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寧王之亂 第三十二章 寧王覆滅

朱玉剛在寧王府中呆得無聊剛想出去走走還未動身時就有士兵來稟報有兩個女子請求見駕。朱玉剛一愣想不起來要見他的人是誰略一思索就讓士兵把那兩個女子叫進來。

等到來人進來時朱玉剛纔驚訝的發現原來求見他的人竟然是武玉清姐妹倆不由得感到心花怒放雖然不知她們有何事但是和這樣兩位天資國色、吐氣如蘭的美女說話想來是一件非常愜意的事情於是忙叫人端來椅子硬是命令二人坐下說話自己就坐在二人身邊愣愣的看着她們。

武玉清姐妹倆從未見到如此大膽的男子二人都有點難爲情了姐姐慌亂的低下頭妹妹饒是膽子大但也羞得小臉通紅忙輕聲道“皇上你怎麼這樣盯着人家看呀?”

朱玉剛這才醒悟過來這可是古代盯着女子的臉蛋不放可算是一件非常失禮的事情她們哪有現代女子那樣開放啊於是連忙呵呵笑着自我解嘲一番“兩位貌如天仙比朕後宮裡的妃子強多了朕一時看得入了迷呵呵。”然後又裝作恍然大悟的樣子道“朕忘了你們來找朕是有事的吧?”

武玉清正色道“我們姐妹倆今天是來叩謝皇上的大恩的皇上不僅沒有怪我誤會您莽撞行事反而幫我將姐姐救出來這份恩情真是無以爲報。”

朱玉剛心裡感到美滋滋的一股自豪感油然而聲。他故作大度地連連搖手道“不用客氣寧王也是朕的仇人幫你也是在幫朕自己呀。”

“不管怎麼說皇上的大恩小女子一定會銘記在心的。皇上如有任何需要請一定開口小女子定要還您一個情分的。”武玉清說着眼中竟然熱淚盈眶了。

朱玉剛看着武玉清楚楚可憐地樣子不由得心中一動真想猛的將她擁在懷中。對她說要納她爲妃但最後他還是忍住了萬一武玉清不答應的話那他豈不是丟盡了面子?這種事情不能自己出面的於是說道“你們姐妹倆且在南昌呆兩天待朕抓了寧王一併替你們父母報仇!”

武玉清更加激動急忙離了座位武玉靈也跟着起身二人竟然要跪在朱玉剛地面前朱玉剛急忙說道“你們有話就直說。萬萬不要再跪了!”

“皇上這次攻打九江城請讓我也出份力吧不然的話我一定要跪到您答應爲止!”武玉清倔強的說道。

“你也想去?”朱玉剛驚叫道他畢竟還是一個懂得憐香惜玉的人這樣一個如花似玉的美女讓她到戰場上去拋頭露面萬一出點差錯叫他於心何忍啊?朱玉剛連忙搖手道。“不行不行你一個弱質女子這實在太危險了!”

武玉清忽然笑了出來道“皇上您忘了我會武藝嗎?九江城我可以來去自如啊叛軍根本奈何我不得的!”

朱玉剛這纔想起自己竟然忘了她還會武藝的呢怪不得她要求幫忙原來一早就有這個心思了不過。仔細一想朱玉剛還是覺得有點不放心說道“話雖如此但是你去衝鋒陷陣總不大妥當。”

“皇上您放心好了。我不是去打仗。我和王大人已經說好了他派我去做一件比打仗更有價值的事!”

“什麼事?”朱玉剛又驚又喜。原來王陽明早就安排好了看來他一定想到了破城的良策了而且肯定落在武玉清的身上。電腦小說站.

“皇上請允許我賣個關子暫時不能告訴你我去做什麼不過等到打下九江時您就會知道了。”武玉清突然露出了調皮地笑容看來朱玉剛這個皇帝在她的眼裡一點威嚴感都沒有。

朱玉剛苦笑道“如此說來朕不答應也得答應了不過你可要小心啊朕還等着你的好消息呢!”

