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零四十三章 金國使臣

來宗道明白了。

對方這是不打算理會虎字旗的事情,把心思都放在魏忠賢和閹黨的身上。

不過,他還是想再勸一勸對方,便說道:“元治你不能只關心閹黨的事情,眼下魏忠賢已被驅逐出京師,閹黨已經不成氣候,反倒是西北的劉賊異動頻頻, 很可能會出兵河南,必成朝廷大患啊!”

“我怎麼沒有收到河南方面送來的奏報?難不成河南的官員隱瞞了劉賊大軍進犯的事情?”李國普佯做生氣的說道。

來宗道明白他是在故意岔開問題,但他還是耐着性子解釋道:“河南還沒有送來劉賊大軍進犯他們的奏報,可劉賊大軍在河南邊界的異動,明顯是對河南用兵。”

“既然沒有關於劉賊大軍攻打河南的奏報,那麼一切都只是猜測, 來閣老你太多心了。”李國普反而安慰起來宗道來。

聽到這話的來宗道知道李國普已經鐵了心的要先對付閹黨。

以今上對閹黨的不喜,對付閹黨自然比對付西北的劉賊更容易討得今上的歡心, 而且閹黨如今已經失勢,比遠在西北的劉賊更好對付。

“事有輕重緩急,來閣老要分清楚主次纔好。”李國普作爲先入閣的前輩,良言勸說了來宗道一句。

“受教了。”來宗道面帶苦澀的朝李國普拱了拱手。

如今的內閣首輔和次輔都成了泥菩薩,只佔了個位置,其他和閹黨有千絲萬縷關係的閣臣早已自顧不暇。

眼下內閣中能做事的只有他和李國普二人勉力做事,可李國普的心思全都在閹黨上面,在虎字旗的問題上,剩下他自己一個人在內閣裡獨木難支。

而且他能夠感覺到,就連今上的主要心思也都在魏忠賢和閹黨的身上,反倒對西北的叛亂沒有花費太多心思在上面。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進了內閣,就不可能對首輔不感興趣,在內閣首輔和次輔都確定不會在任上太久的情況下,李國普這個內閣老人自然是首輔的有力競爭者。

李國普能夠感受到來宗道的敷衍, 也不生氣,反而好心提醒道:“來閣老是大行皇帝任命的顧命大臣, 不如把心思多放在今上最爲關心的事情上。”

“多謝李閣老關心,我會的。”來宗道敷衍的回了一句。

這會兒也不負之前的親熱。

見狀李國助笑了笑, 也沒當回事, 提出了告辭,離開了來宗道的簽押房。

來宗道看着簽押房的屋門,化作了一聲嘆息。

爲官多年,如今進了內閣,自然不再是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從上到下他都只看到了所有人都在關注魏忠賢和閹黨,對西北反賊並不關心,雖然明知道西北劉賊的危害比魏閹更甚,他也不打算去做那個特立獨行的人。

能夠勸說李國普幾句,已經是他所能做到的最大程度,官場上特立獨行的人往往都不會有什麼好下場。

他不想自己最後得罪天子和所有朝臣,落得一個丟官譭譽的下場。

幾天過去,京師因爲魏忠賢發配鳳陽的事情越演越烈。

文官清流和衆多學子們,聯名上奏要求處決魏忠賢和閹黨一干人等。

要求處決魏忠賢的奏本,每天都堆滿朱由檢的龍案。

以太祖皇帝爲榜樣的朱由檢想做一名勤奮的皇帝,所以每一本奏本,都親自過目一遍,可這些奏本中幾乎一樣的內容,讓他對魏忠賢的恨意更甚。

若非顧及他天子的名聲,恨不得下旨把魏忠賢抓回來千刀萬剮。

“皇爺,錦衣衛指揮使駱都督在殿外求見。”王承恩來到朱由檢面前小聲說道。

朱由檢登基後不久, 便除去了田爾耕錦衣衛指揮使的位置,換上了更信任的駱養性,也是前任錦衣衛指揮使駱思恭的兒子。

“帶他進來。”朱由檢端坐在龍案後面的座椅上。

“宣,錦衣衛指揮使左都督駱養性覲見。”王承恩朝殿外喊了一句。

隨着聲音傳出去,身穿蟒袍的駱養性從殿外走了進來,面朝朱由檢跪在地上,恭聲說道:“臣駱養性,叩見陛下。”

