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六章 稅賦之爭

北方大旱,反賊四起,大明朝廷自然不能不管不顧,不但朱慈炅在想辦法,滿朝文武也在想辦法。這辦法還沒想出來,東林黨卻又跳出來彈劾徐光啓了。

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究其原因,還是爲了錢,賑災和剿賊都需要錢,滿朝文武倒沒打國庫的主意,那點銀子也撐不了兩年,他們都認爲應該增加稅賦。以徐光啓爲首的所謂“師黨”主張徵收鹽、茶、布匹等物的交易稅,三十稅一,一年能多收個上千萬兩;而以錢龍錫和成基命爲首的東林黨卻主張增加農田的租稅,每畝地增加三分租稅,一年也差不多能多收上千萬兩。

正當兩方吵的不可開交的時候,東林黨的言官們又開始彈劾徐光啓了。

這次自然又是錢謙益在後面煽風點火,掀起黨爭,以期能把徐光啓拉下馬,自己入閣拜相。“師黨”之說也是他提出來的,大概意思就是徐光啓仗着自己是帝師,結黨**,排除異己。

朱慈炅一看到彈劾奏摺,不由大怒,他總算是看出來了,有些東林黨的言官壓根就不是監督百官的工具,而是黨爭工具,他們不管是非對錯,只知排除異己。

徐光啓有沒有結黨他還不知道嗎,國事都艱難到這種程度了,他們還跳出來搗亂,看樣子不收拾一下是不行了。

這個時候朱慈炅已經通過秦良玉牢牢的把控了京營,又通過日興隆的股份拉攏了駱養性,錦衣衛已經牢牢握在手中,東廠那就更不用說了,曹化淳早已是他的親信。這京城現在已經是他崇正皇帝朱慈炅說了算了,自然不會再任由這些跳樑小醜蹦躂。

朱慈炅看到彈劾奏摺以後,立馬將曹化淳招到跟前,把奏摺一把塞到他手裡,不容置疑的問道:“這次是誰在暗中搗鬼,你查出來了吧?”

曹化淳打開奏摺,微微掃了一眼便肯定的回道:“是禮部左侍郎錢謙益。”

朱慈炅聞言,咬牙切齒的道:“原來是錢謙益,倒是把這個狗漢奸給忘了,上兩次的彈劾是不是他乾的?”

曹化淳聞言,有點猶豫的回道:“具體是不是他還沒有查清楚,但第一次帶頭彈劾徐光啓大人的禮科給事中瞿式耜是他的親信,第二次帶頭鬧事的侍講學士黃宗周是他的至交好友,想必跟他是脫不了干係的。”

朱慈炅這個氣啊,錢謙益這個狗漢奸,原以爲他投降清軍是形勢所迫,不得不降,卻不曾想這傢伙從一開始就是個壞的腳底流膿的大壞蛋,他不由冷哼道:“哼,‘水太冷,不能下’,這次我讓你連水都見不着。”

曹化淳聽了小皇帝的話直接就蒙圈了,前面那一句裡的‘漢奸’一詞在明朝還沒創造出來,他不知道是什麼個意思,但前面加了個‘狗’字,想來也不是什麼好話。後面這什麼‘水太冷,不能下’就更加莫名其妙了,他壓根就不明覺厲。

‘水太冷,不能下’曹化淳自然不知道是什麼意思,那是十多年後,錢謙益在南明皇朝滅亡時說的一句經典。

那個時候清軍兵臨南京城下,秦淮八豔之一,也就是錢謙益的老婆柳如是勸錢謙益與其一起投水殉國。錢謙益沉思無語,最後走下水池試了一下水,說:“水太冷,不能下”!柳如是忠烈依舊,“奮身欲沉池水中”,卻給錢謙益硬托住了。

後面,錢謙益率南明的一干大臣在滂沱大雨中開城向清軍統帥多鐸迎降,做了個無恥的狗漢奸。也就是說,現在這個冠冕堂皇,自命清高的東林黨領袖在亡國的時候對大明的忠誠連個風塵女子都不如!

