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節榮辱雙重天

女真人南下,神州浩劫!

他們所到之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衆生圖:有人堅決抵抗,以身殉國,創造了可歌可泣的事蹟!也有的人肉袒迎降,背宗忘祖,諂事蠻夷!

後金軍攻永平。

永平府位於控扼遼東與京師的要道之上,東至山海關外遼東界,西與豐潤接壤,東西廣三百里,南北袤二百五十里,西至京師五百五十里。史稱其“碣石之依,長城之枕,護燕薊,爲京師屏翰;擁雄關,爲遼左咽喉。”。

永平知縣張鳳奇是山西陽曲人,舉人出身,他是崇禎元年來到永平出任知縣的,蒞任之初,即值風雲變幻、羽檄交馳,張鳳奇親自組織士民修補廢壘,設備芻糧,已經做好了據城堅守的準備

可惜功虧一簣,清軍誘降了永平守將楊春。在楊春的幫助下,部分清兵已經潛入城內,埋伏在文廟棚頂的承塵之上。在四日黎明登城時,楊春又引導大批清軍進入城內,楊春的詭異舉動被鄭國昌及時發現,鄭國昌急令諸生將楊春錘殺,並率部拼死抵抗。但爲時已晚,須臾,北樓火起,城遂破。鄭公猶策馬親冒矢石,力戰不止。見事已無濟,手下部將勸其出逃,鄭公厲叱之。去意已絕的鄭國昌撤回公署穿戴整齊西向再拜曰:“臣力竭,臣罪不可贖矣。”親見夫人子女闔門縊死,鄭公乃從容自盡,並命下人舉火焚之。

城破之時,知縣張鳳奇盡出所有,散發給下人及輿隸,遣散衆人後乃咽藥而歿,其夫人及子女亦闔門赴難。

時任永平道下中軍都司的程應琦,山陰縣人,史稱其“沉毅英發,有應變才”。清軍進城時,程應琦率衆挺戈巷戰至筋疲力盡,見迴天無力則拔所佩刀自刎,不死,猶喝令家丁幫助斷頸。衆皆不忍,紛紛跪倒涕泣勸慰,程應琦豎發裂眥復起自殺身亡。

與程應琦並肩作戰至最後時刻的還有焦慶延,盧龍衛人,曾任居庸參將,永平陷落時恰好賦閒在家,毅然持械登城,手持長矛血戰到底,死鋒鏑下。史稱其“操守廉介,爲官清正”。在任三屯副總兵時曾自己買田耕種侍奉母親,極盡子道,人稱“廉孝將軍”。兵備道張春曾稱讚曰:“武將若慶延,何愁不得將士心耶!”。焦慶延死後,屍骨不存,其妻韓氏即欲同死,家人力勸止之。後來韓氏搬出城外,遠匿山莊獨居,守節二十餘年後故去,終與丈夫的木牌位合葬在一處。

請記住以下名字,他們的名字已不被後人記起,但他們的英勇事蹟依舊在歷史長河的深處中閃閃發光!

捍衛家鄉力戰不屈的盧龍人韓原洞!

永平淪陷,力戰不屈而死的還有東勝衛指揮張國翰,中書舍人廖汝欽、守備趙國忠、忠武營千總牛星耀、仇耀光,城守千總卜小峰、樑壯威、胡承祚、張學閔、石可玩。生員:馮繼京及其兄弟馮聯京、周祚新、羅世傑及兄弟四人、胡登龍及兒子胡光奎、田種、王子福、元侄、土雋、李光春、丁應掄、李文燦、胡起鴻、劉可廷。武生張鴻鸞,醫官陸橘,郡民李應陽、張俊、郭重光、張宗仁、張禮、李大敬、張尚義、傅守望等人。

不應遺忘的還有那些猝然面對戰爭大義凜然的女人們,盧龍人劉氏,爲御史韓應庚的側室。郡城垂危,劉氏盡生平耕織所貯,集萬金上軍門犒師,危急時刻又將幼子安頓至避難之處,誓與城守爲存亡,城陷之時又機智脫險。

韓應庚的另一位側室楊氏,城破被俘,大罵而死。

又有王氏,城破之時丈夫遇害,王氏不憚兇穢,在積骸中苦苦尋覓丈夫屍體,找到後即欲枕屍同死。婆婆徐氏,攜其孤子坤業,百端勸慰,王氏乃忍慟勉從。兩月之後,生下遺腹子泰業,後來王氏苦節守志,終將泰業撫養成人。

巾幗何須讓鬚眉,紅顏誰說不丈夫!