“愛卿平身。”朱由檢虛擡了一下右手。

“謝陛下。”駱養性先謝恩,然後才從地上站起身。

朱由檢看着他,問道:“魏閹怎麼樣?”

發配鳳陽的魏忠賢,隨行有錦衣衛跟隨,沿路監視他。

“臣正是爲此事而來。”駱養性上前一步,從袖口裡掏出一份密摺,雙手託舉高過頭頂,嘴裡面說道,“這是押送魏閹的錦衣衛百戶專門送回來的密奏,請陛下閱覽。”

王承恩走過去,把密摺接到手裡,然後返回到龍案旁交給朱由檢。

小時候的朱由檢和朱由校兩個人雖爲太子的子嗣,可日子過的比宮中許多太監和宮女都不如,直到太子明神宗登基,他的日子纔算好過起來。

後來兄長朱由校繼位,專門請來大儒爲他講學,加上他自己也勤奮,從書中學了不少東西,學識要比大行皇帝朱由校強多了。

接過密摺,朱由檢拿到眼前翻看起來。

只見他臉色慢慢變得鐵青,最後手裡的密摺狠狠地甩在地上,怒斥道:“該死的閹貨,朕真是太寬容他了。”

王承恩俯下身子把密摺從地上拾起重新放回龍案上。

“駱養性。”朱由檢因爲怒火而通紅的眼睛盯着面前的駱養性。

“臣在。”駱養性上前一步。

朱由檢說道:“朕命你從錦衣衛中派一隊人馬,去把這個閹賊給朕抓回來,朕要親手剮了他,現在就去。”

“臣遵旨。”駱養性轉身離開大殿。

他回到鎮撫司不久,一隊錦衣衛受命離開了京城。

駱養性送來密摺的事情很快在宮中傳來,就連密摺上面的內容,也傳到了宮中幾個大太監的耳朵裡。

司禮監一名秉筆太監叫李永芳,是魏忠賢身邊的重要人物。

魏忠賢得勢的時候,他和司禮監掌印太監王體乾一起幫魏忠賢更改內閣票擬。

他在得知消息後,立刻安排人出宮,安排人敢在錦衣衛之前,給正在去往鳳陽路上的魏忠賢送去密摺的事情。

捉拿魏忠賢歸京的錦衣衛離開後不久,又有快騎離開了京城。

到此爲止,魏忠賢的下場已經可以預見,朝中上下也都在等魏忠賢死的那一刻,便開始清理閹黨之人。

朝中上下對於虎字旗開始往河南調動兵馬的事情,根本沒人關心,就連河南官員送來關於虎字旗大軍異動的奏本,也全都被留中不發。

虎字旗已經把兩個戰兵師和一個龍騎兵師,近五萬大軍派往河南與山陝交接的幾府邊界上。

“主公,奴賊派來的使者到了。”趙武送來了僞金使臣的消息。

僞金派來的這支使臣隊伍從草原方向過來,進入青城後亮明身份,被虎字旗的人一路帶回大同鎮城。

“既然來了,就見見吧!”劉恆放下了手裡的塘報,從座位上站起身,在趙武的陪伴下,離開了辦公房。

總鎮署有專門接待來使的堂廳。

僞金使者一到總鎮署,便被帶到了招待客人的堂廳中。

寧完我坐在堂廳的座位上,目光時不時往門外的方向看去。

行來的這一路,自從進入虎字旗的地盤,他便感受到虎字旗的人對他們這些大金使臣的惡意,而且這種惡意在他到了大同越發強烈。

聯想到以前幾次派來與虎字旗聯絡的使者下場,他這會兒心驚膽戰,生怕自己連劉恆的面都沒見到,便被虎字旗的人給弄死。

“沒想到大同的變化居然這麼大,看來虎字旗不是單純的反賊,那位大將軍有些治理地方的能耐。”鮑承先說道。

寧完我看向鮑承先,笑着說道:“差點忘了,鮑將軍也是山西人。”

