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六章 趨之若鶩 (二)

陳瀚指着九州輿圖高談闊論道:“九州大名大軍多已被豐臣秀吉徵調至名護屋城參陣入侵朝鮮,倭軍在朝鮮大肆

燒殺劫掠,必然會搶到不少朝鮮錢財。

肥前國大名小西行長、加藤清正,豐前國大名黑田長政分別爲倭軍先鋒第一二三番隊,在朝鮮所搶錢財最多,諸

位將軍不容錯過,隈本城、宇土城、中津城中錢財怕是堆積如山啊。

還有日向國大名伊東佑兵、秋月種長、高橋元種,這幫牆頭草去歲還跟隨我作戰,劫掠不少錢財。豐後國大友氏

,肥前國龍造寺氏,西國毛利氏及毛利兩川也出兵入侵朝鮮,必然也劫掠不少錢財,……。”

“如此說來,倭國內部兵力空虛啊,只待我等出兵如探囊取物攻城略地。”衆將紛紛大喜過望,欣喜若狂道:“

發財了”

王望高大喝一聲道:“隈本城是我們福建水師的,誰跟老夫搶,老夫跟你們急……。”

駱尚志忙爭着道:“中津城是我的,……。”

陳璘一副官大一級壓死人盯着衆將道:“宇土城是老夫的,誰敢跟老夫搶。”

三十來歲身形高大威猛,有過倒曳奔馬記錄的猛將陳寅嗓門更大,當下大喝一聲道:“府內城是我的,都別跟我

搶。”

茅國器爭不過,只好退而求其次道:“小倉城是我的,……”

喜眉笑眼的蕭玉看向陳瀚問道:“陳遊擊,想必豐臣秀吉老巢大阪城中金銀怕是堆積如山吧。”

“這死人妖眼光何其毒辣啊,竟然打上大阪城主意。”陳瀚笑道:“蕭公公獨具慧眼,大阪城中確實有過堆積如

山錢財。”

陳瀚話鋒一轉道:“不過都被豐臣秀吉用作征伐朝鮮戰事上,估計大阪城中錢財已所剩無多。日本國內錢糧大多

集中與名護屋城,大阪城並無多少錢財,倒是日向國一幫大名居城中有歷代積蓄錢財。”

蕭玉眉開眼笑感激不已道:“多謝陳遊擊指點,日向國是咱家的了。”

衆將紛紛忙着劃分自己的目標城池,一心想着搶奪日本大名居城中錢財,恨不得馬上飛到日本去攻城略地發大財

陳瀚忙稟道:“啓稟總兵大人,標下以爲我三路大軍需得擊敗豐臣秀吉大軍後,方可分兵攻略東瀛各地,還應當

制定衆將各自攻城略地目標。”

作爲監軍的蕭玉公公對陳瀚提議欣然贊同道:“陳遊擊言之有理,需得先擊敗豐臣秀吉大軍,衆將方纔好放心攻

略各地,陳總兵還是先劃分好衆將攻城目標,免得衆將爲了城中錢財起內訌。”

“蕭公公所言極是”陳璘非常贊同,掃視着衆將各自按住東瀛輿圖上的城池道:“肥前國、筑後國、肥後國歸老

夫及兩廣並,薩摩國、大隅國歸福建將士,豐前國、筑前國歸浙江將士,日向國歸蕭公公。四國島、大阪城及以東歸

臺海遊擊陳瀚及麾下衆將。”

衆將紛紛拜謝道:“謝總兵大人”

陳璘隨即看行衆將下令道:“都給老夫聽好了,先擊敗豐臣秀吉大軍,再分兵攻略東瀛各地,若有人敢擅自帶兵

攻城略地,定當按軍法處斬。”

“標下遵命”衆將紛紛單膝跪拜接令

陳璘又下令道:“衆將速回各營準備出兵”

“是,標下告退”衆將紛紛領命起身告退出大堂

陳瀚忙道:“我以命人爲總兵大人和蕭公公在城中準備好下榻之處,總兵大人、蕭公公請前往下榻歇息。”

陳璘現在對陳瀚這位本家倍感親切,笑容滿面道:“如此就多謝陳遊擊了”

