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御駕親征

寧王自以爲萬事做得機密但是誰料到他還未曾起兵消息已經被人暗中傳到了王陽明那兒.原來王陽明早就預料到寧王近日內會有異常舉動預先在他的府中安插了眼線所以才能即時得到寧王要造反的消息。王陽明得到消息後不敢怠慢急忙派人快馬將消息送往京城。

朱玉剛在京城接到寧王要造反的消息時已經是十幾天之後的事了不過他並不感到驚慌寧王造反早在他的意料之中但他計算錯誤的是寧王造反的時間卻比歷史上的提前了幾天從

王陽明的書信上所記載的時間來看現在寧王的軍隊應該是剛剛出發不知道他的第一個目標是哪裡。

讓朱玉剛感到欣慰的是在前一段日子裡楊一清等人已經從附近調集了十萬大軍駐紮在京城郊外隨時候命糧草也準備得非常充分可說一切都已準備妥當就等他聖旨一下大軍就可以去剿滅寧王叛軍了。

在朝會上當朱玉剛把寧王造反的消息宣佈後底下衆臣頓時就引起了一陣騷亂紛紛交頭接耳起來朱玉剛看在眼裡說道“寧王狼子野心朕早就看穿了他的陰謀諸位愛卿不必驚慌你們有何看法說說吧。”

殿下立刻一片沉靜過了半晌終於有個胖胖的官員站出來打破了這一沉悶的場景他清了清嗓子說道“皇上衆位大人我以爲寧王乃太祖子孫皇上萬萬不能趕盡殺絕應該派人前去招降爲上策否則的話那就是自相殘殺了對皇上的英名不好!”

衆人一看原來是翰林院的翰士林泰宗此人一向以迂腐而出名整天只會搖頭晃腦的掉書袋沒想到此刻他卻站了出來。

ωwш. tt kan. ¢ ○

朱玉剛連連冷笑厲聲責問道“你的意思是讓朕放下手中的武器用筆去和他的刀槍打嗎?朕把他當朱家的子孫但他卻帶着軍隊要想奪走朕的皇位你是不是想要朕退位讓他來做皇帝啊?”

這一連串的話語就像一塊巨石一樣壓的林泰宗喘不過氣來這分明是說他也是寧王的同黨他頓時臉孔煞白急忙跪伏到地上連連磕頭道“臣不敢臣絕沒有那種意思請皇上饒恕老臣吧!”

“哼你不敢?你有什麼不敢的!”朱玉剛決定要拿他開刀殺一儆百不然的話還會有人站出來替寧王說話的他大聲喝道“來人呀將他給朕拖出去剝奪他的所有官職貶爲庶人即日離京!”

“皇上請饒了微臣吧!臣再也不敢了!”林泰宗不料替寧王說了這麼一句話就惹來這麼大的禍根這是他始料未及的早知道的話打死他也不會當這個出頭椽子。

衆人見皇上突然發火誰都不敢出來替林泰宗求情朱玉剛將手一揮從殿外衝進來兩個錦衣衛如狼似虎般的將林泰宗拖出了奉天殿。

朱玉剛見衆人都提心吊膽的樣子就說道“諸位愛卿不必驚慌朕不是那種枉殺無辜的暴君但是——”朱玉剛話鋒一轉道“以後誰再敢替寧王說話說什麼招降之類的話朕絕不輕饒!林泰宗就是最好的榜樣朕可以明確告訴你們朕決定征討寧王徹底將他剿滅!”

“對皇上說的不錯!”李動陽說道“像寧王這樣犯上作亂的就該徹底鎮壓否則的話其他有異心的人還會以爲皇上心慈手軟呢!”

衆人看到首輔士也站在皇上一邊於是紛紛發言譴責寧王大逆不道其罪當誅。士樑儲站出來說道“既然皇上已經定下了征討大計那麼應該儘早指定主帥的人選以便讓大軍儘快出發所謂兵貴神速一刻都耽誤不得!”

李東陽說道“臣有一個提議不如就由楊一清楊大人掛帥他的軍事才能相信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上次在京師北面的盜賊就是由他率軍剿滅的。”

就在衆人紛紛附和時戎帥突然站出來說道“臣認爲楊大人並不是最合適的人選上次的那些盜匪只是一些烏合之衆根本不堪一擊而寧王手下卻有很多投靠他的官軍不是那些盜匪所能比的當然我的意思也不是說楊大人就一定打不贏這場仗而是說爲了更大把握的取得勝利應該派一個比楊大人更有聲望更有號召力的人去!”

衆人互相望來望去不明白戎帥話中是何意李東陽不滿戎帥的做法略帶責備的問道“那你的意思是應該派誰去啊?楊大人難道連寧王的那些雜牌軍都打不過嗎?”

話說到這份上楊一清不能再沉默下去了他謙虛的說道“戎大人說的不錯是應該派一個比臣能力強的人去再說臣的年紀也大了只能在京城爲皇上助威吶喊了!”

戎帥張了張口欲說些什麼朱玉剛急忙打斷他說道“朕明白戎帥的意思他是想說這次平叛應該由朕親自掛帥出征是不是?”

