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四章 海上貿易

和魯國的停戰協定簽訂,使得華夏軍長期以來的封閉狀態得到了緩解,這種閉關鎖國的狀態使得華夏國的收入銳減,雖然也有一些零散的泰西商人來到華夏國交易,可總體來說因爲華夏軍配合南明國擊敗了泰西人聯軍,使得他們同泰西人的關係並不好,甚至說是敵對,可因爲華夏軍海軍的強勢,強勢封鎖,使得在遠東沒有多大力量的泰西人聯軍無法通過強硬的手段打破這種封鎖。

這甚至影響了他們同日本的交易,因爲他們需要繞過萬里海域從寶島外側東岸很遠的地方航行很遠才能到達日本,而日本的商船卻因爲華夏軍的封鎖也不能輕易的穿過華夏國海域,把貨物送到泰西人的地盤上去和泰西人交易,所以,這條貿易線路幾乎斷絕了。

這種斷絕是全面的,日本不同同泰西人交易,泰西人不能同華夏軍交易,華夏軍也不同同日本交易,同時華夏軍因爲同大清,大金,永曆大明何騰蛟部,大清尚可喜部,甚至外面的漠北蒙古,漠西蒙古交易,使得華夏軍的交易對象,無論是路上,還是海上,都是私人走私式的交易。

這種交易隨着華夏國的地盤擴大,華夏國不斷冒出的新式商品,通過內部消化基本上消化了,並沒有很大的影響華夏國的收入,可隨着華夏軍生活的穩定,商人不斷冒出來,商品不斷豐富,物資不斷積累,這種方式就有些傷國了,必須找到一個可行的辦法處理多餘的物資。

怎麼處理?

當然是加強同附近國家的貿易了,只有貿易纔有收入,而且張強還想着把華夏元推行到更遠的地方,總是敵對國,這使得華夏元的推行很吃力,因爲誰都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有一種硬通貨,黃金,白銀等東西能用來購買產品,物資,並不是非要用華夏元,一些封閉的地方,他們就認黃金等東西。

不能用紙片把敵人的黃金都收攏到自己倉庫裡的國家還叫強者嗎?

一行三人,躲躲藏藏,閃閃爍爍,在鄉間小路行走,不時走上已經鋪就石子,並且在石子上面澆灌了一層土石灰糯米糕等混合的土法水泥。

這使得的道路有了水泥的模樣,也有了石子的堅硬,雖然不是太美觀,可走起大車來,平穩結實,還不咯腳,關鍵是加速了行人奔走在道路上的速度,遠比土路要快很多,比土路要乾淨了很多,因爲大明沒有後世那種重達幾十噸的汽車,即便有運輸的馬車,也絕對不會超過幾噸的重量,這點重量對於這種低級的道路來說,綽綽有餘,這就是張強帶給這個時代的改變。

不能說有多高級,多先進,但絕對便利。

而且隨着研發人員的增多,主要是華夏軍在科舉考試的基礎上增加了其他的行業考試,三百六十行,各行各業都有考試,低級的人員可以拿到一份官府認證的行業資格證書,擁有這些證書,你可以從事相關行業的研究,並且把研究的成果賣給官府,官府支付一定的金錢買下的研究成果。

這是行業全民認證資格證書,擁有這份證書就像讀書人考上了童生一樣,是一份榮耀,在村裡也能獲得村長或者保長,鄉長的接待,並且讓大家高看你一眼,在這些低級別的行政崗位上,你還能獲得一份不菲的收入,還有一份基本的月奉工資。

村裡麪人讀個書信,認個字,或者打造個什麼,找個權威認證一下,就找你,或者你拿出來的東西要比大家沒有得到認證的人賣的價錢高一些,算個帳,和官府打交道都得找你。

張煌言就一路走,經過鄉村就通過帶路的嚮導小夥子的嘴瞭解到這些東西。

低級認證並不需要你識字或者讀過書,只要你在行業裡面能弄個拿出手的東西,並且獲得官府認可就行。

並且能獲得免費上成人夜校的資格,如果再夜校裡面獲得畢業,也就是說認識了十個阿拉伯數字,並且認識百字以上的字,就可以參加資格認證二級的考試。

這些考試都集中在行業翹楚上,農活能說出個頭頭道道,並且在別人的輔助下記錄下來,自己還能看懂一些,你就能獲得二級的資格認證了。

這些人都被官府徵用,幫助解決比如下鄉統計農田多少,出產多少,鐵多少,一天能打多少鐵,木匠打造的一些東西是否符合官府規定的標準,幫助官府解決同這些行業的人接觸的任務。

當然這些人是不用領工資的,徵用的時候給你酬勞,不徵用的時候你還是幹自己的老本行,官府優先使用你的東西。

當你想要更近一步的時候,官府推出了三級資格認證,這些人就必須能說會道,並且能算會寫了,這些人一般都是一些老兵或者商人的夥計,官府老吏,或者成名很久的行業領先的人,他們有人被官府直接徵用,給個辦事員,這些辦事員有一大半的時間是在官府上班的,稱爲官府的底層辦事員。

