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零章 家康臣服

夕陽西斜,落落餘暉從西邊巍峨高大的箱根山映照下來,猶如夕陽西下的德川家逐漸黯然失色,有家臣開始爲以後

做好打算,但沒有人會表明與主公離心離德。

一切皆有主公在前頂着,當年豐臣秀吉包圍小田原城,北條氏內部羣疑蜂起、兄弟相疑、父子不睦。北條氏重臣鬆

田憲秀欲做內應,被次子松田直秀告發沒有成功,卻給家臣們心理造成了重大的影響。

北條氏集團從內部崩潰了,北條氏直在無計可施情況下,向豐臣軍進行開城交涉,願意自己切腹以換取家臣們的性

命,得到豐臣秀吉接受,松田憲秀也因和長子笠原政堯(松田政晴)採取兩頭下注,卻被豐臣秀吉下令切腹自殺。

居城議事廳中,井伊直政剛馬不停蹄趕回來剛一進議事廳中,一衆家臣目光齊刷刷看向井伊直政而來,早已無心跪

座的德川家康心急如焚問道:“九州義統答應了嗎?”

“如何啊”一衆家臣也紛紛迫不及待問道:“九州義統答應殿下臣服了嗎?”

“……”

井伊直政一路打馬狂奔趕回來,剛一回來被一衆君臣接連詢問,忙朝着主公德川家康拜服在地稟道:“稟殿下,九

州義統答應殿下臣服。”

“喲西”德川家康聞言欣喜若狂,總算是能保住關東領地及手下兵力了。

一衆家臣也紛紛喜不自勝,德川家能保住關東領地,鹿死誰手,猶未可知。

井伊直政見一衆君臣紛紛慶賀,一張苦瓜臉甚是難看道:“九州義統讓臣回來轉告殿下,關東是他囊中之物,讓殿

下識時務者爲俊傑。

九州義統會將殿下轉封他處,領地不會少於關東領地一半,但殿下不得擁有超過兩千兵力,他不會像豐臣秀吉百般

猜疑殿下有異心。

九州義統還言明會優待殿下,殿下可入朝爲官。其餘諸公若有才幹,忠心耿耿,也會得到俸祿領地賞賜。九州義統

要求殿下明日日出之前開城出城歸順,如若不然,他將會率大軍攻取小田原城,他還希望殿下不會成爲北條氏政第二。

“納尼”德川家康被最後那句話驚得不輕:“北條氏政第二”

本多忠勝第一個按耐不住怒喝道:“殿下,寧爲玉碎,不爲瓦全,我們與九州義統決一死戰。”

“死戰到底”榊原康政也被激怒了,當下主動請纓道:“請殿下下令,臣願領兵出陣。”

一衆家臣紛紛慷慨激昂恭請道:“請殿下下令出陣,與九州義統決一死戰,寧爲玉碎,不爲瓦全。”

酒井忠次出聲提醒道:“殿下需慎重考慮啊”

大久保忠世也出聲分析勸解道:“九州義統大軍已將小田原城圍住,就算我們籠城作戰,已難抵擋住九州義統軍中

國崩發射石火矢進攻。”

“國崩、國崩,爾等都被國崩嚇破膽了嗎?”本多忠勝在小山前線也見過九州義統國崩進攻,確實威力很大,但也

並非不可戰勝,榊原康政斷後時就下令服部忍者伐樹放火成功阻截臺海大軍攻勢。

跟隨德川家康出陣蒲原的家臣無不被臺海水師戰船上威力驚人無比的艦炮發炮轟炸產生的巨大殺傷所震驚,國崩石

火矢豈非人力能力敵,本多忠勝倒是僥倖被派去繞道突襲,自是未能親眼目睹那恐怖一幕。

大久保忠世見本多忠勝不信邪,當初真該讓他領兵在第一道土石板牆前線作戰,讓他親身體驗九州義統大軍中國崩

石火矢威力:“爾以爲吾等解皆是貪生怕死之輩嗎?九州義統水軍中國崩之威力,遠非陸軍中國崩所能及。”

