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零章 南洋天平

陳阿靖率一萬餘海東大軍及爪哇土著僕從軍直奔向馬打藍國都城克爾塔(日惹)殺來,一路所過,村落城池火光沖天,官員盡數被殺死,地方混亂一片,馬打籃國腹地被陳阿靖率海東大軍鑽進來大殺四方,攪得天昏地暗。

陳阿靖率軍攻至馬打藍國都城克爾塔城下,見城中兵力不下三千,戒備森嚴,遂放棄攻打克爾塔城。陳阿靖率海東大軍及僕從軍在克爾塔城外大肆燒殺劫掠一番後率軍向東轉移,直奔東爪哇剛被馬打籃國征服的諫義裡城殺去。

馬打藍國蘇丹蘇塔·威查亞·森納帕提率五六萬大軍在中爪哇西南一帶圍追堵截海東軍,卻根本沒有發現海東軍蹤跡,隨即得知海東大軍突然出現在馬打藍國都城克爾塔一帶大肆燒殺劫掠,慌忙率五萬大軍往東趕來救援都城克爾塔。

張彪率五千大軍在陳阿靖掩護下一路北上進攻兵力空虛的馬打藍國中爪哇北部三寶壟沿海一帶,一路所向披靡,直抵三寶壟南部一帶。

田川海率三千海陸大軍從汶海府一路向東進攻馬打藍國中爪哇西部爪哇海沿海一帶城池,一路勢如破竹,接連攻下中爪哇西北部沿海諸城,直奔向三寶壟殺來,與張彪五千大軍匯合後一舉攻下三寶壟,得到三寶壟衆多的漢人移民衷心支持,三寶壟漢人在海東軍支持下真正成爲由漢人開發建立起來的三寶壟城主人。

陳阿靖率一萬餘海東軍及土著僕從軍一舉攻下諫義裡城,在諫義裡一帶大肆招募土著僕從軍對抗即將殺來的馬打藍國大軍,陳阿靖派出三千大軍向東北一路殺到泗水(蘇魯馬益),與西洋商行武裝匯合,獲得不少補給。

袁八率西洋商行武裝船隊在有大量漢人移民聚居的泗水城一河之隔的北岸建立泗水據點,只留下三百餘武裝人員駐守,主要是與東爪哇諸國商貿往來,西洋商行泗水管事袁倉(袁八侄兒)不斷派使者遊說東爪哇各國表明西洋商行武裝願支持各國對抗馬打藍國進攻,但西洋商行武裝兵力有限,得不到各國重視,不過是引以爲援才與泗水城西洋商行商貿往來。

陳阿靖不斷派出使者遊說東爪哇諸國與海東國聯合起來對抗馬打籃國大軍的吞併征服,得到東爪哇土王國紛紛響應,東爪哇諸國都擔心被強大的馬打藍國吞併,紛紛開始不斷聯合對抗馬打藍國擴張,卻一直沒有找不到強大的外援。

陳阿靖在東爪哇統合一衆土王國兵力準備迎戰馬打藍國大軍進攻,同時派人搭乘西洋商行武裝商船趕往三寶壟、汶海府、椰城府與張彪、田川海聯繫上,儘快運輸輜重趕來泗水城爲大軍作戰提供補給。

身形不高一身戎裝的馬打籃蘇丹蘇塔·威查亞·森納帕提剛乘着戰象率大軍趕回都城克爾塔看到城外遭到海東軍摧毀得一片廢墟,臣民死傷慘重,氣憤不已的蘇塔·威查亞·森納帕提拔出腰間配刀怒喝道:“可惡的海東軍隊,我施諾巴迪一定會將你們這幫異教徒殺乾淨。”

大將基阿伊·蘇佐諾·甫諾從北面騎馬趕來稟報道:“稟報蘇丹,剛得報數千海東軍隊佔領了中爪哇西北一帶,就連三寶壟城也被海東軍隊佔領了,海東軍隊得到三寶壟漢人的支持,他們還在不斷招募軍隊作戰。”

蘇塔·威查亞·森納帕提聞言大驚,憤恨不已看向基阿伊·蘇佐諾·甫諾下令道:“基阿伊·蘇佐諾·甫諾,你馬上率兩萬大軍北上給我奪回三寶壟城,將可惡的異教徒海東軍隊和城中漢人都給我殺光,真主會保佑你成功的。”

基阿伊·蘇佐諾·甫諾忙領命保證道:“蘇丹放心,我定會將異教徒海東軍隊和漢人盡數殺光,爲蘇丹收復整個中爪哇北部。”

