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8章 堵胤錫的定鼎之策

似天雷滾滾,震撼了其餘四位大臣。

堵胤錫的口風緊,他與陳子龍唐元楫一起來臺灣,但沒把這個計劃說給他們聽,他們也是首次聽聞,讓他們大驚失色。

至於戴維先生和劉孔昭,也是滿面的驚訝。

堵胤錫還真敢講啊!

如今大明最高統冶者是皇帝朱由產,是顏常武的便宜岳父,他根本不管事,朝廷以廬山地區作爲他的湯沐邑,他只在廬山享受清涼,過着神仙般的生活。

實際的統冶權實際上是在顏常武的老婆朱真真與他們的兒子朱和坪手裡,朱真真是監國公主,朱和坪則是監國皇太孫,兩人把持了諾大的明帝國的軍政大權。

如今朱和坪想更進一步?

他要是即是皇帝位,那無論如何他的地位就擺在那裡,不好拿他當傀儡,如果顏常武在大明還行,但朱真真則根本不可能約束他。

事實上,這些年來,朱真真怠政,大權十之八九已經歸入了朱和坪手裡。

顏常武何等人物,聽到這個請求一點都不爲所動,聲音轉寒道:“不是他的,他不能搶,朕給他的,纔是他的!”

“臣有衷腸之言,請陛下聽取!”堵胤錫連連叩頭道。

顏常武冷冷地看着他,沒有作聲。

旁邊戴維先生幫腔道:“陛下,堵胤錫乃大明智者,大局觀非常強,有戰略眼光,也是陛下讚許的,何嘗聽他一言!”

堵胤錫確實有眼光,他平生做過的一樁大事是聯賊抗擊韃靼人。

甲申之變,李闖進入北平坐了龍廷,卻坐不穩當,挨韃靼人趕走,於九宮山陣亡,餘部聚集。

此時李闖王自成有侄名李錦,一眼失明,軍中稱爲“小李”。自成死後,錦等十八部擁衆30萬,自川陝來荊湘間,駐軍於澧州界上,聲稱約明軍“會獵”。

消息傳到南京,滿朝文武也十分恐懼。胤錫說:“國家新造,勢不能剿,應當招撫。事成乃吾國家之福,不成即吾畢命之日。”

顏常武支持他,他則自告奮勇,單騎前往,由武陵過澧水,到達草坪,入營與李錦等會見。

胤錫開誠慰諭,講明忠孝大義,慷慨激昂,主張聯合抗擊韃靼人,曰大家同爲炎黃子孫,兄弟闔於牆,共禦外侮,還說“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情意懇切,大家感動得哭泣起來,表示聽從命令。胤錫傳達上諭,賜自成妻高氏命服,又賜李錦及驍將高一功等蟒玉及金銀器,並犒賞諸軍,士兵皆踊躍歡呼。

高氏出拜,對李錦說:“堵公真是一片忠心,你切不可辜負他的好意!”當時就留他歡宴,筵前奏樂。胤錫婉辭謝絕,哭泣着說:“兩京還未恢復,百姓十分困苦,這難道是人臣歡宴聽樂的時候嗎?”李錦等感嘆不已,爲之撤掉筵席,從此李錦等將30萬衆皆就撫,聽胤錫節制。

顏常武很高興,提升胤錫爲兵部右侍郎兼僉都御史,並手書慰勞。授李錦爲御營前部左軍,一功爲右軍,並掛龍虎將軍印,封列侯,賜錦名赤心,一功名必正,號其營爲忠誠營,封高氏爲貞義夫人。

之後,又有八大王餘部即魔家四將李定國,孫可望、艾能奇和劉文秀呈文朝廷,言欲歸順之事,堵胤錫力贊之,四將竟歸順朝廷。

自此,中國實現了內部統一,共禦外侮。

堵胤錫是什麼人?

崇禎六年,他中江寧鄉試第十六名,崇禎十年中進士,賜進士出身,是不折不扣的封建仕大夫!

他受的教育是“漢賊不兩立”,講的是王業不偏安,當時滿朝文武都不想與破滅國家的山賊軍談判,一是他們受過的教育讓他們不能原諒逼死前君父的山賊,二是不想給自己留下罵名,他們與這些山賊勢不兩立,不共戴天!。

聯合山賊軍策略在見識過“統一戰線”的顏常武來說不算什麼,但他需要人幫襯,一般行事規則就是下面的人先提出建議,上位者再接腔,如此一致通過。

否則什麼都由上位者說了,那還要下面的人做什麼。

有了堵胤錫這樣的兩榜進士出來幫忙說項,就幫了顏常武的大忙,遂有他讚許堵胤錫有戰略眼光的話。

顏常武聽進了戴維先生的話,淡淡地道:“說吧!”

