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2節 我們都是剎帝利!

當阿三們進入射程時,東南軍的火炮、火槍與炸彈次第開火,形成了一條嚴密的火網。

“開火!”

軍官一聲令下,在阿三的鋒線距離還有二百米的時候,果斷下令。

沒必要把阿三真放到百米以內的時候再打,彈丸飛出二百米後也依舊有很強大的殺傷力,尤其是對於只有布衣充當裝甲的阿三。

五百名喝了酒的阿三們連陣前五十米都沒有衝到,就幾乎損失殆盡,在戰場連死帶傷,徹底玩完!

不過他們帶動了其他阿三氣勢,無法遏止地衝向東南軍陣地。

三十米處,滑膛槍開火,十米處,黑火藥炸彈點燃導火索投出。

硝煙籠罩了東南軍陣地,冷風吹走了,就又重新生起。

還是死傷狼藉,東南軍新設置的陣地前瞬間染紅,屍體把壕溝堆滿,迅速堆至營壘下,可以直接踩着上去!

用一位參謀的話描述道:“我看到的是一場慘不忍睹的局面:‘阿三士兵進前則足軟,欲退又不能,軍官皮鞭兇悍打下,其魂飛魄散,心膽懼寒矣。時血跡尚鮮,腥臭Bi人,立身無地,有食亦不能下嚥。但見屍骨縱橫,慘不可言。’”

阿三的戰法呆法,純以無數的人命去填,他們人口衆多,死多少就補多少,以至於郝搖旗無奈地道:“他X的純粹是用生命來消耗我們的彈藥,他們人命不值錢,而我們彈藥有限!”

東南軍帶來的彈藥早都用光,在德里得到了補充,但質量不咋地,要不打不着、要不威力時強時弱,很難控制,甚至連莫臥兒帝國自家的火槍兵都不奉陪。

不過難不到東南軍,他們自已動手,豐衣足食,他們在到達營地休息時先用篩子把火藥篩過一次或者二次,使得研磨,其顆粒均勻,再加以研磨,從而提升火藥威力。

篩網與磨鉢是常用的小工具,使用起來不成問題。

時下用阿三的火藥去打擊阿三,快意無比,同時也在飛速地消耗着火藥。

這樣的情況下,東南軍不得不節省彈藥,他們將敵人放近來打,確保火槍彈丸不會落空,比較消耗彈藥的霰彈槍少放,將火炮和炸彈打在了人多的地方,盡最大能力去殺傷敵人。

考驗皇協軍的時刻到來了,他們用刀盾、長矛,儘可能地將衝上來的同族阿三們砍死,刺落,而阿三們已經無路可退,大家就正面硬剛。

雖然皇協軍的裝備較好,但敵人人多,亂戰中殺到堅韌的刀片呈鋸齒狀是常事。

疾風知勁草,皇協軍中涌現出好些好手,如錫克人長官賓德德蘭斯身披兩套鐵甲,手執雙刀,只攻不守,他衝鋒陷陣,哪裡有危機就殺到哪裡!

衣甲平過,血如泉涌,他雙刀揮舞,殺出大量斷頭殘肢,也不知道殺了多少人,爲穩定戰線作出了卓著的貢獻!

還有印度軍官努喬馬,他使一把三棱長矛,站在士兵的後面專門捅人,這傢伙的眼夠毒手也快,一捅之下,往往都是胸前要害或者是喉嚨處,長矛撥出來,對方鮮血迸出,濺溼了前方的皇協軍士兵成爲紅人,努喬馬卻是身體片血不沾,他疾走如風,連殺幾十人,頗有一種“一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一般而言,無論是皇協軍阿三還是莫臥兒帝國阿三,出彩的都是錫克人和剎帝利,錫克人崇武,他們當中沒有乞丐,動手能力強。

而剎帝利則有基礎,他們聰明,領會能力強,能夠很好地理解軍隊的教導,且身體素質好過其他種姓。

這兩類人殺的人最多,且有指揮的功能。

莫臥兒阿三人多呈碾壓之勢,死上一二萬根本不成問題,以人命去填,奪取了東南軍的第一道防線。

見此情形,後面督戰的三將軍沃爾馬將軍巴爾將軍潘迪特將軍積極調動軍隊,把他們推上前,要在天黑前佔領隘口。

然而,無論無論他們派出了多少的人馬,擠成一團地去衝鋒,卻始終攻不下隘口,他們只能控制一半的地盤,就是無法徹底佔領。

鎮守在那裡的東南軍彷彿有無窮的彈性,拼死作戰,把阿三們進攻一次接一次地挫敗。

下午五點出頭,太陽斜照,疲憊不堪的阿三漸漸失去了進攻的態勢。

見到時機成熟,郝搖旗下令道:“全軍反攻!”

