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分道揚鑣

就在張強提出撤離武義縣城以後,尤海波就站出來極力反對張強的做法。

“大人,這樣的話,我們拋棄武義縣百姓將他們送給敵人,以後他們還會相信我們嗎?”

“再說,我們城中這麼多糧草,武器,銀兩,難以及時轉運出去,敵人已經逼近永康縣城,此時出走,無異於將我們的後背留給敵人,不戰自敗了。”

“大人,大明的土地,大明的人,不應該輕易放棄,唯有堅守待援,朱大人不會放棄我們的,不行的話我們還可以派人向朝廷求援,相信朝廷不會不管我們的。”

張強掃了一眼其他部下,他們倒是沒有什麼反應,杜歌一臉關心的樣子,看來很在意自己給尤海波的回答。

張強搖搖頭,還是別人的人啊,他沒有理尤海波。

沉聲道:“我們可以將糧草分批運出城外,藏於山中,部隊同敵人周旋,等敵人覺得武義縣安定的時候,他們自然會退兵,我們再打回來,到時候,守衛縣城的敵軍不會太多,我們再回來。”

尤海波馬上接口道:“若敵人復返如何?”

張強笑道:“我們再退。等敵人大軍走了,我們再回來。”

尤海波怒道:“簡直是兒戲,如此勞民傷財,軍民疲憊,如果大雨寒潮來臨,大軍在野外,無處遮蔽,軍心和士氣失去,我們的隊伍將不戰而散,實力受損,敵人在兩回以後,必將加強守衛,同時派出大軍圍剿,那時候,沒有民心,沒有糧草,軍隊實力削弱,我們要如何?”

張強攤手,“那麼知縣大人,認爲該如何?”

尤海波道:“如果大人覺得敵人太強大,不如帶着軍民往福州,皇上在福州,兵強馬壯,有鄭氏十萬大軍,敵軍一時半會兒無法到達,我們可以在哪裡休養生息。”

“知縣大人,鄭氏會接納我們,不會吞併我們?我們可都是大人的部屬,受大人之恩,如果鄭氏將我等打散吞併,我們寄人籬下,如何自處?”周粥站起來問道。

大堂上脣槍舌戰大半個小時。

尤海波看到其他人也一副對張強忠心的樣子,不由的喪氣的說道:“罷了,老夫帶着尤家族人,往海外自避禍害吧。大人,你保重。”說完走下縣衙大堂。

儘管張強百般挽留,尤海波還是覺得事情不可爲,堅決要離去。

張強只能送別他。

張強的屬下只是爲張強馬首是瞻,張強說什麼就是什麼,但尤海波,張強卻不能強求,第二天尤海波經過半天動員,帶着自己的家族,還有城裡的一些願意跟隨他的百姓大約兩千來人,朝着福州而去。

同時走的還有杜歌的大隊人馬,那些人馬曾經是尤海波的家丁,張強也不能說不讓人家帶走,尤海波的撤離,帶動了其他的百姓,一夜之間,又走了兩千百姓。

本來這段時間隨着流民和難民的到來,武義縣城已經擁有一萬多百姓了,此刻一下剩下了五千多百姓。

整個縣城亂紛紛的,看到很多人出走,那些涌進來的難民也走了,只留下一些流民和不願意遠走的百姓,大約三千來人。

走了的百姓還帶走了張強部隊裡面的青壯,那些都是百姓的家人,張強也不能不放他們走,於是張強剛拉起兩千人的部隊縮水到一千三百人。

不過這一千三百人卻是張強整支部隊的精銳力量了。

張強一共培養出三波經過系統教練技能加持的士兵,前面戰鬥損失一波一大半,如今還有剩下四百二十人的精銳部隊。

其中火槍手八十人,火銃手二百三十人,親軍步兵一百人。

這些來了都分配到屬下的部隊裡面,自己目前還帶着一百五十人的清軍漢軍旗降兵,進行訓練。

一邊訓練,一邊還要管這其他事情。

一名哨騎遠遠的跑來,“大人,偵察到敵人哨騎已經逼近武義縣邊界,縣境內多處鄉村慘遭敵人屠戮。”

