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九章 開國即位

九州城中十五萬將士齊集在以王宮平臺爲中心的四周,整個九州城臨時停工建城,城中遍豎着陳瀚的圖騰旗號,王宮平臺上‘陳’字大纛高豎,格外奪目。

王宮平臺南面石階梯上鋪着長長的紅地毯,紅地毯直通城南剛建成的圜丘壇祭天台,王宮平臺圜丘壇下四周草地上,五萬將士排列成陣,陣勢整齊劃一,蔚爲壯觀。

一衆身着戎裝的軍務院將領及身穿紫衣、青衣官袍的文臣以官職大小紛紛肅立於紅毯兩旁,朝鮮義兵將領高因厚、金象幹,明軍將領陳璘、駱尚志、陳寅、茅國器、沈有容等一一在列。

就連京都日本國傀儡朝廷使者近衛信尹、鷹司信房等也赫然在列,立花家家臣在立花家一門衆家老帶着自成一列。

一襲大紅飛魚服的陳瀚正帶着一衆心腹文武陳阿信、陳沖、趙明朗、王平安、林江、松田政晴、小野義勇、陸啓航、徐光啓等前往圜丘壇祭天。

陳瀚對祭天儀式很重視,帶着一衆文武在禮樂聲中步伐莊嚴登上圜丘壇,祭天儀式第一項迎神,燔柴爐內升煙火,表達了將人間敬天之意傳於上天的寓意。

陳瀚至昊天上帝牌主位前行跪拜之禮,隨後又至祖宗配位前上香,叩拜。回拜位後,對諸神行三跪九拜禮。隨即是奠玉帛,即向天神、祖宗進獻玉帛。

徐光啓引領陳瀚盥洗後至神位前行三上香禮,陳沖向陳瀚呈進玉帛。陳瀚至上帝及祖宗牌位前行敬獻禮儀,鞠躬拜興後回拜位。

接下來是進俎,王旭奏請升壇,陳瀚在司祝趙明朗陪同下到主位、配位前進俎,進俎完後回拜位。趙明朗隨即跪讀祝文,樂暫止。

陳瀚在滿滿莊嚴祭天儀式感中被折騰得不輕,難怪大明皇帝朱翊鈞不郊、不廟,凡人跟神仙溝通就是活受罪啊。

趙明朗高呼唱報道:“告祭禮結束,恭請主上即國主位。”

聽着趙明朗唱報祭天儀式完成後,陳瀚如釋重負走下圜丘壇。王旭帶着侍衛隊在前開道,朝着王宮平臺而來。身着大紅霞帔上繡雲鳳錦的陳婉鈺帶着一襲大紅襖裙的徐倩娘、小蓮及三名侍女緊跟在陳瀚左側。

身着紫衣吳服的立花誾千代和百地玉子帶着四名身着粉紅吳服的侍女緊跟在陳瀚右側,陳瀚龍行虎步走過跪拜在紅地毯兩旁的一衆文武面前,陳婉鈺同立花誾千代忙跟着走上去。

一衆排練過的文武紛紛跪拜高呼道:“臣等恭請主上即國主位”五萬將士紛紛跟着跪拜,一片人海涌動,蔚爲壯觀,齊聲高呼恭請道:“臣等恭請主上即國主位”頓時聲震九霄,氣勢如虹。

義兵將領、明軍將領、日本傀儡朝廷使者等紛紛跟着伏地跪拜。

陳瀚在一衆心腹文武簇擁着沿着紅地毯鋪成的石階梯登上王宮平臺,陳婉鈺同立花誾千代、百地玉子、徐倩娘跟着上到平臺後跪拜在陳瀚身後。王宮平臺上放着一張寬大的銀椅,陳瀚面南而坐銀椅上,前方擺放着冕服案。

陳瀚掃視一衆文武揮手示意道:“衆文武將士平身”

“謝主上”一衆文武紛紛起身,緊接着四周五萬將士紛紛跟着起身,頓時一片人海涌動,波瀾壯闊。

一衆文武紛紛依次退下到階梯下按官職排序,王平安捧着紫衣冕服跪請道:“請主上着冕服”

陳瀚隨即起身,立花誾千代、陳婉鈺忙爲陳瀚退去飛魚服,徐倩娘雙手接過冕服,立花誾千代、陳婉鈺、徐倩娘、百地玉子忙爲陳瀚穿上冕服,戴上冠冕,穿戴完畢,隨即退後跪拜候禮。

