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 第二十章 電報網絡通天下

丁丑科殿試剛剛結束,工部尚書畢懋康又跑來找他了,這次又是好消息:電纜廠投產了!

電纜廠投產就意味着可以鋪設電報網絡了,當然,朱慈炅並沒有立刻下令在大明全國範圍內全面開始鋪設電報網絡,這幾百甚至是幾千裡的電報發送和接收還沒試驗過呢,朱慈炅也不知道會不會出問題,因爲他生活的那個時代,有線電報這麼落後的通訊手段早就被淘汰了,他也不知道這電報信號能傳多遠,穩不穩定。

既然有不確定因素,那就要實驗,如果電報網絡全面鋪開才發現有問題的話,那就真是勞民傷財了。

實驗的地點他也想好了,先把京城和東大營之間的線路鋪上,試試中短距離通訊,如果沒問題了再把京城和遼東之間的電報線路鋪上,試試長距離通訊,如果都沒問題了,在全面鋪設。

天津到北京也就兩百多裡,西城區的建設也差不多接近尾聲了,朱慈炅乾脆直接讓李明甫率武威軍押着十萬俘虜配合工部挖走線槽,鋪設線路去了。

畢懋康也許是用翻地龍用上癮了,他竟然直接給電報線路鋪設工作設計了一臺特殊的翻地龍,走線槽大概要挖三尺深兩尺寬,他就將後面的利刃改造了一下,直接變窄變長,這樣挖起走線溝來那叫一個神速啊。

開挖的時候先是翻地龍一路開過去,然後就是一隊隊的俘虜,第一隊俘虜先把翻鬆的土鏟開,然後又有一隊俘虜把走線框擡進去擺好,然後又有一隊俘虜挑着攪拌好的水泥直接往裡倒,然後又有一隊俘虜將水泥抹平,還有做蓋板的,拉水底電纜的,接特製接頭的,還有等水泥幹了掏標準框的,還有在後面拉電纜的,二十萬人簡直就跟流水線一樣,東大營到京城的線路竟然十來天就鋪好了!

電報線路的一頭就在乾清宮的一個偏殿裡面,爲此朱慈炅還特意培訓了十名太監當通訊員,專門負責發送和接受電報,這天他一下早朝就迫不及待來到通訊殿,主持第一次異地通訊的實驗,這個時候十名太監早就整整齊齊排在通訊殿中,等候皇上的指令了。

朱慈炅一進來便興沖沖的對負責通訊的司禮監秉筆太監王承恩道:”開機。“

王承恩立馬對身後的兩個太監一揮手,那兩個太監連忙疾走出去,很快,隔壁的偏殿中就傳來蒸汽活塞特有的噗嗤聲,”咚“殿中突然響起一聲鼓響,這是可電報機併線的一個指示裝置,很簡單,就是中間一個鼓槌,上邊是一面小鼓,下邊是一面小銅鑼,通電時鼓槌被吸上去敲響小鼓,斷電時鼓槌會掉下來,敲響銅鑼,頗有點擊鼓進軍鳴金收兵的意思。

現在鼓響了就是代表電報機通電了,一切準備就緒,就等朱慈炅發話了。

朱慈炅想了想,乾脆按電影裡的情節隨口道:“發報:這裡是京城乾清宮,收到請回話。”

王承恩聞言又朝另外兩個太監揮了揮手,那兩個太監立馬坐到嶄新的電報機前面,一人取出標準電報編碼紙,提筆候着,一人翻開《常用漢字編碼大全》飛快的查找起來,很快他們就朱慈炅的話譯成了二進制碼。

譯碼完成,其中一個太監立馬把手往電報發送按鈕上一搭,開始有規律的按動起來,另一個太監則坐在電報接收裝置旁邊認真的聽着,按鈴聲將編碼寫下來,這發送和接收裝置也可以設置成聯動,這樣就能檢查自己這邊是不是發對了。

