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窩闊臺即位後,對中原地區用何種方法進行統治,統治階層內部意見不一。近臣別迭等認爲"漢人無補於國,可悉空其人,乃爲牧"。耶律楚材則認爲"陛下將南伐,軍需宜有所資,誠均定中原地稅、商稅、鹽、酒、鐵冶、山澤之利,歲可得銀五十萬兩、帛八萬匹、粟四十餘萬石,足以供給,何謂無補哉?"窩闊臺汗採納了耶律楚材的建議。1229年開始制定稅制,令耶律楚材主持。次年十一月,設燕京、宣德、東平等十路徵收課稅使。爲限制徵收課稅使的專斷,"詔諸路州縣長吏專理民事,萬戶府專總軍政,課稅吏專掌錢穀,不相統攝。

"政、軍、財政官吏分權管理是窩闊臺汗統治中原的基本原則。所徵稅糧包括丁稅、地稅兩種。始初,每戶科粟2石(10鬥爲1石,合100升;1石等於60千克),後以兵食不足,增爲4石。1235年,窩闊臺命中原36路民戶立籍,共計87萬餘戶,475萬餘人。在此基礎上,1236年又規定新稅法,民戶以成丁之數徵丁稅,每丁年納粟1石,驅丁5升,新戶丁、驅丁各半之,老幼不納。丁糧(丁稅)專用於軍需,"太宗朝立軍儲所於新衛,以收山東、河北丁糧,後惟計直取銀帛,軍行則以資之"。

地稅則根據牛具之數和土地等級來徵收。上田每畝稅3升半,中田3升,下田2升,水田5升。丁稅和地稅,丁稅少而地稅多者納地稅,地稅少而丁稅多者納丁稅。工匠、僧、道納地稅,官吏、商賈納丁稅。如有虛報者杖70,徒2年。

科差包括2戶出絲和5戶出絲兩種,1236年始行。2戶出絲1斤輸於官,5戶出絲1斤輸於本位(即投下)。此外還有"隨路絲線、顏色"之不定期的臨時徵稅,主要用於軍需或使臣往來。

商稅徵1/30,酒稅徵1/10。

對諸王和功臣給與封地(諸王封地,蒙古語爲"忽必",功臣封地蒙古語爲"莎餘兒合勒")。窩闊臺汗的分封制始於1235年,當年受封的共有21人。1236年,窩闊臺又命大斷事官失吉忽圖忽主持分封事宜,分撥給諸王、貴戚和功臣的民戶達76萬多戶。被分封的戶稱爲下或投下戶,其他民戶則統屬於中央政府。投下戶和中央政府管轄的戶,分別立籍。

分得民戶最多的是託雷,得真定路8萬戶。受封者各自分治,互不統屬,形成大小獨立王國,於中央集權統治極爲不利。因此,窩闊臺汗按耶律楚材的建議,命各投下在分地只設達魯花赤,由朝廷置官吏統一徵收賦稅,投下取應得分額,非奉詔不得擅自徵兵賦。而且限制他們除5戶絲外,不得再向民戶搜刮他物。這些措施,對保障國庫收入和加強中央集權制,均起到了一定作用。

早在成吉思汗時代,中亞商人就來蒙古經商,蒙古統治者把掠奪來的金銀交給回回商人,讓其放高利貸或經商,從中取息。高利貸的利息額,每年爲一倍,如當年不能償還,連本帶息再加一倍,稱爲"羊羔兒息"。到窩闊臺汗統治末期,官民債臺高築,使朝廷不得不下詔"凡假貸歲久,惟子本相侔而止",僅1240年替負債官、民代還的銀兩即達7.6萬錠。回回商人奧都剌合蠻買撲中原課稅2.2萬錠,以4.4萬錠爲額,得到窩闊臺汗允准,並任命奧都剌合蠻爲提領諸路課稅所主官。奧都剌合蠻憑藉蒙古汗庭的政治勢力,搜刮銀兩遠遠超過4.4萬錠。

