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1節 運河之準備一

“駕!”車伕中氣十足地吆喝一聲,長長的馬鞭打去,成羣的馬匹奮蹄,拖動車廂在軌道上行進。

在沒有蒸汽機的年代裡,馬拉車在鐵軌上跑,不失爲一種有效的交通方式。

每節車體可載重8噸左右,4節爲一車,載重30噸,由12匹馬牽引,又或者是2節爲一節,由12頭驢牽引。

20裡地即10公里設一站,馬驢行一站後即更換,換另外的馬驢來拉,給它們休息,並喂以豆餅、花生餅好料。

效率相當高!

如果是馬拉大車,哪怕是一千斤載重由一馬來拉,8噸就得用上40匹馬,且40匹馬往往得配上四十個車伕,人吃馬嚼,難怪千里運糧,十不存一。

東南國很注重軌道運輸,這是他們無往而不利的第二重要交通工具,到達哪裡,只要有可能,都會建立軌道。

第一重要的運輸工具就是大帆船,同樣擁有極高的運輸效率,伴隨華人走向世界。

從開羅出外的軌道共有二條,且全是複線,即一來一回的那種。

一條通往地中海邊的亞歷山大城,這是將東方來的商品通過這條交通線出口到歐洲、北非與奧斯曼;另一條則通往蘇伊士城,從蘇城取得物資。

憑藉着兩條軌道,開羅城繁榮起來。

起初運力不足,主要是缺乏牲畜,但很快地,從土澳大陸那裡運來大量的馬與驢讓軌道充分發揮出作用來,從開羅到蘇伊士城的的班次很多,既運貨又裝人,越來越多的人乘坐軌道車出行,一票難求!

如今陳德攜美相行,坐在他對面的方敏兒穿着合體軍裝,線條優美,素面明淨,實在是美人,重任在身的陳德有她相陪更是開心。

身爲元帥,得到朝廷優禮,別人擠坐車廂,他卻是單人包廂,擁有舒適的座位、休息的臥室有大牀、獨立衛生間,還有外掛餐車,前後都有護衛車。

舒適的環境,呷着美人親手泡上的香茶,陳德只覺得人生際遇,實在是奇妙無比!

對比現在的風光,他與小美女一述往事道:“……當年我隨顏思齊大哥坐上海船在海上漂,原本我們都有豐厚的家產,一朝離去,實在惶惶不可終日……”

小美女饒有興趣地道:“當年你們是怎麼發家的?”

“想知道嗎?”陳德逗她道。

“願聞其詳!”小美女拱手道。

“有什麼好處呢?”老元帥問道。

好處來了,是小美女探身過來的一吻!

“好,太好了!”陳德欣然道。

“我們做的是沒本錢的買賣!”陳德承認道:“我們當時很年輕,就已經有了大量的財富。”

他的話坐實了東南國正是海盜王國,陳德就是一個老海盜!

“後來在海上飄,陳衷紀提議我們去臺灣,我們就去了,當時很不容易!”陳德回憶道:“那裡人口少,顏大哥就用銀兩到大陸招人買牛,有了三千之衆,這纔將北港給發展起來……虎父沒犬子,領袖十五歲那年,在楊天生與陳衷紀的協助下,盡斬敵手而登位!”

他絮絮叨叨地說着過往雲煙,方敏兒專心地聽着,然後整理出來,這個方小姐是文武雙全,最終寫成了《從漳州到開羅:陳德元帥回憶錄》,記載了陳德戎馬一生的經歷,從他年輕時的經歷,直到蘇伊士運河貫通,出書那天,許多大佬都來捧場。

……

有美隨行,旅途他們到達了蘇伊士城,在城北車站上,站臺戒嚴,士兵們列隊,閃爍着將星的將軍上前熱烈歡迎元帥的到來。

軍樂隊高奏歡快的《得勝令》,第四軍軍長李來亨上前敬禮,他旁邊是個彪形大漢,也來敬禮,陳德眉開眼笑,在大漢身上用力一拍,大漢紋絲不動。

郝搖旗!

軍中悍將郝搖旗,這回洗心革面,拿大刀的手變成了拿鋤頭了!

當然,並不是他去民工,而是他們要保護運河線,有空時可以參加義務勞動,也拿鋤頭來

不過他似乎沒什麼不悅,一本正經地向陳德行禮。

所有的軍官們齊刷刷地向軍中元帥行禮,畢恭畢敬。

開國之初,高級軍官都是名副其實,屍山血海打出來的軍銜,深得軍心。

簡單的歡迎儀式過後,他們邊走邊談,李來亨彙報了他們的情況,一切都準備好了!

