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攻佔盛京

“固山額真,跑吧……”牛錄章京,貝子傅喇塔有氣無力地說着。

“你們跑吧……我和南邊正黃旗的伊爾德是沒得跑了。你還年輕,去喊上在北邊坡地上的覺羅巴哈納還能跑上幾千人。聽我軍令,去北邊,從內治門急渡渾河,進皇城守住太后……這一戰敗了,總該有人去死的……有人去死啊……”拜音圖提着刀,一腳將傅喇塔踹開,道:“肅親王死了,我還活着……可我不甘心啊!不如戰死來得乾淨!”

“來吧……來吧……”拜音圖大喊着,快步衝向殺來的明軍。頭顱高昂,走向了一個純粹戰士的歸宿。恰此時,一干標槍從天而降,精準地落下,正中拜音圖的胸口,刺透胸腔。巨大的慣性帶去,將拜音圖釘在地上,鮮血咕嚕嚕地冒出,伴隨着微微顫抖的槍頭濺落在地。

祁山咧着嘴高聲大吼:我做到了!

“我大明……勝了!”李定國高高舉起手中的旗幟:“我大明,勝了!”

虎字將旗迎風招展,四面八方都是衝殺的大明勇士。

豪格死了,拜音圖被釘在地上,將帥雙雙身死,清軍不進士氣低落頂點,就連還沒死的將官也紛紛陷入迷茫,失敗的沮喪與恐懼瀰漫了全軍。

傅喇塔逃跑了,這位貝子丟下盔甲,放棄武器,掙脫一切束縛,然後縱馬奔馳,不再是衝鋒殺敵,而是反身逃跑。

他麾下的牛錄如鳥獸入林,四散飛逃。沒有一個人堅持戰鬥。

伊爾德跪在了地上。回想着剛纔的景象,甲喇章京色勒帶着鑲黃旗的兵跑了,一千多人的潰退讓劉振恢復了攻勢。然後消息傳開了,豪格死了,拜音圖死了,盛京,這個所有滿清將士心中的聖地被攻佔了。吊橋被炸了,他們逃也回不去了。

潰退成了無可抑制的洪流。

明軍就這麼反過來重圍住了清軍。<>

“投降免死!”劉振驕傲地喊出了這個口號。

他記得皇太子殿下曾經說過的話:只有我們贏了。在遼東徹底勝利,纔有資格足夠我們施捨仁慈。

而現在,爲了更少得傷亡,明軍的將領也終於可以喊出這個口號。

“投降免死!”

“跪在地上!”

“雙手抱頭!”

於是伊爾德跪在地上。雙手抱頭,臉皮紅得發紫,閉上眼睛,老淚縱橫。沒有人說得清他是不想看麾下士兵們看向他那種鄙夷的眼神,還是不敢看越來越稀少還在堅韌抵抗的大清勇士。

覺羅巴哈納跑了。他不是那個堅持作戰的人,他帶着潰逃的兵一路北去,趁着明軍沒有更多的騎兵追殺朝着北邊內治門逃去。無數人脫下盔甲,隻身跳入有些冰冷的渾河水中。

而這時,撫近門裡一道吱吱呀呀的聲音傳來,城門洞開,出來的是攻佔了城門的先遣團將士。滿清的士兵親眼目睹了清軍的潰敗,他們失去了勇氣繼續戰鬥,而是將豪格大軍的慘敗消息普通瘟疫一樣在城內散播。

瀋陽一片慌亂,數千朝鮮兵在城內大肆殺人。曾經用鼻孔看他們的滿清權貴們只剩下用膝蓋迴應,一處處黑煙升起,城內火光遍佈。混亂和慘亂成了這個被所有滿洲清人引以爲豪城市的主旋律。