“咱家也多謝陳遊擊了”蕭玉隨即拱手相謝,更是對陳瀚好感倍增。王忠真是蠢死了,獅子大開口向陳瀚索要五

萬兩銀子,難怪會惹得陳瀚不滿。

陳瀚年輕氣盛,初生牛犢不怕虎,何況還是擁兵海外,惹惱了可是什麼事都幹得出來,就連萬歲爺都對其下旨褒

獎賜婚,以示恩寵有加。

陳瀚送走明軍衆將後,立即召集手下文武前來商議重新部署征伐日本作戰方略。

陳瀚看向齊聚一堂的手下衆將道:“我已與國朝徵倭大軍衆將商議兵分三路進攻豐臣秀吉,我臺海遊擊將軍府將

出兵五萬,我親率三萬大軍負責攻打大阪城。

其餘兩萬將士隨陳總兵進攻名護屋城,浙兵負責奪取關門馬關海峽,阻止豐臣秀吉大軍回援,爲我大軍攻下大阪

城爭取機會。我決定派林江、何崇奇統率水陸大軍兩萬協助陳總兵進攻名護屋城。其餘衆將隨我進攻大阪,直搗黃龍

。”

一衆文武紛紛領命道:“標下(下官)遵命”

陳瀚看向鄭月娘問道:“醫護營準備如何?”

“稟主公,醫護營已準備充足治傷止血藥材。”鄭月娘稟道:“標下願隨主公出徵大阪城,搶救受傷將士。朱均

旺率部分醫護營將士隨林督師、何副帥出兵名護屋城。”

“好,那就這麼定了。”陳瀚隨即看向趙明朗問道:“東洋商行探險隊所用救生衣製衣廠趕製了多少交付輜重營

?”

趙明朗回道:“回主公,目前已趕製了五千套救生衣,製衣廠正在晝夜趕工,應該能儘快趕製出來。”

陳瀚隨即吩咐道:“趙明朗負責與陳總兵手下商議糧草輜重補給之事”

趙明朗忙稟道:“啓稟主公,標下得知朝廷沒有爲我們大軍準備糧餉,此番出征各省大軍都是由各省準備糧餉輜

重。”

陳瀚對大明朝廷如此做派頗爲不滿,難怪楊應龍會對朝廷不滿,打仗時要徵調,還要自帶糧餉,換誰樂意,陳瀚

臉色一沉問道:“我們在湖廣收購了多少糧食?”

“標下計劃收購二十萬石,只是一時難以收購運至。”

陳瀚對糧食問題深感擔憂,看向劉阿杰問道:“東瀛糧食何時收割?”

劉阿杰明白主公想在日本就地徵糧,忙回道:“多在八月左右”

“八月”陳瀚當下道:“我們已調集二十萬石糧食,如今已是七月,等殺到日本,輜重營負責就地打糧,減少糧

食運送損耗。”

趙明朗忙領命道:“標下遵命”

陳瀚看向一衆文武下令道:“軍師、劉麗娘、李阿嵐、秦勇、鄭海濤留守臺海。李阿嵐負責調度糧草輜重前往日

本,秦勇負責加強監察臺海、南洋各府縣文武。劉麗娘協助夫人管理好東西兩洋商行事務。

鄭海濤負責掌管國朝、南洋、呂宋情報,軍師不宜渡海顛簸,還是留在臺海城主持臺海軍政事務,命黃阿旺率東

海水師第三編隊嚴加防範呂宋大弗朗機夷趁機偷襲。”

“是”一衆文武紛紛領命

陳瀚隨即下令道:“調劉慶率第三師第二營留守臺海,東海水師第一編隊、南洋水師第二編隊、東洋水師、陸師

第一師、第二師、第三師、特戰隊、迫擊炮隊、騎兵營、醫護營隨我出征日本,一舉攻滅豐臣秀吉。”

“是”一衆文武紛紛單膝跪拜恭祝道:“恭祝主公武運昌隆,一統東瀛。”

陳瀚當下吩咐道:“馬上準備出征事宜”

“是”一衆文武紛紛領命告退出大堂

陳瀚調動近六萬大軍出征,水陸大軍正在忙着準備出征作戰,整個臺海遊擊將軍府戰爭機器早已開動起來,一切

都在爲戰爭在做準備,製衣廠正在加緊生產救生衣,製造局在趕製船帆、纜繩等。

出征將士妻妾都在爲丈夫準備防彈盔甲,城中一片磨刀霍霍。臺海城中軍民尚武之風盛行,無論男女皆帶刀出行

,律法只約束不得私相械鬥。

內宅四面通風的寬大客廳之中,微風輕拂,一襲大紅褙子的沈月雙手扶左膝,右腿微屈,往下蹲身朝着前來探望

端坐上位的父親沈有容見禮道:“女兒給父親大人請安,孃親可安好?”

