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節 老夫聊發少年狂

且說孫承宗被罷職,下野回到老家北直隸保定高陽,此時他已經七十有一,這一輩子也沒白過,貴爲帝師,位極人臣,爲國立過大功,享受過潑天的榮華富貴,也不想什麼了,不圖謀起復,就在家裡頤養天年,閉門不出,安心讀書。

雖說去職,但他畢竟地位尊崇,既然他安靜,大明的官員們也不想惹他,不打擾他的生活。

不過樹欲靜而風不止,這天,在他家大門前來了一個奇特的客人,一頭白髮,卻是紅光滿面,看上去不過人到中年,穿着普通的儒衣,氣場強大,如果給督撫官員們見着,都會承認與吾輩同列也!

他帶着兩個隨從和一隊精幹的保鏢,那些保鏢腰間鼓鼓,顯然帶了傢伙,不過他們並不擔心路上的差役捕頭和守門兵,他們帶了兩廣總督的公文,前往保定公幹。

隨從上去打門,門房開了,一個老頭探出頭來,收到一份燙金拜貼,乃東南府陳衷紀求見!

此人名聲在東南地區是如雷貫耳,大明高層也知道他的名字,但老門房卻不知曉,遂擋駕道:“我家老爺不見外客,不是熟人不見!”

“確實是熟人!”陳衷紀含笑道:“你就說他門生顏常武的叔叔陳衷紀來拜,他肯定見的!”

門生那又不同,老頭說道:“那你等着!”把門一關,老頭徑去通報。

不久,中門大開,一個儒雅中年人出來道:“孫鈐代家父歡迎陳先生的到來,陳先生遠道而來,辛苦了!”

“世兄客氣了,有勞!”陳衷紀說道。

“請!”

“請!”

兩人謙讓一下,並肩入府。

孫鈐者,孫承宗三兒,深得其父教導,爲人謙和,有淳淳之風。

陳衷紀見孫府並不奢華,類似着北國普通地主老財的宅院,卻很雅緻,隱約有琅琅讀書聲傳出來,暗暗點頭。

詩書世家,名不虛傳。

孫承宗在家中書房見客,他這書房堆滿了書籍,連書架上都疊着書本直到屋頂,因此屋內還放了架梯,讓陳衷紀意外的是,他掃過書架,見到了東南府所出的一批書籍,乃是物理、天文學、醫學、航海學、數學還有顏常武所著的《艦隊戰》等等!

這《艦隊戰》是去年新出,這些年來,顏大少與荷蘭人在海上大打出手,屢有心得,寫下此書,作爲海軍的標準讀本。

“晚生陳衷紀見過孫大人!”陳衷紀搶前一步作揖道。

“下野閒人,哪是什麼大人了,陳先生客氣了,叫我稚繩公就行了,請坐!”孫承宗手指一張椅子道。

“謝坐,稚繩公叫我瑞業得了!”陳衷紀說。

“哦,老夫還是頭一回聽到陳先生的字,瑞業,瑞業,顏少陽得你相助,真是瑞氣十足,偉業必成哪!”

“稚繩公過譽了,那是我家少爺雄才大略,我不過在他手下混口飯吃而已!”陳衷紀說得非常謙虛地道。

“瑞業有何見教?你深入內地,過於冒失了!有什麼事,可書信一封,差人送來即可!”孫承宗詢問道。

東南府雖說是大明的,但大明官員們都知道他們就是反賊,陳衷紀是二當家,說不定有些正義感過盛的官員想找碴。

“特爲稚繩公而來,衷紀若不親自來,實屬不敬!”陳衷紀取出信封一個,並未封口,恭敬遞給孫承宗道。

孫承宗拆開一看,乃顏常武所寫,首先向孫承宗請安,又言述了東南府打下巴達維亞和改制兩件大事,然之後欲請先生移駕東南府,早晚也好請教云云!

這大少爺好生厲害,主意打到了孫承宗的頭上,要是孫承宗赴臺,那東南府的聲譽就會攀上一個新臺階!

畢竟孫承宗做過帝師,是文壇領袖,雖說下野,但依舊有!

看過信之後,孫承宗只是笑笑道:“少陽有心了!”

他不置可否,陳衷紀也不着急,與他閒談起來。

“稚繩公請看!此乃東南亞大地圖!”

陳衷紀取出一幅地圖,在書桌上展開,孫承宗立即到桌前觀閱,陳衷紀指出了大陸、東南府,往下則是菲律賓羣島,加裡曼丹島、馬六甲海峽兩邊的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爪哇島、馬都拉島、巴厘島、小巽他羣島、蘇拉威西島、馬鹿加羣島等等。

孫承宗看着地圖,感嘆道:“世界如此之大,我們都是井底之蛙!”