激盪人心的軍號吹起來,參謀長盧英傑下令道:“前進!把陣地奪回來”

聽到參謀長的怒吼,更多的軍官也從胸膛裡面擠出來同樣的吶喊。

二千多名東南軍挺直了身軀,人人緊握住上了刺刀的步槍,隨着揮着軍刀的軍官們大步向前。

這回輪到東南軍走在前面,而皇協軍在後面了。

皇協軍打得非常的英勇,許多人都沒有了力氣,好在他們備有零食---吃上一塊奶糖,力量神奇地回來了,也就跟隨衝鋒。

士兵如潮水奔涌沸騰。一邊前進,一邊集合隊伍,排成密集的方陣,不時開槍。

對面的阿三們反倒躊躇不前,哪怕是軍官用皮鞭抽打他們,似乎是縮手縮腳,無甚戰意。

東南軍可不理他們,郝搖旗例牌的身披重鎧,雙持砍刀,直殺入阿三羣中,如虎入羊羣一般。

爲了鼓舞士氣,打擊敵人,郝搖旗衝在最前頭,用最殘忍的手段將擋在他面前的阿三們殺死,或削掉他們的腦袋,或砍斷他們的手臂,每個死在他手上的敵人幾乎都是肢體不全,他雙刀每一次的橫掠豎砍都會激起成排的血浪,阿三們實在是多,十五分鐘之內,郝搖旗完成了百人斬!

上百條人命死在他的手裡,阿三們的鮮血澆灌在他身上,他的樣子就像是剛從血池裡撈出來一樣,衣甲上不停滴着血,他每前進一步,地上都會留下一個帶血的腳印。

跟隨這樣的長官沒得說,東南軍每人都是奮不顧身,殺氣騰騰,眼裡只有敵人,向着敵人猛撲過去,高呼道:“殺!”

槍刺就捅進了阿三們的身體中!

入體的鈍響聲不斷傳來,就象練習刺殺一般,狠狠地刺屎阿三去。

阿三潰敗,大潰,潰不成軍。

很快地,他們象見了鬼一般地爭先恐後地往後逃跑,後面有人阻住他們的路,他們就用刀開路,砍殺自己人,方便自已逃跑。

這樣的事情不是少數,都沒接戰,阿三就自己跑開了,自己殺自己。

“前進!”參謀長盧英傑拿着指揮刀走在隊伍的前列,引領隊伍前進,他的指揮刀就是馬刀,在馬背上很有用,可是步行就殺傷力很有限了,旁邊軍官勸說他道:“長官,您不能走在前面,太危險了!”

“不用擔心,他們(阿三)不敢與我們交戰,因爲我們都是剎帝利!”盧英傑看穿了他們的底細道,揮舞軍刀,所到之處,阿三們忙不迭地跑開了,就好象是磁極同性相斥一般!