“很好!”陳德說道:“客人們都來了嗎?”

“陳副總理與埃米爾大人已經來了!”李來亨所講的陳副總理是內閣總理副大臣陳和彬,此人同樣資歷甚老,很早前追隨顏常武得以官運亨通。

他的到來受到歡迎程度甚於陳德,因爲他是財神爺,押運八千萬銀元的鉅款跨海而來!

這八千萬銀元不僅僅是充當運河的工程費,還有更重要的作用,他將建立東南國開發銀行埃及總行、以及東南國農業銀行埃及總行!

銀行的確實通俗易懂,在埃及建立兩大銀行體系,將從根本上控制住埃及,意義深遠。

埃米爾大人正是被封賜世鎮埃及的卡薩維拉·埃米爾,此人負責動用了大量的埃及民工。

陳德見着了陳和彬與卡薩維拉·埃米爾,廢話少說,三人寒暄幾句,隨即在李來亨的引導下,前往城北倉庫區檢查。

戰爭打的就是錢糧,沒有物資,就是巧婦難爲無米之炊。

倉庫區內延伸,矗立着一棟棟兩層樓房,沉重的鐵門依次打開,他們看到的是堆積如山的物資,包括了一包包的米、面,在倉庫裡碼放得整整齊齊,一桶桶的鹹肉,一桶就有一百斤,望過去不知道有多少桶!

還有一包包的糖菸酒以及茶葉,再有各種香料,這是供給民工們的副食。

勞動物資有鏟、鋤頭、籮筐、鎬等,打包好的吊機、風車爲數甚多。

又有水泥山,這裡的水泥多到數不清。

水泥配鋼筋,工程堅不可摧,有多少水泥就有多少的鋼筋。

煤山,高到可以花上一段時間纔可以爬到頂,此處有軌道直達,位於蘇伊士港口。

……

陳德、陳和彬、李來亨也就罷了,卡薩維拉·埃米爾與隨行的一干人等,跟隨視察,只覺得心笙搖曳,他們何嘗見過如此之多的物資,心忖華人真的有可能成功!

接下來的視察歷程是人不如驢!

