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二章 大阪之役(中)

平野長泰率一萬豐臣軍駐守在大阪城東南莜山,負責大阪城東南防禦。

莜山大營中,一襲紫色官袍身形並不算矮的平野長泰聽到西南茶臼山一帶轟隆聲接連不斷響起,忙詢問道:“發生何事了?”

一名矮小的家臣進大帳來回道:“稟主公大人,九州義統大軍殺來了。”

“納尼”平野長泰一臉不可置信

一身鬼頭獅面具足的豐臣軍將領進大帳來朝着平野長泰跪拜見禮稟道:“九州義統勾結明寇來犯大阪城,請長泰公大人立即發兵增援吾主公大人。”

“納尼”平野長泰聞言大驚,當即下令道:“快快隨吾出兵增援且元公”

“嗨”一衆家臣將領紛紛領命跟着平野長泰披掛上陣帶兵趕去茶臼山增援片桐且元

片桐且元戰敗正朝着大阪城南逃來,平野長泰率一萬豐臣軍在大阪城西南的鬆屋町口南面接應到狼狽不堪逃來的片桐且元。

沈有容、黃阿有兩人率近一萬餘千水陸大軍銜尾直追殺來,與一萬餘豐臣軍在鬆屋町口再次展開會戰,豐臣軍沿着大阪城南至莜山一線死守,防止臺海大明聯軍突破鬆屋町口,殺進大阪城下町中。

平野長泰疾呼下令道:“醒過”

豐臣軍將領紛紛鳥叫下令道:“殺給給”

‘砰砰……、嗖嗖……’豐臣軍鐵炮輕足、弓輕足率先開槍放箭,槍林箭雨朝着正銜尾直追殺來的劉雄兩千騎兵發起進攻。

劉雄率兩千騎兵追殺而來,一路殺得豐臣軍殘兵敗將屍橫遍野,剛衝殺到鬆屋町口南面見一萬豐臣軍趕來增援,衝殺在前的騎兵紛紛被射殺得一片人仰馬翻,劉雄慌忙下令道:“撤,快撤”

“撤……”近兩千騎兵紛紛跟着劉雄調轉馬頭朝着東南方向撤退。

黃阿有、沈有容兩人在後帶着一萬餘大軍趕來,見劉雄帶着騎兵營撤退回來,又見平野長泰率不下一萬豐臣軍趕來增援。

“停止進攻,結陣迎戰”黃阿有擔心中計,不敢貿然發起進攻,臺海大軍各兵種配合作戰秩序井然列陣。

一萬餘臺海大軍將士紛紛列陣迎戰,沈有容見臺海大軍停止前進,也不敢冒進,忙疾呼下令道:“停止進攻,結陣迎敵。”

福建明軍車營迅速結陣,沈有容對聯軍主將黃阿有的軍事指揮才能深感懷疑,奈何自己手下將士不到兩千,還不及黃阿有手下大軍零頭。

沈有容見黃阿有臨陣作戰畏首畏尾,缺乏殺伐果斷,若立即發起進攻,必將一路勢如破竹,直抵大阪城下,沈有容帶着數十名親兵趕來質問道:“黃師長爲何不立即發起攻”

“倭軍援兵已至,豈能貿然進攻。”黃阿有對沈有容咄咄逼人的質問頗有不滿,若非看在你是主公岳父,才懶得理你。

劉雄帶着騎兵營從東南繞道撤退回陣來,對黃阿有沒能及時指揮大軍圍殲豐臣軍殘兵敗將,致使自己兩千騎兵追殺上去損失百餘人馬氣不打一處來,朝着黃阿有喝問道:“黃師長爲何不配合我騎兵營圍殲倭軍,致使我騎兵營損失百餘將士。”

黃阿有大爲光火怒喝道:“劉副帥這是什麼話,大軍豈能貿然出擊。”

“愚不可及”沈有容怒罵道:“白白坐失殲敵良機,如今敵軍援兵已至,還是準備決戰吧。”

黃阿有惱羞成怒道:“我臺海大軍作戰無需外人插手”

“你……”沈有容欲言又止,自己雖是臺海遊擊將軍陳瀚岳父,也只能算是外人,沈有容隨即朝着親兵下令道:“我們走”

平野長泰見南面一萬餘臺海大明聯軍並沒有立即發起進攻,當即朝着身邊一名將領下令道:“兄長領兵兩千迫近明寇大軍,引明寇來攻,吾率大軍接應兄長。”

