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3節 巨炮轟擊

“該死的,該死的!”中東地區,奧斯曼帝國西南重鎮---阿頗勒城的防守官兵們不知道罵了多少次“該死的”,原本憑藉堅城防守的信心象西下的夕陽般不斷地下落。

爲了對付華人的進攻,阿頗勒城是雙層城牆,外城牆高八米,內城牆十二米,還有高聳的炮樓,建築得十分堅固,本想用城防去。

可惜你有堅城,華人有烏爾班大炮!

不,華人的大炮比起烏爾班大炮更粗、更大和更硬!

通過不懈的努力與追求,華人們終於達至人生高峰,他們用上了巨炮,!

在征服1453時,土耳其人使用烏爾班大炮給予君士坦丁堡重大的威脅,今天,輪到華人給當年的土耳其的後代們以巨炮轟擊,炸屎他們去!

一報還一報,報應不爽。

“已經是第七天了,華人還不進攻?”

站在阿頗勒最高的炮樓上,主將阿連德望着遠方黑壓壓一大片的軍營,疲憊地嘆了一口氣。

他有此明悟,如果華人試圖恐嚇城內守軍,那麼他們基本上達到了目的。

華人圍城,先是築起長圍和搭建軍營,三天就成長圍,把不算小的阿頗勒城給圍了起來,動作堪稱神速。

軍營密密麻麻,一天比一天多的營帳,顯示出實力在不斷地增強中。

第二天他們開始修建炮壘,平整土地、修建道路,範圍很大,起初土耳其人不明白所以然,但很快就明白過來。

第三天,頭一門巨炮亮相!

頓時轟動了阿頗勒城,防守的官兵們對城下的敵方巨炮指指點點,但多是無畏者的說法,畢竟烏爾班大炮的威名已經淡化,許多人不知道有烏爾班大炮,高官們知道,但他們不會說。

第四天,來了三門巨炮。

第五天,又來多三個巨炮。

第六天,還是有三門巨炮。

第七天,再來多三門巨炮。

如此,足足13炮巨炮全部集中在阿頗勒城的北面圍牆,排開來,讓居高臨下的土耳其人望過去,感覺到蔚爲大觀的同時,心也在往下沉,極爲震驚。

要是讓這十三門巨炮打在自己城牆上,那還得了!

變量引發質變!

東南軍前敵總指揮戴維先生下令不要開炮,十三門巨炮只是擺在那裡,沒有開炮,部隊也沒有進攻。

給土耳其人吃飽飯閒着沒事做,胡思亂想的時間!

如果你進攻他們,他們白天忙得要命,累到精疲力盡,一沾牀就睡着了。

不去進攻,守軍官兵們白天精力用不完,晚上睡覺時輾轉反側,想着城外的巨炮,越想越是怕,第二天起牀時頂着一對貓熊眼的人越來越多,心理負擔也越來越重!

終於,第八天的清晨,還是一片靜寂,大家享受着清晨的美好光陰時,巨炮轟響!

“轟!”“轟!”“轟!”……

雷鳴般的巨響從阿頗勒城的北面傳來,十三門巨炮發出了震天動地的咆哮!

彷彿天在震盪,地在顫抖,十三枚重磅炮彈以無可抗拒的力量,重重地砸在了城牆上,牆體搖晃,上面的守軍竟然感覺自己成爲怒濤裡的一葉扁舟,在暴風雨中忽上忽下……

伴隨着轟隆轟隆的巨大響聲,被擊打的牆體爆裂碎開,牆面上彷彿厚玻璃露出了無數道的錯縱深痕,城內人馬的驚叫嘶鳴,牆體倒塌轟然聲,更是爲這出巨炮演奏的死亡交響曲增加了新的音符。

炮擊停止之後,阿連德急忙審視城防遭受的破壞情況,他簡直不敢相自己的眼睛。

數道巨大的可怕的裂隙貫穿了北面城牆,就在剛纔劇烈的重擊中,成段成段的城牆化爲一塊塊的碎磚碎石。破爛不堪的城牆有如一塊爛了大大小小破洞的布,遮掩着城池殘缺不全的肢體……。

有四處地方被炸開了大洞,最大的一個已經把外城貫穿,內外可相望,甚至讓旁邊的一些守軍陷於癡呆狀態,他們不能想象爲什麼自己的城防片刻之間就出現了大破洞?