武玉清欣喜的謝過朱玉剛急忙拉着她姐姐離開了朱玉剛望她倆的背影實在想不透王陽明究竟派他去做什麼。

自從上次在九江城下殲滅了寧王的大部分精銳後寧王就蜷縮在城中不管官軍在城下如何辱罵他只當沒聽見。官軍無可奈何只好慢慢的先把九江城外圍的叛軍先逐一清除乾淨然後封鎖了九江與外界的一切聯繫就連九江城地水源也被截斷了城中開始怨聲載道起來搶糧搶水的事時有發生。寧王雖然派出了他的親兵前去鎮壓但是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後來那些士兵又飢又渴誰的命令都不聽了眼看一場騷動就要在九江城中發生。

寧王在府中不停的走來走去心急如焚他早已失去了往日的鎮定和氣勢在他的面前跪着李士實等人正在接受寧王的訓斥他們一個個膽戰心驚都低着頭生怕寧王把火發泄在他們身上。

“你們怎麼一個個都啞巴了?當初不是你們硬要本王做這個皇帝本王會淪落到今天這種地步嗎?你們還不想想辦法本王的身家性命都在你們地手中了!”寧王把一切責任都推到了手下身上。

李士實等人不料寧王會怪罪於他們但都敢怒不敢言沉默了半晌最後李士實硬着頭皮說道“皇上——”

“不要叫我皇上我不做這個該死的皇帝!”寧王氣急敗壞的打斷了李士實的話。

“是王爺。”李士實無可奈何的改了稱呼看到這回寧王沒有發火才大膽的說了下去“王爺事已至此後悔也沒有用了。現在惟有想個辦法衝破官軍地包圍逃出九江城才能東山再起啊!”

“哼不用你來教我本王難道不知道嗎?”寧王恨這些只想着升官發財。卻沒有給他帶來一點用處地手下因此冷冷的諷刺了李士實一句“現在官軍把九江城包圍得水泄不通就連一隻蒼蠅也飛不出去。這麼多人怎麼逃得出去?你們太異想天開了!”

“是是是王爺教訓地是屬下不敢多嘴了一切但憑王爺拿主意吧。”李士實不料碰了個不軟不硬的釘子心中打定主意不願再爲寧王效力了。

寧王見無人再說話又焦躁的走了幾步忽然停下來喟然長嘆一聲道“罷了。罷了本王也許真地做錯了一件事但是悔之晚矣。想當初本王也是一個逍遙王爺快活自在但是既然走到了這一步怪誰都沒用了你們都跟了本王這麼多年了本王也不想再連累你們。事情到了這一步再做無謂的抵抗只會死傷更多的人所以本王決定開城投降至於你們就自行決定後路吧。”

李士實等人一聽欣喜若狂雖然他們心中早有此想法但不知寧王心思所以誰都不敢開口提及。就怕遭殃。不過寧王這樣說了表面上還是要規勸一番的李士實道“王爺您千萬不要灰心喪氣俗話說地好。^^^小^說^網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只要您人還在。到時候振臂一揮天下肯定會有很多人起來響應你的——”

“你不要再說了本王主意已定這樣也算對得起大家了。”寧王說着轉過身子似乎情緒很激動連肩膀都在微微顫抖。

衆人聽了大喜劉養正迫不及待的說道“王爺您的決策太英明瞭現在要想活命的唯一出路就是投降朝廷您和那皇帝本來就是一家人都是太祖的子孫他看在同宗的份上一定會格外開恩的只要保住了性命將來王爺還能再圖大業的!”劉養正此話聽起來是爲了寧王打算但實際上明白人一聽就知道他在爲投降找藉口。

“哈哈哈!”寧王突然放身大笑他猛的轉過身來狠狠地盯着劉養正雙目似要放出火來將劉養正燃燒至死並且一步步的向劉養正逼近。

“王爺您、您、您想幹什麼?”劉養正不明白寧王爲何有此突如其來的舉動驚恐的一步步向後退去其他人也不明所以看到寧王那令人感到恐怖的樣子也不敢開口詢問。

寧王猛的跨上一步一把抓住劉養正胸前的衣服劉養正不敢反抗只得任由寧王施威口中不住的討饒“王爺我做錯了什麼您要這樣對我啊?看在我爲您效勞了這麼多年的份上您就饒了我吧?”

“哈哈!你以爲本王真地會投降朝廷嗎?本王又不是三歲小孩難道不知道投降朝廷必定是死路一條嗎?”寧王露出了猙獰的面目抽出腰間的寶劍指着劉養正道“剛纔本王之所以這麼說其實是在試探你們沒想到你果然懷有二心本王今天在此宣示和朝廷勢不兩立不共戴天要想投降朝廷除非我死!”

寧王越說聲音越大手中的劍也漸漸舉起道“今日就讓大家看看膽敢背叛本王的下場!”