張強對此毫無辦法,只能督促屬下趕快轉移城內物資。

米淳被任命爲輜重隊隊長,給了他新強拉丁而來的三百青壯,加上他原先的流寇部下一百人,總共四百人,讓他儘快找地方,把城中的糧草,兵器,運出城外,分散埋藏在山裡。

當然,米淳畢竟是流寇,不能全信任,這件事還有軒轅龍飛的參與。

第三天,城裡面的百姓和難民紛紛出逃,一個白天就走的全城只剩下一些頑固的不想出走的一千百姓。

張強強拉來的壯丁也逃走一百多人,一些士兵也逃走了,清軍大軍給與張強部隊的壓力越來越大。

敵人一部,據偵察,由陳甲率領,劉光弼爲前鋒,藺養成部跟隨,總共一萬人,已經到達了泉溪鎮,一時間風聲鶴鳴,草木皆兵,一天十幾次的哨騎彙報情況。

夜晚,即便是不想離開家鄉的百姓也走了二百人。

張強的物資轉運工作依然沒有完成,這時候,朱大典的求援使者也來了,朱大典希望他能帶領他的部隊去支援金華府城。

但張強不想再被圍困在金華府城,這一次,他覺得決難以逃脫,敵人上路來攻,根據使者透漏出的情報,這一次金華府城的百姓和逃難的軍民達到了六萬三千多人,彙集的部隊達到了一萬八千人,好些其他縣城的新任縣官和明軍都被朱大典抽調到金華府城去了。

看起來強大,實則脆弱不堪,部隊雜亂無章,沒有了統一的指揮,缺乏訓練,城池自張強走了,勉強修葺了一下,就不再修葺了,原因是沒錢,鄉紳和官員們都不想掏錢。

第四天,敵人已經到達熟溪,夜晚,張強帶着部隊撤出縣城,一路向白鷺溪而去。

這一天他終於將第四批一百五十名親軍訓練完成,這些親軍因爲是漢軍旗降兵,本身就有戰鬥力,經過訓練以後,已經達到了義軍熟練士兵的標準。

這一次,張強將他們打亂充實到了手下週粥,軒轅龍飛,魏無忌三個人的部隊當中。

由於杜歌的離去,他損失了一部分精銳,還損失了一些訓練出來的義軍士兵,但杜歌還留下了本來就是義軍兵丁的部隊,這些也都加入到其他三個人的部隊當中。

這一次冷兵器部隊,張強全部都充實到其他人的部隊當中,將他們部隊中的火銃手都抽調了回來。

三百名火銃手,全被張強掌握。

胡奎的騎兵部隊在補充了一些漢軍旗俘虜裡面挑選的騎兵以後,增加到一百騎兵。

其餘的人每個人三百名士兵,其中有一半是經過張強訓練過的義軍熟練兵丁,還有一些義軍資深兵丁,其他的都是以前有過戰鬥經驗的士兵。

總共一千三百兵力,這些兵力比起前面張強和劉良佐戰鬥時候的實力可不止是上了一個臺階那麼簡單。

另外還有米淳和米林這兩個新加入的部下,他們帶領這着二十名張強派給他們的親軍,還有原先歸屬他們的一百流寇士兵,加上願意跟着張強部隊當兵的義軍青壯三百人,總共四百二十人的輜重部隊。

他們押着俘虜和糧草,原先張強俘虜的蒙古人,清軍韃子,還有那些被留下來做工的漢軍旗敵兵,這些人大約六百人,裡面很大一部分想要被轉化,但張強覺得他們的忠誠度不夠,於是只能帶着他們,讓他們當輜重隊的苦力,運輸物資。

