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4節 印度式的抗爭

第二天清晨,華人見識到什麼是“印度式的抗爭”了。

除了錫克人之外,大部分的印度兵都拒絕出操,他們坐在軍營前的地上,向華人軍官們表示,要求華人遵守當地風俗,尊敬他們的宗教!

他們三三兩兩地出來,聚集在各自的營盤前,黑壓壓的一片,高呼口號,要求華人長官們按他們的要求去辦,以宗教、民族風俗行事。

“合理的命令我們接受,不合理的命令我們不接受!”

“尊重我們的宗教信仰!”

……

超搞笑的是,抗議的人都是低種姓印度人,而高種姓印度人則在操場上排隊,等待操練!

也就是說,低種姓的人要求華人允許高種姓的人壓迫、欺負他們,貌似還很激動的樣子!

低種姓三鍋願意爲高種姓三鍋疊被子、揹包包、上交工資等等,形成軍法……

華人軍官們又好笑又好氣,簡直是無話可說!

這些印度人的腦袋是被驢踢了吧,明擺着低種姓三鍋只要站在華人這一邊,就能夠與高種姓三鍋平起平坐,什麼都有。

他們卻來搞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把矛頭對準爲他們撐腰的華人,實乃令親者痛,仇者快。

低種姓印度人天生的軟弱、妥協!

在遭到不公正待遇的時候不是去抵抗,而是逆來順受,哪怕是條狗,你給它一腳,也知道對你呲牙怒吼。

而三鍋偏不,在面對暴力的時候,全是捲曲、縮成一團,大喝一聲“你打死我吧”多麼的軟弱、無力、愚昧。

嗯,打一個比喻,就是一個高種姓的人對一個低種姓的人拳打腳踢,打得他滿身血的時候,華人看不過眼。過來揍起高種姓的人,而低種姓的人攔着華人道:“你不要打他了,我樂意給他打的,不關他的事!”

“求求你放過他,讓他繼續打我!”低種姓的人如是說,當然不會這麼直接,但意思就是如此。

你暈不暈?

這樣的民族特點幾乎是絕無僅有,一個癩皮狗式的模樣躍然紙上。

和那句槍桿子裡出正全,有着鮮明的對比。

他們就給華人添麻煩了,要搞定這樣的民族,註定是一個讓人不愉快的體驗。不是胖揍一頓就能打老實的。只要是打不死、哪怕你弄得他渾身是傷、一瘸一拐,也會衝上來,大喊着“打不死我就弄你一身血”,如嗡嗡作響、揮之不去的蒼蠅。

一如潑婦吵架,鬧着要到你家上吊一樣。

怎麼辦?

軍部非常熱鬧,軍官們、受令的通訊兵們一簇簇到來,等待着命令,或者是看熱鬧,或者是準備幹活。

許多長官都不用吩咐,部下進入了戰鬥狀態。

而裡面暫時沒有命令,軍長正在吃早餐!

李來亨慢條斯理地吃着早餐,還有空對副官評價道:“這裡的早餐不錯,雞蛋、肉粥、花捲、饅頭、肉包子,每天一換,很好,你要多吃點!”

副官:“……”

“我說小李子,你還吃得下,外面都吵翻天了!”一個人影闖進來,敢這樣說話的,在這裡只有郝搖旗了,他大聲嚷嚷道。

“郝大哥,你不用擔心,並不是韃靼人打過來,要是他們來,我連飯都不敢吃,那些印度人,我還真的不用害怕他們能夠把天翻過來!”李來亨請郝搖旗坐下,如果沒吃早餐的話,就一起來吃。

“軍長鎮之以靜,我還真的是餓了!”郝搖旗平復了情緒,坐下來道:“來多一份!”

他邊吃邊與李來亨道:“我們明明下令要各部加強管制,沒想到一個晚上就引爆了事情發生。”

“嘴放在他們身上,他們有幾百種語言,他們說什麼我們都不懂,還真是個麻煩。”李來亨聳聳肩道。

軍長與副軍長施施然地吃着早餐,讓旁邊的軍官們心急火燎的。

長官你們倒是快快吃完,給個章程啊!

總算兩位長官吃完了,還好整以暇地用餐巾紙擦了一把臉,這才宣佈召開會議。

軍官們洗耳恭聽軍長的指示,惋惜于軍長高高舉起,輕輕放下,軍長說了:

“準備好槍炮,部隊加強戒備,萬一他們在營裡和或營外鬧事的,按軍令執行,進行鎮壓!”

“在孟買實行戒嚴與宵禁,立即執行!”

