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第三章 火炮來了

朱慈炅獨自一人坐在書房裡,翻閱着簽署好的《大明帝國和葡萄牙帝國友好互助條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他很想把慈禧太后拉到面前,讓她好好看一下,什麼才叫條約,清****簽訂的那些能叫條約嗎?那簡直是賣身契!

慈禧太后並沒有出現在他面前,系統美女熟悉的聲音卻出現在他腦海:

“叮咚,恭喜你完成第六個生存任務,下面開始發放獎勵,火炮大全。”

這火炮大全真的是大而全啊,朱慈炅只感覺腦袋裡面被灌進了一團漿糊,眩暈的要死。

他還沒回過神來,系統美女的聲音繼續道:“叮咚,請注意,生存任務已經結束。”

接着,系統美女罕見的醞釀了一下,然後用慷慨激昂的聲音大聲道:“騷年,去吧,去改變歷史,揚我國威!”

雖然知道系統美女不會回答,更不會在意他的反應,朱慈炅還是鄭重的點了點頭,一字一頓的承諾道:“我,會,的。”

承諾過後朱慈炅略微有點失落,改變歷史,哪裡有這麼容易啊,也許將有很長一段時間聽不到系統美女的聲音了,畢竟從穿越到現在,一直有系統美女默默的幫助他,現在系統美女突然間要消失好長一段時間了,他真的有點不習慣。

要再次得到系統美女的幫助,只有努力去改變歷史了,剿滅農民起義軍、打敗後金、稱霸世界,這些都可以改變歷史,但這些就沒一件是能輕易做到的。

現在最有希望解決的就是西北的農民起義軍了,但是盧象升和孫傳庭雖然已經配備了八萬把新型燧發槍,並不是無敵的,燧發槍也有他的侷限性,面對堅固的城池和嚴密的盾陣燧發槍的威力就發揮不出來,唯有靠火炮才能轟開這些烏龜殼。

對了,火炮,系統不是剛剛獎勵了火炮大全嗎,朱慈炅趕緊在腦海裡翻閱起來。

或許是因爲這是最後一次生存獎勵吧,系統給的火炮知識真的很全,幾乎囊括了黑火藥時期所有與火炮相關的知識。

首先是火炮的分類,火炮主要分爲臼炮、榴彈炮、加農炮,分類主要考慮的因素有三個:

第一,炮彈直徑和炮管長度的比例,比例在1:13以下的都是臼炮,比例在1:14到1:40之間的一般都是榴彈炮,比例在1:40以上的一般都是加農炮;

第二,炮彈的發射角度,臼炮一般都在55度到85度之間,榴彈炮一般都在15度到55度之間,加農炮一般都在15度以下;

第三,火藥的裝填量,臼炮的裝填量一般是炮彈重量的一半左右,榴彈炮裝填量一般和炮彈重量相等,加農炮一般是炮彈重量的兩倍左右。

這三種炮的特點分別是:

臼炮炮管薄,重量輕,射程短,威力小,能攻擊隱蔽在障礙物後面的目標,一般用於近程打擊敵方士兵;

榴彈炮炮管較厚,重量較大,射程較遠,威力較大,能攻擊隱蔽在障礙物後面的目標,一般用於遠程打擊敵方士兵;

加農炮炮管很厚,重量很大,射程較遠,威力很大,射擊角度基本與地面平行,一般用於摧毀敵方工事。

還有臼炮一般都是滑膛的,也就是說炮管內沒有膛線,榴彈炮和加農炮則是線膛的,炮管內刻有密集的膛線。

然後是火炮的鑄造方法,明朝這會兒可沒有圓柱鋼賣,所以炮管只能鑄造。

鑄造炮管在這個時代難度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大的,因爲炮管本身就很重,所以用沙模鑄造就有點不現實了,必須用粘土製模,而且做好粘土模以後後還必須把粘土模豎直埋進土裡,不然鐵水還沒澆灌完,粘土模就壓碎了。

這個粘土模太難制了,而且每個粘土模都只能用一次,而且鑄造的成功率還很低,這就造成了火炮產量一直提不上來。

幸好,系統總結了歐洲各國的模具製造方法,最後總結出了一個成功率很高的新型鑄造方法,那就是給粘土中間加鋼筋,就好像現代澆灌水泥一樣,先把鋼筋紮成型,再往上澆灌,這樣模具的強度就大大增加了,成功率也會隨之增加。

而且,爲解決外模和內模不同心的問題系統還給出瞭解決方案,那就是在外模底部中心留一個圓口,內模上加一根圓鋼,把圓鋼直****圓口裡,同心的問題就解決了,炮管成型以後只要將這個圓口車個絲出來,再擰個螺絲進去堵住就行了。