當燒殺擴散後,不知道是誰喊出了漢人不碰的口號。一杆杆紅旗升起,大明以硃紅爲貴,這是標識自己爲漢人的意思,所立之處,沒有一名亂兵敢動。

因爲,他們身後更有着戰力強大的大明皇家近衛軍團的士兵。<>他們一舉衝殺,當面的留守清軍無有不破。朝鮮兵戰力孱弱。可惹不起明軍的報復。

混亂由南城部分朝着北方蔓延,消息一一傳遞後很快就傳進了皇城。

守衛皇城的厄義兔跪在殿上:“太后,朝鮮鳳林大君李淏反叛了,明軍內外兼攻。攻佔了德盛門…”

“額德克說調兵去隨阿布哈抓細作去了,哀家還想,到底是什麼細作這般厲害。沒想到,是個裡應外合的局。額德克現在在哪裡?阿布哈也死了嗎?”布木布泰壓抑着語調。

厄義兔顫輕聲道:“阿布哈也死了…”

“還有多少人,全都死了不成?拜音圖在哪裡,豪格在哪裡?”大玉兒幽幽地說着。

厄義兔彷彿索性將消息都鋪了出來:“肅親王陣亡、拜音圖陣亡。大南門與小東門都被明軍攻佔。眼下,他們紛紛朝着城內殺來……”

“好……好……好!好一個肅親王!要出去戰,卻直接將我大清的本錢都折了進去!厄義兔,你還有計策能扭轉時局嗎?”大玉兒看着這個背叛了多爾袞,在關鍵時刻讓皇城失守的滿洲軍官,目光平靜。

厄義兔以首額地:“末將無能,唯請太后懿旨。”

“好……好……哀家知道了。”大玉兒擺擺手,又是嘆息又是放鬆道:“譚泰,此人就交給你處置了。”

“是。老臣明白!”譚泰頭上白髮突生,的確當得上老臣這個稱呼了。

厄義兔驚恐地看着譚泰:“你……你怎麼出來了?”

“拉出去,以逃兵之罪梟首示衆。”譚泰沒有廢話,立刻下令。

殿中突然衝出十數個武士,威武雄壯,上前拉住厄義兔,惹起一陣驚恐的慘叫聲。<>

當厄義兔被拖出大殿後,殿內氣氛稍稍輕鬆一些,但很快,大玉兒就不得不直面方纔的消息:“譚泰,你老實說,這盛京城,還守不守得住?”

“太后……老臣有一言,也許後世傳揚皆以老臣怯懦。但不得不說,盛京無法堅守。我大清將士,亦是的確不善於守城。守城之事,爲漢人所擅長。而得用之漢臣,亦是悉數爲攝政王所囊括西去。盛京城繼續守下去,恐怕是個得不償失之舉。而且,一旦我大清國內兵馬盡數在盛京城內敗亡,則此大清腹地盡數爲明軍所掠。反而,若是太后奔出盛京,且北上聚集滿蒙大軍。則明軍不敢深入,待攝政王回援,全境可復。”譚泰說着,表情悲壯。

他此刻終於明白了崔鳴吉之流在如此現實窘境裡的心緒。

魚死網破。寧爲玉碎不爲瓦全固然剛烈,然則,時勢逼迫之下又有幾人能有這資格去做?又有幾人能捨棄束縛,不計較身上的責任?

如譚泰而言,在盛京明知不能保全的情況下。他的責任就是兩害取其輕的保全大清最多的力量。

大玉兒幽幽一嘆:“還好,這皇城直接便是建在北門上。太祖當年爲自己留的一條後路,沒想到有朝一日竟然真有用得上的機會。罷了罷了,這幾千兵留在城內是做不了甚麼事情了,出城吧……還有,將消息也傳與城內幾家。尤其是攝政王、豫親王、武英郡王的家人,一定要保全了!”

