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七章 先打吳三桂

打了吳三桂,那麼其他雲貴的清軍和南明軍以及那些參與深山老林,荒無人煙的軍閥,土司們將沒有屏障,沒有助力,到時候,即便是民兵配合守備營,加上俘虜兵就能在若干年以後將這些殘匪剿滅,而實際上這裡就是華夏軍的地盤了。

窮山惡水,這裡不同於廣西州,不同於湖廣州,也不同於福建州,江西州,這裡的山民更加野蠻,更加不開花,據內閣評價,即便使用華夏軍以前的辦法,也得好幾年才能讓那些不開花之人,古代稱之爲撩人的野蠻人臣服。

低級認證並不需要你識字或者讀過書,只要你在行業裡面能弄個拿出手的東西,並且獲得官府認可就行。

並且能獲得免費上成人夜校的資格,如果再夜校裡面獲得畢業,也就是說認識了十個阿拉伯數字,並且認識百字以上的字,就可以參加資格認證二級的考試。

這些考試都集中在行業翹楚上,農活能說出個頭頭道道,並且在別人的輔助下記錄下來,自己還能看懂一些,你就能獲得二級的資格認證了。

這些人都被官府徵用,幫助解決比如下鄉統計農田多少,出產多少,鐵多少,一天能打多少鐵,木匠打造的一些東西是否符合官府規定的標準,幫助官府解決同這些行業的人接觸的任務。

當然這些人是不用領工資的,徵用的時候給你酬勞,不徵用的時候你還是幹自己的老本行,官府優先使用你的東西。

這些人都被官府徵用,幫助解決比如下鄉統計農田多少,出產多少,鐵多少,一天能打多少鐵,木匠打造的一些東西是否符合官府規定的標準,幫助官府解決同這些行業的人接觸的任務。

當然這些人是不用領工資的,徵用的時候給你酬勞,不徵用的時候你還是幹自己的老本行,官府優先使用你的東西。

楊陽陽,華夏義軍曾經的衛指揮使,隨着華夏義軍改變爲華夏軍,楊陽陽逐漸的厭倦了打戰的生活,成爲一華夏軍總督府的一名文吏。

但由於先前底子太薄,隨着越來越多的能力比他高的人進入侍從室,進入華夏軍文官隊伍,楊陽陽的地位越來越尷尬。

周粥擔任首相以後,楊陽陽藉機找了個日子去找他,周粥考慮了一下,然後調他去新光復的福建州福州府擔任了一個縣的縣吏。

以後華夏軍文官和武將經過歷次變遷,他從縣吏升爲主薄,然後調往其他地方擔任了新兵營教官文吏,知縣,從小縣知縣上升爲正科級的中縣知縣,副處級的大縣知縣,乘機不說斐然,然也是基本過得去,剛好達到升級標準。

雖然他的成績平平,可誰敢和他較真,他曾經跟隨張強南征北戰,還鎮守過東陽鎮,江浦縣城,龍陽島,如果沒有從軍隊退役,現在至少是一名總兵級的甲級野戰旅旅長了。

楊陽陽,古月笙,蕭飛,金麒等人曾經是第二批張強的心腹戰將,是張強訓練出來的戰兵,雖然張強很忙,但下面這些人都很照顧楊陽陽,所以別看楊陽陽官位不高,還是在崇尚武力的華夏軍裡面擔任一個並不受人重視的文官知縣,可沒有人敢和他作對或者欺負他。

他手下的很多戰將已經不是守備團的參將團長,就是守備營的守備營長,要不就是親衛營裡面的小隊長一類的,再不濟退伍的將官也出任了民兵大隊的副大隊長,管理着萬人大隊。

也許在官位和顯赫方面他無法和同期的其他戰友相比,可在當官方面,在人脈方面,他已經走在了那些官位高過他的兄弟戰友們前面,就在不久前,他的岳父,一名早期被招募近侍從室的舉人出任安徽州監察部監察廳廳長,用明朝的話來說,就是一州的按察司按察使,專門巡視該州的官員風紀,貪腐,替天子監察百官的。

在他的岳父和他自己的努力下,楊陽陽擔任了安徽州已經解放很多年的半個州這邊華夏軍佔領地盤內一個府的民情部巡查使,按照官位排位來論,他就是這個州的第四把手,知府,相當於地級市市長,一把手,布政使,兵備道,三個人下來就是他了。

也是不知道張強那麼忙,怎麼知道他在這裡,於是欽點他主持這裡的縣諮詢局的成立,他翻來覆去,想來想去也不知道這個縣諮詢局怎麼弄?