衆人驚呆了寧王竟然要殺劉養正!慌忙都跪了下去苦苦哀求道“王爺劉元帥殺不得呀如果殺了他恐怕會動搖軍心的!再說殺了他的話城裡兵馬由誰統率呀?請王爺念在往日的情分上給他一個機會吧?”

“哈哈你們別忘了他的兵權是誰給他地?本王既然能給他也就能收回來像他這樣賣主求榮臨陣退縮的人只有死路一條你們誰敢和他一樣本王也絕不放過!”寧王說着猛的一腳把劉養正踢翻在地上。

劉養正倒在地上苦苦哀求其他的人生怕惹禍上身不敢上前相勸一旁的鐵英實在忍不住了搶步上前道“王爺劉元帥其實並不想投降的只不過是因爲您——”

寧王大怒道“你地意思是都怪本王了?哼鐵英。如果不是看在你曾經救過本王地份上今天你就和他一樣的下場!”

寧王越說越怒朝門外大聲喊道“來人將鐵英拖下去重打五十軍棍。以示懲戒劉養正通敵賣國即刻處斬!”

話音剛落門外立刻衝進來幾個如狼似虎地軍士。拖起二人就走鐵英迫於寧王的淫威不敢反抗而劉養正早就嚇暈了過去。

寧王拿着手中的劍指着戰戰兢兢地衆人道“誰敢再說投降兩字本王絕不輕饒!”說完仰天大笑着進了內堂。一路看網首發

李士實等人苦笑着連連搖頭誰都不敢再議論紛紛散去。李士實走出王府卻看到鐵英在前面一瘸一拐的走着連忙追上去扶住了他。問道“鐵將軍你怎麼樣啊?”

鐵英回過頭來臉上顯出痛苦的表情看樣子這一頓軍棍捱得可不輕但他馬上裝出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說道“李丞相現在可是非常時期你還敢和我說話?我可不想連累你你還是快點走吧!”

李士實拍拍鐵英地肩膀。嘆了口氣說道“現在還說什麼連累不連累的話啊我們的下場都差不多!”說完又是連連嘆息掛着滿臉的愁容快步離開了。

鐵英急忙把他叫住道“李丞相多多保重!”

李士實頭也不回的走了鐵英摸了摸被打的血肉模糊的屁股咬牙強忍着疼痛慢慢的回到了家中。老婆看他如此模樣自然詢問了一番。鐵英簡單的說了個大概老婆就怒氣沖天不停的埋怨鐵英急得狠狠地甩了她一記耳光罵道“你還想不想活了你給我閉嘴!”

鐵英老婆從未見過丈夫如此厲害摸着被打腫的臉蛋。哭哭啼啼的躲到一邊去了。鐵英餘怒未息。一激動又牽動了傷口於是他勉強叫人打來一盤清水。擦乾淨了血跡躺到牀上想想剛纔發生的一切一時氣悶無比。

不知不覺中鐵英竟然睡着了也不知過了多少時候他忽然感到身旁有人在窺視他急忙睜開眼睛卻發現在離他不遠處的桌子邊坐着一位絕色美女正笑吟吟的看着他。

鐵英大驚他竟然不知道身邊何時來了這樣一位女子定睛一看卻感到有點面熟仔細一想纔想起這少女曾是寧王夫人的乾女兒武玉清可是她不是投靠了官府了嗎?怎麼會到他家中來的餓?鐵英頓時警覺起來急忙爬起身來想去拿掛在牆上的寶劍。

“呵呵鐵將軍你不必多心我來此對你並無惡意地再說了以你現在的樣子我要對付你是綽綽有餘。”武玉清仍舊含笑說道。

“那你究竟想幹什麼?”鐵英雖然放棄了動武的念頭但是仍然沒有放下警惕心。

“今天發生的事我也聽說了也爲鐵將軍感到難過想不到鐵將軍對寧王忠心耿耿竟然也會落到這樣的下場。”武玉清並沒直接回答鐵英的問題而是爲他的遭遇惋惜一番接着話鋒一轉說道“難道將軍就沒有想過別的出路嗎?”

鐵英大怒道“你竟敢叫我背叛王爺?如果不是看在你是一個弱女子的份上我就對你不客氣了你還是在我未改變主意前快走吧不然到時候後悔可來不及!”

“哼鐵將軍後悔地應該是你吧?”武玉清冷冷的說道“就算你對寧王還死心塌地可是他現在這副樣子還會相信誰啊?否則的話也不會如此對你了!”