“是……”譚泰說完,猛地一陣放鬆,但轉而又是猛地一陣嘆息。

大清,真的認輸了。

撫近門的吊橋沒了。技術精湛的輜重營士兵們很快就將吊橋從河裡撈了出來,重新修復短時間是沒戲了。但巨大的浮橋卻十分有用的構件,很快便讓輜重營的將士們搭建起了浮橋。

崇禎十六年十月十八,寒風已經悄悄颳了起來,朱慈烺緊了緊身上的皮衣,感嘆道:“還好進城得早。”

朱慈烺是最後一批進城的,軍機處也是如此。

這不僅是城內反抗者衆多,隨時都可能冒出一個刺殺者,更是透着朱慈烺對士兵安置的重視。他公開表示,在士兵們沒有安置好的時候。他亦不率先進入城內享福。

相比盛京城內滿清王公的宅邸,城外風餐露宿顯然更加辛苦。

短短一天的時間,並伴隨着滿城蔓延的火光,城內漸漸平靜下來。

當朱慈烺從東面進城的時候。上萬逃亡者也開始從皇城北門逃出盛京。沒錯,盛京的清國皇城北門直接就貼着整個盛京的北門,據傳當初設計者努爾哈赤提出這個設計就是爲了方便逃跑。

只是,伴隨着二十六年來的軍事優勢,誰也不相信堂堂滿清強軍會有一天需要面臨明國的大軍深入腹地,直搗黃龍。

這一刻。逃亡的滿清貴胄們分外感念努爾哈赤的先見之明。

同時,一連十數匹快馬亦是亡命向西疾馳,無數驕傲的滿清勇士碎了一地的玻璃心,感受着這一戰慘敗帶來的苦楚。

他們要將消息傳給攝政王,傳給這個能夠挽救大清於危亡之中的真正掌權者。

京師。

從西伯利亞來的第一縷寒風越過燕山,撲入京師,帶給了這個千年古都一縷寒意。伴隨着這些生理寒冷到來的,是人們內心的冰冷。

大明首都的十月是寒冷的,是孤戚的,更是有些絕望的。

來自建奴的軍隊已經進攻京師有十日了。

十天的時間帶給了京師巨大的彷彿一整個冬天的變化,街道上冷冷清清的,只有奔走來回在京師各處的兵卒。除此外,就是那些在妻小哭泣之下被徵用上城頭的民壯。

十天後的現在,京師的街道里唯一還算有些生意的竟是隻有一處處開張的白事鋪子,掛在各處街頭的白幡讓這座城市顯得死氣沉沉。

面對這個六度讓京師陷入危急的異族政權,京師百姓的信心已經在官軍一次又一次的慘敗之中被消磨殆盡了。

甚至,這些情緒傳遞到上層肉食者們身上的時候,一樣不再避忌。

當越來越多請求出戰提振士氣的請求被擺上崇禎皇帝案頭的時候,他迷茫了。

“這些,不是陳演亂黨來的罷。”崇禎有些虛弱地問着,他知道陳演的目的,不外乎掌握這支軍隊立下大功,將吳三桂那邊坐下的禍事消弭。

可眼下,崇禎翻起一份份奏章,苦笑連連。

“德勝門爲我京師北面門戶,直對建奴麾下大將多鐸桂攻勢。自古以來,苦守死城無有堅守成功之事。若龜縮不出,京師百萬軍民定以爲此戰必敗……”

“臣聞京師近日有數百通州難民入京,人人皆傳通州已爲建奴所迫。如此,京師之大,已然爲建奴重圍,不得一絲喘息。依舊無一事振作軍心,則京師之敗,已爲時間長短……”

“陛下……臣請陳永福將軍出戰……”

“京師百姓黎民,豈不竭力****?唯不知我大明軍隊尚能戰否?”

……

“沒有什麼搭上山東那個膿包總兵,沒什麼拆分,亦是沒什麼陰謀。陳永福,我大明,還有能出戰建奴之兵乎?”崇禎皇帝看着陳永福,胸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倦怠。

陳永福輕輕呼出一口氣,道:“臣……願意出戰!”

