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一章 盡化我俗

王安海率八萬河南山東移民南下金蘭灣,正好與北上的西洋商行武裝船隊相遇。得知陳阿靖、袁八兩人出兵攻下西爪哇萬丹國,萬丹國大部分地勢較高,四季如春,土地肥沃,王安海決定將河南山東移民大半安置在爪哇島。

南洋水師主力第一編隊編隊浩浩蕩蕩南下經西貢港、彭城港抵達淡馬錫海市城,一路南下的河南山東移民有兩千餘人因疾病等原因死亡,大部分移民顛簸流離總算抵達南洋。

王安海與一衆駐軍將領及西洋商行管事商議安置北方移民,在彭亨、柔佛、吉蘭丹境內海拔較高的高原地區安置兩萬河南山東移民。稍作停留休整後經賓坦島以東南下邦加島與勿里洞島之間航道,前往椰城安置六萬河南山東移民。

六萬北方移民在炎熱的赤道附近海面航行近半月後遭罪不少,終於抵達爪哇島椰城登岸。剛到椰城的王安海得知陳阿靖已率五千餘大軍前往四季如春被稱作仙之國的高原仙城鎮守,防止東面的馬打藍王國襲擊。

河南山東移民不適應海拔較低的椰城沿海地區氣候環境,王安海帶着六萬河南山東移民前往東南方向的仙之國地區(勃良安意爲仙國,今萬隆)安置。

陳阿靖率大軍鎮守在仙之國地區,在廣袤肥沃的火山羣盆地中修築新城,取名仙城。仙城位於被命名爲仙水的較大河流北岸,暫時由木柵欄圍繞而成,仙城中大多是駐軍將士妻妾及華人華僑居住。

王安海帶着六萬山東河南移民來到仙之國地區,陳阿靖帶着千餘將士前去迎接,兩人商議後將六萬河南山東移民分成三批安置在四季如春的火山羣盆地雷都(茂物)、仙城及東部橫城(打橫)地區。

陳阿靖派駐軍將士協助到來的移民做好安置工作,同時指派數千華人協助移民應對爪哇異常的自然環境。主要是應對打雷、地震、海嘯、火山噴發等異常現象,同時組織移民恢復生產。

西爪哇地區由於出現嚴重的宗教失控衝突戰亂,人口損失嚴重,印度教、佛教勢力對天方教勢力展開殘酷報復,好在陳阿靖發現形勢不對,立即下令控制仇殺衝突,才逐漸平息下來。

天方教勢力在西爪哇一落千丈,只能在南洋水師駐軍庇護下得以生存下來,紛紛移居到當地駐軍所在大營城鎮附近以求得庇佑。

駐軍將士及華人華僑紛紛籌錢在各地修建大大小小的道觀、寺廟、關公廟、媽祖廟、夫子廟,一時間香火鼎盛,甚至有不少天方教徒開始改宗,跟着當地駐軍將士信仰朝拜五花八門的諸天神佛。

仙城中的關公廟是在陳阿靖主持下修建,規模最大,畢竟仙城都是一幫將士及其家眷,將士們自然是最崇拜關二爺。道觀、媽祖廟、夫子廟的規模都較小,尤其是佛教寺廟明顯是南傳佛教北傳佛教建築大融合,當地佛教徒及駐軍將士漢人百姓都在寺廟中燒香拜佛。

王安海剛一到仙城就同陳阿靖兩人帶着一衆南洋水師將士前往關公廟祭拜關二爺,兩人走出關公廟,見不少頭裹白布的土著跟着進道觀、媽祖廟、關公廟頂禮膜拜,唯獨不進佛教寺廟,原因不言而喻。

“這移風易俗也太快了吧”王海安看着土著居然拜關二爺深感驚訝看向一旁的陳阿靖問道:“是你要求的?”

額頭上戴着抹額的陳阿靖有些燒包,忙解釋道:“標下並未要求,他們都是怕被當地其餘教派勢力屠殺才自願意跟着將士們求神祭拜,希望得到庇佑。”

王安海深感滿意道:“這倒是省了不少事啊,臨行前主公還叮囑我在南洋各地循序漸進引導南洋土著盡化我俗。”

陳阿靖一聽主公有此精心安排,當即道:“南洋各地有不少我漢家後裔定居於此,不過不少人都已衛土著同化,如今都在恢復漢家習俗,相信要不了多久就能讓南洋盡化我俗。”

陳阿靖隨即恭請道:“標下以在南洋鎮守衙門安排了接風宴爲王都師接風洗塵,王督師請。”

“如此就多謝陳副帥了”王安海拱手相謝帶着數百將士跟着陳阿靖前往南洋鎮守衙門

陳阿靖剛一回到南洋鎮守衙門後宅,兩名膚白貌美的妙齡女子鶯鶯燕燕迎了上來:“夫君”

陳阿靖忙問道:“吩咐你們做的事都辦好了嗎?”