最後是火炮的輔助裝備,系統給的輔助裝備主要是炮車和炮座。

炮車當然不是汽車,而是馬車,分爲兩輪的簡易馬車和四輪的裝甲馬車。炮座可不是一個死死的鐵疙瘩,而是帶有輪子,能讓炮身360度旋轉的炮座。

說到這個炮車和炮座就不得不提一下炮耳了,這個炮耳指的是在炮管中部伸出來兩個圓柱,就像炮管長了耳朵一樣。大家如果看見過我國明清時期鑄造的火炮就會發現,我們鑄造的火炮基本上都是沒有炮耳的。

這個炮耳有什麼用呢?其實作用很簡單,就是固定炮管用的,兩頭用鐵箍或者銅箍把炮耳壓住,這炮管就跑不了了,這樣就方便把炮管固定在馬車上。像我國明清時期鑄造的火炮,沒有炮耳,就只能固定在笨重的炮座上,基本上不能移動,就算揹着炮管上了戰場,還要零時固定,而且開一炮,炮管基本上就跳走了,操作起來有多麻煩可想而知。

在查看這個炮座和炮車的時候,朱慈炅還發現一個好東西,那就是簡易軸承。這個簡易軸承並不是現代常見的滾珠軸承,而是滾柱軸承。滾珠軸承裡面全是光滑的圓鋼珠,要在明朝把這東西加工出來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滾柱軸承就不一樣了,裡面是光滑的圓鋼柱子,對於有車牀和磨牀的朱慈炅來說,這個圓柱加工起來就簡單了,車個光桿子出來,再磨一磨基本上就沒問題了。

其實滾柱軸承和滾珠軸承用在馬車上並沒有多大的區別,滾珠軸承只是能調心而已,也就是說滾珠軸承一般是調心球軸承,如果用滾珠軸承軸在旋轉的時候可以不與固定面保持90度垂直。馬車上其實壓根就用不到這個功能,反正車軸與車輪之間定死了是90度,用滾柱軸承和滾珠軸承是一樣的效果。

有了軸承這馬車就輕便了,不然最少四五百斤的火炮,一輛馬車最少要二三十匹馬才能拉的動。你想啊,四五百斤的重量壓上去,車軸和軸孔之間被壓的死死的,那摩擦力,就跟黏住了一樣,不來二三十匹馬,怎麼抵消那個摩擦力?

裝上軸承就不一樣了,再重的東西壓上去,軸承都是靈活的,基本上沒有什麼摩擦力,四五百斤的火炮,一般四匹馬就足夠了,就算是上千斤的也只要八匹馬。

臼炮還罷了,榴彈炮和加農炮真是好東西啊,但是朱慈炅在腦海裡翻閱了半天,最後只能無奈的決定,現階段還是以臼炮爲主吧。榴彈炮和加農炮,想想就讓人絕望啊!

是什麼讓人絕望呢?做個簡單的計算就知道了:

一般的炮彈直徑最少十釐米,1:10就是一米,1:20就是兩米,1:40就是四米,而且榴彈炮炮管的厚度最少是臼炮的兩倍,加農炮炮管的厚度最少是臼炮的三倍,一米長的臼炮炮管最少都是四五百斤,兩米長的榴彈炮炮管最少那是將近兩千斤,四米長的加農炮炮管最少那是將近六千斤,不說鑄造和膛線加工的難度,光這重量就讓人絕望了。

當然這個炮管厚度是跟材質有關係的,明朝那會兒只有普通鑄鋼和鑄鐵,炮管就必須這麼厚;現代就不一樣了,特殊鋼材經過鍛打以後強度跟普通鑄鋼和鑄鐵要跟就不是一個數量級的,炮管做薄一點也沒關係。

閒話少敘,言歸正傳,繼續來說臼炮。

臼炮的射程是三種炮裡面最短的,按黑火藥的爆炸強度計算,就算用上顆粒狀火藥,臼炮的射程也只有五百米到一千米。如果放到現代,這樣的射程就是個笑話,還好,用來對付冷兵器時期的弓箭手和騎兵卻已經足夠了,就算是攻城也不在話下。

臼炮還有一個優勢,那就是臼炮的重量輕,可以用馬車拉着走,也就是說臼炮可以做野戰炮使用,這樣在野外面對盾陣和重甲騎兵也不用發愁了。

系統還提供了各種炮彈,什麼實心彈,散彈,開花彈,可以根據不同的情況選擇不同的炮彈,比如:

遇到重甲騎兵和巨盾兵就用實心彈,一炮下去砸個稀巴爛;

遇到輕騎兵就使用散彈,黑壓壓的一片砸過去,你跑再快都沒用;

遇到密集步兵就用開花彈,一顆炮彈落到步兵中間,細小的鐵彈子能炸傷一大片。

還有裝甲馬車,外面是幾釐米厚的鋼板,裡面再加一層木板,一般的土炮就算用實心彈砸到上面最多也就砸個坑出來,壓根就不可能砸穿裝甲,面對後金的土製紅衣大炮這東西就是攻不破的移動堡壘。

系統這次給的火炮相關知識太多了,一時間也說不完。

總之,有了這火炮大全,朱慈炅才真切的感受到,屬於大明的熱武器時代,要到了!

