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0章 贈別手書

三天後的中午時分,皇宮中,天下最尊貴的一家三口,顏常武、朱真真與新鮮出爐的大明皇帝朱和坪正在吃飯。

五菜一湯,菜餚精緻,不象前明那樣大肆鋪陳,吃不了的浪費掉了。

新明厲行節約,餐桌上有“光盤行動”,與南華帝國如出一轍。

氣氛既快樂也有悲傷,是顏常武呆在南京的最後一天,明天他將離開南京。

朱和坪初步坐穩皇位,顏常武這麼聰明的人,淡化自己的存在,突出兒子。

且位置是朱和坪坐中間,他的父母坐兩邊了,直說他是皇帝,就應該坐中間。

父母愛兒女而計之甚遠,讓個座位算什麼!

朱真真給兒子夾菜,說起來道:“娘不在身邊時,要好好照顧自己!”

她也準備離開的計劃之前沒與兒子提起來,朱和坪大吃一驚,忙問道:“母親要離開孩兒?”

當着顏常武的面,朱和坪都不敢自稱朕。

“是啊,你長大了,娘也要離開了!”朱真真微笑道。

朱和坪現在當了皇帝,朱真真雖然是她的娘,但沒有“太后”的名份,只有大明公主的名份,一點都不合適呆在皇宮裡。

以前朱和坪未成年,朱真真還能呆在宮裡,如今必須出宮,否則衆口鑠金,那些壞蛋什麼難聽的話都說得出來!

朱和坪搖頭道:“母親,您萬萬不能離開孩兒!”

他對顏常武道:“父親,您也知道咱們家是怎麼一個情形,其他人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如果情勢變動時,說到南京城我是舉城皆敵!唯有母親,是最疼愛我與最能幫助我的,還請父親允許母親留下來!”

顏常武也知道朱和坪說得對,更知道朱真真捨不得兒子,於是他應允了,對朱真真道:“你就呆在東南王府吧!”

又對朱和坪道:“平時母親在王府居住,你有大事可以去找她商量,小事就不要麻煩她了!”

“是,父親!”朱和坪恭敬地道。

這頓飯他們足足吃了一個小時,算是慢了,往時顏常武頂多半小時就解決。

吃過飯,休息喝茶,朱和坪對顏常武求道:“父親,孩兒想時刻聆聽父親的教誨,但關山迢迢,海路茫茫,孩兒想請父親留下墨寶,放在金屏上,時刻銘記!”

“好!”顏常武也不客氣,吩咐內侍取文房四寶,當場揮毫,寫下了:

“實幹興邦,空談誤國!”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發展纔是硬道理!”

“以德爲先,依法治國!”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顏常武以前是漁村村長,粗野不文,但隨着他登上高位,知道書法的作用,就由國內的書法家教他,苦練了一把,寫的字還是可以的。

朱和坪一件件地看過,心中大喜,對父親感謝不盡!

他即將負起全面治理的大明形勢錯綜複雜,國家大,環境差異大,人口多且不算,其心各異,尤其是前朝留下來的官紳勢力龐大,雖然他們對皇帝表示恭順,但一旦形勢有變,難保他們會反覆無常,而且他們本身有劣根性,比如他們好清談,擅長放嘴炮,你一不小心的話,他們就會趁機搞事。

光說不幹多好啊,幹活又苦又累,還得負責任!

如今大明也採取了和南華帝國一樣一樣的做法,那就是戰功第一,經濟優先,地區發展跟上的原則,都是實打實的功績,作假不得。

但對於官員的要求就高了,發展經濟不是想上就上的,尤其是不能激起民變就象個緊箍咒壓迫着官員,要去調研,要作規劃,捋起袖子來幹活,出一身臭汗,還不一定有成果!

前明當官就輕鬆了,做臺諫官員是手握天憲,地動山搖!

任爾是首輔、閣臣、六部尚書又如何,小小的一個六科給事中,官階才七品,卻能去封駁聖旨,逼着大人們到君前聽參,被臺諫官員噴了一臉口水!

特別是在翰林院,近着君前,清貴無比,非翰林不得入閣,哪怕那些在外功勞赫赫的大臣們,只要沒有翰林的資歷,就不能入閣拜相。

雖然在大明已經建立了文官、武將勳貴與TJ的平衡,還建立了“軍事委員會”,皇帝直接掌握軍權,兵部尚書在軍事委員會裡的地位只能算是中等,但朱和坪對於文官的勢力保持着高度警惕!

他怕重蹈前明文官光說不練的覆轍,但他年輕,怕壓制不住文官,而有了顏常武的手書,那就不同了,誰敢在他面前玩弄以前那一套的,就讓那個人看看兩造中華的東南王的手書!