鐵英無話可以反駁只好哼了一聲轉過頭去武玉清繼續說道“你在寧王的眼裡已經背了一個叛徒的罪名了而且現在的形勢就連傻瓜都能看出來跟着寧王走只有死路一條你何不投靠朝廷尚有一線生機。”

鐵英並不是一個沒有大腦地人武玉清地話說的十分在理他感到心中一動嘴巴微微動了一下欲言又止不料這細微地表情早被武玉清看在眼裡她壓低聲音說道“其實我是受王陽明大人的囑託而來地他知道鐵將軍其實也是被迫跟着寧王的。所以體諒鐵將軍的苦衷答應只要你作爲官軍的內應打開城門他就會向皇上求情赦免你所有的罪行。你好好考慮一下錯過了這個機會可就沒有下一次了官軍遲早會攻破九江城地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鐵英低頭沉默。武玉清知道他已被說的動了心如果強逼他恐怕會適得其反所以就靜靜的呆在一旁等鐵英考慮。過了半晌鐵英終於擡起了頭望着武玉清正要開口說話忽然從門外闖進來幾個手執刀劍的武士其中一個氣勢洶洶地指着鐵英說道“哼果然不出王爺所料。王爺早就猜到你和官軍勾結今天人贓並獲你無話可說了吧!來人將他倆帶去見王爺聽王爺發落!”

鐵英急忙辯解道“我沒有背叛王爺你們不要冤枉我!”

“那你爲什麼和她在一起?她可是背叛了王爺的!”

“這這——”鐵英一時說不出話來。

“哼無話可說了吧?將他們都給我帶走!”帶頭的武士惡狠狠的命令手下。

話音剛落只見一道寒光一閃。那軍官的人頭就飛出去了三丈遠鮮血直濺得衆人滿身都是那羣武士一下子反應不過來都愣在了那兒。鐵英卻看得很清楚分明是武玉清下的手怪不得她敢獨身一人闖進九江城呢原來有這麼一身的武藝!鐵英暗自慶幸自己剛纔幸虧沒和她動手就算自己身體完好的話也不一定是她的對手啊!

“你還愣着幹什麼?讓他們跑了的話。你全家都要跟着你遭殃了!”武玉清一邊提醒鐵英一邊和那些醒悟過來地武士動起了手。

鐵英一咬牙拿下牆上的劍也加入了戰團那些武士根本就不是二人的對手不一會兒。地上就躺下了一大堆的屍體。剛纔闖進來的十幾個武士一個都沒有活下來!

武玉清擦乾淨劍上的鮮血得意的說道“鐵將軍。這下你除了投降官府已經別無他路瞭如果被寧王知道你殺了他的人不管你以前立下再大的功勞他也會殺了你地。”

鐵英聽了武玉清的話驚呆了忽然想起這一切都是她所帶來的於是咬牙切齒的一劍朝武玉清刺了過去。不料武玉清卻沒有避讓而是朝他冷冷的笑着。鐵英急忙收住劍架到她脖子上問道“你爲什麼不避開?你以爲我真的不敢殺你嗎?”

“哈哈!你當然敢殺我了!”武玉清一點也不感到害怕反而笑道“如果殺了我能讓鐵將軍逃過劫難那麼我死了也值了但是很可惜就算你把我殺了將我的屍首去獻給寧王他也不會相信你的他的爲人我想你比我清楚地多了!”

鐵英長嘆一聲丟下手中的劍道“事到如今我說什麼都沒有用了你們想要我做什麼就直說吧只求你們打下九江後能夠善待我的家人。”

“呵呵鐵將軍識時務爲俊傑總算醒悟的不晚。”武玉清低聲向鐵英說了王陽明的計劃。

“你們這是在做什麼?”正當二人在低聲商量時忽然門口又傳來一個驚叫聲。

二人大吃一驚連忙回頭原來是李士實帶了幾個手下站在門口他的手中還拿着幾瓶跌打藥看來是給鐵英送藥來地。武玉清急忙朝鐵英使了個眼色鐵英一咬牙將劍抵在李士實地胸口上李士實嚇得臉色蒼白渾身發抖。而武玉清也閃電般的解決了李士實地幾個手下。