爪哇島上更大規模的戰事即將爆發,馬打藍國被迫兩線作戰,陳阿靖已在東爪哇調集了一衆土王國三萬餘大軍駐守在最前線的諫義裡一帶,開始展開反攻,攻取不少馬打藍國土地。

西洋商行泗水管事袁倉負責大軍後勤糧草輜重徵集運送補給,協調東爪哇各國之間的關係以及徵集糧草。

田川海、張彪在中爪哇北部一帶不斷攻城略地,淡目城被攻下,被逼隱退到淡目城的前巴章國蘇丹阿里亞·潘吉里被海東軍營救出來。

張彪同田川海將巴章蘇丹阿里亞·潘吉里從新扶上蘇丹王位,號召爪哇土著響應海東大軍征伐篡權奪位的馬打藍國蘇丹蘇塔·威查亞·森納帕提,得到不少遭到馬打藍國迫害的舊勢力支持,兵力增加到近兩萬。

童龍率五千大軍五十艘戰船北上進攻西班牙菲律賓總督管轄的宿務聖佩特羅堡,指揮土著僕從軍爲先鋒接連不斷攻佔西班牙人在沿途建立的補給據點,直抵宿務聖佩特羅堡外海。

八千海東大軍及土著僕從軍在童龍指揮下對宿務聖佩特羅堡發起進攻,遭到宿務聖佩特羅堡城中的三千餘西班牙人及土著僕從軍奮起抵抗,童龍手下海東軍戰船及火炮都是明朝水師配置,接連進攻下來損失不小。

童龍於是放棄繼續進攻,得知南征呂宋的數萬大軍正在圍攻馬尼拉城,童龍決定圍而不攻,派出兩千餘兵力進攻降服附近一帶的土著部落,擴充兵力,再與南征大軍一舉攻下宿務聖佩特羅堡。

馬六甲海峽的戰爭天平已經不斷向海東國傾斜,亞齊國兵敗如山倒,就連都城庫塔拉賈都遭到海東南洋海軍第一編隊進攻,亞齊國蘇丹阿爾·穆卡馬爾被迫率萬餘殘兵敗將退守都城庫塔拉賈及亞齊國北部腹地一帶。

馬六甲圍城戰正在如火如荼進行,馬六甲城中的葡萄牙軍民及馬來土著僕從軍不斷被圍攻的一萬餘海東軍、柔佛軍、荷蘭武裝消耗只剩下五千餘人。

海東南洋大軍在王安海部署指揮下,兩萬餘海東大軍及僕從軍正在大舉北上圍攻亞齊國,三萬餘海東、大泥、孫姑那軍隊正與羅坤城的暹羅白王子厄迦陀沙律展開對峙。

納黎萱正統率五萬大軍進攻緬甸王國的土瓦和丹那沙林兩地,得知葡萄牙亞齊聯軍慘敗正遭到海東南洋大軍圍攻,納黎萱命其弟白王子厄迦陀沙律不得與海東、孫姑那、大泥聯軍交戰。

納黎萱原本是想趁機收復孫姑那、大泥國,面對海東南洋總經略府大軍支持脫離暹羅的孫姑那、大泥兩國,忙派出使臣向海東國統領大軍作戰的王老三表明暹羅國不願與海東國爲敵,王老三按照王安海指示表明海東大軍不會進攻暹羅國,但暹羅國必須放棄孫姑那、大泥兩國的宗主權。

