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入國子監

安定門東南方向孔廟附近的國子監已經落寞了將近兩百年了。自從國初科舉恢復後,朝廷用人取士就再也沒有傾向過國子監。

國子監儘管爲帝國的最高學府,在永年年間就讀人數更是達到九千之衆,成爲帝國最爲璀璨的文化中心。

但眼下的國子監管理不嚴,教學鬆懈,一切輝煌已成過去。帝國的最高學府只需要卷捐糧一百石便可以掛上一個監生的名號免去徭役,有些背景的讀書人或許可以通過監生得到一點微末的可能進入仕途。但大部分人,依舊只能在此蹉跎。

對於朱慈烺而言,瘦子的駱駝比馬大。

他翻盤的倚仗,就在這裡。

如果說帝國年輕讀書人最多的地方在哪裡,那麼,非國子監莫屬。

如果說有大明的文化人裡,失意人最集中的地方在哪裡,同樣非國子監莫屬。

如果說朱慈烺想要找到一羣年輕到只知道大義聖賢書的書呆子,依舊非國子監莫屬。

因爲,但凡腦子活絡一點的監生早就不在國子監呆了,京師裡哪裡有活兒幹,哪裡才就有他們的身影。也唯獨只有國子監,讓人這些腦子活絡之人看不到一點未來。

當國子監祭酒羅大任拿着傅淑訓的書信,目光復雜地讓國子監主簿高漢下令的時候,他恐怕不會想到,自己這一舉動會對帝國未來整個政治版圖造成怎樣的深遠影響。

此時還落在國子監的三百餘國子監監生被高漢集合在了彝倫堂外的露臺上。露臺上一個半人高的小臺上,一個年輕的男子負手而立,形容英武,笑容淺淺,帶着一雙銳利之極的目光看着臺下衆生。

同樣,三百餘國子監監生看着站在彝倫堂露臺上的朱慈烺,紛紛低聲竊語,不知祭酒羅大任將他們喊來做什麼。不過看朱慈烺一身讀書人打扮,這些人私下猜測,還以爲是什麼人來講學了。

只是朱慈烺看起來也就不到二十的樣子,實在太年輕了。讓人想不到這樣一個年輕的士子有什麼資格在國子監講學。更何況,真要是講學,不應該是呼喚那些留在京中的舉子,京畿附近的進士嗎?喊這些監生作甚?

一旁的國子監主簿高漢帶着助教和直講們高聲維持秩序。只不過國子監管理日鬆,這麼多人聚集在此處,哪怕高漢忙得額頭熱汗急出,依舊感覺這場內秩序越來越難以維持。就當場上鬨鬧之聲越發響亮,秩序幾乎崩潰的時候。

一道清朗有力的聲音從朱慈烺口中響了起來。

“大明立國二百餘年,今日內憂外患,已如遲暮老人,步履踉蹌,外敵內患創於身,流血不止,而無補入,將死不久。諸君食君俸,享國殊榮,祖宗身受國恩兩百年,可有哀乎?”朱慈烺此言一出,滿場皆驚,所有人盯着朱慈烺。國家將亡,這樣極具衝擊的話語說出,讓所有聽者雙目圓瞪,場內一瞬間瞬間鴉雀無聲。

反倒是好心爲朱慈烺維持持續的國子監主簿高漢聞言,嚇得跳了起來,立時就要帶着人上去將朱慈烺這個大逆不道的狂生趕出去。

此時,不知何時趕到的羅大任止住了高漢的動作,隨後讓茫然的助教、直講們守住了四方出口,不許人走,不許人進。

朱慈烺狂言發出,所有人目光都盯着朱慈烺,靜靜聽着朱慈烺繼續道:“在下所來,並非大言危詞以嚇諸君。而是這大明,已經到了不救必死的地步!已經到了存亡危機,祖宗傳承隨時將斷的地步!”

“諸君爲國子監監生,是大明最高學府之學生。可謂大明最年輕之精華,讀書人中,最少年英氣之精華。大明的未來,在於少年,大明是否還能存亡,在於我們未來少年如何。是值此末世時間,苟延殘喘,還是奮發圖強,齊手挽傾天,更在於少年之選擇。故而,我秦俠來此,想問問諸位。諸君之選,是苟延殘喘,還是齊手挽傾天!”