窩闊臺汗於1231年在中原地區立中書省,以耶律楚材爲中書令,鎮海爲右丞相,粘合重山爲左丞相。耶律楚材主要掌管財賦和文書。地方行政設有路、府、州、縣。1234年在中都(今北京)設置了燕京行臺,中州斷事官失吉忽圖忽爲行臺的最高長官,任務是"主治漢民",管理戶口、賦稅、刑法諸事。1241年,自西域調來牙老瓦赤,讓其"主管漢民公事",任斷事官。任斷事官者必須是蒙古人或西域人。

爲防備中原各族人民的反抗,於1236年窩闊臺汗命五部探馬赤分鎮中原:闊闊布花鎮益都、濟南;按察兒鎮平陽、太原;孛羅鎮真定;肖乃臺鎮大名;怯烈臺鎮東平。

窩闊臺爲了對中原實行有效的統治,非常重視錄用金之舊官和儒士。如永清大地主史秉直的兒子史天澤、濟南府劉柏林的兒子劉黑馬等。窩闊臺對儒學也極爲重視,於1233年在燕京建孔廟,並規定儒學爲國學。1236年,在燕京建立編修所,在平陽成立經籍所,編集經史,任命儒士樑陟爲長,王萬慶、趙著副之。1237年,命術虎乃、劉中試諸路儒士,中選者除本地錄用者外,得4300人。

河中地區是察合臺的封地,窩闊臺汗命自己的親信牙老瓦赤前去主持西域財賦,並負有監督職責。察合臺曾自作主張把河中的一部分土地賜予他人後,牙老瓦赤將此事報告了窩闊臺。於是,窩闊臺發出一道聖旨,質問察合臺,並命其做出答覆,1241年,窩闊臺汗又將牙老瓦赤調到中原,任命爲斷事官。

呼羅珊被征服後,窩闊臺汗任命成帖木兒爲該地長官,負有任免權,軍事長官綽兒馬罕不得干預其職權的行使。成帖木兒以花剌子模的沙剌法丁作爲拔都的代表,命爲宰相,別哈丁·馬合謀·志費尼(《世界征服者史》之作者)爲撒希卜-底萬(財政部長),各宗王派一名"書記官"(令使)爲其他異密。至此,呼羅珊等地直接隸屬於蒙古中央朝廷的管轄之下。

成帖木兒死後,窩闊臺汗命克烈亦惕人諾撒耳爲伊朗總督。據志費尼說,諾撒耳擔任總督後"異密們、底萬的書記們和大臣們就從成帖木兒的府邸遷往諾撒耳的營帳,在那裡重新開始底萬的工作"。

任宰相的沙剌法丁被拔都任命爲書記官長後,統治伊朗地區的實際權力已落入拔都手裡。窩闊臺汗爲了加強朝廷對伊朗的有效統治,不久就罷免了諾撒耳的總督職務,命畏吾兒人闊兒古思接替其職。

富有才學的闊兒古思忠實地執行了窩闊臺的詔旨,使呼羅珊諸地的秩序恢復正常,其財產得到保護。隨後,窩闊臺又將阿姆河以西的諸州委付給闊兒古思統轄,授予任命的敕書和御牌。從此,阿姆河以西的伊朗地區受蒙古中央朝廷的直接管轄。闊兒古思對這一地區實行了有效的統治,抵制了妄圖分治的勢力。在闊兒古思的統治時期,除了伊朗地區以外,以也裡爲中心的阿富汗也歸入了他的管轄範圍;闊兒古思還派自己的兒子到阿爾蘭、阿塞拜疆實行統治,使該地也置於中央政府直接管轄之下.

