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卷 第二十八章 內閣怎麼管

朱慈炅其實也沒別的意思,既然說什麼社會發展又或者什麼民主自由這個時代的人聽不懂,那就只有說點這個時代的人能聽懂的了,他之所以會跟朱由檢說一個人的能力能不能超過成百上千的人自然是有目的的。

他知道,朱由檢肯定會回答不能,如果回答能,那這個人不是有毛病,就是狂妄的沒邊了,既然知道不能那就好辦了,他繼續引導道:”五叔,那你感覺現在批閱奏摺累不累?“

這真是說到朱由檢心坎上了,他感覺自己每天真的很忙,從上完早朝一直到晚上酉時甚至是戌時,他基本上都悶頭在那裡批閱奏摺,說不累那是假的。

大明的疆域是越來越大了,行省也越來越多了,現在的奏摺量幾乎是原來的兩倍,要不是他已經批了十多年奏摺,練就了驚人的批閱速度,恐怕他每天不睡覺都批不完!

這個時候皇上問起,他不由感嘆道:”累的確是有點累,不過習慣了就好了。“

朱慈炅聞言,關切道:”五叔辛苦了,朕也知道現在每天的奏摺有多少,不過,現在西伯利亞平原也快拿下來了,整個西伯利亞那麼大的疆域起碼要組建十來個行省,以後大明還要開拓海外殖民地,最少也能開拓出相當於幾十個行省的疆域吧,那時候不知五叔你還忙不忙的過來?“

朱由檢聞言,好懸沒一口血噴出來,再來幾十個行省,那奏摺數量豈不是還要多一倍,要是那樣的話,他每天不睡覺都批閱不完啊,這不要人命嗎!

想到這裡,他略微有點惶恐的道:”這個,微臣肯定是批閱不過來的。“

朱慈炅又繼續引導道:”那如果奏摺批閱不完,是不是會越堆越多,是不是會耽誤很多事?“

朱由檢想了想,後果真的很嚴重,現在每天的奏摺都快上千份了,已經快接近他的極限了,就算他每天不睡覺,也只能批閱一千五百份左右,如果再添一倍,那麼每天就會有五百份奏摺批閱不完,十天就是五千份,一年那是多少,那得耽誤多少事!

想到這裡,他冷汗都冒出來了,的確啊,再這樣下去後果會相當的嚴重,他不由點頭道:”皇上說的對,的確會耽誤很多事。“

朱慈炅微笑道:”這就對了嘛,隨着大明的發展,不但行省會增多,京城的衙門也會越來越多,到時候那事情可不是多一倍兩倍的問題,朕知道五叔你一個人肯定忙不過來,所以才決定將內閣改組,將權力下放,讓他們都能批閱奏摺或者說公文,處理朝廷日常事務,這樣的話,五叔你就不用這麼辛苦了,以後事情再多也不會耽誤了。“

這個聽起來好像有點道理,但又好像有點勉強,朱由檢想了想,終於想出來毛病在哪裡了,想要多幾個批閱奏摺的人還不容易嗎,貌似他皇兄天啓帝的奏摺可都是別人批閱的,他不由提醒道:”皇上,不是還有司禮監秉筆太監嗎,叫幾個來批閱奏摺就行了,何必把權力給那些文官呢?“

朱慈炅堅決的搖頭道:”不行,太監常處深宮,怎麼能處理好國事,再說了如果他們跟魏忠賢一樣,矇蔽聖聽,拉幫結派,打壓異己,貪污腐化,那大明豈不亂套了。“

朱由檢還是不依不饒的道:”那文官也有可能拉幫結派,貪污腐化啊。“

朱慈炅搖頭道:”不一樣的,朕不是將都察院獨立出來了嗎,誰拉幫結派,貪污腐化都察院可以去查啊,都察院查不了還有東廠和錦衣衛啊,誰敢拉幫結派,貪污腐化,朕立馬就讓他下臺。司禮監秉筆太監可就不一樣了,東廠一般都是歸司禮監秉筆太監掌管的,他們可是朕的耳目,讓耳目掌權,朕很容易就被矇蔽了。“