“當真?”崇禎皇帝大喜過望。

“殿下說過,只需要半月時間。眼下,半月之期已經過了十日,以我大明皇家近衛軍團第一團之戰力,備戰兩日,出戰一日,哪怕戰敗,再守京師兩日,亦是足矣。建奴陳兵京師城外,大明軍人怯懦不敢戰,此等恥辱,唯有大明軍人以鮮血以戰功雪恥。”陳永福說罷,躬身一禮。

“朕……爲陳總兵祈福。”朱慈烺站起身道。

……

視界由北向東,從京師西北轉向位於京師城牆東面靠北的前葦溝時,風聲漸平,一曲流之中,一個橫跨數裡的巨大營地橫亙天地之中,展示着滿族猙獰的武力。

這是清軍主力遠征明國的營地,這裡藏着號稱數十萬實際上亦是有十八萬的清國大軍。他們浩蕩而來,用戰馬的鐵蹄將明國的京師籠罩在戰爭的恐懼之下。

戰爭本身難以讓人恐懼,但當戰爭失敗的威脅變得前所未有清晰而極可能成真的時候,戰爭的存在就充斥了死亡的畏懼。

相反,自信自己能夠獲得獲勝的清軍便自覺無比榮耀,他們耀武揚威劫掠四方維持着消耗巨大的軍需,發泄着****,甚至覺得有些無聊。

尤其是無論如何挑釁都無法吸引明軍出戰的時候。

這一天,崇禎十六年十月二十,位於京師東面的前葦溝裡,清軍喜出望外。

他們赫然發現,明軍,出戰了。(未完待續。)

