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寧王造反

江西南昌寧王府。一個夜黑如漆風聲呼嘯的夜晚。

寧王府內卻燈火通明屋中坐了十幾士、將領都低着頭神色嚴峻不知在想些什麼上首坐着一個年約五十面容慈祥氣質雍容留着美髯的老者正望着大家。

“王爺您深夜把我們招來是不是京城有大事發生了?”底下一個中士站起身來恭敬的問道。

那個被稱作王爺的正是被敕封在南昌的寧王他擺了擺手示意士坐下然後站起身走到衆人面前說道“今夜把大家叫來實在是有一件生死相關的大事要拜託大家如果沒有大家的幫忙本王即將死無葬身之地了!”

衆人聽了都是渾身一震緊張的望着寧王寧王一向鎮定今天的神態出乎衆人所料一個武官模樣的人說道“王爺有事儘管吩咐我們都受過王爺的恩惠正愁無法報答呢現在正是好機會!”

“是啊是啊王爺有話請講。”其他人不肯讓那武官一個人搶功紛紛表態。

寧王的臉上稍微穩和了一下但是那一絲微笑稍縱即逝他揮揮手讓衆人安靜下來又坐回到位子上去說道“諸位對本王的忠心我是非常清楚的也可以說本王的命運和前途和大家緊緊聯繫在一起如果本王出了事大家也會跟着倒黴。本來大家在這兒過得都好好的但是現在卻有人看不過去了非要把我們逼上絕路不可!”

寧王說到這兒頓了一下注意着底下衆人的表情剛纔那個武官又站起來大聲說道“王爺究竟是誰想和您過不去請告訴末將不管他是誰有多大的來頭我都不會放過他!”

“對請王爺明言究竟是誰想和我們過不去?”其他人聽到和他們利益相關都忍不住了。

“唉說了就怕大家害怕其實是那邊的人想對付我們。”寧王忽然壓低聲音手指北邊神秘的說道。

屋中頓時禁若蟬聲人人都明白寧王所指的是什麼一個個都不由自主的低下了頭都在暗暗盤算寧王嘆口氣道“本王在這兒一向安分守己卻不知道爲何得罪了朝中的小人在皇上跟前說我的壞話誣陷本王要造反真是天大的笑話本王做這樣一個悠閒、舒適的王爺已經很滿足了爲何要去做那冒着殺頭的危險的事呢?可惜的是皇上年輕不懂事聽信讒言竟然信以爲真恐怕不久就要派大軍殺來了!”

其實寧王這時並不知道京城中發生的事而且那邊還傳來了好消息說皇上不日又要進行南巡了這個貪玩的小皇帝簡直自己送上了門如果自己在他南巡途中派人將他刺殺那麼就可以趁勢入京了即使不成功起兵的話皇帝身邊沒有得力的大臣他也一定手足無措恐怕就像熱鍋上的螞蟻只有磕頭乞求的份了而朝中的那些頑固分子也是羣龍無首再加上自己的內應大事可成矣。因此他迫不及待的就把他認爲值得信任的人召集到府中旁敲側擊逼他們和他共同起事。

一士將信將疑的說道“王爺這恐怕是謠言吧一定是有些小人想挑撥離間您和皇上的關係從中得利罷了您千萬不能上當啊!”

寧王冷冷的看了那人一眼冷笑道“子美你以爲本王是那麼好欺騙的?連小人都分辨不出來嗎?況且又不是一個兩個人在那樣說正所謂三人成虎說的人多了皇上那麼年輕他能不相信嗎?再加上有些人本來就對本王不滿此時還不落井下石啊!你真是太天真了!”

名叫子美的那士被寧王一頓連珠炮似的搶白弄得滿臉通紅口中連連稱是退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再也不敢多話。剛纔那個武官又說道“王爺說得極是現在的朝中都是小人王爺又遠在天邊無法向皇上澄清自己的清白皇上是一定不會相信王爺的他對王爺動手也肯定是遲早的事試問古往今來有哪一個皇帝會讓那些對自己的皇位產生危險的人活下去呢?所以子美的想法實在是太天真了!”