“嗨”三十來歲的平野長景欣然領命帶着兩千豐臣軍出陣直奔向明軍陣前發起挑戰,平野長泰手中長槍指着沈有容一通嘰裡呱啦鳥叫耀武揚威挑釁。

沈有容身邊的翻譯剛翻譯完平野長景的話,沈有容聽得火冒三丈,盡敢罵自己是懦夫,當即懟了回去:“倭寇休要猖狂”隨即打馬衝殺出陣來。

“喲西”平野長景見終於將明寇大將激怒衝出陣來,揮着長槍直奔沈有容打馬衝殺而來。

沈有容縱馬飛奔衝殺而來,手提斬馬刀,與手握長槍的平野長景展開對戰一騎打,雙方人馬迎面衝殺而來,刀槍朝着對方劈刺襲來,沈有容手中斬馬刀朝着平野長景長槍劈來,直接將平野長景長槍震飛。

手腕發麻一臉懵逼的平野長景半響纔回過神來,慌忙拔出腰間武士刀。沈有容已調轉馬頭衝殺上來,手中斬馬刀朝着平野長景風馳電掣般劈來。

沈有容手起刀落,平野長景屍首分離,人頭滾落在地,身子栽倒下馬,腳被馬鐙掛住被戰馬拖着狂奔,無頭屍一路鮮血直流。

平野長泰見二哥慘遭斬首,歇斯底里疾呼下令道:“醒過,駝子你給。”

“駝子你給”豐臣軍紛紛衝殺上去,欲搶奪平野長景遺體。

沈有容俯身抓起平野長景月代頭後的長髮,提着平野長景首級打馬狂奔回陣。

“掩護沈千總回陣”張彪忙指揮着明軍將士開槍放箭掩護沈有容回陣

沈有容陣斬豐臣軍大將,旗開得勝,剛回陣忙下令道:“進攻”

“放”明軍將領紛紛高呼下令

‘轟轟……、砰砰……’明軍槍炮齊發,衝殺搶奪平野長景遺體的豐臣軍將士紛紛慘死一片倒下。

黃阿有見沈有容陣斬豐臣軍大將,全身而退回陣,豐臣軍挑釁反倒折損一員大將,當即下令道:“進攻”

鄭彥武等將領紛紛下令道:“放”

‘轟轟……’佛朗機炮、艦炮、迫擊炮接連不斷朝着豐臣軍發炮猛轟,豐臣軍陣中遍地開花,頓時死傷成片,鬼哭狼嚎聲不絕於耳,陣勢更是混亂不堪。

平野長泰、片桐且元歇斯底里狂呼鳥叫道:“通通不許亂,快快列陣迎敵。”

劉雄當即高呼下令道:“騎兵營進攻,衝啊。”

“衝啊”兩近千騎兵營將士紛紛打馬揮着斬馬刀朝着混亂不堪的豐臣軍左翼衝殺而去。

沈有容、黃阿有兩人指揮着大軍衝殺上去,與豐臣軍開戰近距離作戰,豐臣軍在平野長泰、片桐且元指揮下拼死抵抗,死守通往大阪城下町的鬆屋町口、八丁目口兩條外堀護城河上通道。

陳瀚率兩萬水陸大軍從木津川隨後殺來,趙有麟指揮東洋戰船進入澱川沿備前島一字排開,艦炮紛紛對準大阪城二三之丸城牆,炮兵紛紛忙着裝火藥包放炮彈,炮兵將領正用跳眼法目測距離,下令調校艦炮。

本丸正中央尚在修建的奧御殿天守閣上,豐臣氏一衆留守家臣站在四十來歲身型矮小的豐臣秀吉正室北政所寧寧身後遠眺着城外澱川上高大如城的戰船,一衆家臣無不被九州義統親率大軍突襲大阪城驚得不輕。

一襲妃色十二單衣朝服鎮定自若的寧寧轉身看向一衆家臣問道:“城中還有多少軍隊?”

四十來歲一襲紫官袍的元老家臣山內一豐忙躬身回道:“回夫人,三之丸真田信繁尚有兩千餘大軍,片桐且元、平野長泰正率萬餘大軍與九州義統大軍在城南作戰,大阪城附近尚可抽調數千大軍參陣,京都駐軍怕是一時難以趕來。”

作爲豐臣家武斷派精神領袖,寧寧果斷下達命令道:“命片桐且元、平野長泰撤軍進城籠城作戰。”

“嗨”山內一豐一衆家臣忙領命下去

寧寧與丈夫豐臣秀吉出身低賤,寧寧不似丈夫豐臣秀吉爲低賤出身感到自卑。豐臣秀吉爲提高出身,不惜在自傳中表明母親是中納言公卿之女,在朝廷內侍奉天皇時懷了孕,生下自己,豐臣秀吉欲假借天皇私生子提高身份。