朱慈烺長長一句話說出,喘着氣頓了頓。趁着這個空隙,一名顯然在國子監中有些威望的中年人站了起來。

國子監頗多屢試不第的老監生,更有頗多屢屢得不到差遣職位待命的高齡監生。顯然,這個看起來四十多歲的中年監生就是此類。

只聽他滿目不屑地反詰道:“大明之未來我不知曉。只是我二十年前入國子監的時候,你口中的大明精華,可是已經在這兒蹉跎二十年了。精華?考不上科舉,寫不了八股,什麼精華。這位小哥你是過來消遣我們的吧?”

又有一名看起來面色滄桑的人起身,看着朱慈烺,細眯着眼睛,嘲諷之色溢於言表:“這位小哥兒說起來是極好聽的。只是國子監裡,何時能將膏火,供給膳食一一補全了再談此等高論吧。”

有了開頭,就有人跟着釋放了不滿,嗆聲道:“我們倒是想報效國家,可奈何,國家不予我們報效的機會啊。這位小哥兒看來是極有能耐的,可否說說,何時讓我們歷事,何時讓我們拔歷,何時能給我們授官?”

國子監振作的時候,監生畢業是可以去各司衙門歷事的,歷事完了以後拔歷考評,前幾名的就會分配工作,直接給官兒做。和進士出身也別無二致。

只是國子監監生質量日漸下降,各司衙門紛紛拒用,加上科舉日盛,監生的前途早就微末到了極點。而今國子監到了崇禎朝這兒,甚至有鼓勵捐監增廣生的政令,以至於很有些人給了錢有了名頭就不來上課了。如此新生,國子監質量可想而知。

而今,還留在國子監的監生要麼是年輕得什麼都不知道,還沒被坑夠的。要麼是年長得沒其他希望了,賴着那點膏火膳食的,總之……魚龍混雜。很是讓士林漠視。

越來越的鼓譟響了起來,朱慈烺卻看着那些個說要歷事拔歷的人都笑了起來。

“你們只是怪不能歷事,不能拔歷,不能讓諸君發揮胸懷所能,不能讓諸君的本事,得入各司考覈授官?”

“好,這個機會。我給了!”朱慈烺大手一拍,道:“我就是戶部衙門的。今日來國子監,就是來要人的!”

