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0節 急進昌都

在進藏之前,軍部早就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有多支小分隊冒充商隊先行進藏,對進藏可能遇到的問題進行了一系列的調研。

勘探地形,繪製地圖是肯定的事情,所以楊璟新們有詳盡的地圖可用,不要小看這張圖,起碼讓軍隊的士氣來個漲停板!

軍人們拿着地圖,知曉地利是一回事,更知道朝廷在關心着他們,支持着他們,把他們放在心!

製作地圖從來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在境外,可想而知花費了多少的人力與財力,如果朝廷不想他們成功,都不會花這筆錢。

天路運輸的困難,軍部是深知肚明,因此在行軍開始前,派出人手做了大量的工作。

例如這位方頭大耳,臉上笑得好象彌勒佛的商人羅國強,是專走茶馬古道,做精鹽、茶葉生意的大商家,向來是仗義疏財,行事大方得體,商譽極好,對於賺不賺到錢滿不在乎的奢侈人物。

然而金沙江以東的大土司貢覺傑布知道羅國強是何許人物,這廝以相當於一頭犛牛市價的二倍租用了貢覺傑布的所有犛牛給明軍使用,是租用,而且要是一頭犛牛死了,他再給回一頭犛牛的價給回貢覺傑布,也就是說貢覺傑布的犛牛能賺回百分之二百的利潤。

真要這麼做生意,羅國雄早就破產了,然而他照做不誤,貢覺傑布就明白羅大商人是怎麼回事!

上萬頭犛牛組成的運輸隊出現在通往昌都的茫茫雪嶺上。趕牛牧民不足,很多戰士暫時放下了手中的武器,拿起了鞭子學習怎樣趕犛牛。

一邊是心急如焚急着趕路的官兵,一邊是行動緩慢的犛牛。高原犛牛不懼嚴寒,行走山地如履平地,它們力大無窮,能夠運送很多東西,極合適在天路行動。

但它們的習性是邊吃邊走,每天最多行走30公里,按照這樣的速度,最少一個月才能發起昌都戰役,拖延下去,入冬時不能打。

楊璟新剛準備調整後勤隊伍,組織身體強壯的戰士開始負重急行軍到部隊集結地時,軍工上來了,五千名吃苦耐勞的民工扛起了物資就向前進。

他們盡心盡力,吃大苦,耐大勞,運輸物資,搬運傷員,有時還持槍站崗,讓楊璟新指揮他們是如臂使指,輕鬆自在。

民工是受過政治教育,知道這是子弟兵,自家的軍隊,都是川人!

除了政治覺悟,還有是銀元到位,民工們的食品及物資待遇和先遣部隊一個樣,萬一掛在路上,按軍隊“烈士”的待遇給予撫卹,所以軍工們全無後顧之憂,認真奉獻。

於是在發動昌都戰役前,高原運輸隊運達的物資高達上千噸,包括糧秣、彈藥、藥品、燃料等,極有力地支持了部隊勝利。

前面有過交代,想進西藏,自川西出兵爲上,另外的滇藏、青藏與疆藏線都是困難重重。

經營好川西,重在打箭爐,這是通往西藏的茶馬古道的樞紐,明軍遂佔打箭爐,周邊改土改流,把它經營得有如鐵桶一般。

再向前,急進昌都!

昌都東與四川省相望,南與雲南接壤,北面和青海交界,可謂四省交匯之地,自古便是西藏的東大門,地理位置極爲重要。

佔領昌都,就打開了通向西藏的要道,可以說,這是繼拿下打箭爐之後的又一關鍵要地,這是明軍作戰計劃中的重要一環,不容有失。

從地形上看,昌都如一顆明珠鑲嵌在橫斷山區,南北走向的芒康山、他念他翁山和伯舒拉嶺等高大山脈平行排列,三條大河--金沙江、瀾滄江、怒江穿流其間,昌都的地勢崎嶇、道路艱險、山高谷深不言而喻。

環峙昌都的羣山平均海拔都在5000米左右,終年積雪,因此也被總稱爲“昌都雪嶺”。

明軍殺奔昌都,需要翻越的高山隘口數不勝數,而翻越一座山口往往就要回環盤旋數個小時,即使是多次進藏、較適應高海拔環境的人,仍會出現嚴重的高原反應,況且還要與敵人作戰!