“嗨”不少家臣紛紛附議

井伊直政也隨即出聲勸道:“九州義統水軍中國崩已發射一枚石火矢警告,石火矢已射入居城東南外堀中,……。

德川家康對九州義統提出將自己轉封他處並無多大意見,領地減少些也在情理之中,還可以入朝爲官,但卻只能擁

有兩千兵力,如此只能算末流大名了,如此一來卻實不會遭到九州義統猜疑。

想想自己當初罷兵議和歸順臣服於豐臣秀吉轉封關東領地後,豐臣秀吉對自己猜疑之心甚重,自己也不得不謹言慎

行,小心翼翼地在豐臣秀吉那隻瘋猴子手下做事,稍有不慎就會引來殺身之禍。

一衆家臣目光紛紛看向主公德川家康,見主公彷彿一副老僧入定般沉思着,所有人都明白主公是在做艱難權衡利弊

考慮得失,確實是很難抉擇啊。當年小田原評定時,北條氏君臣對是戰是降一直拿不定主意,最後直接導致北條氏滅亡

燭光輝映的議事廳中一片鴉雀無聲,靜得落針可聞,只聽得有年邁的老家臣喘着氣息聲。

德川家康正在做艱難抉擇,最後權衡利弊得失後,掃視着一衆家臣道:“吾意已決,開城出城臣服九州義統。”

“殿下不可啊”本多忠勝聞言頓時大失所望

“跟九州義統決一死戰,寧爲玉碎,不爲瓦全。”不少家臣更是惱羞成怒,狂呼叫囂着要去找陳瀚大軍決一死戰拼

命。

德川家康看着不少家臣難以接受自己做出的決定,更是不顧自己這個主公徑直跑出議事廳去,霍然起身怒罵道:“

八嘎,快快將他們攔住給吾帶回來。”

“嗨”馬回武士紛紛領命前去將發狂叫囂跑出去的家臣們通通攔住,帶回議事廳來。

被帶回議事廳來的家臣一個個憤怒難平,更是有人與馬回武士大打出手,傷了不少馬回武士,德川家康掃視着一衆

家臣道:“爾等難道想要吾成爲北條氏政第二嗎?”

一衆家臣聞言紛紛默不作聲,若真陷主公成爲北條氏政第二,那就是不忠不義啊,方纔大夥都是一時氣急才跑出去

,冷靜下來後發現自己並無多少損失,只不過是主公失去布武天下的大軍罷了。

德川家康勸說道:“九州義統自九州起兵討伐豐臣秀吉,雖兵敗浮海南下據有大明國東番,卻接連不斷向南蠻諸國

大肆擴張,開疆拓土,南蠻諸國近半爲九州義統攻滅,九州義統早已今非昔比,豐臣秀吉敗亡必將是遲早之事。

吾不會螳臂當車,九州義統說得對,識時務者爲俊傑。吾能臣服於豐臣秀吉,亦能臣服於九州義統,況九州義統已

言明只許吾擁有兩千軍隊,不會似豐臣秀吉對吾百般疑心猜忌。”

酒井忠次拜服在地道:“殿下英明決策”

“殿下英明決策”大久保忠世、鬆平康忠等不少家臣紛紛拜服在地呼道:“臣等誓死追隨殿下,……。”

本多忠勝、榊原康政、服部半藏也跟着接連不但拜服在地的一衆家臣拜服在地:“臣願誓死追隨殿下”

患難見忠臣,德川家康看着一衆家臣深感欣慰道:“喲西”隨即下令道:“速準備開城出城臣服”

“嗨”一衆家臣紛紛領命告退

小田原城北城山北麓居高臨下,整個城山北麓大營一片燈火通明,臺海大軍在城山北麓頂平地上部署了數支炮火部

隊,隨時對小田原城進行居高臨下發炮炮擊。

遍佈城山北麓山頂後山腰的臺海大軍營地一片火光輝映,寬闊平坦的山頂大營帥帳中,陳瀚正與衆將商議各種應對

之策,陳瀚與衆將都是衣不卸甲,隨時準備出兵連夜作戰。

陳瀚虎視着衆將道:“德川家康不外乎有四種應對之策,一是選擇籠城作戰,二是趁夜襲營,三是趁夜突圍逃回關

東平原,四是開城出降。不管德川家康選擇何種應對之策,都在我們部署之中,德川家康已是甕中之鱉。”

一衆文武紛紛單跪拜高呼道:“主公英明神武,武運昌隆,布武天下,一統東瀛。”

劉阿杰進帥帳來稟報道:“啓稟主公,小田原城中有異動,德川軍正在緊急調動,不少德川軍正向城北集結,恐欲

夜襲我軍大營。”

