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滿清新皇

崇政殿內一片肅立,滿清貴族將官紛紛在位。皇太極的親信重臣索尼、巴圖魯鰲拜、禮親王代善、阿濟格、多鐸以及多爾袞的對手肅親王豪格紛紛看向從入殿的多爾袞,一瞬間,似乎火花綻放。

沒有人廢話,回憶一開始索尼便開口道:“立國需正,我大清皇帝應以皇子立。”

巴圖魯鰲拜亦是緊隨其後:“父子相承是應有的規矩,皇位傳承必須是先皇之子。”

兩人來勢洶洶,多爾袞凝眉相待,沒有着急開口。

阿濟格見此,想要爲自己的弟弟振一振聲勢,但他話還未說出口,資望最高的禮親王代善便搶險開口:“虎口(豪格)是先皇之長子,當承大統。”

此言一出,阿濟格與多鐸紛紛大爲着急,就是多爾袞看着代善也不由失望。

原本他以爲豪格作爲正藍旗旗主,此次經受徵發明朝一戰聲名喪盡後會優勢大降,萬萬沒想到,此刻代善卻表態支持豪格繼位,想到這裡,多爾袞不免有些傷神。

還好,此刻的豪格動作了。

多爾袞一見,猛地清醒激動起來。

豪格此刻看着代善滿目的善意,心中激動,不住地暢想起了自己登上皇帝之位的景象。

此刻,他不住地回想起了自己的過往。

豪格的過去是過得不爽的,而且不是一般的不爽。

天聰九年,皇太極招降了蒙古察哈爾部的餘部,隨林丹汗兒子額哲歸服的,還有林丹汗的幾位福晉、格格。這兩樣戰利品都十分豐厚,前者代表了榮耀,後者代表了征服。皇太極爲此親自迎接,隨後帶着兄弟兒子們把這些林丹汗的女人與女兒都給收了。

皇太極先娶了竇土門福晉。濟爾哈朗娶了蘇泰福晉,林丹汗的另兩位妻子,額爾哲圖福晉嫁給了阿巴泰,伯奇福晉嫁給了豪格。

按說這是一場“好事”。結果卻激怒了護犢子的豪格岳母莽古濟。這位格外愛女兒的母親又爲此找皇太極發火,成功激怒皇太極,最終惹得豪格受了掛落。其後,莽古濟又陷入莽古爾泰謀反案中逼得豪格左右爲難。

豪格是一個頗有柔情的男子。一邊是青梅竹馬的妻族一邊是皇帝父親,簡直是要把他撕開兩半一樣。

最終,面對清國皇帝的威嚴,豪格親手殺妻,自此抑鬱。雖然其後豪格幾番奮戰。功勳赫赫,順利登上了肅親王之位,卻依舊對此耿耿於懷。

眼下,面對終於登頂的激動,豪格如何能不回想這些年的抑鬱?

一念及此,豪格甚至有種被幸福砸暈的感覺,一步邁出,竟是有些暈乎乎地身子搖晃了起來,看着代善的面目,竟是說不出話來。

代善見此。表情微微一楞,看着豪格良久,不由露出了失望的表情。他萬萬沒想到,豪格在如此關鍵的時候卻是城府不修,激動得難以自持,竟是連句話都說不出來。

看到代善的眼神一遍,豪格猛地想起漢家人面對如此情形時都是再三推辭的,也不知他如何作想,忽然冒出一句言不由心的話:“本王德小福薄,難以承擔……”

說完。豪格這才猛地想起了這可不是戲文之中是三國演義,也不是明朝那種受到任命要再三推辭的登基。這是建州兒郎,是直來直去,刀槍決定命運的塞外胡族。可沒有這種謙讓的說法。

想到這裡,豪格連忙看向左右,尋找兩黃旗的將領。

但豪格如此露怯給了機會,阿濟格與多鐸豈會放過?

頓時,兩人紛紛出高呼道:“既然肅親王認爲自己德小福薄,難以承擔。那我大清的皇帝就應該有多爾袞來當!”

“正當如此,我等用力多爾袞爲帝!”多爾袞麾下的兩白旗將領也跟着反應過來。他們很清楚,如果立了豪格,自己將沒有活路。

多爾袞沉默不語,豪格面色漲紅,代善凝眉沉思。

見局勢不動,多爾袞亦是不說話,豫親王多鐸又開口道:“都沉默不言什麼?我大清國的頭等大事,莫不是都沒有各位一份?若是這不行那不行,不如我來當皇帝!”