不到一盞茶時間,電報就發完了,兩個人又坐在一起認真的核對了一下,發現沒有問題了,這才站起來恭敬的行禮道:”啓稟皇上,電報發送完畢。“

朱慈炅點了點頭,緊張的道:”坐下吧,準備接收電報。“

那兩個太監聞言,趕緊又坐回去,兩個人都取出了標準電報編碼紙,提筆緊緊的盯着電報接受裝置。

不到一炷香的時間,電報接受裝置就”叮叮叮“的響起來,那兩個太監飛速的將鈴聲代表的編碼記下來,又是不到一盞茶時間,電報接收裝置的鈴聲就停止了,兩個太監立馬將各自記下的編碼擺到一起覈對了一下,發現沒問題了,又翻開《常用漢字編碼大全》飛快的查找起來。

很快他們就翻譯出來了,兩個太監同時站起來,其中一個太監將電報紙舉到朱慈炅面前,低頭行禮道:”啓稟皇上,他們回的是:這裡是東大營提督府,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話雖然有點拍馬屁的嫌疑,但是內容卻沒有一點問題,看樣子電報是通上了,朱慈炅先是一喜,緊接着便沒好氣的道:”發報:你們能說點別的嗎?“

那兩個太監趕緊將朱慈炅的話譯成編碼發過去,那邊很快又回報了,這次電報的內容是:”遵旨,皇上英明神武!“

這拍馬屁還拍上癮了,朱慈炅看了一眼電報,哭笑不得的道:”發報:你是誰,報上名來。”

很快那邊又回報了,這次倒正常了點,那邊是這麼回的:”回皇上的話,微臣史可法。“

看樣子這短距離通訊是沒有問題了,朱慈炅這會才面露喜色,微笑着道:”發報:保持聯絡,每個時辰聯絡一次,測試十二個時辰。“

那邊很快回道:”微臣遵旨。“

既然沒問題,朱慈炅就放心了,他也懶得在這裡守着了,直接交待了一下王承恩便回書房去了,接下來就是京城到遼東的線路了,那可真是超長距離啊,因爲京城到關寧城可有差不多兩千裡,如果按這速度鋪設,那麼起碼得三個月,朱慈炅自然不想等這麼久,他將畢懋康招過來商議了一下,最後決定,乾脆將武威軍分成十組同時開工,沿鐵路線挖算了,正好可以將翻地龍用火車送到各個分段。

於是,武威軍分成十股,各押着一萬俘虜,坐着火車,帶着翻地龍,跟着工部的官員出發了,不到半個月,關寧城到京城的電報線路竟然被他們給接通了!

朱慈炅自然又激動的跑去測試,這次對面倒沒有拍馬屁,不過比拍馬屁還可怕,因爲那邊電報是一直髮個不停。

”這裡是遼東關寧城,微臣孫承宗。“

”皇上近來龍體可好。“

”聽聞皇上今年要大婚了。“

”恭喜皇上,賀喜皇上。“

朱慈炅看着一封封電報,眼睛不禁溼潤了,孫承宗都七十多了,嘮叨的毛病也上來了,不知道他還能堅持多久,歷史上可是記載崇禎十七年他還率家人抵抗清軍呢。

不過現在並不是感懷的時候,既然那邊能發過來這麼多消息,那就證明這遠距離通訊也沒有問題了,他立刻下旨,讓李明甫率武威軍押着十萬俘虜開始鋪設京城到開封的電報線路,然後是開封到鳳陽,然後是鳳陽到金陵......。

總之,爭取今年之內,把大明兩京十三省首府之間的電報線路全部鋪設好!