此話一出滿殿譁然戎帥急忙爭辯道“這這皇上臣的意思是——”

“不用說了你的意思朕非常明白不錯只有朕親自掛帥才能給寧王以更大的威懾力這樣就可以更快的消滅他!”朱玉剛擺擺手示意戎帥不必再說。

戎帥只得訕訕退下他的意思其實根本不是叫皇上親自出徵而是挑選一個更加年輕有爲的將領不知道皇上是無意會錯了他的本意還是故意這樣做的。不過看皇上的性格決定了的事是不會更改的。

“皇上您乃千金之軀怎能輕易涉險呢?萬一出了差錯朝廷怎麼辦?大明的江山怎麼辦?請您三思啊!”一些大臣聲淚俱下的苦勸朱玉剛。

一羣老頑固!朱玉剛在心裡狠狠的罵了他們一頓但是面上卻不得不裝出一副苦口婆心的樣子說道“朕知道你們的忠心但是你們也要知道如果朕不親自出徵的話很可能前線的將士就不肯出力到時候萬一寧王打到京城難道大家都跟着朕去做階下囚嗎?”

在朱玉剛的厲聲責問下衆大臣都低下了頭誰都不敢保證如果皇帝不出徵就一定能將寧王消滅因此爲避嫌疑最好的辦法就是沉默。

“好了就這樣決定了誰都不準再有異議如有誰敢違背就和剛纔的那位林大翰士一樣下場!朱玉剛覺得對付這些迂腐的人真的不能客氣非得給他們一點厲害看看才知道究竟是誰說了算數!他看看殿下說道“由楊一清負責三軍作好準備即日起出發!”

三日後在西城外的校場上朱玉剛身穿戎裝威風凜凜的站在點將臺上他的身後站着同樣是身穿鎧甲的楊一清古孝天等人。朱玉剛望着臺下站得整整齊齊的士兵們心裡涌起一種異樣的感覺自己如果不是來到明朝的話這輩子絕對不可能穿上能夠戎裝去上戰場的這種事情只能在夢中見到一想起來就覺得熱血澎湃胸中彷彿有一股氣在洶涌而出他感到自己真的餓成了一位馳騁疆場的將軍將要去品嚐衝鋒陷陣的滋味了。朱玉剛這才體會到了正德皇帝當初執意要封自己爲威武大將軍了原來自己也有這樣的感覺!

“皇上該開始了。”楊一清小聲提醒道。

“哦朕差點忘了。”朱玉剛驚醒過來朝着三軍將士說道“大明的官兵們你們知道今天把你們召集起來所謂何事嗎?”

底下一片沉寂朱玉剛繼續說道“那是因爲寧王他造反了不久就要打到京城來他揚言要將京城裡的男子都殺光女子都賣掉朕對他一向不薄沒想到他竟然如此狠毒大家說說該怎麼辦?”

“殺死寧王殺死寧王!”底下的士兵聽到寧王連他們家中的女人都不肯放過不禁一個個都氣憤填膺頓時喊殺聲此起彼伏。

朱玉剛看到士兵們的情緒被調動起來了心中暗自得意將手一揮示意大家安靜下來又接着說道“寧王如此殘暴朕爲了大家爲了天下的百姓絕不會坐視不理所以朕決定親率大軍出征將他徹底剿滅希望大家能夠奮勇殺敵人人不怕死只要大家能夠齊心協力消滅寧王是指日可待的事!你們有這個信心嗎?”

“有隻要跟着皇上我們一定戰無不勝!”

“皇上萬歲萬萬歲!”

朱玉剛做皇帝這麼多日來第一次感覺到有人喊他萬歲竟是如此的激動他忍不住就掉下了淚水看到時機已經成熟於是將大手一揮道“出發!”