衆人自然是紛紛側目,多爾袞眉頭一動。

多鐸見此,轉而又看向代善:“看來大家亦是不允,那便如此,請長兄代善爲帝!”

見鋒芒到了自己身上,代善重重嘆了一口氣,他心中已經打定決斷不再陷落其中,道:“我身子乏了,力氣盡了,就不摻合了。這天下到底都是你們年輕人的世界。”

說完,代善就轉身離開崇政殿。

見代善走了,自己的重要砝碼少了一個,豪格急了,頓時猛朝着自己的手下將領打眼色。

兩黃旗是豪格的嫡系,也與兩白旗將領與多爾袞的關係一樣,此刻不賣死力更待何時?

頓時,兩黃旗將領佩劍向前,高呼道:“我們的衣食都受於先帝,養育之恩與天同大,若不立帝之子,則寧死從帝於地下。”

阿濟格與多鐸見此,紛紛跟着按上劍柄。

氣氛頓時陷入劍拔弩張之勢。

此刻,多爾袞看着兩黃旗將領的面目,心中一嘆。

他想到了阿巴泰在山東的慘敗,想到了朱慈烺隨時打算干犯朝鮮的力量。

他分外慶幸自己提前拿到了這個格外寶貴的消息。雖然,多爾袞肯定想不到朱慈烺一樣分外期待清軍能夠東征朝鮮。對於朱慈烺而言,在自己的國土與敵人作戰顯然是最愚蠢最不利的選擇。在敵人的國土作戰當然很好,可比起金州(後世大連)那種蠻荒,哪裡比得過朝鮮這種可以供給軍需的地方更適合當作戰場?

撇過這些小遐思,多爾袞終於開口了他提出了一個折衷的辦法:“肅親王既然謙讓退出,無繼統之意,當立先帝之第三子(實爲第九子,即福臨),只是他年歲幼稚,由我與濟爾哈朗左右輔政,年長以後,當即歸政。”

見此,兩黃旗將領紛紛對視。

這個結果,似乎是眼下可以爭取的最好結果了。

豪格一臉懊悔,忍住思緒,似乎漸漸平靜下來:“那便如此!”

【正版是起點中文網,搜索、大明最後一個太子都可支持正版。更懇請關注我的微信公衆號:。剛剛發了朱慈烺、崇禎皇帝、周皇后等人的畫像照片,還有飛剪船的實物圖片,愛心讀者給朱慈烺的畫像,玄武湖的配圖,柳如是、錢謙益張溥的人物圖像,以及還有很多和殿下以及這個故事相關的有趣內容~趕快來微信公衆號關注我吧!】(未完待續。)