“謝陛下!”堵胤錫叩頭道,他先定了一下神,組織措詞,沒急着講,他知道他接下來的話,將會影響到大明未來的國運,非同小可。

“陛下與大明皇太孫,乃父子也,神州鼎器,父傳子,天經地義!”堵胤錫開口道。

衆人一聽,堵胤錫這廝還真敢說啊。

神州鼎器,父傳子,意思是說顏常武纔是大明的統治者,他是外姓人,還準備把大明的統治權移交給自己的兒子,這不是謀朝篡位嗎?別人可不敢這樣公開來講。

顏常武不動聲色,聽堵胤錫講下去道:“如今朝中有兩監國,實際上是名不正,言不順!”

“朝中大臣與老百姓忠的是朱家,而朱家,陛下又不能學武后之舉,只怕陛下大行之後,奪門之變不遠矣!”堵胤錫指出道,頗有聳人聽聞之效。

武后之舉,則是武則天爲了登位,大殺夫家男丁,意思是說顏常武不仿武后大殺朱明皇族,只怕兒子將來坐不穩龍廷。

奪門之變!

南宮復辟!

這是借喻,前明英宗皇帝朱祁鎮與長城外瓦刺部也先打仗,遭遇土木堡之變,英宗皇帝被俘,在京的大臣,著名的于謙(就是千錘萬鑿出深山,要留清白在人間的那位牛牛)擁立英宗皇帝的DD郕王朱祁鈺爲帝,是爲景泰帝,稱代宗皇帝,意思說只是個替代的皇帝,遙尊朱祁鎮爲太上皇。

朱祁鎮被也先放歸北京,代宗皇帝露出真面目,不肯代了,沒歸還帝位,還將英宗皇帝關在南宮七年。

後來朱祁鈺患病不能理政,朝中的武清侯石亨、都督張輒,太常卿許彬、左副都御史徐有貞以及原王振門下太監曹吉祥等人擁立太上皇。由石亨、徐有貞率兵千人,控制了長安門,東華門。一行人將南宮大門撞開,跪倒在太上皇朱祁鎮面前,同聲高呼:“請陛下登位。”

於是朱祁鎮成功復辟,重登皇位!

堵胤錫從容道:“皇太孫早登大寶,則皇位早穩一天,晚登位不如早登位,待到根基深厚,必不見南宮之事復演!”

