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6節 王爺的禮物

顏常武封王,絕對是件大事!

按明制,非姓朱的不得封王,異姓封王的話,都是國境線上的蠻王,非我族類的那種,比如蒙古的俺答汗被朝廷封爲順義王。

顏常武屬於漢人被封王,他的地盤大得不象樣,他得到了福建省,整整一個省作爲他的“湯沐邑”,即是封地。

不止是大,關鍵是他有權管轄全省的人事、財政、軍事、司法、外交等事務,朝廷一點都不管他!

而明朝藩王即使姓朱的,封地往往不大,頂多一座城市,且只能收收稅,卻不能管民政和軍事---早期的藩王還能管,但朱老四朱棣上臺後,逐漸把藩王的軍權都收了回來,不經皇帝允許,藩王不得出城,換言之,明朝藩王姓朱,被當成豬來養。

所以說,顏常武這個王爺非同小可!

他接了旨,換上王爺的裝束,其常服爲:烏紗翼善冠、紅色四團龍圓領、玉帶、皁皮靴。

而皇帝裝束則是烏紗翼善冠、四團龍圓領(兩肩加日月雙章,除黃色外可用其它顏色,當然不會用紅色)、玉帶、皁皮靴。

“王爺,看上去真是威風!”馬士英諂笑道。

“嘿嘿,還是軍裝威風,我不喜歡這些裝束,讓我有穿上戲服的感覺!”顏常武直言不諱地道。

“咳,好多人想穿這種戲服也不得啊!”姚明恭苦笑道,急叫道:“哎哎哎,王爺,你別脫了這戲服啊,至少得讓大夥兒慶賀過才行。”

顏常武覺得不舒服,竟然想解脫這套“戲服”!

姚明恭是對的,自接旨之後起,官員們一簇簇來,慶賀顏常武封王。

跟隨官員,擡着禮物來的隊伍把國公府前都堵塞了。

應天府的差役們,滿頭大汗地忙着指揮交通,求爺爺告奶奶,來的官員都是煌煌三品官員,哪得罪得起!

除了文官、武職之外,還有各路藩王、勳貴,他們再不齒顏常武,但禮節不敢拉下。

還是南京衛戍司令張守雲到來,見國公府堵個水泄不通,立即調憲兵上來,軍方勢力不同於差役,不怕得罪人,不聽勸的直接挪到一邊,這才把交通給疏通了。

國公府門上牌匾已經取下,等着換王爺府的牌匾,有資格的由顏常武陪着在上房說話,達不到資格的官員則由王府長史負責接待。

顏常武宣佈所送來的賀禮一概“璧謝”,即不收,只留下名貼。

要知道,他任王爺是何等大事,誰家的賀禮都不敢馬虎,送來的是都是上等禮物,他卻沒有藉機斂財。

自然,他得到了所有官員們的美譽。

過多三天後,大夥兒寧願他收下來禮物,哭爹喊孃的都想請他收下來。

新任閣臣的阮閣老宣佈,凡一年內收到禮物超過十兩銀子的話,按受賄罪論處!

打一巴掌給個棗兒,朝廷宣佈官吏們的工資平均翻倍,尤其是吏員的,最高的達到了125%的升幅。

瞧,前明的朱重八,待員工特別苛刻,縣令這個一縣之長的工資爲45兩銀子的年收入,而馬伕有40兩,賣油小販有20兩銀子的年收入。

永明朝的朱由產一上臺,就給官吏加10%的收入,號稱爲百分之十皇帝。

顏大少更厲害,給官吏們加了大筆的養廉銀,年收入達到幾百上千,官員們自然是歡天喜地了。

但養廉銀是給官員,而不是給吏員!

顏常武即王位,第一次出王令,就是給大家工資(不是養廉銀)翻倍,先前的吏員工資越少的,工資提得越多!

時人評論:“東南王有王荊公本色也!”

王荊公即王安石,他做變法改革,頭一條也是給官吏們提工資,所以很得官吏們的擁護。

乃至於他下臺後,擁護他的官吏們繼續與反對他的官吏們鬥來鬥去,如北宋著名的大奸臣蔡京,就是王安石的門徒哦,他甚至成功地將反對新法者都打入另冊,乃著名的“元佑黨人碑”。

相比之下,張居正也學人搞改革,由於他不敢觸動祖宗家法,不給官吏們提工資,他下臺後的第四天,就挨東林黨把他的政策徹底推翻,生前榮譽剝光豬,子孫凍餓而死,簡直無還手之力。

雖然顏大少給大家這樣那樣的要求,但對於善財童子是人人喜歡的,傳言他是媽祖娘娘座下的金童轉世,東南府則將他稱呼爲“金銅童子”,初時南明臣民不解其意,現在明白過來了!

官吏們想來想去,還是這樣的王爺好!