第二十五章:軍心可用第八十二章:革新與擴軍第三十九章:來者似不善第七十九章:傑日涅夫的計劃第六十六章:帝國烈士永垂不朽第二十八章:誇耀武功第四章:女天皇與新皇子第三十一章:爲了什麼?第七十九章:明軍威儀第二十二章:捷報面前再分兵第四十六章:海外第十二章:雄心壯志 四千字大章第一百零二章:一往無前第五章:招賢納才第十五章:時間不多了第一百一十三章:趙家娘子第155章:更厲害的漢兒軍第二十四章:用人之法第31章:300年頑疾終結第七十二章:反戈第七十二章:戰後封賞第一百零一章:出城硬戰第三十五章:漢族的浩然正氣第二十六章:敬酒不吃第九十一章:百態紛呈第二十章:圍城圖援第六十六章:拼命第二十九章:威尼斯參戰第七十九章:金山銀海第十三章:嚴坊正的糾結第二十二章:朱慈烺的追求第八十七章:我們的時代第三十章:大買賣第五章:武學奇人第八十五章:滿清新皇第三十八章:不甘心第四十六章:圍點打援第三十六章:阿巴泰的憤怒第一百零四章:出征第八十五章:京師大學堂第一百三十二章:伺機而戰第十章:山西與順軍第十章:鄭芝龍的未來第六十二章:出征馬六甲第一百一十九章:試探決心第七十三章:毅然決絕第四十二章:日本天皇的邀請第九十三章:正道誅邪第三十章:有喜了第一百三十三章:一個能打的都沒有第十三章:清兵真的入寇了!第二十七章:喂罰酒,堆京觀第二十七章:運河堵住了第二十章:抓劉澤清要活的第九十三章:征服世界的啓航第十四章:威尼斯還可以再搶救一下第十八章:藩王與巡撫第一百五十一章:太及時了第四十五章:復仇馬尼拉第二十八章:士子不風流第三十章:大明糧倉第一百零七章:神秘的富婆第一百零四章:後勤之疑第二十九章:威尼斯參戰第一百零五章:日韓僕從軍第六十七章:明國騎兵第三十七章:劉宗敏與李巖之死第九十一章:北征朝鮮第六十四章:挖坑設伏第十三章:稅警第四十七章:參贊機務史可法第九十二章:爭先入籍第九章:頭陣開打第三十章:崩潰土佐藩第六十九章:愛國洋人湯若望第五十四章:柳生十兵衛的最後一樣美第六十六章:南京軍機處第五十四章:破局第十一章:天家無私情第十九章:攻陷黃州第一百零四章:後勤之疑第三十章:決不屈服的朱慈烺第一百零九章:做大事的人第三十章:接戰第九十八章:大兵出城第一百五十七章:激戰抉擇第六十二章:出征馬六甲第四十七章:殺你之人第四十六章:初勝第一百六十四章:清國已滅第三十七章:蒙古與北伐第33章:第1軍第六十三章:打賭第四十九章:捷報與煩惱第一百零五章:倭寇動靜第六十五章:愛國赤子之心第二十四章:潛入敵營第十六章:一身傲骨第二十九章:敵人的橄欖枝
第二十五章:軍心可用第八十二章:革新與擴軍第三十九章:來者似不善第七十九章:傑日涅夫的計劃第六十六章:帝國烈士永垂不朽第二十八章:誇耀武功第四章:女天皇與新皇子第三十一章:爲了什麼?第七十九章:明軍威儀第二十二章:捷報面前再分兵第四十六章:海外第十二章:雄心壯志 四千字大章第一百零二章:一往無前第五章:招賢納才第十五章:時間不多了第一百一十三章:趙家娘子第155章:更厲害的漢兒軍第二十四章:用人之法第31章:300年頑疾終結第七十二章:反戈第七十二章:戰後封賞第一百零一章:出城硬戰第三十五章:漢族的浩然正氣第二十六章:敬酒不吃第九十一章:百態紛呈第二十章:圍城圖援第六十六章:拼命第二十九章:威尼斯參戰第七十九章:金山銀海第十三章:嚴坊正的糾結第二十二章:朱慈烺的追求第八十七章:我們的時代第三十章:大買賣第五章:武學奇人第八十五章:滿清新皇第三十八章:不甘心第四十六章:圍點打援第三十六章:阿巴泰的憤怒第一百零四章:出征第八十五章:京師大學堂第一百三十二章:伺機而戰第十章:山西與順軍第十章:鄭芝龍的未來第六十二章:出征馬六甲第一百一十九章:試探決心第七十三章:毅然決絕第四十二章:日本天皇的邀請第九十三章:正道誅邪第三十章:有喜了第一百三十三章:一個能打的都沒有第十三章:清兵真的入寇了!第二十七章:喂罰酒,堆京觀第二十七章:運河堵住了第二十章:抓劉澤清要活的第九十三章:征服世界的啓航第十四章:威尼斯還可以再搶救一下第十八章:藩王與巡撫第一百五十一章:太及時了第四十五章:復仇馬尼拉第二十八章:士子不風流第三十章:大明糧倉第一百零七章:神秘的富婆第一百零四章:後勤之疑第二十九章:威尼斯參戰第一百零五章:日韓僕從軍第六十七章:明國騎兵第三十七章:劉宗敏與李巖之死第九十一章:北征朝鮮第六十四章:挖坑設伏第十三章:稅警第四十七章:參贊機務史可法第九十二章:爭先入籍第九章:頭陣開打第三十章:崩潰土佐藩第六十九章:愛國洋人湯若望第五十四章:柳生十兵衛的最後一樣美第六十六章:南京軍機處第五十四章:破局第十一章:天家無私情第十九章:攻陷黃州第一百零四章:後勤之疑第三十章:決不屈服的朱慈烺第一百零九章:做大事的人第三十章:接戰第九十八章:大兵出城第一百五十七章:激戰抉擇第六十二章:出征馬六甲第四十七章:殺你之人第四十六章:初勝第一百六十四章:清國已滅第三十七章:蒙古與北伐第33章:第1軍第六十三章:打賭第四十九章:捷報與煩惱第一百零五章:倭寇動靜第六十五章:愛國赤子之心第二十四章:潛入敵營第十六章:一身傲骨第二十九章:敵人的橄欖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