朱由檢還不是很理解,他堅持道:”皇上,這樣還是阻止不了文官拉幫結派,貪污腐化啊,貪官是抓不完的,大明朝都抓了幾百年了,還不是照樣有貪官。“

朱慈炅聞言,點頭道:”對,貪官是抓不完的,只有立下規矩,防微杜漸才行,朕要跟你說的就是這個。“

朱由檢更不理解了,他不由問道:”立規矩,立什麼規矩?“

朱慈炅不答反問道:”五叔,你有沒有想過內閣改組之後怎麼處理政務啊?“

這個朱由檢還真沒想過,他這不正要勸阻朱慈炅改組內閣,下放權力嗎,怎麼會去想內閣改組以後的事情呢,他不由尷尬的搖頭道:”這個,微臣還沒想過。“

朱慈炅點頭道:”嗯,沒想過正好,朕先給你說說,你好好想想,再立個章程出來。“

朱由檢這會兒還真不知道怎麼帶頭去治理一個國家,他這十多年來說白了就是個批閱奏摺的機器,看別人的施政方案看的多,但是自己卻沒有負責過什麼具體的事情,總得來說就是理論知識豐富,實踐經驗幾乎沒有。

這會兒皇上肯提點自然是再好不過了,在他眼裡,自己這個侄兒簡直就是個神,無所不能!

他不由誠懇的道:”還請皇上教誨。“

朱慈炅想了想,解釋道:”其實這個也不難,日常小事的話你可以交給下面各部尚書處理,比如說哪裡要小額撥款你可以交給戶部,那裡要給犯人定罪你可以交給刑部,那裡缺五品以下的官員你可以交給吏部,大點的事情你可以組織大家開會商議,比如五品以上官員的提拔,你可以讓他們提名,把提拔的理由講清楚,大家一一舉手,誰贊成的人多,就提拔誰。“

如果這樣的話,他好像是輕鬆了,但問題每天那麼多奏摺,什麼是大事,什麼是小事不還得先區分出來,那跟批閱奏摺又有什麼區別呢,只是沒有批示而已,看不還是每個奏摺都要看。

他不由提醒道:”皇上這個大事和小事區分起來也很費時間的,跟批閱奏摺的時間差不多啊。“

朱慈炅搖頭道:”這個不用你去區分,不是還有副總理大臣嗎,你可以讓他們去區分啊,兩個不行可以再提拔幾個嘛,三個,四個,五個都沒問題,你這個提醒的好,回頭我把改一下,內閣副總理大臣改成若干個。“

不能隨意修改那是說他的子孫後代不能隨意修改,在他崇正皇帝手裡,還不是想怎麼改就怎麼改,他也不能保證悶頭一陣編就能編出個完全問題的法典,他的想法就是慢慢實行,慢慢修改,到完全沒有問題了再定稿

