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5節 奧斯曼使者給聖座講中國的三國故事

第二天上午九時,在宗座宮的偏殿上,教皇亞歷山大七世破天荒地接見了奧斯曼帝國的使節艾西木·帕夏,上一次奧斯曼帝國的使節到達宗座宮,已是年代久遠,都記不起來了。

亞歷山大七世曾說過“我們”,所以會見時,他與七個紅衣主教一起見艾西木·帕夏。

教座高居聖座,正對着奧斯曼來使,七位紅衣主教在他的兩側,左四右三,稍側對着奧斯曼來使。

這是一次難得的機會,然而艾西木·帕夏代表蘇丹陛下向教皇陛下致敬,教皇微一點頭,卻不言語,自有一位紅衣主教出來代他向蘇丹陛下問好。

哪怕是敵對,互相致敬問好這是禮儀所在,大家畢竟還是體面人家嘛。

至於教皇不答話,不是他高傲,是雙方不對等,如果蘇丹陛下到來,那麼教皇會親自與他說話嘀。

外交禮儀,一舉一動,都有章程,主要看雙方的地位和國力如何,換作是大明使臣到達朝鮮的平壤,朝鮮王要出城相迎!

艾西木·帕夏再以個人名義向教皇問安,還向諸位紅衣主教致意後,大家互相介紹彼此身份。

他微一定神,觀察情況,不由得心涼了半截。

教皇背後是一個大大的十字架,裝飾普通,並不奢華,所在的偏殿面積也小。

接見的地方有講究,顯而易見的越大越是豪華場所是客人越有面子。

如果是在正殿,還有更多的人一起接見,那事情就比較妥當,不會爭執,畢竟大家要顏面。

比方說素卜哈·帕夏在馬德里覲見西班牙國王,就在王宮正殿,結果大家一團和氣,充滿了歡樂祥和的氣氛。

此間偏殿上教皇與紅衣主教是頂層人物,沒有多餘的人,方便爭執。不會把難堪的場面傳出去。

教皇高深莫測,不置可否。

紅衣主教海廷加和另外三個主教毫不掩飾地目露兇光,宛如鷹隼般地盯着他。

這四位主教,明顯的與奧斯曼人有仇,一旦找到機會,他們就會撲上前去,把他撕成碎片。

另兩位紅衣主教一臉無所謂的樣子,應該是牆頭草,兩邊倒,看哪邊勢大就向哪邊,或者只聽教皇說什麼就是什麼,不用指望他們會爲奧斯曼人出力。

唯有方纔代聖座向蘇丹致敬的羅本紅衣主教向他微一頜首,表示歡迎。

看目前情形,反對的力量居多。

僅一個來自威尼斯的羅本紅衣主教對他友善,但即使是羅本主教,也不可能爲他站臺,與其他四位主教對陣,一對四,成功機率低且不算,羅本主教越是出面,越是糟糕,別的主教甚至不用與他辯論是非曲直,專攻羅本主教屁股坐歪了---你一個羅馬教廷的紅衣主教,居然爲異教徒這樣說話,居心何在!

這點羅本主教不可能沒想到,不用指望羅本主教,全靠艾西木·帕夏自行發揮,說服殿上諸人。

說些什麼好呢?

教皇和紅衣主教們絕非普通人,對於他所講的內容應該很清楚,按一般的方法,想要說服他們是難上加難,必須另闢蹊徑。

艾西木·帕夏,這位奧斯曼帝國一流的智者,腦袋裡高速運轉,迅速地想着破局之策。

電閃石火間,他想到了一個方法,也是之前想好的對策之一,爲了說服當權者,他曾經推導出一些對策。

因此他沒有展開長篇大論,而是向教皇請示道:“陛下,下臣想給大家講個故事!”

教皇點點頭,他旁邊的首席樞機主教博拉魯茲主教說道:“請講!”

“爲方便講故事,我帶來了一本書,放在外面,叫做《三國演義》,是中國人羅貫中先生寫的,翻譯成爲了拉丁文。裡面有份地圖,是三國的形勢圖,這本書是大明禮部公開編輯出版的

正本,請陛下允許把這本書拿進來!”艾西木·帕夏請求道。

教皇沒有答應他的請求,而是說道:“去圖書館裡取來這本《三國演義》”

原來教皇也有《三國演義》!

書取來了,交給艾西木·帕夏,他翻了翻書,正與他帶來的書一模一樣,也有圖,頓時心中大定。

於是他先說了一下《三國演義》是什麼,他沒有看書,而是直接講出來!

“中國東漢末年,先是黃巾軍造反,天下大亂,之後各路將軍紛紛上場……”艾西木·帕夏以最精煉的語言歸納出《三國演義》的故事脈絡,被旁邊的書記員記下來,後來傳出去,中國人也認爲這麼一個歪果仁歸納得好!