陳瀚指揮一萬六千大軍在澱川南岸登陸,臺海大軍將士紛紛衝殺進大阪城西城下町,獨臂李毅更是帶兵衝殺在前,叫囂着屠城,已報斷臂之仇。

田瀟率三千騎兵營正從城北城下町衝殺下來,秋月忠信也正從大和橋衝殺進城下町來,直奔向城南城下町殺來。城下町百姓商人紛紛朝着城西河中洲逃去躲避戰亂,城下町已是十室九空。

片桐且元、平野長泰兩人指揮着殘兵敗將正在鬆屋町口、八丁目口兩條城南通道拼死抵抗,一騎飛奔趕來傳令道:“夫人命令所有大軍退守城內籠城作戰。”

“嗨”兩人忙奉命帶着五六千殘兵敗將迅速朝着大阪城退去準備籠城作戰,剛退到城下町就遭到三路臺海大軍圍攻殺來,豐臣軍拼死朝着大阪城三之丸南門突圍,卻遭到不斷被趕來的臺海三路大軍圍攻。

“報”一騎飛奔而至翻身下馬稟報道:“啓稟主公大人,五六千倭軍已被圍困在城南城下町,三路大軍正在加緊圍攻倭軍。”

陳瀚聞報大喜下令道:“傳令,困住倭軍,命陳阿信指揮東洋水師、東海水師立即發炮攻城,不得讓城中倭軍救援城外倭軍。”

“是”傳令兵領命前去傳達軍令

陳瀚隨即下令道:“隨我趕去城南督戰圍殲倭軍”

“是”五千大軍隨陳瀚朝着城南城下町趕去

陳阿信、趙有麟分別指揮東海水師、東洋水師戰船沿澱川、備前島、大和川擺開陣勢,準備對大阪城發炮進攻。澱川、大和川交匯處備前島東面的東海水師旗艦上,陳阿信揮手下令道:“進攻”

“是”傳令兵領命揮動進攻旗語

‘咚咚……’隨着旗艦戰鼓聲隆隆響起,澱川、大和川臺海水師編隊戰鼓聲接連不斷響起。

趙有麟揮手下令道:“放”

‘轟轟……’東洋水師率先發炮炮轟靠近大和川的大阪城三之丸城牆及二之丸北面的伏見櫓,伏見櫓在炮聲中轟然倒塌進二之丸北面的外堀護城河中。

整個大阪城西北、東北一帶炮聲隆隆,硝煙瀰漫,飛沙走石,塵土飛揚,所有櫓、城門遭到毀滅性炮擊。東海水師更是在陳阿信指揮下對大阪城三之丸北面進水口水門筋鐵門發炮猛轟,筋鐵門被轟塌,東海水師平底沙船小船衝殺進二之丸外堀護城河中來。

大阪城中的國崩也不斷朝衝殺進二之丸外堀護城河的臺海水師戰船發炮進攻抵禦,整個城北一帶炮聲、喊殺聲震天,大阪城在炮火進攻下顯得並不是那麼易守難攻,水門在炮火面前更是成爲致命缺陷。