雙手捧着國璽寶盒的徐光啓忙打開盒子,取出國璽,交由林江捧着國璽對陳瀚稟道:“主上即國主大位,臣子們獻上國璽。”

王旭忙從林江手中接過國璽,收到寶盒內。一衆文武將士在趙明朗高呼提示下,下拜,起身,回到自己的位置。

陳阿信、陳沖、趙明朗、王平安、林江、松田政晴、小野義勇、陸啓航、徐光啓等一衆心腹文武紛紛退回平臺下文武隊伍中。

王旭高呼道:“衆文武排班”

衆文武紛紛排好隊列後,劉阿杰高呼道:“奏樂”

‘嗚嗚……’平臺下方左右的長號高亢低沉聲伴隨着鼓聲響起‘咚咚……’

王旭忙將國璽大印盒子放到寶案之上。

文武紛紛開始上表道賀,隨即各就各位。陳瀚身穿冠冕在鼓樂聲中座上銀椅,一衆文武紛紛面向北而立。

趙明朗高呼道:“鞠躬、拜興、拜興、平身、笏、鞠躬、三舞蹈、跪左膝、三叩頭、三呼、再三呼、跪右膝、出笏。”

“……,吾主千歲千歲千千歲,……。”衆文武將士紛紛按照號令行叩拜禮

衆文武將士拜禮完畢後,徐光啓隨即上臺雙手接過王旭遞上的開國詔書宣讀道:“吾惟海東之君,海疆不寧,羣雄逐鹿,征戰四起。

吾本浙江庶民,系出舜帝嫡裔陳胡公滿、潁川陳氏、南朝派、義門陳,荷上天眷顧,祖宗之靈,遂乘逐鹿之秋,致英賢於左右。

凡臺海、爪哇、南洋、渤泥、東瀛、海東、琉球、朝鮮、呂宋等各處寇攘,屢命諸將校奮揚威武,戡定四方,征伐蠻夷,以安萬民。今文武大臣百司衆庶合辭勸進,尊吾爲海東國主,以主黔黎。

勉循衆請,於大明萬曆二十年十月十六日告祭天地於九州城南,即國主位於北都。定有天下之號曰海東,立社稷於中都、北都。

冊封林氏、沈氏、陳氏、立花氏爲四夫人,徐氏、百地氏爲美人,冊封長子漢爲海寧君,佈告天下,鹹使聞知。”

隨着開國冊封詔書宣讀完畢,在一衆文武三呼跪拜後開國即國主位典禮纔算完成。

從早忙到晚的一衆文武將士紛紛餓得前胸貼後背,隨着開國登基典禮完成,開始紛紛有序回營。

陳瀚也被繁瑣的開國即位儀式感折騰得不輕,有身孕的陳婉鈺更是在徐倩娘同小蓮攙扶下餓得睡着了。

剛一回帥帳,陳瀚忙着吩咐侍女上膳食充飢,陳婉鈺更是大口吃着膳食鹿肉,一副飢不擇食模樣,一旁細嚼慢嚥的百地玉子看得直瞪大眼。

陳瀚忙勸道:“你慢點,小心噎着。”

“夫君,我餓。”陳婉鈺飢不果腹搶着吃肉

“我豈會不知,我也餓得前胸貼後背。”陳瀚隨即忙提醒道:“以後可不能再叫夫君了”

“啊”陳婉鈺深感驚訝問道:“那是不是可以叫好哥哥啊”

陳瀚沒好氣捏着陳婉鈺肉肉的小臉蛋道:“真是一孕傻三年,你這纔多久啊。”隨即道:“我已即位國主,當着文武衆臣面得叫主上,私下可以叫夫君,當然可以叫好哥哥,聽明白了嗎?”

“嗯”陳婉鈺忙附和着,隨即專心致志大口吃肉。

陳瀚忙提醒道:“少吃點,我怕把你養太胖了。”

陳婉鈺一臉不悅道:“我胖嗎?”

“不胖,就是有點肉肉,捏着手感正好。”陳瀚忍不住扭着陳婉鈺肉肉的臉蛋

剛被冊封爲四夫人之一的立花誾千代抱着兒子海寧君陳漢前來見忙朝着陳瀚拜謝道:“謝主上冊封妾和漢兒”

“免禮”陳瀚看着立花誾千代懷中睡得正香的兒子,隨即問道:“你來得正好,一起進膳吧,我正要與你商議立花家領地劃分,立花家家臣有功者也當封賞。”

立花誾千代聞言欣喜不已拜謝道:“妾謝主上封賞”

陳瀚話鋒一轉道:“我決定將立花家領地調整轉封”

“轉封”立花誾千代剛抱着兒子跪座到陳瀚身邊一臉驚訝問道:“主上欲將立花家轉封何處?”

