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6節 南京,向龜茲轉賬!

當莫日根接到布拉哈騎兵大敗的消息時已經遲了。

他的部隊正在休整,他的心目中,並不相信明軍有這麼強大的戰鬥力能夠打敗足足二萬精銳的布拉哈騎兵。

正等着布拉哈騎兵與明軍二敗俱傷時,他再出動,一舉建功。

沒想到布拉哈騎兵速敗,等莫日根點齊部隊趕到時,布拉哈騎兵已經逃遠。

他接着明軍,找到了馬進忠,心悅誠服地道:“好在我不是你們的敵人!”

馬進忠謙遜地道:“我算什麼,在我們中國,一流戰將在東南國,二流戰將才在我們大明!”

什麼,你們還是二流角色?那一流角色是何等猛人?!

我們又算什麼角色?

不是角色,三流角色?

別說莫日根,就連僧格琿臺吉、滿都拉圖諸蒙古人也滿不是滋味。

同時,他們也爲自已慶幸,好在沒有與明軍打得不可開交,否則明軍調來一流戰將,我們這等三流角色只怕成渣渣了。

兩軍合兵一處,向前推進,到達了邊境線,沿線巡邏,耀武揚威,布拉哈人不敢出,只得忍氣吞聲!

布哈拉汗國是個沙漠綠洲國家,人口不多,資源有限,經不起大戰,又理屈在先,明軍不來打他們,已經是求神保佑了!

進攻布哈拉汗國,正逢其時,這是大好良機!

別說僧格琿臺吉、滿都拉圖心動了,就連莫日根蠢蠢欲動,他想把副總兵的副字變爲正字。

但他們的想法被馬進忠止住了,他告訴大夥兒道:“朝廷之意,到此爲止,亂啓邊釁的將領,送西伯利亞吹吹冷風,清醒後再回來!”

不須送去西伯利亞,大夥兒立馬清醒過來,暗歎可惜。

於是,大明的最西邊直到中亞的布拉哈汗國爲止,位置約在喀什以西的幾百裡外。

馬進忠獲得了最後的一個大彩頭,他的戰績被送到楊璟新處,楊侯爺看着他的閱歷,不由讚歎道:“馬進忠對得起自己名字裡的忠字,足矣、足矣。”

馬進忠字葵宇,陝西延安人,崇禎初年,馬爲劇盜,別號“混十萬”,流竄於陝西轉於豫、楚邊境。

新明朝了,馬進忠歸順,隨軍征戰,成爲打到大明極西處的戰將,戰果彪炳,序在諸將之前,這位前明山賊,被朝廷封爲定西伯!

明軍各部攻略葉爾羌汗國,諸地迅速平定,於是就有機會搞典禮,粉飾太平。

龜茲追思!

大祭唐朝好男兒!

郭昕將軍,我們來了!

明軍大隊人馬和蒙古人、葉爾羌及各個部族的首領紛至沓來,到達這片八百多年前漢家男兒曾經拋頭顱、灑熱血的熱土。

現在已經是一片荒涼,大唐的城牆蹤影全無,只留下風沙遍地。

龜茲的歷史與郭昕將軍的事蹟在衆人中傳達,大夥兒才恍然大悟。

原來腳下的這一片土地在八百多年前屬於“中國”,現在是“故土新歸”,是爲新疆!

專門學習過郭昕將軍的光輝事蹟,他的名聲在八百多年後的軍民中如雷貫耳。

大家都對孤軍在外,血戰吐蕃羣狼的郭昕深感敬佩!

最後一任大都護郭昕,率領一羣鬚髮皆白的將士,戰至最後一兵一卒,全軍壯烈殉國。

龜茲失陷,漢家男兒的蹤影難現西域,直到八百多年之後,漢字的軍旗,重新插在了故土之上!

會場上,將星雲集,軍陣森嚴,還有民工與新移民,足足上萬人。

祭桌上擺設好祭祀品,由李定國念悼詞,楊璟新斟酒,敬給郭昕將軍、大唐將士及一切開拓西域的漢家男兒!

然後他請出一位學者,乃南京大學歷史系的王爲民教授,他興奮地說起他們在龜茲考古的發現。

“龜茲國又稱丘慈、邱茲、丘茲,是中國古代西域大國之一,漢朝時爲西域北道諸國之一,唐代安西四鎮之一。爲古來西域出產鐵器之地。

龜茲國以庫車綠洲爲中心,最盛時轄境相當於今新疆輪臺、庫車、沙雅、拜城、阿克蘇、新和等地。”

王教授展示了數枚唐代銅錢,就在龜茲國內發現,因爲銅錢太小,他把銅錢放大的畫像展示給大夥兒看,乃是大曆元寶、建中通寶錢,再取出另外的大曆銅錢與通中通錢,進行對比。

後者更漂亮,更好看,屬於大唐官鑄,前者相對粗陋、瘦弱,爲私鑄銅錢,但也不能說是私鑄的,而是郭昕下令鑄造的!