第二十一章 鋼材第十四卷 第二十二章 推廣龍幣第四卷 第六章 軍需物資第七卷 第十九章 京察大計第十四卷 第九章 財富驚人第十三卷 第二十七章 暹羅來投第十八卷 第二十五章 突如其來的姻緣第十七卷 第十九章 挖穿棱堡第十六卷 第二十四章 盛世長安(上)第十七卷 第六十三章 屯衛的賺錢思路第十八卷 第二章 借用屯衛固邊疆第十二卷 第三十三章 延續的希望第十三卷 第三章 安南亂象第十五卷 第十六章 威武霸氣第八卷 第一章 海外貿易第十卷 第八章 學通訊驛卒成新寵第十五卷 第二十五章 驚喜不斷(四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五卷 第十六章 威武霸氣第十六卷 第四十八章 皇上來了第十一卷 第三十七章 雪中激戰定北疆第十卷 第二十三章 臨戰場樹立典範第十七卷 第十七章 棱堡防禦誠可怕第十七卷 第九章 海軍再升級第十八卷 第六十章 巡視東番,測試戰艦第八卷 第十九章 海盜覆滅第十四卷 第五十三章 巴達維亞第五卷 第五章 堡壘之爭第十卷 第二十五章 守襄陽義軍末路第十五章 引導第十二卷 第二十二章 艱難的思考第十五卷 第四十九章 興兵復仇第三卷 第十七章 花魁大會第十六卷 第三十五章 嚴陣以待第十六卷 第七章 發展方向第十七卷 第二章 雪域神犬第十七卷 第四十八章 定遼軍回京第三卷 第十七章 花魁大會第九卷 第二十章 振國威琉球戰強藩第二卷 第二十三章 戰遵化下第十卷 第二十一章 抗官兵各懷鬼胎第十五卷 第十四章 太傅求見第十七卷 第四十章 柴油和煤油第十八卷 第六十二章 歐亞鐵路,北線貫通第三章 軍工設想第十三卷 第十三章 慘烈炮戰第十八卷 第四十七章 以牙還牙,繼續西進第十四卷 第五十一章 魚兒上鉤第十一卷 第三十章 堡壘方能克騎兵第十三卷 第二十二章 相互猜忌第十七卷 第五十六章 屯衛新職能(上)第十七卷 第三十章 推選尚書第十八卷 第七十六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下)第三卷 第二章 匯通天下第十四卷 第二十二章 推廣龍幣第十七卷 第三十四章 規範經營第十卷 第二十五章 守襄陽義軍末路第六卷 第八章 洋使來賀第十七卷 第四十四章 親王級待遇第十五卷 第四十四章 死戰不退第十卷 第二十五章 守襄陽義軍末路第四卷 第十三章 短兵相接第三卷 第二十二章 亦商亦盜第九卷 第十七章 爭守護主臣全清光第十卷 第九章 反賊四出西北危急第十八卷 第二十四章 火藥實驗,事故不斷第十六卷 第四十六章 跳腳大汗序章第六卷 第一章 遼東之殤第三卷 第三章 商號開張第十五卷 第四章 發展規劃第四卷 第二十五章 輕取兩城第十八卷 第五十二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上)第十六卷 第十章 增添衙門第十八卷 第五十九章 屯衛擴編之兩百都司第十二卷 第二十八章 大明真恐怖第十五卷 第三十七章 黎塞留出手第十五卷 第十八章 結盟請求第八卷 第九章 教化蠻夷第八卷 第八章 推行新政第十七卷 第五十三章 開發新策略(上)第九卷 第五章 明皇親臨藩王震驚第十卷 第二十二章 阻賊寇赤膽忠心第十五卷 第五章 運河之策第十二卷 第二十七章 火車和商號第十五卷 第一章 精密機牀第六卷 第八章 洋使來賀第十八卷 第六十九章 橫跨美洲,攻擊英軍第七卷 第二十章 組建水師第十六卷 第三十章 共同出兵第二卷 第十三章 犯顏直諫第十三卷 第三章 安南亂象第十七卷 第五十五章 開發新策略(下)第十三卷 第三十四章 所謂合約第十二卷 第十二章 統一貨幣第十六卷 第五十三章 一場鬧劇第十七卷 第七十三章 科舉再臨迎盛事第十六卷 第二十二章 婁東二張第四卷 第十五章 傷亡慘重第十卷 第六章 論技術徒弟勝師傅第五卷 第十七章 輿論引導