第1061節 肉食者不能謀第2021節 帶路黨的堅韌第334節 明年再來搶過第458節 完成任務第551節 在南京之董小宛第1293節 苦練成材第1312節 滅虜會議(一)第576節 商人賺你的錢就行了!第1332節 最危險的時刻第162節書房夜話之督師經歷第706節 甲申之變(二)第1725節 想當醫生的西藏兵第1939節 勝利者不受指責第1448節 硬剛(四)第1845節 韓寶生的大膽計劃第754節 阿濟格圖川第1061節 肉食者不能謀第1194節 贏後分豬肉第1058節 麥斯歐德·帕夏分糧第1286節 王爺威武!第1133節 太后教子第1919節 雞飛蛋打的包頭佬第829節 烈火焚城第1405節 孫悟空是如何大鬧天宮的第66節戰後之事第586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四)第1501節 大煙槍埃姆雷帕夏第823節 原形畢露的蒙古人第973節 12月居仁堂會議第478節 打進王宮第1343節 千葉合戰之倭殺倭第397節 戰前遐想第1602節 秋山行旅圖第242節英明的李英第1426節 魅影危機第1667節 邊吃邊喝邊打仗第65節議徵東南府第724節 新軍校學習(二)第369節 顏大少的倭式婚禮第1329節 東南王徵倭第1138節 引蛇出動第968節 迷信是必須的第1208節 拍賣進行中第223節改造戰艦第1954節 見招拆招第1892節 城內之變第486節 撿到素丹一枚第1348節 千葉合戰之兩翼戰事第1728節 普布邊巴的感動第1871節 伊斯肯得侖城之奴(二)第381節 如鴨子上架的陳玉雪第2097節 紅海垂釣第963節 王子開齋記第1478節 世俗化埃及是必需的第762節 冬至起事第951節 馬士英的報告第18節真相大白第128節家庭河蟹之道第453節 萬丹人的對策第2165章 不被重用的蒸汽機車第97節一夜變天第359節 無恥倭人,爺早防着你了第193節顏大少又被賣了第48節過春節第1781節 一是包頭佬,二是猶太人第425節 鄧巖忠阻止孫承宗第2184章 直落(二)第682節 海上追逐第1799節 送貨上門的陳德第989節 不省心的印度兵第1497節 玩具船出征第1215節 不同尋常的下馬威第270節此戰最大利是得人心第1685節 皇太孫朱和坪第1779節 自由不香了第436節 新兵一枚之見識第1240節 蒙古之事第328節 一百兩銀子一條人命?NO!第1564節 運河之開工二第1171節 改革時代之漕運改海運第995節 前途迥異的兩剎帝利第121節琉球當入我中華第55節終於等來了藉口第1451節 綠綠還行第1377節 只恨賣隊友無門!第1407節 敵人騎兵突擊第1127節 科普律魯·帕夏的條件第1693節 神功在身的土兵第663節 他們不是人第1391節 強敵在前,你應該怎麼辦?第1470節 洗澡很重要第316節 真理就在我們手裡第84節又婦人之仁?第1050節 戰土耳其人之火力第1329節 東南王徵倭第461節 聲聲入耳第943節 華人在印度的攻略第118節 大明東南府訪問大明琉球王國第336節 賀勝利第443節 狗咬之謎
第1061節 肉食者不能謀第2021節 帶路黨的堅韌第334節 明年再來搶過第458節 完成任務第551節 在南京之董小宛第1293節 苦練成材第1312節 滅虜會議(一)第576節 商人賺你的錢就行了!第1332節 最危險的時刻第162節書房夜話之督師經歷第706節 甲申之變(二)第1725節 想當醫生的西藏兵第1939節 勝利者不受指責第1448節 硬剛(四)第1845節 韓寶生的大膽計劃第754節 阿濟格圖川第1061節 肉食者不能謀第1194節 贏後分豬肉第1058節 麥斯歐德·帕夏分糧第1286節 王爺威武!第1133節 太后教子第1919節 雞飛蛋打的包頭佬第829節 烈火焚城第1405節 孫悟空是如何大鬧天宮的第66節戰後之事第586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四)第1501節 大煙槍埃姆雷帕夏第823節 原形畢露的蒙古人第973節 12月居仁堂會議第478節 打進王宮第1343節 千葉合戰之倭殺倭第397節 戰前遐想第1602節 秋山行旅圖第242節英明的李英第1426節 魅影危機第1667節 邊吃邊喝邊打仗第65節議徵東南府第724節 新軍校學習(二)第369節 顏大少的倭式婚禮第1329節 東南王徵倭第1138節 引蛇出動第968節 迷信是必須的第1208節 拍賣進行中第223節改造戰艦第1954節 見招拆招第1892節 城內之變第486節 撿到素丹一枚第1348節 千葉合戰之兩翼戰事第1728節 普布邊巴的感動第1871節 伊斯肯得侖城之奴(二)第381節 如鴨子上架的陳玉雪第2097節 紅海垂釣第963節 王子開齋記第1478節 世俗化埃及是必需的第762節 冬至起事第951節 馬士英的報告第18節真相大白第128節家庭河蟹之道第453節 萬丹人的對策第2165章 不被重用的蒸汽機車第97節一夜變天第359節 無恥倭人,爺早防着你了第193節顏大少又被賣了第48節過春節第1781節 一是包頭佬,二是猶太人第425節 鄧巖忠阻止孫承宗第2184章 直落(二)第682節 海上追逐第1799節 送貨上門的陳德第989節 不省心的印度兵第1497節 玩具船出征第1215節 不同尋常的下馬威第270節此戰最大利是得人心第1685節 皇太孫朱和坪第1779節 自由不香了第436節 新兵一枚之見識第1240節 蒙古之事第328節 一百兩銀子一條人命?NO!第1564節 運河之開工二第1171節 改革時代之漕運改海運第995節 前途迥異的兩剎帝利第121節琉球當入我中華第55節終於等來了藉口第1451節 綠綠還行第1377節 只恨賣隊友無門!第1407節 敵人騎兵突擊第1127節 科普律魯·帕夏的條件第1693節 神功在身的土兵第663節 他們不是人第1391節 強敵在前,你應該怎麼辦?第1470節 洗澡很重要第316節 真理就在我們手裡第84節又婦人之仁?第1050節 戰土耳其人之火力第1329節 東南王徵倭第461節 聲聲入耳第943節 華人在印度的攻略第118節 大明東南府訪問大明琉球王國第336節 賀勝利第443節 狗咬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