“蝦夷地石狩川北部一帶”陳瀚見立花誾千代俏臉一沉,忙寬慰道:“石狩川一帶多是平原,蠣崎氏在南面移民開墾不下二十萬石,石狩川一帶以後不斷移民開墾將會不下五十萬石,不能只看眼下,你明白嗎?”

立花誾千代臉色稍緩和些許道:“立花家需得保留柳川城、長崎城”

“長崎、柳川居城可以留給立花家,但柳川城將會是柳川府府治,長崎也將作爲長崎府府治,由軍政兩院直接管理。”陳瀚看向立花誾千代提醒道:“漢兒是我長子,我是不會虧待你們母子,我還會在海東劃分一片領地給你們母子。”

立花誾千代一臉茫然問道:“海東何在?”

“大海之東,那一帶只有土著,都是無主之地,以後將會大力移民開墾生息發展,領地和財富將會更多,我給你們母子劃分一片肥沃領地,立花家在東瀛的領地自是要減少。”

他還是在爲自己母子考慮,立花誾千代欣然答應道:“妾遵命”

陳婉鈺聽着夫君賞賜給立花誾千代母子一大片領地,忙出聲道:“夫君,姐姐都有領地,我也想要領地。”

陳瀚一把將陳婉鈺攬在懷中愛不釋手道:“正所謂肥水不流外人田,我自會在封賞給你們一塊領地,就當是你們的姻脂水粉錢收入。”

陳婉鈺同徐倩娘忙相謝道:“謝夫君”隨即忙改口道:“謝主上”

