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楊信戰敗,瓦剌洶洶!迫不及待,收攏

第86章 楊信戰敗,瓦剌洶洶!迫不及待,收攏軍權!胡家魔星!

奉天殿一片肅穆。

戰報上寫着,正月二十六日,宣鎮軍民重創瓦剌,歡欣鼓舞,興安伯徐亨趁瓦剌退卻之時,開關城突襲,追擊數十里,戰果頗豐。

總兵楊信、定西侯蔣琬率全軍出關城重擊瓦剌,節節勝利。

瓦剌人丟盔棄甲,楊信、徐亨、蔣琬等一鼓作氣,追至黑夜,到達沙嶺,結果在沙嶺處遇伏,損失慘重。

楊信等人擊退伏兵,徐徐後撤,後撤路上,連遇伏兵十餘次。

總陣亡人數超過四萬人,興安伯徐亨歿於陣中,將校陣亡數百員,敗得莫名其妙。

“明天春龍日,楊信給朕好大一個驚喜啊!”

朱祁鈺怒不可遏,十七萬大軍啊,怎麼就能中了瓦剌的誘敵之計呢?

陣亡四萬人,士氣低落至極,就算用王八陣死守,能不能守住都是問題。

“請陛下息怒。”

王偉出班叩首:“臣以爲此非楊總兵之罪。”

“我軍線報寫的是瓦剌軍只有五萬人,可最新戰報中顯示,埋伏在沙嶺的瓦剌人超過三萬。”

“又有兵力沿路清掃我軍堡壘,恐真正戰力超過四萬。”

“就是說,瓦剌此次出兵九萬人。”

“臣以爲不可能。”

“也先死後,瓦剌各大勢力攻伐不休,實力銳減,絕對湊不出九萬人的兵丁。”

“除非在沙嶺埋伏我軍的是韃靼軍。”王偉慷慨陳詞。

兵部右侍郎俞綱反駁:“絕不可能。”

“韃靼和瓦剌,勢同水火。”

“近幾年,韃靼多次要求內附大明,對我大明極爲恭順,豈能和瓦剌狼狽爲奸?”

“臣以爲這九萬人是瓦剌舉國之力,因爲戰報上顯示雙方配合無間,顯然是從剛開始定下的計謀。”

“佯攻宣鎮的五萬人,就是誘餌。”

“臣以爲,此乃非戰之罪,瓦剌人用五萬人爲誘餌,換做老臣,恐怕也忍不住誘惑。”

俞綱爲楊信開脫。

俞綱此人,在景泰三年易儲風波之中嶄露頭角,倒向了景泰皇帝,同時他又和陳循、高谷、王文、于謙都眉來眼去的,朱祁鈺也搞不清楚,他究竟是誰的人,反正是根隨風草。

“臣也以爲,俞侍郎所言甚是!”東宮詹事儀銘跪下道。

朱祁鈺目光一閃,儀銘是郕王府長史出身,奈何屁股坐到了高谷那邊,他是高谷的人,不是朱祁鈺的人。

高谷死後,朱祁鈺沒清算其黨羽,如今儀銘有投靠他的苗頭。

“瓦剌能湊出九萬兵丁?”

朱祁鈺覺得不可思議:“羅綺可在?他出使過瓦剌,可知瓦剌情況?”

近些年,大明與北方沒有戰事,所以武備廢弛,也極少蒐集漠北情報,所以朝中知道瓦剌情況的朝臣,少之又少。

“啓稟陛下,羅侍郎出督雲南、四川軍儲,不在朝中!”俞士悅出班回稟。

因爲羅綺是刑部左侍郎,所以俞士悅應答。

朱祁鈺纔想起來,羅綺是朱祁鎮的人,被原主打發走了。

“老臣可以證實,瓦剌舉國丁口數百萬,可湊出九萬兵丁。”

王直站出來道:“但也先死後,瓦剌分崩離析,據老臣所知,瓦剌大體分爲三大勢力,也先弟弟忽勒孛羅、也先長子博羅納哈勒和也先次子阿失帖木兒三大勢力。”

“除非三大勢力聯合,才能湊出九萬兵丁。”

按照草原上的習俗,拆夥分家的三股勢力,應該打出個狗腦子纔對啊,不應該聯合到一起的。

“啓稟陛下,恐怕就有兩種可能。”

胡濙緩緩走出來:“一種是瓦剌出現了新主人,但老臣以爲這種可能性不大。”

“第二種,就是草原的日子太難熬,再加上三家攻伐不斷,損失慘重,牧民恐怕是真的過不下去了,才迫於無奈南下劫掠宣府。”

“陛下可再等等大同軍報,倘若真是三股勢力聯合,恐怕最先被搶的不是我大明,而是關西諸番。”

也對,近些年瓦剌人口激增,丁口恐怕超過二百萬,以草原的貧瘠是養不了這麼多人的,再加上最近天災不斷,天氣變冷,幾方勢力又攻伐不絕,無法休養生息,草原上的日子絕不好過。

“楊信戰報上,並沒寫明,瓦剌損失多少?”朱祁鈺對楊信戰報的含糊其辭十分不滿。

“臣以爲,我軍損失慘重,楊總兵不敢派出探馬去探查。”

王偉解釋道:“但臣估算,瓦剌最少減丁一萬到兩萬人。”

“臣以爲,當務之急是奪回長城內的堡壘,以墩臺屯守,以待於少傅馳援。”

王偉是知兵的。

提起堡壘,朱祁鈺更怒了:“戰報上也沒提,後方的堡壘是怎麼丟的?瓦剌人是怎麼繞過張家口,繞過十幾萬大軍,偷襲後方堡壘的!”

“只寫了遭遇十幾次伏擊,就沒了!”

“讓朕怎麼猜?讓朝堂怎麼猜?”

“這個楊信,敗了也就敗了,怎麼連戰報都不會寫?”

朱祁鈺動了臨陣換將的念頭,但還是壓下來,如今宣鎮士氣正低落,中樞最好不要胡亂插手。

“陛下,想來楊總兵也不知道如何敗的,等探明後,會有新的戰報傳來。”俞綱低聲道。

沒錯,敗得太詭異了。

撤退時連連遭遇十幾次伏擊,就算是堡壘被偷襲,起碼會有點動靜吧?沒有動靜,就沒點燃一次狼煙?一座堡壘沒傳信出來,十幾座都沒傳出來?

