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4節 他回來了!

大臣們的夜茶聚會,在早晨時分被情報簡報的方式讓監國公主朱真真知曉了。

情報簡報的來源,新明有東廠、錦衣衛、軍事情報局和經濟情報局四個情報機構,情報匯聚到東廠,以情報簡報的方式,由TJ送進宮來。

情報包括了軍政方面、國外、民衆生活等等,官員被監視是必然的,昨夜內閣大臣們聚會,茲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立即上報。

“主政官員情緒穩定!”

見到情報寫明這是一次普通的聚會,監聽到的內容主要是因爲評價前明與今明,對今上不勝感謝,謝謝他們對大臣們的信任,這是唱讚歌,朱真真也就放下心。

她讀過本朝編撰的《明史》,哪還不知道前明的皇帝與文官是什麼樣的德性,內閣大臣們有此感慨正常不過。

前明一個老大帝國,本來是家大業大,怎麼都敗不光,孰料遇到內外賊冠作亂,外加氣候反常,本來是情況不妙了,雪上加霜的是大明黨爭激烈,大家不想着如何解決遇到的難題,而把難題當成打擊政敵的大好良機,越是難題越好,不僅不去解決難題,還誰去解決難題誰就倒黴!

大明不是沒有人才!

晚明時期忠心耿耿的頂樑柱盧象升,十分憤憤不平:那些罵人的既不懂軍事,更不知前線軍情,而且從來不顧前線軍民的生死辛勞,只是憑着自己的妄自猜度,就胡亂的推測謾罵,最後延誤的,還是國家大事。

孫傳庭、洪承疇都是一流的軍事長官,顏常武自承,相同的軍隊給他們,他顏某人是打不過的。

而且皇帝奇葩,說起來天啓帝玩木工是不務正業都是好事,起碼九千歲主政他也怕事情砸在他手裡,怎麼都得做點事,他是九千歲耶,不怕文官的嘴炮來噴,至少九千歲當政,明朝關外軍務還沒有徹底糜爛。

崇禎皇帝則越幫越忙,以致於李自成大軍逼近京師時,最好方法是遷都,沒想到贊同者寥寥無幾,反倒是一邊倒反對遷都。

崇禎皇帝的爲人,大臣們都看透他了……真要遷都南京,將來說起遷都之議,皇帝會說:“不是朕想遷都,而是大臣們怕死,逼朕遷都!”

遷都是丟面子,丟了祖宗社稷,皇帝就諉過他人,其實也不想想,當年朱四爺爲什麼遷都北京時還保留着南京陪都,不正是爲了萬一事不諧時,子孫們遷都南京,還有個退路!

說一千道一萬,只需要把朱四爺擡出來,哪用聽那些文官的唧唧歪歪!

這點連朱真真一個女流之輩都看得清清楚楚,可嘆崇禎皇帝瞻前顧後的,最終掛在樹上了。

更有利的是,實在不行,她還有船票!

萬一輸了,敵人兵臨南京城下,她坐船就跑,永遠不會有歪脖子樹等着她。

進可攻,退可守,處於相當有利的形勢下。

還有,任何敵人,遇到她的老公,能夠成爲他的對手?

這就是一直以來,哪怕朝廷得罪了普天之下的地主,哪怕他們再不滿,誰都不敢首倡起義,大家都在觀望。

誰都怕那個男人啊!

你不干我不幹,總得有人幹。

桂王朱由榔就是看到誰都怕,沒人開頭,無可乘之機,無奈之下,就來首義,天下的目光都注視着他,但也將他推入到風頭火勢中。

就不知道那個男人什麼時候回來!

守得很辛苦啊!

公主之心,憧憬着他快一點回來。

朱真真是公主,她沒有太平公主那麼強烈的權利慾-望,一定程度上,她只是爲丈夫守着這個“家”,想着他早點回來,比什麼都強。

南京城這幾天處於一種微妙的氣氛中,一方面,朱家子孫造自家的反,宣佈的是二次靖難,想學燕王,臣民中一些既得利益者是義憤填膺,恨不得早點幹掉朱由榔,而另一些人則事不關已,認爲都是朱家的天下,給誰都行,新上臺的人恢復舊土地制度,那不錯啊。

這話當然不會明言,敢這麼公開說的,都被捉起來了。

內閣奏請監國公主,收緊了對民間輿論的約束,敢胡言亂語的人一概捉起來,最少判罰社會服務令。

社會服務令---這項處罰來自東南國,對於一些輕微罪行,罰掃大街、爲市政種花草、做義工等等。

與前明相比,朝廷中沒人對於這份懲罰指令敢反對,或許有人腹誹“防民之口甚於防川”,但是已經沒有了前明那樣的嘴炮!