ps:感謝糾結的卡卡?打賞了?100?起點幣

海盜的戰艦?打賞

海盜的戰艦?打賞

會稽山人007?打賞

感謝月票~?投了?2?票

?投了?2?票

第一百六十一章:我血沸騰劍未冷第五十二章:不就是區區糧餉嗎?第十五章:饒命服軟第五章:佔領輿論陣地第四十四章:領袖氣質第十七章:火攻日本第一百一十二章:威武山東鎮第十七章:激戰黃海道第十三章:你以爲都是編的嗎第三十六章:我上你掩護第三十七章:柳生但馬守第一百三十二章:並肩作戰第一百一十一章:天下坤輿圖第六十二章:小鮮肉朱慈烺第七十七章:帝國理工大學第四十八章:保定兵參戰第五十六章:難道是他?第一百三十四章:纏鬥難休第五十四章:旭日初昇第九十三章:正道誅邪第一百一十六章:最後時機第四十九章:南京守備第一百五十六章:後路之軍第九十二章:看你乾的好事第三十一章:爲了什麼?第三十九章:拍賣第十二章:人和人的差距第一百一十五章:陳綱立紀,救濟斯民第七十四章:折服人心第七十七章:壓服侯氏第七十五章:剿匪方略第三十章:崩潰土佐藩第六章:傅青主第七十五章:該我們上場表演啦第八十五章:滿清新皇第一百二十三章:殺機驚現第二十六章:大維齊爾柯普呂律第一百四十一章:戰略轉進的清兵第四十三章:多鐸求和第二十九章:而我的任務是送他見閻羅!第一百一十七章:保定將官第一百零四章:出征第三十四章:朱慈烺的信心第一百零七章:特林城的巴什科夫第三章:出兵前奏第十五章:擁兵自重第七十三章:蒙古人中計了第四十四章:留給中國人的時間不多了第一百五十三章:百萬軍資第三十五章:復活吧,朕的飛熊團第七十一章:多爾袞之死第一百五十章:官軍出陣第五十章:侯恂反被坑第二十一章:新軍械第二十章:馬木留克第二十二章:戰河間第一百一十七章:你對力量一無所知第一百二十章:鑽石第四十二章:草原鋒芒第三十八章:燒冷竈第五十四章:遼東女將第二十六章:菜市口的法場第七十八章:入宮面聖第十八章:亂戰第一章:天下不一樣了第六十一章:解放菲律賓第一百四十章:地獄無門送虜去第八十八章:同盟公約第七十章:新式武器第九十九章:乾坤逆轉大手筆第七十四章:德川義直反了第四十一章:反攻的前奏第四十一章:秦淮八豔,佳麗迭出第九十四章:再來一段佳話第一百一十二章:威武山東鎮第二十章:最強戰營踏征程第六十四章:接戰第四十三章:多鐸求和第十五章:太原的戰鬥第五十六章: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第七十章:捷報入通州第四十九章:更強的火炮第二十五章:捷報在京師第四十章:日本小弟第八十三章:高風亮節第五十一章:飛熊營動第十三章:未進化版國姓爺第四十章:煮酒論名將第二十六章:阿部忠秋的憂慮第七章:打進總兵府第一百章:真不謙虛第五十六章:難道是他?第二十六章:非常時候非常事第一百一十九章:羅剎兵敗第三十六章:大明希望第三十五章:渡河,戰鬥!第十二章:舌辯羣士第十六章:公審公判第八十五章:滿清新皇第一百二十二章:薩爾滸
第一百六十一章:我血沸騰劍未冷第五十二章:不就是區區糧餉嗎?第十五章:饒命服軟第五章:佔領輿論陣地第四十四章:領袖氣質第十七章:火攻日本第一百一十二章:威武山東鎮第十七章:激戰黃海道第十三章:你以爲都是編的嗎第三十六章:我上你掩護第三十七章:柳生但馬守第一百三十二章:並肩作戰第一百一十一章:天下坤輿圖第六十二章:小鮮肉朱慈烺第七十七章:帝國理工大學第四十八章:保定兵參戰第五十六章:難道是他?第一百三十四章:纏鬥難休第五十四章:旭日初昇第九十三章:正道誅邪第一百一十六章:最後時機第四十九章:南京守備第一百五十六章:後路之軍第九十二章:看你乾的好事第三十一章:爲了什麼?第三十九章:拍賣第十二章:人和人的差距第一百一十五章:陳綱立紀,救濟斯民第七十四章:折服人心第七十七章:壓服侯氏第七十五章:剿匪方略第三十章:崩潰土佐藩第六章:傅青主第七十五章:該我們上場表演啦第八十五章:滿清新皇第一百二十三章:殺機驚現第二十六章:大維齊爾柯普呂律第一百四十一章:戰略轉進的清兵第四十三章:多鐸求和第二十九章:而我的任務是送他見閻羅!第一百一十七章:保定將官第一百零四章:出征第三十四章:朱慈烺的信心第一百零七章:特林城的巴什科夫第三章:出兵前奏第十五章:擁兵自重第七十三章:蒙古人中計了第四十四章:留給中國人的時間不多了第一百五十三章:百萬軍資第三十五章:復活吧,朕的飛熊團第七十一章:多爾袞之死第一百五十章:官軍出陣第五十章:侯恂反被坑第二十一章:新軍械第二十章:馬木留克第二十二章:戰河間第一百一十七章:你對力量一無所知第一百二十章:鑽石第四十二章:草原鋒芒第三十八章:燒冷竈第五十四章:遼東女將第二十六章:菜市口的法場第七十八章:入宮面聖第十八章:亂戰第一章:天下不一樣了第六十一章:解放菲律賓第一百四十章:地獄無門送虜去第八十八章:同盟公約第七十章:新式武器第九十九章:乾坤逆轉大手筆第七十四章:德川義直反了第四十一章:反攻的前奏第四十一章:秦淮八豔,佳麗迭出第九十四章:再來一段佳話第一百一十二章:威武山東鎮第二十章:最強戰營踏征程第六十四章:接戰第四十三章:多鐸求和第十五章:太原的戰鬥第五十六章: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第七十章:捷報入通州第四十九章:更強的火炮第二十五章:捷報在京師第四十章:日本小弟第八十三章:高風亮節第五十一章:飛熊營動第十三章:未進化版國姓爺第四十章:煮酒論名將第二十六章:阿部忠秋的憂慮第七章:打進總兵府第一百章:真不謙虛第五十六章:難道是他?第二十六章:非常時候非常事第一百一十九章:羅剎兵敗第三十六章:大明希望第三十五章:渡河,戰鬥!第十二章:舌辯羣士第十六章:公審公判第八十五章:滿清新皇第一百二十二章:薩爾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