艾西木·帕夏所講的《三國演義》,來自教皇,他應該看過這本書,但其餘的紅衣主教,可能一半人以上沒看過,因此大家都在聽他講故事。

僅是講故事,沒有涉及到時政,且得到教皇的允許,所以大家聽着他講,看他能弄出什麼花樣來。

他講到了赤壁之戰,三分天下,魏、蜀、吳!

他講到了曹丕篡漢,夷陵之戰,蜀國打吳國,結果戰敗!

他又講到了劉備死後,諸葛亮立劉禪爲帝,因感劉備知遇之恩,全力輔佐幼主。魏國曹丕得知,有伐漢之意,司馬懿獻五路下西川之策,諸葛亮坐鎮成都,安居平五路,又派鄧芝出使東吳,與孫權修好。此後蜀吳兩國再未交兵。

艾西木·帕夏把《三國演義》中的三國地圖向大家展示,然後他放出了勝負手。

“蜀吳兩國結盟,共抗魏國,方能保住國家!”艾西木·帕夏朗聲道:“現在中國人大舉西征,他們就是魏國,我國就是蜀國,而歐洲則是吳國,只有蜀吳兩國結盟,共抗魏國,才能保住兩國天下,同樣地,只有我國與歐洲諸國結盟,才能夠戰勝中國人,保住我們兩方!”

正等着你來!

紅衣主教海廷加第一個跳將出來道:“閣下好大的膽子,居然認爲我們在基督的指引下,都不是中國人的對手,你太小看我們了!”

他揚言道:“只要我們願意,在Papa的號召下,我們的勇士將會在全歐洲崛起,把一切異教徒打敗!”

艾西木·帕夏正色道:“我絕無不敬之意,但我請問閣下,自征服1453年,我國攻下君士坦丁堡,已經二百年了,現在的歐洲疆域如何,請閣下說說看!”

海廷加不由得一窒,這可拿不出來上臺面說啊。

至今雖然奧斯曼人的對歐洲的進攻態勢已經消耗殆盡,哪怕奧斯曼人把主力從歐洲抽調回到小亞細亞,歐洲地區的力量空虛,可白皮依舊不敢大舉進攻,收復失地!

不過海廷加自然不會給艾西木·帕夏難倒,這裡可是他的主場!

海廷加正待說些什麼時,首席樞機主教博拉魯茲說道:“Papa有聖論!”

於是大家靜聽教皇說道:“奧斯曼使臣說的故事非常精彩,這本《三國演義》送給你了,你可以告退了!”