所以這裡面貓膩兒太大了!

楊信不敢隨便奏報,所以要調查清楚纔敢寫出來。

“罷了!”

“給楊信下聖旨!”

“此敗,非戰之罪,宣鎮軍民有大功,朝堂犒賞隨後便到!”

“追封興安伯徐亨爲興安侯,由徐賢襲爵。”

“還望楊信重整軍容,死守宣府,半步不退!朕、朝堂、大明萬萬百姓,希望盡負於汝之肩膀,萬望堅守宣府,等待馳援!”

朱祁鈺長吁口氣。

胡濙也舒了口氣,皇帝終究剋制住了,沒有下聖旨對宣鎮大開殺戒。

倘若申斥的聖旨下去,宣鎮根本沒法守了,士氣低落,必然大敗。

這個時候,只能賞,再賞。

哪怕有幺蛾子也得吞進去,宣鎮不能再敗了。

十七萬人鎮守都捉襟見肘,如今又丟了連成片的堡壘、墩臺,又減丁四萬,傷者無算。

勢力衰弱至極,此刻只能鼓勵,只能賞,期盼楊信能以死守住宣鎮,等待于謙率領的京營大軍。

“朕想調大同軍協防宣鎮,諸卿意下如何?”

“陛下,此舉絕對不行!”

胡濙率先道:“老臣懷疑,瓦剌四萬大軍,就是從西北而來,西北諸番被搶掠得狠了,若大同空虛,老臣擔心,他們也會來打大明的秋風!”

“西北蠻子也敢欺朕?”朱祁鈺氣得不行。

他喃喃自語:“懷來也不可動,居庸關還要增加守衛,若再調兵,就得從湖廣抽調了。”

“啓稟陛下,數日前南和伯方瑛傳來喜訊,苗亂旦夕可平,臣以爲可從湖廣調回一些人,屯守居庸關,以居庸關之兵移駐懷來,請懷來總兵趙輔馳援宣鎮。”王偉諫言道。

俞綱覺得不妥,和邊關相比,湖廣纔是心腹之患,而且平苗軍熟悉山地作戰,若在平原上野戰,必然吃虧。

朱祁鈺滿臉愁容。

難道只有派五萬京營出征了嗎?

“老臣以爲,可調京營出征!”

胡濙嘆了口氣:“王侍郎所言有理。”

“可讓趙輔移鎮宣鎮,居庸關之兵屯守懷來。”

“再以京營重兵,屯守居庸關,拱衛京師。”

“若無必要,可不參戰。”

“湖廣之兵暫且不要動。”

王偉、俞綱、儀銘等懂兵事之人,皆同意此舉。

而有資格統率京營出征,又能安皇帝心的,恐怕只有範廣了。

朱祁鈺左右權衡,如今京中危機暫且解除,以樑珤屯守京師九門也可,讓範廣屯守居庸關等關隘,一來可增加軍功,二來可更好的將五萬京營掌握在手中。

“臣以爲天官所言甚是!”李賢站出來支持。

閣部都同意派京營駐守居庸關,而非在營盤裡無所事事。

“朕允了,居庸關、紫荊關、倒馬關三關駐防衛所,原三關兵馬移駐懷來,懷來趙輔待援軍抵達後,便立刻移鎮宣府,依舊由楊信指揮,朕信楊信!”

“再從京中押解一批軍需至宣鎮,戶部沒有,便從內帑出。”

“軍器局、兵仗局,加班加點,爲前方將士製造裝備!”

“升範廣爲三關總兵,授昭勇將軍,鎮守居庸關、紫荊關、倒馬關三關!”

朱祁鈺又往裡摻水了,趁機加大範廣權柄。

瓦剌從宣鎮方向來,和紫荊關、倒馬關有什麼關係?

還不是趁機把紫荊關、倒馬關的衛所悉數調去懷來,給範廣機會,收買人心。

胡濙、王直都看穿了,奈何能讓皇帝派出五萬京營,已經不容易了,乾脆睜一眼閉一眼吧,畢竟陳循沒了,遏制不住皇帝了。

但朱祁鈺決定得寸進尺了。

“京營出征四萬人!”

“撤京師九門守衛軍,改爲九門提督,立九門提督府,下轄一萬兩千人,提督爲正二品。”

“九門提督不隸屬於五軍都督府,由軍機處直轄,爲朕直管。”

“樑珤出任九門提督,加授保定侯樑珤昭勇將軍。”

京營出征,朱祁鈺必須牢牢把京師九門攥在手心裡。

王直、李賢臉色一變。

皇帝這是在趁機攬權!

他偷偷給範廣加權,大家睜一眼閉一眼,過去就算了。

如今又設什麼九門提督,加軍機處的權。

皇帝玩了命似的搶奪兵權,有意思嗎!

王直咬牙勸諫:“陛下,九門提督之事尚需再議……”

“再議?宣鎮軍情如火,你讓朕再議?”

“是瓦剌敵軍能給你時間?還是苦苦待援的宣鎮能給你時間啊!”

“堂堂閣臣,連點軍事常識都沒有!伱當什麼閣臣!王直!”

朱祁鈺陡然發怒:“即日起,天下軍事任免、調動,須加軍機處金印,無印者,一概無效!”

就收權了!

堂而皇之的收權!

你們若不答應,京營便不出徵!

“這……”王直傻眼,皇帝殺氣騰騰,恐怕又要殺人了。

他是真害怕。

只能看向胡濙。

胡濙苦笑一聲,皇帝昨天請他入宮商量,他當時太忙,卻不想今天早朝,皇帝直接來硬的。

他能以何名義阻止?