夜晚,哨騎來報,得知他們連夜出逃,熟溪的敵軍加快腳步撲了上來,最終在武義縣城停下了腳步。

第一百三十二章 兵工廠2第七百三十八章 四國島的厄運1第三百六十八章 解職第一百二十七章 鄭彩壞事第五百七十四章 李成棟的緬甸之戰2第三百零八章 先鋒遭遇戰第二百一十章 土木作業,挖到敵人眼皮子底下第二百零五章 五虎將之劉國軒第四百六十章 會鰲拜12第三百三十二章 吃一塹長一智第四百七十五章 勸服第四百一十一章 緊張應對第二百四十二章 讓世界亂起來,朱大典的友好第五百七十章 華夏軍空虛的內閣第八百一十一章 海戰突圍1第三百六十三章 王尚禮拜見第一百七十六章 伏擊9第八百七十四章 將日本變成我們的東瀛州4第二百二十六章 大賺特賺第五百一十八章 提高士兵的素質第二百一十五章 絕不投降第五百五十四章 你的實力如日中天第一百零九章 互相算計第五百九十一章 田斌反清第六百四十四章 戰後爆兵第三百八十九章 真實的戰鬥情況3第四百一十五章 朱大典的籌謀2第一百六十六章 雄厚的實力第一百四十八章 葡萄牙人問題2第七百一十一章 洪承疇死了第三百四十章 咱們也學習華夏軍2第六百一十三章 慘象第三百一十七章 互相算計第六百六十三章 魯國是我們的藩屬國了第五百七十一章 充實華夏軍官位第五百七十九章 西南漢化佔領問題第三百六十五章 晉商細作第五百三十章 李過和張強的對話第四百六十一章 會鰲拜13第一百六十七章 你小子也欠抽第二百九十九章 調整部署應對來敵第十章 殺將第三百一十二章 大勝滿達海第六百零六章 實際的情況是這樣的第一百六十四章 鐵模築炮法5第二百六十四章 我們自立吧第八百一十一章 海戰突圍1第二百二十四章 買賣成本第二百三十一章 孫猴子鑽到了鐵扇公主肚子裡2第八百七十三章 將日本變成咱們的東瀛州3第四百二十三章 南明烽火4第二百四十五章 讓世界亂起來,新的軍隊調整第八百一十章 西班牙艦隊出現第五百九十章 洪承疇反叛第八百九十一章 清軍的反擊1第四百八十四章 反正軍最恐怖的一天第一百零二章 誰爲朕跑一趟第三百三十章 聲望大增第七百九十一章 憂心忡忡下的局勢明朗第七百零二章 背叛是有代價的第三百一十九章 攻城受阻1第六百六十六章 巨大的利潤第三百一十一章 蹣跚行軍的清軍第七百六十二章 瑣事煩神3第七百四十四章 鄭克爽商談第八十六章 可以訓練基層軍官了第二百四十七章 鄭鴻逵的危局第三百四十五章 隆武南明去向1第2380章 成長起來的王國將領們3第六百三十三章 噩號連連第三百九十二章 密謀1第五百八十六章 平定雲貴州第八百一十五章 專業和業餘?第四百零六章 戰後第二百七十四章 偷人(求訂閱,求打賞,求收藏)第二百四十八章 鄭鴻逵的危局,出手第四百零四章 排槍對決4第二百四十八章 鄭鴻逵的危局,出手第六百六十七章 放開商業貿易四百二十二章 南明烽火3第五十七章 信任和忠心第四百五十六章 會鰲拜8第五百三十八章 線膛燧發槍失竊事件第六百四十四章 戰後爆兵第五百五十六章 鄭成功來訪第二百一十一章 荷蘭人鐵桶一般的防禦第五十八章 制衡第七百章 飛翔的荷蘭人第一百八十三章 四方動亂洋鬼子終究氣短1第三百三十四章 田斌的想法第四百一十五章 朱大典的籌謀2第三百三十二章 吃一塹長一智第二十一章 惡毒之計第五百五十九章 接收鄭成功的遺產2第七百一十六章 魯國混戰第三百零二章 血染府城第四百零九章 葡萄牙人的城堡裡的感慨第三百七十八章 華夏軍的情況第六百七十一章 老爺你好第八百二十章 猶如刀子切豆腐
