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章 各行其是

<h3class="read_tit"></h3>

說到這,這位通政司左通政用一句話來形容自己的決心:“南夷與北狄交,中國不絕若線。桓公救中國而攘夷狄卒荊,以此爲王者之事也!”

“袁可立?”

柳鵬聽到了這個名字倒是笑了起來:“咱們龍口能換了一個上官也是件好事,省得朝堂之上到處都覺得我難打交道,實際我這個人很好打交道。”

現在袁可立剛剛從王在晉口中知道自己的新去向沒多久,京裡已經有好幾路人馬跟柳鵬通風報信,告訴下一任登萊巡撫最有可能的人選。

說起陶朗先,柳鵬不由長嘆短嘆起來。

“陶撫院在登萊幹了一整年,可是從我手裡拿到的捷報只有一份而已,可撫臺若不是一開始就連口湯都不給咱們剩下,我何必到一會找王化貞,一會直接把捷報送到兵部去,現在能換一任上官也好,我們完全可以好好合作。”

只是一旁的史欽明卻是有點看法,他當即說道:“可問題是做生不如做熟,雖然說我們跟陶巡撫鬧得相當不愉快,但好歹是這麼多年的交情了,雙方都知道分寸,不至於真正撕破臉,可是聽說這位袁巡撫是個十足的剛烈性子,包青天一般的人物……”

說到這,史欽明壓低了聲音說道:“最怕的就是這位袁巡撫不僅僅是位青天大太爺,而且還是袁經略那樣的人物啊!”

他說的袁經略不是別人,正是在遼陽殉節的遼東經略袁應泰,這位袁應泰可是一位真正的好官,萬曆四十三、四年山東生民多虧了有他這樣的好官,才得以最終渡過這場千年未遇的空前大旱,而且他忠勇殉國,在氣節方面也是無可指摘。

但問題在於袁經略僅僅是一位好官,卻是一位最不合格的方面大員,他接手遼東經略的位置才半年時間,已經遼、沈盡失,明軍折損幾至十萬,遼東以東七十餘城盡數淪陷。

如果袁應泰還活着,即便逃過一死也走得一趟詔獄呆上若干年才能過關,幸虧他忠勇殉國,省得大明忠臣爲怎麼處置他而苦惱不已。

史欽明最擔心的就是這位就要走馬上任的袁巡撫也是紙上談兵的趙括之流,畢竟袁可立萬曆十七年中了進士,萬曆二十四年就已經罷官回鄉,他的官場生涯雖然十分精彩,加起來了也不過是七年時間而已,接下去的二十多年一直在野,官場經驗實在有限。

即使是泰昌元年起復起來,袁慶泰做的也是一些位高權輕的閒職,不是尚寶司就是太僕寺,今年三月終於提了通政司左通政署司事,結果屁股都沒坐熱都調任登萊巡撫。

史欽明最擔心的就是這位袁巡撫雖然年紀一大把,萬一來了一個愣頭青,新官上任三把火,直接把火燒到柳鵬家裡來,那麻煩就大了。

雖然陶朗先與柳鵬鬧得很不愉快,兩個人雖然是多年交情,卻已經快半年沒見過面沒說過話,甚至連派人傳個話都不願意,但是終究是各退一步有所剋制,柳鵬雖然把陶巡撫徹底架空,但是沒有斬盡殺絕,陶巡撫在登萊甚至還有着絕對的行動自由。

而陶巡撫也是屢屢收拾柳鵬,甚至到了背後捅刀子暗箭傷人的地步,但是也不把矛盾公開化,不管是奏疏還是題本,雖然不說柳鵬的好話甚至對柳鵬隻字不提,只提他任上的政績,頂多順便說上柳鵬兩三句壞話而已,而且這些壞話基本是點到爲止。

可是這位袁巡撫就讓人看不準了,不管是蘇州府任上還是山西道監察御史任上,他是包青天一流的人流,鐵面無私,根本不把上官放在眼裡,何況柳鵬只是他的下屬而已。

只是柳鵬對於袁巡撫倒是頗有信心:“我覺得袁可立做過蘇州府推官,而他在蘇州府推官任上官聲極好,應當有合作的餘地。”

“可問題是,他在蘇州府扒可是把應天巡撫都鬥倒了,那可是應天巡撫!”

當時袁應泰不過是一個小小的蘇州府推官而已,而應天巡撫卻是真正的天下重臣,權勢極重,只是最終的結果卻是應天巡撫李淶在他這個小小推官的彈劾之下倒臺。

不管是蘇州府推官任上還是山西道監察御史任上,袁應泰都是出名的剛烈性子,不但平反了很多大案,而且根本不給上官、大太監甚至是皇帝面子,最終才落了這麼一個罷職回鄉的結局。

而現在袁可立到登萊當巡撫,史欽明就覺得難以應付,關鍵是柳鵬不但有毛病,而且毛病多到不計其數的地步,袁可立隨便一抓都能抓住一大把出來。

倒是柳鵬心中有底:“着什麼急,聽其言觀其行,這登萊是我們的地盤,誰也奪不去!”