第25節夜襲荷蘭人第887節 一個半傳奇海盜第553節 在南京之小宛之心第762節 冬至起事第1741節 這樣的事情真特M少見第1691節 朱和坪的難題第1997節 大明封刀十年第1577節 越南省第1226節 一語成讖第716節 柳如是的動作第133節倭奴第776節 瀛臺會議第1126節 陰謀的醞釀第1189節 請媽祖神器!第949節 立足亞丁第1360節 觸動人心第1013節 領袖的鐵腕第1787節 奧斯曼近衛軍的末日第156節當官的好處第1894節 包頭佬大軍到來第2011節 驚天三炮!第368節 給大少的回報第741節 新朝讓鬼變成人關於最近書友們對於本書中袁崇煥毛文龍的爭議的說明。第106節命比紙薄的熊文燦第727節 立威好辦事第174節夏洛克的情報第790節 公主監國第1157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四)第1191節 槍與甲第1809節 修復戰艦第1495節 大家都來玩玩具船第422節 莫忘渾河!第780節 查辦晉商第464節 馬打籃人知錯第1862節 巷戰要律第1616節 外蒙古的大生產第1546節 因金瘡藥的爭論第326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東南威武!第2037節 包頭佬不甘示弱第710節 心有萬匹泥馬過境的顏大少第561節 夫人來就不同第960節 戰鬥中難免意外第1531節 鎮壓奧斯曼騎兵第1353節 出其不意的刺殺第1774節 奧斯曼人要和平第94節甜蜜的事業第1402節 金批令箭第1075節 開羅人到亞丁第1970節 另類火力逞威第1938節 你們真的是中國人嗎?第1581節 獅子不吃肉第1949節 沙漠中的君子協定第567節 驅虎吞狼之龍咬虎第751節 北伐之創造新歷史第1709節 老毛子的化學武器第1842節 《百年海軍》第324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老兵不死第1492節 組建新皇協軍第587節 大明官員的德性第129節堅定的帶路黨第1603節 打了漠南再打漠北第302節 東南軍鬥韃子兵(三)第1426節 魅影危機第1639節 北海攻略(二)第1380節 佔地爲王第2171章 乏油,發展高科技第568節 驅虎吞狼之艦長們逞威第1490節 勢如破竹第1169節 書生造反,三年未成!第184節宜將餘勇追窮寇(二)第1747節 我來守西藏第399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虎頭蛇尾第1273節 虜帝第1823節 那不勒斯,再見!第2055節 原形畢露的包頭佬第2079節 誰都有恨1654節 穩固的後方(二)第2087節 我該怎麼辦?第314節 讓紅毛番滾蛋!第1463節 肝圖第348節 去幕府的外交事務1684節 事情跟不上變化第1043節 抹黑奧斯曼帝國第1663節 自由的哥薩克第1910節 包頭佬勝利了第2074節 帝國閱兵式第1894節 包頭佬大軍到來第651節 黃臺吉的真實想法第1269節 臨危照樣窩裡鬥第2080節 騎士的憤怒第1919節 雞飛蛋打的包頭佬第1024節 印度兵頂住了敵人的進攻第1889節 戰鬥白熱化第2064節 有至尊導遊帶領的遊覽(二)第1720節 急進昌都第1788節 天誅國賊第1550節 我軍進攻之突破第1272節 賣帝第1524節 領袖奇談
第25節夜襲荷蘭人第887節 一個半傳奇海盜第553節 在南京之小宛之心第762節 冬至起事第1741節 這樣的事情真特M少見第1691節 朱和坪的難題第1997節 大明封刀十年第1577節 越南省第1226節 一語成讖第716節 柳如是的動作第133節倭奴第776節 瀛臺會議第1126節 陰謀的醞釀第1189節 請媽祖神器!第949節 立足亞丁第1360節 觸動人心第1013節 領袖的鐵腕第1787節 奧斯曼近衛軍的末日第156節當官的好處第1894節 包頭佬大軍到來第2011節 驚天三炮!第368節 給大少的回報第741節 新朝讓鬼變成人關於最近書友們對於本書中袁崇煥毛文龍的爭議的說明。第106節命比紙薄的熊文燦第727節 立威好辦事第174節夏洛克的情報第790節 公主監國第1157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四)第1191節 槍與甲第1809節 修復戰艦第1495節 大家都來玩玩具船第422節 莫忘渾河!第780節 查辦晉商第464節 馬打籃人知錯第1862節 巷戰要律第1616節 外蒙古的大生產第1546節 因金瘡藥的爭論第326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東南威武!第2037節 包頭佬不甘示弱第710節 心有萬匹泥馬過境的顏大少第561節 夫人來就不同第960節 戰鬥中難免意外第1531節 鎮壓奧斯曼騎兵第1353節 出其不意的刺殺第1774節 奧斯曼人要和平第94節甜蜜的事業第1402節 金批令箭第1075節 開羅人到亞丁第1970節 另類火力逞威第1938節 你們真的是中國人嗎?第1581節 獅子不吃肉第1949節 沙漠中的君子協定第567節 驅虎吞狼之龍咬虎第751節 北伐之創造新歷史第1709節 老毛子的化學武器第1842節 《百年海軍》第324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老兵不死第1492節 組建新皇協軍第587節 大明官員的德性第129節堅定的帶路黨第1603節 打了漠南再打漠北第302節 東南軍鬥韃子兵(三)第1426節 魅影危機第1639節 北海攻略(二)第1380節 佔地爲王第2171章 乏油,發展高科技第568節 驅虎吞狼之艦長們逞威第1490節 勢如破竹第1169節 書生造反,三年未成!第184節宜將餘勇追窮寇(二)第1747節 我來守西藏第399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虎頭蛇尾第1273節 虜帝第1823節 那不勒斯,再見!第2055節 原形畢露的包頭佬第2079節 誰都有恨1654節 穩固的後方(二)第2087節 我該怎麼辦?第314節 讓紅毛番滾蛋!第1463節 肝圖第348節 去幕府的外交事務1684節 事情跟不上變化第1043節 抹黑奧斯曼帝國第1663節 自由的哥薩克第1910節 包頭佬勝利了第2074節 帝國閱兵式第1894節 包頭佬大軍到來第651節 黃臺吉的真實想法第1269節 臨危照樣窩裡鬥第2080節 騎士的憤怒第1919節 雞飛蛋打的包頭佬第1024節 印度兵頂住了敵人的進攻第1889節 戰鬥白熱化第2064節 有至尊導遊帶領的遊覽(二)第1720節 急進昌都第1788節 天誅國賊第1550節 我軍進攻之突破第1272節 賣帝第1524節 領袖奇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