朱慈炅知道,對這種恬不知恥的小人不能明着來,只能跟他們玩陰的。明着來沒借口不說,還容易壞事,小人小人,這種爲了活命連投降清軍都做的出來的小人,你明着去對付他,他還不想盡辦法來保命啊,到時候不知道有多少人要被他拉下水。

這玩陰的就不一樣了,朕就陰你了,怎麼滴,你敢罵朕?

其實,早在東林黨和徐光啓他們爭論該增加哪裡的稅賦的時候朱慈炅就瞭解過了,東林黨之所以不同意徵收交易稅就是因爲他們背後站的是江南的士大夫官僚集團,那些人都是土豪,名下不知道有多少生意,這一徵收交易稅,他們一年最少要交幾百萬兩稅,他們自然是不幹了。

朱慈炅一直以爲明末清初最有錢的就是晉商,其實他搞錯了,明末的時候晉商還只是剛剛崛起,真正富甲天下的是江南士大夫集團控制的產業。

明末那會兒旱災和兵災一直都是在北方肆虐,江南根本就沒受一點影響,再加上江南本來就物產豐富,手工業發達,對外貿易盛行,所以江南的本地豪強一個個都富的流油。要不然京城都陷落了,他們哪裡來的錢擁立福王建立南明政權,又哪裡來的錢組織幾十萬大軍和清軍對抗,苟延殘喘了將近二十年。

可惜他們終究是一幫空談誤國的文人,在兇殘的清軍面前根本就不堪一擊,只知道爭權奪利,清軍一來就做鳥獸散,逃的逃,降的降,空有幾十萬大軍卻沒有做出一點像樣的抵抗。

當然,那些都是崇禎朝的事情,現在是崇正皇帝當朝,他們想誤國,想敗家,想把富饒的江南拱手送給清軍,也沒有機會了,我們的小皇帝朱慈炅這會兒正準備教他們怎麼做人呢。

首先要教的自然是一直隱藏在背後煽風點火的錢謙益,還有不顧國難只知道維護江南士大夫集團利益的吏部左侍郎成基命和吏部右侍郎錢龍錫,還有那些不管是非忠奸,只知道攻擊異己的東林黨言官。

怎麼收拾呢?朱慈炅早就想好了,你們不是不顧國難嗎?你們不是不管農民死活還要增加租稅嗎?那好,哪裡國難最嚴重就讓你們去哪兒,想增加租稅,想逼農民造反,那就讓你們親自去收稅。

於是,第二天,朱慈炅下旨,同意加收農田租稅每畝三分,同時進禮部左侍郎錢謙益爲都察院右都御使總督陝西三邊軍務,負責陝西和山西農民軍剿撫事宜。進吏部左侍郎成基命爲陝西承宣布政使司左布政使,吏部右侍郎錢龍錫爲陝西承宣布政使司右布政使,負責陝西地方事物。進禮科給事中瞿式耜等一衆言官爲陝西各州府知府、知州、同知。原陝西巡撫楊鶴降爲禮部左侍郎,其他官員另有任用。

這下錢謙益傻眼了,他終於如願升爲正二品了,但不是禮部尚書,更沒有登閣拜相,而是被髮配到陝西去當巡撫,連帶成基命和錢龍錫都受他牽連,被一併丟進反賊的老窩裡!

這已經不是偷雞不成蝕把米的問題了,搞不好連命都要蝕掉了。但他們卻又無話可說,誰叫他們朝會的時候一個個都慷慨激昂,一副爲國爲民,鞠躬盡瘁的樣子。

現在給他們機會去鞠躬盡瘁,去爲國爲民了,而且還給他們升了官,他們敢拒絕嗎?那豈不是自己打自己嘴巴子,仕途也毀了,名聲也臭了,這一輩子也就這麼完了。

錢謙益可是一個有理想,有抱負,有野心的人,自然不願就此結束仕途。他只能自己安慰自己,陝西也不見得有多危險,那楊鶴不就好好的當了三年巡撫,一點事都沒,還是先過去熬個幾年,只要東林黨不倒,他總有機會殺回京師,入閣掌權!