只要他敢說不,皇帝就能以枉顧宣鎮安危叱責他,楊信兵敗,反倒成了皇帝的殺手鐗,皇帝用政治搶奪軍權,太急了吧。

“內閣,下聖旨!”朱祁鈺一改姿態,變得無比強硬。

“臣遵旨!”林聰領旨。

只有王直和李賢面面相覷,他們給蕭鎡、嶽正、薛瑄使眼色,但三人如泥胎木塑,不但裝作沒看見,還跪下領旨。

他倆頓時明白了,昨天皇帝宣蕭鎡、嶽正勤政殿覲見,顯然把這兩位擺平了。

“朕昨日收到都察院奏章,說京中治安越來越差。”

“朕打算由京營中抽掉一百人,再從民間招募二百人,改原巡捕軍爲巡捕營。”

“巡捕營也隸屬於軍機處,朕來管!”

“侍衛軍,也獨立出來,不再隸屬於錦衣衛,單獨建軍,也隸屬於軍機處。”

“朕打算設一軍機大臣,爲朕掌軍,諸卿誰願意自告奮勇啊?”

朱祁鈺一定要把京中所有軍隊,牢牢攥在手心裡。

光有四衛還不夠,他要把勢力範圍,要從內宮擴張到全京城了。

這纔是,他允准京營出征的全部條件!

想讓京營離開京畿,屯守居庸關,就要把京中兵權交付於朕,否則朕心不安!

朱祁鈺不擔心李王黨,于謙也被他擺平了,他目光灼灼地看着胡濙。

李賢、王直也不斷給胡濙使眼色。

希望胡濙站出來阻止皇帝。

雖然皇帝是在搶奪勳貴的權力,但要想後果啊,皇帝掌握了京畿軍權,會做什麼?

皇帝沒軍權時,就敢殺高谷、王翱等,有了丁點軍權就敢殺陳循,他若掌控了京畿軍權呢?會發生什麼?

胡濙也難啊。

皇帝大勢已成,又拿準時機,他用什麼阻擋?

“陛下。”

胡濙跪在地上:“老臣以爲軍情當急,朝堂應該以穩爲主。”

“老臣並非反對陛下以軍機處凌駕於五軍都督府之上。”

“只是陛下又建九門都督府,又建巡捕營、侍衛軍。”

“老臣擔心戶部入不敷出啊。”

簡單一句話,沒錢。

胡濙就知道拿錢堵朕,朕建巡捕營,不就是爲了錢嘛。

“侍衛軍不過原大漢將軍、紅盔將軍、明甲將軍而已,乃從民間招募,不過建軍而已,用度和以前一樣。”

朱祁鈺笑道:“而巡捕營,算是新建,費用無須走戶部,朕有辦法,讓巡捕營自己來籌錢,自負盈虧。”

組建巡捕營,是他琢磨出來的搞錢新辦法。

撤軍爲營,是爲了今後更好拆分。

朱祁鈺能管的地方不多,首當其衝就是京師,想搞錢,還得從京師入手。

巡捕營的錢,巡捕營自己籌,等巡捕營有了錢,戶部也別想要。

張鳳對此視若未見,什麼巡捕營不巡捕營的,只要不從戶部掏錢,就讓皇帝折騰去吧,反正也管不了。

“這……”

胡濙皺眉,靠山吃山靠橋吃橋,皇帝不會靠收過路費,剝削民脂民膏吧?

“太傅,京畿治安如何,您比朕更清楚。”

“近年來,彈劾京畿治安奏章的如雪片一般,順天府知府換了多少了,都沒任何好轉。”

“如今朕就是要重整京畿治安,所以巡捕營設立迫在眉睫。”

朱祁鈺不再解釋,換上笑容:“諸卿,誰願意出任軍機大臣啊?”

胡濙蠕了蠕脣,改就改吧,大不了等皇帝出了錯漏時,逼着皇帝裁撤便是。

朝臣議論紛紛,誰也搞不懂軍機大臣是幾品官職?

朱祁鈺讓人把關於軍機處的奏章,當中宣讀。

胡濙皺眉,執掌京中軍權的軍機大臣,一定是皇帝的心腹才能擔任,又無品級限制。

恐怕皇帝矚意的是宋傑、宋偉兄弟。

果然,皇帝一番裝模作樣後,欽定宋偉入軍機處,擔任軍機大臣。

爭了個寂寞。

宋偉升任侍衛軍總兵。

于冕代理羽林左衛指揮使。

這是皇帝給於謙好處,也讓朝臣看看,跟着朕混,好處大大的有!

都快來投靠朕吧!

“張尚書,皇店拍賣之事務必放在心上,宣鎮要管,山東也要管啊。”朱祁鈺叮囑兩句,便宣佈退朝。

返回勤政殿。

路上宋家兄弟來謝恩。

“宋傑,侍衛軍並不好管,來歷駁雜,外面有乞丐軍的叫法,朕把侍衛軍交給你,不能用的人直接裁撤,能用的大肆提拔,不夠的人就從民間招募,不必怕彈劾,朕給你撐腰!錢的事,朕去跟戶部扯皮!”

“啓稟陛下,陛下想讓侍衛軍做什麼?”宋傑擔心侍衛軍成爲錦衣衛,他堂堂西寧侯,可不想當錦衣衛頭子。

“變成朕的死忠,爲朕拱衛城內安全!”

朱祁鈺目的明確,宮中由禁衛戍衛,宮外至京城由侍衛軍戍衛,京城城防由九門提督管好了,城外則由京營戍衛。

這樣,整個京畿就完全攥在皇帝手中了,也能徹底安寢了。

宋傑鬆了口氣,領旨謝恩。

“宋偉,這軍機大臣,是幫着朕盯好了京中諸軍,京中各衛調動,皆由你蓋章,蓋章後呈給朕,朕加軍機處印,及朕的印璽,方可下達內閣。三印合一,纔可調動軍隊。”

“微臣領旨!”宋偉這是一步登天了。

同時,他有些驚恐地看着皇帝,若真三印合一,皇帝真就把全國軍權收入手中。

從奪門到現在,才堪堪半個月啊,皇帝就成爲了真正的皇帝啊!

“羽林右衛還由你兼着,衛所中有合適的人選,舉薦給朕。”朱祁鈺淡淡道。

只有把這些都做完,他纔會成爲真正的皇帝。

他現在根基薄弱,要大肆安插自己的黨羽進去,才能穩如泰山。

現在缺的,就是時間。

長則三年,短則一年,他就真真正正的君臨天下,成爲宣宗那樣的真正皇帝了!