“山西應州人,對大同也算熟悉,本將離開的那年,大同遠沒有眼下看上去這般繁華和熱鬧,想不到山西出了這麼一個厲害的人物。”鮑承先感嘆的說道。

寧完我輕輕一搖頭,說道:“這你就說錯了,我聽說虎字旗的這位大將軍可不是山西人,而是遼東明軍總兵杜鬆帳下的一個兵卒,後來因爲兵敗的關係,逃到了大同靈丘,做起了生意,這纔有了虎字旗今天這般規模。”

“原來是遼東人,那就不奇怪了。”鮑承先笑着說道,“有天命汗和大汗珠玉在前,再出一個虎字旗的大將軍也不算什麼稀奇。”

寧完我認同的點點頭,道:“如今大金在大汗手中蒸蒸日上,若這個虎字旗繼續成長下去,早晚會成爲我大金的絆腳石。”

“大汗不是派咱們來拉攏虎字旗的這位大將軍了,說不定虎字旗會成爲咱們大金一統中原的助力。”鮑承先笑着說。

寧完我道:“但願吧!”

他不像鮑承先這麼看好這一次出使虎字旗。

以往大金出使虎字旗的使者,幾乎都沒有什麼好下場,而這一路上感受到虎字旗的人對他們一行人的敵意,讓他心中越發不安。

“大將軍到。”

堂廳外面突然有人喊了這麼一句。

聽到這話的寧完我和鮑承先從座位上站起身,一同看向屋門外。

就在這時,屋外走進來幾個人。

爲首一人鼻直口闊,額頭高聳,眉眼方正,年紀看上去並不是很大,比起大金當今的大汗更年輕。

從站位上,寧完我猜到眼前這個年輕人應該就是虎字旗的大將軍劉恆,當即上前一步,行禮問候道:“大金使臣寧完我,見過劉大將軍。”

“你就是寧完我?”劉恆停下了腳步,饒有興趣的打量眼前這個自稱寧完我的人。

寧完我和范文程這兩個人在後世實在太出名了,所以他印象十分深刻。

“正是下使。”寧完我眼中一亮,略顯得意,沒想到遠在西北的虎字旗大將軍也聽過自己的名號。

劉恆目光移動到寧完我身邊的人身上,問道:“你不會就是范文程吧?”

“下使鮑承先,添爲大金漢軍副將。”鮑承先自我介紹道。

劉恆面露失望的說道:“還以爲你們兩個一個是寧完我,一個是范文程,可惜了,要是兩個人都來了,我也能好好看一看兩個大漢奸。”

說完,他丟下臉色難看的寧完我和鮑承先兩個人,徑直來到堂廳中的主位前坐了下來。

“有道是良禽擇木而息,大將軍說下使二人是大漢奸,實在是有些牽強了。”寧完我對劉恆的話反駁道。

聽到這話的劉恆笑了起來,道:“這麼說二位背棄大明,投靠異族爲奴,還成了人人應當誇讚的事情了。”

“大將軍不也是背棄了明國,自立爲王。”寧完我直視着劉恆說道。

劉恆輕輕拍手鼓掌,笑道:“你說的沒錯,我確實自立爲王,但我和你們不同,我從不幫異族欺壓殘害自己的同胞。”

