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節 航行中

姚文啓在他的拍紙簿上寫道:“使用年輕人很有好處,他們朝氣蓬勃,不會過多的考慮,開航的時候他們看上去表情嚴肅,但很快他們就把離別的悲傷置之腦後,現在艦上充滿了歡快的氣氛,這樣的士氣對於遠航是有利的。”

進行有力道的描寫道:“我東南府要求在子民們在小學就要游泳達標,初中時就要上船實習,對於補充水手極有好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他坐在巡航艦的艉樓梯子上寫字,寫完後,對洪熙官抱怨道:“我從來沒有在哪怕一條軍艦的露天甲板上見過一張桌子,只見過擺上一張椅子!”

“你見過程將軍(半人程玉)坐着?”洪熙官忙問道。

“是他,其他人的都沒能坐着!”姚文啓繼續寫道:“開國之君立下的規定,我東南艦隊軍官們從來都是遵辦無違,軍官們不能坐着,士兵則可以坐在甲板上,象我這樣坐在梯子上,對於軍官都是不允許的,或許是我們打勝利的一個源泉。”

“巡航艦很寬大,許多設施比起紅毛番的夾板船有所改變,比方說羅經艦橋設立,就是之前從來沒有過的。”

羅經艦橋是一個新概念,它包含了舵輪、羅經箱,使用了一個圓弧狀小格間把這小片區域密閉,小格間的四周裝設玻璃窗,上有頂,軍官可以在裡面指揮,舵手在裡面操舵,終於過上了不怕太陽和風浪的執勤生活!

以往舵手和軍官的戰位是露天的,天氣海況不良時就要冒着風雨操艦,極爲不容易。

且慢,那年代的玻璃窗是奢侈的物件,許多人更不懂得圓弧狀能夠良好地抵禦風浪,這是東南府的一個創舉,是在領袖的親切指導下完成,他考慮到遠航風浪大,亦多,專門貼心地給了軍官和舵手這一待遇,甚至還包括了手動的雨刮!

姚文啓寫了他的見聞,中午時分,他與艦長、高級軍官們一起在軍官餐廳裡吃中飯。

軍官餐廳不是很大,但比士兵們吃飯的環境要好得多,東南海軍的軍官是社會精英,不但有豐厚的薪金,在艦上也享受着相當優越的生活,軍官在看得見風景的尾樓裡,用精緻的銀製和銅質餐具----戰列艦上軍官餐廳絕對採用銀製餐具,裝潢精美,用東南府總理陳衷紀的話來說“比我家的餐廳還漂亮”!

而水兵們只能在不見天日的下層甲板裡,點着油燈,住着吊牀,用木製碗盤吃着粗糙的食物---不是能夠隨便開炮門採光,須知海上無風三尺浪,給海水猛灌進來,先不論船沉的危險,打溼裡面,大家都有樂子!

那時期,玻璃舷窗奢侈,東南戰列艦有玻璃舷窗,也很少。

東南艦隊的士兵們比絕大多數同行們幸運的是他們的老大很關心他們的伙食,早上起來就煲的茯苓老火鴨湯,煲到肉爛,湯汁甘洌,官兵們都有份,只是士兵們一人一碗湯,而軍官則翻倍或者更多。

再有新鮮出爐的炒菜,士兵們則開始進食乾涼食品,是今早送上艦的軟麪包和幹牛肉,用熱湯送還是蠻行的。

艦上的燃料有限,不能給所有官兵提供熱食,有時也提供一些熱食,預定快到港口補給時,廚師們才動用更多的燃料提供熱食。

吃過一頓豐盛的晚餐,吃得肚子很飽,以後他的伙食一直非常好,他有點擔心,但發現在軍艦上吃是一個令人愉快的節目,也就不再控制他的胃口,吃個痛快!

姚文啓與他的同房好友博物學家陶元藻一起返回他們的小房間,窄小的房間裡只放下了二張狹小的牀和一張臺,至於行李則放牀下,但他們心滿意足,在軍艦上有牀一族是令人妒忌的!

兩人不急於休息,姚文啓整理他的資料,他使用沾水鋼筆來寫字,軍艦上設計細節不錯,墨水瓶是固定的,東西都有固定的結構。

陶元藻與姚文啓年紀相近,他正在保養他的兩把手槍和一杆雙筒噴子!

用長杆棉芯沾油,滋潤火槍,他做得非常的細緻,很有耐心,姚文啓看着陶元藻結實的塊頭,不禁動問道:“你真的是科學家?以前當過兵?看你這麼熟練。”

“不,我沒當過兵。”見姚文啓不解的目光,陶元藻笑道:“我喜歡游泳,經常潛水到海里打撈標本!”