“我兒快免禮,我兒快坐。”沈有容看着女兒越發美豔動人,看着美若天仙般的女兒真是便宜了那混小子,沈有

容端起侍女斟的茶品茗一口深感滿意道:“你孃親很好,幸得有你孃親打理水晶器皿生意,爲父也少了些應酬。”

“我兒,姑爺對你可好。”沈有容盯着女兒問道:“如實說?”

ωwш ▲TтkΛ n ▲¢ o

沈月端坐右下方莞兒一笑道:“夫君與女兒相敬如賓,自是甚好。”

“這就好”沈有容深感欣慰吩咐道:“我兒可要早些讓爲父報上外孫啊?”

陳瀚大步流星進客廳來朝着沈有容躬身見禮道:“小婿見過岳父大人”

沈有容揮手示意道:“賢婿不必多禮,快上坐吧,爲父正想與你商議此番征伐倭國之事。”

陳瀚看向沈有容問道:“岳父大人可是奉命前來?”

“也算是吧”沈有容看向陳瀚道:“陳總兵讓爲父前來與賢婿商議先從賢婿手中借調些軍糧供給大軍所需,等浙

江、廣東軍糧運至再還給賢婿,賢婿意下如何?”

陳瀚一臉無語,居然管自己打秋風來了,問道:“朝廷大軍可有攜帶軍糧?”

沈有容解釋道:“朝廷出兵渡海征伐倭國太過倉促,廣東浙江兩省軍糧一時難以運至,只有福建運來了三千石糧

食,臺海暗流洶涌難渡,運糧困難,稍有不慎就會船毀人亡。”

陳瀚笑道:“就怕老虎借豬,有借無還”

沈有容不滿道:“你這是什麼混賬話,陳總兵又豈會食言。”

“岳父大人怕是不知道陳總兵以前是如何貪財成性,弄得手下將士暴動譁變,不然他如何會被罷職在家養老。”

陳瀚對陳璘的一貫作風甚是擔心道:“我若借了糧食,陳總兵不還該當如何。”

沈有容深感爲難,有很擔心道:“軍中糧食不多,若貿然出兵征伐倭國,後繼糧食不至,徵倭大軍必敗無疑。”

沈月起身朝着父親躬身一禮道:“父親大人,女兒以爲可將朝廷大軍糧食補給不如交由東洋商行運送至倭國,東

洋商行武裝船隊高大,不懼海上風浪。”

陳瀚欣然贊同道:“娘子言之有理,岳父大人回去就向陳總兵這麼說,看看他作何打算。”

“如此甚好”沈有容深感贊同問道:“賢婿認爲此番勝算幾何?”

