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風流唐寅(下)

“你你們真是太卑鄙了!”唐伯虎指着趙士虎罵道。

“我也不想用這種手段的可是客客氣氣的請你去你卻不答應在下爲了完成王爺交代的任務只好出此下策了聽說唐解元和秋香的感情很深啊想當初唐伯虎三笑點秋香也是廣爲傳誦的一段佳話啊!”趙士虎說到這兒臉色一變露出一副兇狠的神態來惡狠狠的說道“但是如果今天你不跟我們走那麼佳話就要變成絕唱了!你要想想清楚!”

唐伯虎一介書生不料遭此鉅變一下子頓時亂了方寸他呆在原地半晌沒有說話。趙士虎可不耐煩了寧王還在府中等着他把人帶回去呢於是又逼迫唐伯虎道“你再不答應的話我可真的要動手了!”說着掏出一把匕首來在秋香的面前晃了兩下秋香驚慌的叫出了聲。

“不要動她!”唐伯虎驚叫道隨即神情又黯淡下來無奈的說道“好吧我隨你們去但是你們先把她放了吧。”

趙士虎大喜嘿嘿奸笑答“伯虎兄這個你就不用擔心了只要你能好好的爲王爺出謀劃策秋香是不會少一根毫毛的現在她得先跟着我們走!”

唐伯虎大怒但是他又很快明白過來現在秋香在人家手裡如果要想讓她得到安全只好都聽他們的了於是他不再說話。

趙士虎得意的喊道“請唐解元上路。”於是一行人快速的向寧王府而來。

此時寧王正在府中焦急的等待如果沒有唐伯虎的相助那麼成功的機率將會少很多而且所遇到的困難也將會更大正當他焦慮不安的時候忽然侍衛進來通報說趙士虎已經把人帶了過來寧王喜出望外急忙迎了出去。

“啊原來是唐解元啊本王終於把你請來了!”寧王哈哈大笑道。

唐伯虎停住腳步冷冷的看了寧王一眼說道“王爺您這算請嗎?”說着眼睛瞟了一下被抓着的秋香。

寧王順着他的目光望過去立刻裝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然後對着趙士虎大罵道“還不快把人放開!誰讓你這麼做的?唐解員是本王的客人他的夫人自然也該以禮相待你們真是不像話!”

趙士虎知道寧王是在裝腔作勢於是連忙走過去叫手下放了秋香秋香跑到唐伯虎身邊緊緊的偎依着他唐伯虎充滿愛憐的撫摸着秋香的秀髮。

“哈哈好一個風流倜儻的江南才子唐伯虎啊果真是名不虛傳!”寧王讚道“在世人的眼裡唐伯虎只是一個風流成性只懂得畫畫人但是本王卻非常清楚其實當初唐解元還頗有一番報國之心呢對軍事、兵法也頗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唐伯虎剛張口想否認寧王急忙打斷他說道“你不用多說本王絕不會看錯人的想必剛纔趙先生已經把事情和你說了只要你肯爲本王做事榮華富貴享之不盡!”

“當然了本王知道像唐解元這樣的人對那些金銀珠寶是看不上眼的餓但是你可知道本王其實也非常愛好書畫所以收集了不少歷代名家的真品如果解元不嫌棄的話可以任你挑選。”寧王又投其所好畫畫的人還能抵擋得了這種誘惑嗎?

“王爺不必多說了只要你答應放過她我可以爲你做一件事。”唐伯虎根本不看一眼寧王。

“只做一件事啊。”寧王臉色一變沉思了一會兒隨即又換上一副笑臉說道“無妨只要解元高興就行。”

“希望王爺能單獨給我們一個院子任何人不得我們的允許不準來打擾。”

“好好本王全部答應你!”寧王笑呵呵的說道。

“這下你該滿意了吧?”

唐伯虎不語於是趙士虎將事情的經過說了一遍然後衆人都一齊望着唐伯虎。唐伯虎大驚道“你們這是要造反啊?那我可——”

“不幹的話你可得仔細想好了!”趙士虎指着秋香說道。

唐伯虎無奈的說道“那你們究竟想怎麼樣?”

寧王道“其實本王只不過是想要解元告訴我等一條取勝的捷徑即怎樣出兵才能出奇制勝取得先機我們的大軍應該如何佈置相信解元一定有良策的。”

唐伯虎聽完後神色嚴峻不發一言在屋中來回走着不多時他忽然眼睛一亮停下腳步轉身朝寧王說道“王爺我有上、中、下三策不知道王爺想聽哪個?”

寧王大喜急忙說道“快說有哪三策?本王都想聽聽!”