“你是志願來的?”姚文啓問道。

“是的,領袖說過世界多麼大,我想看看。大概在二十歲的時候,領袖在學校裡開設了生物學,我很感興趣,就加入了這個行列中。”陶元藻主動介紹道:“我在東南大學裡執教,這樣我就可以不上前線打仗了。”

東南軍實行全員義務兵役制,所有的十六歲以上六十以下男性子民都有上陣當兵的義務,軍隊發出徵召令的時候,理論上任何男性子民叫到都得上陣。

不過,除非到最後關頭,否則東南軍是不會徵召大學講師們上陣的!

這是一個受豁免的階級,尊重知識,他們的頭腦比起開槍更重要。

當然,想加入這個階級,必須有過人的頭腦。

姚文啓欽佩地道:”你真聰明!“

他搖頭道:“我則慘了,經常上前線採訪,我最遠去過馬魯古(香料羣島),我們的軍隊幹得可不賴,包圍一座島,把土著統統都給捉起來賣掉,我見過一個士兵把一個土著給活生生地扔進了燃燒的火山口,不過我不能寫!”

那些土著世代生活在那座島嶼上,東南軍種島、立了塊石碑,就變成了華人的地盤,而原主則一概消滅!

在宣傳口上,東南軍永遠是光芒萬丈的形象,私底下的齷齪則不爲世人所知。

根源出在顏大少,消滅南洋土著是一項既定的方針,而象孫承宗、陳衷紀這些道貌岸然的傢伙則助紂爲虐。

“我們的人口有五百萬了,臺灣有一百來萬,東南亞已經四百萬人口,這纔多久啊?!”陶元藻感慨地道。

“看着吧,十年後,東南亞就永歸我們華人了!”姚文啓見多識廣,清楚東南府下了多大的本,他說道:“現在最有前途的是兒童醫院還有幼兒園!”

陶元藻會意地點頭,他問道:“你會用槍嗎?”

“不怎麼會。”姚文啓坦率地道。

陶元藻道:“你最好學多一點好,我們遠航,遇到敵情,誰都得上陣!”

“好的!”姚文啓贊同道:“你教教我吧!”

……

遠航艦隊,相對以往,訓練花的時間不多,空閒時間多了一些,如火器訓練都是模擬,畢竟補給需要時間,他們得趕時間。

他們在四天後到達馬來半島的柔佛港,他們沒有進港,直接在港外接受補給。

從艦上望過去,姚文啓發現柔佛港淹沒在一片東南府的旗幟裡,而柔佛王室的王旗則在那些東南府囂張的旗幟海里並不顯眼!