兩名小妾躬身回道:“我們都辦好了”

王安海見陳阿靖居然在爪哇納了兩名美妾,出聲問道:“陳副帥,將士們都在南洋各地娶了不少妻妾是嗎?”

“是”陳阿靖一臉春風得意道:“王都師若想納妾,標下這就讓我妾室給你物色美妾。”

王安海當即吩咐道:“我在舟山剛娶夫人過門,豈能急着納妾,我先去沐浴更衣,一會再與你商議軍政事務。”

“王督師所言甚是”陳阿靖忙吩咐道:“快領王都師去沐浴更衣”

“是”兩名土著侍女忙躬身領着王安海去沐浴更衣

陳阿靖看着王安海離去的身影,兩名美妾忙簇擁上來嬌呼道:“夫君”陳阿靖左擁右抱着兩名美妾吩咐道:“伺候我沐浴更衣”

“是”兩名美妾跟着陳阿靖回房去

王安海同陳阿靖兩人沐浴更衣後,換上一身青衣直身正喝着酒,兩名美妾不斷給兩人斟酒。

酒過三巡後,王安海問道:“爪哇情形如何?”

陳阿靖剛吃了一大塊滷肉,忙回道:“整個西爪哇都在我們控制下,不過東邊中爪哇、東爪哇的馬打藍王國正在迅速崛起,附近小國無不深受其害。”

王安海放下筷子道:“必須阻止馬打藍王國崛起”

“標下與王都師英雄所見略同,標下已派使者前往中爪哇西部幾個小國,要求他們稱臣納貢,我們會保護他們不受馬打藍王國進犯。”

陳阿靖繼續稟道:“標下已派袁八率西洋商行武裝船隊向東前往三寶壟、泗水一帶與當地商人建立商貿往來,同時與當地漢人後裔取得聯繫,爲以後攻下整個爪哇做準備。”

“主公真是慧眼識人啊,陳副帥經略爪哇有方。”王安海盛讚問道:“聽說你在西爪哇徵募了不少新兵,一共有多少人?”

“一共有一萬五千精銳,多是刀弓槍兵。標下也訓練了三千漢人銃手,另外還組建了一支五百人的野戰弗朗機炮隊,共有一百六十門佛朗機炮,眼下都在加緊操練。待新兵操練成軍後,標下就會立即出兵進攻馬打藍王國。”

陳阿靖有些擔心道:“唯有亞齊國纔是我們在南洋的心腹大患,好在亞齊國水師戰力羸弱,戰船都是靠着突厥工匠幫助打造。還好有滿剌加城的弗朗機夷幫我們抵擋住亞齊國東進柔佛。”

王安海奉命經略南洋,但南洋的形勢總體嚴峻,東有馬打藍蘇丹國、西有亞齊蘇丹國、馬六甲葡萄牙人、北有暹羅國、真臘國、占城國。

整個南洋目前形勢就是戰國七雄並存,以暹羅國實力最強盛,暹羅國王納黎宣接連出兵進攻真臘、緬甸,橫掃中南半島,緬甸、真臘兩國不得不聯合抵抗暹羅擴張。陳瀚出兵下南洋,選擇攻滅南洋羣島衆多小國,開始雄踞一方。

“亞齊國擴張野心不在我們之下,如今已攻入滿剌加北部控制霹靂、吉打兩國,就連我們在滿剌加的地盤彭亨、吉蘭丹、柔佛都受其威脅。”王安海看向陳阿靖道:“我決定先聯合大泥國、滿剌加弗朗機夷將亞齊軍趕出滿剌加地區。”

陳阿靖提醒道:“弗朗機夷狡詐多端,極不可靠。當年柔佛國出兵助弗朗機夷擊敗亞齊軍圍攻滿剌加城,數年前弗朗機夷攻佔柔佛舊都舊柔佛,柔佛國被迫遷都巴都沙哇爾城。”

“大泥國如何?”