第十九章 召見第十五卷 第二十二章 列強求和第十七卷 第六十章 都指揮使駕到第四卷 第二十三章 三十六營第十四卷 第五十章 引蛇出洞第十四卷 第六章 先進理念第十卷 第九章 反賊四出西北危急第十五卷 第二十二章 列強求和第十卷 第十章 調集兵馬準備出征第十四卷 第十二章 大明龍幣第二卷 第二十四章 守衛京城第十六卷 第五十二章 三大猛將第十卷 第四章 證道理電磁相生第十八卷 第四十九章 不歡而散,全面開戰第十五卷 第五十九章 僥倖脫逃第十五卷 第三十九章 沙俄終入套第三十八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下)第十七卷 第四十章 柴油和煤油第六卷 第十三章 定遼右衛第十一卷 第十一章 陸上霸主現崢嶸第八卷 第二十章 俘虜上尉第六卷 第十六章 兵臨海州第十五卷 第十二章 再擴京城第十八卷 第二十一章 技高一籌,列強敗走(上)第十三卷 第十六章 誅滅九族第七卷 第十一章 阿三慘了第十七卷 第二十章 守軍投降第十四卷 第二十八章 同盟條約第十三卷 第十六章 誅滅九族第十一卷 第十九章 科舉排名定前程第十八卷 第五十二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上)第十卷 第四章 證道理電磁相生第九卷 第十七章 爭守護主臣全清光第十一卷 第一章 雄心壯志展宏圖第三卷 第十一章 入不敷出第十三卷 第二十四章 洋使勸降第十一卷 第十七章 教導孟侯用水泥第十三卷 第三十二章 迫降東胡第十八卷 第五章 西伯舊地換新顏(上)第十三卷 第二十四章 洋使勸降第十五卷 第九章 改進機牀第十一卷 第三十八章 中興之主平四方第十卷 第二章 念師恩加官進爵第十六卷 第五十章 明軍發威(五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四卷 第四章 武器質量第十八章 鑽牀第十七卷 第七十一章 渡過冰河大明興第二卷 第一章 規劃第二十四章 提拔第十一卷 第十三章 熱火朝天建新城第十四卷 第二十一章 龍幣問世第四卷 第十四章 僵持不下第十三卷 第九章 荷蘭出面第八卷 第十八章 黃雀在後第三卷 第六章 稅賦之爭第十六卷 第五十九章 波斯終屈服第十七卷 第六十九章 裝備採購計劃第十四卷 第二章 造船造船第十八卷 第六十二章 歐亞鐵路,北線貫通第十二卷 第五章 超級寶船第十六卷 第三十章 共同出兵第二十四章 提拔第十八卷 第三十六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上)第十七卷 第七十三章 科舉再臨迎盛事第十七卷 第五十七章 屯衛新職能(中)(三更,感謝雙子之殤大大打賞)第一卷結束 感言第十六卷 第六十二章 吐蕃綠洲第十卷 第二章 念師恩加官進爵第十六卷 第十五章 沙俄來使第十七卷 第七十二章 歡樂喜慶又一年第八卷 第十五章 初次交鋒第十八卷 第七十九章 羣雄聚首,決戰西洋(下)第十二卷 第三十二章 帝國的餘暉第十三卷 第三十一章 行險一搏第十八卷 第八十一章 再請和談,妄圖拖延(下)第十五卷 第二十一章 波斯遣使(感謝T34/85大大)第十八章 鑽牀第十五卷 第五十七章 再潰千里第二卷 第十一章 對策第四卷 第七章 猛將來援第十卷 第二十四章 聞風聲狼狽逃竄第十三章 神蹟第八卷 第九章 教化蠻夷第十四卷 第三十四章 直接開打第二十三章 清洗第十七卷 第七十八章 沙俄震驚求和談第六卷 第十六章 兵臨海州第十七卷 第七十五章 列強棋子不好當第十一卷 第十二章 無敵海軍顯雛形第十六卷 第九章 朝廷改組第十一卷 第九章 豪情滿懷築雄城第十二卷 第二十章 難續的戰火第七卷 第一章 崛起計劃第十三卷 第三十一章 行險一搏第十二卷 第四章 推進系統第十六卷 第二十二章 婁東二張第六卷 第九章 再次震驚第十二卷 第十八章 黃金海岸第一卷結束 感言第二卷 第十二章 推廣西學