“臣等謝恩!”

打發走宋家兄弟,朱祁鈺琢磨着,侍衛軍不能變成宋家軍,還需用人制衡,宋家的權勢已經夠大的了,他不希望走到君臣刀刃相見的一天,也是爲了他們好。

“皇爺,金公公入宮了。”馮孝低聲提醒,打斷朱祁鈺的思路。

“宣。”

很快,金忠進來,跪下請安。

“朕安,起來!”

朱祁鈺笑道:“金忠,你在錦衣衛做的不錯,朕想知道,你在錦衣衛有多少心腹?可信的人!”

“回皇爺,超過二百人。”

金忠擴張的速度很快,這也得益於朱祁鈺幫他推倒了三座大山,又殺了陳循,錦衣衛中的人開始攀附金忠。

“派去宣府一些,朕總覺得宣府不太對勁。”

那封含糊其辭的戰報,以及朝臣的解釋,都認爲戰敗得過於蹊蹺,後方堡壘丟的太詭異了,瓦剌人如何在大軍眼皮子底下穿插的?

楊信是知兵的人,徐亨也是宿將,蔣琬是後起之秀,宣府之中也多有能人俊才,怎麼就輕易着了道了呢?

這裡面一定有鬼!

“皇爺,您是懷疑楊信?”金忠直言不諱說出來。

“楊信不敢。”

朱祁鈺搖搖頭:“若徐亨沒死,朕會懷疑楊信,但徐亨死了,勳臣死了,中樞一定會查個水落石出。”

“所以楊信不敢做,再說了,他兵敗,損兵折將,對他有什麼好處?”

“朕是懷疑宣鎮的商賈啊。”

“朕殺了那個張仁孝,讓所有人封口閉嘴,結果張仁禮還是知道真相,應該不是朕身邊人透露出去的,朕有這個自信。”

“一定出在那幾個商賈身上!”

朱祁鈺隱隱猜測,這案子若揭開,恐怕要把宣鎮要成一片白地。

“奴婢這就去抓人!”金忠磕了個頭。

“回來!”

朱祁鈺搖頭:“把張仁禮關進詔獄,此事就到此爲止,不要再查了。”

“當務之急是宣鎮啊。”

“宣鎮不能丟,若丟了宣鎮,居庸關就成爲前線,京中岌岌可危。”

“心懷叵測之人都會跳出來,京中空虛,朕這皇位就坐不穩了。”

“所以朕讓你去暗查,派信得過的人去宣鎮,走訪調查。”

“朕相信,楊信會幫你們的。”

“他比你們,更想知道真相,給中樞一個滿意的交代。”朱祁鈺道。

“奴婢遵旨。”金忠領旨。

朱祁鈺又交代幾句。

金忠表功:“皇爺,奴婢查到了王喜的線索。”

朱祁鈺來了興趣:“說來聽聽。”

“奴婢從王喜死的那家青.樓入手,您猜猜,那家青.樓的幕後老闆是誰……”

“別賣關子,快點說!”朱祁鈺不滿。

“奴婢遵旨。”

金忠磕了個頭才說:“是陳義和孫震。”

朱祁鈺一愣,纔想起來孫震是李惜兒的弟弟,陳義是鐘鼓司內官,都被他殺了。

“他們在外面合夥開青.樓?”

朱祁鈺記得,李惜兒說過她弟弟孫震多乖,朕沒少給他們兄弟賞賜,難道他們用這些賞賜去開青.樓了?

一股怒火從朱祁鈺眸中射出:“然後呢?”

“奴婢順藤摸瓜,這家青.樓每個月都有一個大客戶,在此花費一大筆錢,奴婢再查,此人就是王喜!”

“從賬目中看得出來,這是王喜賄賂孫震的錢。”

“所以,奴婢抓了孫震,審問了他。”金忠有點恐懼地看了眼皇帝。

“審出什麼了?”朱祁鈺不以爲意。

金忠鬆了口氣:“孫震據實交代,王喜在他那花費,用的是化名,奴婢以爲一無所獲的時候,孫震卻說,王喜在此有一個單獨包間,每次來他都找一個姑娘,並且不允許其他人伺候。”

“奴婢把這伎子抓來詢問,她說王喜從來不碰她,每次只是待一會便走,不許她說出來。”

“而王喜死前,是行色匆匆地跑來這間青.樓,像是來取什麼東西,也是在這裡,遭遇了暗殺。”

“奴婢派人去翻那個房間,房間看似如常,其實被人翻動過。”

“錦衣衛的人也一無所獲。”

“但是,奴婢在那伎子身上找到了突破口。”

“那伎子說,王喜在房間裡藏錢了!”

“她看到過!”

“王喜把銀錠子埋在地下。”

金忠說到這裡,停頓一下。

“去青.樓藏銀子,有趣。”朱祁鈺嘴角翹起,金忠既然說出來,說明找到了。

“回皇爺,是銀子,奴婢從很深很深的地底下,挖出來64枚銀元寶,有的已經腐爛了。”

金忠稟告道:“這銀子可不是簡單的銀子,因爲那伎子偷過銀子,被王喜發現後,差點殺了她,逼她把銀子拿回來。”

“奴婢把銀子拿到手後,就開始琢磨。”

“昨天終於發現了眉目。”

“奴婢把銀子剪碎,在裡面發現了東西,是紙條!”

“64枚銀錠,全部剪開,裡面都有紙條,把紙條拼接到一起,就是一份名單!”

說着,金忠把東西呈上來。

“好個王喜啊,居然把秘密藏在銀錠子裡。”

“就是說,他明知必死,所以死在那裡,是故意告訴朕,他的秘密藏在那裡呢。”

“這是他對張𫐄的報復啊!”

朱祁鈺嘴角翹起,紙條已經拼接好了,名單上字跡模糊,但依稀能看出人名。

“按照人名去抓!抓完就挨個審訊,一個都不要放過!”朱祁鈺又想到了一件事。

王喜是怎麼把紙條鑄入銀子裡的?

能巧妙的鑄入紙條,是不是也能化了銀子,重新制成元寶呢?

王喜在提示皇帝,內承運庫的銀子,是張𫐄偷的!