第1906節 包頭佬攻阿三第2105節 半島裡的戰鬥第592節 帝國殤始之天哭第36節斯托姆的加入第337節 請督軍大婚!第172節南海風雲欲來第1656節 行途中第1414節 女人心海底針第435節 新兵一枚之到爪哇第1765節 進攻的標準姿勢第154節三聖經第1837節 西雷斯馬可恥地慫了!第2085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二)第975節 我們很幸運!第1358節 漠南蒙人不好過第467節 中國人頂住了中國人第964節 他們不是人第68節白米飯收伏好漢心第479節 香料羣島入手第1355節 家綱怒了第1570節 運河之阻滯第2080節 騎士的憤怒第992節 我們不疊被子不揹包第11節管天管地管空氣第573節 各有算計第764節 危機解決第1272節 賣帝第1790節 對近衛軍餘部的處置第989節 不省心的印度兵第123節刺客(一)第1405節 孫悟空是如何大鬧天宮的第1239節 至暗時期(一)第290節 宣川浦大捷第149節貌似不妙哦第1378節 不作不死第1285節 穿戲袍上臺演戲第592節 帝國殤始之天哭第176節原力與我同在第848節 與黃道周的爭論第1714節 總算能好好談判了第865節 戰爭是必須的第275節 單挑荷蘭船第965節 移民事宜第1430節 攻打德里第1867節 死星科技的巨炮入城嘍第2001節 抽根籤從此認清兄弟們的嘴臉第535節 媚媚犯事第1382節 不費吹灰之力第1656節 行途中第762節 千古奇功!第352節 原來大家都是烏龜第1658節 斯克新城第741節 新朝讓鬼變成人第649節 酒風就是作風第1686節 兵發西藏第1254節 我們不是三姓家奴第686節 過大洋第437節 新兵一枚之接風的湯麪第862節 戰爭的臨近(一)第1634節 輕勝老毛子第814節 牆倒蒙古人來推第427節 孫承宗歸順第2080節 騎士的憤怒第1397節 虎豹兩兄弟與鷹妹第1615節 如果他們沒有火槍該多好啊!第2013節 猛攻堡壘第1842節 《百年海軍》第372節 倭人在安南第1989節 我軍損失很小第699節 先說服第1110節 打完此仗吃晚飯!第1438節 阿三打敗東南軍第1559節 運河之糧與人第2036節 王的祝福第2000節 開心的將軍們第1694節 助人乃快樂之本第1613節 銀元砸屎部族去(二)第1134節 餓壞的庫爾德人第1015節 向蘇伊士城前進第150節複合裝甲挫東南第297節 反哺閩省第1240節 蒙古之事第1399節 奧朗則布來摸華人屁股第1760節 海戰其實就是混混打架第1671節 片甲不留(三)第32節只值三個銅板的紀念章第1310節 明義第1727節 又破一個關隘第147節會唔熊巡撫(一)第793節 蘇州調研(二)第1148節 奧斯曼人敗了!第1136節 名將伊哈桑·帕夏第1364節 跟着大明明有肉吃第1323節 農民伯伯幹農活第1328節 錦衣衛的勝利第1692節 廷議風聞奏事(一)第170節落子(五)第1139節 掩耳盜鈴的奧斯曼人第1090節 夜襲第803節 我能說個不字嗎?
第1906節 包頭佬攻阿三第2105節 半島裡的戰鬥第592節 帝國殤始之天哭第36節斯托姆的加入第337節 請督軍大婚!第172節南海風雲欲來第1656節 行途中第1414節 女人心海底針第435節 新兵一枚之到爪哇第1765節 進攻的標準姿勢第154節三聖經第1837節 西雷斯馬可恥地慫了!第2085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二)第975節 我們很幸運!第1358節 漠南蒙人不好過第467節 中國人頂住了中國人第964節 他們不是人第68節白米飯收伏好漢心第479節 香料羣島入手第1355節 家綱怒了第1570節 運河之阻滯第2080節 騎士的憤怒第992節 我們不疊被子不揹包第11節管天管地管空氣第573節 各有算計第764節 危機解決第1272節 賣帝第1790節 對近衛軍餘部的處置第989節 不省心的印度兵第123節刺客(一)第1405節 孫悟空是如何大鬧天宮的第1239節 至暗時期(一)第290節 宣川浦大捷第149節貌似不妙哦第1378節 不作不死第1285節 穿戲袍上臺演戲第592節 帝國殤始之天哭第176節原力與我同在第848節 與黃道周的爭論第1714節 總算能好好談判了第865節 戰爭是必須的第275節 單挑荷蘭船第965節 移民事宜第1430節 攻打德里第1867節 死星科技的巨炮入城嘍第2001節 抽根籤從此認清兄弟們的嘴臉第535節 媚媚犯事第1382節 不費吹灰之力第1656節 行途中第762節 千古奇功!第352節 原來大家都是烏龜第1658節 斯克新城第741節 新朝讓鬼變成人第649節 酒風就是作風第1686節 兵發西藏第1254節 我們不是三姓家奴第686節 過大洋第437節 新兵一枚之接風的湯麪第862節 戰爭的臨近(一)第1634節 輕勝老毛子第814節 牆倒蒙古人來推第427節 孫承宗歸順第2080節 騎士的憤怒第1397節 虎豹兩兄弟與鷹妹第1615節 如果他們沒有火槍該多好啊!第2013節 猛攻堡壘第1842節 《百年海軍》第372節 倭人在安南第1989節 我軍損失很小第699節 先說服第1110節 打完此仗吃晚飯!第1438節 阿三打敗東南軍第1559節 運河之糧與人第2036節 王的祝福第2000節 開心的將軍們第1694節 助人乃快樂之本第1613節 銀元砸屎部族去(二)第1134節 餓壞的庫爾德人第1015節 向蘇伊士城前進第150節複合裝甲挫東南第297節 反哺閩省第1240節 蒙古之事第1399節 奧朗則布來摸華人屁股第1760節 海戰其實就是混混打架第1671節 片甲不留(三)第32節只值三個銅板的紀念章第1310節 明義第1727節 又破一個關隘第147節會唔熊巡撫(一)第793節 蘇州調研(二)第1148節 奧斯曼人敗了!第1136節 名將伊哈桑·帕夏第1364節 跟着大明明有肉吃第1323節 農民伯伯幹農活第1328節 錦衣衛的勝利第1692節 廷議風聞奏事(一)第170節落子(五)第1139節 掩耳盜鈴的奧斯曼人第1090節 夜襲第803節 我能說個不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