陳瀚霍然起身聲如洪鐘道:“衆將聽令,立即回營準備迎戰德川軍襲營,連夜拿下小田原城。”

“標下得令”衆將紛紛領命告退出帥帳

燈火通明的小田原城城山狄窪口北門緩緩大開,手執火把的數百德川軍將士在前開道,一襲大黑官袍的德川家康帶

着一衆家臣出城來。

陳瀚正與衆將準備下令發炮進攻,見德川軍明火執仗出城來,這根本不像是趁夜襲營啊,陳瀚忙下令道:“傳令,

不得擅自進攻。”

“是”傳令兵領命紛紛趕去傳達軍令

一襲大黑和服的井伊直政帶着幾名武士上到城山北麓山頂上來朝着陳瀚拜服在地稟道:“吾主公已開城出城,請將

軍接受吾主公主動開城歸順臣服。”

“很好”陳瀚聞言大喜下令道:“傳令,準備受降儀式。”

“是”趙明朗、徐光啓、沈飛一幫文武忙準備受降儀式

城南、城西的木山六郎、陳沖兩人已接到軍令,正在準備連夜發起進攻,緊接着又傳來不得擅自進攻軍令,兩人詢

問後得知德川家康已經開城出城請降歸順臣服。

陳瀚在陳婉鈺帶着徐倩娘幫着穿戴全身武裝到牙齒的鎧甲,陳瀚也很擔心遭到暗算,畢竟日本這幫大名可是無所不

用其極,德川家康手下就有服部半藏一幫忍者。

狄窪口名如其名,地勢低矮。德川家康帶着一衆家臣在狄窪口外恭候着陳瀚前來,卻並沒有等來陳瀚,而是等來了

松田一郎帶着一千大軍趕來。

松田一郎在馬上朝着德川家康及一衆家臣高呼道:“奉吾主公軍令,命德川氏君臣前往大營行歸順臣服。”

“嗨”德川家康應聲領命,毫無怨言,身後的一衆家臣頓時紛紛不滿起來,德川家康忙轉身看向一衆家臣訓斥道:

“住口,不得無禮。”

