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2節 陽謀照破城

轟!轟!轟!

只用了三炮,位於傑漢河東岸的重鎮傑漢城的北面城牆就呈品字形被轟出了三個大洞,然後那段城牆欣然倒塌,形成了一座斜坡,令包頭佬們都呆楞了神。

他們花費了大量的人力與物力去修葺城牆,沒想到這麼地不堪一擊。

包頭佬也不想想,他們又不具備基建狂魔的特色技,修的城牆自然是抵抗不住中國人巨炮的轟擊。

口徑達到了800mm的伊城炮大顯神威,這種炮的威力巨大,而且行動也快,在陸地上跑得快不算,更沒天理的是中國人居然開發了專門的運輸艦,用來裝載伊城炮,這下跑得更快了,加上彈藥無窮無盡,中國人把它們當成了普通的重炮來用,什麼城牆都用來它們來轟!

“殺啊!”東南軍發出了海嘯般的吼聲,向着那塊缺口衝去。

包頭佬如夢初醒,也趕快向那塊缺口衝去,一些悍勇的包頭佬,直接從沒坍方的城牆邊緣跳到缺口處,持着盾牌拿着彎刀,雄糾糾氣昂昂,想的是給那些東方的異教徒一個痛擊,讓他們付出血的代價……

想太多了,沒讓他們的彎刀飲上血,他們的身體飛了起來!

中國人向着那個豁口狂甩炸彈,將上面的包頭佬都給炸飛了!

不顧城牆上的硝煙未盡,也不管城牆頭上包頭佬射來的弓箭與槍彈,哪怕中了彈只要受得了的照衝不誤,中國人搶上了豁口,然後再向下衝!

在人羣中,繡有“近衛第七師”金字的旗幟格外地醒目,也促使軍人們加快了步伐。

能夠打着“近衛”字樣表明要不是御林軍,要不就是因爲功勳卓著而被授予“近衛”的稱號。

近衛第七師隸屬西方軍團第七軍,軍長曾英,是川中名將,在大明時曾把入川的八大王給打成了大王八,打得八大王欲仙欲死,現在西方征戰中大展光芒,戰功卓著,要不是限於軍律,他甚至能夠弄到“近衛第八軍”的榮譽稱號。

軍律:非御林軍的部隊因戰功授予“近衛”榮譽稱號最高只能達致師級,如第一軍是御林軍,他們就能夠享受“近衛第一軍”的榮譽稱號。

曾英的成功絕非僥倖,作爲一軍之長,他居然是頭一批衝到豁口的騎兵!

他的馬是匹踢踏雪,馬身黑色,四個蹄子則是白色,又名四蹄踏雪,養得膘肥體壯,十分雄駿,其馬力強勁,託着主人徑衝到了豁口土堆磚石的頂端,往下望去,入目處盡是中國人的旗號與中國人的身影,當中有一面旗幟很醒目,乃是個“於”字,正是第72師的師長於大海,他已經衝進了敵城裡來。

這是勇將一枚,給他進城,就象孫行者進了鐵扇公主的肚子裡,不鬧個天翻地覆纔怪!

都是中國人,包頭佬已經懵了,而且沒有睡醒,就大禍臨頭,他們的神也救他們不得!

這次兵不厭詐,輕而易舉地佔據上風,還沒有付出重大代價,就等着破城了!

第七軍奉命穿越第五軍防區,成爲前鋒走在全軍的前面,遇到傑漢城阻擋,傑漢城的城牆,該城的西岸近河,中國人就圍了他們的東南北三面,在曾英的指揮下他們僅用了三天就築起長圍,建立了五座高過城牆的土山,接下來五天就是火力攻城。

火力攻城並不是最正規的攻城,第七軍的官兵沒有使用衝車去撞門,沒有建設大量雲梯去登城,而是使用線膛槍遠狙城牆上的敵人,用炸彈轟炸城牆,使用小口徑炮轟擊城牆,日夜不停。

用71師師長李佔春的話來說:“我們正在製造噪音,按《東南國行政處罰條例》先進行教育,第二次被投訴要被罰款10個銀元,第三次被投訴要被罰款100個銀元!”

曾英淡然道:“對待敵人是沒有條例的,我們製造噪音,罰他們的款!”

衆皆大笑!

其實就是疲敵之計,讓敵人習以爲常後,再猝下殺手!

殺手鐗就是三門伊城炮,它們各拆散二段後隱藏在運送的軍資中,運動到城北重新組裝,在這天清晨時光,猛烈爆發,一舉破城!