沒錯,他背後的人,就是張𫐄!

“傳旨盧忠,清查銀作局!”朱祁鈺目中寒光一閃,銀作局不能留了。

“不!朕親自去銀作局,詔錦衣衛、東廠入宮,李瑾隨行!”

盧忠分量不夠。

朕親自來,看看銀作局,藏着多少奸細!

“奴婢這就去召集人馬!”金忠心領神會。

“去吧。”

朱祁鈺擺擺手,旋即問馮孝:“常德入宮了嗎?”

“啓稟皇爺,常德公主今晨入宮,目前在永壽宮中。”馮孝回稟。

“擺駕永壽宮!”

朱祁鈺眸光如刀:“把朕的兩個外甥宣進宮中,與朕一起,去永壽宮。”

……

宮外。

夜色將晚,李賢造訪胡太傅府邸。

胡濙本不想私下見李賢,但李賢以商討宣鎮軍務爲名,他不好拒絕。

便讓小兒子胡豅陪同,胡豅今年二十幾歲,他年輕時走遍大江南北,耽擱了時間,所以老來得子。

“父親大人,李閣老此人,爲達目的不擇手段,又擅長借力打力,他從不冒頭當靶子,與他打交道,還請父親大人慎之又慎,謹防被他當槍使。”

胡濙眼睛一亮,小兒子極爲聰明。

是他硬壓着,否則早就聲名鵲起了,不弱於神童李東陽。

奈何他已經位極人臣,不想再讓兩個兒子都捲入權力漩渦裡,所以他故意打壓小兒子。

也在考驗小兒子的心態,也有磨礪他的意思。

“我兒,你對當今陛下如何看?”胡濙考校他。

“這……”胡豅緊張地看看門外。

“李賢沒那麼快進來,就當你我父子夜話,說來讓爲父聽聽。”

胡濙斟酌,若小兒子真非池中之物,他反而可以舉薦給皇帝,以皇帝鬧騰的性子,說不定小兒子會成爲保住胡家的一條後路。

胡豅對父親的打壓很不滿意,但他很清楚,若不徵得父親同意,他永遠沒有出頭之日。

所以,他要把握好這次機會。

“回父親的話。”

“兒子以爲今上是一頭猛虎。”

“前八年,蟄伏於籠中,虎視眈眈。”

“如今光芒萬丈,要斬破牢籠,要傾覆天下。”、

胡豅話鋒一轉:“但陛下有一個巨大弱點,做事優柔寡斷。”

“嗯?”胡濙微微皺眉。

“說句大不敬的話,若我爲陛下,殺了陳循,我纔不會招攬陳黨,乾脆直接全部殺光!”

“把朝臣全都殺光,大不了中樞停擺數日,從地方調人才入主中樞便是。”

“殺了朝堂上尸位素餐之輩,這天下也就清淨了。”

“日後陛下做何事,再無掣肘,無論改革,還是征伐漠北,都再無反對之詞。”

“陛下已經握住了刀,卻生生止住了殺意,所以兒子以爲陛下過於優柔寡斷。”

胡豅說的興奮,卻沒注意到,胡濙臉色越來越黑。

這哪是什麼非池中之物,而是活脫一個亂世魔星!

皇帝最厲害之處,就在於明明握住了刀,卻能生生止住殺念,用朝堂的朝臣,對付朝臣,這纔是皇帝最高明之處。

也是他迅速掌握皇權,朝臣對投奔皇黨並不十分排斥的原因。

倘若皇帝真拿陳黨開刀,就算把朝臣全都殺光了,從地方詔新臣入京,該不聽話的還是不聽話。

皇帝難道接着殺?

好,一路殺,一直殺,就算把天下人殺光,皇帝也做不成任何事的!只會進入一個惡性循環,最後皇位丟了!

這也是胡濙佩服皇帝的地方,皇帝沒刀時候,氣勢洶洶要殺遍天下,反而攥住了刀之後,卻止住了殺念,用朝堂上的規矩解決朝堂的事,這纔是最難的。

而這,纔是皇帝迅速抓住皇權的根本原因。

這個兒子,若放出去,一定會成爲皇帝的好幫手,幫皇帝殺遍天下,最後落個身死族滅的下場。

這小子絕對不能放出去!絕對不能!

“好了,我兒,去歇息吧。”胡濙不想聽下去了。

胡豅正說到興頭上,被老爹打斷,看老爹滿臉不愉的樣子,就知道說錯話了。

“爹,兒子認爲當今陛下殺心太重了!”

胡豅立刻轉變風口:“若兒子是陛下,一個人都不殺……”

“滾!”

滿嘴謊話的亂世魔星,老夫今日算看透你了!

“得嘞。”胡豅磕個頭,圓潤地滾了。

穿過庭院時,和李賢撞對臉,胡豅乖巧的行禮。

李賢打量一番,連連讚賞:“如此少年人,他日必非池中之物。”

進了正堂,李賢誇讚胡豅:“老太傅,令郎鍾靈毓秀,乖巧懂事,晚學斷定,他日必成朝堂的中流砥柱。”

胡濙臉色發黑,真放他進朝堂,恐怕第一個要殺的就是你。

“李閣老謬讚,李閣老造訪寒舍,所爲何事?”胡濙直來直去。

一來兩個人官位差距很大;再者胡濙年紀非常大,有倚老賣老的資格;三來就是胡濙討厭私相授受,對李賢造訪他的府邸表達不滿。

李賢苦笑一聲:“老太傅莫要叫晚學爲閣老,若蒙不棄,叫晚學一聲原德便好。”

他把姿態放得很低,自稱晚學。

“晚學此來,乃是和老太傅商討,陛下欲收天下軍權入軍機處一事……”

沒等李賢說完,胡濙擺擺手打斷:“原德賢弟,此事老夫不敢置喙,陛下之心,你我皆知,今時不同往日了,不能再橫生枝節了,陛下要做,便由得他吧。”

“這……”李賢知道胡濙慫,卻沒想到慫成這樣。

“老太傅也要考慮,倘若軍權入軍機處,我等日後如何安身立命?”李賢直接攤牌。

胡濙喝了口茶,眸中思索。

他在想,李賢來此的目的是什麼?