“你們想幹什麼?鐵英你想造反嗎?”李士實顫抖着問道。

“李大人你說錯了吧寧王纔是造反呢!”武玉清冷笑道。

“李丞相現在除了投降朝廷已經別無他路了你好好考慮吧要不就只能先送你去了。”鐵英嘆了口氣。

李士實看着胸口的劍立刻軟了下來他本來對寧王已經失望了怎麼還願陪他一起去死呢於是無奈的說道“好吧我答應一切聽你們的。”

第二天九江城下的官軍有了異常的動作各營人馬來來回回的調動並且還搬來了幾座“紅衣大將軍”炮口對準了九江城。城牆上的守軍急忙把這一消息報告給了寧王。

寧王這幾天茶飯不思做夢都見到官軍衝進了九江城將他捉了去遊街示衆並且還凌遲處死幾次將他從夢中驚醒。所以當他聽到守軍報告的消息時驚的半天都沒說出話來夢中的情景離他越來越近了官軍看來很快就要強行攻城了!

不行絕不能就這樣認輸!寧王心頭突然燃起一陣怒火就算拼得只剩一兵一卒也要頑抗到底!他決定派一個心腹去守城門只要把城門守住了就能消耗官軍的兵力到時候即使他們能夠攻進來死傷也肯定很慘重。寧王越想越得意彷彿看到了朱玉剛、王陽明等人因爲士兵傷亡慘重而大發雷霆的樣子不覺嘿嘿冷笑起來。

但是很快一個難題就擺在了他的面前究竟該派誰去守城呢?現在他的手下根本就沒有一個值得信任的將領而且沒有一個有傑出的才能正在左右爲難之際忽然外面有一個人在侍衛的帶領下走了進來。寧王看見那人不由得驚道“怎麼會是你?你來做什麼?”

這人正是鐵英他甩開兩個扶他的士兵只見他一下跪倒在寧王面前道“末將知道王爺正在爲難派誰去守城因此特前來毛遂自薦請王爺答應。”

“你?”寧王驚訝道“你不在家裡養傷跑這兒來守什麼城呀?”

鐵英拍着胸脯道“請王爺放心這點傷根本算不了什麼的!況且守城事大王爺交給別人難道放心嗎?”

寧王被鐵英說中了心事他低下頭去思考了片刻問道“但是本王剛纔那樣對你你不恨本王嗎?”

“王爺那是鐵英做的不對怎麼能怪王爺呢?投降官軍也難逃一死不如就和他們拼個魚死網破!”鐵英咬牙切齒的說道。

“好說得好!”寧王非常興奮說道“既然你已經想通了那本王就把這個重任交給你同時再撥給你九江城中最後的三千精銳希望你能把城門牢牢的守住!”

“是末將一定不辱王爺使命!”鐵英接過令旗匆匆的離開了。

鐵英離開後不久炮聲很快就響了起來寧王在府中心急如焚的來回走動侍衛們誰都不敢打擾他忽然門外氣急敗壞的跑進來一個士兵大聲喊道“王爺大事不好了官軍攻進城來了!寧王一聽頓時兩眼一翻昏倒在地上!