還有“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這是針對那些熱衷於清淡,眼裡面只有宗法名聲,動輒就是祖宗家法,以聖人之道來欺壓君王,不顧及實際情況而誇誇其談,衆人還得洗耳恭聽的傢伙們!

顏常武所言就是要大家不要拘泥於以前的經驗,按照事物的實際情況辦事。

“發展纔是硬道理!”則是真言灼語,說一千道一萬,就是在大力發展經濟、提高老百姓的生活待遇,提升軍力,只有國家發展起來,一切都有可能,否則就會淪於空談。

這同樣是對空談家的反擊,前明正因爲太多的嘴炮專家,他們不斷說,還扯別人後腿,萬萬要不得。

再有“以德爲先,依法治國!”則是對前明那些道貌岸然的傢伙們進行的壓制,傢伙們個個滿嘴仁義道德,鼓吹德行第一,實際上是要求別人德行要好,自己則是男盜女娼,壞事做盡。

亦即是寬以待已,嚴與律人。

“德”肯定要講,但要貫徹執行的是顏常武提倡的新德,亦即是愛君王、愛國家、愛民衆,提高民族的道德修養。

治理國家則要講法治,以法冶國,依法行事,乃是他律之治,而德治則是自律之治,兩者並行,缺一不可。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則是引領國家走上科技興國的道路,只有科學技術才能提高生產力,才能把一個國家的發展從一個高度提高到新的高度。

就拿兩中華超級發達的火藥生產來說吧,火藥中需要大量的硝石,以前想找到硝石,只能在廁所或者老房子周邊的牆壁上刮取自動形成的硝石,產量很低。

但中國人使用了顏常武教過的“堆肥產硝法”,就是把是用動物糞便和灰泥混合,加入麥草後堆積成2米寬、5米長的堆肥,每隔兩週淋一次尿液來保持內部潮溼,促進有機物分解。如此持續一年後將原料啓封,用水溶出其中的雜質,再用草灰反應得到硝石。

使用這種方法能夠大量產硝,從而滿足了戰爭戰爭的需要,而堆肥用過後也不會浪費,可以做很好的肥料。

再有倭國曾經得到過中國的絲綢生產技術和茶樹,但當中國人改進了工藝和樹種後,倭國貴族們只穿中國的絲綢和喝中國茶!

南華產的白糖居然在甘蔗種植大區的印度賣得極好,而印度人的白糖根本賣不出去,原糖都賣給中國人生產白糖,價格飆高三倍以上!

……

有了顏常武的五份手書,朱和坪覺得自己就有了最完好的治國方略,他對父親感謝再三!