第二十一章 鋼材第十四卷 第二十二章 推廣龍幣第四卷 第六章 軍需物資第七卷 第十九章 京察大計第十四卷 第九章 財富驚人第十三卷 第二十七章 暹羅來投第十八卷 第二十五章 突如其來的姻緣第十七卷 第十九章 挖穿棱堡第十六卷 第二十四章 盛世長安(上)第十七卷 第六十三章 屯衛的賺錢思路第十八卷 第二章 借用屯衛固邊疆第十二卷 第三十三章 延續的希望第十三卷 第三章 安南亂象第十五卷 第十六章 威武霸氣第八卷 第一章 海外貿易第十卷 第八章 學通訊驛卒成新寵第十五卷 第二十五章 驚喜不斷(四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五卷 第十六章 威武霸氣第十六卷 第四十八章 皇上來了第十一卷 第三十七章 雪中激戰定北疆第十卷 第二十三章 臨戰場樹立典範第十七卷 第十七章 棱堡防禦誠可怕第十七卷 第九章 海軍再升級第十八卷 第六十章 巡視東番,測試戰艦第八卷 第十九章 海盜覆滅第十四卷 第五十三章 巴達維亞第五卷 第五章 堡壘之爭第十卷 第二十五章 守襄陽義軍末路第十五章 引導第十二卷 第二十二章 艱難的思考第十五卷 第四十九章 興兵復仇第三卷 第十七章 花魁大會第十六卷 第三十五章 嚴陣以待第十六卷 第七章 發展方向第十七卷 第二章 雪域神犬第十七卷 第四十八章 定遼軍回京第三卷 第十七章 花魁大會第九卷 第二十章 振國威琉球戰強藩第二卷 第二十三章 戰遵化下第十卷 第二十一章 抗官兵各懷鬼胎第十五卷 第十四章 太傅求見第十七卷 第四十章 柴油和煤油第十八卷 第六十二章 歐亞鐵路,北線貫通第三章 軍工設想第十三卷 第十三章 慘烈炮戰第十八卷 第四十七章 以牙還牙,繼續西進第十四卷 第五十一章 魚兒上鉤第十一卷 第三十章 堡壘方能克騎兵第十三卷 第二十二章 相互猜忌第十七卷 第五十六章 屯衛新職能(上)第十七卷 第三十章 推選尚書第十八卷 第七十六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下)第三卷 第二章 匯通天下第十四卷 第二十二章 推廣龍幣第十七卷 第三十四章 規範經營第十卷 第二十五章 守襄陽義軍末路第六卷 第八章 洋使來賀第十七卷 第四十四章 親王級待遇第十五卷 第四十四章 死戰不退第十卷 第二十五章 守襄陽義軍末路第四卷 第十三章 短兵相接第三卷 第二十二章 亦商亦盜第九卷 第十七章 爭守護主臣全清光第十卷 第九章 反賊四出西北危急第十八卷 第二十四章 火藥實驗,事故不斷第十六卷 第四十六章 跳腳大汗序章第六卷 第一章 遼東之殤第三卷 第三章 商號開張第十五卷 第四章 發展規劃第四卷 第二十五章 輕取兩城第十八卷 第五十二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上)第十六卷 第十章 增添衙門第十八卷 第五十九章 屯衛擴編之兩百都司第十二卷 第二十八章 大明真恐怖第十五卷 第三十七章 黎塞留出手第十五卷 第十八章 結盟請求第八卷 第九章 教化蠻夷第八卷 第八章 推行新政第十七卷 第五十三章 開發新策略(上)第九卷 第五章 明皇親臨藩王震驚第十卷 第二十二章 阻賊寇赤膽忠心第十五卷 第五章 運河之策第十二卷 第二十七章 火車和商號第十五卷 第一章 精密機牀第六卷 第八章 洋使來賀第十八卷 第六十九章 橫跨美洲,攻擊英軍第七卷 第二十章 組建水師第十六卷 第三十章 共同出兵第二卷 第十三章 犯顏直諫第十三卷 第三章 安南亂象第十七卷 第五十五章 開發新策略(下)第十三卷 第三十四章 所謂合約第十二卷 第十二章 統一貨幣第十六卷 第五十三章 一場鬧劇第十七卷 第七十三章 科舉再臨迎盛事第十六卷 第二十二章 婁東二張第四卷 第十五章 傷亡慘重第十卷 第六章 論技術徒弟勝師傅第五卷 第十七章 輿論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