……

名城失守,有人奮不顧身,有人肉袒迎降,如楊春者亦不乏其人。永平城破之時,廢將孟喬芳、戶部員外郎陳此心、同知張萬壽、諸生宋應元率先投降。孟喬芳,字心亭,其祖先爲徐州人,跟從燕王朱棣就國靖難時立下戰功,世襲官永平衛。史載孟喬芳“少倜儻任俠,不屑經生章句,入鄉塾輒侮其師。”自小就崇尚武力對詩書不感興趣,長大後至京師,“鳴弓擊劍,鬥雞走馬,諸勳戚小侯爭邀致之”,且“偉岸善騎射,能以一箭墜雙鵰”,可見其武藝較高,身旁還有一幫小兄弟。原來出任過明朝副將,永平淪陷時,正罷職家居。作爲永平當地武人,孟喬芳頗受當地軍人信賴,他的投降,對當地軍人影響極大,致使多名軍人相繼降清。

皇太極對降清軍民採取了安撫政策,且極力表現得平易近人,他設宴款待了孟喬芳等人,並以金盃賜酒:“朕不似爾明主,凡我臣僚,皆令賜坐,吐衷曲,同飲食也”,並賜給孟喬芳等人貂裘各一。皇太極表現出來的友好平等的姿態,肯定感動了孟喬芳們。

後來皇太極建立漢軍八旗時,孟喬芳被任命爲鑲紅旗副都統。與孟喬芳一道降清的楊文魁,號近樓,永平衛人。後來承擔了爲皇太極監造紅夷大炮的任務,“與各項大工,俱先勞無倦”。同時又有裡紳佈政白養粹、行人崔及第、郎中賈維鑰、貢士楊熠等人俱降。

這些人永遠地被釘在歷史的恥辱碑上!

……

作爲朝廷柱石,萬衆倚望的督師袁崇煥率領祖大壽、何可剛等入關守衛,而山海關總兵趙率教一馬當先,首先趕到了重鎮遵化城。

馬上與後金大將阿濟格打成一片!