第1538節 顛峰對決之國力差距第1486節 伏擊之土耳其人雄起第1869節 中國兵不是羅馬兵第1922節 求援之時疫(二)第1255節 難逃一劫第1044節 進波斯灣!第1689節 求佛保佑第464節 馬打籃人知錯第540節 怪夢之我不殺東林黨第667節 西班牙不過如此第645節 亞齊戰事完第1129節 深宮鉅變(二)第557節 董小宛入門第967節 新的力量第302節 東南軍鬥韃子兵(三)第1686節 王太子顏琨第1486節 伏擊之土耳其人雄起第212節鄒維璉來也第264節荷蘭人的備戰第522節 人才的大用第1933節 下官願降!第815節 不可與之爲敵第1501節 大煙槍埃姆雷帕夏第2199章 西洋人第1633節 老毛子吃魚不會吐刺第685節 總算贏了第913節 錫蘭海戰之前鋒旗艦難爲第1970節 另類火力逞威第911節 錫蘭海戰之準備打了第1314節 滅虜會議(三)第214節一籌莫展的鄒巡撫第1500節 智勇雙全劉國軒第2051節 咱也成爲了騎兵達人第235節敢犯持吾令旗者之人,雖遠必誅!第660節 天津保衛戰之殺殺殺第292節 噴水寶寶要倒黴了(求訂閱)第1551節 我軍進攻之騎兵戰第2037節 包頭佬不甘示弱第1068節 奧斯曼帝國宮廷第460節 馬打籃人來了第1481節 勸上第978節 領袖式的婚禮第1690節 “風聞奏事”給不給?第769節 殺鰲拜第1708節 爭房第967節 新的力量第1127節 科普律魯·帕夏的條件第1040節 果阿商人有心了第321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來者不善第943節 華人在印度的攻略第2030節 憋屈的包頭佬第1847節 炮轟伊斯坦布爾第361節 甘輝力諫某大少不可光看戲第443節 狗咬之謎第122節琉球人竟勝東南府一籌第1447節 硬剛(三)第854節 展會中第1747節 我來守西藏第710節 心有萬匹泥馬過境的顏大少第1858節 敵我兩方動態第1253節 東方規則第2076節 教育新出爐的勳貴第15節送你三萬兩第1138節 引蛇出動第869節 林加島之戰(一)第1280節 回南京第1427節 雄城難下第1705節 動作不必整齊的閱兵式第180節大海戰(二)第1782節 爲反對而反對的維特議員第633節 不讓一帆在虜海第423節 左良玉歸來第457節 運牲船運人第934節 步步緊逼第1927節 求援之錫克人有麻煩第1693節 神功在身的土兵第565節 驅虎吞狼之亞齊掐柔佛第1028節 和平入城第1474節 純正雞蛋人戴維先生(二)第695節 萬事俱備第335節 太祖朝舊事重演第521節 大家都聰明第46節艦上一天(二)第1189節 請媽祖神器!第1670節 轟擊金川城寨第34節戰俘生涯第1020節 開羅城的備戰第1706節 河口城雜事第679節 在荷蘭(二)第1418節 雄關難過第478節 打進王宮第1310節 明義第1500節 智勇雙全劉國軒第503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四)第506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七)第279節 處大過部第1469節 直駛也門亞丁!第217節大艦上的生活第1190節 領袖光環的威力第1300節 飲水思源
第1538節 顛峰對決之國力差距第1486節 伏擊之土耳其人雄起第1869節 中國兵不是羅馬兵第1922節 求援之時疫(二)第1255節 難逃一劫第1044節 進波斯灣!第1689節 求佛保佑第464節 馬打籃人知錯第540節 怪夢之我不殺東林黨第667節 西班牙不過如此第645節 亞齊戰事完第1129節 深宮鉅變(二)第557節 董小宛入門第967節 新的力量第302節 東南軍鬥韃子兵(三)第1686節 王太子顏琨第1486節 伏擊之土耳其人雄起第212節鄒維璉來也第264節荷蘭人的備戰第522節 人才的大用第1933節 下官願降!第815節 不可與之爲敵第1501節 大煙槍埃姆雷帕夏第2199章 西洋人第1633節 老毛子吃魚不會吐刺第685節 總算贏了第913節 錫蘭海戰之前鋒旗艦難爲第1970節 另類火力逞威第911節 錫蘭海戰之準備打了第1314節 滅虜會議(三)第214節一籌莫展的鄒巡撫第1500節 智勇雙全劉國軒第2051節 咱也成爲了騎兵達人第235節敢犯持吾令旗者之人,雖遠必誅!第660節 天津保衛戰之殺殺殺第292節 噴水寶寶要倒黴了(求訂閱)第1551節 我軍進攻之騎兵戰第2037節 包頭佬不甘示弱第1068節 奧斯曼帝國宮廷第460節 馬打籃人來了第1481節 勸上第978節 領袖式的婚禮第1690節 “風聞奏事”給不給?第769節 殺鰲拜第1708節 爭房第967節 新的力量第1127節 科普律魯·帕夏的條件第1040節 果阿商人有心了第321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來者不善第943節 華人在印度的攻略第2030節 憋屈的包頭佬第1847節 炮轟伊斯坦布爾第361節 甘輝力諫某大少不可光看戲第443節 狗咬之謎第122節琉球人竟勝東南府一籌第1447節 硬剛(三)第854節 展會中第1747節 我來守西藏第710節 心有萬匹泥馬過境的顏大少第1858節 敵我兩方動態第1253節 東方規則第2076節 教育新出爐的勳貴第15節送你三萬兩第1138節 引蛇出動第869節 林加島之戰(一)第1280節 回南京第1427節 雄城難下第1705節 動作不必整齊的閱兵式第180節大海戰(二)第1782節 爲反對而反對的維特議員第633節 不讓一帆在虜海第423節 左良玉歸來第457節 運牲船運人第934節 步步緊逼第1927節 求援之錫克人有麻煩第1693節 神功在身的土兵第565節 驅虎吞狼之亞齊掐柔佛第1028節 和平入城第1474節 純正雞蛋人戴維先生(二)第695節 萬事俱備第335節 太祖朝舊事重演第521節 大家都聰明第46節艦上一天(二)第1189節 請媽祖神器!第1670節 轟擊金川城寨第34節戰俘生涯第1020節 開羅城的備戰第1706節 河口城雜事第679節 在荷蘭(二)第1418節 雄關難過第478節 打進王宮第1310節 明義第1500節 智勇雙全劉國軒第503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四)第506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七)第279節 處大過部第1469節 直駛也門亞丁!第217節大艦上的生活第1190節 領袖光環的威力第1300節 飲水思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