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2節 真功夫

越往東北上走,進入敘利亞境內,人煙漸長,路上的建築物增多了,多數都是灰濛濛的建築物,那是風沙多影響所致,但那些地方並不完全是沙漠,乃是荒漠,而且地勢高,水源多起來,綠意亦多。

事實上,敘利亞農業發達,耕地憑藉灌溉能夠種植小麥、大麥、棉花、葡萄、油橄欖和無花果,地方出產棉花、小麥與大麥,自古以來就是阿拉伯地區的糧倉!

讓人驚喜地看到了不少的田地裡都掛着東南國的星辰、海洋與山峰旗幟,那是華人的農場!

敘利亞戰爭頻繁,人口流失,東南國進佔敘利亞,當仁不讓,立即安排華人的墾耕團把拋荒的土地利用起來,他們修復水利工程,播下種子,灌溉作物,細心照料,很快獲得收成。

地是好地,加上勤快,每年獲得了十萬人的糧食!

張家玉由衷地道:“真了不起!”

農耕種植技術完全沒有問題,關鍵是應付奧斯曼人的搗亂。

“又是將他們打回去的?”袁樞感興趣地問道。

“正是!”戴維先生說得不當一回事,然而張家玉與袁樞佩服得五體投地,他們太清楚在野外對付敵人騎兵的不易,真的是遇敵必戰,每每將敵人打得死傷慘重,讓他們有來無回,久而久之,敵人見佔不到便宜,只好不來了。

順着車窗望出去,見到路上都是兵、輜重,兵成長隊走,輜重則成了長隊連綿不斷,有牛、馬和驢,毛驢最多,瘦小的毛驢託着比身體還大的貨物緩緩前進。

軍隊自然是華人居多,但見到不少的阿三兵以及中華小跟班士兵、民夫等等,聽到一些倭人神氣活現地吆喝着什麼!

東南軍依水源進軍,在水源地,都有長長的飲馬槽和遮陽棚,讓牲畜們飲水,至於人們則喝茶水,一大桶一大桶的茶水打滿了軍人們和民工們的水壺,暢飲!

不要小看茶水,充分展示了東南軍的後勤補給能力。

畢竟來的不是小貓小狗二三隻,而是十幾幾十萬的大軍!

煲開開水需要用煤,每天沿線都有不知道多少個行軍爐在煲開水,數量不是少數,擱當地人,統統都是喝冷水,打井水喝而已,哪象華人這麼奢侈地煲開!

又有茶葉,雖說大明、東南國盛產茶葉,但把茶葉運來,滿足大軍的需要,茶葉數量多矣,銀元同樣花費不少。

對於此次出兵,東南軍可謂謀劃已久,華人主力部隊已進行了長達14個月的充分動員與備戰,從蘇伊士城到大馬士革的交通幹道上各種增援裝備和人員物資運輸車隊連綿不斷,兩側兵站營地一望無際,預計參戰兵員將超過五十萬,爲歷年對外動武之最。

東南軍強大,海戰中出動一支戰列艦編隊即可吃不了兜着走,十幾二十萬大軍在陸上縱橫馳騁,全無敵手。

但對於滅國之戰,則如韓信點兵一般是“多多益善!”

爲此,動用龐大的人力與物力,東南軍悍然發動對看似不可一世的龐然大物奧斯曼帝國的戰爭!

這場戰爭得到了東南國上上下下的歡迎,軍民同心,一致戰爭。

東南國是移民國家,移民的鬥志肝勁遠非陸上大明民衆安逸的心態可比,他們富有進取之心,不怕犧牲。

關鍵是東南國有的是銀子,這些銀子要讓它們變成銀元流通起來,非要有上了規模的經濟活動才行。

東南國拉動經濟的大手段一是大搞建設,二是發展經濟,提高民衆收入水平,三就是對外戰爭了。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軍工產業興旺發達,工廠裡的工人們卯足了幹勁搞生產,因爲生產得越多,他們的收入越多,可以爲妻兒買更多的家庭用品,讓他們過上更好的生活!

對於新生的東南國,戰爭是必須品,前提是打贏,別死太多人,這不,他們的國王御駕親征,所有的將軍們都提足精神,力求最好的表現,而士兵們則士氣高漲,決心打個漂亮仗。

前方就是大馬士革!

大馬士革自古以來就是百戰之地,地理位置極爲重要,號稱“人間若有天堂,大馬士革必在其中,天堂若在空中,大馬士革與之齊名”,可見其是人間的天堂,上天的恩賜。

如今大馬士革成爲了戰爭的“風暴眼”,仿如一個巨獸般矗立在平原上,遠看很壯觀,近看不得了。

華人把大馬士革變成了一個巨型堡壘!