第一百三十二章 兵工廠2第七百三十八章 四國島的厄運1第三百六十八章 解職第一百二十七章 鄭彩壞事第五百七十四章 李成棟的緬甸之戰2第三百零八章 先鋒遭遇戰第二百一十章 土木作業,挖到敵人眼皮子底下第二百零五章 五虎將之劉國軒第四百六十章 會鰲拜12第三百三十二章 吃一塹長一智第四百七十五章 勸服第四百一十一章 緊張應對第二百四十二章 讓世界亂起來,朱大典的友好第五百七十章 華夏軍空虛的內閣第八百一十一章 海戰突圍1第三百六十三章 王尚禮拜見第一百七十六章 伏擊9第八百七十四章 將日本變成我們的東瀛州4第二百二十六章 大賺特賺第五百一十八章 提高士兵的素質第二百一十五章 絕不投降第五百五十四章 你的實力如日中天第一百零九章 互相算計第五百九十一章 田斌反清第六百四十四章 戰後爆兵第三百八十九章 真實的戰鬥情況3第四百一十五章 朱大典的籌謀2第一百六十六章 雄厚的實力第一百四十八章 葡萄牙人問題2第七百一十一章 洪承疇死了第三百四十章 咱們也學習華夏軍2第六百一十三章 慘象第三百一十七章 互相算計第六百六十三章 魯國是我們的藩屬國了第五百七十一章 充實華夏軍官位第五百七十九章 西南漢化佔領問題第三百六十五章 晉商細作第五百三十章 李過和張強的對話第四百六十一章 會鰲拜13第一百六十七章 你小子也欠抽第二百九十九章 調整部署應對來敵第十章 殺將第三百一十二章 大勝滿達海第六百零六章 實際的情況是這樣的第一百六十四章 鐵模築炮法5第二百六十四章 我們自立吧第八百一十一章 海戰突圍1第二百二十四章 買賣成本第二百三十一章 孫猴子鑽到了鐵扇公主肚子裡2第八百七十三章 將日本變成咱們的東瀛州3第四百二十三章 南明烽火4第二百四十五章 讓世界亂起來,新的軍隊調整第八百一十章 西班牙艦隊出現第五百九十章 洪承疇反叛第八百九十一章 清軍的反擊1第四百八十四章 反正軍最恐怖的一天第一百零二章 誰爲朕跑一趟第三百三十章 聲望大增第七百九十一章 憂心忡忡下的局勢明朗第七百零二章 背叛是有代價的第三百一十九章 攻城受阻1第六百六十六章 巨大的利潤第三百一十一章 蹣跚行軍的清軍第七百六十二章 瑣事煩神3第七百四十四章 鄭克爽商談第八十六章 可以訓練基層軍官了第二百四十七章 鄭鴻逵的危局第三百四十五章 隆武南明去向1第2380章 成長起來的王國將領們3第六百三十三章 噩號連連第三百九十二章 密謀1第五百八十六章 平定雲貴州第八百一十五章 專業和業餘?第四百零六章 戰後第二百七十四章 偷人(求訂閱,求打賞,求收藏)第二百四十八章 鄭鴻逵的危局,出手第四百零四章 排槍對決4第二百四十八章 鄭鴻逵的危局,出手第六百六十七章 放開商業貿易四百二十二章 南明烽火3第五十七章 信任和忠心第四百五十六章 會鰲拜8第五百三十八章 線膛燧發槍失竊事件第六百四十四章 戰後爆兵第五百五十六章 鄭成功來訪第二百一十一章 荷蘭人鐵桶一般的防禦第五十八章 制衡第七百章 飛翔的荷蘭人第一百八十三章 四方動亂洋鬼子終究氣短1第三百三十四章 田斌的想法第四百一十五章 朱大典的籌謀2第三百三十二章 吃一塹長一智第二十一章 惡毒之計第五百五十九章 接收鄭成功的遺產2第七百一十六章 魯國混戰第三百零二章 血染府城第四百零九章 葡萄牙人的城堡裡的感慨第三百七十八章 華夏軍的情況第六百七十一章 老爺你好第八百二十章 猶如刀子切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