他們沒有升爲官府公務員的可能,但能輔助官府辦事情,甚至是提出一些好的建議,研發出好的東西,官府一旅高價馬下他們的建議和研發的東西,這就是官府的政績,上面的公務員想要升級爲更高級別的科員就得依靠他們。

第四級的往往是那些讀過書,並且在行業內有很深造詣的人,他們還有一顆當官的心,他們一般都會先安排爲辦事員,通過官府考試,成爲官府辦公吏員,吏員能升官,能升爲書吏,文辦,書簿等職位,相當於是鄉長,鎮長的輔助人員。

這些即會讀書,又會研究各行業的技巧的人最終會成爲副鄉長,副鎮長,或者研究遠,官員方面這就到頭了,研究員就能被選入各個行業的官府研究機構,成爲更高級的官員,可以參加科舉考試,然後進入更高的研究機構。

這是張強爲自己手裡沒有多少聰明的科學人員培養人才。

總不能老讓塞巴斯蒂安和弗朗索瓦去研究吧,他們需要幫手,靠他們培養一些學徒實在太慢,對華夏軍的科技發展不好,所以張強要把華夏的那些民間人才找出來,送入他們的研究院,讓他們一邊學習,一邊對兩個人進行幫助和啓發,這樣才能加快發展。

新式馬車,就是在張強的啓發下,在老的木匠和鐵匠的幫助下,製造了出來。

同時在商人夥計或者掌櫃出身的研究員的建議和推廣下迅速的進入了華夏軍的軍隊和民間的,獲得了商業利益和國家利益。

讓社會自己推動自己發展,張強只做一個旁觀者,引導者,要不然以他的知識結構,以他的見識,以他的歷史知識,用一百年也達不到人家別的穿越者的幾年的發展水平。

第三百三十一章 交換圖紙第三百一十八章 圍殲1第一百八十五章 四方動亂洋鬼子終究氣短2第五百七十六章 沒有下次了第五百八十七章 兩個人的不同處境第四十七章 拿下武義縣城第二百四十八章 鄭鴻逵的危局,出手第七百二十章 收回四山州第一百七十章 伏擊3第四百三十七章 南明烽火18-逆轉2第八百三十章 好消息就是好消息2第九十三章 忙中添亂第一百一十五章 向包圍圈挺進第八百零六章 情況不妙第一百九十二章 追兇1第二百零四章 親眼目睹攻城第六百八十九章 塵埃落定1第六百八十章 反叛第三百三十四章 田斌的想法第六百二十五章 近衛第一旅參戰第一百一十八章 敵我雙方第四百九十章 戰略重心轉移第五百八十八章 康熙來了啊第四百五十九章 會鰲拜11第八十八章 選擇第二百五十二章 鄭鴻逵的危局 甕中捉鱉第六百五十六章 裁撤軍隊2第八百九十四章 清軍的反擊4第七百二十章 收回四山州第二百一十九章 赤嵌城善後第五百三十八章 華夏軍的厲害之處第七百一十四章 分崩離析的魯國兵馬第四百一十七章 被挖牆角第五百八十四章 軍事總參謀部成立第五百五十八章 接收鄭成功的遺產第三百二十章 圍殲2-屠戮第八百一十七章 和第四艦隊會和第八百九十一章 清軍的反擊1第五百零一章 忠貞營的出路第二百零六章 論戰第一百九十五章 追兇4第六百二十四章 對手變得厲害了第一百八十章 忠誠衛士獎章第三百一十一章 蹣跚行軍的清軍第四十三章 強兵壓境第三百九十六章 炮灰之戰第三百九十六章 炮灰之戰第二百三十九章 讓世界亂起來,張名振第2373章 出人意料的世家子弟們第六百三十七章 敵人瘋了第六百六十四章 海上貿易第四百零六章 戰後第二百三十七章 讓世界亂起來,盟約第八百三十六章 陝西州戰事怎麼打?第二百三十六章 讓世界亂起來,和蘇尼特談判第三百九十章 明軍最終還是敗了第七百五十八章 極難的選擇第七百八十章 二王子起義3第八百二十二章 敵人仍然強勢第二百四十四章 讓世界亂起來,對朱大典的安排第六百四十四章 戰後爆兵第七百九十三章 西班牙總督離任想象無解第六百八十二章 線膛槍射擊第八百四十五章 大兵壓境鳳凰鎮第八百八十三章 挑撥與藉口第一百零一章 婢女引起的感想第二百零七章 讓我們試試第八百零七章 愚蠢的艦隊總兵第七百二十八章 人口平衡第五百九十九章 時間就是生命第五十九章 救援金華府第八百九十三章 清軍的反擊3第四百一十二章 發展和形勢改變第四百八十二章 陳友正反正軍的危急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明烽火12—戰鷹第六百四十九章 心灰意冷第一百三十六章 鄭彩末日2第五十二章 慘勝第五百五十三章 打擊第九十章 朝議第四百八十一章 忠貞營的實力第一百一十八章 