“上策就是直取京師京師措猝不及成功攻佔的機會很大;中策是兵出長江順流東下攻取南京;下策就是先將周圍的城池攻佔然後再逐步向四周擴展實力最後向京師進軍。”唐伯虎胸有成竹的說道。

寧王聽了眼中閃爍不定他問手下等人道“你們有何看法?儘管說說吧。”

趙士虎等人面面相覷不知該如何說纔好唐伯虎的三條計策他們根本就沒有想到過寧王見手下無用又不想在唐伯虎面前丟了面子於是板起臉說道“有什麼話就說!難道你們一點想法都沒有啊?那本王養你們有何用啊?”

眼看寧王發怒了李士實作爲寧王府中的第一謀士只好硬着頭皮站出來說道“屬下認爲唐解元的這三條計策並非都是實用的首先上策太過冒險先不說從南昌到京師相距甚遠我軍勞師遠征路途艱辛人員、糧草補給困難而且還要遭到官軍的阻擊即使能夠打到京師恐怕我軍也所剩無幾了再加上對方又是以逸待勞勝算微乎其微這一點屬下認爲唐解元想的太簡單了。其次這中策也太過冒險南京是當年太祖定下的首都如今雖然今非昔比但是留守南京的那套班子還在而且還有雄厚的兵力在四周佈防再說那個兵部尚書崔成秀也不是簡單人物。最後這第三條計策對於王爺的大計來說又顯得太慢了這要打到何年何月才能出江西啊?所以屬下以爲應該另想他策。”

“哦那閣下認爲應該如何出兵呢?唐某洗耳恭聽。”唐伯虎聽到自己的三條計策被李士實一一推倒心中有些不快因此反問道。

“對啊快說說你的想法!”寧王見李士實說話口氣如此之大還以爲他真的有什麼靈機妙策呢。

李士實哪有什麼神機妙策呀他只不過是看到寧王光顧着器重唐伯虎把他們幾個冷落到了一邊所以才忍不住從雞蛋裡挑刺這時見寧王問他頓時結巴了“這個——這——王爺屬下還沒想好呢容我再想一想。”

“混帳還不快給本王退下!”寧王一轉眼就明白了李士實的心思狠狠的把他喝退然後又換上一副笑臉對唐伯虎說道“唐解元不要和他一般計較你剛纔所說的三條計策本王想了確實都不錯但是一時委覺不下你再給本王仔細分析一下如何?”

“王爺是想一擊必勝還是想穩紮穩打?”唐伯虎並不直接回答寧王的問話而是反問了一個問題。

“一擊必勝的話雖然可以節省人力、物力、財力、但是所冒的風險實在太大而且又無十分的把握本王覺得還是穩一點好。”寧王是個多疑、謹慎的人讓他去冒險他當然不敢但在唐伯虎面前又不不想表現出膽小的樣子來於是說道“如果本王再年輕十歲的話一定親率一支軍隊殺上京師去哈哈!”

唐伯虎哪會看不出寧王心中所想啊他微微笑道“王爺這樣說那伯虎就明白王爺的心意了。那王爺就用中策吧由王爺派一個得力的將領率一支精兵出南昌走水路入長江東下直取南京必定能夠可以取勝。”

寧王遲疑道“南京有重兵把守如果我們直接去攻打的話恐怕會死傷慘重啊?”

“王爺不必過分擔心南京城的重兵都佈置在陸地上水軍並無多少根本不堪一擊如果王爺能夠做到神不知鬼不覺將南京的水軍一舉擊潰攻下南京城將不會是什麼大問題!”唐伯虎胸有成竹的說道。

寧王見唐伯虎分析得頭頭是道也不禁爲之心動但他畢竟老奸巨滑嘿嘿笑道“唐解元果然是名不虛傳本王沒有看錯人等本王再想想明天拿出最終方案。”然後他又朝門我愛喊道“來人帶唐解元夫婦下去休息。”

等唐伯虎二人被帶下去後寧王把手下衆人叫到跟前吩咐道“派人牢牢的看住唐伯虎千萬不能讓他跑了這人雖然有才但是其心難料。”

李士實忍不住問道“王爺那我們究竟採用何種計策?”