“這些島嶼土地遼闊,資源豐富,取之可作我漢人萬世之基!”陳衷紀介紹道。

“我家少爺不對大陸感興趣,乃是有意攻略東南亞,奪取這些大島!”陳衷紀說道:“這些地方民衆愚昧落後,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我家少爺下定決心,排除萬難,務必達到目的,佔領整個東南亞!”

陳衷紀正色道:“爲我漢人子孫後代爭奪陽光下的地盤,稚繩公豈可坐視不理!”

“老夫沒說不去啊!”孫承宗微笑道。

“稚繩公同意了?”陳衷紀驚喜地道。

“正是!”孫承宗慨然應允。

他承認他看到這幅地圖,徹底地怦然心動,若能奪取喏大的東南亞爲漢人的地盤,功在千秋!

老夫聊發少年狂,不理世人之譭譽,管他什麼帝師督師和太師的,只要能夠奪取東南亞,老夫提刀親自上!

他老而彌辣,他的命運本應在崇禎十一年而終止,是年建虜入寇,進攻高陽,70多歲高齡的孫承宗親自組織守城,力抗建虜,城破後自縊而死。

但他到東南府去,應該就不會發生這樣的慘事,而他的智慧和聲望,也將讓東南府受益良多!

當晚陳衷紀留宿孫府,與孫承宗秉燭夜談,陳衷紀說起東南府的經歷,他是主要的參與者,如數家珍,說得頭頭是道。

孫承宗多是聽,偶爾發問,然後他感觸良多:

“清談誤國,實幹興邦!”

“積極發展經濟,讓民衆得到實惠,收買民心,同時教化民心,不得了啊!”孫承宗嘖嘖稱讚道:“不過你這東南府的成功很難複製,你們有貿易獲利巨大,不必盤剝百姓。”

“不然!”陳衷紀反駁道:“大陸更加有利,人多力量大,若給我家少爺秉政,他會‘集中力量辦大事’,別說什麼黃臺吉綠臺吉藍臺吉的,三年即平!”

對他這種大言不愧的話,孫承宗還真拿不出話來辯他,因爲他知道東南軍的戰鬥力。

兩人談到差不多十二點意猶未盡,還是陳衷紀不敢打擾老人而主動告辭。

……

第二天一早,孫府車隊出門,打着往城外山神廟進香的名義,孫承宗帶着二個兒子孫鈐和孫鎬以及三個孫子,欲金蟬脫殼,徑奔天津。

馬車急行,但是離城五里後,聽到後面馬蹄城響起來,有人大叫道:“孫太傅請慢走!”

定睛一看,同行的孫鈐認得是高陽縣令鄧巖忠,帶着一隊衙役趕來!