“是啊是啊。”衆人紛紛附和。

“唉本王實在是對不起大家啊!”寧王忽然長嘆了一聲。

衆人都是一愣疑惑不解的望着寧王不明白他此話是何意?寧王黯然說道“本來我只想在這南昌做個逍遙王爺不去理那是是非非衆位也可以升官發財但是如今這一切恐怕就要失去了我思來想去爲了不連累大家還是由我一個人進京去請罪你們還是都刺了官回家去做田舍翁吧!”寧王說完頹喪的坐回椅子上半倚靠着一副垂頭喪氣的樣子。

屋子裡又是一陣死一般的沉寂過了半晌見無人敢說話寧王就對剛纔那個武官使了個眼色那武官會意站出來大聲說道“王爺千萬不要這樣說我們誓死追隨王爺怎麼可能拋下王爺不管呢?如果沒有王爺對我們照顧有嘉我想在座的諸位恐怕都不會過地這麼舒坦的誰要想和王爺過不去先得問問我鐵英的大刀是否答應?”

寧王急忙將鐵英喝退道“不得胡說如果被別人聽到了還以爲本王有二心呢?”說完又嘆道“唉聖命難違呀聖命難違呀!”

那鐵英還是強辯道“王爺要做好人我們可不甘心這樣大不了就真的造反好了反正不能被他們白冤枉了!”

鐵英這句話一出滿座譁然誰都不敢接口這可不是鬧着玩的如果剛纔還是有人冤枉寧王那麼現在說這些話被人聽見的話那就是鐵證如山了。寧王顫顫巍巍的指着鐵英說道“大膽竟敢口出狂言你不想活了嗎?在座的人都會被你連累的!”

這時第一個說話的中士忽然說道“王爺息怒鐵將軍也是實話實說爲了大家好請王爺原諒他這一次吧。”說完他轉身面對衆人說道“請大家聽在下一句肺腑之言王爺待大家一向不薄這次王爺遭此大難前途難料但是如果沒有王爺也就沒有大家大家和王爺是休憩相關的衆位千萬不要幻想着辭官歸鄉的好事這是不可能的即使皇上肯放過我們他身邊的小人也不會的所謂斬草要除根的道理相信大家都是明白的。”

“那我們究竟應該怎麼辦?”衆人齊聲問道。

“依我看不如就像鐵將軍所說的那樣反上京城將皇帝趕下來扶王爺登基即使我們不這樣做在他們的眼裡也是一羣反賊還不如將計就計呢再說王爺本來就是太祖的子孫當初他就應該登上皇位的!”中士不慌不忙的說道。

“不可不可萬萬不可抱此想法!”寧王慌忙連連搖手說道“諸位就算本王求求大家了我可不想害了你們還是讓我一個人進京去請罪吧你們都是外人皇上應該不會拿你們怎麼樣的的吧?”寧王說這話時流露出了一種猶豫的神色。

衆人的情緒這時都分外激動紛紛說道“寧王太拿我們當外人看了我們是寧王從來都是一條心的趙先生說的對如果我們不反就只有死路一條但是萬一成功的話那我們就可以共享榮華富貴了!再說王爺坐了江山這江山還是朱家的太祖在天之靈也不會怪王爺的。”

“你們都給我住口不要再逼我了本王是不會聽你們的話的!”寧王大怒道但是語氣中明顯帶有幾分勉強。

剛纔那個趙先生忽然從懷中掏出一把匕首來架到脖子上說道“反正也是一死如果王爺不答應大家的請求的話那我寧可先死在這兒以表我的決心。”

趙先生的突如其來的舉動讓在場所有的人都吃了一驚鐵英急忙衝過去伸手奪過趙先生手中的匕首扔到地上說道“趙先生你瘋了嗎?王爺又沒說不答應我們?王爺怎麼會不顧大家的感受呢?”說完回過頭對着寧王道“王爺你都看見了你再不答應的話大家就都死在你的面前了!”

寧王望着眼前的這一幕長嘆一聲搖搖頭將手一揮道“罷了罷了本王真的被你們逼上絕路了!”

