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分道揚鑣

就在張強提出撤離武義縣城以後,尤海波就站出來極力反對張強的做法。

“大人,這樣的話,我們拋棄武義縣百姓將他們送給敵人,以後他們還會相信我們嗎?”

“再說,我們城中這麼多糧草,武器,銀兩,難以及時轉運出去,敵人已經逼近永康縣城,此時出走,無異於將我們的後背留給敵人,不戰自敗了。”

“大人,大明的土地,大明的人,不應該輕易放棄,唯有堅守待援,朱大人不會放棄我們的,不行的話我們還可以派人向朝廷求援,相信朝廷不會不管我們的。”

張強掃了一眼其他部下,他們倒是沒有什麼反應,杜歌一臉關心的樣子,看來很在意自己給尤海波的回答。

張強搖搖頭,還是別人的人啊,他沒有理尤海波。

沉聲道:“我們可以將糧草分批運出城外,藏於山中,部隊同敵人周旋,等敵人覺得武義縣安定的時候,他們自然會退兵,我們再打回來,到時候,守衛縣城的敵軍不會太多,我們再回來。”

尤海波馬上接口道:“若敵人復返如何?”

張強笑道:“我們再退。等敵人大軍走了,我們再回來。”

尤海波怒道:“簡直是兒戲,如此勞民傷財,軍民疲憊,如果大雨寒潮來臨,大軍在野外,無處遮蔽,軍心和士氣失去,我們的隊伍將不戰而散,實力受損,敵人在兩回以後,必將加強守衛,同時派出大軍圍剿,那時候,沒有民心,沒有糧草,軍隊實力削弱,我們要如何?”

張強攤手,“那麼知縣大人,認爲該如何?”

尤海波道:“如果大人覺得敵人太強大,不如帶着軍民往福州,皇上在福州,兵強馬壯,有鄭氏十萬大軍,敵軍一時半會兒無法到達,我們可以在哪裡休養生息。”

“知縣大人,鄭氏會接納我們,不會吞併我們?我們可都是大人的部屬,受大人之恩,如果鄭氏將我等打散吞併,我們寄人籬下,如何自處?”周粥站起來問道。

大堂上脣槍舌戰大半個小時。

尤海波看到其他人也一副對張強忠心的樣子,不由的喪氣的說道:“罷了,老夫帶着尤家族人,往海外自避禍害吧。大人,你保重。”說完走下縣衙大堂。

儘管張強百般挽留,尤海波還是覺得事情不可爲,堅決要離去。

張強只能送別他。

張強的屬下只是爲張強馬首是瞻,張強說什麼就是什麼,但尤海波,張強卻不能強求,第二天尤海波經過半天動員,帶着自己的家族,還有城裡的一些願意跟隨他的百姓大約兩千來人,朝着福州而去。

同時走的還有杜歌的大隊人馬,那些人馬曾經是尤海波的家丁,張強也不能說不讓人家帶走,尤海波的撤離,帶動了其他的百姓,一夜之間,又走了兩千百姓。

本來這段時間隨着流民和難民的到來,武義縣城已經擁有一萬多百姓了,此刻一下剩下了五千多百姓。

整個縣城亂紛紛的,看到很多人出走,那些涌進來的難民也走了,只留下一些流民和不願意遠走的百姓,大約三千來人。

走了的百姓還帶走了張強部隊裡面的青壯,那些都是百姓的家人,張強也不能不放他們走,於是張強剛拉起兩千人的部隊縮水到一千三百人。

不過這一千三百人卻是張強整支部隊的精銳力量了。

張強一共培養出三波經過系統教練技能加持的士兵,前面戰鬥損失一波一大半,如今還有剩下四百二十人的精銳部隊。

其中火槍手八十人,火銃手二百三十人,親軍步兵一百人。

這些來了都分配到屬下的部隊裡面,自己目前還帶着一百五十人的清軍漢軍旗降兵,進行訓練。

一邊訓練,一邊還要管這其他事情。

一名哨騎遠遠的跑來,“大人,偵察到敵人哨騎已經逼近武義縣邊界,縣境內多處鄉村慘遭敵人屠戮。”

張強對此毫無辦法,只能督促屬下趕快轉移城內物資。

米淳被任命爲輜重隊隊長,給了他新強拉丁而來的三百青壯,加上他原先的流寇部下一百人,總共四百人,讓他儘快找地方,把城中的糧草,兵器,運出城外,分散埋藏在山裡。

當然,米淳畢竟是流寇,不能全信任,這件事還有軒轅龍飛的參與。

第三天,城裡面的百姓和難民紛紛出逃,一個白天就走的全城只剩下一些頑固的不想出走的一千百姓。

張強強拉來的壯丁也逃走一百多人,一些士兵也逃走了,清軍大軍給與張強部隊的壓力越來越大。

敵人一部,據偵察,由陳甲率領,劉光弼爲前鋒,藺養成部跟隨,總共一萬人,已經到達了泉溪鎮,一時間風聲鶴鳴,草木皆兵,一天十幾次的哨騎彙報情況。

夜晚,即便是不想離開家鄉的百姓也走了二百人。

張強的物資轉運工作依然沒有完成,這時候,朱大典的求援使者也來了,朱大典希望他能帶領他的部隊去支援金華府城。

但張強不想再被圍困在金華府城,這一次,他覺得決難以逃脫,敵人上路來攻,根據使者透漏出的情報,這一次金華府城的百姓和逃難的軍民達到了六萬三千多人,彙集的部隊達到了一萬八千人,好些其他縣城的新任縣官和明軍都被朱大典抽調到金華府城去了。