“大將軍這話就有待偏頗了,大金與大明本就是敵對勢力,戰場上有些死傷是在所難免的事情,難道大將軍手中的刀就沒沾過血嗎?”寧完我反擊道。

劉恆攤了攤手,說道:“可虎字旗的刀從來不沾無辜之人的鮮血,反倒是你口中的大金,這些年沒少殘害漢人百姓吧!相信不用我一一列舉,你們應該比我更清楚纔對。”

寧完我臉色一變。

老汗在世的最後幾年,大金爲了節省糧食,先是殺無谷之人,又殺讀書人,漢人的鮮血染紅了大金的河流。

“那也是因爲情況特殊,如今天聰汗早已改了當初老汗留下的政策,開始扶持漢人,眼下漢人的日子早已變得好過起來。”旁邊的鮑承先爲大金殘害百姓的事情開脫道。

劉恆目光看向鮑承先。

他說道:“你作爲明軍的副將,卻不思報國,只因爲自己怕死,便賣主求榮,跪倒在異族的腳下,你比他更不如。”

說話時,他用手一指旁邊的寧安我。

“大將軍你也在明軍中呆過,明軍是什麼樣子相信大將軍應該十分了解,大將軍不也是受不了明軍的無能和欺壓才逃到大同。”鮑承先說道。

聽到這話的劉恆笑了起來,譏諷道:“我在明軍時只不過是火器營的一小卒,可你鮑承先不同,你是軍中從二品的副將,要說軍中欺壓,也是你去欺壓下面的普通營兵,什麼時候輪得上你一個從二品的武將被欺壓了,你在我面前說這種話就不覺得躁得慌嗎?”