之前明軍一路暢通無阻,沒遇到抵抗,但兵臨昌都時,那裡的守軍並非無備。

爲了維護其統治,西藏當局膽敢抗拒天軍,設下重兵把守,試圖以戰求和,正是西藏當局的想法。

西藏政權落在顧實汗大兒子達延的手裡,統治還是蠻牢固的,顧實汗,乃厄魯特蒙古所屬的和碩特部首領,牧於青海湖周圍、柴達木盆地及黃河河曲一帶,人畜興旺,勢頗強盛。

遂取西藏,擁立黃教,方有達-賴和班-禪兩位上師。

顧實汗既沒,達延繼位,其勢力駐於拉薩外圍的當雄,號爲“當雄八旗”,每旗有五千人,兵力雄厚。

虎父無犬子,達延有眼光,在漢人政權向其派出使者,要求西藏歸明,尤其要求駐軍時,達延拒絕後謂諸人道:“我們要備戰了!”

於是派出了二旗大軍,分別由興教佔堆和曲吉多吉率領,共有一萬軍馬,進至昌都駐紮,妄圖憑藉天險抵擋漢人。

以興教佔堆爲主將,他名字的意思是爲“降妖伏魔”,他分派軍馬駐守各處,敢大言不愧地道:“我等都是佛前聖軍,任何敢來進犯我們的就是妖魔鬼怪,看我們降妖伏魔。”

部將自然是湊他的趣,都說漢人懦弱,豈敢進犯我佛聖軍,必讓他們有去無回!

他們還沒得意多久,突聽前方流星馬飛報,說漢人奪取了昌都前要隘,賽固山口!

這下笑聲嘎然而止,因爲賽固山口控制着進入昌都的道路,雖然只得五百人把守,守將乃興教佔堆麾下勇士天成洛桑,是個百人敵,其作戰勇敢,向來爲人稱道。

賽固山口下的道路號稱‘連雲道”,就好像連入雲天一般,道路險峻不算,其下有個大斜坡,興教佔堆親自去看過,教天成洛桑準備大量的滾石,待有敵來攻時,只要把石頭滾下去,定能取勝,興教佔堆揚言:“有此天險,敵人來上一萬人,我們也不怕!”

可是計劃趕不上趟,漢人速下賽固山口,根本不能阻擋漢人前進的步伐,而據逃兵回來說,進攻的漢人頂多千人而已!

漢人這麼能打,令西藏人糾結起來了!