“晚學沒有其他目的,只是爲我等未來擔憂,多年來,五軍都督府之權,入我等文臣之手,太上皇在時便有不滿,所以纔要竭力親征,未嘗不是擺脫我等控制。”

“今上剛登基時,也想插手五軍都督府,但那時陳循當在我等前面。”

“爲我等爭取了八年發展時間。”

“奈何閣部爭權,給了陛下喘息之機。”

“如今陳循一死,陳黨分崩離析,陛下之心,再無遏制。”

“之前說建立軍機處,乃是秘書罷了,我等便聽之由之。”

“不想這軍機處,要收天下軍政大權,包括內閣,也要聽命于軍機處。”

“若五軍都督府,也歸入軍機處。”

“從楊士奇開始,我等文臣的所有努力,就都要化爲泡影了!”

李賢行了一禮:“晚學和老太傅掏心挖肺,說的也都是肺腑之言。”

“晚學知道,若這番話傳入陛下之耳,晚學恐怕會淪爲第二個陳循。”

“但晚學依舊要說出來,這天下不能沒有文臣,文臣不能沒有魁首。”

“所以晚學希望老太傅能站出來,爲文臣張目,爲萬世開太平。”

明白了。

李賢要擴大黨羽,要當文臣魁首,要當第二個陳循。

他在問自己,你當不當?

胡濙微微頷首:“原德此言甚是,但老夫老邁,兒子無能,擔不起這個魁首啊,不過原德要當,老夫必鼎力支持。”

李賢眼睛亮起:“晚學謝老太傅支持之恩,但陛下那裡……”

“原德與老夫說肺腑之言,老夫也說句掏心窩子的話。”

胡濙沉吟道:“你我,都擋不住陛下。”

李賢想說,李王黨和胡黨合爲一體,就能擋住陛下了。

胡濙蘸着茶水,在桌上寫了兩個字“于謙”。

只有于謙回來,才能擋住皇帝。

李賢渾身一震,果然是這樣,皇帝敢大肆收攏軍權,無所顧忌,就是因爲于謙不在京中,勳貴也不在京中。

這時,胡家老僕催促主人用飯。

李賢告辭。

“原德不妨在寒舍用一點?”胡濙笑着送客。

“晚學不敢叨擾老太傅了,但請老太傅想一想晚學的話。”李賢告辭。

看着他的背影,胡濙臉色漸漸冰冷。

你真是狗膽包天啊,要當第二個陳循,簡直是活膩味了!

陳循是所有文官,齊心協力造出來的。

那時皇帝如泥胎木塑,纔有了陳循。

你居然要建李黨,呵呵,老夫看你高樓起,看你宴賓朋,看你樓塌了!

若我家那小崽子入朝爲官,第一個要殺的就是你……

胡濙一拍腦袋,那小子必須壓制,不能放出去!

……

朱祁鈺等來了兩個外甥,起駕永壽宮。

永壽宮中冷冷清清,整個皇宮都這般冷清。

請太妃去伺候先帝時,把冷宮都清理出來了,宮中伺候的太監、宮娥都是有數的。

整個皇宮,只有一個地方特殊,廢后汪氏居住的地方,多幾個人伺候,因爲朱祁鈺的兩個女兒,住在那裡。

進入永壽宮。

正殿內,母女臉上的笑容,登時僵硬在臉上。

“母后,救女兒啊!”常德害怕了。

“莫怕,爲娘在這裡,他不敢把你怎樣!”孫太后硬撐着堅強,爲母則剛。

爲了兒子,她能豁出一切,爲了女兒,也能。

“參見皇太后。”朱祁鈺入殿後先行禮。

孫太后冷哼一聲。

朱祁鈺又衝常德行了一禮:“見過皇姐。”

“常德參見陛下!”常德公主行禮,她看到自己的兩個孩子,臉上的驚恐愈發濃郁。

“免禮。”

朱祁鈺笑道:“皇太后,皇姐,這兩個孩子真乖,朕看着喜歡。”

然後拍拍孩子的背:“你們兩個哆嗦什麼呀?朕是你們的親舅舅,還能吃了你們不成?”

“娘!”長子薛廈叫了一聲,聲音沙啞。

常德一聽,臉色急變:“陛、陛下您讓薛廈怎麼了?”

“朕考校這孩子學問來着,他說會背千字文,朕就讓他背一背,誰知這孩子從幹清宮,一直背到這裡,還沒背完呢。”

“可能是讀書的聲音太大了,累着嗓子了,皇姐勿憂。”

朱祁鈺笑吟吟道:“去吧,去找你娘吧。”

常德臉色煞白,皇帝心毒啊!

讓兒子一路背千字文到這裡,累壞了薛廈的嗓子。

他在告訴自己,若不聽話,就讓這孩子背個三天三夜,弄啞了他的嗓子!

常德一踉蹌,差點跪在地上。

孫太后見皇帝折磨她的外孫,眸中怒光閃爍:“皇帝,你就這般不顧血脈親情嗎?”

“皇太后說的哪裡的話呀,朕只是考校孩子的學問,到你嘴裡,變成了朕虐待孩子了。”

朱祁鈺笑道:“朕是孩子的親舅舅,能害自己的外甥?”

“朕決定了,要給薛廈封爵。”

“他爹薛桓雖與朕作對,但薛廈畢竟是皇姐的親兒子,朕不能薄待啊。”

“封什麼爵位好呢?民間管放羊的孩子叫羊倌兒,薛廈便封爲羊倌伯吧!”

“皇太后,皇姐,以爲如何?”朱祁鈺笑眯眯地看着她們。

薛廈看到皇帝舅舅的笑容,登時哇的一聲,哭了出來!

感謝:【書友20181124195024035】【喜歡愛莉】【雨都悔過】【書友20201104105238377】【莫失l莫忘】【書友20220817184445647】【閃追國度】【風來過的街道】【saynol】【獨行傾城】【eggsy】【典軍校尉夏侯淵】【書友20230129125659795】【墨攻殘耐】【七千兩】【方禹宸】【書友20211117161029002】【書友20230415022916591】【藍色法寶】【這書毒毒毒】【起靈吾王】【拍球的老李】【雙刀就看走】【yuug】【莫莫跑得賊快】【書友20211225112332684】【書友20220428181509503】【鄭邪丶】【書友160410011144293】【不二的劍】【莫不開心】【想握住的左手】【phillip9494】【江城路2121】【書友20230415215632732】【一頁無書】【書友20191112190821486】【柯南dao爾】還有,明天繼續感謝!