第十四卷 第四十二章 兩面出擊第三卷 第六章 稅賦之爭第十六卷 第三十五章 嚴陣以待第七章 氣氛詭異第十二卷 第八章 破壞和談第五卷 第十六章 再傳捷報第十一卷 第十七章 教導孟侯用水泥第十六卷 第二十一章 舌戰羣雄第七卷 第八章 操練洋軍第十四卷 第四十八章 東線潰敗第十六卷 第四十四章 何止百萬第十五卷 第十三章 南北城區第七卷 第十六章 抵達果阿第十五卷 第四十三章 戰鬥打響第十三卷 第十八章 重啓海盜第六章 榮耀任務第十七卷 第七十六章 新式裝備初登場第六卷 第十一章 軍火生意第五卷 第三章 火炮來了第一章 天啓六年第十六卷 第三十五章 嚴陣以待第十八卷 第五十八章 屯衛擴編之五百萬戶第十四卷 第十七章 誘敵之計第八卷 第二十一章 連續作戰第九卷 第十三章 揚天威親王赴歐陸第十七卷 第二十八章 內閣怎麼管第四卷 第十八章 詐降之計第十八卷 第十六章 打草驚蛇,以逸待勞第十六卷 第二十章 太子少師(三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八章 聞聲而動第二卷 第十五章 增添機牀第十六卷 第二十九章 荒原會面第十四卷 第二十六章 合作共贏第八卷 第十六章 東番密報第四卷 第十章 澤州告急第六章 西伯舊地換新顏(中)第十八卷 第七十九章 羣雄聚首,決戰西洋(下)第十卷 第五章 畫藍圖天涯變咫尺第九卷 第二十三章 下本州雙雄終一戰第六卷 第十一章 軍火生意第十七卷 第二十二章 名將聚首第十八卷 第五十章 開始殖民,目標北美第十六卷 第三十五章 嚴陣以待第十一卷 第二十六章 大明經濟日月新第十七卷 第七十四章 厲兵秣馬備出征第十二卷 第三十一章 全面的合作第十五卷 第四章 發展規劃第十八卷 第六十八章 修築鐵路,貫穿美洲第十四章 隱忍第十八卷 第三十五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下)第十五卷 第四十九章 興兵復仇第九卷 第六章 《大明藩屬國令制》第十三卷 第四章 直抵思明府第三章 軍工設想第七章 氣氛詭異第六卷 第十二章 大戰伊始第十一卷 第三十三章 癡心妄想截糧道第十七卷 第三十五章 開始推選第七卷 第三章 風帆戰艦第十四卷 第三十四章 直接開打第十七卷 第五十五章 開發新策略(下)第十二卷 第二十章 難續的戰火第十八卷 第四十二章 最終獎勵,鐵甲戰艦第六卷 第十三章 定遼右衛第十四卷 第十八章 復國有望第十六卷 第二十三章 皇上請客第六卷 第二十一章 彈幕攻擊第十三卷 第二十二章 相互猜忌第十五卷 第二十六章 運河通航(五更,感謝所有打賞過的讀者大大)第十八卷 第三十三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上)第八卷 第二十二章 肉盾攻城第十八卷 第二十八章 攤出底牌談條件第二十三章 清洗第六卷 第三章 報導跟上第二卷 第六章 噩耗第十卷 第九章 反賊四出西北危急第十四卷 第二十八章 同盟條約第十四卷 第二十一章 龍幣問世第十五卷 第二十八章 取個名字真難第七卷 第九章 洋兵敬服第十六卷 第一章 進步驚人第十五卷 第十八章 結盟請求第十五卷 第十九章 運河開挖第十一卷 第五章 召見洋使談軍火第三十八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下)第十一卷 第二十七章 宿命之敵終一戰第十七卷 第八十章 若是不服便來戰第十六卷 第二十三章 皇上請客第六卷 第十章 戰前演練第十七卷 第四十四章 親王級待遇第十七卷 第七章 君主制憲第十六卷 第二十七章 花市燈如晝第十五卷 第四十三章 戰鬥打響第九卷 第二十四章 收東瀛獎勵真驚人第十七卷 第四十三章 孔明燈和熱氣球第十二卷 第二十三章 法國的公爵第六卷 第二章 火炮先行第十七卷 第四十二章 重賞宋應星第三卷 第十二章 龍顏大怒第十七卷 第十四章 明軍在幹什麼