第十九章 召見第十五卷 第二十二章 列強求和第十七卷 第六十章 都指揮使駕到第四卷 第二十三章 三十六營第十四卷 第五十章 引蛇出洞第十四卷 第六章 先進理念第十卷 第九章 反賊四出西北危急第十五卷 第二十二章 列強求和第十卷 第十章 調集兵馬準備出征第十四卷 第十二章 大明龍幣第二卷 第二十四章 守衛京城第十六卷 第五十二章 三大猛將第十卷 第四章 證道理電磁相生第十八卷 第四十九章 不歡而散,全面開戰第十五卷 第五十九章 僥倖脫逃第十五卷 第三十九章 沙俄終入套第三十八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下)第十七卷 第四十章 柴油和煤油第六卷 第十三章 定遼右衛第十一卷 第十一章 陸上霸主現崢嶸第八卷 第二十章 俘虜上尉第六卷 第十六章 兵臨海州第十五卷 第十二章 再擴京城第十八卷 第二十一章 技高一籌,列強敗走(上)第十三卷 第十六章 誅滅九族第七卷 第十一章 阿三慘了第十七卷 第二十章 守軍投降第十四卷 第二十八章 同盟條約第十三卷 第十六章 誅滅九族第十一卷 第十九章 科舉排名定前程第十八卷 第五十二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上)第十卷 第四章 證道理電磁相生第九卷 第十七章 爭守護主臣全清光第十一卷 第一章 雄心壯志展宏圖第三卷 第十一章 入不敷出第十三卷 第二十四章 洋使勸降第十一卷 第十七章 教導孟侯用水泥第十三卷 第三十二章 迫降東胡第十八卷 第五章 西伯舊地換新顏(上)第十三卷 第二十四章 洋使勸降第十五卷 第九章 改進機牀第十一卷 第三十八章 中興之主平四方第十卷 第二章 念師恩加官進爵第十六卷 第五十章 明軍發威(五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四卷 第四章 武器質量第十八章 鑽牀第十七卷 第七十一章 渡過冰河大明興第二卷 第一章 規劃第二十四章 提拔第十一卷 第十三章 熱火朝天建新城第十四卷 第二十一章 龍幣問世第四卷 第十四章 僵持不下第十三卷 第九章 荷蘭出面第八卷 第十八章 黃雀在後第三卷 第六章 稅賦之爭第十六卷 第五十九章 波斯終屈服第十七卷 第六十九章 裝備採購計劃第十四卷 第二章 造船造船第十八卷 第六十二章 歐亞鐵路,北線貫通第十二卷 第五章 超級寶船第十六卷 第三十章 共同出兵第二十四章 提拔第十八卷 第三十六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上)第十七卷 第七十三章 科舉再臨迎盛事第十七卷 第五十七章 屯衛新職能(中)(三更,感謝雙子之殤大大打賞)第一卷結束 感言第十六卷 第六十二章 吐蕃綠洲第十卷 第二章 念師恩加官進爵第十六卷 第十五章 沙俄來使第十七卷 第七十二章 歡樂喜慶又一年第八卷 第十五章 初次交鋒第十八卷 第七十九章 羣雄聚首,決戰西洋(下)第十二卷 第三十二章 帝國的餘暉第十三卷 第三十一章 行險一搏第十八卷 第八十一章 再請和談,妄圖拖延(下)第十五卷 第二十一章 波斯遣使(感謝T34/85大大)第十八章 鑽牀第十五卷 第五十七章 再潰千里第二卷 第十一章 對策第四卷 第七章 猛將來援第十卷 第二十四章 聞風聲狼狽逃竄第十三章 神蹟第八卷 第九章 教化蠻夷第十四卷 第三十四章 直接開打第二十三章 清洗第十七卷 第七十八章 沙俄震驚求和談第六卷 第十六章 兵臨海州第十七卷 第七十五章 列強棋子不好當第十一卷 第十二章 無敵海軍顯雛形第十六卷 第九章 朝廷改組第十一卷 第九章 豪情滿懷築雄城第十二卷 第二十章 難續的戰火第七卷 第一章 崛起計劃第十三卷 第三十一章 行險一搏第十二卷 第四章 推進系統第十六卷 第二十二章 婁東二張第六卷 第九章 再次震驚第十二卷 第十八章 黃金海岸第一卷結束 感言第二卷 第十二章 推廣西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