第607節 也門見聞第439節 新兵一枚之天賦特色第1728節 普布邊巴的感動第1368節 奪命雙英(二)第712節 東林黨罪過罄竹難書(一)第1769節 給臉不要臉第523節 有錢好辦事第975節 我們很幸運!第1784節 海濱大道之戰第147節會唔熊巡撫(一)2072節 開國大典第648節 君臣欲談和第1986節 受傷也開心第1108節 騎兵無用第1168節 一團糟糕的明廷第137節中倭高峰會議(一)第1742節 入拉薩三策第2014節 郝搖旗差點學了夏侯惇第409節 勝利之後(二)第1121節 二一添作五第1349節 千葉合戰之抓住武士落日餘暉第2060節 不想死的蘇丹第1489節 超級大炮毀城第301節 東南軍鬥韃子兵(二)第321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來者不善第1292節 真的給大家發槍!關於最近書友們對於本書中袁崇煥毛文龍的爭議的說明。第338節 人事安排洋人上位第1899節 煙客必勝!第1260節 猛將兄過時了第144節熊巡撫來過東南府第1771節 伊斯坦布爾驚變第665節 王宮會見第1860節 隔牆擲炸彈第1586節 紅衣主教黎塞留的遺招第2013節 猛攻堡壘第2084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一)第1682節 拜訪總督大人第204節己巳之變第2026節 蘇丹不好當第207節袁崇煥殞落的直接原因第603節 一個小細節第1160 帝都之亂第1478節 世俗化埃及是必需的第354節 “赤地千里”計劃第1175節 大明大改第1798節 我以後再也不衝動了第484節 萬丹內亂第1276節 東南王遠勝燕王第840節 大明明的發展(三)第343節 大賢孫元化第438節 新兵一枚之到懲教排第71節參觀英國軍艦第529節 巴厘島度假第1034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真理二第1391節 強敵在前,你應該怎麼辦?第1068節 奧斯曼帝國宮廷第886節 揚基·加尼的傳奇(三)第169節落子(四)第1912節 包頭佬進攻又受挫第1471節 新朱門狗肉臭,路有凍死骨第1703節 今上的的道第1818節 鑽臭水溝的上將第1222節 明之危機第1655節 哥薩克的軍議第220節老熊失手第1367節 奪命雙英(一)第1061節 肉食者不能謀第1891節 巴貝爾帕夏變節!第399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虎頭蛇尾第626節 姚閣老歸東南府第1407節 敵人騎兵突擊第1003節 張家玉來了第1570節 運河之阻滯第1802節 “帝國”號戰列艦出動(二)第1685節 李鬼遇李逵第1178節 空前的損失第253節到呂宋之會唔第1004節 三鍋的智力第946節 來到失敗之地第1260節 猛將兄過時了第779節 漢奸的“委屈”第1234節 戰鬥的反轉第1240節 蒙古之事第236節六條三級戰列艦第1008節 你和我們同在第1425節 北方無援第520節 畢懋康的聽聞第1783節 奧斯曼之友第1793節 太后杜亨·哈提婕的智慧第845節 旭日港的夜火第1274節 心靈炸彈第1773節 爲什麼我們會遇到這樣的敵人?第987節 肉呢?肉在哪裡?第805節 秦淮之行第273節斯皮克的擔憂第1799節 送貨上門的陳德第2181章 皇宮大變樣第505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六)第367節 倭人的下場
第607節 也門見聞第439節 新兵一枚之天賦特色第1728節 普布邊巴的感動第1368節 奪命雙英(二)第712節 東林黨罪過罄竹難書(一)第1769節 給臉不要臉第523節 有錢好辦事第975節 我們很幸運!第1784節 海濱大道之戰第147節會唔熊巡撫(一)2072節 開國大典第648節 君臣欲談和第1986節 受傷也開心第1108節 騎兵無用第1168節 一團糟糕的明廷第137節中倭高峰會議(一)第1742節 入拉薩三策第2014節 郝搖旗差點學了夏侯惇第409節 勝利之後(二)第1121節 二一添作五第1349節 千葉合戰之抓住武士落日餘暉第2060節 不想死的蘇丹第1489節 超級大炮毀城第301節 東南軍鬥韃子兵(二)第321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來者不善第1292節 真的給大家發槍!關於最近書友們對於本書中袁崇煥毛文龍的爭議的說明。第338節 人事安排洋人上位第1899節 煙客必勝!第1260節 猛將兄過時了第144節熊巡撫來過東南府第1771節 伊斯坦布爾驚變第665節 王宮會見第1860節 隔牆擲炸彈第1586節 紅衣主教黎塞留的遺招第2013節 猛攻堡壘第2084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一)第1682節 拜訪總督大人第204節己巳之變第2026節 蘇丹不好當第207節袁崇煥殞落的直接原因第603節 一個小細節第1160 帝都之亂第1478節 世俗化埃及是必需的第354節 “赤地千里”計劃第1175節 大明大改第1798節 我以後再也不衝動了第484節 萬丹內亂第1276節 東南王遠勝燕王第840節 大明明的發展(三)第343節 大賢孫元化第438節 新兵一枚之到懲教排第71節參觀英國軍艦第529節 巴厘島度假第1034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真理二第1391節 強敵在前,你應該怎麼辦?第1068節 奧斯曼帝國宮廷第886節 揚基·加尼的傳奇(三)第169節落子(四)第1912節 包頭佬進攻又受挫第1471節 新朱門狗肉臭,路有凍死骨第1703節 今上的的道第1818節 鑽臭水溝的上將第1222節 明之危機第1655節 哥薩克的軍議第220節老熊失手第1367節 奪命雙英(一)第1061節 肉食者不能謀第1891節 巴貝爾帕夏變節!第399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虎頭蛇尾第626節 姚閣老歸東南府第1407節 敵人騎兵突擊第1003節 張家玉來了第1570節 運河之阻滯第1802節 “帝國”號戰列艦出動(二)第1685節 李鬼遇李逵第1178節 空前的損失第253節到呂宋之會唔第1004節 三鍋的智力第946節 來到失敗之地第1260節 猛將兄過時了第779節 漢奸的“委屈”第1234節 戰鬥的反轉第1240節 蒙古之事第236節六條三級戰列艦第1008節 你和我們同在第1425節 北方無援第520節 畢懋康的聽聞第1783節 奧斯曼之友第1793節 太后杜亨·哈提婕的智慧第845節 旭日港的夜火第1274節 心靈炸彈第1773節 爲什麼我們會遇到這樣的敵人?第987節 肉呢?肉在哪裡?第805節 秦淮之行第273節斯皮克的擔憂第1799節 送貨上門的陳德第2181章 皇宮大變樣第505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六)第367節 倭人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