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5節 還不知機就是死

哈合臺逃過一劫,可是他三千精銳損失了大半,等於他這個部族騎兵廢了,這個消息一下子就傳遍了草原,讓來犯的蒙古人警惕不已!

彷彿在一夜之間,明軍騎兵成爲了能夠嚴重威脅他們的力量!

或許明軍的馬匹不好,可是他們給馬喂豆餅,就壓倒了還沒吃夠草的蒙古馬匹。

他們的線膛槍,遠隔百米就取人性命,以致於形勢一下子倒轉過來,變成了明軍用遠射來欺負蒙古人了。

以前蒙古人仗着手上弓箭和戰馬,盡情地羞辱明軍,他們的機動力使明軍望塵莫及,處於趕不上打不着的窘境,而他們的弓箭讓不知道多少明軍將士飲恨沙場,默默地死去,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深閨夢裡人!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明軍騎兵反過來遠射壓制了蒙古人,讓他們鬱悶不已!

這場戰鬥殺死了蒙古騎兵二千五百之多,而已軍戰死不到百人!

有着完備的裝甲加上一流的軍醫院,明軍死傷不多。

雖說有政策要優待俘虜,但滿懷着對北虜的仇恨,那些明軍士兵們不留俘虜,而軍官們則聽之任之,並不追究士兵的不當行爲。

一開始不必與北虜客氣,將他們打痛打怕了,再來說其它。

得知已方大勝的消息,高級軍官們紛紛恭賀甘大將軍旗開得勝,可喜可賀!

明軍分兩路出擊,每路十萬大軍,東路軍出喜峰口,西路軍出古北口,各有五萬軍和五萬民夫、新移民,全員火器化。

東路軍主將甘輝,麾下大將爲賀珍、牛萬才、白文選、劉汝魁,西路軍主將李過,麾下大將爲馬重禧、張能、田虎、楊彥昌,五萬軍均有一萬五千騎兵和三萬五千步兵。

以明軍之辛勤準備,這麼多年來苦心經營下來整個北方戰線也只得六萬騎兵,還有三萬留在塞內歸由祖大壽指揮,但祖大壽手上也不過是一萬五千騎兵,其餘騎兵分散九邊。

這些騎兵多是單人單騎,沒有北虜一人數騎的豪氣,不要與北虜比機動力,可見中原王朝對付北虜的不易!

聽着衆將官的恭賀聲,甘輝說道:“東南王的指示,軍隊中大量裝備火槍,改變了軍人的命運,更是改變了中華民族的命運!”

衆人稱善!

甘輝興趣高,說起在東南軍裡,東南王堅持走火器之路,當初基業草創,派人在澳門居然一口氣買進二千杆西洋燧發槍,那是西洋一家大海商從歐洲運到亞洲想發個大財,結果賣不出去,被東南王給包圓了,然後作了改裝,武裝起五百北港火槍兵……

不少人反對,可是東南王根本不聽,致有今天火器逞威,把北虜打跑!

他唏噓不已:“往事如煙,一轉眼就這麼多年過去了……”

衆人恭維道:“我等跟隨王爺千歲,在大將軍的指揮下,必能大勝!”

甘輝仔細地聽取了交戰軍官的彙報後,認爲道:“北虜先是驕傲,接着心慌,豈能不敗!”

作出指示,將步兵線膛線組成降回10%,原本是20%的,那麼還有10%的線膛槍不再分散,在每支部隊中以連爲最低單位集中起來,需要時全部集中起來,組成“狙擊之牆”的全線膛槍部隊,歸由長官掌握,以集中最大火力,轟擊敵人!

派出一支三千人的騎兵部隊由牛萬才率領出動掃蕩,及時把消息通知西路軍李過,不作保留。

如今明軍的氣氛遠比前明來得好,大家精誠團結,將軍們都知道東南王是個眼中揉不得半點沙子的人,誰敢來前明軍的那一套,必斬無疑!

明軍中的軍校是東南王最大的底氣,他廢除了大明的衛所,軍人不是世襲,實施義務兵役法,所有適齡男丁都有服軍役的義務,士兵只需服役三年,軍官則報考軍校所得,從而產生了源源不斷的軍官。

前明雖說看不起軍官,卻受軍官掣肘,因爲斬了他們,沒人上陣啊,東南王則不乏兵將,敢不聽他的話的軍官,他說廢掉就廢掉,不在話下。

草原上遍佈北虜遊騎兵,小部隊根本出不得草原,甘輝派出部隊專門走一趟,有心了!

李過接到通報,感激地對牛萬才道:“上覆大將軍,李過謝了,必與大將軍一道,爲東南王而戰,完成任務!”