第三四二章 錫蘭紛亂第一八九章 消防炮隊第一二五章 商談歸順第四八零章 飛天營第三三九章 貿易逆差第三三零章 罷兵議和第四一六章 家底敗光第六十三章 所向披靡第三五五章 臺灣海戰第五十九章 自掘墳墓第一零七章 東番局勢第一五九章 三駕馬車第一九零章 美男子第四八八章 馬尼拉之役(下)第一零一章 關門失守第二三四章 通倭謠言第三二一章 勢如破竹第四八六章 大顯神威第三四二章 錫蘭紛亂第二二零章 備戰伐倭第四章 間諜神醫第二零零章 瓦市行刺第二六零章 九州風雨第五零四章 泗水之戰第八十章 海上決戰第十五章 刺王殺駕第十八章 脫籠入海第一九三章 招標招聘第六十章 府內落城第二四四章 明廷徵倭第二七二章 攻略山陽道第一七二章 金蘭海戰(二)第二五九章 趁虛洗劫第四五一章 桉篤蠻之戰(下)第三三七章 開拓海東第四一一章 海市之戰 (中)第七十五章 毛利銀山第四八零章 飛天營第三二零章 烏嶺之戰(下)第四五一章 桉篤蠻之戰(下)第一四三章 冰河時代第四五一章 桉篤蠻之戰(下)第二四三章 加藤攻略第三一八章 一匡天下第二六一章 大阪之役 (上)第三三七章 開拓海東第一一五章 聯姻林氏第一三六章 軍門做媒第五十九章 自掘墳墓第三九五章 寧波會戰 (中)第三二九章 開城之變(下)第四五九章 兵臨淮安第一五三章 明目張膽第四零四章 海外捷報第一六零章 救濟糧第三七三章 王見王第三七四章 震驚明廷第二三三章 狂妄自大第一五零章 紅薯行動第二七六章 浦原之戰第二六七章 蝦夷攻略第四七六章 天下糧倉第十四章 漢商協會第三十五章 島原落城第七十二章 決戰動員第六十三章 所向披靡第一一四章 聯姻風波第二七零章 尾大不掉第九十五章 赤間關下第一零七章 東番局勢第一一七章 肢解林家第十八章 脫籠入海第四三零章 渡江陰戰第三三五章 篡權奪位第八十六章 決戰之前第三九八章 呂宋漢王第五十四章 大都督第九十二章 回國船隊第一四五章 以鄰爲壑第三五七章 打狗之戰第九十八章 經略東番(下)第五章 吉田城主第四一二章 海市之戰(下)第 五十二章 九州形式第三五九章 鳳山之役(下)第一零七章 東番局勢第四二十章 合作報捷第一三九章 搶功嫌疑第二六一章 大阪之役 (上)第五零四章 泗水之戰第三五一章 田齊後裔第三七二章 王者風範第三三二章 大明危機第一七零章 夫人饒命第三三五章 篡權奪位第四八七章 馬尼拉之役(上)第二零七章 軍火貿易第三八一章 爬牆惹事第四二十章 合作報捷第四七五章 溫柔鄉
第三四二章 錫蘭紛亂第一八九章 消防炮隊第一二五章 商談歸順第四八零章 飛天營第三三九章 貿易逆差第三三零章 罷兵議和第四一六章 家底敗光第六十三章 所向披靡第三五五章 臺灣海戰第五十九章 自掘墳墓第一零七章 東番局勢第一五九章 三駕馬車第一九零章 美男子第四八八章 馬尼拉之役(下)第一零一章 關門失守第二三四章 通倭謠言第三二一章 勢如破竹第四八六章 大顯神威第三四二章 錫蘭紛亂第二二零章 備戰伐倭第四章 間諜神醫第二零零章 瓦市行刺第二六零章 九州風雨第五零四章 泗水之戰第八十章 海上決戰第十五章 刺王殺駕第十八章 脫籠入海第一九三章 招標招聘第六十章 府內落城第二四四章 明廷徵倭第二七二章 攻略山陽道第一七二章 金蘭海戰(二)第二五九章 趁虛洗劫第四五一章 桉篤蠻之戰(下)第三三七章 開拓海東第四一一章 海市之戰 (中)第七十五章 毛利銀山第四八零章 飛天營第三二零章 烏嶺之戰(下)第四五一章 桉篤蠻之戰(下)第一四三章 冰河時代第四五一章 桉篤蠻之戰(下)第二四三章 加藤攻略第三一八章 一匡天下第二六一章 大阪之役 (上)第三三七章 開拓海東第一一五章 聯姻林氏第一三六章 軍門做媒第五十九章 自掘墳墓第三九五章 寧波會戰 (中)第三二九章 開城之變(下)第四五九章 兵臨淮安第一五三章 明目張膽第四零四章 海外捷報第一六零章 救濟糧第三七三章 王見王第三七四章 震驚明廷第二三三章 狂妄自大第一五零章 紅薯行動第二七六章 浦原之戰第二六七章 蝦夷攻略第四七六章 天下糧倉第十四章 漢商協會第三十五章 島原落城第七十二章 決戰動員第六十三章 所向披靡第一一四章 聯姻風波第二七零章 尾大不掉第九十五章 赤間關下第一零七章 東番局勢第一一七章 肢解林家第十八章 脫籠入海第四三零章 渡江陰戰第三三五章 篡權奪位第八十六章 決戰之前第三九八章 呂宋漢王第五十四章 大都督第九十二章 回國船隊第一四五章 以鄰爲壑第三五七章 打狗之戰第九十八章 經略東番(下)第五章 吉田城主第四一二章 海市之戰(下)第 五十二章 九州形式第三五九章 鳳山之役(下)第一零七章 東番局勢第四二十章 合作報捷第一三九章 搶功嫌疑第二六一章 大阪之役 (上)第五零四章 泗水之戰第三五一章 田齊後裔第三七二章 王者風範第三三二章 大明危機第一七零章 夫人饒命第三三五章 篡權奪位第四八七章 馬尼拉之役(上)第二零七章 軍火貿易第三八一章 爬牆惹事第四二十章 合作報捷第四七五章 溫柔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