1235年,窩闊臺在哈剌和林(今蒙古國後杭愛省額爾德尼召北)召集大會,決定征討欽察、斡羅斯、波蘭和匈牙利(馬札爾)等裡海以北未降服諸國。按照察合臺的"長子出征人馬衆多,威勢盛大"的提議,諸王、萬戶、千戶、百戶、那顏等的長子參加這次出征,故稱"長子軍出征"。參加出征的有朮赤的兒子拔都、斡兒答·昔班和唐兀惕,察合臺的兒子拜答兒、孫子布里,窩闊臺的兒子貴由、合丹,託雷的兒子蒙哥、拔綽以及成吉思汗庶子闊列堅等。全軍有15萬人,拔都爲統帥,速不臺爲副統帥。1236年秋,蒙古諸王及速別額臺統帥的軍隊在布里阿耳境內與拔都會合。

我,指定我的孫子拔都爲蒙古大軍的統帥,要他去征服世界,直到最後的海洋,直到蒙古馬蹄能夠踏到之處。到那時,瘟疫、飢餓和旱災就會停止,普遍和平就會降臨!——成吉思汗

我們是成吉思汗的子孫,我們挾着死亡,把雷電擲向各個民族、每個地方。——蒙古古代民歌

米開勒王在覲見拔都汗時說,向您鞠躬,拔都汗陛下…不…沙皇陛下,是上帝,他委派您成爲這個世界新的主宰……”

帝國大汗窩闊臺頒佈詔書:”我聽說那裡的人剛強,一怒而持械而起,所以派你們去打他們。我與哥哥商量着,哥哥贊同了,如今派各家的長子去那裡。長子出征,其勢大呵!”這就是蒙古帝國第二次西征。窩闊臺大汗遣拔都等諸王率軍征服伏爾加河以西諸國的戰爭。

蒙古滅金戰爭結束後,窩闊臺大汗在中原和中亞建立了鞏固的統治。也兒的石河(今新疆額爾齊斯河)以西、烏拉爾河以東之地爲蒙古的征服地區,是成吉思汗長子朮赤的領土。但是,烏拉爾河以西的欽察、斡羅斯等還未平定。元太宗七年(1235年),窩闊臺召集忽裡勒臺,決定征討欽察、斡羅斯等未服諸國。居住在伏爾加河和烏拉爾河之間的欽察部首領忽魯速蠻懼怕蒙古軍,已先遣使納款,蒙古軍至,準備投降。惟居住在伏爾加河下游的欽察部首領八赤蠻堅決抗戰。斡羅斯和波蘭、匈牙利當時分爲諸公國,各自爲政,不聽大公號令,德、意、奧諸國捲入十字軍東征。歐洲形勢對蒙古西征有利。

而這時候,黑龍江和郭進的機會也來了!