第五卷 第二十章 盛世將至第六卷 第七章 左輪手槍第十八卷 第五十二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上)第五卷 第九章 初次對陣第十六卷 第三十二章 秦軍小將第十七卷 第三十章 推選尚書第四卷 第二十五章 輕取兩城第二卷 第二十四章 守衛京城第八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上)第十三卷 第十二章 兵臨升龍第十六卷 第三十四章 孫傳庭請援第十八卷 第三十章 世子一怒揍公爵第十一卷 第十二章 無敵海軍顯雛形第十四卷 第四十七章 勢如破竹第十六卷 第四十八章 皇上來了第十卷 第十六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第十三卷 第二十五章 占城來歸第十八卷 第二十一章 技高一籌,列強敗走(上)第十七卷 第七十四章 厲兵秣馬備出征第六卷 第二十三章 直搗盛京第十五卷 第四十一章 忠烈之後(感謝點着螢火蟲看書大大)第十二卷 第三章 秀女難選第八卷 第十七章 淡水之戰第二卷 第二十三章 戰遵化下第十七卷 第三十一章 張溥進京第十五卷 第十六章 威武霸氣第七卷 第十六章 抵達果阿第十三卷 第二十九章 局勢緊張第四卷 第一章 剿賊方略第十五卷 第四十章 偷襲滿涇衛第十八卷 第八十五章 賞賜羣臣,佈局全球第二卷 第十五章 增添機牀第十五卷 第二章 收穫果實第十二卷 第十一章 整合產業第七卷 第八章 操練洋軍第二卷 第十二章 推廣西學第四卷 第二十四章 進軍平陽第十一卷 第十章 全面整軍用忠良第十三卷 第二十四章 洋使勸降第十六卷 第五十五章 黎明前的偷襲第十七卷 第十一章 偵騎遇險第十五卷 第五十四章 水陸並進第十八卷 第三十一章 國王決意投大明第六卷 第四章 全民動員第十一卷 第二十二章 西北旱區煥新春第十八卷 第五十一章 新建港口,開發美洲第七卷 第二十四章 發展經濟第二卷 第十五章 增添機牀第十二卷 第二十九章 葡萄牙王儲第十四卷 第八章 商業帝國第六卷 第八章 洋使來賀第十三卷 第二十四章 洋使勸降第十一卷 第二十章 電報網絡通天下第四卷 第二十五章 輕取兩城第十五卷 第一章 精密機牀第十六卷 第三十七章 全力攻城第十六卷 第六十一章 四路出擊第十三卷 第四章 直抵思明府第十卷 第四章 證道理電磁相生第九卷 第十八章 裝神棍島原收天草第十三卷 第二十九章 局勢緊張第十四卷 第四十七章 勢如破竹第三卷 第四章 飛梭織機第十四卷 第四十五章 蹄聲震天第十八卷 第八十一章 再請和談,妄圖拖延(下)第一卷結束 感言第十八卷 第二十五章 突如其來的姻緣第十四卷 第二十五章 三國結盟第十一卷 第三十三章 癡心妄想截糧道第十八卷 第七十四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上)第十二卷 第三十章 盟國的請求第十一卷 第六章 算計列強續烽煙第十七卷 第八十四章 戰爭賠款,高到離譜第十六卷 第九章 朝廷改組第六卷 第三章 報導跟上第九卷 第十八章 裝神棍島原收天草第十四卷 第五十二章 蘇祿海戰第六卷 第八章 洋使來賀第七卷 第十三章 海軍問題第十三卷 第二十六章 神威大炮第十八卷 第五十五章 獲取土地,禮尚往來第十八卷 第二十七章 盟國國王顯猶疑第十五卷 第十六章 威武霸氣第十二卷 第二章 大軍凱旋第十八卷 第二十二章 技高一籌,列強敗走(下)第十七卷 第十八章 明軍攻擊更可怕第八卷 第六章 利益之爭第十四卷 第十章 控制貨幣第十七卷 第十九章 挖穿棱堡第十一卷 第二十四章 戒急用忍圖發展第十七卷 第三十三章 稅賦問題第十七卷 第五十二章 西伯大開發(下)第八卷 第十九章 海盜覆滅第十八卷 第六十五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上)第十二卷 第二十三章 法國的公爵第九卷 第十二章 籤條約大明壓列強第十六卷 第三十二章 秦軍小將第十四卷 第三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九卷 第九章 簽訂合約軍服出爐第十七卷 第五十八章 屯衛新職能(下)
