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4節 明軍騎兵欺負蒙古騎兵

豈能任由漢狗猖獗,就讓他們在弓箭和馬刀下顫抖吧!

哈合臺獰笑一聲,招呼道:“兒郎們隨我來!”

一呼百應,衆蒙人眼看着自家兄弟們慘被那些懦弱的漢狗不敢硬戰,只以槍彈暗算人,早就怒火中燒,跟隨着首領一起行動。

雖說只有五百騎,但身披鐵甲、馬有馬甲,裝備精良,都是棒棒的好手,騎射一流,有了他們,哈合臺看明軍騎兵有二三千人之多,也視爲等閒,敢以五百騎兵懟上幾倍之敵。

雙方對衝,遠遠地傳來了漢語的喧譁聲:“爲東南王而戰!”

千軍激憤,頓時一陣恢弘的吶喊:“爲皇帝而戰……”

於是蒙古人亂嚷着:“殺死漢狗,宰了明狗……”

在遼闊的草原上,兩支看不順眼的軍隊盡情發出怒吼,策馬往對方衝去,兩軍黑壓壓的陣線在不斷地接近。

儘管蒙古人數少,可是衝起來的氣勢絲毫不見遜色。

距離尚遠,大家先是勻速前進,一開始衝得太快以後戰馬就會乏力,越發接近時,蒙古人開始發力驅使戰馬加速,兩邊的距離正以看得見的速度急劇地縮短,這種速度每個時辰一百多裡,每一彈指就是十步遠,就算相距一里地,相互對衝也不過是拂袖之間就能短兵相接!

相比之下,明軍騎兵的速度還是這樣的不緊不慢,保持了以前的勻速。

蒙古人幸災樂禍地笑開了,哈哈,你們弱爆了!

戰馬講究速度,臨敵時速度越快越好,可以爲箭擊時加速,在撞在一起時,巨大的衝力可以把敵人撞翻去。

距離百米!

最前排的將士已經能看見敵軍的臉,和長矛上飄揚的紅纓。

突地,哈合臺不由地瞳孔收縮,他看到了對方騎兵停了下來,一根根長長的管子指向他們!

火槍!

他下意識地一縮頭,將身子伏下,感覺到頭頂好幾股疾風掠過,是百分百的感受!

隨即驚悸不已,對方火槍打得那麼準,那麼的遠!

擱以前的滑膛槍,百米距離,士兵開槍的話得到的不是誇獎而是軍官的責罵:“這麼遠開火,你打飛機咩?”

打飛機,來自東南王的口頭禪,說將來大夥兒可以製造能夠在天空中飛行的機器,用鐵做的,人在其中,就叫做飛機。

哈,哈,鐵做的能夠在天空中飛行的機器,人可以在裡面飛起來?

天方夜譚!

要不是看他是頭上的帽子金燦燦還有他後面如虎似狼的兵將,大夥兒想的是哪家的瘋子沒看好跑出來了,需要不需要使用治瘋良藥---米田共,免費提供哦!

滑膛槍的距離哈合臺是知曉的,回對方火槍射程忒夠遠,又精準,應該是新式火槍槍彈吧。

思緒不過是瞬間,他看到了左右的騎兵被打得人仰馬翻!

大馬轟隆倒地,飛沙走石,頗爲驚人。

掉地的人被後面奔跑而躲避不及的奔馬踩上,慘叫聲中,他們狀況堪憂。

對方貪功,光顧打人,不用“射人先射馬”的策略,否則可怕的命運就會落在哈合臺身上。

他肝膽欲裂,知道是千鈞一髮之際,立即拍馬加速,右手高高舉起,用力揮舞。

後面的騎士們立即知道首領發出了轉向的信號,不打了!

於是他們下意識地放慢了速度,也紛紛地揮舞右手招呼隊友,開始轉向。

幾百人的大隊向左右轉向,端的是整齊劃一,沒有碰撞,顯示了良好的馬術。

哈合臺是對的,等他們完成轉向,他剛剛被人羣遮掩住時,對方的線膛槍完成了裝填,再度噴出怒火,砰砰作響,與斯響應,蒙古人紛紛倒下,哈合臺憑藉着他們的掩護,毫髮無損,他的部下則倒了大黴!