新明絕不是專制,監國公主殿下並不強硬,她允許百官暢所欲言,但一旦作出決定後,所有官員都要服從,不得再來反對,否則撤職查辦,這就是新明與前明的一個重大區別。

不管怎麼樣,朝堂的氣氛比前明要好得多,官員們爲打仗而準備,做該做的事情,軍隊準備出征。

新明軍隊如東南軍一樣分爲野戰軍和守備部隊,野戰軍是正規軍,分散到各地,按同一個訓練大綱進行訓練,組成和火器相同,不再屬於哪一個軍官所有而是高級軍官輪換,所以,打仗時將領直接召集野戰軍即可,但在南京的部隊還是各出動二萬人前往廣州和北方參戰。

而民間則情緒複雜,許多人在帝國不斷開拓的商貿活動中賺到了大錢,但惋惜於自己不能買更多的土地!

都說過國人最愛的是土地,只要有可能,誰都想買土地。

朝堂沒亂,按部就班地進行,大夥兒還是有信心的。

更大的信心來了,奔馬急馳,直馳入帝都,騎士在馬上高呼道:“捷報,我軍在廣州城外大敗叛軍!”

廣州來的八百里加急,露布飛捷,東南軍、廣州守軍在城外大破朱由榔叛軍,朱由榔隻身逃跑,其艦隊被徹底擊潰!

果然是行頭先死啊。

朝堂上立即變得喜氣洋洋,大員們紛至沓來,入宮向監國公主致賀,一些官員心中則更是慶幸朝廷的規矩政令通過後不得出聲是件好事,否則公開在朝堂上抱怨,接下來就被打臉了。

換作前朝,哪怕朝廷下了詔令,政敵們依舊拼命地拆臺,而新明則沒有這種事發生,倒也爲大家避免了尷尬。

過多五天的晚上,南京城內突然變得熱鬧非凡,各大報社人員齊齊上街,發行《號外》,標題儼然是“他回來了”!

大明東南王,東南國國王,帝國領袖顏常武,駕臨廣州!

整個南京城象被風暴吹過一樣,所有的人都低下頭看報紙,心忖這一回等着看東南王怎麼收拾那些傢伙!

市場上板凳、西瓜脫銷,大家坐板凳吃西瓜:“有戲看了,有戲看了!”