雙層城牆外牆8米,內牆12米,深深的的壕溝,隔上百米就有更高大的梭堡,以及延伸出去的衛星堡壘,上面遍佈槍洞炮眼,一旦敵人來臨,必讓敵人撞個頭破血流。

事實上,據戴維先生說那些奧斯曼人前幾年來攻過一次,之後再也沒對大馬士革發動攻城戰!

他們是對的,華人工事堅固,又善用火器,且彈藥充足,想要攻下大馬士革得用多少人命去填!

軌道車在大馬士革的西門處停止,駐大馬士革的軍政要員們列隊迎接老大的到來。

爲首一位中年英武的上將,向着顏常武行軍禮,挨顏常武一把抓着他手臂道:“守雲哥,久違了!”

那人與顏常武情分極是不同,正是張守雲,當年顏常武發跡前,身邊只得一老僕和一小婢,老僕正是張守雲的父親張伯,已然過世,張家代代忠於顏氏,所以顏常武對張家也非常的關照。

張守雲拉過一位中年將軍,此人氣度沉穩一看就是打老仗的軍人,張守雲介紹道:“川中名將,楊展!”

川中名將,好啊!

顏常武見過楊展的檔案,知道是位能硬剛八大王的好漢,讓顏常武眉開眼笑地道:“楊將軍此來,必能助我軍大展宏圖!”

楊展雖然牛氣哄哄,但也不敢在顏常武面前展露,連聲遜謝道:“以前的戰鬥不算什麼,現在纔是真考驗,還請領袖與張將軍多多擔待!”

張守雲又介紹一位名將叫曹勳,同樣也是大明官軍的一把好手,與八大王也硬剛過。

再有一位少年英雄,介紹是楊展之子楊璟新,特意說明乃一門雙總兵,原來他們兩父子都是大明總兵。

“真是將門世家啊!”顏常武高興道:“昔唐太宗行科舉,曰天下人才都到他手裡,今日我出大軍攻打奧斯曼,可謂是天下英雄都歸我驅遣,共破強敵,哈哈哈!”

顏常武正在高興着,前線急報,數位通訊官兵找上門來,先是張家玉接待了他們,然後報給戴維先生,最後顏常武看着報告文書,他將文書舉起來道:“諸位,這是一份報捷,我軍賀藍將軍在前線襲破敵人五千騎兵,大獲全勝!”

旗開得勝,這是很好的兆頭,頓時所有的人都向顏常武祝賀道:“首戰告捷,大吉之兆啊!”