隨着開國典禮結束,一衆文武紛紛主動或被動前來帥帳,探聽自己所封爵位、領地,陳瀚也不斷接見衆文武,聽取文武意見,權衡利弊,對封地爵位仔細斟酌修改。

日本歷史比較特殊,與中西方爵位制度不同,日本爵位是按照官位來分,分爲正一位到從八位不等官職,任命一個官位等同於爵位。

由於日本京都朝廷是傀儡,地方實權掌握在各諸侯大名手中,連維持朝廷存在的財政都很拮据,因此沒有什麼正式官職,如被封但馬守、志摩守等官職都是虛職。

陳瀚爲手下文武按照歷代爵位制度制定伯、君、子三級,陳瀚都降級稱國主,手下爵位也相應降低,同時避免嚴重僭越。

第八十七章 八阪會戰第二九五章 晉州之戰(下)第一九二章 奢侈皇室第一二五章 商談歸順第四八九章 錫蘭接風第五零一章 金山金海第三六八章 海壇海戰(上)第四七六章 天下糧倉第四一三章 聯軍敗逃第一四九章 潮陽林氏第一六三章 劇情不對第三零四章 猛將對決第三七八章 桑洲之戰(上)第一一一章 新興氣象第四八三章 安州驚變(下)第三二四章 釜底抽薪第二六二章 大阪之役(中)第二七五章 狹路相逢第一六零章 救濟糧第四五三章 收復浙江第二二六章 聖姑第二一六章 日軍先鋒第二五一章 對馬海戰(二)第九十四章 諜影重重第四二四章 飛天神器第二八四章 久留米會戰(上)第四十章 放大招第三九六章 寧波會戰(下)第三三九章 貿易逆差第二七零章 尾大不掉第二十二章 肥前一揆(下)第四二七章 南洋混戰 (上)第三零三章 夜戰誤殺第五十五章 東瀛消息第四十八章 千金買骨第一章 亡命海外第二九六章 釜山海戰 (上)第一二八章 渡海偵緝第三二三章 一體化第一九零章 美男子第四五七章 高郵之戰(上)第四四二章 江南淪陷第四二十章 合作報捷第一八五章 杭州之亂第五十三章 明廷反應第三八六章 殿前會議(下)第六十八章 溫柔鄉第二十章 衆意難違第二五五章 兩虎相爭第三一八章 一匡天下第三八九章 廣州淪陷第三五零章 內憂外患第四七八章 借花獻佛第二六八章 京都攻略第一三五章 赴宴排場第四二八章 南洋混戰 (下)第一二六章 史世用第一四七章 還施彼身第二零六章 東番遊擊第三零八章 海東國主第三一八章 一匡天下第三一三章 洛東江之役(中)第一五四章 收回澳門第二七九章 家康喪志第二八八章 錦山之戰 (上)第八十章 海上決戰第三一七章 東萊之役(下)第二四六章 趨之若鶩 (二)第一九八章 黃雀在後(二)第四九二章 柯欽之戰第二八三章 政宗之死第七十七章 琉球攻略(下)第三三四章 外交策略第二一一章 椰城之戰 (上)第八十九章 志在四方第四十三章 佐嘉落城第二十三章 釣野伏第一三三章 福州疍民第二八七章 颱風來襲第三二四章 釜底抽薪第三章 歸化人第二二一章 南山大營第四十五章 橫掃筑前第七十五章 毛利銀山第三九零章 東廠計劃第一八零章 南洋羣雄第二七八章 關東天險第四一零章 海市之戰(上)第三七零章 福州城破第九十章 女奴貿易第二六五章 九州陰雲第一五六章 租借港澳第一九三章 招標招聘第一九七章 黃雀在後 (一)第四七五章 溫柔鄉第一五九章 三駕馬車第一五三章 明目張膽第二七九章 家康喪志
第八十七章 八阪會戰第二九五章 晉州之戰(下)第一九二章 奢侈皇室第一二五章 商談歸順第四八九章 錫蘭接風第五零一章 金山金海第三六八章 海壇海戰(上)第四七六章 天下糧倉第四一三章 聯軍敗逃第一四九章 潮陽林氏第一六三章 劇情不對第三零四章 猛將對決第三七八章 桑洲之戰(上)第一一一章 新興氣象第四八三章 安州驚變(下)第三二四章 釜底抽薪第二六二章 大阪之役(中)第二七五章 狹路相逢第一六零章 救濟糧第四五三章 收復浙江第二二六章 聖姑第二一六章 日軍先鋒第二五一章 對馬海戰(二)第九十四章 諜影重重第四二四章 飛天神器第二八四章 久留米會戰(上)第四十章 放大招第三九六章 寧波會戰(下)第三三九章 貿易逆差第二七零章 尾大不掉第二十二章 肥前一揆(下)第四二七章 南洋混戰 (上)第三零三章 夜戰誤殺第五十五章 東瀛消息第四十八章 千金買骨第一章 亡命海外第二九六章 釜山海戰 (上)第一二八章 渡海偵緝第三二三章 一體化第一九零章 美男子第四五七章 高郵之戰(上)第四四二章 江南淪陷第四二十章 合作報捷第一八五章 杭州之亂第五十三章 明廷反應第三八六章 殿前會議(下)第六十八章 溫柔鄉第二十章 衆意難違第二五五章 兩虎相爭第三一八章 一匡天下第三八九章 廣州淪陷第三五零章 內憂外患第四七八章 借花獻佛第二六八章 京都攻略第一三五章 赴宴排場第四二八章 南洋混戰 (下)第一二六章 史世用第一四七章 還施彼身第二零六章 東番遊擊第三零八章 海東國主第三一八章 一匡天下第三一三章 洛東江之役(中)第一五四章 收回澳門第二七九章 家康喪志第二八八章 錦山之戰 (上)第八十章 海上決戰第三一七章 東萊之役(下)第二四六章 趨之若鶩 (二)第一九八章 黃雀在後(二)第四九二章 柯欽之戰第二八三章 政宗之死第七十七章 琉球攻略(下)第三三四章 外交策略第二一一章 椰城之戰 (上)第八十九章 志在四方第四十三章 佐嘉落城第二十三章 釣野伏第一三三章 福州疍民第二八七章 颱風來襲第三二四章 釜底抽薪第三章 歸化人第二二一章 南山大營第四十五章 橫掃筑前第七十五章 毛利銀山第三九零章 東廠計劃第一八零章 南洋羣雄第二七八章 關東天險第四一零章 海市之戰(上)第三七零章 福州城破第九十章 女奴貿易第二六五章 九州陰雲第一五六章 租借港澳第一九三章 招標招聘第一九七章 黃雀在後 (一)第四七五章 溫柔鄉第一五九章 三駕馬車第一五三章 明目張膽第二七九章 家康喪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