線膛槍昂貴,在明軍步兵中的裝備率爲10%,而騎兵則爲20%,這支騎兵部隊有三千人,裝備了六百支線膛槍,當面有二百多支投入作戰,命中率相當高,二輪射擊就撂倒了上百兵蒙古騎兵,讓蒙古人慌得一13,快馬加鞭,想趕快脫離那些明軍。

明軍騎兵追在後面,只要找着機會,就用線膛槍遠射。

子彈嗖嗖作響,追上了蒙古人。

蒙古騎兵一個、二個,一個接一個地被打下馬去,起初他們光顧着趕馬狂奔,想以自己的馬速拉開距離,甩掉明軍,他們對於自家的騎術和馬匹蠻有信心嘀,畢竟是馬背上的民族嘛。

跑着跑着,發現不對啊,對方好象附骨之疽那樣,怎麼都甩不掉,任由蒙古人用馬鞭把馬皮都抽破了,馬努力奔跑,兩邊的距離卻越來越近,槍聲聽起來越來越響,掉下地的蒙古人反倒越來越多!

一些老手往後看看究竟,即時找到了原因。

已方的馬掉膘了,而明軍的戰馬卻是膘肥體壯,他們是在冬天都給戰馬喂精飼料,這特M的多有錢哪!

想要馬兒跑得快,不止是給馬兒去吃草這麼簡單,古代養馬忒夠麻煩,得給馬喂糧食和豆類甚至雞蛋,甚至比主人吃得更好,才能保證馬不掉膘。

在東南國,種植花生、黃豆是一門大生意,很大的生意,農民大量種植花生和黃豆、榨油用於食用,這是漢人的享受。

東南亞大規模種植棕櫚樹產棕櫚油,但只要可能,都吃花生油和黃豆油,正如東南亞另一名產“番薯是給豬吃的,實在沒的吃的話,人才吃番薯”。

榨油後的豆餅用於餵養牲畜,有部分則運到了印度,一些餵馬,另一些給三哥當零食吃!

這不是羞辱三哥,東南國的豆餅供應好過沒得吃,每次徵兵,知道是吃飼料啊,可三哥趨之若鶩,打着搶着求着來當皇協軍。

至於大明,大搞農業,也有了不少豆餅,軍馬得食,現在去追擊蒙古人的軍馬奔跑有力。

蒙古人的馬經過一冬後,已變消瘦,得利用春夏季節把馬喂好,纔有力氣,所以北方遊牧民族往往是在秋高氣爽是進軍,起兵攻中原,與馬的狀況息息相關。

擺脫不了明軍騎兵,這下麻煩大了!

哈合臺眉頭一皺,來個“壁虎斷尾”之術,分出一百騎兵返身回去阻擋。

他令行禁止,那一百騎兵明知是死亡之路,也毫不猶豫地掉馬迎向明軍。

那個慘啊!

明軍火槍齊射,一百騎兵猶如泥牛入海,被亂槍射倒,都阻擋不了多少時間。

再分一百人出來,還是如此。

最後,只有寥寥百餘騎是哈合臺親衛或者是高級人士,馬匹喂得好不掉膘,有力氣擺脫了追擊之外,其餘人等,盡被明軍趕上,把他們打死在路上!