第21章:老兵的最後1支箭第三十六章:阿巴泰的憤怒第八十五章:京師大學堂第一百零四章:攪局者第一百零三章:土豪們第一章:京師住了外國人第四十九章:自信與從容第一百六十章:一勝第五十章:盛京外的京觀第五十六章:撐起中國人的尊嚴第五十九章:以打促打第八十三章:宣言第九十三章:消化勝利果實第十七章:東亞戰略第四十六章:圍點打援第十三章:江山永固的法門第六十三章:千代姬與疫苗第一百四十四章:損敵利己第八十八章:漲漲漲第四章:太上皇的紅包第六十章:血濺桃花扇第五十七章:勝利信心第八十四章:文明與野蠻第二章:幸福的煩惱第一章:中東新篇章第三十七章:蒙古與北伐第二十章:最強戰營踏征程第十七章:底牌掀開第一百零九章:不止一個敵人第六十六章:戰鼓我先擂第三十九章:大獲全勝第一百一十五章:大明的復甦第十章:天下清名第五十七章:校場進兵第一百一十三章:孝莊的辦法第一百四十八章:這纔是大明強軍第一百五十二章:巧取豪奪第一百三十四章:纏鬥難休第九十五章:合適的人選第八十七章:清丈田畝第一百零五章:行進射擊第二十四章:新政第四十三章:京師鋼鐵廠第七十六章:五京第十六章:一千年前就很吊第一百零八章:情報第十六章:公審公判第二十七章:聲名卓著達江南第四十九章:回到兵部第五章:海外開發第九十一章:冤大頭第一百一十六章:難關第四十六章:初勝第一百一十七章:全面戰爭第二十二章:瘟疫第一百四十四章:關門打狗第一百章:還遼令第七十二章:賊軍策略第一百二十章:朕還沒放在眼裡第十六章:公審公判第四十章:精彩纔剛開始第7章:1舉多得第一百三十四章:纏鬥難休第三十章:浩然正氣第七十五章:不走套路要走心第五十三章:小弟的怨念第六十二章:征途漫漫第一百二十五章:元宵燈會的小青第一百四十三章:困獸左良玉第十四章:威尼斯還可以再搶救一下第二十八章:誇耀武功第七十章:山賊與少女第七十章:周王親迎第二十一章:勝者—明皇太子殿下第十六章:皇太子的檢閱第十三章:沙場心機第八十一章:大朝會第十二章:得了更大的便宜第八十八章:臨時艦隊第九十章:賣少了第四十五章:天堂有路你不走第七十六章:五京第五十五章:披着羊皮的狼第二十四章:貿易第一百四十章:地獄無門送虜去第四十九章:張家窯第一百零二章:人心士氣第十七章:開封城裡丁督師第一百二十七章:放燈許願第一百一十四章:撕第七十八章:太平洋東岸的中國海盜第十七章:開封城裡丁督師第七十六章:阻擊第五十五章:孝莊的焦慮第五十四章:言出法隨經濟戰第五十二章:虎賁營第四十九章:掀桌子了第四十一章:外交戰線第二十八章:在日本搞中國租界第六十章:都來聽旨
第21章:老兵的最後1支箭第三十六章:阿巴泰的憤怒第八十五章:京師大學堂第一百零四章:攪局者第一百零三章:土豪們第一章:京師住了外國人第四十九章:自信與從容第一百六十章:一勝第五十章:盛京外的京觀第五十六章:撐起中國人的尊嚴第五十九章:以打促打第八十三章:宣言第九十三章:消化勝利果實第十七章:東亞戰略第四十六章:圍點打援第十三章:江山永固的法門第六十三章:千代姬與疫苗第一百四十四章:損敵利己第八十八章:漲漲漲第四章:太上皇的紅包第六十章:血濺桃花扇第五十七章:勝利信心第八十四章:文明與野蠻第二章:幸福的煩惱第一章:中東新篇章第三十七章:蒙古與北伐第二十章:最強戰營踏征程第十七章:底牌掀開第一百零九章:不止一個敵人第六十六章:戰鼓我先擂第三十九章:大獲全勝第一百一十五章:大明的復甦第十章:天下清名第五十七章:校場進兵第一百一十三章:孝莊的辦法第一百四十八章:這纔是大明強軍第一百五十二章:巧取豪奪第一百三十四章:纏鬥難休第九十五章:合適的人選第八十七章:清丈田畝第一百零五章:行進射擊第二十四章:新政第四十三章:京師鋼鐵廠第七十六章:五京第十六章:一千年前就很吊第一百零八章:情報第十六章:公審公判第二十七章:聲名卓著達江南第四十九章:回到兵部第五章:海外開發第九十一章:冤大頭第一百一十六章:難關第四十六章:初勝第一百一十七章:全面戰爭第二十二章:瘟疫第一百四十四章:關門打狗第一百章:還遼令第七十二章:賊軍策略第一百二十章:朕還沒放在眼裡第十六章:公審公判第四十章:精彩纔剛開始第7章:1舉多得第一百三十四章:纏鬥難休第三十章:浩然正氣第七十五章:不走套路要走心第五十三章:小弟的怨念第六十二章:征途漫漫第一百二十五章:元宵燈會的小青第一百四十三章:困獸左良玉第十四章:威尼斯還可以再搶救一下第二十八章:誇耀武功第七十章:山賊與少女第七十章:周王親迎第二十一章:勝者—明皇太子殿下第十六章:皇太子的檢閱第十三章:沙場心機第八十一章:大朝會第十二章:得了更大的便宜第八十八章:臨時艦隊第九十章:賣少了第四十五章:天堂有路你不走第七十六章:五京第五十五章:披着羊皮的狼第二十四章:貿易第一百四十章:地獄無門送虜去第四十九章:張家窯第一百零二章:人心士氣第十七章:開封城裡丁督師第一百二十七章:放燈許願第一百一十四章:撕第七十八章:太平洋東岸的中國海盜第十七章:開封城裡丁督師第七十六章:阻擊第五十五章:孝莊的焦慮第五十四章:言出法隨經濟戰第五十二章:虎賁營第四十九章:掀桌子了第四十一章:外交戰線第二十八章:在日本搞中國租界第六十章:都來聽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