肯定有不河蟹的聲音,如太子少師方逢年,上書直諫,指出顏常武封王不合制度之處:異姓封王、實封、封地過大。

“……此國中之國,長此以往,閩省之人只知東南王不知朝廷,必國將不國!”方逢年奏道。

他認爲與制不合,明朝藩王不得干涉地方政治軍事事務,不得擅自離開封地,結交地方官員,形成“有明諸籓,分封而不錫土,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的局面,如今東南王則徹底推翻了之前制度。

方逢年,明末浙江遂安人,字書田,號獅巒。明熹宗天啓二年(1622年)在朝廷舉行的進士考試中,考取進士第四名,隨即被選爲庶吉士的官職。

天啓四年(1624年),在主持湖廣地區地方鄉試向考生提問時事時,發策有“巨璫大蠹“語,得罪朝中魏忠賢的爪牙,因而被誣陷削職回到家中。

崇禎年間,奸黨被除後,方逢年又重新被起用,在朝中擔任日講官,後又升至國子監祭酒(官名)、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入閣輔政。後罷歸。

南明立,方逢年已垂垂老矣,被起用,擔任皇子老師,加太子少師銜。

他是東林黨,顏常武打倒東林黨時,因其老,又久不執政,遂給了皇家一個面子,沒將他罷斥(其實顏大少放他在皇子身邊,頗有不良念頭),如今他終究忍不住,跳將出來。

他的奏摺經過內閣、東南王府,皆詭異地不加任何意見,直達皇宮大內。

皇帝朱由產將他的奏摺留中不發。

然後方逢年繼續作死,再上奏摺,說顏大少給大家發錢,與太祖之意相背,違了祖宗家法!

內閣、東南王府又不加任何意見,奏摺直達皇宮大內。

朱由產無奈之下,請了方逢年過宮,與他說道:“堂堂的一個太子少師,居然不解朕意,不明事理,如何做得了皇子老師,令朕失望!”

這話非常重,方逢年臉漲得通紅!

“北京落入清人手裡,若給清人成席捲之勢,長江以南亦將不保,我等皆無存身之地!東南王光復北京,讓漢家衣冠存亡續接,乃是天大的功勞,不封王不足以酬其功!”朱由產搖頭道:“雖然把閩省封出去了,但你可曾知曉,東南王是閩南人,閩南人是如何持家的?”

頓時方逢年呆愕了,聽朱由產淡淡道:“他不在時,不照樣是朱家人在管着閩省,誰敢動閩省!”

閩南風俗,男人出海打拼,媳婦在家管家,而顏常武在大陸的正室,乃大明公主朱真真!

朱由產疲倦地道:“你告老回鄉吧,放你在在皇子們身邊,會害了他們的!”

對於顏常武的不良念頭,朱由產知道得清清楚楚,因此將方逢年罷歸。

他爲顏常武所立,人皆稱其昏庸無能,但事實上,朱由產明哲保身,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保全明朝,終其一世,顏常武對他尊重有加,不敢怠慢。