“把那些高種姓的人,現在起除役一半,立即把他們趕出營!另一半,全部降級!”李來亨一言而決,確定了印度人的命運。

“勸說低種姓士兵們聽令,但不要鎮壓他們,他們不回去,也不用管,要是明天他們還不恢復正常,就把餘下的高種姓的人全部除役!”

“後天,低種姓士兵們如不聽令,就把四分之一的人除役,以後都這麼辦理!”

“宣佈錫克營成立,下午三點舉行儀式,進行授旗,辛伯爲上尉營長!”聽着李來亨的話,軍官們心忖打一棒給一個棗兒,倒也不錯。

錫克人沒有參加鬧事,他們怎麼會看得慣那些大神教的人如此行徑,不勞而獲是錫克人最痛恨的事情。

正好華人要樹立一個標杆,錫克人服從命令,也就得到了良好的回報,他們的運氣不錯。

“諸位認爲本座的處置如何?”李來亨問道。

軍官們認爲妥當,一致擁護他的決定!

“去吧,所我的命令傳達給他們!”李來亨說道,散會軍官們去執行了。

等大家走後,郝搖旗提出了他的擔心道:“萬一他們都不服從命令,我們一天天把人除役,部隊都沒了,怎麼向領袖交代?”

“郝叔你不用擔心!”李來亨說道:“來之前,我晉見領袖,領袖已經預見到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已向我有所指示!”

郝搖旗一震道:“領袖明見萬里,竟然預料到今天之事?”

“是的!”李來亨說出來道:“領袖面授機宜,曰‘不要臉’!對付他們,他們不要臉,比比誰不要臉,我們要比他們更不要臉!”

這番話,李來亨不能當場說出來,只能對郝搖旗講了。

“要是他們不服從,那就全部清退他們,也不用擔心沒人頂上,我們有錫克人,不僅是錫克人,以我們的待遇,不怕找不到人來。”李來亨眼裡閃閃發光:“任何時候,軍人以服從命令爲天職,軍隊必須聽領袖的話,這是一條底線!”

“誰敢觸犯這條底線的,我們就什麼顧忌都不要有,幹掉他們!”

“印度存在着宗教問題,但我們絕對不能讓神騎到我們華人的頭上,絕對不能讓軍令打折扣,如果他們鬧事,就鎮壓他們,把他們流放,如果他們對抗我們,就殺死他們,殺光他們,也在所不惜。”李來亨淡然道:

“對!”既然有了這樣的章程,郝搖旗也不客氣地道:“對這樣的對手,要不就不打,打就要弄他個半死!傷筋動骨、肢體殘缺!要讓他半夜睡不着的時候,想一下就一身冷汗。”

開國領袖、開國將帥,豈是虛的!

就連普通的華人小兵,也想到的是幹他X的,用他們的鮮血,把軍階給染紅了!

……

“什麼?”操場上,卡普佐漲紅了臉,對營長資歷安吼道:“我被除役了?!”