無論是大明還是大清,甚至是前面歷朝歷代都沒有先例啊。

他實際上是沒有什麼實權的,有的實權只是民情部的實權,而在政務和軍務上是沒有發言權的,他今天出席這個會議也是因爲他是第四把手,來走個過場而已。

雖然他是文官系統的,但他從文官跳到了民情部這和文官系統就有區別了,而且是差不多天然敵對,因爲民情部有一部分工作就是配合監察部調查官員,所以他在這個崗位上不受人待見,但偏偏出乎他意料之外的是,這個會議的主體,設立縣諮詢局,卻是由民情部牽頭的,他成了縣諮詢局的所有局長們的頭頭。

一行三人,躲躲藏藏,閃閃爍爍,在鄉間小路行走,不時走上已經鋪就石子,並且在石子上面澆灌了一層土石灰糯米糕等混合的土法水泥。

這使得的道路有了水泥的模樣,也有了石子的堅硬,雖然不是太美觀,可走起大車來,平穩結實,還不咯腳,關鍵是加速了行人奔走在道路上的速度,遠比土路要快很多,比土路要乾淨了很多,因爲大明沒有後世那種重達幾十噸的汽車,即便有運輸的馬車,也絕對不會超過幾噸的重量,這點重量對於這種低級的道路來說,綽綽有餘,這就是張強帶給這個時代的改變。

不能說有多高級,多先進,但絕對便利。

大清朝廷,順治皇帝年輕英俊,揹着手,聽着洪承疇分析從華夏軍哪裡傳來的關於縣諮詢局的消息,對於這種類似御史臺的彈劾,議論,參與地方政務,監督官員和社會輿論的事情,不由的點頭大讚,“漢人的腦子就是夠靈活,要不得他們統治這片中原大地千年之久,屢次興起,洪卿,要是你,能想出這樣的主意來嗎?還有我大清是否可以仿效,以同華夏軍一爭長短?”