看起來強大,實則脆弱不堪,部隊雜亂無章,沒有了統一的指揮,缺乏訓練,城池自張強走了,勉強修葺了一下,就不再修葺了,原因是沒錢,鄉紳和官員們都不想掏錢。

第四天,敵人已經到達熟溪,夜晚,張強帶着部隊撤出縣城,一路向白鷺溪而去。

這一天他終於將第四批一百五十名親軍訓練完成,這些親軍因爲是漢軍旗降兵,本身就有戰鬥力,經過訓練以後,已經達到了義軍熟練士兵的標準。

這一次,張強將他們打亂充實到了手下週粥,軒轅龍飛,魏無忌三個人的部隊當中。

由於杜歌的離去,他損失了一部分精銳,還損失了一些訓練出來的義軍士兵,但杜歌還留下了本來就是義軍兵丁的部隊,這些也都加入到其他三個人的部隊當中。

這一次冷兵器部隊,張強全部都充實到其他人的部隊當中,將他們部隊中的火銃手都抽調了回來。

三百名火銃手,全被張強掌握。

胡奎的騎兵部隊在補充了一些漢軍旗俘虜裡面挑選的騎兵以後,增加到一百騎兵。

其餘的人每個人三百名士兵,其中有一半是經過張強訓練過的義軍熟練兵丁,還有一些義軍資深兵丁,其他的都是以前有過戰鬥經驗的士兵。

總共一千三百兵力,這些兵力比起前面張強和劉良佐戰鬥時候的實力可不止是上了一個臺階那麼簡單。

另外還有米淳和米林這兩個新加入的部下,他們帶領這着二十名張強派給他們的親軍,還有原先歸屬他們的一百流寇士兵,加上願意跟着張強部隊當兵的義軍青壯三百人,總共四百二十人的輜重部隊。

他們押着俘虜和糧草,原先張強俘虜的蒙古人,清軍韃子,還有那些被留下來做工的漢軍旗敵兵,這些人大約六百人,裡面很大一部分想要被轉化,但張強覺得他們的忠誠度不夠,於是只能帶着他們,讓他們當輜重隊的苦力,運輸物資。