按曾英的計劃,每天夜晚的時候,他們不斷地開槍打炮扔炸彈去騷擾,不斷地地行佯攻,然後離天亮前的一個小時,停止一切軍事行動。

這樣,疲憊不堪的敵人會睡得很香,一些人就是敲鑼打鼓也喚不醒他們。

此爲陽謀,就算包頭佬中有人識穿也不怕,連續攻城下來,生理反應讓他們無法堅持,鐵打的人在持續近一週的騷擾中也會眼皮有幾百斤重,一到中國人停。

這天早上,天還沒亮時,第七軍的官兵們飽餐一頓後出兵,亮出三門巨炮猛轟城牆!

曾英作了周全的準備,如果無法轟破城牆,則硬上,不顧一切衝到城牆上。

結果在巨炮轟城後,是最理想的狀態,曾英計劃在戰後酬神,以謝神靈保佑他武運長久!

“嘿!孩子們放開幹吧,不投降的全部殺!”曾英喊道,隨即策馬衝下土坡。

第七軍的士兵絕大多數都是年青人,他們呼喊着:“不降者殺!”跟隨着自己的老總往城內殺去。

部隊衝進來之後,爲了不堵塞缺口,爲了盡大可能讓我軍兵力向城中投送,就得趕快前進,深入城池縱深。

曾英部中路騎兵來了之後,便向左邊蔓延,直撲傑漢城的東門。

軍隊如水銀瀉地,無孔不入,遇到阻擋的敵軍就一擁而上,炸彈、筒子和火槍齊下,國人猛野無匹,城內守軍既精神不振,往往不是成建制的大部隊,散兵遊勇衝過來能濟得了什麼事,開戰就是添油打法,被中國人一一消滅。

城內竟組織不起象樣的抵抗,出動的人馬有如泥牛入海,被已經打瘋了的中國人盡數殲滅。

有時遇到一些暫難攻克的堡壘,那就繞過他們,繼續前進,關鍵是把軍隊源源不斷地投入城中。

混亂中有人點着了城市的地方,煙柱高高燃起,一片吶喊聲中,整座城就象沸騰的開水般番滾。

傑漢城被我軍攻陷!