在失去內地聯繫的情況之下,將士們完全靠自己給養。郭昕遂帶領將士們開荒屯墾,在將士和當地百姓的勞作下,戍邊的糧餉基本得到保障。現在庫車等地發現唐軍屯田的遺址。爲了維持社會秩序和發展經濟,郭昕還下令自鑄貨幣,用作軍需,這便是王教授手中出現的大曆元寶和建中通寶。

郭昕鑄“大唐建中”錢,來向德宗皇帝和大唐帝國表示忠心。同時也能讓軍民知道,“大唐”並沒有拋棄我們,現在是“建中”年間,以便鼓舞士氣,安撫人心。這些是完全在情理之中的。

考古學家們還發掘出一批借糧契,上面落款竟然是“大曆十五年”,甚至還有“大曆十六年”,要知道“大曆”是唐代宗的年號,只用了十四年,何來的“大曆十五年”和“大曆十六年”?

原來安西大都護郭昕帶領西域幾千士兵與長安失去聯繫,最後堅守龜茲、西州兩座城,堅守孤城40餘年,已經不知曉大唐的年號變換,結果就出現了“大曆十五年”和“大曆十六年”!

“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右散騎常侍、尚書左僕射兼御史大夫,充安西大都護、四鎮節度使、武威郡王郭昕力戰殉國,所部白頭軍皆沒。”

“銅錢見證被遺忘的歷史,大曆通寶與建中通寶,正是安西軍民萬里懸孤,軍疲民乏,泣血死守,不失對祖國的一片耿耿忠心的歷史見證處絕域,從不屈服,是堅韌不拔的民族精神的體現。”楊璟新接過來講,滔滔不絕。

“今天,我們終於可以告慰郭將軍於九泉之下!來人!”楊璟新讓人拿來了二十個大箱子,打開來一看,每個箱子裡成堆簇新的銀元!

他朗聲道:“這是今上派人運來的銀元,南京,向龜茲轉賬一百萬銀元!”

“這就是大明駐新疆部隊的軍餉,希望永遠是我們的首都向我們邊遠地區駐軍轉賬!再不是那種私鑄的銅錢了!”楊璟新的聲音就在龜茲舊地上久久地迴盪!

這是那個時代的最強音!