第六十八章 呼羅珊第九十四章 爭權奪利(上)第九十三章 焦灼第九十四章 堅持第十章 南下攻打金國第九十八章 南下(上)第六十三章 選擇第十二章 小甜瓜(下)第一百零一章 回家第十五章第五十二章 佈置(下)第二十九章第十三章 離開第七章 草原集市(上)第八十章 長生?第八十章 小弟報告(中)第九十八章 兄弟(中)第六十三章 裂痕和得利第八十一章 小弟報告(下)第十二章 鬧劇第八十三章 勾心鬥角(上)(求紅票)第十二章 出遊長安第十五章第五十二章 佈置(下)第一百章 心思第七十八章 長春來了第四十三章 離開第四十四章 出海第四十九章 儲位第九十章 建國(中)第二十七章 獒犬(上)第五十九章 勢不可擋第九十七章 佈置(下)第七十一章 對攻第九十八章 南下(上)第七十四章 婚約(下)第一章 手段第七十三章 婚約(上)第三十二章第四十二章 站穩腳跟(下)第十一章 戰丘處機(下)第二十九章 療傷第九十四章 爭權奪利(上)第八十七章 動員第七十八章 規劃(下)第二十三章 香豔傳功第一百章 心思第八十一章 堅持第二章 勸說第五十章 鬥氣第四十章 投效(下)第九十章 對上了第五章 古墓生活(上)第二十四章 立基(下)第七十七章 規劃(上)(求紅票)第八章 爛攤子第七十七章 返照1第一章 手段第九十三章 離前準備(下)第七十一章 對攻第九十二章 怒火第九章 最後準備第七十二章 七怪(下)第五章 古墓生活(上)第四章 我是誰(下)第六十一章 離去心傷第八十一章 堅持第七十四章 婚約(下)第十二章第十四章 勢不可檔第七十四章 追第七十二章 七怪(下)第二十三章 雄心萬丈第五十章 隔閡第三十七章 變化和預兆第六十五章 賭鬥第六章第三十九章 投效(上)第九十三章 焦灼第三十一章第四十七章 結拜(下)第二十四章 黃老三第六十一章 變化第十七章 神鵰第四十八章 刀法(上)第十二章 鬧劇第九章 得逞(上)第八章 爛攤子第九十二章 離前準備(上)第七十四章 婚約(下)第二章 重生(下)第六十三章 主意(上)第八十八章 目標:羅斯第五十二章 可以做朋友第二十一章第十四章 勢不可檔第七十一章 終於來了第二十二章 烽煙四起第八十一章 征戰不休(上)求紅票第二十四章
第六十八章 呼羅珊第九十四章 爭權奪利(上)第九十三章 焦灼第九十四章 堅持第十章 南下攻打金國第九十八章 南下(上)第六十三章 選擇第十二章 小甜瓜(下)第一百零一章 回家第十五章第五十二章 佈置(下)第二十九章第十三章 離開第七章 草原集市(上)第八十章 長生?第八十章 小弟報告(中)第九十八章 兄弟(中)第六十三章 裂痕和得利第八十一章 小弟報告(下)第十二章 鬧劇第八十三章 勾心鬥角(上)(求紅票)第十二章 出遊長安第十五章第五十二章 佈置(下)第一百章 心思第七十八章 長春來了第四十三章 離開第四十四章 出海第四十九章 儲位第九十章 建國(中)第二十七章 獒犬(上)第五十九章 勢不可擋第九十七章 佈置(下)第七十一章 對攻第九十八章 南下(上)第七十四章 婚約(下)第一章 手段第七十三章 婚約(上)第三十二章第四十二章 站穩腳跟(下)第十一章 戰丘處機(下)第二十九章 療傷第九十四章 爭權奪利(上)第八十七章 動員第七十八章 規劃(下)第二十三章 香豔傳功第一百章 心思第八十一章 堅持第二章 勸說第五十章 鬥氣第四十章 投效(下)第九十章 對上了第五章 古墓生活(上)第二十四章 立基(下)第七十七章 規劃(上)(求紅票)第八章 爛攤子第七十七章 返照1第一章 手段第九十三章 離前準備(下)第七十一章 對攻第九十二章 怒火第九章 最後準備第七十二章 七怪(下)第五章 古墓生活(上)第四章 我是誰(下)第六十一章 離去心傷第八十一章 堅持第七十四章 婚約(下)第十二章第十四章 勢不可檔第七十四章 追第七十二章 七怪(下)第二十三章 雄心萬丈第五十章 隔閡第三十七章 變化和預兆第六十五章 賭鬥第六章第三十九章 投效(上)第九十三章 焦灼第三十一章第四十七章 結拜(下)第二十四章 黃老三第六十一章 變化第十七章 神鵰第四十八章 刀法(上)第十二章 鬧劇第九章 得逞(上)第八章 爛攤子第九十二章 離前準備(上)第七十四章 婚約(下)第二章 重生(下)第六十三章 主意(上)第八十八章 目標:羅斯第五十二章 可以做朋友第二十一章第十四章 勢不可檔第七十一章 終於來了第二十二章 烽煙四起第八十一章 征戰不休(上)求紅票第二十四章