東南軍沒做進攻,忙於裝填,準備來第二發。

巨炮用得爽,裝填忒夠麻煩。

相比於東南軍絕大部分人的好整以暇般看熱鬧,阿頗勒城的守軍陷於了瘋狂狀態,他們得修補那可憐的城牆,破洞要用各種能用的東西把它們塞起來,裂隙則用泥漿填補,這種石灰、粘土泥漿打了蛋清下去,頗有粘性,再加入碎石,起到修補的作用。

一些勇敢的工匠與軍人,甚至用吊籃吊着,到各處城牆修補。

“轟!”“轟!”“轟!”……

十三門巨炮不緊不慢地打響,速度是每門每一點五小時來一發,每次炮擊都如雷神發怒,悍然降下神罰!

是的,阿頗勒城的守軍把華人巨炮的打擊稱呼爲“神罰”!

他們無法想象怎麼會有這麼巨型的大炮,而且有足足十三門之多。

其實不是十三門,而是二十門!

科技的發展,人類建造出更大和更多的可怕殺人武器,讓阿頗勒成爲了戰爭史上體驗火藥威力最直觀和震撼的場所。

無論對於參戰的東南軍華人及麾下的皇協軍,還是阿頗勒城的守軍們,他們都深深地感受到巨炮的威力是那麼地無與倫比!

石彈發出致命的尖嘯,將阿頗勒城巨大的石牆砸成碎屑,並慷慨地給附近軍民帶來絕望和死亡。

東南軍選擇了北面城牆,相對於南面城牆,它是薄弱的,有時炮彈摧毀了整段的城牆,有時候是城牆的一部分,有時是一座炮樓,或一段胸牆--沒有哪座城牆足夠堅固,可以抵禦這樣迅雷不及掩耳的攻擊。

世界圍城戰的景觀從此改變--炮彈所經之處,雙層城牆分崩離析,守城者目睹此景,無不瞠目結舌,驚惶不知所措。

守軍運用了各種方法減輕炮擊的破壞。一種手段是用泥漿和磚灰即時加固、修補受損的城牆,或者用羊毛等軟物裝填的袋子,甚至貴重的掛毯去填充塌陷的地段。

但很快地,守軍的傷亡直線上升,因爲更多的火炮也加入了“合奏”中。

除了十三門巨炮之外,華人還動用了超過一百門的重炮,這些重炮的口徑最少都有24磅,打出的炮彈哪怕是戰列艦也能夠破防!