“嗨”一衆家臣忙閉口不言

德川家康帶着一衆家臣在松田一郎一千大軍引領下來到城山北麓山頂大營外,看着大營外身形高大威猛的臺海大軍

將士及國崩紛紛對準小田原城。

本多忠勝、榊原康政兩人沒有跟來,德川家康擔心兩人鬧事,讓大久保忠世看住兩人守在城中。

臺海大軍大營營門大開,臺海大軍將士分列左右。大營帥帳中,一身戎裝的陳瀚端坐上位,一衆文武站在左右下方

第一百三十八章 恕不奉陪第一二三章 明廷對策第八十章 海上決戰第三一七章 東萊之役(下)第四一七章 歸順自治第一義三章 原始改造第四六三章 播州蠢動第一零八章 林姑娘第三二三章 一體化第二五八章 美人島第三五九章 鳳山之役(下)第一七八章 駱千斤第二三三章 狂妄自大第二五八章 美人島第三三三章 明廷決策第一九六章 攻伐彭亨第四二七章 南洋混戰 (上)第七十四章 廣島城下第二七九章 家康喪志第三九七章 正朝歪風第一六四章 殖民金蘭第二六二章 大阪之役(中)第三三八章 殖民呂宋第四二九章 會戰在即第一四九章 潮陽林氏第一六三章 劇情不對第四四七章 靖江水戰第二一零章 後院三國第一四九章 潮陽林氏第三八五章 殿前會議 (中)第一四一章 策反海盜第四零二章 重典治國第二二四章 欲亡大明第一六三章 劇情不對第二十四章 倭人營第二二三章 西狩平壤第四一五章 飛龍兵敗第七十章 眼中釘第三四二章 錫蘭紛亂第九十一章 討價還價第四十三章 佐嘉落城第七十章 眼中釘第三二八章 開城之變 (上)第四零三章 侍寢爭寵第二七五章 狹路相逢第三一四章 洛東江之役(下)第一九零章 美男子第三九四章 寧波會戰 (上)第二四七章 家有喜事第二零九章 妾不如妻第四九五章 望加錫戰爭(上)第三六七章 西寇侵閩(下)第三一五章 圍攻釜山第一五五章 西洋商行第三六四章 南洋局勢第二零六章 東番遊擊第三二三章 一體化第三五一章 田齊後裔第三十二章 長崎之戰(下)第三八九章 南風騷人第四四四章 奸賊合流第二九零章 鎮川會戰第二五八章 美人島第三四二章 錫蘭紛亂第一六四章 殖民金蘭第三七三章 王見王第二十三章 釣野伏第五十一章 立花傾國第二七八章 關東天險第五十六章 忍者神龜第一四六章 暴殄天物第一百章 天下人第三五零章 內憂外患第四十四章 血洗平戶第二七三章 氣暈秀吉第四六八章 遊湖獻美第二零六章 東番遊擊第四一一章 海市之戰 (中)第三七六章 三門海戰(上)第三四四章 經略錫蘭第二二二章 亡國跡象第二三六章 朝鮮累贅第九十章 女奴貿易第六十二章 後起之秀第十章 江湖兒女第四一零章 海市之戰(上)第二六八章 京都攻略第三九二章 澳門之戰第二一六章 日軍先鋒第三零九章 開國即位第四九五章 望加錫戰爭(上)第一一一章 新興氣象第二零零章 瓦市行刺第七十六章 琉球攻略(上)第一六八章 借刀殺人第四三零章 渡江陰戰第二二四章 欲亡大明第三七四章 震驚明廷第四五六章 南直隸亂第四八二章 安州驚變 (上)
第一百三十八章 恕不奉陪第一二三章 明廷對策第八十章 海上決戰第三一七章 東萊之役(下)第四一七章 歸順自治第一義三章 原始改造第四六三章 播州蠢動第一零八章 林姑娘第三二三章 一體化第二五八章 美人島第三五九章 鳳山之役(下)第一七八章 駱千斤第二三三章 狂妄自大第二五八章 美人島第三三三章 明廷決策第一九六章 攻伐彭亨第四二七章 南洋混戰 (上)第七十四章 廣島城下第二七九章 家康喪志第三九七章 正朝歪風第一六四章 殖民金蘭第二六二章 大阪之役(中)第三三八章 殖民呂宋第四二九章 會戰在即第一四九章 潮陽林氏第一六三章 劇情不對第四四七章 靖江水戰第二一零章 後院三國第一四九章 潮陽林氏第三八五章 殿前會議 (中)第一四一章 策反海盜第四零二章 重典治國第二二四章 欲亡大明第一六三章 劇情不對第二十四章 倭人營第二二三章 西狩平壤第四一五章 飛龍兵敗第七十章 眼中釘第三四二章 錫蘭紛亂第九十一章 討價還價第四十三章 佐嘉落城第七十章 眼中釘第三二八章 開城之變 (上)第四零三章 侍寢爭寵第二七五章 狹路相逢第三一四章 洛東江之役(下)第一九零章 美男子第三九四章 寧波會戰 (上)第二四七章 家有喜事第二零九章 妾不如妻第四九五章 望加錫戰爭(上)第三六七章 西寇侵閩(下)第三一五章 圍攻釜山第一五五章 西洋商行第三六四章 南洋局勢第二零六章 東番遊擊第三二三章 一體化第三五一章 田齊後裔第三十二章 長崎之戰(下)第三八九章 南風騷人第四四四章 奸賊合流第二九零章 鎮川會戰第二五八章 美人島第三四二章 錫蘭紛亂第一六四章 殖民金蘭第三七三章 王見王第二十三章 釣野伏第五十一章 立花傾國第二七八章 關東天險第五十六章 忍者神龜第一四六章 暴殄天物第一百章 天下人第三五零章 內憂外患第四十四章 血洗平戶第二七三章 氣暈秀吉第四六八章 遊湖獻美第二零六章 東番遊擊第四一一章 海市之戰 (中)第三七六章 三門海戰(上)第三四四章 經略錫蘭第二二二章 亡國跡象第二三六章 朝鮮累贅第九十章 女奴貿易第六十二章 後起之秀第十章 江湖兒女第四一零章 海市之戰(上)第二六八章 京都攻略第三九二章 澳門之戰第二一六章 日軍先鋒第三零九章 開國即位第四九五章 望加錫戰爭(上)第一一一章 新興氣象第二零零章 瓦市行刺第七十六章 琉球攻略(上)第一六八章 借刀殺人第四三零章 渡江陰戰第二二四章 欲亡大明第三七四章 震驚明廷第四五六章 南直隸亂第四八二章 安州驚變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