第六百五十四章 暴風雨過後第一百四十章 鄭彩末日6四百二十二章 南明烽火3第七百五十九章 尊重老兵第2372章 世家第二百七十八章 攻防3 (求訂閱,求收藏,求打賞。)第一百四十一章 鄭彩末日7第三十六章 野戰1第十七章 金華豪強尤海波第三百零六章 兩軍遭遇第二百九十八章 全面圍剿第五百九十五章 多隆和田斌的遭遇戰3第二百一十八章 鄭成功的底線第五百一十六章 第二十七野戰旅的整編第七百二十五章 穩贏第六百八十三章 火炮技術提升第五百二十一章 懲戒營視察第六百九十九章 日本的小倉船第二百一十五章 絕不投降第三百七十一章 你就是死於惶恐灘頭的那個方以智?第三百五十章 毫無顧忌第三百二十章 圍殲2-屠戮第五十五章 決議偷襲第四百二十章 南明烽火1第一百九十三章 追兇2第六百三十五章 沒得逃了四十二章 技能漏洞第七百六十九章 大王子屈服第五百二十四章 南明國挑釁第七百五十章 我們支援你們兵力第七十七章 快速攻擊第三百一十九章 攻城受阻1第九十六章 最後一刻第六百二十六章 濟寧府清軍構成第七百六十五章 瑣事煩神6第八百一十八章 數量不是問題第六百零九章 戰爭還在繼續第五百四十四章 李成棟被俘第二百六十六章 官制改革2第六百四十六章 洪承疇的自知之明第五百章 李過困局第二百九十六章 圍城-炮戰2第二百九十三章 廝殺正酣2第一百二十六章 降將第八百零六章 情況不妙第六百零四章 崩潰第三百一四十章 李定國東攻第四百九十七章 軍情緊急第八十二章 氣勢第一百四十一章 鄭彩末日7第七百四十五章 賣船賣人第二百三十二章 讓世界亂起來,接近第七百六十五章 瑣事煩神6三百八十四章 香山收復第六百零二章 無奈的進攻第八百零二章 叛軍來襲第六十二章 狠辣決絕第三百五十三章 學我者必死第一百四十七章 葡萄牙人的問題1第六十二章 狠辣決絕第七百三十五章 被偷襲之因第四百九十八章 魯國大明滅亡對局勢的影響第八百一十三章 衆怒共謀第六百一十七章 解決辦法第一百章 我這是跟你學的第三十四章 混戰第三百九十二章 密謀1第二百章 追兇09——偶遇第八百二十九章 好消息就是好消息1第三百四十六章 隆武南明去向2第三百零七章 固若金湯第一百七十三章 伏擊6第二百八十一章 悠閒的張強第二百九十七章 詭異的婉轉:洪承疇其人第六百七十七章 迴歸原位第一百九十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六百八十七章 捉拿第一百四十七章 葡萄牙人的問題1第八百章 當頭一炮鄭家船隊覆滅第六百九十章 塵埃落定2第二百五十六章 文武怨氣1第七百五十九章 尊重老兵第三百五十六章 彙報2第一百六十八章 伏擊1第一百三十二章 兵工廠2第二百六十二章 投靠第九百零一章 索額圖授首第三百五十八章 彙報4第六百二十八章 一場中規中矩的攻城戰第八百五十八章 比清軍還要頑強的高句麗兵第一百三十章 練兵第二百七十九章 白文選的感嘆第八百三十四章 不要緊給他們第三百九十七章 考驗第三百七十一章 你就是死於惶恐灘頭的那個方以智?第一百五十八章 解惑第二百四十六章 讓世界亂起來,亂戰第六百七十八章 大地震第六百四十一章 反敗爲勝第2376章 垂垂老矣
第六百五十四章 暴風雨過後第一百四十章 鄭彩末日6四百二十二章 南明烽火3第七百五十九章 尊重老兵第2372章 世家第二百七十八章 攻防3 (求訂閱,求收藏,求打賞。)第一百四十一章 鄭彩末日7第三十六章 野戰1第十七章 金華豪強尤海波第三百零六章 兩軍遭遇第二百九十八章 全面圍剿第五百九十五章 多隆和田斌的遭遇戰3第二百一十八章 鄭成功的底線第五百一十六章 第二十七野戰旅的整編第七百二十五章 穩贏第六百八十三章 火炮技術提升第五百二十一章 懲戒營視察第六百九十九章 日本的小倉船第二百一十五章 絕不投降第三百七十一章 你就是死於惶恐灘頭的那個方以智?第三百五十章 毫無顧忌第三百二十章 圍殲2-屠戮第五十五章 決議偷襲第四百二十章 南明烽火1第一百九十三章 追兇2第六百三十五章 沒得逃了四十二章 技能漏洞第七百六十九章 大王子屈服第五百二十四章 南明國挑釁第七百五十章 我們支援你們兵力第七十七章 快速攻擊第三百一十九章 攻城受阻1第九十六章 最後一刻第六百二十六章 濟寧府清軍構成第七百六十五章 瑣事煩神6第八百一十八章 數量不是問題第六百零九章 戰爭還在繼續第五百四十四章 李成棟被俘第二百六十六章 官制改革2第六百四十六章 洪承疇的自知之明第五百章 李過困局第二百九十六章 圍城-炮戰2第二百九十三章 廝殺正酣2第一百二十六章 降將第八百零六章 情況不妙第六百零四章 崩潰第三百一四十章 李定國東攻第四百九十七章 軍情緊急第八十二章 氣勢第一百四十一章 鄭彩末日7第七百四十五章 賣船賣人第二百三十二章 讓世界亂起來,接近第七百六十五章 瑣事煩神6三百八十四章 香山收復第六百零二章 無奈的進攻第八百零二章 叛軍來襲第六十二章 狠辣決絕第三百五十三章 學我者必死第一百四十七章 葡萄牙人的問題1第六十二章 狠辣決絕第七百三十五章 被偷襲之因第四百九十八章 魯國大明滅亡對局勢的影響第八百一十三章 衆怒共謀第六百一十七章 解決辦法第一百章 我這是跟你學的第三十四章 混戰第三百九十二章 密謀1第二百章 追兇09——偶遇第八百二十九章 好消息就是好消息1第三百四十六章 隆武南明去向2第三百零七章 固若金湯第一百七十三章 伏擊6第二百八十一章 悠閒的張強第二百九十七章 詭異的婉轉:洪承疇其人第六百七十七章 迴歸原位第一百九十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六百八十七章 捉拿第一百四十七章 葡萄牙人的問題1第八百章 當頭一炮鄭家船隊覆滅第六百九十章 塵埃落定2第二百五十六章 文武怨氣1第七百五十九章 尊重老兵第三百五十六章 彙報2第一百六十八章 伏擊1第一百三十二章 兵工廠2第二百六十二章 投靠第九百零一章 索額圖授首第三百五十八章 彙報4第六百二十八章 一場中規中矩的攻城戰第八百五十八章 比清軍還要頑強的高句麗兵第一百三十章 練兵第二百七十九章 白文選的感嘆第八百三十四章 不要緊給他們第三百九十七章 考驗第三百七十一章 你就是死於惶恐灘頭的那個方以智?第一百五十八章 解惑第二百四十六章 讓世界亂起來,亂戰第六百七十八章 大地震第六百四十一章 反敗爲勝第2376章 垂垂老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