“王爺你的意思是答應了?”趙先生遲疑着問道。

寧王無奈的點了點頭隨即又垂下頭去。

“太好了王爺答應了!以後我們就跟着王爺殺上京師去!”鐵英高興的嚷了起來。

其餘衆人看到鐵英如此也紛紛表示願意追隨寧王誓同生死一時間屋子裡議論紛紛人人都在發表自己的高見。

“我反對!”正當衆人興奮不已幻想着榮華富貴時突然一士站起來大聲說道。衆人的目光頓時都盯在他的身上原來就是剛纔被寧王訓斥名叫子美的人只見他走到寧王跟前說道“王爺您千萬不要被這些小人所唆使他們無非是想謀得榮華富貴根本就不是爲您在考慮如果您要是真的起兵造反的話恐怕到頭來只有死路一條了!”

趙先生急忙上前想和他辯論一番寧王揮手示意他住口冷冷的望了子美兩眼說道“你怎麼知道本王就一定會失敗呢?那個只懂得玩女人的小皇帝難道能夠打敗我嗎?真是天大的笑話!”

子美不慌不忙的說道“王爺您的想法是錯誤的首先皇上雖然小有過失但他還不是那種紂王、煬帝式的暴君天下的民心還是向着他的;其次皇上擁有全國大部分的土地軍隊無論從財政、軍事、人員上都遠遠的超過王爺王爺只佔有這偏遠小地而且也不能肯定江西的官員都肯聽從王爺的號令如果王爺起兵的話一定會遭到天下所有人的反對到時成了千夫所指就只有失敗一條路了王爺豈不是害了自己?”

子美的一番話將當前的形勢分析得一清二楚衆人都低下了頭作聲不得都在暗自盤算究竟有幾分勝算該不該賭上一把。

寧王心中滿腹怒火卻又發作不的只好板着臉冷冷的問道“子美的意思是本王只有坐在這裡等死或者自己上京去請死嗎?”

“這王爺我不是那個意思。”子美髮覺這句話實在不好回答。

“那你是何意思?”寧王緊緊追問道。

“這——”子美吞吞吐吐說不出話來。

“王爺他分明就是皇帝那小子按插在您身邊的奸細!要不然怎麼會替皇帝說話呢?”鐵英罵道。

“他說的話是不是真的?”寧王雙目似要噴出火來他一步一步的向子美逼過去。

子美驚恐的不住向後退去正要退出門去時忽然被一隻強壯的手臂緊盡的勒住了脖子他使勁掙扎但是根本就動不了分毫勉強回頭一看卻是鐵英。急忙叫道“快把我放了你要幹什麼?”

鐵英嘿嘿冷笑兩聲道“既然你不願跟着王爺那就先走一步吧!”說完從腰間抽出劍來猛的用力刺進了子美的胸膛子美張大了嘴巴臉上顯出痛苦的表情鐵英把他輕輕一推子美就慢慢的倒在了地上。

“你們都看到了吧這就是反對王爺的下場!”鐵英拿着劍冷冷的掃視了大家一眼。

“我們不敢我們一切聽從王爺的號令!”餘下衆人看到倒在地上的子美屍體誰還敢有異議呀!

“好既然大家想法都一致本王也不推脫了爲了大家的前程本王決定冒着殺頭的危險即日起事殺上京城!”寧王終於下了命令嘴角間隱約露出了一絲笑意。

寧王和手下定下造反大計後於是立刻商議起事的詳細方案當時寧王的手下有精兵六萬多人這是他最精銳的部隊還有宜春王朱拱條的一萬餘人馬此外寧王這幾年爲了造反還收編了附近的一些土匪部隊大概也有一萬多人雖然寧王手中的兵力不多但他卻胸有成竹他認爲兵不在多在於精只要兵慣神速皇帝就算有再多的兵力也是白搭。其次寧王值得驕傲的是他還準備了足足能夠打半年仗的糧草寧王非常自信他覺得只要一個月就可以打到中原去到時候糧草根本就不是問題。

江西的新任巡撫孫燧一直反對寧王寧王收買不成就將他誘騙到王府關了起來當然江西境內並不像他所預料的那樣所有官員都順從他於是寧王設計將所有平時對他不滿的官員請到府中假稱說離京前要宴請大家然後趁他們不備將所有到府的官員全部拿下。

這一切都做好後寧王認爲萬事具備只欠東風了不過唯一讓他感到頭疼的是起兵造反的藉口卻一時想不出來總不能說皇上懷疑自己要造反所以自己就真的造反了吧!所謂師出無名如果沒有一個好的藉口那麼就先輸了一半。

寧王最倚重的謀士李士實說道“不如我們就以上次皇帝不肯給江西賑災爲藉口或者以皇帝要削去王爺爵位爲藉口諸位以爲如何?”