第2030節 憋屈的包頭佬第471節 安汶人敗陣第540節 怪夢之我不殺東林黨第201節劉之鳳的三板斧第1341節 千葉合戰一之雙方部署第752節 北伐之其實兩邊都一樣第1985節 震撼人心的三招第723節 新軍校學習(一)第1492節 組建新皇協軍第1630節 又一次教科書式的進攻(一)第334節 明年再來搶過第348節 去幕府的外交事務第1931節 求援之小越猴惹是生非第1234節 戰鬥的反轉第261節這是神戰第1868節 攻陷城主府第563節 驅虎吞狼之亞齊人跳腳第2010節 海鎖堡壘的城牆第1756節 跑都跑不掉第265節蘇鳴崗的遠見第1179節 帶着一身金光而來的紅毛番第1967節 打了小的,失了大的!第523節 有錢好辦事第1741節 這樣的事情真特M少見第1792節 什麼都不改變第1084節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第2059節 陳子升說蘇丹第764節 危機解決第396節 全亞洲的白種人,聯合起來!第597節 航行中第2013節 猛攻堡壘第2192章 聰明的朱由產第1293節 苦練成材第1404節 速下城第1108節 騎兵無用第582節 戰列艦的平凡一天第826節 英勇不屈的韃靼人第423節 左良玉歸來第1209節 老孃在此第546節 倭殺倭(四)第13節月港第673節 世事難料第912節 錫蘭海戰之破爛艦隊第469節 安汶登陸戰(二)第1630節 又一次教科書式的進攻(一)第265節蘇鳴崗的遠見第825節 日暮途窮的韃靼人第1013節 領袖的鐵腕第462節 女射手第1328節 錦衣衛的勝利第972節 愛拼纔會贏!第1157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四)第1659節 留下來未必是壞事第1728節 普布邊巴的感動第482節 皇協軍的幹活(二)第147節會唔熊巡撫(一)第679節 在荷蘭(二)第2041節 血戰伊斯坦布爾第1811節 偷雞不成蝕多一倍米的西班牙人第1097節 攻城戰五之味臭聲悅第713節 東林黨罪過罄竹難書(二)第637節 新騎兵養成第1119節 遜色的造反者第991節 錫克人蔘軍第73節英國人很紳士第779節 漢奸的“委屈”第212節鄒維璉來也第371節 甘輝是烏鴉嘴第1612節 銀元砸屎部族去(一)第150節複合裝甲挫東南第1586節 紅衣主教黎塞留的遺招第1949節 沙漠中的君子協定第1210節 兄弟倆第127節督軍牀前的死屍第154節三聖經第1940節 楊展經營西藏第1334節 倭酋共議第1572節 幸運的普通人陳蝦第1537節 顛峰對決之高峰會議第2021節 帶路黨的堅韌第1177節 中將,我將槍斃您!第1683節 二大印第安人戰利品第276節 打過對方船第824節 瘋狂的菜鳥第556節 我看得開第1346節 千葉合戰之炮決猛將兄第464節 馬打籃人知錯第1222節 明之危機第464節 馬打籃人知錯第2039節 參戰的年輕小夥子第1138節 引蛇出動第1102節 領袖到來,戰爭亦來第21節軍魂立第1689節 求佛保佑第867節 北方勝利鼓士氣第2023節 君王的影響第417節 珍珠鏈戰略第1236節 南柯一夢第2049節 這是一支可怕的軍隊第789節 公主出降
第2030節 憋屈的包頭佬第471節 安汶人敗陣第540節 怪夢之我不殺東林黨第201節劉之鳳的三板斧第1341節 千葉合戰一之雙方部署第752節 北伐之其實兩邊都一樣第1985節 震撼人心的三招第723節 新軍校學習(一)第1492節 組建新皇協軍第1630節 又一次教科書式的進攻(一)第334節 明年再來搶過第348節 去幕府的外交事務第1931節 求援之小越猴惹是生非第1234節 戰鬥的反轉第261節這是神戰第1868節 攻陷城主府第563節 驅虎吞狼之亞齊人跳腳第2010節 海鎖堡壘的城牆第1756節 跑都跑不掉第265節蘇鳴崗的遠見第1179節 帶着一身金光而來的紅毛番第1967節 打了小的,失了大的!第523節 有錢好辦事第1741節 這樣的事情真特M少見第1792節 什麼都不改變第1084節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第2059節 陳子升說蘇丹第764節 危機解決第396節 全亞洲的白種人,聯合起來!第597節 航行中第2013節 猛攻堡壘第2192章 聰明的朱由產第1293節 苦練成材第1404節 速下城第1108節 騎兵無用第582節 戰列艦的平凡一天第826節 英勇不屈的韃靼人第423節 左良玉歸來第1209節 老孃在此第546節 倭殺倭(四)第13節月港第673節 世事難料第912節 錫蘭海戰之破爛艦隊第469節 安汶登陸戰(二)第1630節 又一次教科書式的進攻(一)第265節蘇鳴崗的遠見第825節 日暮途窮的韃靼人第1013節 領袖的鐵腕第462節 女射手第1328節 錦衣衛的勝利第972節 愛拼纔會贏!第1157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四)第1659節 留下來未必是壞事第1728節 普布邊巴的感動第482節 皇協軍的幹活(二)第147節會唔熊巡撫(一)第679節 在荷蘭(二)第2041節 血戰伊斯坦布爾第1811節 偷雞不成蝕多一倍米的西班牙人第1097節 攻城戰五之味臭聲悅第713節 東林黨罪過罄竹難書(二)第637節 新騎兵養成第1119節 遜色的造反者第991節 錫克人蔘軍第73節英國人很紳士第779節 漢奸的“委屈”第212節鄒維璉來也第371節 甘輝是烏鴉嘴第1612節 銀元砸屎部族去(一)第150節複合裝甲挫東南第1586節 紅衣主教黎塞留的遺招第1949節 沙漠中的君子協定第1210節 兄弟倆第127節督軍牀前的死屍第154節三聖經第1940節 楊展經營西藏第1334節 倭酋共議第1572節 幸運的普通人陳蝦第1537節 顛峰對決之高峰會議第2021節 帶路黨的堅韌第1177節 中將,我將槍斃您!第1683節 二大印第安人戰利品第276節 打過對方船第824節 瘋狂的菜鳥第556節 我看得開第1346節 千葉合戰之炮決猛將兄第464節 馬打籃人知錯第1222節 明之危機第464節 馬打籃人知錯第2039節 參戰的年輕小夥子第1138節 引蛇出動第1102節 領袖到來,戰爭亦來第21節軍魂立第1689節 求佛保佑第867節 北方勝利鼓士氣第2023節 君王的影響第417節 珍珠鏈戰略第1236節 南柯一夢第2049節 這是一支可怕的軍隊第789節 公主出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