(本章完)

第101章 宮中選美!查糧行動!糧食,好多糧第50章 報復來了!內帑被盜!第3章 暴殺門達第206章 摳出來當泡踩,有眼無珠的東西!第61章 戲水!陛下,你的手……朕最後一枚銅第27章 把這個豬狗不如的東西,剖了!(三千第109章 火燒宣府!萬民之罪,加於我身!天第466章 大戰再起:張居正發出時代的吶喊(第384章 炮轟倫敦,發明大爆發,書寫革命,第29章 摳了眼珠子!陛下乃千古仁君!第377章 醫藥 釋奴 科舉,扶持藩國國策不容第287章 朝鮮版奪門之變,獻朝鮮于陛下!第456章 至暗降臨:朱祁鎮的自白(完)第88章 流民如虎,僧道是馬蜂窩,惡人還需惡第88章 流民如虎,僧道是馬蜂窩,惡人還需惡第471章 戰後復甦:朱祁鈺的戰略思想一一應第288章 朝鮮建省,經濟論第427章 人造塔里木湖,大明第一富,浙江第452章 至暗時刻:不得不說的朱祁鎮(五)第263章 合縱連橫,出使安南!第227章 吃這麼多,都把自己吃吐了,還在吃第126章 爲大明立膽 立心 立魄 重塑金身!(第77章 飛翔的感覺!死了多可惜,朕就願意看第144章 太祖的子孫,怎麼能都是廢物呢?朕第284章 中樞震怒,朕要把南直隸上下全部殺第202章 收回世券,罵死成國太夫人!(七夕第202章 收回世券,罵死成國太夫人!(七夕第37章 兵權到手,先拿誰開刀?(三千字求收第375章 第一次波蘭戰爭,第一次奧斯曼戰爭第432章 朕就是蘇大強!朱見漭變成了朱見淇第313章 明中六大奇案,養濟院瘦馬案第217章 出手就千萬兩銀子,這纔是藏富於民第210章 用金餅砸死人,是什麼體驗?第166章 看于謙將計就計,送韃靼軍上西天!第462章 大戰起:鬨堂大笑和大將軍正德(四第285章 朝鮮事,風波惡:靖難皇帝,朝世祖第11章 奪門開始,朕與皇太后半步不退第59章 以監生爲刀,請陛下修奸臣錄!朕獨愛第244章 攪屎棍子,把皇帝噴破防了!(加更第264章 安南版奪門之變,登基第一劍,血洗第101章 宮中選美!查糧行動!糧食,好多糧第236章 年夜飯殺器,麻辣火鍋!第258章 天降三龍,殺哪個?留哪個?皇太后第188章 大明變冷,疆域南推!朕被缺糧搞怕第244章 攪屎棍子,把皇帝噴破防了!(加更第307章 明中六大奇案,漢宗案第302章 朕要用一己之力,擋住歷史的慣性!第424章 馬六甲吞武萬象篇:膚色自由 身高節第102章 胡濙,你來決定,朱軫是死是活!要第184章 不要說賞無可賞,朕讓你于謙做當代第131章 皇帝的話,得反着聽!第243章 含刀審訊,看我的彈指神通!(月票第465章 北方加高工程竣工第217章 出手就千萬兩銀子,這纔是藏富於民第177章第248章 用磚頭蹭頭皮,大侄子,叔這是幫你第406章 以死明志,若由太子登基,大明必亡第103章 捧殺,助陛下成爲太祖皇帝!第178章 接受投誠,俘虜全部斬首,築成京觀第97章 拿回皇權的第一把火!朕發財了!第174章 煌煌大明,光芒普照大地!大赦天下第269章 邊鏞,大明見聞錄第92章 這光頭,摸着上癮!血濺奉天殿,先殺第244章 攪屎棍子,把皇帝噴破防了!(加更第145章 宗室大瓜,暴雷!第244章 攪屎棍子,把皇帝噴破防了!(加更第410章 崇國淮國代國隨國鄂國篇:非洲風雲第120章 把京營踢出京城!胡漢之分,打劫西第436章 縱向對比千古帝君,朕還是第一!第269章 邊鏞,大明見聞錄第152章 朕可不是仁宣二帝,朕若有疾,便殺第370章 屎一樣的波面,奧斯曼發狂,歐羅巴第24章 把高谷的心挖出來,看看是不是黑的!第126章 爲大明立膽 立心 立魄 重塑金身!(第159章 誰能使大明變強,爲朕所用,朕就允第456章 至暗降臨:朱祁鎮的自白(完)第56章 大開殺戒!清洗尚食局!先把這籌謀戕第289章 請陛下上路,獻皇后於後庭第31章 開太廟,殺祁鎮!(求收藏!求追讀!第436章 縱向對比千古帝君,朕還是第一!第102章 胡濙,你來決定,朱軫是死是活!要第351章 畫王八和外交論,武力征服到外交斡第80章 殺陳狗!解陳黨!奪皇權!任何人阻止第474章 戰後復甦:皇族的親情,由校和由檢第248章 用磚頭蹭頭皮,大侄子,叔這是幫你第124章 她比我奶奶就小六歲!你們端起飯碗第148章 求求陛下了,快削藩吧別 別抽了,疼第262章 楊府尹,收一收你的屎尿屁,味兒太第80章 殺陳狗!解陳黨!奪皇權!任何人阻止第307章 明中六大奇案,漢宗案第74章 汪汪汪!把陳循推入屎坑!和胡濙做政第298章 種子之爭,暹羅大城,屠殺西夷!第86章 楊信戰敗,瓦剌洶洶!迫不及待,收攏第271章 南直隸第一劍,喋血奉天殿!第136章 你什麼都不能做,趁早回家種田,別第102章 胡濙,你來決定,朱軫是死是活!要第314章 使團抵達印度,不重文化的印度第445章 景泰七十年,大限將至:胡濙的秘密第30章 不必審了,夷三族!第74章 汪汪汪!把陳循推入屎坑!和胡濙做政