敵我雙方第八百一十二章 海戰突圍2第二百八十五章 關鍵人物第七十四章 炮兵營第二百零六章 論戰第六百零四章 崩潰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維合一的軍隊控制體系第二百八十五章 關鍵人物第六百七十七章 迴歸原位第二百三十四章 讓世界亂起來,誆兵出城第三百六十四章 新合作伙伴第四百六十一章 會鰲拜13第四百一十五章 朱大典的籌謀2第八百五十九章 兩個大清漢臣的忠誠第二百二十七章 領地局勢第六百五十章 逐漸消亡的冷兵器士兵們第一百九十九章 追兇8第六百零四章 崩潰第七十一章 授官布政使
第三百三十一章 交換圖紙第三百一十八章 圍殲1第一百八十五章 四方動亂洋鬼子終究氣短2第五百七十六章 沒有下次了第五百八十七章 兩個人的不同處境第四十七章 拿下武義縣城第二百四十八章 鄭鴻逵的危局,出手第七百二十章 收回四山州第一百七十章 伏擊3第四百三十七章 南明烽火18-逆轉2第八百三十章 好消息就是好消息2第九十三章 忙中添亂第一百一十五章 向包圍圈挺進第八百零六章 情況不妙第一百九十二章 追兇1第二百零四章 親眼目睹攻城第六百八十九章 塵埃落定1第六百八十章 反叛第三百三十四章 田斌的想法第六百二十五章 近衛第一旅參戰第一百一十八章 敵我雙方第四百九十章 戰略重心轉移第五百八十八章 康熙來了啊第四百五十九章 會鰲拜11第八十八章 選擇第二百五十二章 鄭鴻逵的危局 甕中捉鱉第六百五十六章 裁撤軍隊2第八百九十四章 清軍的反擊4第七百二十章 收回四山州第二百一十九章 赤嵌城善後第五百三十八章 華夏軍的厲害之處第七百一十四章 分崩離析的魯國兵馬第四百一十七章 被挖牆角第五百八十四章 軍事總參謀部成立第五百五十八章 接收鄭成功的遺產第三百二十章 圍殲2-屠戮第八百一十七章 和第四艦隊會和第八百九十一章 清軍的反擊1第五百零一章 忠貞營的出路第二百零六章 論戰第一百九十五章 追兇4第六百二十四章 對手變得厲害了第一百八十章 忠誠衛士獎章第三百一十一章 蹣跚行軍的清軍第四十三章 強兵壓境第三百九十六章 炮灰之戰第三百九十六章 炮灰之戰第二百三十九章 讓世界亂起來,張名振第2373章 出人意料的世家子弟們第六百三十七章 敵人瘋了第六百六十四章 海上貿易第四百零六章 戰後第二百三十七章 讓世界亂起來,盟約第八百三十六章 陝西州戰事怎麼打?第二百三十六章 讓世界亂起來,和蘇尼特談判第三百九十章 明軍最終還是敗了第七百五十八章 極難的選擇第七百八十章 二王子起義3第八百二十二章 敵人仍然強勢第二百四十四章 讓世界亂起來,對朱大典的安排第六百四十四章 戰後爆兵第七百九十三章 西班牙總督離任想象無解第六百八十二章 線膛槍射擊第八百四十五章 大兵壓境鳳凰鎮第八百八十三章 挑撥與藉口第一百零一章 婢女引起的感想第二百零七章 讓我們試試第八百零七章 愚蠢的艦隊總兵第七百二十八章 人口平衡第五百九十九章 時間就是生命第五十九章 救援金華府第八百九十三章 清軍的反擊3第四百一十二章 發展和形勢改變第四百八十二章 陳友正反正軍的危急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明烽火12—戰鷹第六百四十九章 心灰意冷第一百三十六章 鄭彩末日2第五十二章 慘勝第五百五十三章 打擊第九十章 朝議第四百八十一章 忠貞營的實力第一百一十八章 敵我雙方第八百一十二章 海戰突圍2第二百八十五章 關鍵人物第七十四章 炮兵營第二百零六章 論戰第六百零四章 崩潰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維合一的軍隊控制體系第二百八十五章 關鍵人物第六百七十七章 迴歸原位第二百三十四章 讓世界亂起來,誆兵出城第三百六十四章 新合作伙伴第四百六十一章 會鰲拜13第四百一十五章 朱大典的籌謀2第八百五十九章 兩個大清漢臣的忠誠第二百二十七章 領地局勢第六百五十章 逐漸消亡的冷兵器士兵們第一百九十九章 追兇8第六百零四章 崩潰第七十一章 授官布政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