第一千八百零四章 高機動龍騎兵師第二千一百五十六章 被堵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謀劃第七百三十六章 戰前第二百六十二章 見札木合第二千一百零二章 甩鍋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談話第二千八百三十章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懷疑第九百五十一章 送炮第一百一十二章 百銃齊鳴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第八百七十三章 劉恆的條件第三千零一十九章 有熱鬧可瞧第二千二百二十一章 猜測中的大戶人家第六百四十九章 車隊被劫第八白白十二章 偷寨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烈火烹油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 戰船現身第二千三百四十一章 合格的政客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官軍開炮第一千零七十章 面見第二百四十九章 拉攏範家第九百六十五章 平靜第二千四百八十七章 前往第二千四百五十一章 進攻西城門第二千四百六十五章 遠嫁大同的孔氏女第七百一十六章 讀書人的失望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大明水師來襲第二百八十八章 合作利用第一千八百二十章 打退敵人的進攻第二千五百九十章 留孫傳庭在身邊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第二百四十四章 去巡撫衙門告狀第四百五十章 對四輪大車感興趣的天啓第八百六十三章 主動出擊第一千九百一十九章 逃出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城中大戶第二千五百八十四章第二千五百八十二章 住在單間裡的孫伯雅第二千零五十五章 城牆塌了第一千八百零一章 拼殺第二千八百六十三章 公然抗命第三千零二十六章 突發的變故第四百七十章 交代第二千七百八十七章 動手第九百五十五章 勸說卜石兔出兵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 逃生路被堵第八百八十九章 十寨覆滅第二百六十二章 見札木合第四百一十章 陳尋平要造反第九百二十二章 撤離第一千九百一十九章 逃出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大明水師澎湖之戰第二千三百四十八章 拒絕第二千零八十七章 逃離中牟縣第一千九百零三章 朝廷行動起來第二千二百一十九章 來自耆老的反對第二十五章 大營西進第二千九百七十七章第一百一十一章 官軍圍剿虎頭寨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堅定了招安的決心。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登門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 四面攻城第二千七百四十六章 皇太子第八百六十二章 退兵第二千三百五十九章 遭受重創的二白旗第五百七十五章 藏銀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出征第二千九百二十七章 湯池堡第一千八百零九章第二千六百一十九章 大軍出擊第二千五百一十二章 皇太極的態度第五百九十章 巡撫人選第二千八百七十一章 漢軍旗覆滅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易變第二千七百八十四章 草原的路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第五百七十章 熟人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難捨第三百二十九章 這事沒完第二千三百三十四章 老謀克請假第七百二十九章 又讓範永鬥給跑了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招攬失敗第二千六百二十七章 最後通牒第二千二百零七章 大許好處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 兄弟話談第五百一十四章 狼羣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大軍開拔第三百三十一章 上門第二千二百五十一章 受潮的火藥第五百六十三章 全軍出擊第七百三十九章 板升城漢商領袖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笨港的歸屬第二千二百八十二章 攻城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遇代王府長史管家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 分兵第一千零八十章 調集兵馬第五百六十四章 官軍中的弓箭手
第一千八百零四章 高機動龍騎兵師第二千一百五十六章 被堵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謀劃第七百三十六章 戰前第二百六十二章 見札木合第二千一百零二章 甩鍋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談話第二千八百三十章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懷疑第九百五十一章 送炮第一百一十二章 百銃齊鳴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第八百七十三章 劉恆的條件第三千零一十九章 有熱鬧可瞧第二千二百二十一章 猜測中的大戶人家第六百四十九章 車隊被劫第八白白十二章 偷寨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烈火烹油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 戰船現身第二千三百四十一章 合格的政客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官軍開炮第一千零七十章 面見第二百四十九章 拉攏範家第九百六十五章 平靜第二千四百八十七章 前往第二千四百五十一章 進攻西城門第二千四百六十五章 遠嫁大同的孔氏女第七百一十六章 讀書人的失望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大明水師來襲第二百八十八章 合作利用第一千八百二十章 打退敵人的進攻第二千五百九十章 留孫傳庭在身邊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第二百四十四章 去巡撫衙門告狀第四百五十章 對四輪大車感興趣的天啓第八百六十三章 主動出擊第一千九百一十九章 逃出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城中大戶第二千五百八十四章第二千五百八十二章 住在單間裡的孫伯雅第二千零五十五章 城牆塌了第一千八百零一章 拼殺第二千八百六十三章 公然抗命第三千零二十六章 突發的變故第四百七十章 交代第二千七百八十七章 動手第九百五十五章 勸說卜石兔出兵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 逃生路被堵第八百八十九章 十寨覆滅第二百六十二章 見札木合第四百一十章 陳尋平要造反第九百二十二章 撤離第一千九百一十九章 逃出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大明水師澎湖之戰第二千三百四十八章 拒絕第二千零八十七章 逃離中牟縣第一千九百零三章 朝廷行動起來第二千二百一十九章 來自耆老的反對第二十五章 大營西進第二千九百七十七章第一百一十一章 官軍圍剿虎頭寨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堅定了招安的決心。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登門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 四面攻城第二千七百四十六章 皇太子第八百六十二章 退兵第二千三百五十九章 遭受重創的二白旗第五百七十五章 藏銀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出征第二千九百二十七章 湯池堡第一千八百零九章第二千六百一十九章 大軍出擊第二千五百一十二章 皇太極的態度第五百九十章 巡撫人選第二千八百七十一章 漢軍旗覆滅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易變第二千七百八十四章 草原的路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第五百七十章 熟人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難捨第三百二十九章 這事沒完第二千三百三十四章 老謀克請假第七百二十九章 又讓範永鬥給跑了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招攬失敗第二千六百二十七章 最後通牒第二千二百零七章 大許好處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 兄弟話談第五百一十四章 狼羣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大軍開拔第三百三十一章 上門第二千二百五十一章 受潮的火藥第五百六十三章 全軍出擊第七百三十九章 板升城漢商領袖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笨港的歸屬第二千二百八十二章 攻城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遇代王府長史管家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 分兵第一千零八十章 調集兵馬第五百六十四章 官軍中的弓箭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