他有樣有樣,把火槍兵作了調整,很快就派上了用場。

不得不說北虜大酋們狡猾,如東集羣的蒙古人,只以遊騎兵沿線巡邏,伺機找尋明軍的小部隊來殺,還有遠遠地騷擾一番,並不上前搦戰,連騎兵近距離掠襲都少之又少,不讓明軍的線膛槍有幹活的機會。

至於西集羣,由於蒙古人素來散漫,有的人中途溜號前去跑親戚,很快整個西集羣的蒙古人都知曉杜爾伯特部族首領哈合臺吃了敗仗之事,各個部族就心生警惕,小心地派出部隊試探而不大舉進攻。

當然,也不是個個首領都知機的,比如奈曼部族首領巴拉,蒙古語是“虎”的意思,是個相當能打的勇士,開得三石弓,用的短柄馬刀沉重,一刀劈下,公馬馬頭都被他砍掉!

他根本看不起那些懦弱的明人,當初他還不是首領時,力主投靠韃靼人,就是看到了那麼少的韃靼人吊打人口衆多的明朝,可見明人是多麼的無能!都沒男人的!

巴拉公開宣稱:“一個蒙古人可以打三個明人!”

在他看來,明人就是依靠火器犀利,一旦被蒙古人殺近,就可以將他們當雞來宰殺!

派出了不少遊騎兵偵察軍情,終究被他找到了一個可乘之機。

一支千餘人的明軍步兵,護送着不知道是什麼人,離開築城的主陣地,往草原上行進。

明軍後面沒有跟隨其他的部隊去支援,很大膽啊!

巴拉度着明軍行動的去向,他地形熟,找到一處伏擊地點,那是一個丘陵地帶,只長草沒有什麼樹,起伏的小山包可以很好的將準備伏擊的蒙古人隱藏起來,待到明軍進入伏擊圈時兵分三路殺出來,讓他們首尾不能相顧。

計劃非常成功,等明軍進入了兩座小山中間時,巴拉率三千蒙古騎兵突然殺出。

他們急速撲向山下的明軍,想要殺他們一個片甲不留時,進攻剛一開始,就嘎然而止。

巴拉太驕傲了,他還是穿着一身光鮮,穿着類似於明軍的盔甲,這是他打死一個明軍軍官的俘獲,迥異於左右的騎兵。

在這樣風和日麗的天氣裡,這位渾身發光的爺們若想不爲人注意的確很難。

那支明軍部隊二百杆線膛槍中的一百杆線膛槍集中,形成了狙擊之牆,在長官指引下,向着敵酋瞄準,結果巴拉從山上斜面衝鋒時,沒有了前面騎兵的掩護,上百顆的尖彈向他打去。

非常壯觀的一幕出現了,密集子彈竟然把巴拉打飛離馬,翻滾着沉重地掉入草叢中!