第101章 宮中選美!查糧行動!糧食,好多糧第50章 報復來了!內帑被盜!第3章 暴殺門達第206章 摳出來當泡踩,有眼無珠的東西!第61章 戲水!陛下,你的手……朕最後一枚銅第27章 把這個豬狗不如的東西,剖了!(三千第109章 火燒宣府!萬民之罪,加於我身!天第466章 大戰再起:張居正發出時代的吶喊(第384章 炮轟倫敦,發明大爆發,書寫革命,第29章 摳了眼珠子!陛下乃千古仁君!第377章 醫藥 釋奴 科舉,扶持藩國國策不容第287章 朝鮮版奪門之變,獻朝鮮于陛下!第456章 至暗降臨:朱祁鎮的自白(完)第88章 流民如虎,僧道是馬蜂窩,惡人還需惡第88章 流民如虎,僧道是馬蜂窩,惡人還需惡第471章 戰後復甦:朱祁鈺的戰略思想一一應第288章 朝鮮建省,經濟論第427章 人造塔里木湖,大明第一富,浙江第452章 至暗時刻:不得不說的朱祁鎮(五)第263章 合縱連橫,出使安南!第227章 吃這麼多,都把自己吃吐了,還在吃第126章 爲大明立膽 立心 立魄 重塑金身!(第77章 飛翔的感覺!死了多可惜,朕就願意看第144章 太祖的子孫,怎麼能都是廢物呢?朕第284章 中樞震怒,朕要把南直隸上下全部殺第202章 收回世券,罵死成國太夫人!(七夕第202章 收回世券,罵死成國太夫人!(七夕第37章 兵權到手,先拿誰開刀?(三千字求收第375章 第一次波蘭戰爭,第一次奧斯曼戰爭第432章 朕就是蘇大強!朱見漭變成了朱見淇第313章 明中六大奇案,養濟院瘦馬案第217章 出手就千萬兩銀子,這纔是藏富於民第210章 用金餅砸死人,是什麼體驗?第166章 看于謙將計就計,送韃靼軍上西天!第462章 大戰起:鬨堂大笑和大將軍正德(四第285章 朝鮮事,風波惡:靖難皇帝,朝世祖第11章 奪門開始,朕與皇太后半步不退第59章 以監生爲刀,請陛下修奸臣錄!朕獨愛第244章 攪屎棍子,把皇帝噴破防了!(加更第264章 安南版奪門之變,登基第一劍,血洗第101章 宮中選美!查糧行動!糧食,好多糧第236章 年夜飯殺器,麻辣火鍋!第258章 天降三龍,殺哪個?留哪個?皇太后第188章 大明變冷,疆域南推!朕被缺糧搞怕第244章 攪屎棍子,把皇帝噴破防了!(加更第307章 明中六大奇案,漢宗案第302章 朕要用一己之力,擋住歷史的慣性!第424章 馬六甲吞武萬象篇:膚色自由 身高節第102章 胡濙,你來決定,朱軫是死是活!要第184章 不要說賞無可賞,朕讓你于謙做當代第131章 皇帝的話,得反着聽!第243章 含刀審訊,看我的彈指神通!(月票第465章 北方加高工程竣工第217章 出手就千萬兩銀子,這纔是藏富於民第177章第248章 用磚頭蹭頭皮,大侄子,叔這是幫你第406章 以死明志,若由太子登基,大明必亡第103章 捧殺,助陛下成爲太祖皇帝!第178章 接受投誠,俘虜全部斬首,築成京觀第97章 拿回皇權的第一把火!朕發財了!第174章 煌煌大明,光芒普照大地!大赦天下第269章 邊鏞,大明見聞錄第92章 這光頭,摸着上癮!血濺奉天殿,先殺第244章 攪屎棍子,把皇帝噴破防了!(加更第145章 宗室大瓜,暴雷!第244章 攪屎棍子,把皇帝噴破防了!(加更第410章 崇國淮國代國隨國鄂國篇:非洲風雲第120章 把京營踢出京城!胡漢之分,打劫西第436章 縱向對比千古帝君,朕還是第一!第269章 邊鏞,大明見聞錄第152章 朕可不是仁宣二帝,朕若有疾,便殺第370章 屎一樣的波面,奧斯曼發狂,歐羅巴第24章 把高谷的心挖出來,看看是不是黑的!第126章 爲大明立膽 立心 立魄 重塑金身!(第159章 誰能使大明變強,爲朕所用,朕就允第456章 至暗降臨:朱祁鎮的自白(完)第56章 大開殺戒!清洗尚食局!先把這籌謀戕第289章 請陛下上路,獻皇后於後庭第31章 開太廟,殺祁鎮!(求收藏!求追讀!第436章 縱向對比千古帝君,朕還是第一!第102章 胡濙,你來決定,朱軫是死是活!要第351章 畫王八和外交論,武力征服到外交斡第80章 殺陳狗!解陳黨!奪皇權!任何人阻止第474章 戰後復甦:皇族的親情,由校和由檢第248章 用磚頭蹭頭皮,大侄子,叔這是幫你第124章 她比我奶奶就小六歲!你們端起飯碗第148章 求求陛下了,快削藩吧別 別抽了,疼第262章 楊府尹,收一收你的屎尿屁,味兒太第80章 殺陳狗!解陳黨!奪皇權!任何人阻止第307章 明中六大奇案,漢宗案第74章 汪汪汪!把陳循推入屎坑!和胡濙做政第298章 種子之爭,暹羅大城,屠殺西夷!第86章 楊信戰敗,瓦剌洶洶!迫不及待,收攏第271章 南直隸第一劍,喋血奉天殿!第136章 你什麼都不能做,趁早回家種田,別第102章 胡濙,你來決定,朱軫是死是活!要第314章 使團抵達印度,不重文化的印度第445章 景泰七十年,大限將至:胡濙的秘密第30章 不必審了,夷三族!第74章 汪汪汪!把陳循推入屎坑!和胡濙做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