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節 姚閣老歸東南府

高雄碼頭上,顏常武率孫承宗等文武官員一起迎接姚明恭。

他一見姚明恭,真的是滿心歡喜。

但見得姚閣老精神抖擻,容光煥發,顏常武對於東南府辦差之人,最喜歡精神面貌好的人,常說無論水平高低,首先要講鬥志和精力。

姚明恭歸東南府,意義重大!

如果說孫承宗是前朝重臣,則他是今朝的東閣大學士、戶部尚書、太子少保(皇太子的老師),可謂是柄國重臣。

連他都歸了東南府,這是一個標誌性的大事件,表明他對東南府的看好。

我東南府如日中天,大事成矣!

而姚明恭見到顏常武禮謙下士,也深受感動。

一個恭敬欲跪,另一個急步攙扶,把腕共進。

碼頭上上演了一出君臣相得的精彩大戲,做給世人看,大家都是演員,入戲很快,表現出衆,如此揚我東南府之名,大有益處。

“侯爺,老夫到東南府,是爲了我大明黎民百姓!”姚明恭向顏常武說道,不以自己曾爲大明閣老而態度倨傲,既然都賣了,那就賣個徹底。

“先生助我,則我大明黎民百姓得救矣!”顏常武以手加額,慶幸道。

當時兩人口口聲聲講的是“我大明”,都是那種爲大明憂國憂民的表現。

等之後形勢明朗化,顏大少露出了他的真面目,一些不爽東南府的人就多說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一首名作《放言五首·其三》,試看如下:

“贈君一法決狐疑,不用鑽龜與祝蓍。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

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僞復誰知?”

……

好一個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

顏大少終崇禎在位時,從不顯露反跡,確實深深地迷惑了世人!

姚明恭休息了一天後,顏常武在高雄新建的“行在”辦公大樓裡,舉行了隆重儀式,禮聘姚明恭爲東南府“資政”,向他發出金色聘書。

資政是一種高級顧問性質的榮譽職務,待遇比照東南府總理,對於東南府軍政大事,悉得建言獻策。

這只是初步的合作,將來看雙方合拍的程度,姚明恭的表現,再行安排其它職務。

包括姚明恭,東南府現有三位“資政”了,都是從大明過檔來的前大明高官,分別爲孫承宗、熊文燦和姚明恭,前二者皆得實職,幹得有聲有色,事業再開第二春。

以姚明恭的謙恭態度,他外放要職是指日可待,況且,他初來乍到,就送上一樁大功勞!

顏常武辦公室裡,顏常武、熊永媚、孫承宗坐着,姚明恭取出一份大紅喜貼道:“幸不辱命!”

送來的是一份許嫁女已報婚書,顏常武要娶新妻了!

新妻高貴只差過公主,因爲她是郡主!

顏常武將要迎娶的是金華王朱由產之女朱氏朱真真!

朱由產是崇禎皇帝朱由檢的叔伯兄弟,封地金華,是個庸王,沒有大惡也無大錯,平平常常的一位王爺。

這次姚明恭出山,專門繞道金華作媒,代表顏常武向朱由產求親,欲兩家結秦晉之好。

行動大獲成功,朱由產同意了婚事。

顏常武已有正妻,這位朱氏同樣以妻禮迎娶,過門後與正妻分庭抗禮。

朱真真幾歲?

八歲!

如此幼齒,顏常武當然不會禽獸到即時迎娶,而是先下聘書,待她長大到適齡之後才正式過門。

他要的是一個名份!

讓朱由產同意這樁婚事的原因不僅僅是姚明恭的面子與口才,還有顏家的五千兩黃金聘禮。

這是唐朝時那個幹部禮聘大唐文成公主的價碼,是真金,不低了,表明了東南府對郡主下嫁重視的態度。

明朝時期黃金是非常值錢的,朱由產覺得有面子,東南府的核心高官們則認爲很值得,皆大歡喜!

姚明恭滿面笑容地道:“奉侯爺之意,與王爺說了,既然落聘,朱氏不必纏足,王爺有點驚奇,聽說是‘侯爺的媳婦侯爺來做主’於是王爺說乃天經地義,乃向內傳話,吩咐郡主從此不必纏足!”