第1223節 朱家子孫反大明第2081節 聖騎士與異教徒的合作第1294節 打了條惡狼!第2024節 包頭佬的頑抗第1728節 普布邊巴的感動第2176章 許二牛度假(一)第48節過春節第1785節 奧斯曼使者給聖座講中國的三國故事第300節 東南軍鬥韃子兵(一)第1041節 藉口有了第1065節 箭魚部隊第587節 大明官員的德性第1521節 奧地利人(三)第189節甘輝的任務(一)第31節升官後的教育第1179節 帶着一身金光而來的紅毛番第453節 萬丹人的對策第1849節 一聯值百萬第1450節 賽甘寧!第1825節 教皇發大招第585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三)第2081節 聖騎士與異教徒的合作第1263節 大明嘴炮專家第414節 西班牙人的屈辱(一)第322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殤痛第81節洪熙官出使官軍第2009節 哈立德·奧利夫帕夏的不解第1896節 大維齊爾的對策第2029節 圍城初期的戰鬥第1214節 無奈的沙賈汗第751節 殺人質第1850節 準備發起進攻第1187節 針鋒相對的戰鬥第1009節 土澳留守第1677節 阿拉斯加的開發(二)第785節 內閣會議第1398節 毒舌兩兄弟度假記第1510節 太后杜亨·哈提婕!第1736節 唱歌給藏人聽第1062節 社團挑軍隊?!第578節 新戰列艦入役第566節 驅虎吞狼之鯊魚吞將軍第994節 印度式的抗爭第1744節 爲何反?第496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三)第44節艦員結構(二)第1124節 宏運來了擋不住第359節 無恥倭人,爺早防着你了第264節荷蘭人的備戰第638節 騎兵師登臺第1731節 猥瑣的漢狗第1548節 香菸(二)第231節領略東南艦隊風采第763節 處置之殺皇第702節 捕到大魚了第1968節 面子害人第408節 勝利之後(一)第1742節 入拉薩三策第1896節 大維齊爾的對策第464節 馬打籃人知錯第1065節 箭魚部隊第442節 新兵一枚之成熟爲老兵第463節 一舉成名的程敏同學第336節 賀勝利第1608節 甲醇取了大汗的命第1476節 敵情介紹(二)第1116節 皇帝最大第31節升官後的教育第1827節 感覺到心疼的荷蘭海軍上將第482節 皇協軍的幹活(二)第63節風向改了?第1625節 清楚敵情第1334節 倭酋共議第1045節 抓壯丁第1282節 福王見駕第536節 大婆教小妾第120節殿上歡唔第289節 宣川浦之戰第1818節 鑽臭水溝的上將第84節又婦人之仁?第390節 楊鶯兒給顏大少立規矩第1781節 你們近衛軍又要掀鍋了?第1825節 教皇發大招第1024節 印度兵頂住了敵人的進攻第1275節 不殺人第1133節 太后教子第163節書房夜話之議諸事第1111節 奧斯曼人大敗第736節 發盒飯唄第706節 甲申之變(二)第1236節 南柯一夢第717節 狗頭軍師戴維先生第1953節 我們也來打草谷第1291節 是不是給大家發槍?第923節 皆大歡喜第1516節 撤退(一)第1685節 皇太孫朱和坪第1894節 包頭佬大軍到來第1262節 朱由榔的眼淚第841節 風起於紅毛番跳樓
第1223節 朱家子孫反大明第2081節 聖騎士與異教徒的合作第1294節 打了條惡狼!第2024節 包頭佬的頑抗第1728節 普布邊巴的感動第2176章 許二牛度假(一)第48節過春節第1785節 奧斯曼使者給聖座講中國的三國故事第300節 東南軍鬥韃子兵(一)第1041節 藉口有了第1065節 箭魚部隊第587節 大明官員的德性第1521節 奧地利人(三)第189節甘輝的任務(一)第31節升官後的教育第1179節 帶着一身金光而來的紅毛番第453節 萬丹人的對策第1849節 一聯值百萬第1450節 賽甘寧!第1825節 教皇發大招第585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三)第2081節 聖騎士與異教徒的合作第1263節 大明嘴炮專家第414節 西班牙人的屈辱(一)第322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殤痛第81節洪熙官出使官軍第2009節 哈立德·奧利夫帕夏的不解第1896節 大維齊爾的對策第2029節 圍城初期的戰鬥第1214節 無奈的沙賈汗第751節 殺人質第1850節 準備發起進攻第1187節 針鋒相對的戰鬥第1009節 土澳留守第1677節 阿拉斯加的開發(二)第785節 內閣會議第1398節 毒舌兩兄弟度假記第1510節 太后杜亨·哈提婕!第1736節 唱歌給藏人聽第1062節 社團挑軍隊?!第578節 新戰列艦入役第566節 驅虎吞狼之鯊魚吞將軍第994節 印度式的抗爭第1744節 爲何反?第496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三)第44節艦員結構(二)第1124節 宏運來了擋不住第359節 無恥倭人,爺早防着你了第264節荷蘭人的備戰第638節 騎兵師登臺第1731節 猥瑣的漢狗第1548節 香菸(二)第231節領略東南艦隊風采第763節 處置之殺皇第702節 捕到大魚了第1968節 面子害人第408節 勝利之後(一)第1742節 入拉薩三策第1896節 大維齊爾的對策第464節 馬打籃人知錯第1065節 箭魚部隊第442節 新兵一枚之成熟爲老兵第463節 一舉成名的程敏同學第336節 賀勝利第1608節 甲醇取了大汗的命第1476節 敵情介紹(二)第1116節 皇帝最大第31節升官後的教育第1827節 感覺到心疼的荷蘭海軍上將第482節 皇協軍的幹活(二)第63節風向改了?第1625節 清楚敵情第1334節 倭酋共議第1045節 抓壯丁第1282節 福王見駕第536節 大婆教小妾第120節殿上歡唔第289節 宣川浦之戰第1818節 鑽臭水溝的上將第84節又婦人之仁?第390節 楊鶯兒給顏大少立規矩第1781節 你們近衛軍又要掀鍋了?第1825節 教皇發大招第1024節 印度兵頂住了敵人的進攻第1275節 不殺人第1133節 太后教子第163節書房夜話之議諸事第1111節 奧斯曼人大敗第736節 發盒飯唄第706節 甲申之變(二)第1236節 南柯一夢第717節 狗頭軍師戴維先生第1953節 我們也來打草谷第1291節 是不是給大家發槍?第923節 皆大歡喜第1516節 撤退(一)第1685節 皇太孫朱和坪第1894節 包頭佬大軍到來第1262節 朱由榔的眼淚第841節 風起於紅毛番跳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