第441節 新兵一枚之相處之道第117節琉球之事第689節 凱旋而歸第589節 老熊任總督(一)第849節 史鄉長第354節 鶯兒有喜!第1036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印度人躺槍第526節 文萊內戰第1201節 許你納妃第437節 新兵一枚之接風的湯麪第996節 華人領袖變爲三鍋大神第37節船塢帶出的水泥第409節 勝利之後(二)第1953節 我們也來打草谷第428節 孫承宗主持立法第1546節 因金瘡藥的爭論第1107節 圖菲克西火槍手的覆沒第168節落子(三)第131節非戰不可第2192章 聰明的朱由產第1808節 上風作戰VS下風作戰第420節 順風順水第722節 和離第1834節 黑武士的冒險第401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媽祖幹掉上帝第236節六條三級戰列艦第1266節 降與戰第1613節 銀元砸屎部族去(二)第1806節 夠嗆的海軍上將第1159 國之將亡,必有妖孽第504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五)第509節 沒錢了第1039節 魔都果阿第1711節 口誅諸酋第634節 韃子的憋屈第1940節 楊展經營西藏第1276節 東南王遠勝燕王第1722節 楊璟新打關隘第1171節 改革時代之漕運改海運第1145節 畫虎不成反類犬的奧斯曼人第1868節 攻陷城主府第1898節 都在開會第490節 戰線危急第757節 入川之鬥將第1269節 臨危照樣窩裡鬥第1375節 歸化之路順利第1658節 斯克新城第993節 知道什麼是開國領袖嗎?第1800節 君子協定的前提第154節三聖經第1656節 行途中第602節 說真話,賣真貨!第770節 我們贏定了第184節宜將餘勇追窮寇(二)第157節大作獻媽祖第142節女神養成第613節 海盜終於來了!第1866節 殺雞用牛刀第1138節 引蛇出動第104節張伯出馬交涉第1573節 普通人陳蝦普通的一天第354節 鶯兒有喜!第1774節 奧斯曼人要和平第479節 香料羣島入手第1350節 千葉合戰之主將倒下第1071節 戰火中成長的騎兵第1246節 冷靜的力量第462節 女射手第273節斯皮克的擔憂第502節 丁魁楚和光同塵第1節親不親,故鄉人第1413節 我願乾了這碗恆河水第121節琉球當入我中華第1433節 二殿下你不怕你老孃教訓你嗎?第727節 立威好辦事第2061節 最後的維齊爾第511節 黑化的華人第940節 遭三鍋BS的總督第1070節 與貝都因人的前哨戰第819節 可恨的蒙古人第1235節 不是英主第1344節 千葉合戰之戰鬥歷程第947節 亞丁灣之光第901節 開國大典(一)第1751節 白皮與包頭佬手拉手第409節 勝利之後(二)第2020節 帶路黨很有用第1758節 炮火紛飛(二)第8節初建軍(一)第660節 天津保衛戰之殺殺殺第961節 鳥爲食亡,人爲財死第124節刺客(二)第269節西雷斯馬的方法第1850節 準備發起進攻第2030節 憋屈的包頭佬第776節 瀛臺會議第441節 新兵一枚之相處之道第466節 攻打安汶第2030節 憋屈的包頭佬第281節 從軍記之玉雪生猛
第441節 新兵一枚之相處之道第117節琉球之事第689節 凱旋而歸第589節 老熊任總督(一)第849節 史鄉長第354節 鶯兒有喜!第1036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印度人躺槍第526節 文萊內戰第1201節 許你納妃第437節 新兵一枚之接風的湯麪第996節 華人領袖變爲三鍋大神第37節船塢帶出的水泥第409節 勝利之後(二)第1953節 我們也來打草谷第428節 孫承宗主持立法第1546節 因金瘡藥的爭論第1107節 圖菲克西火槍手的覆沒第168節落子(三)第131節非戰不可第2192章 聰明的朱由產第1808節 上風作戰VS下風作戰第420節 順風順水第722節 和離第1834節 黑武士的冒險第401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媽祖幹掉上帝第236節六條三級戰列艦第1266節 降與戰第1613節 銀元砸屎部族去(二)第1806節 夠嗆的海軍上將第1159 國之將亡,必有妖孽第504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五)第509節 沒錢了第1039節 魔都果阿第1711節 口誅諸酋第634節 韃子的憋屈第1940節 楊展經營西藏第1276節 東南王遠勝燕王第1722節 楊璟新打關隘第1171節 改革時代之漕運改海運第1145節 畫虎不成反類犬的奧斯曼人第1868節 攻陷城主府第1898節 都在開會第490節 戰線危急第757節 入川之鬥將第1269節 臨危照樣窩裡鬥第1375節 歸化之路順利第1658節 斯克新城第993節 知道什麼是開國領袖嗎?第1800節 君子協定的前提第154節三聖經第1656節 行途中第602節 說真話,賣真貨!第770節 我們贏定了第184節宜將餘勇追窮寇(二)第157節大作獻媽祖第142節女神養成第613節 海盜終於來了!第1866節 殺雞用牛刀第1138節 引蛇出動第104節張伯出馬交涉第1573節 普通人陳蝦普通的一天第354節 鶯兒有喜!第1774節 奧斯曼人要和平第479節 香料羣島入手第1350節 千葉合戰之主將倒下第1071節 戰火中成長的騎兵第1246節 冷靜的力量第462節 女射手第273節斯皮克的擔憂第502節 丁魁楚和光同塵第1節親不親,故鄉人第1413節 我願乾了這碗恆河水第121節琉球當入我中華第1433節 二殿下你不怕你老孃教訓你嗎?第727節 立威好辦事第2061節 最後的維齊爾第511節 黑化的華人第940節 遭三鍋BS的總督第1070節 與貝都因人的前哨戰第819節 可恨的蒙古人第1235節 不是英主第1344節 千葉合戰之戰鬥歷程第947節 亞丁灣之光第901節 開國大典(一)第1751節 白皮與包頭佬手拉手第409節 勝利之後(二)第2020節 帶路黨很有用第1758節 炮火紛飛(二)第8節初建軍(一)第660節 天津保衛戰之殺殺殺第961節 鳥爲食亡,人爲財死第124節刺客(二)第269節西雷斯馬的方法第1850節 準備發起進攻第2030節 憋屈的包頭佬第776節 瀛臺會議第441節 新兵一枚之相處之道第466節 攻打安汶第2030節 憋屈的包頭佬第281節 從軍記之玉雪生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