第1231節 一念之差第1880節 吃飯要緊第2083節 開戰前的小小風浪第601節 大家友好第1512節 威尼斯的特使第1839節 剃鬚第1559節 運河之糧與人第149節貌似不妙哦第574節 打亞齊(一)第1367節 奪命雙英(一)第508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完)第233節一邊倒的戰事第1901節 茫然的帕夏第967節 新的力量第616節 摩加迪沙之戰第1994節 花錢,消災!第106節命比紙薄的熊文燦第266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1)第1172節 漕運改海運之成功第1408節 打不下來別回來第962節 王子的首戰第1214節 無奈的沙賈汗第1657節 對岸有堅城第17節刺殺第12節 敢A我的錢!第752節 今非昔比第2172章 蘇門答臘島之行第467節 中國人頂住了中國人第2024節 包頭佬的頑抗第1262節 朱由榔的眼淚第1292節 真的給大家發槍!第915節 錫蘭海戰之戰後第765節 火燒韃子第1536節 他們有種,我們奉陪!第984節 如此的外交大臣!第1685節 李鬼遇李逵第1963節 大家都是中國人第130節倭國薩摩藩第1918節 大維齊爾馬到功成第498節 王巡撫的動作第1579節 高攀不起第1588節 回到南京第315節 炮艦是真理第43節艦員結構(一)第324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老兵不死第981節 考察地盤,準備開張第718節 顏常武不及格第1514節 阿卜杜勒·阿齊茲第二第961節 鳥爲食亡,人爲財死第1770節 不得硬拼!第1751節 白皮與包頭佬手拉手第1786節 《羅馬條約》第1134節 餓壞的庫爾德人第1981節 圍點打援很快樂第862節 戰爭的臨近(一)第1607節 共議歸順朝廷第1470節 洗澡很重要第739節 亂亂亂第872節 反轉第1059節 麥斯歐德的悲喜劇第502節 丁魁楚和光同塵第2097節 紅海垂釣第563節 驅虎吞狼之亞齊人跳腳第117節琉球之事第904節 開心第1543節 奧斯曼騎兵敗了第1844節 高雄169號艦的勝利第531節 熊文燦升官第1914節 大維齊爾出馬第244節劉香的末日第1814節 好肥的那不勒斯第1453節 王子的覺悟第132節倭船來攻第1446節 硬剛(二)第1738節 漢藏交戰(一)第771節 報應不爽(一)第397節 戰前遐想第858節 啓航新堯州第1623節 該死的老毛子!第83節遠遠炮擊第83節遠遠炮擊第709節 誰可爲帝?第465節 萬人之王不萬人第1096節 攻城戰五之白熱化第1532節 嚇寶寶一跳第1941節 一首詩,一個故事第257節到呂宋之陳府家事第1347節 千葉合戰之明軍參戰第1559節 運河之糧與人第1225節 張文炳刺馬第724節 新軍校學習(二)第2071節 諸臣齊勸進第214節一籌莫展的鄒巡撫第1981節 圍點打援很快樂第113節征服中的戰鬥(一)第1922節 求援之時疫(二)第2080節 騎士的憤怒第424節 老夫聊發少年狂第125節琉球天變第339節 孔有德反明
第1231節 一念之差第1880節 吃飯要緊第2083節 開戰前的小小風浪第601節 大家友好第1512節 威尼斯的特使第1839節 剃鬚第1559節 運河之糧與人第149節貌似不妙哦第574節 打亞齊(一)第1367節 奪命雙英(一)第508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完)第233節一邊倒的戰事第1901節 茫然的帕夏第967節 新的力量第616節 摩加迪沙之戰第1994節 花錢,消災!第106節命比紙薄的熊文燦第266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1)第1172節 漕運改海運之成功第1408節 打不下來別回來第962節 王子的首戰第1214節 無奈的沙賈汗第1657節 對岸有堅城第17節刺殺第12節 敢A我的錢!第752節 今非昔比第2172章 蘇門答臘島之行第467節 中國人頂住了中國人第2024節 包頭佬的頑抗第1262節 朱由榔的眼淚第1292節 真的給大家發槍!第915節 錫蘭海戰之戰後第765節 火燒韃子第1536節 他們有種,我們奉陪!第984節 如此的外交大臣!第1685節 李鬼遇李逵第1963節 大家都是中國人第130節倭國薩摩藩第1918節 大維齊爾馬到功成第498節 王巡撫的動作第1579節 高攀不起第1588節 回到南京第315節 炮艦是真理第43節艦員結構(一)第324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老兵不死第981節 考察地盤,準備開張第718節 顏常武不及格第1514節 阿卜杜勒·阿齊茲第二第961節 鳥爲食亡,人爲財死第1770節 不得硬拼!第1751節 白皮與包頭佬手拉手第1786節 《羅馬條約》第1134節 餓壞的庫爾德人第1981節 圍點打援很快樂第862節 戰爭的臨近(一)第1607節 共議歸順朝廷第1470節 洗澡很重要第739節 亂亂亂第872節 反轉第1059節 麥斯歐德的悲喜劇第502節 丁魁楚和光同塵第2097節 紅海垂釣第563節 驅虎吞狼之亞齊人跳腳第117節琉球之事第904節 開心第1543節 奧斯曼騎兵敗了第1844節 高雄169號艦的勝利第531節 熊文燦升官第1914節 大維齊爾出馬第244節劉香的末日第1814節 好肥的那不勒斯第1453節 王子的覺悟第132節倭船來攻第1446節 硬剛(二)第1738節 漢藏交戰(一)第771節 報應不爽(一)第397節 戰前遐想第858節 啓航新堯州第1623節 該死的老毛子!第83節遠遠炮擊第83節遠遠炮擊第709節 誰可爲帝?第465節 萬人之王不萬人第1096節 攻城戰五之白熱化第1532節 嚇寶寶一跳第1941節 一首詩,一個故事第257節到呂宋之陳府家事第1347節 千葉合戰之明軍參戰第1559節 運河之糧與人第1225節 張文炳刺馬第724節 新軍校學習(二)第2071節 諸臣齊勸進第214節一籌莫展的鄒巡撫第1981節 圍點打援很快樂第113節征服中的戰鬥(一)第1922節 求援之時疫(二)第2080節 騎士的憤怒第424節 老夫聊發少年狂第125節琉球天變第339節 孔有德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