“到了明天本王自有分曉。”寧王沉着的說道。

第六章 豹房傳說第十八章 陽明之計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二章 閱兵儀式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五章 節外生枝第十七章 聲色誤國第二十三章 會師南昌第二章 計探學士第六章 皇帝出馬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章 狐狸尾巴(下)第四卷 寧王之亂 第三十二章 寧王覆滅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八章 初戰告捷第十八章 陽明之計第三十一章 劉瑾之死第十一章 妓院春色第二十一章 攻佔南昌第十三章 御前會議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五章 比利遇險第十六章 風流唐寅(下)第二十八章 險中求勝第九章 朝堂之爭(二)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五章 再起風波第七章 豹女丰姿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三章 情報戰(下)落魄江湖載酒行第十五章 漁翁得利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六章 攻城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四章 新式軍校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九章 狐狸尾巴(中)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八章 巨擘落網(上)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四章 立杆見影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七章 滄州遇險第二十二章 伯虎歸順第十七章 聲色誤國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三章 陰謀(上)第十二章 朱寧伏誅(下)第三章 揚名立萬第六章 醋海風雲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八章 狐狸尾巴(上)第十四章 鷸蚌相爭第三章 通州之行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八章 初戰告捷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一章 回京風波第一章 轉世爲帝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三章 情報戰(下)第十八章 後宮之首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五章 比利遇險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一章 探訪軍營第十八章 反目成仇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五章 陰謀(下)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六章 滄州之行(下)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章 太原之戰(下)第二十章 將計就計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七章 火者亞三第十二章 嬌豔妃嬪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二章 莫衷一是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六章 攻城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一章 探訪軍營第四章 姐妹之花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四章 新式軍校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五章 大鬧何府(下)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六章 意外驚喜第十一章 朱寧伏誅(中)第二十四章 大戰鄱陽湖(上)第十一章 妓院春色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一章 塞外警報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章 整貪風暴第十二章 嬌豔妃嬪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一章 海國圖志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九章 龍虎堂(上)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四章 陰謀(中)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三章 軍事學院第十六章 紅顏知己第十七章 暗藏殺機第八章 正德選美第八章 朝堂之爭(一)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四章 陰謀(中)第二十章 途中遇險第十三章 御前會議第十三章 古寺驚魂(一)第二十九章 先發制人第二十章 將計就計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五章 節外生枝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二章 情報戰(上)第二十七章 鐵證如山第十八章 後宮之首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章 羣起而攻第二十五章 安化王反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九章 航海之說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九章 狐狸尾巴(中)第十章 朝堂之爭(三)第十七章 御駕親征第二章 計探學士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四章 陰謀(中)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章 龍虎堂(中)第四卷 寧王之亂 第三十二章 寧王覆滅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三章 軍事學院第七章 臨幸媚娘第十二章 嬌豔妃嬪第二十章 途中遇險第二章 嶄露頭角
第六章 豹房傳說第十八章 陽明之計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二章 閱兵儀式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五章 節外生枝第十七章 聲色誤國第二十三章 會師南昌第二章 計探學士第六章 皇帝出馬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章 狐狸尾巴(下)第四卷 寧王之亂 第三十二章 寧王覆滅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八章 初戰告捷第十八章 陽明之計第三十一章 劉瑾之死第十一章 妓院春色第二十一章 攻佔南昌第十三章 御前會議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五章 比利遇險第十六章 風流唐寅(下)第二十八章 險中求勝第九章 朝堂之爭(二)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五章 再起風波第七章 豹女丰姿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三章 情報戰(下)落魄江湖載酒行第十五章 漁翁得利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六章 攻城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四章 新式軍校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九章 狐狸尾巴(中)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八章 巨擘落網(上)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四章 立杆見影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七章 滄州遇險第二十二章 伯虎歸順第十七章 聲色誤國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三章 陰謀(上)第十二章 朱寧伏誅(下)第三章 揚名立萬第六章 醋海風雲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八章 狐狸尾巴(上)第十四章 鷸蚌相爭第三章 通州之行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八章 初戰告捷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一章 回京風波第一章 轉世爲帝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三章 情報戰(下)第十八章 後宮之首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五章 比利遇險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一章 探訪軍營第十八章 反目成仇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五章 陰謀(下)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六章 滄州之行(下)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章 太原之戰(下)第二十章 將計就計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七章 火者亞三第十二章 嬌豔妃嬪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二章 莫衷一是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六章 攻城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一章 探訪軍營第四章 姐妹之花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四章 新式軍校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五章 大鬧何府(下)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六章 意外驚喜第十一章 朱寧伏誅(中)第二十四章 大戰鄱陽湖(上)第十一章 妓院春色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一章 塞外警報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章 整貪風暴第十二章 嬌豔妃嬪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一章 海國圖志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九章 龍虎堂(上)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四章 陰謀(中)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三章 軍事學院第十六章 紅顏知己第十七章 暗藏殺機第八章 正德選美第八章 朝堂之爭(一)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四章 陰謀(中)第二十章 途中遇險第十三章 御前會議第十三章 古寺驚魂(一)第二十九章 先發制人第二十章 將計就計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五章 節外生枝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二章 情報戰(上)第二十七章 鐵證如山第十八章 後宮之首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章 羣起而攻第二十五章 安化王反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九章 航海之說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九章 狐狸尾巴(中)第十章 朝堂之爭(三)第十七章 御駕親征第二章 計探學士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四章 陰謀(中)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章 龍虎堂(中)第四卷 寧王之亂 第三十二章 寧王覆滅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三章 軍事學院第七章 臨幸媚娘第十二章 嬌豔妃嬪第二十章 途中遇險第二章 嶄露頭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