夜晚,哨騎來報,得知他們連夜出逃,熟溪的敵軍加快腳步撲了上來,最終在武義縣城停下了腳步。

第七百零六章 被逼無奈的反擊第八百四十八章 我們的民兵也能打第一百四十六章 鄭彩末日12第四百零三章 排槍對決3第二百九十八章 全面圍剿第八百六十三章 失去了理想和戰鬥的初衷第四百一十九章 買賣第一百五十一章 軍餉2第二百八十章 幫一把他們吧第八百四十三章 聲東擊西之計1第四百八十六章 李過投降第五百八十四章 軍事總參謀部成立第五百一十三章 招安忠貞營第四百六十三章 會鰲拜15第五十九章 救援金華府第一百二十七章 鄭彩壞事第六百六十八章 經營這個王國第一百零四章 救駕第一百五十四章 人事調整第七百七十七章 新船試航成功第七百零九章 進步第九百零一章 索額圖授首第二百六十九章 請求和回報第八百六十五章 抓住姚啓聖2第二百八十五章 關鍵人物第七百零五章 聯合第三百四十章 咱們也學習華夏軍2第三百四十三章 衝突第五百三十章 李過和張強的對話第八百三十一章 新艦新氣象第二百二十章 金華義軍的財政收入第七百一十一章 洪承疇死了第五百零九章 潛入第四百三十章 南明烽火11第八百四十九章 援兵到了第五百八十六章 平定雲貴州第七百二十四章 強大的新魯府第八百三十四章 不要緊給他們第四百三十二章 南明烽火13-敗逃第三百五十九章 滿洲風起第三百二十四章 異心第二百八十二章 思緒第八百六十三章 失去了理想和戰鬥的初衷第二百八十一章 悠閒的張強第一百三十章 練兵第五百四十三章 悲傷的王得仁第二百六十八章 官制改革4第四百一十一章 緊張應對第七百八十一章 血與火的考驗第七十八章 最大收穫——火繩槍第六百二十一章 行動開始第一百一十三章 伏兵出擊第三百一十七章 互相算計第八百五十一章 大捷後的無奈第五百五十七章 去澳洲還是去南洋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意失荊州第八十四章 魯監國的人第五百三十八章 線膛燧發槍失竊事件第四百三十五章 南明烽火16-準備反擊第三百二十一章 攻城受阻2-學習第五百零四章 動手第六百八十七章 捉拿第七百二十一章 糧食產量和人口第二百二十九章 總督府採購辦公室第五百三十八章 華夏軍的厲害之處第八百五十九章 兩個大清漢臣的忠誠第六百九十九章 日本的小倉船第六百五十四章 暴風雨過後第一百零九章 互相算計第四百一十六章 南明國問題第七百零四章 無奈的魯國第八百六十七章 陝甘州戰鬥收尾第一百一十三章 伏兵出擊第二百三十七章 讓世界亂起來,盟約第六百五十八章 兵強馬壯第五百零六章 戰後第三百七十五章 成果怎麼樣第八百六十四章 抓住姚啓聖1第六百四十七章 全境封鎖第三十六章 野戰1第八百八十三章 挑撥與藉口第八百九十一章 清軍的反擊1第三十二章 左金王賀錦第六百七十六章 是該結束了第八百三十八章 新式戰艦裝備難第七百七十二章 奴隸貿易第五百三十八章 華夏軍的厲害之處第七百七十章 外交部的春天第六百三十九章 死絕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明烽火9第八百二十六章 華夏王國的命真悲催第一百七十章 伏擊3第一百二十一章 轉機第七百二十章 收回四山州第二百五十二章 鄭鴻逵的危局 甕中捉鱉第八百二十六章 華夏王國的命真悲催第一百八十七章 海戰記敘2第四百七十五章 勸服第八百二十一章 洪家長子的隕落第三百九十九章 反擊1
第七百零六章 被逼無奈的反擊第八百四十八章 我們的民兵也能打第一百四十六章 鄭彩末日12第四百零三章 排槍對決3第二百九十八章 全面圍剿第八百六十三章 失去了理想和戰鬥的初衷第四百一十九章 買賣第一百五十一章 軍餉2第二百八十章 幫一把他們吧第八百四十三章 聲東擊西之計1第四百八十六章 李過投降第五百八十四章 軍事總參謀部成立第五百一十三章 招安忠貞營第四百六十三章 會鰲拜15第五十九章 救援金華府第一百二十七章 鄭彩壞事第六百六十八章 經營這個王國第一百零四章 救駕第一百五十四章 人事調整第七百七十七章 新船試航成功第七百零九章 進步第九百零一章 索額圖授首第二百六十九章 請求和回報第八百六十五章 抓住姚啓聖2第二百八十五章 關鍵人物第七百零五章 聯合第三百四十章 咱們也學習華夏軍2第三百四十三章 衝突第五百三十章 李過和張強的對話第八百三十一章 新艦新氣象第二百二十章 金華義軍的財政收入第七百一十一章 洪承疇死了第五百零九章 潛入第四百三十章 南明烽火11第八百四十九章 援兵到了第五百八十六章 平定雲貴州第七百二十四章 強大的新魯府第八百三十四章 不要緊給他們第四百三十二章 南明烽火13-敗逃第三百五十九章 滿洲風起第三百二十四章 異心第二百八十二章 思緒第八百六十三章 失去了理想和戰鬥的初衷第二百八十一章 悠閒的張強第一百三十章 練兵第五百四十三章 悲傷的王得仁第二百六十八章 官制改革4第四百一十一章 緊張應對第七百八十一章 血與火的考驗第七十八章 最大收穫——火繩槍第六百二十一章 行動開始第一百一十三章 伏兵出擊第三百一十七章 互相算計第八百五十一章 大捷後的無奈第五百五十七章 去澳洲還是去南洋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意失荊州第八十四章 魯監國的人第五百三十八章 線膛燧發槍失竊事件第四百三十五章 南明烽火16-準備反擊第三百二十一章 攻城受阻2-學習第五百零四章 動手第六百八十七章 捉拿第七百二十一章 糧食產量和人口第二百二十九章 總督府採購辦公室第五百三十八章 華夏軍的厲害之處第八百五十九章 兩個大清漢臣的忠誠第六百九十九章 日本的小倉船第六百五十四章 暴風雨過後第一百零九章 互相算計第四百一十六章 南明國問題第七百零四章 無奈的魯國第八百六十七章 陝甘州戰鬥收尾第一百一十三章 伏兵出擊第二百三十七章 讓世界亂起來,盟約第六百五十八章 兵強馬壯第五百零六章 戰後第三百七十五章 成果怎麼樣第八百六十四章 抓住姚啓聖1第六百四十七章 全境封鎖第三十六章 野戰1第八百八十三章 挑撥與藉口第八百九十一章 清軍的反擊1第三十二章 左金王賀錦第六百七十六章 是該結束了第八百三十八章 新式戰艦裝備難第七百七十二章 奴隸貿易第五百三十八章 華夏軍的厲害之處第七百七十章 外交部的春天第六百三十九章 死絕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明烽火9第八百二十六章 華夏王國的命真悲催第一百七十章 伏擊3第一百二十一章 轉機第七百二十章 收回四山州第二百五十二章 鄭鴻逵的危局 甕中捉鱉第八百二十六章 華夏王國的命真悲催第一百八十七章 海戰記敘2第四百七十五章 勸服第八百二十一章 洪家長子的隕落第三百九十九章 反擊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