“很好,姚資政還沒到來,已經先立大功!”顏常武誇獎道。

然後,姚明恭按部就班,先去東南大學進修三個月,這是慣性,誰都不例外。

以他的身份,是不用與其他學生一起在大課堂上,而是開小竈,至多來多幾個陪讀的學生。

通過學習,學到東南府的施政和決策思路,向這個思路看齊,如果覺得不接受,可以不做實務官,只做清貴之職,就純做資政,起到諮詢作用,而且,可以在國學方面下功夫。

明朝官民接受顏常武的一個方面是他尊重國學,認同國學中的許多理念,當然有的地方他並不接受,但無傷大雅。

在東南府,除了文官和軍隊要按他的要求穿制服之外,其餘的衣着裝束並不管制,就連公職人員,在非上班時期,也能穿想穿的衣服,譬如一些明人閒暇時喜穿道袍,絕對沒問題的。

明朝官吏居家穿道袍,來自嘉靖的遺風,這位皇帝信道,在皇宮穿道袍,百官爲了討好他,也穿起了道袍,此後流毒甚深。

文字方面雖然在公家機構和學校裡推行簡體字,但市面上用繁體字也沒問題。

至於中國傳統風俗節日和道德文化,幾乎原樣照搬。

姚明恭不認同東南府的執政思路也沒問題,拿他來擺就成了。

他若有興趣翻故紙堆做學術研究,養多一個也無所謂。

但姚明恭也不是傻的,辛苦過海,不顧名聲是爲了來這裡吃稀飯?他當然要吃乾飯。

他聰明地向東南府的政策方針靠攏,上交的“作業”給顏大少看過,確實是東南府的作風。

所以等他學完之後,他的新職務到手:“成爲孫承宗的副手,協助孫承宗管理東南府政務。”

不得不說這位姚資政有心,他一個部門接一個部門地去觀政學習,之前一聲不吭,待到自己瞭解到足夠信息後,覺得可以對政務進行改進時才發聲。

短短數月,孫承宗就向顏常武表示,姚資政成熟矣,足夠大用!

他在臺灣得到重用,發揮出應用的作用,吸引更多的大明人才投奔到東南府,人多就是好事,人多力量大。

何止是文臣過來,東南府迎來了一大批軍事人才的到來,抵抗北虜最有力的寧遠軍核心部隊到達臺灣!