“至少八成”陳瀚自信十足道:“就算沒有國朝大軍出戰,小婿也會出兵征伐倭國,倭國大軍集結與名護屋城,

第三五一章 田齊後裔第一九零章 美男子第二二零章 備戰伐倭第三六六章 西寇侵閩(中)第三零六章 倭女大派送第四八四章 蕪湖水戰第三九七章 正朝歪風第三八三章 枕風夜話第二六一章 大阪之役 (上)第一一八章 接觸名將第一三九章 搶功嫌疑第四十三章 佐嘉落城第九十七章 經略東番(上)第五十五章 東瀛消息第二五五章 兩虎相爭第三九零章 東廠計劃第六十五章 合縱連橫第四零八章 職業學院第三一五章 圍攻釜山第八十五章 大戰在即第四七二章 斬首威懾第四十四章 血洗平戶第四七零章 南洋天平第一三四章 定心丸第三零一章 秀吉失策第二八五章 久留米會戰(下)第四一六章 家底敗光第二八三章 政宗之死第四一零章 海市之戰(上)第五零三章 三寶壟之役(下)第四四一章 出兵廣東第二八九章 錦山之戰(下)第一零五章 赤嶼開發第四七三章 尋仙潮流第三九四章 寧波會戰 (上)第三零五章 挖牆腳第八十二章 聲名遠播(下)第四四一章 出兵廣東第一一六章 兩岸形勢第四一六章 家底敗光第三六零章 戰敗藉口第三二八章 開城之變 (上)第十二章 唯快不破第三十二章 長崎之戰(下)第三三五章 篡權奪位第二八九章 錦山之戰(下)第三一三章 洛東江之役(中)第十九章 智取伏敵第一六一章 珠池大盜第三三三章 明廷決策第三四一章 準備徵明第四六零章 淮安亂戰第二九五章 晉州之戰(下)第九十二章 回國船隊第六十七章 中津水城第三十一章 長崎之戰(上)第三十章 攻城略地第五十八章 黑川之戰第一一九章 降服笨牛第一二八章 渡海偵緝第五十三章 明廷反應第二十九章 時不我待第一一五章 聯姻林氏第九十章 女奴貿易第四六二章 選美記第三六六章 西寇侵閩(中)第三六一章 到嘴肥肉第四一六章 家底敗光第三九一章 入侵廣東第四七一章 東方凱撒第二零四章 出兵在即第二二四章 欲亡大明第三五五章 臺灣海戰第二六八章 京都攻略第五零四章 泗水之戰第一零二章 九州殘局第二三九章 暫停擴張第二五一章 對馬海戰(二)第一四七章 還施彼身第三七三章 王見王第二三一章 盡化我俗第三七一章 陳璘行賄第二二一章 南山大營第三零五章 挖牆腳第一一八章 接觸名將第三六一章 到嘴肥肉第九十三章 碟戰刀影第二三一章 盡化我俗第三十二章 長崎之戰(下)第三一三章 洛東江之役(中)第五零三章 三寶壟之役(下)第三四七章 馬尼拉會議第四九五章 望加錫戰爭(上)第三六六章 西寇侵閩(中)第三四九章 攀比分紅第四四三章 大明命脈第一八九章 消防炮隊第三五零章 內憂外患第四七六章 天下糧倉
第三五一章 田齊後裔第一九零章 美男子第二二零章 備戰伐倭第三六六章 西寇侵閩(中)第三零六章 倭女大派送第四八四章 蕪湖水戰第三九七章 正朝歪風第三八三章 枕風夜話第二六一章 大阪之役 (上)第一一八章 接觸名將第一三九章 搶功嫌疑第四十三章 佐嘉落城第九十七章 經略東番(上)第五十五章 東瀛消息第二五五章 兩虎相爭第三九零章 東廠計劃第六十五章 合縱連橫第四零八章 職業學院第三一五章 圍攻釜山第八十五章 大戰在即第四七二章 斬首威懾第四十四章 血洗平戶第四七零章 南洋天平第一三四章 定心丸第三零一章 秀吉失策第二八五章 久留米會戰(下)第四一六章 家底敗光第二八三章 政宗之死第四一零章 海市之戰(上)第五零三章 三寶壟之役(下)第四四一章 出兵廣東第二八九章 錦山之戰(下)第一零五章 赤嶼開發第四七三章 尋仙潮流第三九四章 寧波會戰 (上)第三零五章 挖牆腳第八十二章 聲名遠播(下)第四四一章 出兵廣東第一一六章 兩岸形勢第四一六章 家底敗光第三六零章 戰敗藉口第三二八章 開城之變 (上)第十二章 唯快不破第三十二章 長崎之戰(下)第三三五章 篡權奪位第二八九章 錦山之戰(下)第三一三章 洛東江之役(中)第十九章 智取伏敵第一六一章 珠池大盜第三三三章 明廷決策第三四一章 準備徵明第四六零章 淮安亂戰第二九五章 晉州之戰(下)第九十二章 回國船隊第六十七章 中津水城第三十一章 長崎之戰(上)第三十章 攻城略地第五十八章 黑川之戰第一一九章 降服笨牛第一二八章 渡海偵緝第五十三章 明廷反應第二十九章 時不我待第一一五章 聯姻林氏第九十章 女奴貿易第四六二章 選美記第三六六章 西寇侵閩(中)第三六一章 到嘴肥肉第四一六章 家底敗光第三九一章 入侵廣東第四七一章 東方凱撒第二零四章 出兵在即第二二四章 欲亡大明第三五五章 臺灣海戰第二六八章 京都攻略第五零四章 泗水之戰第一零二章 九州殘局第二三九章 暫停擴張第二五一章 對馬海戰(二)第一四七章 還施彼身第三七三章 王見王第二三一章 盡化我俗第三七一章 陳璘行賄第二二一章 南山大營第三零五章 挖牆腳第一一八章 接觸名將第三六一章 到嘴肥肉第九十三章 碟戰刀影第二三一章 盡化我俗第三十二章 長崎之戰(下)第三一三章 洛東江之役(中)第五零三章 三寶壟之役(下)第三四七章 馬尼拉會議第四九五章 望加錫戰爭(上)第三六六章 西寇侵閩(中)第三四九章 攀比分紅第四四三章 大明命脈第一八九章 消防炮隊第三五零章 內憂外患第四七六章 天下糧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