第1319節 尚算順利第2080節 騎士的憤怒第695節 萬事俱備第267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2)第468節 安汶登陸戰(一)第255節到呂宋之不急第322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殤痛第969節 路易絲小姐第781節 回南京第2196章 登臺第1303節 少個尚書倭國就亂第875節 軍心不穩第1408節 打不下來別回來第1857節 三哥晉階第1869節 中國兵不是羅馬兵第158節大帝都不及我小臺灣第859節 奔赴新堯州第1635節 地圖開疆第703節 韃子猛將兄!第1074節 發動機大撤退(二)第717節 狗頭軍師戴維先生第1982節 再一次一片石第590節 老熊任總督(二)第1721節 楊璟新屁股會飄移第1255節 難逃一劫第378節 我們將沒收你的武器第568節 驅虎吞狼之老孃捉旗艦第1114節 來生願爲領袖帳下一小兵第767節 拖手第1326節 草原帶路黨在行動第55節終於等來了藉口第2073節 顏常武謎之微笑第1473節 純正雞蛋人戴維先生(一)第674節 從此留下哥的傳說第135節火炮上刺刀第750節 北伐之韃子被漢奸坑了第1920節 奧斯曼帝國之殤第483節 萬丹內鬨第438節 新兵一枚之到懲教排第1276節 東南王遠勝燕王第482節 皇協軍的幹活(二)第246節到呂宋之倭人土著第89節定鼎之戰(四)第710節 心有萬匹泥馬過境的顏大少第1914節 大維齊爾出馬第1604節 大活佛羅桑丹貝堅贊第1194節 贏後分豬肉第79節海峽兩岸的計劃第571節 驅虎吞狼之女魔頭都怕了第699節 先說服第136節江戶,我們來了!第149節貌似不妙哦第444節 驅蚊大計第733節 可笑的勳貴造反事件第881節 剿滅海盜(一)第1027節 好一個總督第479節 香料羣島入手第1783節 蘇丹不見了第961節 鳥爲食亡,人爲財死第763節 處置之殺皇第467節 中國人頂住了中國人第2036節 王的祝福第1005節 三鍋戰5渣的重要原因第1714節 總算能好好談判了第613節 海盜終於來了!第1276節 東南王遠勝燕王第2014節 郝搖旗差點學了夏侯惇第182節一戰定江山第1491節 棒子來由第446節 萬幸!萬幸!第285節 出兵北方第939節 榨三鍋油第1758節 炮火紛飛(二)第1919節 雞飛蛋打的包頭佬第1044節 進波斯灣!第1504節 三小時的戰鬥(二)第505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六)第1802節 “帝國”號戰列艦出動(二)第2031節 瓦希裡狙殺帕夏第444節 驅蚊大計第1319節 尚算順利第1412節 二王子的表現第1844節 高雄169號艦的勝利第958節 王子體驗人生第648節 君臣欲談和2072節 開國大典第1344節 千葉合戰之戰鬥歷程第1521節 奧地利人(三)第895節 混亂的形勢第558節 駛入陽光燦爛的大海第1108節 騎兵無用第551節 在南京之董小宛第928節 錫蘭人的國寶第728節 制度大改革第1001節 藍軍在行動(三)第2020節 帶路黨很有用第622節 三進士見孫承宗第1030節 開羅新城(二)第1106節 終有一戰第340節 我料的就是你
第1319節 尚算順利第2080節 騎士的憤怒第695節 萬事俱備第267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2)第468節 安汶登陸戰(一)第255節到呂宋之不急第322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殤痛第969節 路易絲小姐第781節 回南京第2196章 登臺第1303節 少個尚書倭國就亂第875節 軍心不穩第1408節 打不下來別回來第1857節 三哥晉階第1869節 中國兵不是羅馬兵第158節大帝都不及我小臺灣第859節 奔赴新堯州第1635節 地圖開疆第703節 韃子猛將兄!第1074節 發動機大撤退(二)第717節 狗頭軍師戴維先生第1982節 再一次一片石第590節 老熊任總督(二)第1721節 楊璟新屁股會飄移第1255節 難逃一劫第378節 我們將沒收你的武器第568節 驅虎吞狼之老孃捉旗艦第1114節 來生願爲領袖帳下一小兵第767節 拖手第1326節 草原帶路黨在行動第55節終於等來了藉口第2073節 顏常武謎之微笑第1473節 純正雞蛋人戴維先生(一)第674節 從此留下哥的傳說第135節火炮上刺刀第750節 北伐之韃子被漢奸坑了第1920節 奧斯曼帝國之殤第483節 萬丹內鬨第438節 新兵一枚之到懲教排第1276節 東南王遠勝燕王第482節 皇協軍的幹活(二)第246節到呂宋之倭人土著第89節定鼎之戰(四)第710節 心有萬匹泥馬過境的顏大少第1914節 大維齊爾出馬第1604節 大活佛羅桑丹貝堅贊第1194節 贏後分豬肉第79節海峽兩岸的計劃第571節 驅虎吞狼之女魔頭都怕了第699節 先說服第136節江戶,我們來了!第149節貌似不妙哦第444節 驅蚊大計第733節 可笑的勳貴造反事件第881節 剿滅海盜(一)第1027節 好一個總督第479節 香料羣島入手第1783節 蘇丹不見了第961節 鳥爲食亡,人爲財死第763節 處置之殺皇第467節 中國人頂住了中國人第2036節 王的祝福第1005節 三鍋戰5渣的重要原因第1714節 總算能好好談判了第613節 海盜終於來了!第1276節 東南王遠勝燕王第2014節 郝搖旗差點學了夏侯惇第182節一戰定江山第1491節 棒子來由第446節 萬幸!萬幸!第285節 出兵北方第939節 榨三鍋油第1758節 炮火紛飛(二)第1919節 雞飛蛋打的包頭佬第1044節 進波斯灣!第1504節 三小時的戰鬥(二)第505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六)第1802節 “帝國”號戰列艦出動(二)第2031節 瓦希裡狙殺帕夏第444節 驅蚊大計第1319節 尚算順利第1412節 二王子的表現第1844節 高雄169號艦的勝利第958節 王子體驗人生第648節 君臣欲談和2072節 開國大典第1344節 千葉合戰之戰鬥歷程第1521節 奧地利人(三)第895節 混亂的形勢第558節 駛入陽光燦爛的大海第1108節 騎兵無用第551節 在南京之董小宛第928節 錫蘭人的國寶第728節 制度大改革第1001節 藍軍在行動(三)第2020節 帶路黨很有用第622節 三進士見孫承宗第1030節 開羅新城(二)第1106節 終有一戰第340節 我料的就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