柳鵬還是交代了一句:“讓家裡小心些,不要被袁巡撫抓到把柄,特別是那批北人得安置好!”

所謂“北人”自然是一種美化的說法,實際是就是龍口歷次戰役抓到的建奴真韃,數量衆多,現在正白旗與何和禮都想把這批建奴真韃贖回去,只是柳鵬不但堅決不同意,但又不好回絕,只能先漫天開價。

這批金國俘虜可是一筆寶貴無比的財富,柳鵬覺得自己一定要用好才行!

只是他們呆在金州卻是極不穩定的因素,萬一暴起發難就有大麻煩,因此這批俘虜之中一部分被轉移到海上的各處島嶼之中,另一部分卻是轉移到登萊。

過去陶朗先在任上,這批俘虜還好安排,現在袁可立新官上任,柳鵬也不知道他到底準備如何,因此決定還是暫時避一避風頭。

史欽明當即點了點頭,剛想跟柳鵬說其它問題,那外面魏瑜君一陣小跑趕了進來:“夫君,蓋州出事了!”

柳鵬不由大吃一驚:“出什麼事了?”

現在海州與蓋州正是柳鵬最牽掛的方向,柳鵬甚至覺得海蓋戰事的發展重於新任山東巡撫到底是誰,而魏瑜君壓低聲音道:“霍球派人到金州告季進思的狀,說季進思擅違軍令,他派來的使者抓住我說了半天!”

柳鵬一下子沒聽明白過來:“這是怎麼回事?”

現在兩紅旗精銳盡出,海蓋義軍的損失自然是越來越大,戰鬥到現在雖然中間有所補充,但是海蓋義兵的傷亡、逃亡、離隊加在一起已經接近兩千人了,可以說是龍口成軍以來損失最大的一次。

雖然霍球、季進思與李遇春兄弟對正紅旗組織了幾次反擊,其間還擊斃了一個牛錄額真和數名牛錄章京,重創兩紅旗一個牛錄,但是海州與蓋州的局面卻是越來越糟。

不過讓柳鵬感覺得到欣慰的是海蓋義兵的犧牲爲金州爭取到時間,現在龍口軍在金州不僅僅是依託南山、金州衛城防線組織防線,而是在金州北部的山區地帶組織了兩道前哨防線,保持一種攻勢防禦的態度。

但正是因爲海蓋義兵犧牲太大,所以柳鵬對海蓋義兵一直十分牽掛,甚至給了霍球與季進思他們便宜行事的權力,沒想到現在他們內部倒起了紛爭:“到底是怎麼回事?”

魏瑜君當即把打聽到的消息說了一遍:“霍營長覺得堅持不住,決定海蓋義兵撤回海上或是撤入金州,但是季營長堅決不同意,說他的名字叫季進思,不叫季退思,霍營長自己撤沒問題,黑山營堅決堅持海蓋,決不逃跑。”

柳鵬卻是緊鎖眉頭:“這都是我的錯!”

現在龍口軍在海蓋方向並沒有指定誰總攬全局,但是霍球由於資格更老,而且黑旗營組建時間也更早,所以是事實的總負責人,一般都是由他拍板下決心。

但是現在他與季進思鬧了矛盾,兩個人都是營長,季進思堅決不肯南撤,那麼霍球也拿季進思沒有任何辦法,因此柳鵬很快就問到了另一個關鍵:“那李遇春怎麼看?”

魏瑜君壓低了聲音說道:“問題就出於這裡,蓋州總隊內部意見不統一,有的要準備撤到海上,有的準備撤到金州,還有的不肯離開家鄉!”

柳鵬知道這下子是麻煩大了,他當即問道:“那最終是怎麼一個章程?”

“最終沒有章程,分家了!”

分家的意思自然是各行其是,黑旗營撤回長生島,而黑山營就在原地堅持,而蓋州總隊也分裂成兩支隊伍。

而柳鵬臉上就一臉痛苦:“這下子咱們要吃大虧了!”

史欽明當即問道:“柳少,這怎麼說?”

柳鵬長嘆了一口氣說道:“在一起尚且鬥不到代善的正紅旗,何況是各行其是,哎……損失幾百人恐怕是最好的結局了!”

柳鵬很不希望自己的預言成真,但是事實證明他的預言確實沒錯,幾天之後就從長生島傳來了最新的戰報,黑旗營與義兵在撤退遭受重擊,戰死、被俘、失散幾達七百人。

接着就是堅持海蓋的黑山營與義兵再次遭受兩紅旗的重創,戰鬥慘烈至極,季進思報告傷亡、被俘、逃亡、離隊接近四百人。

只是看到這份戰報之後,柳鵬反而覺得驚喜莫名:“黑山營只減員了不到四百人?”