第二章 調戲宮女第十二章 朱寧伏誅(下)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四章 天下賦稅第十章 朝堂之爭(三)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六章 攻城第十八章 居心叵測第一章 轉世爲帝第十四章 寧王造反第四卷 寧王之亂 第三十一章 決戰九江(下)第四卷 寧王之亂 第三十三章 得勝歸朝第十七章 秦淮河畔(二)第四卷 寧王之亂 第三十章 決戰九江(上)第九章 一網打盡第八章 朝堂之爭(一)第二十八章 險中求勝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三章 軍事學院第二十一章 風流太監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七章 滄州遇險第十二章 忠肝義膽第十八章 後宮之首第四章 德州豔遇第九章 宮廷隱私第三章 揚名立萬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一章 海國圖志第十六章 風流唐寅(下)第六章 皇帝出馬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八章 中計(中)第十四章 古寺驚魂(二)第三章 除佞大計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一章 海國圖志第八章 陰差陽錯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章 太原之戰(下)第五章 三千佳麗第十九章 智取軍權第九章 朝堂之爭(二)第四章 德州豔遇第一章 南巡之初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一章 回京風波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一章 探訪軍營第七章 狗急跳牆第十五章 漁翁得利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五十一章 煙消雲散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三章 情報戰(下)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章 太原之戰(下)第十三章 欲仙欲死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九章 狐狸尾巴(中)第四章 姐妹之花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八章 初戰告捷第三章 明朝奇聞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三章 初露鋒芒第四卷 寧王之亂 第三十一章 決戰九江(下)第二十章 將計就計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五章 再起風波第十九章 回京之策第十五章 兵部尚書第二十三章 會師南昌第十七章 御駕親征第三十章 權監伏首第四卷 寧王之亂 第三十三章 得勝歸朝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八章 中計(中)第二章 調戲宮女第四卷 寧王之亂 第三十一章 決戰九江(下)第十四章 鷸蚌相爭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二章 龍爭虎鬥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章 羣起而攻第三章 揚名立萬第二十六章 先聲奪人第七章 狗急跳牆第五章 巫山雲雨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五章 再起風波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七章 先鋒遇阻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六章 竊旗大盜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四章 陰謀(中)第十章 朝堂之爭(三)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九章 垂死掙扎第三章 明朝奇聞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二章 閱兵儀式第十章 朱寧伏誅(上)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一章 探訪軍營第十三章 黃雀在後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九章 龍虎堂(上)第五章 賑災風波第六章 皇帝出馬第四卷 寧王之亂 第二十九章 九江稱帝第十三章 古寺驚魂(一)第十三章 古寺驚魂(一)第九章 朝堂之爭(二)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章 幕後黑手第二十八章 引蛇出洞第二十三章 會師南昌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一章 回京風波第二十三章 陽明遇險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五章 比利遇險第二十一章 風流太監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五章 再起風波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八章 中計(中)第十章 皇后之爭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六章 意外驚喜海瑞傳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四章 立杆見影
第二章 調戲宮女第十二章 朱寧伏誅(下)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四章 天下賦稅第十章 朝堂之爭(三)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六章 攻城第十八章 居心叵測第一章 轉世爲帝第十四章 寧王造反第四卷 寧王之亂 第三十一章 決戰九江(下)第四卷 寧王之亂 第三十三章 得勝歸朝第十七章 秦淮河畔(二)第四卷 寧王之亂 第三十章 決戰九江(上)第九章 一網打盡第八章 朝堂之爭(一)第二十八章 險中求勝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三章 軍事學院第二十一章 風流太監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七章 滄州遇險第十二章 忠肝義膽第十八章 後宮之首第四章 德州豔遇第九章 宮廷隱私第三章 揚名立萬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一章 海國圖志第十六章 風流唐寅(下)第六章 皇帝出馬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八章 中計(中)第十四章 古寺驚魂(二)第三章 除佞大計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一章 海國圖志第八章 陰差陽錯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章 太原之戰(下)第五章 三千佳麗第十九章 智取軍權第九章 朝堂之爭(二)第四章 德州豔遇第一章 南巡之初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一章 回京風波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一章 探訪軍營第七章 狗急跳牆第十五章 漁翁得利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五十一章 煙消雲散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三章 情報戰(下)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章 太原之戰(下)第十三章 欲仙欲死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九章 狐狸尾巴(中)第四章 姐妹之花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八章 初戰告捷第三章 明朝奇聞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三章 初露鋒芒第四卷 寧王之亂 第三十一章 決戰九江(下)第二十章 將計就計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五章 再起風波第十九章 回京之策第十五章 兵部尚書第二十三章 會師南昌第十七章 御駕親征第三十章 權監伏首第四卷 寧王之亂 第三十三章 得勝歸朝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八章 中計(中)第二章 調戲宮女第四卷 寧王之亂 第三十一章 決戰九江(下)第十四章 鷸蚌相爭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二章 龍爭虎鬥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章 羣起而攻第三章 揚名立萬第二十六章 先聲奪人第七章 狗急跳牆第五章 巫山雲雨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五章 再起風波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七章 先鋒遇阻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六章 竊旗大盜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四章 陰謀(中)第十章 朝堂之爭(三)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九章 垂死掙扎第三章 明朝奇聞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二章 閱兵儀式第十章 朱寧伏誅(上)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一章 探訪軍營第十三章 黃雀在後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九章 龍虎堂(上)第五章 賑災風波第六章 皇帝出馬第四卷 寧王之亂 第二十九章 九江稱帝第十三章 古寺驚魂(一)第十三章 古寺驚魂(一)第九章 朝堂之爭(二)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章 幕後黑手第二十八章 引蛇出洞第二十三章 會師南昌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一章 回京風波第二十三章 陽明遇險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五章 比利遇險第二十一章 風流太監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五章 再起風波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八章 中計(中)第十章 皇后之爭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六章 意外驚喜海瑞傳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四章 立杆見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