第885節 揚基·加尼的傳奇(二)第1694節 今後不可再議第1833節 西雷斯馬要摸老虎屁股第2032節 失去的纔是最寶貴的第222節計劃改造戰艦第259節攻打土著營地第1574節 贈人雪茄,手有餘香第365節 血崗!第1429節 國家瑰玉---張家玉其人第1091節 未戰先鬥智第966節 喜歡吃米的倭人第441節 新兵一枚之相處之道第263節衆香之城第1468節 拎包去打第104節張伯出馬交涉第1949節 沙漠中的君子協定第590節 老熊任總督(二)第992節 我們不疊被子不揹包第1980節 大汗之心第980節 新買賣開張的地盤第1152節 擠不成奶第309節 餘波重重第345節 孫元化脫身第1878節 賽義夫帕夏第835節 韃靼事了第473節 南洋香料總公司第1949節 沙漠中的君子協定第1743節 小東西收買大人心第1689節 求佛保佑第922節 七天下城之烈火焚城第547節 顏大少是倭國人民的老朋友第1849節 一聯值百萬第2050節 兩軍鬥志第2054節 戰前心思第312節 方伯的憂慮第955節 老兵的言傳身教第1484節 伏擊之硬核緬甸人第1643節 搞掉河東的老毛子第1397節 虎豹兩兄弟與鷹妹第1661節 疲憊之兵第2185章 直落(三)第1490節 勢如破竹第126節久米村條約第1265節 桂林城破第498節 王巡撫的動作第180節大海戰(二)第1770節 不得硬拼!第994節 印度式的抗爭第1128節 深宮鉅變(一)第1068節 奧斯曼帝國宮廷第218節大艦上炮擊訓練第1770節 不得硬拼!第1653節 穩固的後方(一)第129節堅定的帶路黨第929節 兩盈司鉛的用法第1931節 求援之小越猴惹是生非第1069節 風雨欲來的奧斯曼帝國第1441節 兩邊阿三的比較第678節 在荷蘭(一)第28節急襲奧倫治城(二)第1635節 地圖開疆第229節無功而還第1304節 關係很重要第239節文趙氏第2046節 軍心可用,軍力不支的包頭佬第667節 西班牙不過如此第1486節 伏擊之土耳其人雄起第85節暗流洶涌第2106節 拿下阿拉伯半島第1139節 掩耳盜鈴的奧斯曼人第243節遇敵必戰!第1682節 中國人就是一條龍!第1291節 是不是給大家發槍?第471節 安汶人敗陣第2020節 帶路黨很有用第999節 藍軍在行動(一)第1256節 三天第626節 姚閣老歸東南府第1676節 阿拉斯加的攻略第495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二)第1037節 大神神像事件第2084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一)第147節會唔熊巡撫(一)第715節 青山見我應如是第1344節 千葉合戰之戰鬥歷程第1869節 中國兵不是羅馬兵第1915節 帕夏的人頭在此第212節鄒維璉來也第1632節 頭一回見到這麼勤奮的老毛子第525節 世事無常第747節 堵胤錫的成功第1693節 廷議風聞奏事(二)第231節領略東南艦隊風采第1400節 就是要敗!第2182章 南京大變樣第1674節 今上之清穿有夢(一)第1004節 三鍋的智力第835節 韃靼事了第1318節 王師北伐第1428節 張家玉擅驅阿三
第885節 揚基·加尼的傳奇(二)第1694節 今後不可再議第1833節 西雷斯馬要摸老虎屁股第2032節 失去的纔是最寶貴的第222節計劃改造戰艦第259節攻打土著營地第1574節 贈人雪茄,手有餘香第365節 血崗!第1429節 國家瑰玉---張家玉其人第1091節 未戰先鬥智第966節 喜歡吃米的倭人第441節 新兵一枚之相處之道第263節衆香之城第1468節 拎包去打第104節張伯出馬交涉第1949節 沙漠中的君子協定第590節 老熊任總督(二)第992節 我們不疊被子不揹包第1980節 大汗之心第980節 新買賣開張的地盤第1152節 擠不成奶第309節 餘波重重第345節 孫元化脫身第1878節 賽義夫帕夏第835節 韃靼事了第473節 南洋香料總公司第1949節 沙漠中的君子協定第1743節 小東西收買大人心第1689節 求佛保佑第922節 七天下城之烈火焚城第547節 顏大少是倭國人民的老朋友第1849節 一聯值百萬第2050節 兩軍鬥志第2054節 戰前心思第312節 方伯的憂慮第955節 老兵的言傳身教第1484節 伏擊之硬核緬甸人第1643節 搞掉河東的老毛子第1397節 虎豹兩兄弟與鷹妹第1661節 疲憊之兵第2185章 直落(三)第1490節 勢如破竹第126節久米村條約第1265節 桂林城破第498節 王巡撫的動作第180節大海戰(二)第1770節 不得硬拼!第994節 印度式的抗爭第1128節 深宮鉅變(一)第1068節 奧斯曼帝國宮廷第218節大艦上炮擊訓練第1770節 不得硬拼!第1653節 穩固的後方(一)第129節堅定的帶路黨第929節 兩盈司鉛的用法第1931節 求援之小越猴惹是生非第1069節 風雨欲來的奧斯曼帝國第1441節 兩邊阿三的比較第678節 在荷蘭(一)第28節急襲奧倫治城(二)第1635節 地圖開疆第229節無功而還第1304節 關係很重要第239節文趙氏第2046節 軍心可用,軍力不支的包頭佬第667節 西班牙不過如此第1486節 伏擊之土耳其人雄起第85節暗流洶涌第2106節 拿下阿拉伯半島第1139節 掩耳盜鈴的奧斯曼人第243節遇敵必戰!第1682節 中國人就是一條龍!第1291節 是不是給大家發槍?第471節 安汶人敗陣第2020節 帶路黨很有用第999節 藍軍在行動(一)第1256節 三天第626節 姚閣老歸東南府第1676節 阿拉斯加的攻略第495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二)第1037節 大神神像事件第2084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一)第147節會唔熊巡撫(一)第715節 青山見我應如是第1344節 千葉合戰之戰鬥歷程第1869節 中國兵不是羅馬兵第1915節 帕夏的人頭在此第212節鄒維璉來也第1632節 頭一回見到這麼勤奮的老毛子第525節 世事無常第747節 堵胤錫的成功第1693節 廷議風聞奏事(二)第231節領略東南艦隊風采第1400節 就是要敗!第2182章 南京大變樣第1674節 今上之清穿有夢(一)第1004節 三鍋的智力第835節 韃靼事了第1318節 王師北伐第1428節 張家玉擅驅阿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