“大泥國形勢有些複雜,當地有不少我漢人後裔,不過他們對我們明顯抱有敵意戒備。”陳阿靖深感懷疑道:“標下懷疑他們應該是逃到南洋的海盜,大泥國客長叫林潮。聽聞當年閩粵大海盜林道乾逃亡南洋一帶,或許就是林道乾之後。”

王安海奉命經略南洋,也對主公陳瀚送來的南洋各國詳細資料認真看過,當即道:“還真有可能,聽聞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被俞大猷擊敗的潮州饒平飛龍反賊張璉就率部出海逃亡南洋舊港,稱王於海外,這纔不到三十年,也沒聽說其下落了。”

陳阿靖恍然大悟道:“原來如此,標下先前經略爪哇攻下汶島,派使者前往舊港一帶聯絡當地漢人後裔,卻沒有一人響應,反倒要求我們撤出汶島。”

“看來張璉雄踞舊港並非傳言,如今舊港也在其後裔控制之下。”王安海頗有不滿道:“我們收復汶島,舊港那幫飛龍賊後裔定然會有所動作,必須嚴加防範,汶不容有失。”

“王督師說得對”陳阿靖隨即問道:“不知蕭師長率東海水師第二編隊經略安不納羣島和渤泥國進展如何了?”

王安海道:“我從西貢港南下時,蕭浪已經出兵前往安不納羣島,估計正在進攻渤泥國,主公已下令招降海寇童龍,以其爲先鋒攻滅渤泥,好掩人耳目,不被國朝察覺。”

陳阿靖欽佩不已道:“主公深思熟慮,謀劃有方。”

王安海隨即吩咐道:“陳副帥明日隨我前往爪哇前線查看一番,我隨後北上回海市城。”王安海提醒道:“眼下不宜過早與馬打藍王國開戰,需得先將亞齊國打壓下去,勿使其威脅到我們後方,方纔好騰出手來一舉滅掉馬打藍王國。”

“標下明白”陳阿靖問道:“不知道主公可有接到標下上報請立柔佛王一事,主公作何安排?”

陳阿靖陪同王安海巡視西爪哇東方前線,在汶海(井裡汶)城、橫城(打橫)東部靠近中爪哇馬打藍蘇丹國邊境一帶佈置五千重兵,從六萬河南山東移民中挑選出一萬青壯組建民兵,戰時出戰,平時耕種,農閒時操練。

王安海立即返回淡馬錫海市城,王安海對海市城炎熱氣候不太適應,將南洋經略府遷到彭亨北部高原上氣候涼爽的瓜拉立卑城,作爲前線指揮總部。開始派使者聯合葡萄牙馬六甲總督及北大年蘇丹國將亞齊軍驅逐出滿剌加半島。