第1819節 殺進那不勒斯城第1012節 兩場報告第1782節 大維齊爾的不安第184節宜將餘勇追窮寇(二)第84節又婦人之仁?第1640節 帶路黨科什圖尼察(一)第709節 誰可爲帝?第1514節 阿卜杜勒·阿齊茲第二第290節 宣川浦大捷第1211節 王的欣悅第917節 七天下城之慾打雄城第782節 論功行賞第1565節 運河之民工隊第963節 王子開齋記第978節 領袖式的婚禮第1598節 冊立皇太孫第1358節 漠南蒙人不好過第1532節 嚇寶寶一跳第1365節 有種的就跟我上!第1838節 甲板上的會議第752節 北伐之其實兩邊都一樣第1802節 “帝國”號戰列艦出動(二)第439節 新兵一枚之天賦特色第984節 如此的外交大臣!第973節 12月居仁堂會議第1345節 千葉合戰之一念之差第1027節 好一個總督第209節劉之鳳的質問第1971節 新蒙古人創造新奇蹟第1431節 倒想看誰來敲我的頭盔!第990節 印度人的問題第1553節 凜冬將臨第2092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七)第10節修路風波第410節 犒勞一下自己第892節 洪煕官的心聲第621節 勝利衝過好望角第112節誘之以利第758節 北京保衛戰第762節 千古奇功!第51節船底世界第966節 喜歡吃米的倭人第606節 洪熙官的報告第1693節 神功在身的土兵第1370節 辦班作用大第2012節 包頭佬的頑強第410節 犒勞一下自己第347節 三方鬥毆外交事件第984節 如此的外交大臣!第1970節 另類火力逞威第1901節 茫然的帕夏第734節 沉重打擊勳貴第469節 安汶登陸戰(二)第188節絕對領導權第1908節 包頭佬的進攻第692節 艦隊出動!第1863節 巷戰的好戰術第1956節 葉爾羌人撤離天山北路第810節 明軍出關第1530節 進步的土耳其人!第1552節 我軍進攻之將軍殞第1042節 德叔管後勤第1184節 你有火槍,我有阿三第237節倭人和土著第2001節 抽根籤從此認清兄弟們的嘴臉第934節 步步緊逼第516節 兩槍取了素丹命第1458節 勝利會師第1665節 骷髏旗起第205節榮辱雙重天第1841節 反咬一口第623節 進入下降通道的大明第1052節 被嚇倒的桑賈克貝伊第1557節 世易時移第305節 芝麻開門第959節 終於有了發現第1375節 歸化之路順利第269節西雷斯馬的方法第310節 德川秀忠的忠告第575節 打亞齊(二)第576節 商人賺你的錢就行了!第626節 姚閣老歸東南府第1745節 軍頭楊展拜佛第491節 馬打籃戰定第868節 上風?下風?第1669節 片甲不留(一)第1170節 大明史上第二奸臣第1739節 漢藏交戰(二)第2008節 大吉之兆第25節夜襲荷蘭人第2097節 紅海垂釣第89節定鼎之戰(四)第623節 進入下降通道的大明第1472節 不是我不幫助他們第31節升官後的教育第45節艦上一天(一)第216節風浪中的戰列艦第1559節 運河之糧與人第1606節 奶茶要乘熱來喝第1666節 挨不到邊
第1819節 殺進那不勒斯城第1012節 兩場報告第1782節 大維齊爾的不安第184節宜將餘勇追窮寇(二)第84節又婦人之仁?第1640節 帶路黨科什圖尼察(一)第709節 誰可爲帝?第1514節 阿卜杜勒·阿齊茲第二第290節 宣川浦大捷第1211節 王的欣悅第917節 七天下城之慾打雄城第782節 論功行賞第1565節 運河之民工隊第963節 王子開齋記第978節 領袖式的婚禮第1598節 冊立皇太孫第1358節 漠南蒙人不好過第1532節 嚇寶寶一跳第1365節 有種的就跟我上!第1838節 甲板上的會議第752節 北伐之其實兩邊都一樣第1802節 “帝國”號戰列艦出動(二)第439節 新兵一枚之天賦特色第984節 如此的外交大臣!第973節 12月居仁堂會議第1345節 千葉合戰之一念之差第1027節 好一個總督第209節劉之鳳的質問第1971節 新蒙古人創造新奇蹟第1431節 倒想看誰來敲我的頭盔!第990節 印度人的問題第1553節 凜冬將臨第2092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七)第10節修路風波第410節 犒勞一下自己第892節 洪煕官的心聲第621節 勝利衝過好望角第112節誘之以利第758節 北京保衛戰第762節 千古奇功!第51節船底世界第966節 喜歡吃米的倭人第606節 洪熙官的報告第1693節 神功在身的土兵第1370節 辦班作用大第2012節 包頭佬的頑強第410節 犒勞一下自己第347節 三方鬥毆外交事件第984節 如此的外交大臣!第1970節 另類火力逞威第1901節 茫然的帕夏第734節 沉重打擊勳貴第469節 安汶登陸戰(二)第188節絕對領導權第1908節 包頭佬的進攻第692節 艦隊出動!第1863節 巷戰的好戰術第1956節 葉爾羌人撤離天山北路第810節 明軍出關第1530節 進步的土耳其人!第1552節 我軍進攻之將軍殞第1042節 德叔管後勤第1184節 你有火槍,我有阿三第237節倭人和土著第2001節 抽根籤從此認清兄弟們的嘴臉第934節 步步緊逼第516節 兩槍取了素丹命第1458節 勝利會師第1665節 骷髏旗起第205節榮辱雙重天第1841節 反咬一口第623節 進入下降通道的大明第1052節 被嚇倒的桑賈克貝伊第1557節 世易時移第305節 芝麻開門第959節 終於有了發現第1375節 歸化之路順利第269節西雷斯馬的方法第310節 德川秀忠的忠告第575節 打亞齊(二)第576節 商人賺你的錢就行了!第626節 姚閣老歸東南府第1745節 軍頭楊展拜佛第491節 馬打籃戰定第868節 上風?下風?第1669節 片甲不留(一)第1170節 大明史上第二奸臣第1739節 漢藏交戰(二)第2008節 大吉之兆第25節夜襲荷蘭人第2097節 紅海垂釣第89節定鼎之戰(四)第623節 進入下降通道的大明第1472節 不是我不幫助他們第31節升官後的教育第45節艦上一天(一)第216節風浪中的戰列艦第1559節 運河之糧與人第1606節 奶茶要乘熱來喝第1666節 挨不到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