第1123節 大馬士革宰豬第1883節 外國狗就是蠢第606節 洪熙官的報告第976節 攻埃及計劃第1685節 李鬼遇李逵第1346節 千葉合戰之炮決猛將兄第504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五)第1457節 我東南軍戰無不勝第1888節 對阿達納城的勸降第502節 丁魁楚和光同塵第1482節 真功夫第1258節 先來鬥將第1429節 國家瑰玉---張家玉其人第810節 明軍出關第512節 又來搶灘登陸第1085節 輕鬆的守軍第648節 君臣欲談和第501節 沒人要的閩撫位置第562節 驅虎吞狼之老趙西行第1739節 漢藏交戰(二)第1690節 “風聞奏事”給不給?第1241節 至暗時期(二)第887節 一個半傳奇海盜第1976節 吃烤包子第137節中倭高峰會議(一)第741節 新朝讓鬼變成人第317節 阮朝識相第1317節 樹立信心第2088節 比比面子第2098節 希臘人的攪局第1910節 包頭佬勝利了第125節琉球天變第459節 成爲通訊員第1725節 想當醫生的西藏兵第989節 不省心的印度兵第1689節 楊展眼紅土司第1813節 我是主角第1456節 錫克人上陣第242節英明的李英第659節 天津保衛戰之硬碰硬第1513節 一封家信第870節 林加島之戰(二)第578節 新戰列艦入役第1342節 千葉合戰之臨戰前喜洋洋第1699節 測試第307節 狙殺嶽託!第1657節 對岸有堅城第888節 攻打馬六甲城第19節回老家第1551節 我軍進攻之騎兵戰第1735節 大戰前奏第1797節 紛亂始末第1335節 幕府軍VS倒幕軍第1028節 和平入城第1251節 我是柿子?第753節 造反非小事第256節到呂宋之軍艦參觀日第1915節 帕夏的人頭在此第1808節 上風作戰VS下風作戰第53節造船(二)第1115節 不喝與喝第71節參觀英國軍艦第1587節 有功不賞第701節 種種手段第171節落子(完)第1652節 哥薩克人的歡樂時光第903節 開國閱艦式第1266節 降與戰第2179章 中華自在閒人第2180章 定名分第273節斯皮克的擔憂第228節追擊海盜船第195節天才助我第851節 下鄉第608節 紅海一行第1585節 賣祖宗的熱那亞人第302節 東南軍鬥韃子兵(三)第1971節 新蒙古人創造新奇蹟第1805節 戴維先生的鱷魚淚第620節 黃金海岸第1718節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978節 領袖式的婚禮第648節 君臣欲談和第49節過春節(二)第1388節 諸事順遂,公主不喜第1972節 上了一課第1583節 包頭佬轉性了第564節 驅虎吞狼之素丹廷議第1655節 哥薩克的軍議第323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老大之怒也第1492節 組建新皇協軍第1205節 幸福的倭寇第1784節 禮不可缺第1392節 萬隆城邊的鄰居第871節 林加島之戰(三)第109節和氣交易第2017節 快到終點睡不着第154節三聖經第599節 印度洋的下馬威第1352節 唾面自乾的肥前藩大名
第1123節 大馬士革宰豬第1883節 外國狗就是蠢第606節 洪熙官的報告第976節 攻埃及計劃第1685節 李鬼遇李逵第1346節 千葉合戰之炮決猛將兄第504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五)第1457節 我東南軍戰無不勝第1888節 對阿達納城的勸降第502節 丁魁楚和光同塵第1482節 真功夫第1258節 先來鬥將第1429節 國家瑰玉---張家玉其人第810節 明軍出關第512節 又來搶灘登陸第1085節 輕鬆的守軍第648節 君臣欲談和第501節 沒人要的閩撫位置第562節 驅虎吞狼之老趙西行第1739節 漢藏交戰(二)第1690節 “風聞奏事”給不給?第1241節 至暗時期(二)第887節 一個半傳奇海盜第1976節 吃烤包子第137節中倭高峰會議(一)第741節 新朝讓鬼變成人第317節 阮朝識相第1317節 樹立信心第2088節 比比面子第2098節 希臘人的攪局第1910節 包頭佬勝利了第125節琉球天變第459節 成爲通訊員第1725節 想當醫生的西藏兵第989節 不省心的印度兵第1689節 楊展眼紅土司第1813節 我是主角第1456節 錫克人上陣第242節英明的李英第659節 天津保衛戰之硬碰硬第1513節 一封家信第870節 林加島之戰(二)第578節 新戰列艦入役第1342節 千葉合戰之臨戰前喜洋洋第1699節 測試第307節 狙殺嶽託!第1657節 對岸有堅城第888節 攻打馬六甲城第19節回老家第1551節 我軍進攻之騎兵戰第1735節 大戰前奏第1797節 紛亂始末第1335節 幕府軍VS倒幕軍第1028節 和平入城第1251節 我是柿子?第753節 造反非小事第256節到呂宋之軍艦參觀日第1915節 帕夏的人頭在此第1808節 上風作戰VS下風作戰第53節造船(二)第1115節 不喝與喝第71節參觀英國軍艦第1587節 有功不賞第701節 種種手段第171節落子(完)第1652節 哥薩克人的歡樂時光第903節 開國閱艦式第1266節 降與戰第2179章 中華自在閒人第2180章 定名分第273節斯皮克的擔憂第228節追擊海盜船第195節天才助我第851節 下鄉第608節 紅海一行第1585節 賣祖宗的熱那亞人第302節 東南軍鬥韃子兵(三)第1971節 新蒙古人創造新奇蹟第1805節 戴維先生的鱷魚淚第620節 黃金海岸第1718節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978節 領袖式的婚禮第648節 君臣欲談和第49節過春節(二)第1388節 諸事順遂,公主不喜第1972節 上了一課第1583節 包頭佬轉性了第564節 驅虎吞狼之素丹廷議第1655節 哥薩克的軍議第323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老大之怒也第1492節 組建新皇協軍第1205節 幸福的倭寇第1784節 禮不可缺第1392節 萬隆城邊的鄰居第871節 林加島之戰(三)第109節和氣交易第2017節 快到終點睡不着第154節三聖經第599節 印度洋的下馬威第1352節 唾面自乾的肥前藩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