第551節 在南京之董小宛第1707節 去找老毛子談判第666節 葡萄牙人熱情的招待第639節 準備,請準備!第1190節 領袖光環的威力第1960節 準噶爾部歸順第713節 東林黨罪過罄竹難書(二)第2189章 堵胤錫認爲自己做得對第1904節 下面,沒了!第675節 他找到一個好老闆第976節 攻埃及計劃第964節 他們不是人第2054節 戰前心思第1364節 跟着大明明有肉吃第427節 孫承宗歸順1684節 事情跟不上變化第1303節 少個尚書倭國就亂第394節 噁心的鏈彈攻擊第268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3)第895節 混亂的形勢第1416節 推骨牌第1346節 千葉合戰之炮決猛將兄第67節 好漢來投第529節 巴厘島度假第1449節 兒子從別人嘴裡知道爹第1657節 對岸有堅城第2070節 國號南華帝國第1548節 香菸(二)第73節英國人很紳士第752節 北伐之其實兩邊都一樣第1603節 打了漠南再打漠北第777節 一勞永逸解決遊牧民族第1171節 改革時代之漕運改海運第181節大海戰(三)第1013節 領袖的鐵腕第1064節 招供第1669節 片甲不留(一)第2084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一)第1692節 廷議風聞奏事(一)第1180節 步兵衝騎兵第1953節 我們也來打草谷第1818節 鑽臭水溝的上將第633節 不讓一帆在虜海第1617節 外蒙古的建設第1688節 楊展鎮川西第108節前往臺北第1695節 你運氣真好第40節揚旗稱霸第352節 原來大家都是烏龜第953節 艦長訓話第2041節 血戰伊斯坦布爾第588節 老熊論清流濁流第84節又婦人之仁?第1095節 攻城戰四之捅了馬蜂窩第1172節 大明改改改第484節 萬丹內亂第1124節 宏運來了擋不住第86節定鼎之戰(一)第1471節 新朱門狗肉臭,路有凍死骨第71節參觀英國軍艦第369節 顏大少的倭式婚禮第1325節 還不知機就是死第1697節 大學士從何而來第377節 玉雪上艦第1366節 別小看天下英雄第1141節 恐怖的奧斯曼軍隊!第342節 來華助人洋人們第1202節 閒人顏常武第1421節 蘇雷什之心第439節 新兵一枚之天賦特色第1901節 茫然的帕夏第803節 我能說個不字嗎?第1193節 神打上身也不管用第1020節 開羅城的備戰第1168節 一團糟糕的明廷第1189節 請媽祖神器!第1386節 驚天的軍官大下崗第105節人生大樂第519節 流金時代(二)第1028節 和平入城第1370節 辦班作用大第936節 與三鍋的交涉第2095節 酇伯爵第1569節 運河之二十個月完工第838節 大明明的發展(一)第583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一)第490節 戰線危急第268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3)第1252節 誰是柿子?第2086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三)第150節複合裝甲挫東南第1005節 三鍋戰5渣的重要原因第1990節 喀什何去何從?第1088節 炮擊開羅新城第1899節 煙客必勝!第1219節 男人水平高下立判第1921節 求援之時疫(一)第986節 貿易重新煥發第991節 錫克人蔘軍第1122節 淪爲笑話的卡米勒·帕夏
第551節 在南京之董小宛第1707節 去找老毛子談判第666節 葡萄牙人熱情的招待第639節 準備,請準備!第1190節 領袖光環的威力第1960節 準噶爾部歸順第713節 東林黨罪過罄竹難書(二)第2189章 堵胤錫認爲自己做得對第1904節 下面,沒了!第675節 他找到一個好老闆第976節 攻埃及計劃第964節 他們不是人第2054節 戰前心思第1364節 跟着大明明有肉吃第427節 孫承宗歸順1684節 事情跟不上變化第1303節 少個尚書倭國就亂第394節 噁心的鏈彈攻擊第268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3)第895節 混亂的形勢第1416節 推骨牌第1346節 千葉合戰之炮決猛將兄第67節 好漢來投第529節 巴厘島度假第1449節 兒子從別人嘴裡知道爹第1657節 對岸有堅城第2070節 國號南華帝國第1548節 香菸(二)第73節英國人很紳士第752節 北伐之其實兩邊都一樣第1603節 打了漠南再打漠北第777節 一勞永逸解決遊牧民族第1171節 改革時代之漕運改海運第181節大海戰(三)第1013節 領袖的鐵腕第1064節 招供第1669節 片甲不留(一)第2084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一)第1692節 廷議風聞奏事(一)第1180節 步兵衝騎兵第1953節 我們也來打草谷第1818節 鑽臭水溝的上將第633節 不讓一帆在虜海第1617節 外蒙古的建設第1688節 楊展鎮川西第108節前往臺北第1695節 你運氣真好第40節揚旗稱霸第352節 原來大家都是烏龜第953節 艦長訓話第2041節 血戰伊斯坦布爾第588節 老熊論清流濁流第84節又婦人之仁?第1095節 攻城戰四之捅了馬蜂窩第1172節 大明改改改第484節 萬丹內亂第1124節 宏運來了擋不住第86節定鼎之戰(一)第1471節 新朱門狗肉臭,路有凍死骨第71節參觀英國軍艦第369節 顏大少的倭式婚禮第1325節 還不知機就是死第1697節 大學士從何而來第377節 玉雪上艦第1366節 別小看天下英雄第1141節 恐怖的奧斯曼軍隊!第342節 來華助人洋人們第1202節 閒人顏常武第1421節 蘇雷什之心第439節 新兵一枚之天賦特色第1901節 茫然的帕夏第803節 我能說個不字嗎?第1193節 神打上身也不管用第1020節 開羅城的備戰第1168節 一團糟糕的明廷第1189節 請媽祖神器!第1386節 驚天的軍官大下崗第105節人生大樂第519節 流金時代(二)第1028節 和平入城第1370節 辦班作用大第936節 與三鍋的交涉第2095節 酇伯爵第1569節 運河之二十個月完工第838節 大明明的發展(一)第583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一)第490節 戰線危急第268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3)第1252節 誰是柿子?第2086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三)第150節複合裝甲挫東南第1005節 三鍋戰5渣的重要原因第1990節 喀什何去何從?第1088節 炮擊開羅新城第1899節 煙客必勝!第1219節 男人水平高下立判第1921節 求援之時疫(一)第986節 貿易重新煥發第991節 錫克人蔘軍第1122節 淪爲笑話的卡米勒·帕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