第五卷 第二十章 盛世將至第六卷 第七章 左輪手槍第十八卷 第五十二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上)第五卷 第九章 初次對陣第十六卷 第三十二章 秦軍小將第十七卷 第三十章 推選尚書第四卷 第二十五章 輕取兩城第二卷 第二十四章 守衛京城第八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上)第十三卷 第十二章 兵臨升龍第十六卷 第三十四章 孫傳庭請援第十八卷 第三十章 世子一怒揍公爵第十一卷 第十二章 無敵海軍顯雛形第十四卷 第四十七章 勢如破竹第十六卷 第四十八章 皇上來了第十卷 第十六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第十三卷 第二十五章 占城來歸第十八卷 第二十一章 技高一籌,列強敗走(上)第十七卷 第七十四章 厲兵秣馬備出征第六卷 第二十三章 直搗盛京第十五卷 第四十一章 忠烈之後(感謝點着螢火蟲看書大大)第十二卷 第三章 秀女難選第八卷 第十七章 淡水之戰第二卷 第二十三章 戰遵化下第十七卷 第三十一章 張溥進京第十五卷 第十六章 威武霸氣第七卷 第十六章 抵達果阿第十三卷 第二十九章 局勢緊張第四卷 第一章 剿賊方略第十五卷 第四十章 偷襲滿涇衛第十八卷 第八十五章 賞賜羣臣,佈局全球第二卷 第十五章 增添機牀第十五卷 第二章 收穫果實第十二卷 第十一章 整合產業第七卷 第八章 操練洋軍第二卷 第十二章 推廣西學第四卷 第二十四章 進軍平陽第十一卷 第十章 全面整軍用忠良第十三卷 第二十四章 洋使勸降第十六卷 第五十五章 黎明前的偷襲第十七卷 第十一章 偵騎遇險第十五卷 第五十四章 水陸並進第十八卷 第三十一章 國王決意投大明第六卷 第四章 全民動員第十一卷 第二十二章 西北旱區煥新春第十八卷 第五十一章 新建港口,開發美洲第七卷 第二十四章 發展經濟第二卷 第十五章 增添機牀第十二卷 第二十九章 葡萄牙王儲第十四卷 第八章 商業帝國第六卷 第八章 洋使來賀第十三卷 第二十四章 洋使勸降第十一卷 第二十章 電報網絡通天下第四卷 第二十五章 輕取兩城第十五卷 第一章 精密機牀第十六卷 第三十七章 全力攻城第十六卷 第六十一章 四路出擊第十三卷 第四章 直抵思明府第十卷 第四章 證道理電磁相生第九卷 第十八章 裝神棍島原收天草第十三卷 第二十九章 局勢緊張第十四卷 第四十七章 勢如破竹第三卷 第四章 飛梭織機第十四卷 第四十五章 蹄聲震天第十八卷 第八十一章 再請和談,妄圖拖延(下)第一卷結束 感言第十八卷 第二十五章 突如其來的姻緣第十四卷 第二十五章 三國結盟第十一卷 第三十三章 癡心妄想截糧道第十八卷 第七十四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上)第十二卷 第三十章 盟國的請求第十一卷 第六章 算計列強續烽煙第十七卷 第八十四章 戰爭賠款,高到離譜第十六卷 第九章 朝廷改組第六卷 第三章 報導跟上第九卷 第十八章 裝神棍島原收天草第十四卷 第五十二章 蘇祿海戰第六卷 第八章 洋使來賀第七卷 第十三章 海軍問題第十三卷 第二十六章 神威大炮第十八卷 第五十五章 獲取土地,禮尚往來第十八卷 第二十七章 盟國國王顯猶疑第十五卷 第十六章 威武霸氣第十二卷 第二章 大軍凱旋第十八卷 第二十二章 技高一籌,列強敗走(下)第十七卷 第十八章 明軍攻擊更可怕第八卷 第六章 利益之爭第十四卷 第十章 控制貨幣第十七卷 第十九章 挖穿棱堡第十一卷 第二十四章 戒急用忍圖發展第十七卷 第三十三章 稅賦問題第十七卷 第五十二章 西伯大開發(下)第八卷 第十九章 海盜覆滅第十八卷 第六十五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上)第十二卷 第二十三章 法國的公爵第九卷 第十二章 籤條約大明壓列強第十六卷 第三十二章 秦軍小將第十四卷 第三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九卷 第九章 簽訂合約軍服出爐第十七卷 第五十八章 屯衛新職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