第一三七章 甘薯之父第一六七章 太監愛財第三三六章 日本末日第四三九章 攻滅蘇祿第三三二章 大明危機第四一二章 海市之戰(下)第二三七章 銷售權第二十章 衆意難違第九十二章 回國船隊第四零零章 整肅世風第七章 倭寇來襲第六十一章 隈本城下第四八零章 飛天營第二章 火拼武士第三四二章 錫蘭紛亂第二一九章 水晶玻璃第一百章 天下人第二十三章 釣野伏第三七二章 王者風範第一零五章 赤嶼開發第二零七章 軍火貿易第一二九章 明軍積弊第五零零章 明廷震怒第二六七章 蝦夷攻略第三一九章 烏嶺之戰(上)第二七四章 野心勃勃第三五二章 東征踐行第二三七章 銷售權第二五六章 慘敗平壤第五零二章 三寶壟之役 (上)第三四七章 馬尼拉會議第三七七章 三門海戰(下)第二七三章 氣暈秀吉第二五六章 慘敗平壤第二十五章 渾水摸魚第二七九章 家康喪志第四七七章 萬曆尋仙第一零八章 林姑娘第一七九章 舟山大捷第四五六章 南直隸亂第四三一章 杭州會戰 (上)第四十七章 颶風來襲第一六三章 占城起兵第三二九章 開城之變(下)第六十三章 所向披靡第二六九章 關原會戰第一六三章 劇情不對第七十章 眼中釘第一四六章 暴殄天物第二章 火拼武士第八十四章 攻伐島津第一一九章 降服笨牛第二六七章 蝦夷攻略第四九五章 望加錫戰爭(上)第一零八章 林姑娘第二四一章 調虎出山第三三五章 篡權奪位第七十八章 村上鐵船第二五三章 九州之謀第三七九章 桑洲之戰(下)第二九九章 門庭若市第三六一章 到嘴肥肉第三九九章 海東銀行第一一六章 兩岸形勢第三二四章 釜底抽薪第四五二章 圍攻馬尼拉第一五零章 紅薯行動第八十章 海上決戰第四三四章 杭州城破第二五六章 慘敗平壤第六十章 府內落城第四六零章 淮安亂戰第四五八章 高郵之戰(下)第三零四章 猛將對決第九十二章 回國船隊第三八三章 枕風夜話第二七一章 明倭會戰第三四五章 科倫坡之役(上)第三九一章 入侵廣東第六十八章 溫柔鄉第三二七章 停戰議和第一九四章 一見傾心第三四一章 準備徵明第一六四章 殖民金蘭第一七三章 大泥駙馬第四七九章 後宮陣容第二六七章 蝦夷攻略第四五八章 高郵之戰(下)第一四六章 暴殄天物第一四四章 死灰復燃第三三六章 日本末日第二九四章 晉州之戰(中)第三四三章 賈夫納之役第三六一章 到嘴肥肉第二六一章 大阪之役 (上)第二八七章 颱風來襲第一六零章 救濟糧第三十八章 海戰疑雲第二九三章 晉州之戰 (上)第二八五章 久留米會戰(下)
第一三七章 甘薯之父第一六七章 太監愛財第三三六章 日本末日第四三九章 攻滅蘇祿第三三二章 大明危機第四一二章 海市之戰(下)第二三七章 銷售權第二十章 衆意難違第九十二章 回國船隊第四零零章 整肅世風第七章 倭寇來襲第六十一章 隈本城下第四八零章 飛天營第二章 火拼武士第三四二章 錫蘭紛亂第二一九章 水晶玻璃第一百章 天下人第二十三章 釣野伏第三七二章 王者風範第一零五章 赤嶼開發第二零七章 軍火貿易第一二九章 明軍積弊第五零零章 明廷震怒第二六七章 蝦夷攻略第三一九章 烏嶺之戰(上)第二七四章 野心勃勃第三五二章 東征踐行第二三七章 銷售權第二五六章 慘敗平壤第五零二章 三寶壟之役 (上)第三四七章 馬尼拉會議第三七七章 三門海戰(下)第二七三章 氣暈秀吉第二五六章 慘敗平壤第二十五章 渾水摸魚第二七九章 家康喪志第四七七章 萬曆尋仙第一零八章 林姑娘第一七九章 舟山大捷第四五六章 南直隸亂第四三一章 杭州會戰 (上)第四十七章 颶風來襲第一六三章 占城起兵第三二九章 開城之變(下)第六十三章 所向披靡第二六九章 關原會戰第一六三章 劇情不對第七十章 眼中釘第一四六章 暴殄天物第二章 火拼武士第八十四章 攻伐島津第一一九章 降服笨牛第二六七章 蝦夷攻略第四九五章 望加錫戰爭(上)第一零八章 林姑娘第二四一章 調虎出山第三三五章 篡權奪位第七十八章 村上鐵船第二五三章 九州之謀第三七九章 桑洲之戰(下)第二九九章 門庭若市第三六一章 到嘴肥肉第三九九章 海東銀行第一一六章 兩岸形勢第三二四章 釜底抽薪第四五二章 圍攻馬尼拉第一五零章 紅薯行動第八十章 海上決戰第四三四章 杭州城破第二五六章 慘敗平壤第六十章 府內落城第四六零章 淮安亂戰第四五八章 高郵之戰(下)第三零四章 猛將對決第九十二章 回國船隊第三八三章 枕風夜話第二七一章 明倭會戰第三四五章 科倫坡之役(上)第三九一章 入侵廣東第六十八章 溫柔鄉第三二七章 停戰議和第一九四章 一見傾心第三四一章 準備徵明第一六四章 殖民金蘭第一七三章 大泥駙馬第四七九章 後宮陣容第二六七章 蝦夷攻略第四五八章 高郵之戰(下)第一四六章 暴殄天物第一四四章 死灰復燃第三三六章 日本末日第二九四章 晉州之戰(中)第三四三章 賈夫納之役第三六一章 到嘴肥肉第二六一章 大阪之役 (上)第二八七章 颱風來襲第一六零章 救濟糧第三十八章 海戰疑雲第二九三章 晉州之戰 (上)第二八五章 久留米會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