第1214節 無奈的沙賈汗第1880節 吃飯要緊第828節 三天內破城第126節久米村條約第1887節 血與肉的磨坊第1861節 城牆上的槍聲第120節殿上歡唔第2177章 許二牛度假(二)第935節 三鍋居然在太歲頭上動土第1963節 大家都是中國人第1764節 娘娘保佑!第2001節 抽根籤從此認清兄弟們的嘴臉第411節 建立國家觀念!民族觀念!第1976節 吃烤包子第1595節 朱慈烥的憤怒第26節陳衷紀不喜反噴第786節 王爺的禮物第1473節 純正雞蛋人戴維先生(一)第467節 中國人頂住了中國人第1723節 攻下關隘第1626節 營壘立諸事定第162節書房夜話之督師經歷第1001節 藍軍在行動(三)第1566節 運河之善待民工第534節 事情的前奏第1858節 敵我兩方動態第1349節 千葉合戰之抓住武士落日餘暉第21節軍魂立第47節艦上一天(三)第1338節 江戶之花第150節複合裝甲挫東南第681節 貴族的享受第2053節 菲拉斯·帕夏和諸包頭佬的決心第583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一)第850節 花匠雷蒙第1087節 填溝壑第1669節 片甲不留(一)第52節造船!第1186節 小白皮戲老將第1129節 深宮鉅變(二)第1953節 我們也來打草谷第353節 夫人理政第1039節 魔都果阿第1693節 廷議風聞奏事(二)第1322節 有人聰明有人傻第1683節 二大印第安人戰利品第250節到呂宋之見總督第832節 領袖的關外攻略(訂閱多更得多)第1281節 回來就好第591節 濁流比清流可愛第235節敢犯持吾令旗者之人,雖遠必誅!第803節 我能說個不字嗎?第1511節 不殺老頭了吧?第2095節 酇伯爵第1691節 楊展炮製衆土司第369節 顏大少的倭式婚禮第1200節 回來就開心第325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以牙還牙第1711節 口誅諸酋第2013節 猛攻堡壘第1099節 攻城戰七之三鍋參戰記第1189節 請媽祖神器!第1793節 太后杜亨·哈提婕的智慧第544節 鬥倭倭(二)序成爲大海盜之子第884節 揚基·加尼的傳奇(一)第766節 吳三桂咎由自取第1787節 帝國之痛第261節這是神戰第1373節 聯合作戰第116節往琉球而去第1024節 印度兵頂住了敵人的進攻第341節 攻心孫元化第2175章 許二牛回鄉第872節 反轉第1694節 助人乃快樂之本第782節 論功行賞第953節 艦長訓話第1238節 樹倒猢猻散第1018節 急攻開羅!第319節 離岸平衡大戰略!第1372節 釋羅布丹珠心結第224節出航前的軍議第749節 北伐之小處見大第522節 人才的大用第377節 玉雪上艦第1766節 十五年前的佈局第1619節 老毛子的狂飆突進第1199節 剩女要加稅第1269節 臨危照樣窩裡鬥第1921節 求援之時疫(一)第1150節 拆城第1868節 攻陷城主府第2186章 唱大風歌第277節 英國人乾的?第1686節 王太子顏琨第766節 衝冠一怒爲的是紅顏第191節你還是從了吧第123節刺客(一)第965節 移民事宜
第1214節 無奈的沙賈汗第1880節 吃飯要緊第828節 三天內破城第126節久米村條約第1887節 血與肉的磨坊第1861節 城牆上的槍聲第120節殿上歡唔第2177章 許二牛度假(二)第935節 三鍋居然在太歲頭上動土第1963節 大家都是中國人第1764節 娘娘保佑!第2001節 抽根籤從此認清兄弟們的嘴臉第411節 建立國家觀念!民族觀念!第1976節 吃烤包子第1595節 朱慈烥的憤怒第26節陳衷紀不喜反噴第786節 王爺的禮物第1473節 純正雞蛋人戴維先生(一)第467節 中國人頂住了中國人第1723節 攻下關隘第1626節 營壘立諸事定第162節書房夜話之督師經歷第1001節 藍軍在行動(三)第1566節 運河之善待民工第534節 事情的前奏第1858節 敵我兩方動態第1349節 千葉合戰之抓住武士落日餘暉第21節軍魂立第47節艦上一天(三)第1338節 江戶之花第150節複合裝甲挫東南第681節 貴族的享受第2053節 菲拉斯·帕夏和諸包頭佬的決心第583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一)第850節 花匠雷蒙第1087節 填溝壑第1669節 片甲不留(一)第52節造船!第1186節 小白皮戲老將第1129節 深宮鉅變(二)第1953節 我們也來打草谷第353節 夫人理政第1039節 魔都果阿第1693節 廷議風聞奏事(二)第1322節 有人聰明有人傻第1683節 二大印第安人戰利品第250節到呂宋之見總督第832節 領袖的關外攻略(訂閱多更得多)第1281節 回來就好第591節 濁流比清流可愛第235節敢犯持吾令旗者之人,雖遠必誅!第803節 我能說個不字嗎?第1511節 不殺老頭了吧?第2095節 酇伯爵第1691節 楊展炮製衆土司第369節 顏大少的倭式婚禮第1200節 回來就開心第325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以牙還牙第1711節 口誅諸酋第2013節 猛攻堡壘第1099節 攻城戰七之三鍋參戰記第1189節 請媽祖神器!第1793節 太后杜亨·哈提婕的智慧第544節 鬥倭倭(二)序成爲大海盜之子第884節 揚基·加尼的傳奇(一)第766節 吳三桂咎由自取第1787節 帝國之痛第261節這是神戰第1373節 聯合作戰第116節往琉球而去第1024節 印度兵頂住了敵人的進攻第341節 攻心孫元化第2175章 許二牛回鄉第872節 反轉第1694節 助人乃快樂之本第782節 論功行賞第953節 艦長訓話第1238節 樹倒猢猻散第1018節 急攻開羅!第319節 離岸平衡大戰略!第1372節 釋羅布丹珠心結第224節出航前的軍議第749節 北伐之小處見大第522節 人才的大用第377節 玉雪上艦第1766節 十五年前的佈局第1619節 老毛子的狂飆突進第1199節 剩女要加稅第1269節 臨危照樣窩裡鬥第1921節 求援之時疫(一)第1150節 拆城第1868節 攻陷城主府第2186章 唱大風歌第277節 英國人乾的?第1686節 王太子顏琨第766節 衝冠一怒爲的是紅顏第191節你還是從了吧第123節刺客(一)第965節 移民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