朱玉剛一聲令下頓時三軍開動旌旗飄揚萬馬奔騰捲起陣陣塵土簇擁着朱玉剛以及一大臣武將向南去。

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一章 回京風波第二十八章 險中求勝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章 太原之戰(下)第二十三章 陽明遇險第十二章 朱寧伏誅(下)第八章 正德選美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八章 大明軍威第二十五章 大戰鄱陽湖(中)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一章 回京風波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二章 莫衷一是第八章 陰差陽錯第十四章 鷸蚌相爭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六章 天子斷案(上)第四卷 寧王之亂 第二十九章 九江稱帝第二十章 途中遇險第八章 陰差陽錯第四卷 寧王之亂 第三十三章 得勝歸朝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三章 情報戰(下)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七章 先鋒遇阻第二十九章 先發制人第四章 叛亂前兆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九章 巨擘落網(中)第四卷 寧王之亂 第三十二章 寧王覆滅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三章 軍事學院第十二章 二虎相鬥第二十二章 高山隱士第十七章 御駕親征第十一章 風雨欲來第四章 明爭暗鬥第十五章 兵部尚書第四卷 寧王之亂 第二十九章 九江稱帝第十六章 秦淮河畔(一)第十六章 紅顏知己第四卷 寧王之亂 第二十九章 九江稱帝第四卷 寧王之亂 第三十章 決戰九江(上)第二十三章 陽明遇險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五章 比利遇險第四章 叛亂前兆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一章 殺一儆百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五章 滄州之行(上)第二十七章 神秘少女第二十四章 天下大勢第十章 朱寧伏誅(上)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七章 天子斷案(下)第二章 知縣千金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八章 狐狸尾巴(上)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九章 垂死掙扎第六章 醋海風雲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五章 大鬧何府(下)第十五章 兵部尚書第二章 嶄露頭角第十七章 御駕親征第三章 除佞大計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五章 比利遇險第十八章 居心叵測第十四章 寧王造反第七章 狗急跳牆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一章 塞外警報第五章 巫山雲雨第三章 明朝奇聞第十六章 風流唐寅(下)第十章 朝堂之爭(三)第四卷 寧王之亂 第三十二章 寧王覆滅第三章 揚名立萬第十二章 嬌豔妃嬪第十二章 嬌豔妃嬪第十六章 風流唐寅(下)第十七章 秦淮河畔(二)第二十五章 安化王反第五章 巫山雲雨第八章 春滿堂中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三章 改革風暴第二章 知縣千金第十八章 後宮之首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二章 閱兵儀式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三章 軍事學院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五章 大鬧何府(下)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九章 巨擘落網(中)第五章 盛日尋芳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章 狐狸尾巴(下)第三章 除佞大計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章 羣起而攻第二十二章 高山隱士第二十七章 神秘少女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一章 回京風波第十七章 秦淮河畔(二)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五章 大鬧何府(下)第十七章 暗藏殺機第四章 叛亂前兆第二十章 將計就計第十一章 妓院春色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五章 滄州之行(上)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八章 中計(中)第七章 陰謀詭計第十三章 欲仙欲死第十二章 嬌豔妃嬪第二十九章 先發制人第二十五章 安化王反第十八章 居心叵測第三十一章 劉瑾之死
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一章 回京風波第二十八章 險中求勝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章 太原之戰(下)第二十三章 陽明遇險第十二章 朱寧伏誅(下)第八章 正德選美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八章 大明軍威第二十五章 大戰鄱陽湖(中)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一章 回京風波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二章 莫衷一是第八章 陰差陽錯第十四章 鷸蚌相爭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六章 天子斷案(上)第四卷 寧王之亂 第二十九章 九江稱帝第二十章 途中遇險第八章 陰差陽錯第四卷 寧王之亂 第三十三章 得勝歸朝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三章 情報戰(下)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七章 先鋒遇阻第二十九章 先發制人第四章 叛亂前兆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九章 巨擘落網(中)第四卷 寧王之亂 第三十二章 寧王覆滅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三章 軍事學院第十二章 二虎相鬥第二十二章 高山隱士第十七章 御駕親征第十一章 風雨欲來第四章 明爭暗鬥第十五章 兵部尚書第四卷 寧王之亂 第二十九章 九江稱帝第十六章 秦淮河畔(一)第十六章 紅顏知己第四卷 寧王之亂 第二十九章 九江稱帝第四卷 寧王之亂 第三十章 決戰九江(上)第二十三章 陽明遇險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五章 比利遇險第四章 叛亂前兆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一章 殺一儆百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五章 滄州之行(上)第二十七章 神秘少女第二十四章 天下大勢第十章 朱寧伏誅(上)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七章 天子斷案(下)第二章 知縣千金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八章 狐狸尾巴(上)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九章 垂死掙扎第六章 醋海風雲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五章 大鬧何府(下)第十五章 兵部尚書第二章 嶄露頭角第十七章 御駕親征第三章 除佞大計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五章 比利遇險第十八章 居心叵測第十四章 寧王造反第七章 狗急跳牆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一章 塞外警報第五章 巫山雲雨第三章 明朝奇聞第十六章 風流唐寅(下)第十章 朝堂之爭(三)第四卷 寧王之亂 第三十二章 寧王覆滅第三章 揚名立萬第十二章 嬌豔妃嬪第十二章 嬌豔妃嬪第十六章 風流唐寅(下)第十七章 秦淮河畔(二)第二十五章 安化王反第五章 巫山雲雨第八章 春滿堂中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三章 改革風暴第二章 知縣千金第十八章 後宮之首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二章 閱兵儀式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三章 軍事學院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五章 大鬧何府(下)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九章 巨擘落網(中)第五章 盛日尋芳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章 狐狸尾巴(下)第三章 除佞大計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章 羣起而攻第二十二章 高山隱士第二十七章 神秘少女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一章 回京風波第十七章 秦淮河畔(二)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五章 大鬧何府(下)第十七章 暗藏殺機第四章 叛亂前兆第二十章 將計就計第十一章 妓院春色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五章 滄州之行(上)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八章 中計(中)第七章 陰謀詭計第十三章 欲仙欲死第十二章 嬌豔妃嬪第二十九章 先發制人第二十五章 安化王反第十八章 居心叵測第三十一章 劉瑾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