第1871節 伊斯肯得侖城之奴(二)第2187章 我大明官員水平真高!第1356節 面子要緊第211節劉之鳳歸心第1637節 天大瑞祥第23節都在演戲第15節送你三萬兩第1976節 吃烤包子第1914節 大維齊爾出馬第20節軍制確立第720節 幹掉復社第988節 廉價消耗品第388節 驚天消息第845節 旭日港的夜火第453節 萬丹人的對策第123節刺客(一)第1630節 又一次教科書式的進攻(一)第495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二)第1858節 敵我兩方動態第1352節 唾面自乾的肥前藩大名第1004節 三鍋的智力第1927節 求援之錫克人有麻煩第637節 新騎兵養成第899節 新朝事務(二)第1729節 老辦法不頂用第1064節 招供第1401節 王子之怒第206節火槍逞威第242節英明的李英第627節 錦州之事第632節 黃臺吉不傻第1594節 改進型毒藥第1058節 麥斯歐德·帕夏分糧第1656節 行途中第518節 流金時代(一)第732節 高傑的抉擇第1546節 因金瘡藥的爭論第1137節 伊哈桑·帕夏的進擊第606節 洪熙官的報告第1740節 漢藏交戰(三)第1091節 未戰先鬥智第495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二)第1332節 最危險的時刻第950節 華人天下無敵的原因第1601節 影響深遠第298節 好在他們是官軍第367節 倭人的下場第1198節 上下同好第1502節 包頭佬的火藥第1663節 自由的哥薩克第818節 賺了五十萬第443節 狗咬之謎第1383節 好心被狗吃第32節只值三個銅板的紀念章第616節 摩加迪沙之戰第332節 摸營第331節 我是海賊第940節 遭三鍋BS的總督第1658節 斯克新城第915節 錫蘭海戰之戰後第138節中倭高峰會議(二)第1579節 高攀不起第1783節 蘇丹不見了第1034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真理二第1742節 入拉薩三策第1048節 戰土耳其人(三)第1066節 立規矩第234節又一個歷史節點第2106節 拿下阿拉伯半島第1592節 諮議局成立第396節 全亞洲的白種人,聯合起來!第1701節 抵達河口城第347節 三方鬥毆外交事件第1758節 炮火紛飛(二)第1992節 聰明的葉素甫·烏依古爾第1965節 進烏魯木齊城(二)第1892節 城內之變第2053節 菲拉斯·帕夏和諸包頭佬的決心第1771節 伊斯坦布爾驚變第569節 驅虎吞狼之兩蛟相爭第1678節 王董事長的得瑟第2015節 老郝夠聰明第613節 海盜終於來了!第682節 海上追逐第1101節 差點被曬成肉乾的領袖第562節 驅虎吞狼之老趙西行第739節 亂亂亂第1957節 時空錯亂的感覺第1815節 打什麼主意的上將?第68節白米飯收伏好漢心第2099節 偷水第1782節 爲反對而反對的維特議員第268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3)第1457節 我東南軍戰無不勝第1540節 老科普律魯是定海神針第544節 鬥倭倭(二)第597節 航行中第841節 風起於紅毛番跳樓第1301節 文官戴上了軍功勳章第1369節 打死老傢伙
第1871節 伊斯肯得侖城之奴(二)第2187章 我大明官員水平真高!第1356節 面子要緊第211節劉之鳳歸心第1637節 天大瑞祥第23節都在演戲第15節送你三萬兩第1976節 吃烤包子第1914節 大維齊爾出馬第20節軍制確立第720節 幹掉復社第988節 廉價消耗品第388節 驚天消息第845節 旭日港的夜火第453節 萬丹人的對策第123節刺客(一)第1630節 又一次教科書式的進攻(一)第495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二)第1858節 敵我兩方動態第1352節 唾面自乾的肥前藩大名第1004節 三鍋的智力第1927節 求援之錫克人有麻煩第637節 新騎兵養成第899節 新朝事務(二)第1729節 老辦法不頂用第1064節 招供第1401節 王子之怒第206節火槍逞威第242節英明的李英第627節 錦州之事第632節 黃臺吉不傻第1594節 改進型毒藥第1058節 麥斯歐德·帕夏分糧第1656節 行途中第518節 流金時代(一)第732節 高傑的抉擇第1546節 因金瘡藥的爭論第1137節 伊哈桑·帕夏的進擊第606節 洪熙官的報告第1740節 漢藏交戰(三)第1091節 未戰先鬥智第495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二)第1332節 最危險的時刻第950節 華人天下無敵的原因第1601節 影響深遠第298節 好在他們是官軍第367節 倭人的下場第1198節 上下同好第1502節 包頭佬的火藥第1663節 自由的哥薩克第818節 賺了五十萬第443節 狗咬之謎第1383節 好心被狗吃第32節只值三個銅板的紀念章第616節 摩加迪沙之戰第332節 摸營第331節 我是海賊第940節 遭三鍋BS的總督第1658節 斯克新城第915節 錫蘭海戰之戰後第138節中倭高峰會議(二)第1579節 高攀不起第1783節 蘇丹不見了第1034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真理二第1742節 入拉薩三策第1048節 戰土耳其人(三)第1066節 立規矩第234節又一個歷史節點第2106節 拿下阿拉伯半島第1592節 諮議局成立第396節 全亞洲的白種人,聯合起來!第1701節 抵達河口城第347節 三方鬥毆外交事件第1758節 炮火紛飛(二)第1992節 聰明的葉素甫·烏依古爾第1965節 進烏魯木齊城(二)第1892節 城內之變第2053節 菲拉斯·帕夏和諸包頭佬的決心第1771節 伊斯坦布爾驚變第569節 驅虎吞狼之兩蛟相爭第1678節 王董事長的得瑟第2015節 老郝夠聰明第613節 海盜終於來了!第682節 海上追逐第1101節 差點被曬成肉乾的領袖第562節 驅虎吞狼之老趙西行第739節 亂亂亂第1957節 時空錯亂的感覺第1815節 打什麼主意的上將?第68節白米飯收伏好漢心第2099節 偷水第1782節 爲反對而反對的維特議員第268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3)第1457節 我東南軍戰無不勝第1540節 老科普律魯是定海神針第544節 鬥倭倭(二)第597節 航行中第841節 風起於紅毛番跳樓第1301節 文官戴上了軍功勳章第1369節 打死老傢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