第430章鍾羽正第1038章 用兵的時機第438章各得其所第1031章 那一刻的火光第225章都知監故事第1003章 斡耳朵第673章折婉兒第1136章 內應的人選第1036章 可以接受的人選第839章 遼海巡撫第781章 爭先恐後第982章 帶路黨第211章雪崩第576章不過生日都不行第195章王道一的家事第459章:手頭緊第249章極好名極好錢極好功業第735章 宋參將第152章老子的隊伍纔開張第622章海右會第980章 援兵兩百人第566章做差了第581章蚩尤旗第1章只爭朝夕第400章衡王借兵第101章湯家老店第977章 措手不及第697章 最後的時刻第1058章 船要沉了第1057章 高牆內的罪人第917章 勝過五牛錄的李永芳第318章戰利品第1139章 趙家屯第135章龍口第135章龍口第934章 榆林鋪第5章大小姐第228章 大買賣第1053章 殿下第507章:蠻幹第393章萊陽第791章 官莊第一第981章 誠意不足第734章 一百個牛錄的攻勢第385章回歸合理價位第507章:蠻幹第948章 兼有利害第239章董主薄上門第1010章 娜木鐘的最後抉擇第594章求情第852章 尚氏第482章三處錢莊第886章 自古名將如美人,不許人間見白頭第1039章 驛遞之撤第1045章 丁宮的誓言第871章 醫者之心第138章出獄第200章打掩護第580章百劍盟第118章後院起火第407章肉包子打狗第38章婚事第100章好吃食第212章戰果第512章:生祠第860章 科爾沁第849章 出兵第1170章 長遠第631章歷史的新一頁第343章徐光啓第961章 殉葬第773章 官莊第221章馬停寨第1159章 沒有皇太極的世界第805章 談崩第182章陳大明的事第199章黃體仁第725章 人間自有真英雄第492章分之攻之第1056章 破竹第206章陳別雪第1041章 滅門大案第762章 答應他第452章:舉賢不避親第923章 勝負關鍵第978章 廢立之事第605章沒完沒了第559章鄧肯第625章:善始善終第534章 安樓寨的毀滅第1102章 最後的救命稻草第775章 允璇允靜第121章流言漸起第747章 封王之功第1023章 新市場第627章永無寧日第244章東絲之爭第676章 後院起火第206章陳別雪第287章倉副使
第430章鍾羽正第1038章 用兵的時機第438章各得其所第1031章 那一刻的火光第225章都知監故事第1003章 斡耳朵第673章折婉兒第1136章 內應的人選第1036章 可以接受的人選第839章 遼海巡撫第781章 爭先恐後第982章 帶路黨第211章雪崩第576章不過生日都不行第195章王道一的家事第459章:手頭緊第249章極好名極好錢極好功業第735章 宋參將第152章老子的隊伍纔開張第622章海右會第980章 援兵兩百人第566章做差了第581章蚩尤旗第1章只爭朝夕第400章衡王借兵第101章湯家老店第977章 措手不及第697章 最後的時刻第1058章 船要沉了第1057章 高牆內的罪人第917章 勝過五牛錄的李永芳第318章戰利品第1139章 趙家屯第135章龍口第135章龍口第934章 榆林鋪第5章大小姐第228章 大買賣第1053章 殿下第507章:蠻幹第393章萊陽第791章 官莊第一第981章 誠意不足第734章 一百個牛錄的攻勢第385章回歸合理價位第507章:蠻幹第948章 兼有利害第239章董主薄上門第1010章 娜木鐘的最後抉擇第594章求情第852章 尚氏第482章三處錢莊第886章 自古名將如美人,不許人間見白頭第1039章 驛遞之撤第1045章 丁宮的誓言第871章 醫者之心第138章出獄第200章打掩護第580章百劍盟第118章後院起火第407章肉包子打狗第38章婚事第100章好吃食第212章戰果第512章:生祠第860章 科爾沁第849章 出兵第1170章 長遠第631章歷史的新一頁第343章徐光啓第961章 殉葬第773章 官莊第221章馬停寨第1159章 沒有皇太極的世界第805章 談崩第182章陳大明的事第199章黃體仁第725章 人間自有真英雄第492章分之攻之第1056章 破竹第206章陳別雪第1041章 滅門大案第762章 答應他第452章:舉賢不避親第923章 勝負關鍵第978章 廢立之事第605章沒完沒了第559章鄧肯第625章:善始善終第534章 安樓寨的毀滅第1102章 最後的救命稻草第775章 允璇允靜第121章流言漸起第747章 封王之功第1023章 新市場第627章永無寧日第244章東絲之爭第676章 後院起火第206章陳別雪第287章倉副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