第十四卷 第四十二章 兩面出擊第三卷 第六章 稅賦之爭第十六卷 第三十五章 嚴陣以待第七章 氣氛詭異第十二卷 第八章 破壞和談第五卷 第十六章 再傳捷報第十一卷 第十七章 教導孟侯用水泥第十六卷 第二十一章 舌戰羣雄第七卷 第八章 操練洋軍第十四卷 第四十八章 東線潰敗第十六卷 第四十四章 何止百萬第十五卷 第十三章 南北城區第七卷 第十六章 抵達果阿第十五卷 第四十三章 戰鬥打響第十三卷 第十八章 重啓海盜第六章 榮耀任務第十七卷 第七十六章 新式裝備初登場第六卷 第十一章 軍火生意第五卷 第三章 火炮來了第一章 天啓六年第十六卷 第三十五章 嚴陣以待第十八卷 第五十八章 屯衛擴編之五百萬戶第十四卷 第十七章 誘敵之計第八卷 第二十一章 連續作戰第九卷 第十三章 揚天威親王赴歐陸第十七卷 第二十八章 內閣怎麼管第四卷 第十八章 詐降之計第十八卷 第十六章 打草驚蛇,以逸待勞第十六卷 第二十章 太子少師(三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八章 聞聲而動第二卷 第十五章 增添機牀第十六卷 第二十九章 荒原會面第十四卷 第二十六章 合作共贏第八卷 第十六章 東番密報第四卷 第十章 澤州告急第六章 西伯舊地換新顏(中)第十八卷 第七十九章 羣雄聚首,決戰西洋(下)第十卷 第五章 畫藍圖天涯變咫尺第九卷 第二十三章 下本州雙雄終一戰第六卷 第十一章 軍火生意第十七卷 第二十二章 名將聚首第十八卷 第五十章 開始殖民,目標北美第十六卷 第三十五章 嚴陣以待第十一卷 第二十六章 大明經濟日月新第十七卷 第七十四章 厲兵秣馬備出征第十二卷 第三十一章 全面的合作第十五卷 第四章 發展規劃第十八卷 第六十八章 修築鐵路,貫穿美洲第十四章 隱忍第十八卷 第三十五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下)第十五卷 第四十九章 興兵復仇第九卷 第六章 《大明藩屬國令制》第十三卷 第四章 直抵思明府第三章 軍工設想第七章 氣氛詭異第六卷 第十二章 大戰伊始第十一卷 第三十三章 癡心妄想截糧道第十七卷 第三十五章 開始推選第七卷 第三章 風帆戰艦第十四卷 第三十四章 直接開打第十七卷 第五十五章 開發新策略(下)第十二卷 第二十章 難續的戰火第十八卷 第四十二章 最終獎勵,鐵甲戰艦第六卷 第十三章 定遼右衛第十四卷 第十八章 復國有望第十六卷 第二十三章 皇上請客第六卷 第二十一章 彈幕攻擊第十三卷 第二十二章 相互猜忌第十五卷 第二十六章 運河通航(五更,感謝所有打賞過的讀者大大)第十八卷 第三十三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上)第八卷 第二十二章 肉盾攻城第十八卷 第二十八章 攤出底牌談條件第二十三章 清洗第六卷 第三章 報導跟上第二卷 第六章 噩耗第十卷 第九章 反賊四出西北危急第十四卷 第二十八章 同盟條約第十四卷 第二十一章 龍幣問世第十五卷 第二十八章 取個名字真難第七卷 第九章 洋兵敬服第十六卷 第一章 進步驚人第十五卷 第十八章 結盟請求第十五卷 第十九章 運河開挖第十一卷 第五章 召見洋使談軍火第三十八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下)第十一卷 第二十七章 宿命之敵終一戰第十七卷 第八十章 若是不服便來戰第十六卷 第二十三章 皇上請客第六卷 第十章 戰前演練第十七卷 第四十四章 親王級待遇第十七卷 第七章 君主制憲第十六卷 第二十七章 花市燈如晝第十五卷 第四十三章 戰鬥打響第九卷 第二十四章 收東瀛獎勵真驚人第十七卷 第四十三章 孔明燈和熱氣球第十二卷 第二十三章 法國的公爵第六卷 第二章 火炮先行第十七卷 第四十二章 重賞宋應星第三卷 第十二章 龍顏大怒第十七卷 第十四章 明軍在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