另一個謀士劉養正連連搖頭說道“不行不行這些太沒有說服力了老百姓一定不會相信的。”

“那依你看來有什麼好的想法嗎?”李士實有點不甘心的說道。

“這個嘛?容我再想想。”劉養正不敢胡說一通。

寧王有點焦急大軍整裝待發時機稍縱即逝如果不能儘快的打出旗號被皇帝察覺的話那就棘手了於是他說道“皇上就快南巡了我們一定要趁他到南京前儘快起兵這樣才能佔得先機。”

“王爺有了!我想到了一個好辦法不知道您覺得怎麼樣?”劉養正突然興奮的喊道。

“哦是嗎?快說給本王聽聽!”寧王激動的說道。

“王爺不知道您有沒有聽說過以前曾經有個謠言說當今皇上不是先皇的親生兒子而是一個宮女的兒子因爲皇上沒有兒子所以有人拿那個孩子冒充是先皇的兒子來繼承太祖的香火如果那時沒有那個孩子按王爺的身份也是有資格繼承皇位的。雖然此事無憑無據很有可能是造謠中傷但是我們何不在此事上面做章呢?”劉養正陰惻惻的說道。

“你的意思是——”寧王又驚又喜隱約感到這是一個非常不錯的主意。

果然劉養正得意的說出了他的計劃“我們找一個人假冒先皇的兒子反正除了這個皇帝外先皇沒有其他的兒子如果當今皇帝是假的那麼我們手中的這個太子就能派上用場了。”劉養正見寧王還是面帶猶豫就說道“王爺請放心那些所謂的證據最容易僞造了只要弄好后王爺就可以打出爲真太子奪回皇位的旗號起兵了到時候打到了京城還不是都由您說了算!”

“好就照你說的去做此事全權委託你了!”寧王沉思片刻終於拿定了主意。

“是請王爺放心好了屬下一定辦得讓您滿意!”劉養正拍胸保證道。

“但是王爺怎麼出兵呢?”李士實突然問道。

寧王愣了一下這個問題他還沒有認真考慮過呢?從哪裡出兵?派多少兵力?留誰防守?都是很關鍵的弄得不好就會影響到全局他低下頭去沉思半晌方纔擡頭說道“要是有他在的話這些問題都會迎刃而解的他一定能夠給我們想出好辦法的!”