第1384節 鹽務改制第957節 王子的軍旅生涯人物、年代大事記第1636節 三件事定邊第1533節 大維齊爾的對策第523節 有錢好辦事第1681節 天下唯小人與女子難養也!第423節 左良玉歸來第1398節 毒舌兩兄弟度假記第333節 好看第1618節 北海!第541節 強者,就是要逆天的!第1594節 改進型毒藥第1922節 求援之時疫(二)第759節 氣運之子第190節甘輝的任務(二)第2021節 帶路黨的堅韌第1781節 一是包頭佬,二是猶太人第312節 方伯的憂慮第1693節 神功在身的土兵第347節 三方鬥毆外交事件第1753節 買不來的海軍第1680節 與印第安人的接觸(二)第1300節 飲水思源第584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二)第81節洪熙官出使官軍第1941節 一首詩,一個故事第1457節 我東南軍戰無不勝第540節 怪夢之我不殺東林黨第294節 金鯨證書(求訂閱)第1718節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905節 想當初第1758節 炮火紛飛(二)第118節 大明東南府訪問大明琉球王國第1418節 雄關難過第1879節 賽義夫帕夏帶路第915節 錫蘭海戰之戰後第1918節 大維齊爾馬到功成第462節 女射手第1073節 發動機大撤退(一)第1136節 名將伊哈桑·帕夏第136節江戶,我們來了!第451節 華人很好對付!第1554節 誰勝誰敗第513節 匪夷所思的軍令第1204節 一起花差花差第1886節 提前堆山第1204節 一起花差花差第752節 北伐之其實兩邊都一樣第995節 前途迥異的兩剎帝利第330節 “友好通商協議”?第856節 落實政策第1581節 獅子不吃肉第1963節 大家都是中國人第1748節 在昌都過冬第111節誘惑部族第1703節 今上的的道第1223節 朱家子孫反大明第1713節 爭地第1768節 破堅城第1967節 打了小的,失了大的!第1167節 大明史上第一奸臣!第524節 哪裡都有吳三桂!第52節造船!第634節 韃子的憋屈第1387節 差點傳奇不再第687節 過合恩角第1321節 很多槍!第716節 柳如是的動作第1502節 包頭佬的火藥第1344節 千葉合戰之戰鬥歷程第1201節 許你納妃第504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五)第717節 狗頭軍師戴維先生第479節 香料羣島入手第1770節 不得硬拼!第708節 東南府出兵!第71節參觀英國軍艦第183節宜將餘勇追窮寇(一)第226節殺到外伶仃島第2179章 中華自在閒人第1807節 程玉的小小心願第237節倭人和土著第1128節 深宮鉅變(一)第10節修路風波第982節 萬事俱備,只待開張!第223節改造戰艦第613節 海盜終於來了!第854節 展會中第1953節 我們也來打草谷第1270節 陛下,俺哥想賣你!第160節真理出無疑惑第58節不想做宋江第971節 泡金髮妹紙第1319節 尚算順利第952節 接收王太子上艦第1839節 剃鬚第139節友好通商條約第1228節 總督之心(二)第488節 狂毆可憐的馬打籃人
第1384節 鹽務改制第957節 王子的軍旅生涯人物、年代大事記第1636節 三件事定邊第1533節 大維齊爾的對策第523節 有錢好辦事第1681節 天下唯小人與女子難養也!第423節 左良玉歸來第1398節 毒舌兩兄弟度假記第333節 好看第1618節 北海!第541節 強者,就是要逆天的!第1594節 改進型毒藥第1922節 求援之時疫(二)第759節 氣運之子第190節甘輝的任務(二)第2021節 帶路黨的堅韌第1781節 一是包頭佬,二是猶太人第312節 方伯的憂慮第1693節 神功在身的土兵第347節 三方鬥毆外交事件第1753節 買不來的海軍第1680節 與印第安人的接觸(二)第1300節 飲水思源第584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二)第81節洪熙官出使官軍第1941節 一首詩,一個故事第1457節 我東南軍戰無不勝第540節 怪夢之我不殺東林黨第294節 金鯨證書(求訂閱)第1718節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905節 想當初第1758節 炮火紛飛(二)第118節 大明東南府訪問大明琉球王國第1418節 雄關難過第1879節 賽義夫帕夏帶路第915節 錫蘭海戰之戰後第1918節 大維齊爾馬到功成第462節 女射手第1073節 發動機大撤退(一)第1136節 名將伊哈桑·帕夏第136節江戶,我們來了!第451節 華人很好對付!第1554節 誰勝誰敗第513節 匪夷所思的軍令第1204節 一起花差花差第1886節 提前堆山第1204節 一起花差花差第752節 北伐之其實兩邊都一樣第995節 前途迥異的兩剎帝利第330節 “友好通商協議”?第856節 落實政策第1581節 獅子不吃肉第1963節 大家都是中國人第1748節 在昌都過冬第111節誘惑部族第1703節 今上的的道第1223節 朱家子孫反大明第1713節 爭地第1768節 破堅城第1967節 打了小的,失了大的!第1167節 大明史上第一奸臣!第524節 哪裡都有吳三桂!第52節造船!第634節 韃子的憋屈第1387節 差點傳奇不再第687節 過合恩角第1321節 很多槍!第716節 柳如是的動作第1502節 包頭佬的火藥第1344節 千葉合戰之戰鬥歷程第1201節 許你納妃第504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五)第717節 狗頭軍師戴維先生第479節 香料羣島入手第1770節 不得硬拼!第708節 東南府出兵!第71節參觀英國軍艦第183節宜將餘勇追窮寇(一)第226節殺到外伶仃島第2179章 中華自在閒人第1807節 程玉的小小心願第237節倭人和土著第1128節 深宮鉅變(一)第10節修路風波第982節 萬事俱備,只待開張!第223節改造戰艦第613節 海盜終於來了!第854節 展會中第1953節 我們也來打草谷第1270節 陛下,俺哥想賣你!第160節真理出無疑惑第58節不想做宋江第971節 泡金髮妹紙第1319節 尚算順利第952節 接收王太子上艦第1839節 剃鬚第139節友好通商條約第1228節 總督之心(二)第488節 狂毆可憐的馬打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