第839節 大明明的發展(二)第704節 大魚落網第1722節 楊璟新打關隘第812節 韃靼人的戰術第1806節 夠嗆的海軍上將第1568節 中國人無處不在第372節 倭人在安南第511節 黑化的華人第763節 由天而定第1580節 國與國之間的關係第1093節 攻城戰二之鏖戰第1533節 大維齊爾的對策第31節升官後的教育第1133節 太后教子第774節 寬宏大量的領袖第407節 巴伐維亞城之殤第2085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二)第225節時刻要學習第428節 孫承宗主持立法第2181章 皇宮大變樣第900節 新勝利廣場第2182章 南京大變樣第1478節 世俗化埃及是必需的第78節海峽兩岸的戰備第1745節 軍頭楊展拜佛第561節 夫人來就不同第799節 朱慈焌在行動第1421節 蘇雷什之心第1449節 兒子從別人嘴裡知道爹第173節國朝特色的“考察”第1344節 千葉合戰之戰鬥歷程第1444節 三將軍備戰第185節宜將餘勇追窮寇(三)第378節 我們將沒收你的武器第470節 議造淺水炮艇第433節 新兵一枚之丘逢吉第1615節 如果他們沒有火槍該多好啊!第1917節 要我撤沒門!第1168節 一團糟糕的明廷第248節到呂宋之屈辱第1868節 攻陷城主府第1312節 滅虜會議(一)第2179章 中華自在閒人第1964節 進烏魯木齊城(一)第2006節 艱苦的戰鬥第501節 沒人要的閩撫位置第353節 釜底抽薪第1337節 茶事第1870節 伊斯肯得侖城之奴(一)第1442節 我們都是剎帝利!第374節 讓大家一起發財第382節 陳玉雪勇破海盜船第661節 天津保衛戰之又掛一侄第1985節 震撼人心的三招第315節 炮艦是真理第1126節 陰謀的醞釀第1138節 引蛇出動第271節入港炸船第1267節 桂林平息第529節 巴厘島度假第332節 摸營第989節 不省心的印度兵第1522節 咬骨頭咬碎牙的白皮狗第1770節 不得硬拼!第797節 講述文之道第871節 林加島之戰(三)第1977節 打過去!第1707節 去找老毛子談判第1592節 諮議局成立第313節 媽祖娘娘顯靈了!第354節 “赤地千里”計劃第1124節 宏運來了擋不住第123節刺客(一)第1039節 魔都果阿第757節 入川之鬥將第1594節 改進型毒藥第1095節 攻城戰四之捅了馬蜂窩第1007節 王上萬歲!第359節 無恥倭人,爺早防着你了第459節 成爲通訊員第1571節 運河之成功經驗第1553節 凜冬將臨第403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大勝第4節得位第2064節 有至尊導遊帶領的遊覽(二)第1598節 冊立皇太孫第2093節 海雷丁是小孩第536節 大婆教小妾第931節 望風而逃的白皮第18節真相大白第1733節 擊殺曲吉多吉第1690節 “風聞奏事”給不給?第1718節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908節 紅毛番的對策第1392節 萬隆城邊的鄰居第26節陳衷紀不喜反噴第338節 人事安排洋人上位第924節 華人文弱?!第765節 錢多多心情好第1161節 奧斯曼不同於大明明
第839節 大明明的發展(二)第704節 大魚落網第1722節 楊璟新打關隘第812節 韃靼人的戰術第1806節 夠嗆的海軍上將第1568節 中國人無處不在第372節 倭人在安南第511節 黑化的華人第763節 由天而定第1580節 國與國之間的關係第1093節 攻城戰二之鏖戰第1533節 大維齊爾的對策第31節升官後的教育第1133節 太后教子第774節 寬宏大量的領袖第407節 巴伐維亞城之殤第2085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二)第225節時刻要學習第428節 孫承宗主持立法第2181章 皇宮大變樣第900節 新勝利廣場第2182章 南京大變樣第1478節 世俗化埃及是必需的第78節海峽兩岸的戰備第1745節 軍頭楊展拜佛第561節 夫人來就不同第799節 朱慈焌在行動第1421節 蘇雷什之心第1449節 兒子從別人嘴裡知道爹第173節國朝特色的“考察”第1344節 千葉合戰之戰鬥歷程第1444節 三將軍備戰第185節宜將餘勇追窮寇(三)第378節 我們將沒收你的武器第470節 議造淺水炮艇第433節 新兵一枚之丘逢吉第1615節 如果他們沒有火槍該多好啊!第1917節 要我撤沒門!第1168節 一團糟糕的明廷第248節到呂宋之屈辱第1868節 攻陷城主府第1312節 滅虜會議(一)第2179章 中華自在閒人第1964節 進烏魯木齊城(一)第2006節 艱苦的戰鬥第501節 沒人要的閩撫位置第353節 釜底抽薪第1337節 茶事第1870節 伊斯肯得侖城之奴(一)第1442節 我們都是剎帝利!第374節 讓大家一起發財第382節 陳玉雪勇破海盜船第661節 天津保衛戰之又掛一侄第1985節 震撼人心的三招第315節 炮艦是真理第1126節 陰謀的醞釀第1138節 引蛇出動第271節入港炸船第1267節 桂林平息第529節 巴厘島度假第332節 摸營第989節 不省心的印度兵第1522節 咬骨頭咬碎牙的白皮狗第1770節 不得硬拼!第797節 講述文之道第871節 林加島之戰(三)第1977節 打過去!第1707節 去找老毛子談判第1592節 諮議局成立第313節 媽祖娘娘顯靈了!第354節 “赤地千里”計劃第1124節 宏運來了擋不住第123節刺客(一)第1039節 魔都果阿第757節 入川之鬥將第1594節 改進型毒藥第1095節 攻城戰四之捅了馬蜂窩第1007節 王上萬歲!第359節 無恥倭人,爺早防着你了第459節 成爲通訊員第1571節 運河之成功經驗第1553節 凜冬將臨第403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大勝第4節得位第2064節 有至尊導遊帶領的遊覽(二)第1598節 冊立皇太孫第2093節 海雷丁是小孩第536節 大婆教小妾第931節 望風而逃的白皮第18節真相大白第1733節 擊殺曲吉多吉第1690節 “風聞奏事”給不給?第1718節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908節 紅毛番的對策第1392節 萬隆城邊的鄰居第26節陳衷紀不喜反噴第338節 人事安排洋人上位第924節 華人文弱?!第765節 錢多多心情好第1161節 奧斯曼不同於大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