第九章 朝堂之爭(二)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八章 初遇阻難第二十八章 險中求勝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六章 竊旗大盜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一章 山西豔遇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四章 新式軍校第十八章 反目成仇第十九章 回京之策第七章 臨幸媚娘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六章 滄州之行(下)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七章 滄州遇險第十二章 朱寧伏誅(下)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一章 回京風波第一章 轉世爲帝第五章 三千佳麗第二十四章 天下大勢第十六章 挑撥離間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六章 大軍出征第七章 豹女丰姿第四卷 寧王之亂 第三十二章 寧王覆滅第十九章 會師安慶(上)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九章 航海之說第四章 叛亂前兆第十二章 嬌豔妃嬪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章 朝堂舌戰第八章 陰差陽錯第二十四章 天下大勢第五章 賑災風波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六章 意外驚喜第五章 賑災風波第二章 計探學士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四章 航海大計第二章 嶄露頭角第七章 狗急跳牆第十六章 紅顏知己第二章 知縣千金第十六章 紅顏知己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章 整貪風暴第五章 三千佳麗第一章 國之棟樑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一章 塞外警報第十一章 朱寧伏誅(中)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三章 陰謀(上)第十七章 御駕親征第二十四章 天下大勢第十九章 會師安慶(上)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五章 大鬧何府(下)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二章 情報戰(上)第二章 計探學士第二十章 將計就計第二十章 會師安慶(下)第四卷 寧王之亂 第三十二章 寧王覆滅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八章 狐狸尾巴(上)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六章 意外驚喜第二十三章 會師南昌第十章 夜半偷窺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五十章 巨擘落網(下)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四章 天下賦稅第一章 國之棟樑第二十章 宮闈秘聞第七章 狗急跳牆第一章 宮中八虎第二十二章 伯虎歸順第三章 通州之行第十七章 御駕親征第六章 皇帝出馬第二十七章 神秘少女第二十章 會師安慶(下)第二十章 宮闈秘聞第十五章 兵部尚書第十五章 兵部尚書第四章 姐妹之花第二十八章 引蛇出洞第十九章 會師安慶(上)第二章 嶄露頭角第四章 明爭暗鬥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四章 立杆見影第三章 除佞大計第十九章 智取軍權第十四章 鷸蚌相爭第三章 除佞大計第二十一章 攻佔南昌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七章 中計(上)第五章 賑災風波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四章 航海大計第一章 國之棟樑第二十一章 攻佔南昌第二十九章 先發制人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三章 初露鋒芒第四卷 寧王之亂 第三十章 決戰九江(上)第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九章 朝堂之爭(二)第二十六章 先聲奪人第九章 爾虞我詐第十二章 二虎相鬥第四章 姐妹之花第十七章 聲色誤國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九章 龍虎堂(上)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九章 太原之戰(上)第十三章 古寺驚魂(一)
第九章 朝堂之爭(二)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八章 初遇阻難第二十八章 險中求勝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六章 竊旗大盜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一章 山西豔遇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四章 新式軍校第十八章 反目成仇第十九章 回京之策第七章 臨幸媚娘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六章 滄州之行(下)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七章 滄州遇險第十二章 朱寧伏誅(下)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一章 回京風波第一章 轉世爲帝第五章 三千佳麗第二十四章 天下大勢第十六章 挑撥離間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六章 大軍出征第七章 豹女丰姿第四卷 寧王之亂 第三十二章 寧王覆滅第十九章 會師安慶(上)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九章 航海之說第四章 叛亂前兆第十二章 嬌豔妃嬪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章 朝堂舌戰第八章 陰差陽錯第二十四章 天下大勢第五章 賑災風波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六章 意外驚喜第五章 賑災風波第二章 計探學士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四章 航海大計第二章 嶄露頭角第七章 狗急跳牆第十六章 紅顏知己第二章 知縣千金第十六章 紅顏知己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章 整貪風暴第五章 三千佳麗第一章 國之棟樑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一章 塞外警報第十一章 朱寧伏誅(中)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三章 陰謀(上)第十七章 御駕親征第二十四章 天下大勢第十九章 會師安慶(上)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五章 大鬧何府(下)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二章 情報戰(上)第二章 計探學士第二十章 將計就計第二十章 會師安慶(下)第四卷 寧王之亂 第三十二章 寧王覆滅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八章 狐狸尾巴(上)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六章 意外驚喜第二十三章 會師南昌第十章 夜半偷窺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五十章 巨擘落網(下)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四章 天下賦稅第一章 國之棟樑第二十章 宮闈秘聞第七章 狗急跳牆第一章 宮中八虎第二十二章 伯虎歸順第三章 通州之行第十七章 御駕親征第六章 皇帝出馬第二十七章 神秘少女第二十章 會師安慶(下)第二十章 宮闈秘聞第十五章 兵部尚書第十五章 兵部尚書第四章 姐妹之花第二十八章 引蛇出洞第十九章 會師安慶(上)第二章 嶄露頭角第四章 明爭暗鬥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四章 立杆見影第三章 除佞大計第十九章 智取軍權第十四章 鷸蚌相爭第三章 除佞大計第二十一章 攻佔南昌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七章 中計(上)第五章 賑災風波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四章 航海大計第一章 國之棟樑第二十一章 攻佔南昌第二十九章 先發制人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三章 初露鋒芒第四卷 寧王之亂 第三十章 決戰九江(上)第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九章 朝堂之爭(二)第二十六章 先聲奪人第九章 爾虞我詐第十二章 二虎相鬥第四章 姐妹之花第十七章 聲色誤國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九章 龍虎堂(上)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九章 太原之戰(上)第十三章 古寺驚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