第437章 在別人眼裡,朕只能保五爭三,當不第252章 朝鮮大亂,出兵吞其民,放其地,當第270章 黃鱔,像條尾巴一樣!(吃飯勿看)第362章 不利於團結的話不要說第57章 裡庫迷蹤!西華門哭諫!你們要累死朕第201章 漠北王額頭上寫着傻叉兩個字!第162章 貴妃,跪好了!第62章 陳循站在第三層上!該死的商賈,敢欺第65章 咔嚓!朕只是試試刀,駙馬勿驚!挨一第358章 陳嘉猷遍訪歐羅巴,朱見深兵打奧斯第52章 宣鎮告急!朕不當亡國之君!第106章 陛下待朝臣,如慈父般溫暖!第207章 明軍雄起,截斷禿巴思部!放大皇帝第169章 十四萬精兵,毀於一旦第434章 世界歷史的起源,大明,根就在大明第312章 我明人豈能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種地?第344章 建立信用社會體系,信用大明,朱祁第442章 朱祁鈺的反向求生,爲成仙獻祭朝廷
第121章 請衍聖公移居四平之城!請耿寺卿喝第253章 含山公主:太祖皇帝會不會掀開棺材第44章 請陛下御駕去死!(求收藏)第39章 三根人蔘下肚,該吐真言了(求收藏)第62章 陳循站在第三層上!該死的商賈,敢欺第244章 攪屎棍子,把皇帝噴破防了!(加更第198章 西廠出更,寸草不生!造訪張家,把第400章 夏國篇:試圖擺脫大明桎梏的大夏第379章 加高興安嶺,填平兩灣,用葉尼塞河第229章 既然漠北王無顏見先帝,就葬去倭國第312章 我明人豈能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種地?第471章 戰後復甦:朱祁鈺的戰略思想一一應第314章 使團抵達印度,不重文化的印度第444章 命運啊,朕想給世界上上強度第339章 地獄之門和天堂之路第164章第119章 支棱起來,勵志做竇憲的于謙!先殺第375章 第一次波蘭戰爭,第一次奧斯曼戰爭第427章 人造塔里木湖,大明第一富,浙江第18章 朕,回來了(三千字,求追讀!)第406章 以死明志,若由太子登基,大明必亡第169章 十四萬精兵,毀於一旦第338章 兩年,東南聯軍覆滅,平暹之戰第380章 景泰風雲和洪武王朝,神化皇帝,聖第385章 打造大明花瓣式產業結構,地區間平第335章 迴鑾,日新月異的大明!中學爲本,第339章 地獄之門和天堂之路第127章 出家人不打誑語?啪!把你的字給摘第386章 阻攔禪讓,民間主動造神,請老皇帝第205章 不遵聖旨的後果,就是殺無赦!築京第168章 飢腸轆轆的韃靼兵,去大寧城吃飯!第428章 老皇帝隱藏得最深的一面:終極僞裝第42章 陛下乃純孝之君(求收藏!)第98章 京中百官,家中有女者,皆入宮伺候!第160章 想裂土分王?就憑你姓朱?一羣豬狗第231章 你個皇帝的心思壞得很,一句話都不第373章 故宮博物館,收集別人的文物,讓別第209章 皇太后,乖,當狗才會有富貴!第71章 俞士悅,朕給你做狗的機會,別不珍惜第291章 除夕賜宴,去年賜火鍋,今年賜燒烤第256章 打土豪分家產,自發鴿命也是利益驅第11章 奪門開始,朕與皇太后半步不退第284章 中樞震怒,朕要把南直隸上下全部殺第289章 請陛下上路,獻皇后於後庭第172章 朕不殺人,心裡難受,去把和張瑾有第192章 抽絲剝繭,京師地下的秘密!上刑,第473章 戰後復甦:可樂的壟斷(四)第408章 虞國郤國息國沈國篇:刺殺吳王,藩第286章 王越南下,星夜破城!銀行的誕生第416章 以人爲本的大明,大案頻發第251章 腿絆兒加砍刀腳,撂倒應天府尹!第127章 出家人不打誑語?啪!把你的字給摘第236章 年夜飯殺器,麻辣火鍋!第211章 雞同鴨講,這些人都是漠北王讓殺的第71章 俞士悅,朕給你做狗的機會,別不珍惜第41章 往朱祁鎮頭上扣屎盆子!(近七千字求第180章 先誅孔,再殺文人,定乾坤!第32章 于謙,該不該殺?(求收藏!求追讀!第198章 西廠出更,寸草不生!造訪張家,把第415章 魚和熊掌想兼得的老皇帝第240章 改革吏治,元宵賜蟒服!第262章 楊府尹,收一收你的屎尿屁,味兒太第415章 魚和熊掌想兼得的老皇帝第142章 錢王妃流產,朱祁鎮的手段!第273章 釋奴令,漢兒不爲奴!第410章 崇國淮國代國隨國鄂國篇:非洲風雲第207章 明軍雄起,截斷禿巴思部!放大皇帝第437章 在別人眼裡,朕只能保五爭三,當不第48章 查!查查這些混子是怎麼混進太醫院的第313章 明中六大奇案,養濟院瘦馬案第455章 至暗時刻:朱祁鎮死亡真相(八)第254章 金忠出匣,分大族,析其產,逼繳認第12章 把高閣老舉高點,讓叛軍看到第171章 殺雞儆猴,殺張家,嚇孫家,釣出大第396章 改革本質,大明能統治世界的真實原第451章 時光不可逆:朕和朕的后妃們(四)第267章 安南政變,二次奪門:別,別殺朕,第443章 給王守仁上上強度,新時代朱祁鈺 朱第374章 西歐風雲,滅葡之戰,牽羊禮永不過第155章 大旱之後大雨,泡爛的京師!第205章 不遵聖旨的後果,就是殺無赦!築京第29章 摳了眼珠子!陛下乃千古仁君!第437章 在別人眼裡,朕只能保五爭三,當不第252章 朝鮮大亂,出兵吞其民,放其地,當第270章 黃鱔,像條尾巴一樣!(吃飯勿看)第362章 不利於團結的話不要說第57章 裡庫迷蹤!西華門哭諫!你們要累死朕第201章 漠北王額頭上寫着傻叉兩個字!第162章 貴妃,跪好了!第62章 陳循站在第三層上!該死的商賈,敢欺第65章 咔嚓!朕只是試試刀,駙馬勿驚!挨一第358章 陳嘉猷遍訪歐羅巴,朱見深兵打奧斯第52章 宣鎮告急!朕不當亡國之君!第106章 陛下待朝臣,如慈父般溫暖!第207章 明軍雄起,截斷禿巴思部!放大皇帝第169章 十四萬精兵,毀於一旦第434章 世界歷史的起源,大明,根就在大明第312章 我明人豈能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種地?第344章 建立信用社會體系,信用大明,朱祁第442章 朱祁鈺的反向求生,爲成仙獻祭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