納黎萱並未就此表態,而是採取拖延戰術,全力進攻緬甸土瓦和丹那沙林兩地,徹底打掉緬甸對暹羅的側翼威脅,完全掌握戰略主動進攻權。

緬甸東籲王朝在莽應裡統治下內部諸侯勢力割據叛亂,莽應裡還在繼續窮兵黷武對外用兵,卻接連失敗,實力不斷衰敗,納黎萱正在取代莽應裡成爲南洋北部新一代霸主。

第四九四章 兔死狐悲第二八四章 久留米會戰(上)第一八八章 雷峰塔倒第五章 吉田城主第四十一章 喧囂塵上第二九零章 鎮川會戰第四三六章 逆漢子孫第十章 江湖兒女第四五五章 東海海戰第三零八章 海東國主第四五四章 揚州效應第四二八章 南洋混戰 (下)第二九四章 晉州之戰(中)第四八七章 馬尼拉之役(上)第七十八章 村上鐵船第一二八章 渡海偵緝第三十四章 百地上忍第二三九章 暫停擴張第四零五章 官商洶洶第四六八章 遊湖獻美第八十九章 志在四方第四七九章 後宮陣容第四十六章 天助我也第二二四章 欲亡大明第二四零章 齊人之福第三零九章 開國即位第五零一章 金山金海第四九六章 望加錫戰爭(下)第四六七章 漕行幫會第三零四章 猛將對決第三八四章 殿前會議 (上)第三七一章 陳璘行賄第四四七章 靖江水戰第二五九章 趁虛洗劫第九十二章 回國船隊第二零五章第四九二章 柯欽之戰第二六八章 京都攻略第四六五章 蝴蝶效應第九十三章 碟戰刀影第三二零章 烏嶺之戰(下)第四二八章 南洋混戰 (下)第一八零章 南洋羣雄第三二九章 開城之變(下)第二六二章 大阪之役(中)第一一七章 肢解林家第五章 吉田城主第一零六章 集體婚禮第一零二章 九州殘局第四八二章 安州驚變 (上)第二三九章 暫停擴張第一八七章 畏敵不前第一八四章 陳婉鈺第六十一章 隈本城下第四三二章 杭州會戰 (中)第九十一章 討價還價第四六九章 大忽悠第八十章 海上決戰第三四零章 徵明計劃第一零六章 集體婚禮第四零二章 諜網行動(下)第一八零章 南洋羣雄第 五十二章 九州形式第四四三章 大明命脈第四三六章 逆漢子孫第一九七章 黃雀在後 (一)第三五八章 鳳山之役 (上)第五十一章 立花傾國第四一三章 聯軍敗逃第一七一章 金蘭海戰(一)第九章 一刀流第二零零章 瓦市行刺第十七章 失蹤武士第三四一章 準備徵明第一零三章 壯志未酬第一九四章 一見傾心第 五十二章 九州形式第六十五章 合縱連橫第四六六章 強搶民女第一零四章 狡兔鄭迥第九十六章 寶島漁場第三三二章 大明危機第二五二章 抗日移民第二十七章 浪人優先第三六二章 撤兵外交第一零八章 林姑娘第二三五章 內附天子第四七七章 萬曆尋仙第三八四章 殿前會議 (上)第四九三章 播州反明第二七九章 家康喪志第六十四章 酒後第四八八章 馬尼拉之役(下)第一二九章 明軍積弊第 五十二章 九州形式第三十一章 長崎之戰(上)第二三七章 銷售權第二五四章 兵行險着第一一二章 斬首行動第五章 吉田城主
第四九四章 兔死狐悲第二八四章 久留米會戰(上)第一八八章 雷峰塔倒第五章 吉田城主第四十一章 喧囂塵上第二九零章 鎮川會戰第四三六章 逆漢子孫第十章 江湖兒女第四五五章 東海海戰第三零八章 海東國主第四五四章 揚州效應第四二八章 南洋混戰 (下)第二九四章 晉州之戰(中)第四八七章 馬尼拉之役(上)第七十八章 村上鐵船第一二八章 渡海偵緝第三十四章 百地上忍第二三九章 暫停擴張第四零五章 官商洶洶第四六八章 遊湖獻美第八十九章 志在四方第四七九章 後宮陣容第四十六章 天助我也第二二四章 欲亡大明第二四零章 齊人之福第三零九章 開國即位第五零一章 金山金海第四九六章 望加錫戰爭(下)第四六七章 漕行幫會第三零四章 猛將對決第三八四章 殿前會議 (上)第三七一章 陳璘行賄第四四七章 靖江水戰第二五九章 趁虛洗劫第九十二章 回國船隊第二零五章第四九二章 柯欽之戰第二六八章 京都攻略第四六五章 蝴蝶效應第九十三章 碟戰刀影第三二零章 烏嶺之戰(下)第四二八章 南洋混戰 (下)第一八零章 南洋羣雄第三二九章 開城之變(下)第二六二章 大阪之役(中)第一一七章 肢解林家第五章 吉田城主第一零六章 集體婚禮第一零二章 九州殘局第四八二章 安州驚變 (上)第二三九章 暫停擴張第一八七章 畏敵不前第一八四章 陳婉鈺第六十一章 隈本城下第四三二章 杭州會戰 (中)第九十一章 討價還價第四六九章 大忽悠第八十章 海上決戰第三四零章 徵明計劃第一零六章 集體婚禮第四零二章 諜網行動(下)第一八零章 南洋羣雄第 五十二章 九州形式第四四三章 大明命脈第四三六章 逆漢子孫第一九七章 黃雀在後 (一)第三五八章 鳳山之役 (上)第五十一章 立花傾國第四一三章 聯軍敗逃第一七一章 金蘭海戰(一)第九章 一刀流第二零零章 瓦市行刺第十七章 失蹤武士第三四一章 準備徵明第一零三章 壯志未酬第一九四章 一見傾心第 五十二章 九州形式第六十五章 合縱連橫第四六六章 強搶民女第一零四章 狡兔鄭迥第九十六章 寶島漁場第三三二章 大明危機第二五二章 抗日移民第二十七章 浪人優先第三六二章 撤兵外交第一零八章 林姑娘第二三五章 內附天子第四七七章 萬曆尋仙第三八四章 殿前會議 (上)第四九三章 播州反明第二七九章 家康喪志第六十四章 酒後第四八八章 馬尼拉之役(下)第一二九章 明軍積弊第 五十二章 九州形式第三十一章 長崎之戰(上)第二三七章 銷售權第二五四章 兵行險着第一一二章 斬首行動第五章 吉田城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