<第九卷完,請看第十卷“世界,是中國的世界”>

第1679節 與印第安人的接觸(一)第1289節 難題難解第1696節 高度集權的君主之路第258節到呂宋之怕死是好事第1871節 伊斯肯得侖城之奴(二)第1869節 中國兵不是羅馬兵第588節 老熊論清流濁流第904節 開心第1962節 漠西蒙古歸明第1618節 北海!第93節喜與悲第409節 勝利之後(二)第793節 蘇州調研(二)第769節 殺鰲拜第2059節 陳子升說蘇丹第823節 原形畢露的蒙古人第521節 大家都聰明第1436節 張家玉喝多了恆河水第1611節 外蒙古攻略第1945節 熱合曼三上三下第548節 在天津第1513節 一封家信第394節 噁心的鏈彈攻擊第1176節 孟買城之殤第406節 周全斌的傳奇(二)第227節避開暗礁第1356節 面子要緊第914節 錫蘭海戰之勢不可擋第821節 鳳凰樓坍了第2051節 咱也成爲了騎兵達人第771節 報應不爽(一)第2101節 深得重用的徐總督第1460節 一家團聚第1053節 狗急跳牆的小人物(一)第869節 林加島之戰(一)第81節洪熙官出使官軍第1803節 劉國軒登龍門第1753節 買不來的海軍第1975節 王弟泰維斯亞跪了第1834節 黑武士的冒險第833節 勸降韃靼人(請訂閱好買麪粉制餅)第1016節 BS三鍋的倭人第880節 維護生態平衡的洪煕官第1498節 劉國軒的衝鋒第885節 揚基·加尼的傳奇(二)第1131節 奧斯曼帝國的智者第1786節 《羅馬條約》第1034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真理二第1690節 “風聞奏事”給不給?第933節 我們中國人講人情第1686節 兵發西藏第307節 狙殺嶽託!第1650節 俄羅斯驚變第2093節 海雷丁是小孩第1927節 求援之錫克人有麻煩第1895節 打敗中國人的方法第323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老大之怒也第1849節 一聯值百萬第298節 好在他們是官軍第827節 在菩薩的眼中,衆生平等!第219節Show實力第1602節 秋山行旅圖第515節 戰文萊軍第1732節 爲何收藏?第67節 好漢來投第80節出師落旗第895節 混亂的形勢第77節東南號的訓練第1210節 兄弟倆第476節 烈焰狂奔第1961節 活佛在此第843節 備戰打白皮第1247節 高一功到任第485節 萬丹內亂(二)第1167節 大明史上第一奸臣!第1700節 楊康榜的痛快第1483節 紅色八月,帝國花開第941節 治理印度的三句話第1899節 煙客必勝!第60節輕取敵船第838節 大明明的發展(一)第2009節 哈立德·奧利夫帕夏的不解第612節 魔都開羅第1907節 阿三不面第873節 無奈的紅毛番第1783節 奧斯曼之友第1828節 荷蘭艦第1758節 炮火紛飛(二)第2053節 菲拉斯·帕夏和諸包頭佬的決心第291節 到登州第1302節 萬世基業第1238節 樹倒猢猻散第170節落子(五)第818節 賺了五十萬第1315節 我們憑什麼?第1683節 楊展之開心第1000節 藍軍在行動(二)第1239節 至暗時期(一)第123節刺客(一)第1088節 炮擊開羅新城
第1679節 與印第安人的接觸(一)第1289節 難題難解第1696節 高度集權的君主之路第258節到呂宋之怕死是好事第1871節 伊斯肯得侖城之奴(二)第1869節 中國兵不是羅馬兵第588節 老熊論清流濁流第904節 開心第1962節 漠西蒙古歸明第1618節 北海!第93節喜與悲第409節 勝利之後(二)第793節 蘇州調研(二)第769節 殺鰲拜第2059節 陳子升說蘇丹第823節 原形畢露的蒙古人第521節 大家都聰明第1436節 張家玉喝多了恆河水第1611節 外蒙古攻略第1945節 熱合曼三上三下第548節 在天津第1513節 一封家信第394節 噁心的鏈彈攻擊第1176節 孟買城之殤第406節 周全斌的傳奇(二)第227節避開暗礁第1356節 面子要緊第914節 錫蘭海戰之勢不可擋第821節 鳳凰樓坍了第2051節 咱也成爲了騎兵達人第771節 報應不爽(一)第2101節 深得重用的徐總督第1460節 一家團聚第1053節 狗急跳牆的小人物(一)第869節 林加島之戰(一)第81節洪熙官出使官軍第1803節 劉國軒登龍門第1753節 買不來的海軍第1975節 王弟泰維斯亞跪了第1834節 黑武士的冒險第833節 勸降韃靼人(請訂閱好買麪粉制餅)第1016節 BS三鍋的倭人第880節 維護生態平衡的洪煕官第1498節 劉國軒的衝鋒第885節 揚基·加尼的傳奇(二)第1131節 奧斯曼帝國的智者第1786節 《羅馬條約》第1034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真理二第1690節 “風聞奏事”給不給?第933節 我們中國人講人情第1686節 兵發西藏第307節 狙殺嶽託!第1650節 俄羅斯驚變第2093節 海雷丁是小孩第1927節 求援之錫克人有麻煩第1895節 打敗中國人的方法第323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老大之怒也第1849節 一聯值百萬第298節 好在他們是官軍第827節 在菩薩的眼中,衆生平等!第219節Show實力第1602節 秋山行旅圖第515節 戰文萊軍第1732節 爲何收藏?第67節 好漢來投第80節出師落旗第895節 混亂的形勢第77節東南號的訓練第1210節 兄弟倆第476節 烈焰狂奔第1961節 活佛在此第843節 備戰打白皮第1247節 高一功到任第485節 萬丹內亂(二)第1167節 大明史上第一奸臣!第1700節 楊康榜的痛快第1483節 紅色八月,帝國花開第941節 治理印度的三句話第1899節 煙客必勝!第60節輕取敵船第838節 大明明的發展(一)第2009節 哈立德·奧利夫帕夏的不解第612節 魔都開羅第1907節 阿三不面第873節 無奈的紅毛番第1783節 奧斯曼之友第1828節 荷蘭艦第1758節 炮火紛飛(二)第2053節 菲拉斯·帕夏和諸包頭佬的決心第291節 到登州第1302節 萬世基業第1238節 樹倒猢猻散第170節落子(五)第818節 賺了五十萬第1315節 我們憑什麼?第1683節 楊展之開心第1000節 藍軍在行動(二)第1239節 至暗時期(一)第123節刺客(一)第1088節 炮擊開羅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